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

《韋伯方法論文集》 《現代理性主義的興起──韋伯西方發展史之分析》


《韋伯方法論三篇》 1949年The Free Press 出版,Shih寫前言:2011年改由Transaction出版,加一篇導論。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s

Description

Max Weber wrote these methodological essays in the closest intimacy with actual research and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constant and intensive meditation on substantive problems in the theory and strate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hey were written between 1903 and 1917, the most productive of Max Weber's life, when he was working on his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and 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Weber had done important work in economic and legal history and had taught economic theory. On the basis of original investigations, he had acquired a specialist's knowledge of the details of German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 His always vital concern for the political prosperity of Germany among the nations thrust him deeply into discussion of political ideals and programs.
Weber's methodology still holds interest for us. Some of its shortcomings, from the contemporary viewpoint,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fact that some of the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that he treated could not be satisfactorily resolved prior to certain actual developments in research technique. These few qualifications aside, the work remains a pioneering work in large scale social research, from one of the field's masters.


Max Weber (Author)
Max Weber (1864-1920)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 and arguably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evolution of sociology—its theory and historical linkages. His work focused on the areas of the history and theology of religion, political systems, and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behavior. He studied at the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followed by the University of Berlin. After completing his advanced studies, he became professor of economics first at Freiburg University and then at the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Edward Shils (Translated by, Editor)
Shils, Edward
Edward Shils (1910-1995) was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 in the Committee on Social Thought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His books include Tradition, 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Powers, and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Robert J. Antonio (New Introduction by)
Robert J. Antonio is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He is the editor of A Marx-Weber Dialogueand Marx and Modernity. He has published essays about Weber, critical theory, and other topics in social theory i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and many other journals.

Alan Sica (New Introduction by)
Alan Sica is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nd director of the Social Thought Program at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Editor of the ASA Journal Sociological Theory from 1989 to 1994 and now of Contemporary Sociology, his books include Weber, Irrationality, and Social Order; Ideologies and the Corruption of Thought; Max Weber and the New Century; and Max Weber: A Comprehensive Bibliography.

其中一議題是Weber寫論文時,社會科學尚未被政府大量應用......
Chrysa Leventi presents her work on a guaranteed minimum income in Greece & John Hills presents his study of UK austerity policy in the session on Microsimulation for better tax benefit design at a national level

+



《現代理性主義的興起──韋伯西方發展史之分析》出版

  • 《現代理性主義的興起──韋伯西方發展史之分析》,沃夫岡.施路赫特(Wolfgang Schluchter)著/林端譯


韋伯解讀西方社會的發展,得出「理性主義的興起」的主旋律,
對臺灣而言,不僅是理論的啟迪,更具有現實的意義。
韋伯一生的學術研究,志在彰顯西方現代與西方理性主義的獨特性。身為德國新康德主義與歷史主義的後學,又是社會學的開基始祖之一,他以極其繁複的論證,在西方文化內以及跨文化間的比較下,縱橫上下論古今,突顯了西方現代與西方理性主義興起的非預期性結果。
本書作者施路赫特長期擔任《韋伯全集》的主編,他藉由《韋伯全集》的重新編撰、二手文獻的大量湧現,前所未有且全面性地回歸到韋伯作品,對韋伯的學說進行整體化與脈絡化的研究,企圖為「西方現代何以成為西方現代?西方特有的理性主義何以興起?」的複雜議題尋求答案。
作者運用韋伯作品裡提煉出的「發展史」概念,整合了社會學與歷史學、共時性的與貫時性的分析,並將韋伯研究計畫與當代德語世界兩大社會思想家哈伯瑪斯 (Jürgen Habermas)與盧曼(Niklas Luhmann)的學說相提並論,將韋伯對西方現代與西方理性主義的興起之論證,定位為一種兼顧精神與物質的「進化理論的最小限度計畫」。


****
●學者張旺山主講「韋伯方法論研究的意義」。
●北部場3月5日星期三在台灣大學博雅教學館102教室,主持人:莊榮輝,討論人:孫中興。
●中部場3月6日星期四在中興大學語言中心萬年廳,主持人:吳秀瑾,討論人:魯貴顯。
●南部場:3月7日星期五在成功大學國際會議廳第二演講室,主持人:何志欽,討論人:鄭志成。
以上每場均於晚間七至九時舉行。

老師:
前天跟您談的有誤。我今天重讀:
529 理想类型 Ideal Type ----新帕尔格雷夫Palgrave经济学大词典专题
作者認為Idealtype 最好翻譯成純類型---它只在individual 方面與理想有關。
他說這觀念現在經濟學不談,只社會學和政治學談它。
從它附的4部參考資料,可知〈羅謝與肯尼士〉和〈客觀性〉都有英譯,後者收入Shih 1959年編選的社會學方法論一書。
其他兩本就是Weber的兩本名著。





馬克斯.韋伯《韋伯方法論文集社會科學的與社會政策的知識之客觀性 張旺山譯注,台北:聯經2013,頁163-242
1904年,馬克斯.韋伯(Max Weber, 1864-192040歲,美國之旅及寫此篇。
文末引《孚士德》1085-88行,很有意思。
Max Weber: Collected Methodological Writings
books.google.com.tw/books?isbn=0415478987
Hans Henrik Bruun, ‎Sam Whimster - 2012 - ‎HistoryWeber stresses repeatedly that acting rationally is acting (towards known or assumed ... psychology, as argued for by Wilhelm Wundt and Hugo Münsterberg.

此英文選本有些意思.....臺大圖書館有此書. 由於可全書索引 可知Goethe十來處Faust 數處
 主題索引很可參考









 翻讀張旺山的

《韋伯方法論文集》台北:聯經2013
張旺山 作為「凝結了起來的精神」的機器與機械:論韋伯的「時代診斷」的一個核心構想   載《思想史》創刊號   2013

韋伯方法論文集(平裝)

韋伯方法論文集(平裝)

博客來-韋伯方法論文集(平裝)&內容連載


****
 這 次徐教授回國.沒有機會就他今年的新書Information Systems做一整天的討論.甚遺憾. 他在該書的Preface末段說: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Systems has come of age. The author's academic career has also come of age. This book presents a tribute to both.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Connection of People and Resources for Innovation - A Textbook [Hardcover]

Cheng K Hsu
  • Hardcover: 360 pages
  • Publisher: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January 25, 2013)
  • Language: English
  • ISBN-10: 9814383511
他的出版社的目次等: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Connection of People ... - World Scientific

www.worldscientific.com/doi/pdf/10.1142/9789814383523_fmatter
 甚至有定稿: PDF]information systems the connection of people and resources




******


韋伯方法論文集(平裝)

  • 定價:800

內容簡介

  韋伯─近代社會學之父
  西方現代社會學及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
本書對於瞭解韋伯在「哲學」與「宗教社會學」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一書的概念,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其中,韋伯對社 會科學的方法論與邏輯學的反省,值得關心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領域中哲學概念的讀者費心細讀。更重要的是,韋伯探討的主題不侷限於一般所說的「方法論」問 題,而是擴展到了知識理論與邏輯學的分析、乃至更根本的「知識」或「科學」的意義問題。
  在〈羅謝與肯尼士和歷史的國民經濟學之邏輯問題〉一文中,韋伯使用直白易懂的文字,透過實例探討許多相關連的「基本的邏輯-方法學的問題」。 〈社會科學的與社會政策的知識之“客觀性”〉則討論「理想典型式的概念建構」及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的知識之「客觀性」。對於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 神》一書中所探討的主體:「資本主義的“精神”」,是如何被建構及研究的議題,可自〈「文化科學的邏輯」這個領域的一些批判性的研究〉一文中一窺端倪。。 對於如何掌握「歷史學的對象是什麼」及「歷史學之邏輯上的本質」這類與研究工作息息相關的問題,韋伯也在本書中作了詳細討論。
  本書另外收錄韋伯對當時新康德主義法哲學家史坦樂(Rudolf Stammler, 1856-1938)及德國國民經濟學家布倫塔諾(Lujo Brentano, 1844-1931)著作的評論。其中論及韋伯的方法論思想中最重要的側面,包括如何在文化研究中對「經驗上的詮釋」或「釋義學上的詮釋」這二條進路做出 區分、「事實」與「價值」的區別、「價值關連」學說、研究客體之建構,以及「理想典型」的概念等。
  最後,在〈社會學與經濟學的諸科學之“價值中立”的意義〉一文中,韋伯提出對於「價值中立」這個概念提出最深入、細膩、且完整的分析與論述。韋 伯認為知性、倫理與心的判斷各有其必須遵守的法則,不能以知性的認知結果去譴責心的感受或倫理判斷。心和倫理判斷是不受指揮、也不能被指揮的,也由此可 知,知性的法則的侷限。這種「知、情、意」三分而各有其「固有法則性」的想法,可以說是韋伯的思想的「人學基礎」。
作者簡介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 1864-1920)
  德國國民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家、哲學家、法學家。儘管是法學出身,一生從事的正式教職都是國民經濟學的教職,且在1903-1918的長 達15年間,韋伯還是一個學院外的學者,但韋伯的學術興趣與成就卻幾乎涵蓋了整個的文化與社會科學,其著作對後世的影響既深且廣,難以歸類。韋伯生前著作 多以文章形式發表,直到過世前不久才開始集結成書,死後由其遺孀與學者陸續集結出版。韋伯不僅是在學術上多方面具有原創性的學者,也是在政治上具有影響力 的知識份子。他除了是「理解的社會學」的建立者,並在許多社會學分殊領域(如:宗教社會學、法律社會學、支配社會學、音樂社會學等等)有重大的貢獻之外, 在經濟史、社會史乃至人文與社會科學的方法論等方面也都有重要的成果;除此之外,他對當時德國的政治體制、政策以及俄國革命的分析與論述,也都是不可忽視 的精神遺產。韋伯最著名的著作,乃是《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以及《經濟與社會》。本書翻譯的文章,則主要收錄於《科學學說文集》。新編的《韋伯全 集》分三部分(「著作與演說」、「書信」與「講演與筆記」),預計出版47冊,1984-2012已出版33冊。
譯注者簡介
張旺山(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1956年生於台北縣烏來鄉。台大哲學系、哲學研究所畢業後,先後獲教育部公費及德國自由民主黨Friedrich-Naumann- Stiftung獎學金,於德國波鴻魯爾大學(Ruhr-Uni. Bochum)哲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副修政治學與社會學,博士論文為《文化實在與文化科學:韋伯的方法論與價值學說》(德文)。1993年取得博士學位 後,在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擔任一年的約聘助研究員,1994年8月起在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任教迄今。主要興趣是政治哲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哲 學、十九世紀德國哲學以及韋伯研究等。

目錄

譯者序
中譯本導讀
壹、本書與韋伯的《科學學說文集》
貳、關於本書之翻譯
參、韋伯與國民經濟學
肆、個別文章導論:
〈羅謝與肯尼士〉
〈弁言〉、〈客觀性〉與〈文化科學的邏輯〉
〈史坦樂之“克服”唯物論的歷史觀〉一文及其〈補遺〉
〈邊際效用學說與“心理物理學的基本法則”〉
〈“能量學的”文化理論〉
〈社會學與經濟學的諸科學之“價值中立”的意義〉
參考書目
凡例
〈羅謝與肯尼士和歷史的國民經濟學之邏輯問題〉文前說明
I.羅謝的“歷史的方法”
羅謝對科學的分類
羅謝的「發展」概念與實在的非理性
羅謝的心理學和他與古典理論的關係
知解性認識的限制與羅謝論有機體之形上學式的因果
羅謝與「實踐性的規範與理想」的問題。
II.肯尼士與「非理性」問題
行動的非理性。肯尼士著作的性格
肯尼士的“意志自由”和“自然制約性”與現代理論的關係
馮德的“創造性綜合”範疇
具體的行動之非理性與具體的自然事變之非理性
“詮釋”這個“範疇”
對這些“範疇”之各種知識理論上的探討:
(1)敏施特柏格的「“主觀化的”科學」概念
(2)西美爾的“理解”與“詮釋”
(3)歌陀的科學理論
III.肯尼士與「非理性」問題(續)
(4)李普士的“投入感受”與克羅齊的“直觀”
“顯明性”與“效力”
啟發性的“感受”與歷史學家之“暗示性”的描述
“合理”的詮釋
「因果性」範疇的雙重用法與「非理性」和「非決定論」之間的關係
肯尼士的「個體」概念;人學式的流出說
〈弁言〉
〈社會科學的與社會政策的知識之“客觀性”〉引言
I.「對理想與價值判斷進行科學的批判」的意義
「經驗知識」與「價值判斷」之原則性的區分
II.「文化科學的認知興趣」之構成性意義
文化科學中「理論的」與「歷史的」考察方式的關係
「理想典型式的概念建構」之邏輯結構
經驗性的社會知識之“客觀性”的意義
「文化價值觀念」與「文化科學的興趣」之會變遷性

〈在「文化科學的邏輯」這個領域的一些批判性的研究〉I.與愛德華.麥耶的論辯
引言
各種「偶然」概念
“自由”與“必然”
歷史學的對象。
II.歷史的因果考察中的「客觀的可能性」與「適當的起因造成」
對實在之歷史上的形塑
“客觀的可能性”理論
客觀的“可能性判斷”之“效力”的模態
「“適當的”起因造成」這個範疇
“適當的”與“偶然的”「起因造成」作為思想上的抽象
〈史坦樂之“克服”唯物論的歷史觀〉1.文前說明
2.史坦樂對歷史唯物論的陳述
3.史坦樂的“知識理論”
4. 「規則」概念之分析:
「規則」作為“規律”與作為“規範”
“準則”概念。
遊戲規則
法規則
法學的與經驗的概念。
〈《史坦樂之“克服”唯物論的歷史觀》一文之補遺〉史坦樂的“因果性與目的”
史坦樂的“社會性生活”的概念
〈邊際效用學說與“心理物理學的基本法則”〉
〈“能量學的”文化理論〉
〈社會學與經濟學的諸科學之“價值中立”的意義〉I. 學院課堂上的實踐性評價
專業訓練與講壇評價
II.「純邏輯的或經驗的知識」與「評價性判斷」作為「異質的問題領域」之原則上的分離
“價值判斷”概念
由“目的”和由「手段」所做的批判
實踐性的令式與經驗性的事實確定之異質的效力領域
倫理的規範與文化理想。「倫理」的“界限”
倫理與其他價值領域之間的緊張
「價值秩序」之間的鬥爭。經驗真理、價值理論與個人的抉擇
價值討論與價值解釋
“發展傾向”與“適應”
“進步”概念
理性的進步
「規範性事物」在經驗學科中的地位
經濟的科學性學說的課題
國家的角色
人名譯註
韋伯年表
人名索引
概念索引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