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Parkinson's Law

帕金森 (Parkinson , C. Northcote (Cyril Northcote), 1909- )
Parkinson, C. Northcote Cyril Northcote 1909-
書名/作者
帕金森定律 : 組織病態之硏究 / C. N. Parkinson原著; 潘煥昆,崔寶瑛合譯
出版項
台北市 : 中華企業管理, 民80[1991]
版本項
十一版



C. Northcote Parkinson Spotlight: Parkinson's Law states: "Work expands to fill the time available for its completion." Having spent time working in the British Civil Service, C. Northcote Parkinson developed a cynical philosophy on bureaucracies and their efficiency, and wrote about it in his book Parkinson's Law: The Pursuit of Progress. He writes of the (in)efficiency of committees in his definition of a Coefficient of Inefficiency. Parkinson, born on this date in 1909, also wrote novels set in the nautical world, including the Richard Delancey series and The Life and Times of Horatio Hornblower.
Quote: "'The Law of Triviality'... briefly stated, it means that the time spent on any item of the agenda will be in inverse proportion to the sum involved." — C. Northcote Parkinson

2009年7月26日 星期日

蕪村全集〈第7巻〉―編著・追善

蕪村全集〈第7巻〉―編著・追善

蕪村全集〈第7巻〉―編著・追善

作者:丸山 一彦, 山下 一海, 出版社:Kodansha, 出版日期:1995-04-01


俳壇に狼火を上げた『寛保四年宇都宮歳旦帖』、高雅豊麗の四歌仙を一夜に巻いた『此ほとり』、新たに発見されて耳目集中の『安永三年春帖』、詩人蕪村の頂 点を示す『夜半楽』など、多彩な蕪村編著全篇と、七七忌『から檜葉』から十七回忌『常盤の香』まですべての蕪村追善集を収録。
併せて蕪村諧摺物十三種を挿図も含めて網羅し、後年「蕪村七部集」として盛行した俳書七篇を集めた。
蕪村一門の文学運動とその後の受容を、つぶさに検証する一巻。

2009年7月24日 星期五

那高尚的夢想︰“客觀性問題”與美國歷史學界

據朋友推薦 本書翻譯不差
不過我注意到翻譯者不知道The Story of the Great War 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那高尚的夢想︰“客觀性問題”與美國歷史學界

本 書大體上可說是一部“觀念史”的著作,探討的是自19世紀後期美國歷史學誕生至20世紀末這一百多年中,“客觀性”這一神聖理想和核心規範所遭遇的命運, 即其形成和衍變,受到的挑戰和修正,如何得到捍衛,以及20世紀60年代之後隨著後丙工觀念的風起雲涌,終于不可遏止地走向混亂和解體。

本書還討論了這一觀念以什麼方式推動了(或有時阻礙了)職業化歷史學的學術發展,以及一百多年來各種思潮的影響如何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對一代又一代的職業歷史學家所起的推動作用。

詳細資料

top
  • 叢書系列:西學源流‧第一輯
  • 規格:平裝 / 913頁 / 15cmX21cm / 普級 / 單色 / 初版
  • 出版地:大陸

目錄

top
前言
導論 做不到的事情
第一篇 客觀性的加冕
第一章 歐洲的遺產︰蘭克,培根和福樓拜
第二章 職業化的計劃
第三章 共識和合法性
第四章 最優雅的反叛
第二篇 受圍困的客觀性
第五章 歷史學家在後方
第六章 風雲突變
第七章 職業化的停頓
第八章 分歧和反叛
第九章 交戰
第三篇 客觀性的重建
第十章 為西方辯護
第十一章 趨同的文化
第十二章 自主的職業
第四篇 客觀性在危機中
第十三章 分崩離析
第十四章 每個人群都是自己的歷史學家
第十五章 中央失守
第十六章 以色列無國王
附錄 本書引用的手稿集
索引
出版後記

top
上世紀初,中國學人曾提出中國史是層累地造成的說法,但他們當時似乎沒有想過,西方史何嘗不是層累地造成的?究其原因,當時的中國人之所以提出這一“層累 說”,其實是認為中國史多是迷信、神話、錯誤,同時又道听途說以為西方史體現了科學、理性、真理。用顧頡剛的話說,由于胡適博士“帶了西洋的史學方法回 來〞,使他們那一代學人頓悟中國的古書多是“偽書”,而中國的古史也就是用“偽書”偽造出來的“偽史”。當時的人好像從來沒有想過,這胡博士等帶回來的所 謂西洋史學是否同樣可能是由“西洋偽書”偽造成的“西洋偽史”?

不太夸張地說,近百年來中國人之閱讀西方,有一種病態心理,因為這種閱讀方式首先把中國當成病灶,而把西方則當成了藥鋪,閱讀西方因此成了到西方去收羅專 治中國病的藥方藥丸,“留學”號稱是要到西方去尋找真理來批判中國的錯誤。以這種病夫心態和病大頭腦去看西方,首先造就的是中國的病態知識分子,其次形成 的是中國的種種病態言論和病態學術,其特點是一方面不斷把西方學術淺薄化、工具化、萬金油化,而另一方面則又不斷把中國文明簡單化、歪曲化、妖魔化。這種 病態閱讀西方的習性,方是現代中國種種問題的真正病灶之一。

新世紀的新一代中國學人需要擺脫這種病態心理,開始重新閱讀西方。所謂“重新”,不是要到西方再去收羅什麼新的偏方秘方,而是要端正心態,首先確立自我, 以一個健康人的心態和健康人的頭腦去閱讀西方。健康閱讀西方的方式首先是按西方本身的脈絡去閱讀西方。健康閱讀者知道,西方如有什麼藥方秘訣,首先醫治的 是西方本身的病,例如柏拉圖哲學要治的是古希臘民主的病,奧古斯丁神學要治的是古羅馬公民的病,而馬基雅維里史學要治的是基督教的病,羅爾斯的正義論要治 的是英美功利主義的病,尼采、海德格爾要治的是歐洲形而上學的病,唯有按照這種西方本身的脈絡去閱讀西方,方能真正了解西方思想學術所為何事。簡言之,健 康閱讀西方之道不同于以往的病態閱讀西方者,在于這種閱讀關注的首先是西方本身的問題及其展開,而不是要到西方去找中國問題的現成答案。

健康閱讀西方的人因此將根本拒絕泛泛的中西文明比較。健康閱讀西方的人更感興趣的首先是比較西方文明內部的種種差異矛盾沖突,例如西方文明兩大源頭(希臘 與希伯來)的沖突,西方古典思想與西方現代思想的沖突,英國體制與美國體制的差異,美國內部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的消長,等等。健康閱讀者認為,不先梳理西 方文明內部的這些差異矛盾沖突,那麼,無論是構架二元對立的中西文明比較,還是鼓吹什麼“東海西海,心理攸同”的中西文化調和,都只能是不知所謂。

健康閱讀西方的中國人對西方的思想制度首先抱持的是存疑的態度,而對當代西方學院內的種種新潮異說更首先抱持警惕的態度。因為健康閱讀西方者有理由懷疑, 西方學術現在有一代不如一代的趨勢,流行名詞翻新越快,時髦異說更替越頻,只能越表明這類學術的泡沫化。健康閱讀西方的中國人尤其對西方學院內虛張聲勢的 所謂“反西方中心論”抱善意的嘲笑態度,因為健康閱讀者知道這類論調雖然原始動機善良,但其結果往往只不過是走向更狹隘的西方中心論,所謂太陽底下沒有新 東西是也。

希望以健康人的心態和健康人的頭腦去重新閱讀西方的中國人正在多起來,因此有這套“西學源流”叢書。這套叢書的選題大體比較偏重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西方 學界對西方經典著作和經典作家的細讀詮釋,二是西方學界對西方文明史上某些重要問題之歷史演變的辨析梳理,三是所謂“學科史”方面的研究,即對當代各種學 科形成過程及其問題的考察和反思。這套叢書沒有一本會提供中國問題的現成答案,因為這些作者關注討論的是西方本身的問題。但我們以為,中國學人之研究西 方,需要避免急功近利、淺嘗輒止的心態,那種急于用簡便方式把西方思想制度“移植”到中國來的做法,都是注定不成功的。事實上西方的種種流行觀念例如民主 自由等等本身都是歧義叢生的概念。新一代中國學人應該力求首先進入西方本身的脈絡去閱讀西方,深入考察西方內部的種種辯論以及各種相互矛盾的觀念和主張, 方能知其利弊得失所在,形成自己權衡取舍的廣闊視野。

二十年前,我們曾為三聯書店主編“現代西方學術文庫”和“新知文庫”兩種,當時我們的工作曾得到諸多學術前輩的鼎力支持。如今這些前輩學者大多都已仙逝, 令人不勝感慨。學術的生長端賴于傳承和積累,我們少年時即曾深受朱生豪、羅念生等翻譯作品的滋潤,青年時代又曾有幸得遇我國西學研究前輩洪謙、宗白華、熊 偉、賀磷、王玖興、楊一之、王太慶等師長,諄諄教導,終生難忘。正是這些前輩學人使我們明白,以健康的心態和健康的頭腦去閱讀西方,是中國思想和中國學術 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我們願以這套“西學源流”叢書紀念這些師長,以表我們的感激之情,同時亦願這套叢書與中國新一代的健康閱讀者同步成長!

2009年7月18日 星期六

論文明、權力與知識︰諾貝特‧埃利亞斯文選

論文明、權力與知識︰諾貝特‧埃利亞斯文選



諾貝特‧埃利亞斯[1897—1990)是20世紀的一位偉大的社會學家。他出生于德國,納粹上台後流亡國外,在英國度過了半生的時光。在其代表《文明的 進程》中,埃利亞斯勾勒了歐洲上層階級從中世紀以來在生活方式方面的細微變化,指出這些看似無關痛癢的禮儀變革實際上乃是社會權力關系之深刻變化的反映。 循此思路,埃利亞斯又將他的進程社會學研究拓展到更廣闊的領域,對藝術、文化、國家的形成、暴力的控制、體育社會學、知識與科學的發展及社會學方法論等問 題展開了創造性的分析。

《論文明、權力與知識》是埃利亞斯有關以上諸問題之最重要論述的精彩匯編,濃縮了這位頗具原創精神的社會學家的思想精髓,對我們認識各相關問題並從總體上把握埃利亞斯的社會學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致謝
導言
第一部分 文明
一 社會約束導致自約束
二 縮小反差,增加變化
三 禮儀概念的演變
四 禮的功能變化
五 莫扎特︰人群中的藝術家
六 臨終者的孤獨
第二部分 權力
七 游戲模型
八 論壟斷機制
九 魏瑪共和國時期國家暴力壟斷的衰朽
十 古代體育的起源
十一 古羅馬兩性權力的變化與平衡
第三部分 知識
十二 投入與超脫
十三 閑話研究
十四 時間與定時
十五 封閉的人︰思想著的石像
索引
參考文獻
譯後記

top
自晚清曾文正創制造局,開譯介西學著作風氣以來,西學翻譯蔚為大觀。百多年前,梁啟超奮力呼吁︰“國家欲自強,以多譯西書為本;學子欲自立,以多讀西書為 功。”時至今日,此午激進吁求已不再迫切,但他听言西學著述“今之听譯,直九生之一毛耳”,卻仍是事實。世紀之交,面對現代化的宏業,有這擇地譯介國外學 術著作,更是學界和出版界不可推諉的任務。基于這一認識,我們隆重推出《當代學術稜鏡譯叢》,在林林總總的國外學術書中遴選有價值的篇什翻譯出版。

王國維直言︰“中西二學,盛則俱盛,衰則俱衰,風氣既開,互相推動。”所言極是!今日之中國已迥異于一個世紀以前,文化間交往日趨頻繁,“風氣既開”無須 贅言,中外學術“互相推助”更是不爭的事實。當今世界,知識更新愈加迅猛,文化交往愈加深廣。全球化和本土化兩極互動,構成了這個時代的文化動脈。一方 面,經濟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上的交往互動;另一方面,文化的民族自覺日益高漲。于是,學術的本土化迫在眉睫。雖說“學問之事,本無中西”(王國維),但“ 我們”與“他者”的身份及其知識政治卻不容回避。但學術的本土化決非閉關自守,不但知己,亦要知彼。這套叢書的立意正在這里。

“稜鏡”本是物理學上的術語,意指復合光透過“稜鏡”便分解成光譜。叢書所以取名《當代學術稜鏡譯叢》,意在透過所選篇什,折射出國外知識界的歷史面貌和當代進展,並反映出選編者的理解和匠心,進而實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標。

本叢書所選書目大抵有兩個中心︰其一,選目集中在國外學術界新近的發展,盡力揭櫫域外學術90年代以來的最新趨向和熱點問題;其二,不忘拾遺補缺,將一些重要的尚未譯成中文的Ξ外學術著述囊括其內。

眾人拾柴火焰高。譯人學術是一件崇高而又艱苦的事業,我們真誠地希望更多有識之士參與這項事業,使之為中國的現代化和學術本土化作出貢獻。

Science and the Sublime

Science and the Sublime


Published: July 16, 2009

In this big two-hearted river of a book, the twin energies of scientific curiosity and poetic invention pulsate on every page. Richard Holmes, the pre-eminent biographer of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and the author of intensely intimate lives of Shelley and Coleridge, now turns his attention to what Coleridge called the “second scientific revolution,” when British scientists circa 1800 made electrifying discoveries to rival those of Newton and Galileo. In Holmes’s view, “wonder”-driven figures like the astronomer William Herschel, the chemist Humphry Davy and the explorer Joseph Banks brought “a new imaginative intensity and excitement to scientific work” and “produced a new vision which has rightly been called Romantic science.”

Skip to next paragraph
Illustration by Peter Arkle

THE AGE OF WONDER

How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Discovered the Beauty and Terror of Science

By Richard Holmes

Illustrated. 552 pp. Pantheon Books. $40

Related

Excerpt: ‘The Age of Wonder’ (July 9, 2009)

Courtesy of Richard Holmes

Richard Holmes

A major theme of Holmes’s intricately plotted “relay race of scientific stories” is the double-edged promise of science, the sublime “beauty and terror” of his subtitle. Both played a role in the great balloon craze that swept across Europe after 1783, when the Montgolfier brothers sent a sheep, a duck and a rooster over the rooftops of Versailles, held aloft by nothing more substantial than “a cloud in a paper bag.” “What’s the use of a balloon?” someone asked Benjamin Franklin, who witnessed the launching from the window of his carriage. “What’s the use of a newborn baby?” he replied. The Gothic novelist Horace Walpole was less enthusiastic, fearing that balloons would be “converted into new engines of destruction to the human race — as is so often the case of refinements or discoveries in Science.”

The British, more advanced in astronomy, could afford to scoff at lowly French ballooning. William Herschel, a self-taught German immigrant with “the courage, the wonder and the imagination of a refugee,” supported himself and his hard-working assistant, his sister Caroline, by teaching music in Bath. The two spent endless hours at the enormous telescopes that Herschel constructed, rubbing raw onions to warm their hands and scanning the night sky for unfamiliar stars as musicians might “sight-read” a score. The reward for such perseverance was spectacular: Herschel discovered the first new planet to be identified in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Holmes describes how the myth of this “Eureka moment,” so central to the Romantic notion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doesn’t quite match the prolonged discussion concerning the precise nature of the tail-less “comet” that Herschel had discerned. It was Keats, in a famous sonnet, who compared the sudden sense of expanded horizons he felt in reading Chapman’s Elizabethan translation of Homer to Herschel’s presumed elation at the sight of Uranus: “Then felt I like some watcher of the skies / When a new planet swims into his ken.” Holmes notes the “brilliantly evocative” choice of the verb “swims,” as though the planet is “some unknown, luminous creature being born out of a mysterious ocean of stars.” As a medical student conversant with scientific discourse, Keats may also have known that telescopes can give the impression of objects viewed “through a rippling water surface.”

Though Romanticism, as Holmes says, is often presumed to be “hostile to science,” the Romantic poets seem to have been positively giddy — sometimes literally so — with scientific enthusiasm. Coleridge claimed he wasn’t much affected by Herschel’s discoveries, since as a child he had been “habituated to the Vast” by fairy tales. It was the second great Romantic field of science that lighted a fire in Coleridge’s mind. “I shall attack Chemistry, like a Shark,” Coleridge announced, and invited the celebrated scientist Humphry Davy, who also wrote poetry, to set up a laboratory in the Lake District.

Coleridge wrote that he attended Davy’s famous lectures on the mysteries of electricity and other chemical processes “to enlarge my stock of metaphors.” But he was also, predictably, drawn to Davy’s notorious experiments with nitrous oxide, or laughing gas. “The objects around me,” Davy reported after inhaling deeply, “became dazzling, and my hearing more acute.” Coleridge, an opium addict who coined the word “psycho­somatic,” compared the pleasurable effects of inhalation to the sensation of “returning from a walk in the snow into a warm room.” Davy passed out frequently while under the influence, but strangely, as Holmes notes, failed to pursue possible applications in anesthesia.

In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mind that poets and scientists of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had in common, Holmes stresses moral hope for human betterment. Coleridge was convinced that science was imbued with “the passion of Hope,” and was thus “poetical.” Holmes finds in Davy’s rapid and systematic invention of a safety lamp for English miners, one that would not ignite methane, a perfect example of such Romantic hope enacted. Byron celebrated “Davy’s lantern, by which coals / Are safely mined for,” but his Venetian mistress wondered whether Davy, who was visiting, might “give me something to dye my eyebrows black.”

Yet it is in his vivid and visceral accounts of the Romantic explorers Joseph Banks and Mungo Park, whose voyages were both exterior and interior, that Holmes is best able to unite scientific and poetic “wonder.” Wordsworth had imagined Newton “voyaging through strange seas of Thought, alone.” When Banks accompanied Captain Cook to Tahiti and witnessed exotic practices like surfing and tattooing and various erotic rites, he returned to England a changed man; as president of the Royal Society, he steadily encouraged others, like Park, to venture into the unknown.

“His heart,” Holmes writes of Park, “was a terra incognita quite as mysterious as the interior of Africa.” At one low point in his African travels in search of Timbuktu, alone and naked and 500 miles from the nearest European settlement, Park noticed a piece of moss “not larger than the top of one of my fingers” pushing up through the hard dirt. “At this moment, painful as my reflections were, the extraordinary beauty of a small moss in fructification irresistibly caught my eye,” he wrote, sounding a great deal like the Ancient Mariner. “I could not contemplate the delicate conformation of its roots, leaves and capsula, without admiration.”

For Holmes, the “age of wonder” draws to a close with Darwin’s voyage aboard the Beagle in 1831, partly inspired by those earlier Romantic voyages. “With any luck,” Holmes writes wistfully, “we have not yet quite outgrown it.” Still, it’s hard to read his luminous and horizon-expanding “Age of Wonder” without feeling some sense of diminution in our own imaginatively circumscribed times. “To us, their less tried successors, they appear magnified,” as Joseph Conrad, one of Park’s admirers, wrote in “Lord Jim,” “pushing out into the unknown in obedience to an inward voice, to an impulse beating in the blood, to a dream of the future. They were wonderful; and it must be owned they were ready for the wonderful.”

Christopher Benfey is the Mellon professor of English at Mount Holyoke College. His books include “A Summer of Hummingbirds” and an edition of Lafcadio Hearn’s “American Writings” for the Library of America.

2009年7月17日 星期五

台大文學院的迴廊 之書

台大文學院的迴廊 【齊邦媛】

最近數月 迴廊上多擺出"中外文學" 或者昔日學生時代之教科書

今天拾到一本德文書 除了徐勒兩字之外一概認不得 作者 PROFILE
另外依本ENGLISH NOVEL 是英國地圖

2009年7月16日 星期四

修辞的复兴(韦恩·布斯精粹)

修辞的复兴(韦恩·布斯精粹)

2009

前言(沃尔特·约斯特)
1 悲剧英雄麦克白
2 简·奥斯汀《爱玛》中的距离控制
3 修辞立场
4 修辞学的复兴
5 作为修辞的隐喻:评估问题(以十则真实“论题”为例)
6 反讽的帝国--
7 理查德·麦基翁的多元主义:教条主义与相对主义之间的路径
8 巴赫金如何将我唤醒
9 “我爱乔治-艾略特的方式”:与书为友作为被忽略的批评性隐喻
10 重新定位伦理批评
11 形式的伦理学:与鸺翼》一同飞翔
12 文学教学的伦理问题
13 “论道德趣味的标准”:作为道德探究的文学评论
14 修辞、科学、宗教
15 一个修辞学家眼中的大学理念
16 因为钟爱它:花时间、费时间及赎回时间
17 完结篇:纯粹修辞、求同修辞及对共同学习的寻求
注释
索引
译后记

 以《小说修辞学》一举成名的韦恩·C.布 斯,其一生的浩瀚著述已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座巨大宝藏,而本书撷取了其中最耀眼的十几颗经典之珠,汇成了一部“精华中的精华”,从各个层面展现了这位举 足轻重的批评家对文学、修辞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其充满智慧的哲思和雄辩有力的文风更是发人深省,振奋人心。作为韦恩·C.布斯漫长而荣耀的学术生涯的完美总结,本书是一部意义深远的纪念之作,它将带领我们更好地去探索听与说、读与写之艺术。









作者简介:


  韦恩·C.布斯19212005 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61年出版的《小说修辞学》被学术界称为“二十世纪小说理论的里程碑”,他本人也被誉为“文学批评家的批评家”。另著有《反讽修辞学》(1974)、《批评的理解:多元论的力量与局限》(1979)、《我们所交的朋友:小说伦理学》(1988)、《修辞的修辞学》(2004)等。

神保町書蟲: 愛書狂的東京古書街朝聖之旅


神保町書蟲: 愛書狂的東京古書街朝聖之旅

神保町書蟲: 愛書狂的東京古書街朝聖之旅
作者: 池谷伊佐夫
ISBN: 9789867581303
定价: 106.4
出版社: 三言社
出版年: 2006.03.02



日本知名古書街,最詳實的行家指引。
  愛書狂逛書、蒐書的幽默隨筆與經驗分享。
  手繪插圖導覽,欣賞三十家特色書店的經典藏書與精彩收藏
  愛書名家的一致推薦, 辜振豐、傅月庵、陳建銘、劉黎兒 專文導讀。
  書迷、書癡不能不逛的東京古書街,訪神保町之人不能不看的完全手冊!
  
  舊書迷、愛書人一生必訪的聖地,在倫敦有查令十字路,在巴黎有賽納河畔,在北京有琉璃廠,而在東京,就屬神保町古書街了。其中,神保町古書街歷史悠久,有上百年的歷史,早在明治時代就是書店群聚之處,至今近二百家書店,有世界第一古書街的美稱。
  
  作者池谷˙伊佐夫高中時代就愛書成痴,浸淫書堆四十年,是個身陷書海、無法自拔的超級書蟲。他把神保町視為「聖地」,每個禮拜六固定會去朝聖一番。他在書中,細說自己多年來對古書蒐藏的一手觀察,並分享自己逛書店、買古書的獨門秘訣,更將書街歷史,做了最詳...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 · · · · ·

  池谷伊佐夫
  一九五一年生。日本插畫家、古書藏家。
  曾在廣告公司任職,之後變成SOHO族,從事插畫、漫畫工作。在插畫工作上秉持慢工出細活的專業信念,任何作品一定一次畫兩幅,絕不因有人誇讚第而停畫第二幅。
  從高中時代就愛書成痴,是個身陷書海、無法自拔的超級書蟲。工作閒暇,以藏書為樂,有自己的藏書哲學,認為愛書分為讀書與蒐藏。新舊書皆蒐,多為舊書,且又分藏之讀之與藏而不讀兩類。收藏外文童書便是藏而不讀,因為英文差,看不懂。
  自稱書蟲,凡有書的地方都是他的最愛。最常出沒於東京神田的神保町。他視神保町為書的巢穴,是他朝朝暮暮、心之所向的書街聖地。
  藏書範圍除涵蓋繪本、少年小說、推理小說、文藝、散文、美術、落語、動畫等,更對裝幀美觀的藝術二手書情有獨鍾。
  著有《東京古書店地圖》、《三都古書店地圖》、《書物達人》、《博士為何要生氣?》)。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June, 2009)



[HJAS 69.1 (June, 2009)]
CONTENTS
Editor’s Note
Article Abstracts
ARTICLES
Changing with the Yellow River: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Hebei, 1048-1128
LING ZHANG
Rediscovering Ying Qu and His Poetic Relationship to Tao Qian
PAULINE LIN
Gender and Textual Politics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he Case of the Zhengshi ji

以詩存仁 以人存詩
XIAORONG LI
Songs of the Righteous Spirit: “Men of High Purpose” and Their Chinese Poetry in
Modern Japan
MATTHEW FRALEIGH
REVIEWS
Lost Soul: “Confucianism”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cademic Discourse, by John
Makeham
STEPHEN C. ANGLE
Tao Yuanming and Manuscript Culture: The Record of a Dusty Table, by Xiaofei Tian
ROBERT ASHMORE
The Taoists of Peking, 1800-1949: A Social History of Urban Clerics, by Vincent
Goossaer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7. Pp. xv + 395. $49.95.
T. H. BARRETT
Competition over Content: Negotiating Standards for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
Imperial China (1127-1279), by Hilde De Weerdt
BEVERLY BOSSLER
The Phantom Heroine: Ghosts and Gen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by Judith T. Zeitlin
MARAM EPSTEIN
Burning for the Buddha: Self-Immolation in Chinese Buddhism, by James A. Benn
VINCENT GOOSSAERT
The Talented Women of the Zhang Family, by Susan Mann
RANIA HUNTINGTON
Reinventing the Wheel: Paintings of Rebirth in Medieval Buddhist Temples, by Stephen F.
Teiser
JOHN KIESCHNICK
Words Well Put: Visions of Poetic Competence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 by Graham
Sanders.
PAUL W. KROLL
Speaking of Yangzhou: A Chinese City, 1550-1850, by Antonia Finnane
PETER C. PERDUE
Ji’an Literati and the Local in Song-Yuan-Ming China, by Anne Gerritsen
RICHARD VON GLAHN

2009年7月7日 星期二

舊香居

 圖2:舊香居店照。(林國彰/攝影)



 舊香居靜靜座落於龍泉街巷弄中,介於熱鬧與靜謐,青春洋溢與淵博資深之間。不論從各種角度來看,似乎都帶有些微妙的特質。位於人潮雜沓的市集附近,但行 人轉過身就可以走進有綠蔭的安靜巷弄;店齡本身其實還年輕,但淵源又可追溯到早年國際學舍旁,以鑑識字畫古籍聞名的「日聖書店」;家族兩代共同累積三十年 的豐富經驗,但卻又不像某些老店背負著歷史沉重包袱,必須維持原有樣貌,不能恣意創新。 「新與舊」是舊香居很有意思的特色與現象。店裡有珍貴的古籍文 獻,但也有近年出版的文史哲、藝術書籍,以及港台的小眾出版品。往來的客人中有父執輩的藏書家,也有對文學藝術心生嚮往的年輕學生,有作家學者,也有尋常 愛書家庭散步時路過停留,但並不產生互斥或排擠的影響。整家店不論是書或人,都產生一種既自由卻又自律的樣貌,不至於讓人覺得拘謹或過於嚴肅,各方面都達 成一種奇妙的平衡。 這是份始自愛書家庭的終身志業,在這個焦慮的年代,他們邀請了幾位熟悉朋友,和大家分享藏書的樂趣。

2009年7月4日 星期六

顾彬:89年前后,中国作家自己背叛了文学

文化社会 | 2009.07.03

顾彬:89年前后,中国作家自己背叛了文学

中国是今年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有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德文,在德国市场上出版。而在距离书展开幕还有三个月的时候,德国汉学界有史以来最全面、 最详实的一套中国文学史也正式完成问世了。出版人就是波恩大学著名的汉学家顾彬教授。该套丛书共有十卷,一反中国国内编纂文学史按照年代划分的惯例,采取 按文学体裁分类的方法,对中国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从古至今的发展进行了评述。

顾彬教授向来以直言不讳闻名,在过去的数年中,他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抨击也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反响,至今仍未平息。

德国之声:您为什么要用体裁划分的方式,来编写这部中国文学史?

顾彬教授:中国文学非常丰富,中国历史非常非常 长,如果不分体裁的话,那我怕我们对中国的诗歌、散文和小说不一定能够进行全面的介绍,也不能说明白为什么那些代表作品有那么伟大。所以我也是效仿那些日 耳曼文学家,他们过去写德国文学史的时候,都是集中在一个体裁之上,比方说德国诗歌史,德国小说史,等等。

德国之声:那这几个体裁中您个人最喜欢什么呢?

顾彬教授:我自己非常非常喜欢中国的诗歌和散文,因为我自己也写诗歌和散文,我觉得中国的诗歌和散文是非常了不起的,属于世界文学。

德国之声:您觉得评价一个文学作品好或是不好,应该有什么标准呢?

顾彬教授:第一我从语言来看,第二是形式,第三是内容。如果一个作家老用别人用过的语言,如果创作形式没有新意,如果他的思想都是老一套的话,那这么一个作家只能让我感到非常无聊。所以一个作家应该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创作形式和自己的世界观。

德国之声:您曾经提到,中国自从1949年之后,基本上没有多少优秀作品,您觉得原因是什么呢?

顾彬教授:我没有说过49年以后没有优秀作品, 比方说58年发表的老舍的《茶馆》,老舍六十年代最后写的一部作品,虽然没有写完,但也是一部了不起的小说。另外,我还非常喜欢王蒙五十年代写的小说,从 今天来看还是值得读。另外,80年代中国无论是诗歌还是短篇、中篇小说,有一些代表作今天也是可以再看一看的。其中一些我们也可以归入世界文学。中国当代 文学的问题是到了92年才慢慢开始。因为89年前后,中国作家自己背叛了文学,他们为了赚钱而下海之后,放弃了创作。这也是为什么不光是我,好多德国汉学 家都对中国当代作家抱有很大怀疑的原因。

德国之声:您刚才也说到,比如说老舍的作品,还有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都可以算作是世界文学,那么归入世界文学的标准是什么呢?

顾彬教授:我的标准很简单,还是语言、形式、思想。我的标准是中国49年以前的优秀作品,比如鲁迅;我的标准是德国45年以前的文学作品;此外,顾城、北岛、翟永明等诗人,80年代的一些小说家,也是不错的,也可以看成一种标准。

德国之声:您曾经批评过中国最近几年的一些文学作品,比如《狼图腾》,还有一些类似棉棉、卫惠这样的"美女作家",但是他们的作品今年在法兰克福书展之际,也先后翻译成德语,在德国出版。您觉得这些作品尽管您评价不高,但仍然有推荐给德国读者的必要和意义吗?

顾彬教授:我应该从客观的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主张精英的,但要所有读者都认同我是不可能的,很可能大部分读者都觉得我有问题。 德国大部分读者都想读通俗文学,对他们来说,莫言、余华、苏童、棉棉、姜戎他们都代表中国通俗文学。如果读者不想看语言作品非常高的作品,我也可以理解, 我不反对他们看棉棉、姜戎,但是我自己一辈子都不会看他们的作品。

德国之声:您刚才也提到,您原本很不喜欢冰心的作品,但是过了很多年之后再读的时候,却又发现她的东西还是有可取之处的。那么有没有可能您再过多年之后,回头看现在的一些中国文学作品时,也会有不同的评价呢?

顾彬教授:我觉得不大可能。因为中国当代的一些 作家,特别是小说家,他们的语言水平都太低了。当时我看冰心的作品是看内容,但是当前的一些中国作家我都是看他们的语言和思路。他们没有什么思想,语言水 平也太低了。另外他们写作都是匆匆忙忙,莫言的《生死疲劳》是40多天之内写完的,另外一部作品是90天写完的,一个德国作家一年才能写出100页来,莫 言能在两三个月之内写800页出来,从德国的角度看,他很有问题。

德国之声:您说自己有一种向德国介绍中国文学的责任感,是不是不管好的不好的您都要介绍给德国?

顾彬教授:不论我对某一个作家重视与否,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我都应该介绍。所以在我的《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中,也包括一些我非常讨厌的作家和作品。

德国之声:让我们再来谈谈今年的法兰克福书展,因为中国是今年的主宾国,但是书展还没开幕,中国就已经受到了强烈的批评,比如说,这次书展期间翻译出版的书、包括前来参加书展的作家,都是中国官方挑选的,而您个人比较欣赏的北岛,就不在被邀请之列,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顾彬教授:我们也应该冷静地谈一谈这个问题。为 什么呢,北岛现在是美国人,所以他还能够代表中国大陆去吗?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呢,听说这次莫言、余华他们也来,但是我们不 能说他们完全代表中国政府,还是中国共产党,或是中国整个国家,他们也有自己个人的立场。所以也有人说,莫言会通过他的小说批评中国的现状,如果他的批评 有道理的话,中国还是邀请他来参加法兰克福书展。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是勇敢的,是不错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再用非白即黑的看法来谈中国和德国的情况。

德国之声:您以前说过,中国的作家中缺乏敢于说话的人,刘晓波其实就是一个敢说话的人,但是他不久前刚刚被中国当局正式逮捕了。中国也因此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批评,您怎么看?

顾彬教授:不应该逮捕他,这是个错误。他对中国 的批评从我们德国人来看,还算不上什么批判。原本中国应该接受这些批评的,但是我估计有一些人还是觉得中国目前非常弱,好像把刘晓波看成一个强者。这说明 中国内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给我们一种感觉,就是中国的领导层觉得自己太弱,不够自信。一个刘晓波是不可能改变中国的。

德国之声:您曾经说过,政治应该和文学分开,但是从刘晓波的例子上,我们可以看出,政治和文学是很难分开的。

顾彬教授:政治和文学这两个方面是非常非常复杂的。从49年以后,中国作家越来越忽视语言的重要性,而把他们的作品变成政治的工具,这就背叛了文学。一个作家的首要任务是为语言而服务,如果他为语言服务之后还有力气关心政治的话,我不反对。

德国之声:最后还想问问您下一步在学术上有什么打算。

顾彬教授:我应该先收拾收拾我家、我的图书馆,思考将来做什么。因为我大概还能活个三、四十年,那这三、四十年之内我还能写不少书,我可能将来会写一本关于李白的书,因为西方目前还没有;也可能会写一本关于苏东坡的书,德国也没有。

采访记者:雨涵

责编:乐然

2009年7月3日 星期五

口蜜腹劍: 雷化民回憶錄

口蜜腹劍: 雷化民回憶錄. 作者:雷化民/著;
出版社:一橋出版; 出版日期: 1998年08月10日;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9579845174;

口蜜腹劍 : 雷化民回憶錄,雷化民,網上購物,網上買書
收藏


精彩的台灣職業訓練貢獻者 說明台灣政府 天主教會 官商勾結 外行人浪費資源 貪污舞弊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