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林俊義《活出淋漓盡致的生命——林俊義回憶錄》;【連同事、研究學生都背叛我】被身邊人監控 18 年,怒轟轉型正義不該放過「抓耙子」



BUZZORANGE.COM
【連同事、研究學生都背叛我】生物學家被身邊人監控 18 年,怒轟轉型正義不該放過「抓耙子」| BuzzOrange






Art of the Day: Van Gogh, The Novel Reader, November 1888. Oil on canvas, 73 x 92.1 cm. Private collection



林俊義《活出淋漓盡致的生命——林俊義回憶錄》出版分享會



此次新書(林俊義《活出淋漓盡致的生命——林俊義回憶錄》)發表會可能有70人參加,估計賣出一百多本書。來者多半是林俊義生命中有緣的朋友,氣氛很溫馨。這是我第一次在公共場 合認識真誠的林俊義 (的確有淋漓盡致的生命)。林舉Karl Popper《開放社會及其敵人》要人戒除崇拜政治偉人的習慣,因為偉人造成重大的悲劇和損失......相信素人寫回憶錄的好處。舉Steve Jobs的Stay Hungary ,Stay Foolish 以及Amazon老闆Jeffrey P. Bezos與其外祖父母的一則著名的故事。

林俊義 (1938~ ) 76歲;李遠哲78歲,讓林的末節題目改成"熄燈不謝幕")。
請向陽(當年副刊編輯,現為林教授) 說明他登〈政治的邪靈〉之後與警總的故事。   

1984年,林俊義在《自立晚報》發表〈政治的邪靈〉一文,遭當局查禁,被迫出國、滯美3年.....
李遠哲得諾貝爾獎,林俊義專程到伯克萊訪問2天,寫第一篇訪問稿.....
「我從林俊義教授這本回憶錄學到很多,這本書確是非常生動精彩的好書,我願推薦給每一位想了解台灣與熱愛台灣的人。曾經有一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認真地生活過,也滿懷著理想為改造我們的社會而奮鬥過。」( HC:林俊義老師要用它作墓誌銘。)

漢清兄:
    轉寄一活動消息。
    俊義兄是東海老朋友,我會去,裡面寫了不少東海往事,如你有興趣,也請
去捧場。文章內容已在 newtalk 新頭殼連載一年多:
http://newtalk.tw/blog_read.php?oid=10551
杭之


年輕前往美國時曾說「再也永不回來」的林俊義教授,
因著對土地與人民的責任和牽掛,懷抱「教育」與「顛覆」的理想,毅然決定回國任教,並積極投入環境保護運動,率先指出使用核能的不當,卻於1984年在《自立晚報》發表〈政治的邪靈〉一文被查禁後,被迫出國,滯美三年;其後歷經三次大選、擔任國大代表參與制憲、擔任環保行政與外交公職十多年,走過起伏、波折與不安。
最新著作《活出淋漓盡致的生命》以「人文演化的生命故事」為主軸,由像小說般生動精彩的文字,述說他那淋漓盡致、多姿多采的人生,期望透過自身的故事,讓更多朋友,尤其是年輕朋友,找到生命真諦與價值的啟發。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教授及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蕭新煌教授特地為本書撰寫序文大力推薦
玉山社出版公司將於1017日(週五)下午7:30-9:00在唐山書店舉辦:
《活出淋漓盡致的生命——林俊義回憶錄》出版分享會。
林俊義教授將於現場和讀者分享如何活出淋漓盡致的生命,誠如他在書末所言:「只要珍惜生命、愛惜時光,做一個不隨俗的人,培養對知識、人、自然的好奇,透過閱讀、體驗後,就隨著您的心與夢到處漫遊吧!」

本活動自由入場,歡迎參加!

不隨俗的生命故事,啟發每一個年輕的未來
《活出淋漓盡致的生命——林俊義回憶錄》出版分享會

主講者:林俊義教授(本書作者,前環保署署長)
與談者:向陽(詩人)、蘇正平(新頭殼董事長)

時間:1017日(週五)7:30-9:00PM
地點:唐山書店(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339號地下室一樓/(02)2363-3072
主辦:玉山社出版公司、唐山書店
聯絡人:許家旗 (02)2775-3736


點擊圖片可瀏覽相關圖片
前環保署長林俊義新著作《活出淋漓盡致的生命——林俊義回憶錄》出版分享會,17日晚間7點半將在唐山書店舉行。圖:玉山社提供
新頭殼newtalk2014.10.16 周佑政/綜合報導

前環保署長林俊義新著作《活出淋漓盡致的生命——林俊義回憶錄》出版分享會17日將在唐山書店舉行,詩人向陽及《新頭殼》新聞網站董事長蘇正平也將到場與林俊義對談。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與學者蕭新煌也為此書寫序,李遠哲指出,這本書除可了解一位知識份子的一生,也能了解台灣75年來的社會轉變。

林俊義的新書以「人文演化的生命故事」為主軸,利用生動的筆觸訴說多采多姿的人生,期望透過自身的故事,讓更多人找到生命真諦與價值的啟發。此書內容也曾自2012年8月起一連3年在《新頭殼》網站上連載。林俊義將在17日晚間7點半開始的分享會上,與讀者分享如何「活出淋漓盡致的生命」。

李遠哲在此書序言裡指出,「林教授有很好的文筆,他把自己精彩多樣的人生與對許多事物的探索和研究,做了非常細膩的描述,也因為他喜歡閱讀,思想豐富,『愛書如愛妻』。」李遠哲說,從這本書不只可以了解一個知識份子的一生,也可以進一步了解台灣過去75年的歷史與社會轉變。

李遠哲也表示,「我從林俊義教授這本回憶錄學到很多,這本書確是非常生動精彩的好書,我願推薦給每一位想了解台灣與熱愛台灣的人。曾經有一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認真地生活過,也滿懷著理想為改造我們的社會而奮鬥過。」( HC:林俊義老師要用它作墓誌銘。)

中研院社會研究所研究員蕭新煌則在序言中指出,林俊義的回憶錄以「演化的生命故事」為主軸,不失他身為生物學家的本色。蕭新煌說,「俊義兄的公共知識份子角色,在他回台後一展無遺,除了專攻的演化生物學外,他寫了不少有關哲學、社會科學、文明、環境、政治的文章,堪稱1970年中後期重要的台灣作家和良心。」

蕭新煌表示,林俊義的一生有太多起伏、不安和波折,也有很多名聲和光環,但他似乎從未讓自己或家人好好享受那些浮世榮華,「說起來有點感傷,不過這也恐怕是不隨波逐流的性格所要付出的代價」。

年輕前往美國時曾說「永不回來」的林俊義,因為對土地與人民的責任和牽掛,懷抱「教育」與「顛覆」的理想,毅然決定回國任教,並積極投入環保運動,率先指出使用核能的不當。1984年,林俊義在《自立晚報》發表〈政治的邪靈〉一文,遭當局查禁,被迫出國、滯美3年;其後歷經3次大選、擔任國大代表參與制憲、擔任環保行政與外交公職10多年。

林俊義在自序中表示,「在一生忙碌的生命中,我未曾動過寫傳記的念頭。」會在退休後花了3、4年時間寫回憶錄,是要告訴3名子女「自己忙碌的一生是在做什麼」。林俊義說,「你們(子女)不知道我在幹什麼,是我的錯,我答應你們,我退休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寫我的一生,給你們知道」。

林俊義表示,2008年退休後,他開始斷斷續續撰寫自己的生命故事,但事與願違,一拖再拖。幸賴玉山社總編輯魏淑貞和編輯蔡明雲的催促與包涵,及《新頭殼》部落網站上每週必登1篇的壓力,終於在2014年3月底完成。林俊義說:「對我個人而言,這是我一生最大的成就。」

----

作家向陽 林淇瀁 回想當年在自立晚報副刊因為刊登一篇林俊義文章而被警總約談的經過,雖然有驚無險,但印證白色恐怖的餘威,依然令人膽戰心驚。
向陽一直提到妳阿爹(楊青矗)~. 我回覆: 1985年他們一起去美國愛荷華大學參加<國際作家計畫研究>3個月.






好一個生命故事──序林俊義的回憶錄

2014-10-20[完整介紹]
蕭新煌
臺灣社會學者,臺北市客家人,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研究領域及興趣:發展社會學、環境社會學、東亞與東南亞中產階級、社會運動、民間公民社會與亞洲新興民主、非營利組織與第三部門研究、台灣與東南亞客家研究。

林俊義教授的公共知識份子角色,堪稱1970年中後期重要的台灣作家和良心。(網路資料翻攝)


俊義兄這本回憶錄以「演化的生命故事」做主軸,真不失他身為生物學家的本色。從前言讚嘆自己能有如此神奇的生命,到書的尾聲說道「還能存活,何其幸哉,我只有感恩」,就可感覺俊義兄寫回憶錄時的筆觸是平和的,心境看來也是惜福和感恩的。

記得二十五年前(1989)我為他的「林俊義文集」寫過序,那是他在最意氣風發的歲月裡寫的一百六十八篇文章大合集,每篇文章都散發著他作為公共知識份子的理想主義和社會批判精神。二十五年後這本由九十五篇文章匯集成為的「林俊義生命故事」,確實多了一分私人的感情,和對自己一生大小事的回憶和珍惜。

長年以來,我對俊義兄的印象,就是他的文藝修養、浪漫情懷和理想堅持。讀這本回憶錄,我更豁然開通,原來俊義兄從小就是一位文藝青年,至今也還不改其色。他訴說他「少年維特的煩惱」時代的往事,從中學逃學泡圖書館,到大學愛上英美文學,再到搭貨輪赴美的驚嘆大海美景感觸,到後來的結婚、分離,俊義兄都是以「愛」來看待。俊義也是一個從小就好強和執著原則的男人,他自己也承認他與青年時代的女友會分手,就是過分堅持「不必要」原則所使然。文藝、浪漫、理想、原則綜合起來,恐怕就變成了俊義的叛逆、挑戰和冒險。毅然決然帶著美籍新婚太太到非洲是一例;從求學到教書再到從政,他一直相信批判可帶來進步,又是另外一例。

「非洲經驗」是俊義兄常談到的往事,可以看出他對那段與太太牽手奉獻肯亞的歲月是既懷念、又得意,這可能也解釋了他為何會在阿扁政府時代請纓外派,前往甘比亞當大使。讓我感動卻又不意外的是他的非洲年代仍不改初衷,對非洲文學和歷史有高度興趣。俊義兄不管在哪裡做什麼,都還是那個浪漫、理想、文藝的林俊義。而他的太太Kathleen更是一位「樸素、務實、獨立、勇敢、奉獻」的女人,俊義兄自白婚後二十七年分手,他自責很深。這種對太太的自責,似乎也改變了一些俊義兄對人間世的看法,他對「悲劇」有另一種感受,對人生的反省更是帶著謙卑以對。讀俊義兄所寫那幾段對太太、孩子的自責和懊悔時,我不禁鼻酸。

這本書首次公開他在1970年代初「密訪」中國的短暫舊事,他對那些在當時「回歸祖國」的台灣保釣熱血青年很好奇,也想多跟他們談,但總是不得要領,而且會面氣氛總是「十分詭譎」。他對時值文革運動的中國也很想多瞭解,但所碰到的中國學術界反應也都是緊張和不語。「中國初體驗」顯然沒有讓俊義兄留下深刻或是好的印象。畢竟台灣才是他的故鄉和祖國。

第一次出走台灣,雖然他在赴美的船上大喊「Sallaba,台灣,永不見面」。但他還是在學成後選擇回台灣。而且回台灣後,他說「我的每個細胞好像都活化起來,充滿精力,像一隻動物回到他成長熟悉的環境,奔奔跳跳、自由自在,我好像變了一個人。我不再像十年前那樣,接受那種『立足台灣,遙指神州』、違背『生物地域主義』法則的政治口號」。大概只有生物學家才能寫出這麼「生動」的回家感言。而且他到今天也都沒一丁點後悔選擇了東海,拒絕了台大。他說那是傻勁和直覺的決定,也是違逆世俗傳統價值觀及流行風潮的選擇。我想真的沒錯。

回台灣以後的林俊義,對許多讀者可能就比較熟悉了,我在前述「林俊義文集」的〈良知煎熬後的抉擇〉序裡,重點寫的就是他回台十四年決定加入民進黨並參選台中市立委的另一種重大決定的觀察。說老實話,俊義兄一生「選擇」的「決定」和「抉擇」,都有「驚人之舉」,更是「異於常人」的約定俗成行為,這也正突顯「林俊義是林俊義」的原因。

俊義兄的公共知識份子角色,在他回台後一展無遺,除了專攻的演化生物學之外,他寫了不少有關哲學、社會科學、文明、環境、政治的文章,堪稱1970年中後期重要的台灣作家和良心。他抒發正義、批判時事的立場,也讓他遭到威權國民黨政府的反制,不但刁難他出境,最後因一篇在《自立晚報》的〈政治的邪靈〉專欄而被國民黨「上面」透過警總迫他「實質放逐」滯美三年,不准返台。

在回憶錄的最後,他自評後半輩子做了三次重大的生命抉擇,一是加入民進黨,投入三次選舉,這讓他對台灣政治生態愈來愈失望;二是加入阿扁的台北市府團隊,這讓他全力投入環保行政,確有工作成就感,但卻逼得愛妻無法再接受他;三是加入阿扁的中央行政院團隊,先是環保署長,接著三項外交公職,直到2008年8月退休;這也讓他終於一個人單獨從公共生涯走回一個人必須面對的平靜。

我看俊義兄的一生,有太多起伏、不安和波折,也有很多名聲和光環,但我始終覺得他似乎從來沒有自己或與家人好好地一起享受那些有過的浮世榮華,說來有點感傷,不過這也恐怕是不隨波逐流的性格所要付出的代價。

俊義兄在回憶錄中稱他摯友陳明澤是「一個歷盡人生滄桑和悲痛的智者」。讀完這本書後,我也看到一些過去我不知道的林俊義的內心深處;在他那熱血、專注和堅持的外表裡面,卻有著孤獨、淡然和謙卑。我直覺要說,林俊義其實更是「一個歷盡人生波折和不安的仁者」。

俊義兄,多保重,祝福你!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