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

In IQ: A Smart History of a Failed Idea,

智商測試出現一百年來,始終籠罩著權威而神秘的光環︰只需一次考試,便將人劃分為三六九等,上重點校、找好工作、晉升職位、生養孩子、移民他鄉,全都由它 決定。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軌跡,甚至掌握著人們的生死。本書首次揭秘智商測試的歷史和原理,新奇而有趣的史實定會讓你驚訝不已。


作者簡介︰斯蒂芬‧默多克(Stephen Mu rdoch)的寫作生涯始于1999年。多年以來,他一直為《新聞周刊》、《華盛頓郵報》、《波士頓環球報》等著名報刊和廣播電台供稿,內容涉及法律、政策、心理學、旅游等。《智商測試》是他的第一本書。





Stephen Murdoch's new book about IQ tests

In IQ: A Smart History of a Failed Idea, the first popular history of the intelligence test, Stephen Murdoch reveals how universal education, mass immigration into the U.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nd the demands of mobilization in the First World War created the need to rank populations by intelligence. In the following decades, the tests were used to decide whether people could settle in a new country, whether they could reproduce, even whether they lived or died. What has only ever been a rough guide to ability has, through the seductive power of a single, all-explaining number, come to be seen as an objective and infallible measure of intelligence, even of human merit. One of the most startling aspects of the story is just how often the exams are still used today. IQ is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and Sons in the US and Duckworth in the UK.

智商測試︰一段閃光的歷史,一個失色的點子


目錄

top
致謝
前言
第一章 智商測試的先天缺陷
第二章 探索智力測試的人們
第三章 現代智力測試的誕生
第四章 智力測試的美國浴火
第五章 拒絕智力低下者入境
第六章 改變世界的智商測試
第七章 智商測試A卷和8卷
第八章 美國曾經的絕育歷史
第九章 納粹德國和智商測試
第十章 英國的11+智力測試
第十一章 美國死刑和智商測試
第十二章 智商測試能測出什麼?
第十三章 取代智商測試的方法
第十四章 美國的大學入學考試
第十五章 白人黑人的智商差距
後記
譯後記

2010年2月25日 星期四

别想摆脱书-艾柯&卡里埃尔对话录

快書 原書出版數月即有中文版


记录欧洲最重要的两位知识分子之书斋密谈:关于书的秘密,关于知识的真相。
  五百多年来,围绕书这 一客体的多样化,并没有改变书的用途或结构。书就如勺子、斧头、轮子或剪刀。一经造出,就不可能有进一步改善。你不能把一把勺子做得更像勺了……我们看不 出还有什么比书更适于实现书的用途。也许书的组成部分将有所演变,也许书不再是纸质的书。但书终将是书。
                       ——艾柯
   如果说我们今天在终端上拥有一切的一切,毫无过滤、无限数量的可取资料,那么记忆是什么呢?这个词的意义何在?既然我们身边有了这么个电子仆人,能够回 答我们的全部问题,乃至我们提不出来的问题,我们还需知道什么呢?既然我们的仿生体知道一切,绝对的一切,我们还需学习什么呢?
                         ——卡里埃尔

别想摆脱书-艾柯&卡里埃尔对话录 内容简介

让 -克洛德·卡里埃尔和安贝托·艾柯作为这些探索过程中的意外事件的饶有兴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深信我们若要对人类的奇遇有所领悟,将不仅通过人类的辉煌, 也将通过人类的失败。在此,他们围绕记忆展开出色的即兴言谈,从各种难以弥补的失败、缺陷、遗忘和损失说起——所有这一切和我们的杰作一起成就了人类的记 忆。他们津津乐道地揭示,书籍尽管遭到各种审查的迫害,最终还是得以穿过那张开的大网,这有时是好事,但有时却可能是坏事。书写的普遍数字化和新电子浏览 器的使用给书籍带来极大挑战。书中对书籍的幸与不幸的揭示,有助于调和这些业已得到宣告的变化。本书对话在向古登堡印刷术致以微笑的敬意之余,也必然使所 有读书人和爱书人心醉神迷。说不定它还将在那些拥有电子书的读者心里催生起怀旧乡愁,这不无可能。

别想摆脱书-艾柯&卡里埃尔对话录 本书目录

前言
no.1 书永远不死
no.2 持久的载体最暂时
no.3 母鸡用一世纪学会不过街
no.4 说出滑铁卢战役所有参战者的姓名
no.5 被过滤者的报复
no.6 今天出版的每本书都是后印刷初期珍本
no.7 那些非到我们手里不可的书
no.8 我们对过去的认知归功于傻子、呆子和敌人
no.9 虚妄所向无敌
no.10 愚蠢颂
no.11 网络,或除忆诅咒之不可能
no.12 火的查禁
no.13 所有我们没读过的书
no.14 圣坛的书和地狱的书
no.15 人死后他的图书馆怎么办
译后记 网络与书籍——苏格拉底的预言

别想摆脱书-艾柯&卡里埃尔对话录 文章节选

《别 想摆脱书》内容简介:让-克洛德·卡里埃尔和安贝托·艾柯作为这些探索过程中的意外事件的饶有兴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深信我们若要对人类的奇遇有所领悟, 将不仅通过人类的辉煌,也将通过人类的失败。在此,他们围绕记忆展开出色的即兴言谈,从各种难以弥补的失败、缺陷、遗忘和损失说起——所有这一切和我们的 杰作一起成就了人类的记忆。他们津津乐道地揭示,书籍尽管遭到各种审查的迫害,最终还是得以穿过那张开的大网,这有时是好事,但有时却可能是坏事。书写的 普遍数字化和新电子浏览器的使用给书籍带来极大挑战。书中对书籍的幸与不幸的揭示,有助于调和这些业已得到宣告的变化。《别想摆脱书》对话在向古登堡印刷 术致以微笑的敬意之余,也必然使所有读书人和爱书人心醉神迷。说不定它还将在那些拥有电子书的读者心里催生起怀旧乡愁,这不无可能。

别想摆脱书-艾柯&卡里埃尔对话录 作者介绍

安 贝托·艾柯,让-克洛德·卡里埃尔,一个被誉为二十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学者和作家,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和小说家,一个是法国电影 泰斗、法国国家电影学院创始人;一个是少有的将精深学术与玄奥小说变成畅销书、作品被翻译成三十五种文字之多的作家,一个是《布拉格之恋》、《铁皮鼓》等 八十多部经典电影剧本的创作者,西班牙电影大师布努埃尔最青睐的编剧。   两位对话者除了同样嗜书如命之外,同是古书珍本爱好者,对书籍代表的人类文明进程有着深刻的理解,对书籍在当下的变局和处境也有洞烛幽徽的观察。   纸本书来日来临?网络时代,书幸耶?不幸耶?书是否忠实反映人类天才的创造?记忆如何运行,图书馆怎样分类?书凭什么可以经世流传?书太多了怎么办? 如何谈论没读过的书……谈古溯今,纵横捭阖,艾柯、卡里埃尔坐拥书城,带你穿越从纸莎手稿到电子书籍的历史,漫谈他们的藏书故事,他们的阅读难题。






    别想摆脱书-艾柯&卡里埃尔对话录

作 者:卡里埃尔
I S B N:9787563393688
页 数:298
开 本:16开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茶‧癮、剝削與帝國

茶‧嗜好、開拓與帝國
 叢書名稱: 新知文庫
 作  者: (英)莫克塞姆
 出版單位: 北京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 2010.01
內容簡介:

這 本並不厚重的小書,是一位種茶的行家的大作,講述茶的歷史和神奇故事,漫談製茶的工藝、茶的種類和等級,介紹世界各大茶葉品牌,還有茶園裡的生活。我們可 能想不到,這小小的茶,既是使人神清氣爽的法寶,又是令人成癮喪失英雄氣概的毒藥;曾產生中國優雅的茶文化,又引發暴行和殘酷的競爭;開通了東西方的交 流,又帶來走私和掠奪……


作者簡介:

羅伊·莫克塞姆,曾在非洲的馬拉維管理那裡的英國茶葉種植園,在非洲生活了十三年後,他先是成為一名非洲藝術品商人,然後做了一名書籍保護者。


圖書目錄:一份茶葉種植工作
第一章嗜好與稅收;走私與革命
第二章使中國人就範
第三章維多利亞時代的產業:印度
第四章維多利亞時代的產業:“一流的叢林居民”
第五章維多利亞時代的產業:錫蘭
第六章新的帝國
第七章在非洲的一年
茶葉的種類和等級
主要參考書目
鳴謝



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Captain Abu Raed

Captain Abu Raed (Arabic: كابتن أبو رائد) is a 2007 Jordanian Film directed and written by Amin Matalqa. It was the first feature film produced in Jordan in more than 50 years.[1] The Royal Film Commission of Jordan endorsed Captain Abu Raed to be submitted to the 81st Academy Awards for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the first ever submitted by Jordan.[2] The film won awards at numerous film festivals including the Sundance Film Festival, Heartland Film Festival, and the Dub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Jordanian director/screenwriter Amin Matalqa tells this tale of an elderly airline janitor mistaken for a pilot by the children of his neighborhood who does his best to inject a little imagination into their bleak reality. Abu Raed always wanted to see the world, yet the closest he ever got was talking to travelers as they walked through the airport and reading books about faraway places. The discarded captain's hat he sports gives the local kids the impression that Abu was once a pilot, and seeing the grim realities that surround them all inspires him to play to their assumptions and try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ir lives. The first-ever independent film to come out of Jordan, Captain Abu Raed earned a much-coveted spot in the 2008 Sundance Film Festival. ~ Jason Buchanan, All Movie Guide

公視經典電影

2010年2月20日 星期六

THE POLITICS OF HAPPINESS and other books By Derek Bok


Works


Joy to the World

Illustration by Chris Brand

Published: February 16, 2010

Economists, especially those who cross the disciplinary boundary into psychology, have recently begun informing us about what makes people happ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 as Thomas Jefferson memorably declared, seeks among its three objectives the pursuit of that very thing. The conclusion seems self-evident: Apply what psychology teaches us to the way the system works and the achievement of a good society will be one step closer.

Skip to next paragraph

THE POLITICS OF HAPPINESS

What Government Can Learn From the New Research on Well-Being

By Derek Bok

262 pp.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4.95

Related

Excerpt ‘The Politics of Happiness’ (pdf) (princeton.edu)

Such, in brief, runs the argument of “The Politics of Happiness,” Derek Bok’s new book. Eighty years old this March, Bok, since retiring from the presidency of Harvard University in 1991, has become a prolific author and commentator, addressing vital issues like affirmative action, nuclear weapons and problems of governance. In all his books, he writes out of a commitment to social improvement, with a realistic ability to separate the possible from the utopian. We have, alas, all too few wise people in our media-saturated and celebrity-driven public life. Derek Bok is one of them.

Wise Bok may be, but persuasive, at least in this book, he is not. For Bok’s argument to work, two conditions have to be met. One, empirical in nature, is that the findings of the economic psychologists must be shown to be trustworthy. The other, a normative issue, requires a demonstration that happiness is indeed something government ought to maximize. “The Politics of Happiness” satisfies neither one.

“Happiness research,” Bok writes, “is most interesting when its results challenge conventional wisdom about what people want,” citing as an example the finding that societies experiencing higher incomes are not necessarily happier. It is certainly true that unexpected findings are interesting. But this does not make them reliable. On the contrary, the path to academic fame lies in challenging conventional wisdom, which means that researchers have an incentive to come up with attention-grabbing results. The entire field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 the term used to describe the intersection of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 has about it a maverick temperament, as if its practitioners are determined to disprove the silly notion that people know what is best for them. We ought to be skeptical of any findings trumpeted so insistently as ­counterintuitive.

Such skepticism is especially warranted when matters of public policy are at stake. It is one thing for a social scientist to be wrong, for other studies will most likely discover what is right eventually. Basing a public policy on an incorrect finding, by contrast, sets it in concrete.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pass laws under our political system — and next to impossible to repeal them — we need real certainty before we allow experiments in the lab to become experiments in ­governance.

To be sure, Bok is aware of this difficulty and urges appropriate caution; he is neither an unreconstructed utilitarian seeking to maximize pleasure whatever the consequences nor a brave new worlder in search of nirvana. But his very care raises the question of why we need behavioral economics to begin with. Bok’s actual policy recommendations — promoting greater equality, helping to stabilize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improving public health — require no presumably paradigm-shattering science to back them up. They are the stuff of moderate liberalism and have been with us since the Victorians. Even Bok’s most radical recommendation — abandoning our fetish with economic growth — has its roots, as he himself recognizes, in 19th-century thinkers like John Stuart Mill.

Libertarians would argue that even if we can establish what makes individuals happy, we should leave its pursuit to them. Bok is no libertarian; government in his view is generally a force for good. Although the danger of paternalism always accompanies that point of view, Bok faces it squarely: lawmakers using the findings of happiness research “are relying on persuasive evidence of what will make constituents happy instead of accepting what people mistakenly think will promote their well-being.” In principle, I find nothing wrong here: democracy is not government by public opinion poll, and legislators have an obligation to do what is right.

At the very least, however, those who appreciate the need for democratic law­makers to do unpopular things ought to distinguish carefully between policies that are vital to the public good and those that are discretionary. Laws and court decisions that promote racial equality or immigrant rights are not always popular but are justifiable because they require us to live up to the ideals enshrined in our history and founding documents. But should government help those who suffer from restless leg syndrome? Bok is genuinely dismayed that so many Americans are forced to live with sleep disorders and believes that helping relieve their pain ought to be one of those things government should take on. Libertarians would see in such a recommendation a nanny state out of control, and they would not be wrong.

Government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duce happiness, but Americans dislike government. Ever logical, Bok concludes that the state should therefore do more to encourage trust in it. Believing that the public’s attitude toward government is too “extreme” and its judgments of politicians too “harsh,” he also calls for the news media to balance their frequent stories of corruption and inefficiency “with accounts of success and accomplishment in order to give an accurate picture of the government’s performance.” It may be true that Americans are too skeptical of government for their own good. Yet something tells me that such Mugwumpish ways of trying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will only make matters worse. Americans are most certainly misinformed. Dumb they are not.

One final policy recommendation Bok makes struck me as particularly inappropriate. I am not sure any behavioral economist has studied the issue, but my guess is that reading “Othello” or “Crime and Punishment” does not make one happy. Bok wonders whether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ught to do more than just assign such materials, no matter how great their literary merit. We need to teach students to appreciate more fully what makes them happy. So let’s teach them . . . happiness research. “A number of colleges are doing just that,” he notes, without any apparent dismay. “Indeed, if interest in Great Books courses has declined, the opposite is true of offerings by behavioral scientists on happiness.” I’d rather have sleepless nights.

The flaws in “The Politics of Happiness” do not flow from any designs on the part of its author to put one over on us. Bok is always straightforward, honest and well intentioned. It is to his credit that he follows his arguments to their conclusions even if those conclusions expose the flaws in his arguments. He is right to search for a more positive view of the American purpose. To achieve that, however, we need far more than behavioral economics. Maybe we could start by reading more Plato.

Alan Wolfe teaches political science at Boston College and is writing a book on political evil.

2010年2月13日 星期六

挖開兔子洞:深入解讀愛麗絲漫遊奇境

這本書還沒過目
從網路資料可知這本應該不是只是翻譯
而是編譯並詳注



  英國作家路易斯.卡洛爾的《愛麗絲漫遊奇境》是一本同時受到成人與兒童喜愛的經典童話,表面上它是一個嬉鬧有趣的小女孩奇幻冒險故事,但其實故 事中隱藏了豐富的雙關語、遊戲詩、謎語、數學、哲學等等。百年來,各方人馬挖空心思解析這個故事,甚至世界各地還成立了許多愛麗絲研究學會,而解讀書中謎 題、哲學、數學等的書藉也十分多,光是注解本就有五、六本。可惜中文中文世界始終欠缺一本這樣的書帶領我們深入愛麗絲與卡洛爾的世界。
   本書譯注者張華窮三十多年時光收集、研究、翻譯愛麗絲,有時,光是一首詩就耗盡半年反覆推敲,其翻譯成果足以與故世名家趙元任的版本相互輝映。從編輯體例 來看,本書採中英對照,並加上注釋,幫助讀者更加領略原著的巧妙創意。書中許多編排皆仿造原書設計,如尾巴圖像詩、表示變身的星星符號(*)等等。全書最 前面設計有拉頁展示愛麗絲幾次變身的尺寸比例;書末則設有九項附錄,提供研究者進一步探索愛麗絲學。
作者簡介
路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 (1832-1898)
   本名Charles Lutwidge Dodgson,英國牛津基督教堂學院數學教授,終生單身,生活有條不紊,信函、照相等都編碼紀錄,自21歲到65歲的日記從不間斷。有口吃毛病,喜歡為 女孩照相、講故事、寫有趣的信函或發明新遊戲。因結識了院長女兒愛麗絲三姐妹,在遊船時為她們講故事,後來應請寫成書,成為傳頌百年的經典童話,學界認為 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兒童文學從《愛麗絲漫遊奇境》開始。書中豐富的邏輯、語言、社會背景也經常是學術界研究的題材。此外,卡洛爾也是攝影機發明早期的攝影 家,拍了三千餘張照片,其中不乏文學界名人。
繪者簡介
約翰.田尼爾爵士(Sir John Tenniel,1820-1914)
   英國漫畫家及插圖家,曾短暫就讀於皇家藝術學院。1850-1901年擔任《笨拙》(Punch)雜誌的政治漫畫家。因為路易斯.卡洛爾的《愛麗絲漫遊 奇境》(1865)及《愛麗絲走進鏡子裡》(1872)插圖而聞名,1893年被冊封為爵士。田尼爾的愛麗絲插畫迄今還是公認為最符合原著精神與時代背景 的經典傑作。
譯者簡介
張華
   資深工程師,從1980年起,自習英中翻譯、參加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蒐集愛麗絲資料迄今。台灣翻譯學學會終身會員、英國Institute of Linguistics授證翻譯師,曾獲金石堂英翻中比賽社會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及譯詩組各第二名。業餘曾任《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文版資深編 輯、《麥克米倫高級英漢雙解詞典》等四本英漢詞典編輯、為Toastmasters主持編譯十本中文版手冊、發表過英漢詞典、雙關語翻譯、愛麗絲與趙元任 等論述多篇,近年為《讀者文摘》中文版譯者。

2010年2月12日 星期五

從北京回望曼徹斯特:英國、工業革命和中國

比較歷史(產業發展)之作品
無索閱


從北京回望曼徹斯特:英國、工業革命和中國


作  者: (荷)皮尔·弗里斯 著,苗婧 译
出 版 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2-1
  • 字  数: 134000
  • 版  次: 1
  • 页  数: 143
  • 印刷时间: 2009-12-1

编辑推荐

世界史学家往往有一种倾向,他们格外强调对不同社会进行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仅仅对单独个案进行考察,无助于研究视角的拓展;反而有可能在立意上削 弱趣味性,减少立论和论证的说服力,这在对不同文明的考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一名经济史学者,作者在专业训练中始终关注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因。当作者对 中华晚期帝国史逐渐产生兴趣时,不禁开始思索中英两国历史的比较研究是否有助于理解18、19世纪英国工业化的原因和发展情况,以及同样的情景为什么没有 在中国出现。作者期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从宏观角度上揭示工业化进程背后的深层原因。

内容简介

世界史学家越来越强调跨社会比较的价值和必要性。对某个案例的简单一瞥和对不同案例的多视角研究,后者比前者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其解释也更具说服力。作 为经济史学者,本书作者一直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没落的清王朝时代的中国饱有兴趣,作者试图通过本书的书写帮读者解决这样的问题:通过对这两个帝国的历 史比较,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十八九世纪的英国,而不是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潜在机制,是国家制度、科学文化,还是另有其他?

作者简介

皮尔·弗里斯(Peer H. H. Vries)是维也纳大学经济社会史学院教授,著述广泛,涉及历史学、历史编纂学和近代早期历史等多个领域。其研究方向主要为国际经济史,特别是近代早期 的全球经济史,涉及“西方的崛起”和“大分流”的相关讨论等。对此,弗里斯教授发表过多篇文章,见诸Itinerario以及Journal of World History等学术刊物。

目录

导言
英国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的作用
国家的作用
英国:高度市民化的开放社会
文化造成的差异
科学技术的作用
摆脱马尔萨斯理论的羁绊
东线无战事:关于中国历史的陈规旧说
观察清代中国的新视角
资本主义在中国?
告别“东方专制主义”
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
孔子无罪
高生产率,匮乏的科技动力和现代科学的缺失
受限于马尔萨斯理论?
结论
启示
参考文献

维庸《小遗嘱集》和《大遗嘱集》

遺嘱集
【作 者】:(法)维庸 著,杨德友 译
  • 【丛编项】:巴黎丛书·白色系列
  • 【装帧项】:平装 16开 / 310
  • 【出版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0-1-1
  • 【ISBN号】:9787561768426 / 7561768427
  • 【原书定价】:¥38.00 

    【图书简介】

  •    本书是迄今为止对维庸作品最全面的译介和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维庸传世代表作《小遗嘱集》和《大遗嘱集》的首次汉语全译本。第二部分选编了当 代最具权威性维庸研究论文,包括吉尔松的《从圣经到维庸》、笛夫内的《维庸时代与他的诗歌》,以及爱伦堡、夏毕耶、热兰斯基等人的文章。读者不仅可以从不 同角度了解这位法兰西第一诗人的思想和创作,加深对维庸诗作的理解和感受,也由此能对欧洲文化精神从中世纪过渡到文艺复兴,直至开启现代西方文明的历程有 更全面的认识。-读书网|DuShu.com
  • 【本书目录】
    译者前言:英雄莫问出身
    上篇
    小遗嘱集
    大遗嘱集
    歌谣:往日的贵妇
    又一首歌谣:往日的王爷
    又一首歌谣:用古法文写成
    老女人追忆青春年华(美丽制盔女的感叹)
    歌谣:美丽制盔女致卖春之少女
    另一首歌谣
    歌谣:祷告圣母
    歌谣:致女友
    回旋曲
    歌谣和祷告
    歌谣:致罗伯特·戴斯图特维尔
    歌谣
    歌谣:反驳弗朗克·龚杰
    歌谣:巴黎的女人
    歌谣:致胖子玛高
    给误入歧途青少年的恳切规劝
    歌谣:忠告
    小曲
    墓志铭
    诗篇(或回旋曲)
    歌谣:恳求原谅
    另一首歌谣(最后一首歌谣)
    杂诗
    1.歌谣:忠告
    2.歌谣:谚语
    3.歌谣:闲话
    4.歌谣:歪理
    5.歌谣:打击法兰西的敌人
    6.歌谣:给布洛亚赛诗会
    7.回旋曲
    8.致奥尔良的玛丽书
    新继承人已经从上天降临
    另一首歌谣
    9.致友人书信
    10.对布邦公爵的请求
    11.维庸心灵与躯体的对话
    12.问题:以命运的名义
    13.四行诗
    14.维庸墓志铭:绞刑犯的歌谣
    15.致议会法庭的赞辞
    16.向监狱门卫献疑:呼吁的歌谣
    下篇
    夏毕耶 法兰西诗歌的奠基人:维庸
    笛福内 维庸时代与他的诗歌
    吉尔松 从圣经到维庸
    威廉斯 法兰西精神的影子
    爱伦堡 陪伴我一生的维庸诗歌
    柯勒泰 维庸诗歌的历史解读
    贝迪让 维庸诗歌的主题
    马罗 法兰西权杖与诗人
    热兰斯基维庸诗歌翻译点滴(节译)
    弗朗索瓦·维庸年谱
    译者后记
  • 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藤島亥治郎著《台灣的建築》

    藤島亥治郎著,詹慧玲編校,《台灣建築》,台北:台原出版社,一九九三年

    台灣原味建築 作者:藤島亥治郎/著譯者:趙芳如出版社:常民文化(吳氏總經銷)出版日期:2000年12月15日



    建築可以反映人類的生活,捕捉一個時代的脈動,向環境學習而來的台灣建築尤其如此,不管是原住民充滿南洋風味的建築,或是漢移民從中國帶來的福佬、客家式建築,甚至是西方人基於各種目的所帶進西式建築,都因為和台灣的環境融合成一體,而呈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台灣味。

       一九三○年代,一位充滿使命感的日本建築學者,憑著他對台灣建築旳深切關懷,從北到南做了一趟實地調查,詳細記錄了各種台灣建築的手法與特色,尤其是原 住民的建築,在許多建築物都已不復見的今日,更顯得彌足珍貴。透過這份不可多得的研究,可以重現台灣人真實的生活方式,過去,人們從文獻中閱讀台灣歷史, 這次我們從台灣建築中閱覽台灣!


    《臺灣の建築》文:張文南/本館整理組研究助理圖一(封面)著者:藤島亥治郎
    出版社:彰國社
    出版日期:昭和23年(1948)2月10日

      臺灣因地理位置關係,其歷史發展具有相當豐富的多元性。在這座島嶼上有著原住民、西班牙人、荷蘭人、中國人、日本人所共同生活過的足跡,從民俗、語文、歷史建築在在都呈現出文化的多樣性。而透過建築這一具體的文化表徵,正可讓我們藉此了解臺灣歷史的多樣面貌。

      本次所介紹之舊籍《臺灣の建築》,其作者為日人藤島亥治郎(1899-2002),乃是著名的建築史家。藤島先生於1923年至1929年間擔任朝鮮 京城工業學校助教授,並曾任職於朝鮮總督府。他於1929年返回日本,在1933年取得東京帝國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後,便任教於東京帝大。由於藤島駐留在朝 鮮的時間頗長,對於朝鮮歷史建築的相關研究亦是相當豐富,曾在《建築雑誌》(1930)上連載過〈朝鮮建築史論〉一系列文章,爾後亦出版了《韓の建築文 化》(1976)一書。

      關於《臺灣の建築》之成書背景,藤島於書中序言已簡要概述,乃是接受日本學術振興會昭和十一年度(1936)的挹注經費,進行關於臺灣建築之研究的成果。由於其研究報告太過詳細專業,在刊行上有其困難,故以略述之版本刊行,向中日兩國及世界各國人士介紹臺灣建築。

      《臺灣の建築》全書內文共222頁,並包含28禎照片及50幅插圖。內容編排上,分為「總說」、「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結說」五大部 分。在總說第一章中,闡述臺灣建築之價值。其一,就純學術性之見地,可作為世界建築中的地方系列之一。其二,可豐富我們對於建築之意想。其三,透過臺灣之 建築,可增進對於中國人及其他人之了解。甚而,臺灣建築不僅具有建築史之價值,更蘊涵歷史學及人類學上之價值。

      總說第二章中,主要述說臺灣建築的成因,尤其偏向地文方面。藤島認為氣候是影響臺灣建築的最大因素。多颱、高溫、溼雨、頻震等因素,讓臺灣建築在建構 上有諸多考量。他也特別舉了「亭仔腳(騎樓)」作為例子,認為這是臺灣及中國華南地區順應氣候的特殊構法。並分析了臺灣建築的各種材料,包括木材、竹材、 石材、粘土材、煉瓦、瓦甎等建材的產地及對應之建築風格。

    依作者之分類,臺灣的建築共匯集了三種文化體系,分別是南洋系建築、大陸系建築及西洋系建築。本書第一篇至第三篇,即分別介紹此三種風格迥異的建築特色。 南洋系建築,介紹臺灣原住民的家屋、聚落及構法。大陸系建築,則是介紹漢族風格的各項建築,書中依住宅、庭園、城堡、會館、儒教建築、道教及佛教建築、牌 樓及石碑等不同功能性之建築加以解說。作者針對書中的專有名詞,還會以日文片假名將閩南語讀音註解在旁,例如「灶腳間」(ツアウカーキユン)、「食飯 間」(チヤブウンキユン)及「磚仔」(ツンア)。在西洋系建築中,僅介紹城堡與基督教建築兩大類。依書中所言,荷蘭人所建之熱蘭遮城於1861年時部份城 門尚完整保存,然原城遺址的磚瓦卻於1875年被拆運以興築億載金城,而附近民家也紛紛盜取可使用之建材。1897年,原城位址被用來興建安平稅關官舍, 原本尚存的城址就此夷平,僅剩一部份外城牆壁。

      藤島亥治郎於1936年(昭和11年)4月4日抵臺,並於4月24日離臺。在這短短二十一天內,由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營繕課長兼臺灣建築會長井手 薰陪同,踏訪了基隆、臺北、大屯山、淡水、新竹、角板山、ウライ社、臺中、彰化、鹿港、嘉義、北港、臺南、安平、高雄、馬公、屏東、潮州、赤山、カビアガ ン社、恒春、鵝鸞鼻等地,可謂是走馬看花,能否確實調查臺灣建築之狀況,實在不無疑問。而作者於書中所援引的資料,除了清代方志及總督府的各項調查報告 外,也獲得其他日人學者的奧援。例如原住民建築部份的資料,多數由臺北工業學校教諭千千岩助太郎提供,而西洋系建築部份的資料,也得助於臺灣總督府技師栗 山俊一甚多。協助編輯本書的東大助手郭茂林,日後也成為相當著名的建築家。

      本書針對臺灣三種歷史建築體系進行闡述。而作者於書中最後結論,也對臺灣建築之未來多所期許,希冀能擺脫當時一昧西化的建築風格,構思出能適應臺灣風土、不失本國傳統並符合新時代的臺灣建築。
    圖二(版權頁)圖三(原住民之穀倉及涼臺)圖四(原住民住屋平面圖)圖五(朝天宮及兩廣會館)圖六(中式門及花窗)圖七(熱蘭遮城古圖及城址圖)圖八(熱蘭遮城平面圖)


    2010年2月8日 星期一

    治病還得靠西醫


    治病還得靠西醫

  • 保健圖書千千萬,治病還得靠西醫。健康保健類圖書,近幾年深受讀者歡迎。但目前市場見到的健康讀物,基本都 是以中醫保健為基礎與核心,而很少針對身體不適、疾病診治等向讀者提供具體的、實證性的參考和建議。更有甚者,以中醫保健為幌子,兜售一些玄而又玄,近乎 “修仙煉丹”的秘方。日本著名醫科大學畢業的著名作家渡邊淳一,會同日本醫療一線的十二位頂級醫生,就包括曾廣泛被認為是不治之癥的各種癌癥以及讓很多人 聞之色變的白血病與心臟、大腦方面的疾病等一共十種重癥的發病原因、病理癥狀、治療方案、預后康復以及醫療現狀,進行了深度對話與探討。并邀請各種疾病的 典型患者,交流切身經驗。癌癥曾經意味著死亡。但今天,癌癥治愈的比例已經越來越高,癌癥患者的存活率與愈后生命期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與延長。其主要原因 是各種各樣的早期診斷方法的運用,使得癌癥的發現比以前要早得多。此外,治療手段上,降低患者身體負擔的手術方法日益先進,藥物與放射療法的針對性與效果 也大大提高。因此,可以說,完全治好癌癥已經成為可能。讀了本書,可以了解現在癌癥治療領域采用的最新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法,而是否了解這些情況,無疑對我 們今后的健康狀況乃至壽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 【作者簡介】
       渡邊淳一,出生于日本北海道。醫學博士。1958年從札幌醫科大學醫學部畢業后,在母校擔任整形外科講師,同時在醫療活動之余開始執筆創作小說。 1970年因短篇小說集《光與影》獲得直木獎;1980年獲吉川英治文學獎;2003年獲菊池寬獎。渡邊淳一的作品初期以醫學小說為主,后拓寬至傳記、隨 筆和情愛小說,內容豐富、體裁多樣。他擅長從醫學角度,探究男女兩性的根本,深刻描繪了現代人在愛情與婚姻迷局中,欲望與心靈的沖突與糾葛。已出版100 余部小說、隨筆集等,其中于1997年出版的《失樂園》在日本創下260萬冊驚人銷量,全球銷量突破千萬。時至今日,依然活躍在日本文壇第一線。1998 年,在渡邊淳一的故鄉札幌市設立了“渡邊淳一文學館”,已對公眾開放。
  • 【本書目錄】
    前言
    本書中的各位名醫
    第一章 乳腺癌
    名醫訪談 吉本賢隆和酒井成身醫生
    最強組合——乳腺癌的治療、預防和乳房再造
    特別對談 島倉千代子
    我所經歷的乳腺癌
    患者交流
    被告知患上了乳腺癌——當時您是怎么做的?
    第二章 肺癌
    名醫訪談 森川利昭醫生
    居死亡原因第一位,早期發現能治好!
    患者交流
    切的手術、不切的手術
    第三章 胃癌
    名醫訪談 小野裕之醫生
    復發率為0——“IT刀”的奇跡
    名醫訪談 北島政樹醫生
    “腹腔鏡機器人手術”和夢幻“雞尾酒療法”
    特別對談 鈴木宗男
    癌癥教給了我什么
    患者交流
    胃癌術后最麻煩
    第四章 肝癌
    名醫訪談 高山忠利醫生
    醫學奇跡“活體肝移植”的今天
    患者交流
    肝癌與肝炎的密切關系
    患者交流
    受害者的悲情控訴——“醫源性肝炎”的悲劇
    第五章 子宮癌、卵巢癌
    名醫訪談 清水敬生醫生
    婦科癌癥——告訴你百分之百的預防方法
    患者交流
    “不能放棄懷孕生育!”——苦惱與決斷
    第六章 大腸癌
    名醫訪談 渡邊昌彥醫生
    向患者推薦人性化的腹腔鏡手術
    患者交流
    終生與癌相伴意味著什么?
    第七章 前列腺癌
    名醫訪談 市川智彥醫生
    術后性生活也OK!——前列腺癌的最尖端治療方法
    患者交流
    我們就這樣戰勝了痛苦的后遺癥
    第八章 心臟病
    名醫訪談 吉田成彥醫生
    要從心肌梗死中生還需要知道些什么?
    患者交流
    讓我九死一生的治療方法
    第九章 腦部疾病
    名醫訪談 鹽川芳昭醫生
    腦梗塞和腦出血——不要放過任何征兆
    患者交流
    腦卒中和后遺癥——我們如何戰勝它們
    第十章 白血病
    名醫訪談 坂卷壽醫生
    化學療法、骨髓移植和臍帶血移植
    患者交流
    相信今天——我們這樣戰勝了白血病
    編輯說明

  • 【作 者】:(日)渡邊淳一 著,程長泉
  • 【叢編項】:
  • 【裝幀項】:平裝 大32開 / 310
  • 【出版項】:作家出版社 / 2009-11-1


  • 反思欧洲

    反思欧洲

    反思欧洲/法国思想家新论

    [法]莫兰 1986

    康征 齐小曼

    710802214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5-01-01

    这是迄今为止有关欧洲的论述中别树一帜的著作。作者从欧洲的地理、文化、政治、思想等层面高屋建瓴地鸟瞰欧洲文化的形成和演变。莫兰从欧洲的概念与文化信 息两方面论述欧洲思想文化发展历程,给我们传达欧洲的文化自我批判精神。莫兰关注的不仅不是学派的分梳,甚至也不是一般意义上思想的起承转合。莫兰关注的 是思想史上的大开大合;是观念与观念交锋之后的峰回路转,起死回生;是思想源流相互碰撞时的火花飞溅;最新旧学说更替时的静寂与空旷;是阴阳互动中一以贯 之的精神脉冲。在莫兰的精到、辩证而富有张力的笔下,欧洲文化宛如一幅光色对比强烈的现代水彩,多元而又统一,相反而又相成,冲突而又互赖。
    欧洲的特征是什么?莫兰在此书中谈到欧洲文化的多源、融合、探索精神、认同紧张及其脆弱性等多重特点,笔者希望在此沿着莫兰的思路着重从两个角度来谈谈欧洲的特点。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