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生態永續的藝術想像和實踐 Insights into the Eco-art of Britain





生態永續的藝術想像和實踐

周靈芝
本書收錄英國生態藝術發展中的七個不同事例,各自展現了不同的內容與形式,但都是以生態系統的思考為出發點。
究竟何謂生態藝術?和環境藝術又有何差別?有人認為美國才是生態藝術的發源地,但選擇以英國為研究對象有其現實與巧合的因素。2008年在嘉義北回 歸線藝術行動的海區論壇中,首次聚集了國內、國外各領域專家或學者,共同討論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台灣西南國土的變遷狀態。
與會顧問大衛黑利正是和哈里森夫婦合作,協助《溫室英國》計劃的執行。以台灣同樣也是海島國家的生存現實來看,《溫室英國》原本即是作者關心的主要研究對象之一,而透過大衛黑利的引介,英國其它重要的生態藝術計劃和網絡也逐一浮現。
書中七個案例雖然各自獨立成篇,但大致上都互有交疊,其中的藝術家更是彼此相識、時有往來,隱隱中浮現出英國生態藝術發展的網絡中幾個主要脈絡,也代表著英國境內有關生態藝術創作的幾個大方向。
由於時間、資源有限,對於英國生態藝術發展的面貌不可能鉅細靡遺地全部收錄。這本書中所呈現的方向,是透過作者個人角度,試圖抓取可以和台灣處境有 所呼應的若干案例,作為借取經驗的「他山之石」。書寫方式儘量以淺白易解的文字為主,希望透過本書的內容,帶給讀者一個認識生態藝術發展中,不一樣新視野 的機會。
另外,每一面向最後,也列出台灣近年來陸續發展的生態藝術相關案例簡介及資訊連結,作為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瞭解和追蹤台灣藝術家在生態藝術創作上的努力之門徑,並期望藉著彼此互相參照,更能充份理解本書中所介紹的英國實例與其內容。
這些案例雖然各依「水、人與社區、行動」的面向來區分,但誠如英國的案例所見,生態藝術是關乎系統和關係的藝術,每一計劃其實多少都同時涉及了這三個面向,此書中的分類乃是作者以自己的理解,依各計劃中最重要比例的方向而予以區分,作為方便讀者辨識的依據。
  • 原價NT$380,特價NT$199
  • 線上書店 Google

高居翰 James Cahill 1926-2014

80年代讀他的中國美術史。90年代初,在哈佛買到他的Norton演講集。幾年前,在台灣大學聽過他一場演講,他當時有點急,想晚年開創著述新局,尤其是利用網路科技。
先生著作的漢譯,台北的石頭出版社有精美的印刷;北京三聯有平價的版本。
 ----

James Cahill, Scholar of Chinese Art, Dies at 87

訃告

美國著名中國美術史學者高居翰逝世


美國著名中國美術史學者高居翰(James Cahill)周五在加州伯克利家中去世,享年87歲。高居翰對中國美術作品的解讀影響了西方几代學者。
他的女兒薩拉·卡希爾 (Sarah Cahill)說,他因前列腺癌併發症去世。
  • 檢視大圖 1985年,高居翰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Saxon Donnelly
    1985年,高居翰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高居翰教授從1965年開始到1994年退休前都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任教, 他是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對中國美術作品進行研究和編目造冊的一批著名美術史學家之一。伯克利分校研究中國藝術的白瑞霞 (Patricia Berger)教授說,當時的西方對中國藝術的興趣遠不能與現在相比。白瑞霞曾師從於高居翰。
 她說,高居翰教授一開始是和瑞典學者喜仁龍(Osvald Siren)合作,後獨自展開工作,他對中國繪畫精品進行紀錄和拍照,建立起一套正典體系,在此基礎上去理解中國繪畫千百年來的發展。
在對繪畫作品的分析中,高居翰教授通常會儘可能透過畫的筆法來了解一位畫家的性格。這種形式分析演變成為對藝術品鑒定的興趣,而這是中國藝術研究中一個主要課題;中國有臨仿著名作品的傳統,一些臨仿作品本身也被認為是大作。
高居翰教授在1999年曾引發了一場關於作品鑒定的熱烈辯論,當時他說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中國收藏中有一件重要藏品是偽作。
這部作品是據稱出自10世紀畫家董源之手的《溪岸圖》。高居翰教授當時說,此畫可能為張大千所作。張大千是20世紀中國畫家、收藏家以及臨仿大師,他自己的作品也價值連城。
高居翰在大都會博物館的一次內部研討會上提出了自己的結論,他說證據來源於這幅畫的筆法和印章。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何慕文(Maxwell K. Hearn)認為這部作品是真品,至今該畫仍在館內展出,並標為董源作品,而高居翰教授始終認為其作者是張大千。
伯克利藝術博物館(Berkeley Art Museum)亞洲藝術高級策展人、高居翰教授的另一位學生白珠麗(Julia White)說,「我認為這個問題永遠不會有結論。」
何慕文周二在一封郵件中說,現在幾乎沒有學者相信《溪岸圖》是近代仿作。但他讚揚了高居翰教授的合理質疑,稱他是「我們所有人的導師」。
高居翰教授的兒子尼克(Nick)說,父親很享受這樣的爭辯,「不是因為爭議性,而是因為觀點、對話,和如同身臨戰場般的交鋒。」
高居翰1926年8月13日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布拉格 堡。他最初是一名語言學家,1946年在日本、1946年到1948年在朝鮮擔任美國陸軍翻譯官,並在那裡萌生了對繪畫收藏的興趣。1950年他在伯克利 分校獲得了東方語言學士學位,後來又在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獲得了藝術史碩士和博士學位。
1954年到1955年,他作為富布萊特(Fulbright)學者在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訪學。1956年,他開始在華盛頓的弗瑞爾藝廊(Freer Gallery of Art)擔任中國藝術策展人直至1965年。
1973年,他隨一個藝術史學家代表團首次訪問中國。原本擔心許多作品已經被破壞或者流失到海外的他發現,之前只能在古舊的輯錄里看到的一些畫作,仍然藏於北京。
此後,他頻繁地訪問中國,在中國講課,並與中國的藝術專家見面,也獲得了一睹某些繪畫收藏的機會。
上世紀70年代晚些時候,他開始探究有關藝術的更深層次問題,比如中國的繪畫是否受到了西方形象的影響,他還從研究大師及其技法向外拓展,開始關注曾經被忽略的畫作,比如中國人家中掛着的通俗畫作,這些作品通常出自不知名的畫家。
1978年到1979年,他在哈佛大學(Harvard) 的諾頓講座(Charles Eliot Norton)進行講學。講學內容後出整理出版為《氣勢撼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The Compelling Image: Nature and Styl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一書。
2010年,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向高居翰教授頒發了查爾斯·朗·弗瑞爾獎章(Charles Lang Freer Medal),表彰他對亞洲和近東藝術史的終生貢獻。他把自己的許多畫作留給了伯克利藝術博物館。
高居翰與多蘿西·鄧拉普(Dorothy Dunlap) 以及曹星原(Hsingyuan Tsao)的婚姻均以離婚告終。除了他首次婚姻的子女尼克和薩拉,他還和第二任妻子育有兩個兒子——貝內迪克特(Benedict)和朱利安 (Julian)。他還有六個孫輩。高居翰教授去世前剛剛與白珠麗合作,在伯克利藝術博物館舉辦了一次展覽,關注的是清朝(1644-1911)繪畫中的 女性形象。
高居翰的女兒說,他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星期里一直卧病在床,但並沒有停下手頭的一部中國繪畫史系列教學視頻的製作。在高居翰的網站上可以看到這些視頻,此外還有一個名為「病榻日誌」(Bedridden Blog)的博客,他在其中回顧了自己人生和病情。
在12月的一篇博文中,高居翰寫道,講課視頻是自己遺產的一部分。他說,「這基本上是一個如何把我腦子裡的東西轉化成一種可以傳播的形式、從而得以保存下來的問題。因為我腦海中儲存了大量的信息、圖像和想法,它們不能被複制到任何一個活着的人的思想里。」
翻譯:張亮亮、王湛

James Cahill, one of the foremost authorities on Chinese art, whose interpretations of Chinese painting for the West influenced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died on Friday at his home in Berkeley, Calif. He was 87.
The cause was complications of prostate cancer, his daughter, Sarah Cahill, said.


James Cahill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in 1985.
Professor Cahill, who taugh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from 1965 until his retirement in 1994, was among a group of eminent art historians who, from the late 1950s to the 1970s, researched and cataloged Chinese painting. At the time, Western interest in Chinese art was far less than it is today, said Patricia Berger, professor of Chinese art at Berkeley and one of his former students.
Working with the Swedish scholar Osvald Siren and later on his own, Professor Cahill recorded and photographed Chinese masterworks, building a canon on which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inting over the centuries, Professor Berger said.
In his analysis of paintings, Professor Cahill typically tried to learn as much as possible about the character of an artist from the brushwork. This formal analysis led to an interest in authenticity, a major theme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rt; in China, copying revered works is a tradition, and some copies are regarded as masterpieces in their own right.
Professor Cahill set off an explosive debate about authenticity in 1999 when he said a painting that ha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s Chinese collection was a fake.
The work, a scroll titled “Riverbank,” was said to be by Dong Yuan, a 10th-century painter. Professor Cahill said it was probably the work of Zhang Daqian, a 20th-century Chinese artist, collector and master forger whose own work sells for millions of dollars.
Professor Cahill presented his conclusions during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t the Met, citing evidence based on the brushwork and seals used in the painting. Maxwell K. Hearn, of the Met’s Asian department, defended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work, and it remains on display at the museum, attributed to Dong Yuan, although Professor Cahill remained convinced that it is by Zhang.  
“I don’t think it will be ever finally resolved,” said Julia White, senior curator for Asian art at the Berkeley Art Museum and another student of Professor Cahill’s.
In an email on Tuesday, Mr. Hearn said that few scholars now believe “Riverbank” to be a modern forgery. But he praised Professor Cahill, whom he called “a mentor to us all,” for his healthy skepticism.
Professor Cahill’s son Nick said that his father reveled in such debates, “not for the controversy but for the argument, the dialogue, for the engagement in the field.”
James Francis Cahill was born on Aug. 13, 1926, in Fort Bragg, Calif.  Originally a linguist, he worked as an Army translator in Japan in 1946 and in Korea, where he became interested in collecting paintings, from 1946 to 1948. He received his bachelor’s degree in Oriental languages in 1950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his master’s and Ph.D. in art histor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 1954 and 1955 he studied at Kyoto University on a Fulbright scholarship. He joined the staff of the Freer Gallery of Art in Washington in 1956 and was curator of Chinese art there until 1965.
 In 1973 he visited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as part of a delegation of art historians. Fearing that many works had been destroyed or moved out of the country, he discovered instead that paintings he had been able to see only in old catalogs were still in Beijing.
After that he made frequent visits to China, where he lectured, met with other Chinese art scholars and was given access to painting collections.
Later in the 1970s he began exploring deeper questions about the art, like whether Chinese painting had been influenced by Western images, and he began to branch out from studying the masters and their techniques and look instead at paintings that had been ignored, like the popular works, often by unnamed artists, that Chinese people had in their homes. 
In 1978 and 1979 he gave the Charles Eliot Norton lectures at Harvard. They were published as a book, “The Compelling Image: Nature and Styl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
In 2010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awarded him the Charles Lang Freer Medal for his lifetime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Asian and Near Eastern art. He left many of his own paintings to the Berkeley Art Museum.
His marriages to Dorothy Dunlap and Hsingyuan Tsao ended in divorce. In addition to Nick and Sarah, children from his first marriage, his survivors include two sons from his second, Benedict and Julian, and six grandchildren. At his death Professor Cahill had just completed a collaboration with Ms. White on an exhibition at the Berkeley Art Museum focused on images of women in Chinese painting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He had been confined to bed in his final few weeks, his daughter said, but he continued to work on a video lecture seri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It can be seen on his website, where he also reflected on his life and illness in what he called Bedridden Blog.
In a December post, he wrote of the lecture series as one part of his legacy. “Basically,” he said, “it is a problem of how to convert what is in my mind, a great store of information and images and ideas that cannot be duplicated in the mind of anyone else alive, into a communicable form so that it is preserved.”
----

中國美術史家 高居翰的400 本書
http://jamescahill.info/the-writings-of-james-cahill/books-read
電影筆記
http://jamescahill.info/the-writings-of-james-cahill/movie-notes

---這幾年將它們當禮物送給謝立沛老師

從2009年起 三聯出版他的5本著作  有的台灣有更美麗的版本


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 )教授是美国学界著名的中国绘画史专家。曾长期执教于伯克莱加州大学的艺术史系,并担任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他是最早将海外汉学研究与德国传统的艺术史研究相结合并取得成功的艺术史家,其著作多由在各大学授课时的讲稿修订或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编纂而成,融会了广博的学识与细腻、敏感的阅画经验,皆是通过风格分析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典范。1997年,高居翰获得伯克莱加州大学颁发的终生杰出成就奖。
三联书店出版的“高居翰作品系列”共包括五册。其中三册属于他宏大的“中国晚期绘画史”写作计划:《隔江山色:元代绘画 1279-1368 》、《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 1368-1580 》、《山外山:明代晚期绘画 1570-1644 》。另外两册分别是他1979年哈佛大学诺顿讲座、1991年哥伦比亚大学班普顿讲座的讲稿结集:《气势憾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和《画家生涯: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工作》(即出)。这是高居翰教授的著作首次以比较完整的面貌与大陆读者见面。 


隔江山色
译者: 宋伟航
作者: [美] 高居翰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9-8
本书是作者关于中国晚期绘画史写作计划的第一种,探讨元代绘画。元代是蒙古人统治中国的时代,却也是中国文人画发展最具活力与原创性的时代。在蒙古人废科举制度的情形下,读书人面临着变节或失业的两难窘境,很多文人政途不通,转而以为人占卜、代书或绘画为业。本书即讲述了在这个异族统治、志不得伸的年代里,画家如何以绘画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心声的故事。

元代是蒙古人統治中國的時代,卻也是中國文人畫發展最為輝煌燦爛的時代。本書討論中國畫家如何在這個苦悶而不得伸志的年代裡,轉而以繪畫表達自己對時代的看法及心聲。
除了時代與歷史背景的提示和討論,作者還具體地敘述了元代藝術家與畫壇所面對的諸多創作課題,並且針對近40位重要畫家進行生平介紹,舉出傳統畫史與畫論對他們個別的評價。不但如此,作者還以傳世具體的畫作為例,分析每位畫家的創作形式、內涵與意義。書末並附詳盡〈註釋〉、〈參考書目〉與〈索引〉。
在作者與本地學者的協助下,中文版不但將原書的「古籍引文」還原為中文,同時還修正了原書許多誤植之處,中文版的圖版採圖隨文走的設計,而且,品質也比英文版的精彩、考究得多。整體而言,中文版更為完整而易讀。
無論您是初學者或已經是專家學者,本書都是引導您進入專家之門的必備藝術書籍。
****
江岸送别
译者: 夏春梅
作者: 高居翰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9.8
朱元璋推翻蒙元政权,建立明朝以后,却也带来了一段腥风血雨的统治,许多文人画家都落得了身首异处的凄惨下场,形成明初画坛的空白时期。本书探讨明代初期与中期的绘画发展,除了讨论明代画家如何赓续元代的绘画成就,寻求创新之外,也探讨了宫廷绘画与浙、吴(苏州)、南京等地方画派的表现及其发展。书中对于画家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其绘画风格的关系,也有极为精彩透辟的讨论。

本書探討中國明代初期與中期(1368-1580)繪畫。除討論明代繪畫風格中承續自元代及新創的部份之外,也探討了宮廷繪畫與浙、吳(蘇州)、南京等地方畫派的表現及其發展。此外,書中對畫家的社會、經濟地位與其繪畫風格的關係,也有極為精彩透闢的討論。
本書的撰寫模式與上述《隔江山色》一書相同。除了時代、歷史背景、藝術家與畫壇創作議題的探討之外,書中析論了近50位明代重要畫家的生平遭遇。不僅提供傳統畫史與畫論對他們個別的評價,並一一以傳世具體的畫作為例,解剖每位畫家的形式語言、內涵與意義。書末附詳盡〈註釋〉、〈參考書目〉與〈索引〉。
在作者與本地學者的協助下,中文版不但將原書的「古籍引文」還原為中文,並修正了原書許多誤植之處,中文版的圖版採圖隨文走的設計,品質也比英文版精彩、考究得多。整體而言,中文版更為完整而易讀。
無論您是初學者或已經是專家學者,本書都是引導您進入專家之門的必備藝術書籍。
***
陳洪綬『畫論』:「…..諸公,雖千門萬戶,千山萬水,都有韻致。……..老蓮願名流學古人,博覽……老蓮五十四歲矣,吾鄉並無一人,中興畫學,.拭目俟之!」

----轉引自高居翰『山外山』(The Distant Mountains)結尾處
山外山
译者: 王嘉骥
作者: 高居翰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9.8
晚明经历了“天崩地解”的改朝换代巨变。由于朝廷体制的松动,文人思潮活泼、多元而富批判性。艺术家与政治的关系诡谲而复杂,各种景况造成了画坛空前的大震荡。在书中,读者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画家及其令人震撼惊异的绘画图像,也可以了解到,中国绘画到了晚明时期,无论在形式的发展、内涵与意义的丰富性以及实践上,都已经发展到空前未有的复杂程度。

本書簡介

本書探討中國明代晚期(1570-1644)繪畫的發展。晚明經歷了「天崩地解」的改朝換代巨變。一方面,由於朝廷政治體制的鬆動,文人的思潮活潑多元而富批判性。藝術家與政治的關係詭譎難測。另一方面,卻也因為改朝換代的緣故,文人士大夫紛紛面臨了是否要繼續服事滿清新政權的難題。有的人選擇「反清復明」,有的人被迫剃度出家或甚至自戕謝國,有的人則選擇繼續為滿清政權服務。這種景況造成了畫壇空前的大震盪。傳統畫史是如何評價各類的文人或貴族畫家呢?而時至今日,我們又應該如何評判或看待晚明畫壇的詭譎波瀾呢?高居翰教授是當今研究十七世紀中國繪畫的權威學者。在書中,他除了讓我們看到明末畫壇各種令人震撼驚異的山水圖像表現之外,同時,藉由他的生動描述,讀者也會了解到:中國藝術的創作到了晚明時期,無論在形式的發展上、在內涵與意義的豐富性上、以及在實踐上,都已經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複雜程度。
本書的撰寫模式與《隔江山色》、《江岸送別》均同,譯文也同樣通順流暢。書中一共探討了42位畫家的生平及171幅畫作。高居翰教授自己坦承,本書是他耗時最久的嘔心瀝血之作。讀者透過本書,可以深刻了解藝術家與政治權力之間的複雜網絡關係,進而明白藝術創作的本質並不完全是自由的。但也因為有著許許多多的外因與內因牽絆及影響,藝術家的創作才會對時代產生意義與衝擊。
無論您是入門者,或已經在藝術的領域裡學有專精,本書都是不可多得的經典著作。


專家推薦

~石守謙(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高居翰基本上倚賴著兩個工具:一為其對繪畫風格的精闢形式分析,另一則為其以畫家之身分背景及生活方式為探討作品內涵之切入角色。前者來自於他在西方美術史方面的訓練,非一般中國傳統學人所熟習,後者則出於他長年以來對中國文化傳統的鑽研,以及一種具有審慎批判態度的理解。透過這兩個利器在畫家作品上的聯繫,他遂得以引導讀者進入時代的文化深處。 
~方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史教授、大都會博物館東方部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
高居翰此書(《氣勢撼人》)……,是目前為止有關十七世紀中國繪畫的論著中,最具震撼力的一本。
~古原宏伸(日本奈良大學美術史教授)
高博士的論著讀來皆十分有趣,無一例外。然其中的趣味性乃深蘊睿智,此為作者之學識、分析問題與解析圖像的卓越能力、以及豐富的閱畫經驗,綜合所得之產物。高博士所閱之畫,甚至包含了大量中國大陸收藏的作品;像他那樣見過那麼多作品的幾乎沒有第二人。其分析力之敏銳與深刻,常令我不由得為之驚嘆。
~何懷碩(國立藝術學院教授)
高居翰教授﹒﹒﹒最可欽佩的特色,一是畫史的變遷,能扣緊時代、社會、文化、思潮乃至文學的發展脈絡來論述,極富深度與廣度﹒﹒﹒另一個特色是對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紹不是一般概念化的陳述,而是極細膩的鑑賞與分析,不但深入淺出,引人入勝,而且以這種實證的方法,非常雄辯地印證了他的史觀。至於時常以中西藝術史的軌跡來對比說明,對畫史、畫跡的資料巨細無遺的排比解析,充份顯示作者知識博洽,見解獨到,令人擊節。
~何傳馨(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副研究員)
高居翰先生﹒﹒﹒一九六○年他出版第一本通論性著作《中國繪畫史》,此後勤於研究、講學,及籌辦專題展,發表許多深具啟發性的論著,成為在美國研究中國繪畫具有領導地位的學者。十八年前,高居翰寫成《隔江山色:元代繪畫》,是中國晚期繪畫系列著作五冊的第一本(陸續有《江岸送別:明代初期與中期繪畫》、《山外山:晚明繪畫》,及計畫中的清代與近代繪畫),學習中國畫史的學生,也終於有一本講究架構,嘗試把藝術品和藝術家聯繫起來的教科書。
~林柏亭(故宮書畫處處長)
高教授從西洋美術史研究之基礎,轉至中國繪畫史,其研究之方法,還有一些異於傳統觀點之論述,皆值得我們參考省思。
~蔣勳(東海大學美術史教授)
中國美術由於傳統太長,無論是資料掌握或觀念的自由度,都形成入門的障礙。高居翰的中國美術史,提供了一個新穎而不同的視野,對我們重新面對自己的傳統有耳目一新的啟發性。

***
气势撼人
译者: 李佩桦
作者: 高居翰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9.8
十七世纪的中国,是一个面临改朝换代、人心惶惶的混乱时代,但在艺术史上,却是画家创作力最旺盛的时代。高居翰在书中提到:“即使在世界艺术史上,欧洲十九世纪以前的画坛,也都难与十七世纪的中国画坛媲美。”这是一部以最浅显的方式带领读者由小见大,进而透视中国绘画本质的大书。透过作者雄辩而生动的解析,以及丰富细腻的图版对比,读者可以毫无困难地进入中国十七世纪多位艺术大师──包括张宏、董其昌、吴彬、陈洪绶、弘仁、龚贤、王原祁、石涛──的心灵与创作世界,同时也可以一窥中国艺术里自然与风格的复杂辩证关系。


氣勢撼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The Compelling Image: Nature and Styl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



***


The Painter's Practice: How Artists Lived and Worked in Traditional China (Bampton Lectures in America)

  • Hardcover: 187 pages
  • Publish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arch 1994)


In The Painter's Practice, James Cahill reveals the intricacies of the painter's life with respect to payment and patronage - an approach that is still largely absent from the study of East Asian art. Drawing upon such unofficial archival sources as diaries and letters, Cahill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image of the disinterested amateur scholar-artist, unconcerned with material rewards,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by China's literati, perpetuated in conventional biographies, and abetted by the artists themselves. His work fills in the hitherto unexplored social and economic contexts in which painters worked, revealing the details of how painters in China actually made their living from the sixteenth century onward. Considering the marketplace as well as the studio, Cahill reviews the practices and working conditions of artists outside the Imperial Court such as the employment of assistants and the use of sketchbooks and prints by earlier artists for sources of motifs. As loose, flamboyant brushwork came into vogue, Cahill argues, these highly imitable styles ironically facilitated the forger's task, flooding the market with copies, sometimes commissioned and signed by the artists themselves. In tracing the great shift from seeing the painting as a picture to a concentration on the painter's hand, Cahill challenges the archetype of the scholar-artist and provides an enlightened perspective that profoundly changes the way we interpret familiar paintings. 

画家生涯
译者: 杨贤宗 马琳 邓伟权
作者: [美] 高居翰(James Cahill)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1-12-31
本书为“高居翰作品系列”第五种,也是中译本的首次面世,主题讨论中国古代画家,尤其是元、明、清晚期画家的工作与生活。高居翰在这本书中,试图打破文人画家“寄情笔墨、自书胸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话,从实际的社会生活层面,考察了不同阶层画家的状态,他们如何将作品作为社交的礼物与应酬,如何通过卖画来养家糊口,如何苦于画债繁多而草草了事或雇佣助手,而对赞助人、收藏家和顾主来说,他们如何从画家手中取得作品,他们的希冀和要求对画家创作能起多少权重,他们如何判断获得是一张应酬之作还是一幅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总之,在出自文人之手的主流撰述之外,高居翰通过搜集大量信笺、笔记、题跋等容易被忽视的材料,向读者展开了一幅自宋末以后,随着商业繁荣、社会中对绘画需求增加,画家们在不同层面谋生与创作的生动场景,使我们更充分地了解和考虑到一幅作品创作的原初情境,从而重新调整对艺术风格、品评标准的看法,读来令人读来耳目一新,是同类书市场中难得而重要的学术普及读物。
十七世紀的中國,是一個面臨改朝換代、人心惶惶的混亂時代,但在藝術史上,卻是畫家創作力最旺盛的時代。高居翰教授在書中提到:「即使在世界藝術史上,歐洲十九世紀以前的畫壇,也都難以與十七世紀的中國畫壇媲美。」
一九七八至七九年間,高居翰教授應哈佛大學極富盛名的諾頓(Charles Eliot Norton)講座之邀,以明清之際的藝術為題,發表研究心得。根據諾頓講座以往的經驗指出,凡是在該講座發表並集結成書的著作,最終都成為文壇及藝壇的經典。本書也不例外地已經進入經典之林,並獲得全美藝術學院聯會選為最佳藝術史著作。
透過作者雄辯而生動的解析,以及豐富細膩的圖片對比,讀者不但可以毫無困難地進入中國十七世紀多位藝術大師──包括張宏、董其昌、吳彬、陳洪綬、弘仁、龔賢、王原祁、石濤──的心靈與創作世界當中,同時,也可以清楚地看見中國藝術裡,自然與風格的複雜辯證關係。

詩之旅︰中國與日本的詩意繪畫

關于作者 
序言 
導論 
第一章 南宋的杭州 
徽宗皇家畫院 
詩畫對幅 
畫院以外的院體畫 
沒有詩文的詩意畫 
詩之旅 
第二章 晚明的蘇州 
明前期的詩意畫 
題有詩句的立軸 
張宏、李士達和盛茂燁 
盛茂燁的詩意畫冊頁 
明末清代其他詩意畫 
第三章 江戶時期的日本 
南畫在日本的興起 
彭城百川 
池大雅 
與謝蕪村︰早年生涯 
佐貫時期及其後階段的蕪村 
贊助人、詩人圈及詩歌理論 
蕪村與中國詩歌
蕪村與詩之旅︰晚年作品 
注釋 
參考書目 
HC:這本書的可爭議處很多. 譬如說圖1.32的所謂"絲綸圖" (題目很怪 它有特定的意思) 又是連夜紡織又是暮色....

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領袖---一項心理史學研究; Psychohistory: Readings In the Method of Psychlogy,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領袖---一項心理史學研究


作者简介  · · · · · ·

查尔斯•B.斯特罗齐尔,博士,桑加门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拉什医学院客座教授,迈克尔•里斯医院资深研究顾问。他发表了论述心理史学的无数篇论文,出版了《林肯追求邦联的公共与私人价值》,编著了《心理史学回顾》,由他编著的《自我和历史》也即将出版。
丹尼尔•奥弗,医学博士,迈克尔•里斯医院的精神病学部主任,兼任芝加哥大学精神病学系教授。他就青春期发展和精神健康的概念出版了9本著作。他最新的著作(与M.Sabishin合著)是《正常与生命周期》。

目录  · · · · · ·

前言
献词
第一部分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内容简介
第二章 古代领袖:约瑟、柏拉图和亚西比德
第三章 心理史学的英雄主义时期
第四章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历史
第五章 埃里克·H.埃里克森、自我心理学与伟人理论
第六章 心理史学的成长
第七章 新方向:海因茨·科胡特
第二部分 研究
第八章 林肯与19世纪50年代的危机——群体自我思想
第九章 圣雄甘地的自我转变
第十章 重访伍德罗·威尔逊:从政前的岁月
第十一章 国家的镜像——论恺撒·威廉二世对德国的领导
第十二章 自恋型领袖的得与失——惠特拉姆与澳大利亚政治
第十三章 领袖与阿拉伯-以色列冲突——精神分析学的阐释
第三部分 结论
第十四章 对领袖问题的思考

The Leader: psychohistorical essays

Front Cover
Plenum Press, 1985 - Business & Economics - 324 pages

Contents

Introduction 3
Joseph Plato and Alcibiades 9
Charles B Strozier and Daniel Offer 21
11 other sections not shown


 *****
這本書是許達然老師的贈書,可能是他們送東海大學圖書館的數百多本書的遺珠。
我對"個人之心理史"這學派,並不陌生, 詳文末的links (此書有4-5篇談美國Wilson總統的個案分析)。
此書是文選。有意思,譬如說第一篇就是"心理分析錯在那?" ,作者 H. I. Eysenck的著作,我讀過幾本.......

Psychohistory: Geoffrey Cocks~Travis L. Crosby
Stock Image

Psychohistory

Geoffrey Cocks~Travis L. Crosby

Published by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Descrip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1st Edition, Paperback issue. xv+[1]+318pp. Trade paperback. Slight crease to the right edge of the rear cover, else VG. Weight: 1 pound 1.5 ounces = 498 grams. Size: 9.1 x 5.9 x 1.0 inches = 22.7 x 14.8 x 2.5cm. 0300036825 Inquire if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Gach. Bookseller Inventory # 

 This anthology offers eighteen definitive essays written by leading psychologists, historians, sociologists, and political scientists over the past thirty years. In the first section recent and contemporary arguments about the applications of psychology to history are presented. The second and third sections include articles that focus on methods used to study individual and group behavior, respectivel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and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are provide for each section


Psychohistory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n.wikipedia.org/wiki/Psychohistory
Psychohistory is the study of the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s of historical events. It attempts to combine the insights of psychotherapy with the research ...

Identity's Architect : A Biography of Erik H. EriksonLeadership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

《文訊 》2月號/2014 第340期 / 吳明益談其《浮光》 / 第36個故事 (Taipei Exchanges/『台北カフェ・ストーリー』)

 

文訊 2月號/2014 第340期

本期封面故事

藝文漫步在城南:紀州庵文學森林雙週年慶
《遲春花》:馬各1950年代散文集◎應鳳凰

編輯的話

任它斜風細雨,無非有情天地
◆封德屏
王文興教授渾厚、磁性,飽含文學滋養的聲音,透過麥克風,朗朗擴散在紀州庵的講堂。窗 外陽光斜映,亭亭如蓋的樹影被風吹拂著,一片綠蔭映照幾抹嫣紅早發的山櫻,天地一片靜好。平常七、八十個座位的二樓,此刻已座無虛席,還有席地而坐的,站 立著的,滿滿的竟然有140幾位,再加上大銀幕視訊同步觀看的三樓講堂空間,總共達兩百人;同時間,一樓的文創書店,幾位讀者倚著書架靜靜的看書;茶館有 三、五桌淑媛雅士,一面喝茶,一面聊天或低頭寫作。整個紀州庵不大,人這麼多,卻顯得優雅從容,寧靜宜人。
紀州庵文學森林開館邁向第三年了。
剛 開始接受營運委託,準備經營紀州庵時,專家學者都評估風險頗大,但多年對文學篤定堅強的信心,《文訊》團隊仍準備冒險一試。待心理建設完成,準備工作大致 就緒,決心放手一搏時,才知道紀州庵古蹟修復工程,因和舊住戶的協調未成,無法和紀州庵新館同時啟用。聽到時有些愕然,可是箭已上弦,只好迎風向前!
轉 眼間,春去秋來,在這城南一角,我們以文學為召喚,用創意,用行動,巧妙結合文學與生活,將書本中,故籍裡,動人的故事,優美的文字以不同形式展演出來; 許多識與不識的朋友、團體,不斷地加入,無論形貌或聲音,都注入了源頭活水,讓文學呈現了她原本曼妙的丰姿,也帶給我們無比的信心與勇氣。漸漸地,那些面 孔由陌生轉為熟悉,也許叫不出名姓,只是相視微笑、點頭;澎湃江海、無言雲彩,都是怡人風景。在紀州庵裡,一切是那麼自然愜意。
去年 (2013年)年初,企盼已久的古蹟修復工程終於啟動了,紀州庵同仁在細雨紛飛中參與了開工祭拜。在古蹟開工前,大伙就打定主意要將整個修復工程拍成紀錄 片,同時紀錄下紀州庵古蹟的關鍵人物,我們邀請王明霞擔任導演,去年10月底,拍攝小組和紀州庵同仁還去了一趟日本和歌山市,找到了1917年成立的「紀 州庵料理亭」的主人——平松家族的第三代,也拜訪了對紀州庵古蹟的發現有重要功績的一些關鍵人物。
而時間不可能暫停,稍一遲疑,歷史可能就此走過,不留痕跡。
於是我們一面追趕、紀錄古蹟的進度,一面努力籌措拍攝紀錄片的經費。我們知道修復工程不會停下等人,我們無法期許每件事都圓滿,但終究要選擇留下重要的記憶,不讓自己、關切紀州庵的人,日後有太多抱憾。
不 同時間到紀州庵,我總愛站在紀州庵新館三樓,眺望古蹟的修復,詢問同仁目前的進度。看著古蹟上梁、覆瓦,編竹灰泥牆的製造,外部牆面完工,上雨淋板、上和 紙、裝障子門……,將近一年,紀州庵古蹟終於完工了!我發現居民、賓客、讀者的興奮程度不亞於我們,而我們多的是一份感動,一種省悟。
也許經過紀州庵新館兩年來日夜的實際磨練,同仁們深刻體會到經營一個藝文空間的不易;也許當初古蹟修復的延宕,是老天爺刻意的安排,讓我們學到了堅忍,也強化了開創力。抬眼望,任它斜風細雨,無非有情天地!

目錄

編輯室報告◎封德屏
《遲春花》:馬各1950年代散文集◎應鳳凰
人文關懷  
〈溪雲初起〉  
對甘答門藝大風物豈無情◎邱坤良
〈照顧腳下〉  
當多元就是一種獨佔時◎林谷芳
〈書時間〉  
伏爾泰的傻瓜們◎廖志峰
〈心路?筆痕?書影〉  
歷史今天 今天歷史◎莊永明
〈記憶不迷航〉  
你可曾認識大稻埕?◎晏山農
人物春秋  
〈懷念學者:紀念夏志清教授特輯〉  
夏志清與新批評在台灣──文學批評劄記12◎陳芳明
憶美國漢學界的老頑童─夏志清◎林衡哲
那一夕,我們哈哈笑──紀念夏志清◎趙淑敏
悼念夏志清教授◎歐陽子
〈作家行止〉  
寫作是我人生的唯一──專訪吳明益◎羅智如
〈文壇新秀〉  
從抒情到實踐,獻給那些與文字相遇的片刻──李時雍與他的首部散文集《給愛麗絲》◎江凌青
往湖心拋的一瓣石──羅浥薇薇與她的《騎士》◎Shauba Chang
〈懷念作家〉  
必須完全忠實──菲華作家施穎洲的翻譯使命◎楊宗翰
談文論藝  
現代商場如戰場之見證──讀方艮〈三十「躬命」塵與土〉◎向明
海外華文文學概覽(中)◎馬森
本期專題  藝文漫步在城南:紀州庵文學森林雙週年慶  
年年豐收,好事成雙──紀州庵文學森林活動成果概述◎林歆婕
願繁花再生繁花──漫談紀州庵文學森林文創書店◎吳正綱
紀州庵古蹟修復歷程紀錄◎謝佳佑、黃衍翔
家在城南──關於小說家的幾個片段◎林育群
我們心中的文學森林──速寫紀州庵周邊藝文環境◎沈嘉悅
我們的文學夢  特輯  
上下求索,創作◎楊索
紀州庵手記  
庵心城南,安心生活◎Hsin
活動報導  
如何建構台灣人文出版史?──從「台灣人文出版史料調查與研究」談起◎廖宏霖
特輯  
謫仙記◎張俐璇
沙發◎蔡岳宏
書評書介  
歷史狂流裡的柔韌之聲──讀唐香燕《長歌行過美麗島》◎李金蓮
藏在裡面的妳──讀王定國《那麼熱,那麼冷》◎楊佳嫻
當世界走過了盡頭──閱讀《兩次的河:有河book玻璃詩2010-2012》◎沈眠
藝文史記  
各地藝文採風◎編輯部
全球華文文學通訊◎編輯部
大陸有關華文文學研究動態◎朱雙一
文學記事──2013年12月?2014年1月◎彭玉萍
文學新書──2013年12月?2014年1月◎詹宇霈
銀光副刊  
〈詩〉  
歌聲送行──悼李泰祥◎辛鬱
短詩兩首◎碧果
山行三題◎趙玉明
天下黃河幾道彎──黃河岸邊遐思◎黃東成
天牛的話◎楊濤
〈散文〉  
古稀感言◎吳宏一 "......但台灣當局的昏庸無能,領導無方,卻也不能辭其咎。......."頁202;
遇到幾個字◎黃文範    :"馬英九不此之圖。"......字幕上立馬打出"馬英九不恥之徒......." 頁207;
化學人讀紅樓◎劉廣定
問路記◎周愚
除草◎胡坤仲
我們一班五個人◎胡槐興

雜誌簡介

◎ 在「人文關懷」中,邀請著名學者、文化評論家探討當前文化與社會現象。 ◎ 「文學新書」每月介紹50?80本當月文學新書,清楚記載新書資料及內容提要;另有書評5?7篇介紹近一二年國內外好書。
◎ 每期以「專題企畫」方式探討不同階段的文學發展與趨向,不少議題已觸發許多台灣當代文學工作者繼續鑽研及深化。
◎ 每期製作「各地藝文採風」,更逐月地記載當月的「文學記事」,企圖為台灣文學留下史料;並把觸角延伸至世界華文文學,製作「全球華文文學通訊」。
◎ 在「人物春秋」中,我們可以看到資深作家的智慧風華、中生代作家馳騁文壇的心路軌跡、年輕作家的初試啼聲,以及學者致力研究的學思歷程。
****
【書與人】光是從我們眼睛出來的 - 吳明益談《浮光》

《浮光》。
吳明益。(TEDx Taipei/提供)
專訪◎葉佳怡
從2000年出版《迷蝶誌》開始,吳明益(1971-)就跨入了自然書寫的領域,也開始了一段人文與科學的對話之旅。面對以抒情為主流的台灣散文,他以《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三本作品向讀者證明,散文「不抒情也可以動人。」
此 外,除了人文與科學之間的跨界,在創作媒介上,吳明益的創作也橫跨了文字與攝影,而所謂的攝影更是囊括了「生態」與「人文」兩個截然不同的分類。以十多年 的創作生涯來看,種種嘗試所必須投入的心力著實驚人。「跨界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因為要得到另一個領域的認可。我當時跨到自然的領域,就已備受質疑,近幾年 終於得到一些環境團體或喜愛自然的朋友認同。」
不過這次,吳明益沒有停下腳步,再次重拾曾為了專注於生態攝影而權宜捨棄的人文攝影。於是在《浮光》中,讀者除了再次看到吳明益談論生態攝影,同時也看他仔細爬梳了攝影工具的發展史,並進一步以此為基調,延伸探究人文藝術的變奏與唱和。
美學背後的科學基調
「自然是一個非常巨大的領域,就像文學一樣,可以無邊無際,而邊緣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就是攝影,從整個歷史上來看,所有博物學家、歷史學者,都跟視覺革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們為了記錄新物種,一直在做視覺工具的突破。」
「這 是做自然觀察過程中會發現到的事。國內沒有在談,國外也很少,原因是,攝影術這件事一直處於兩者之間:科學和藝術本位之間的拉鋸。比較人文的詮釋者,會把 攝影放在非常人文本位的位置,桑塔格、柏格等人都是人文本位,但國外有一群人是以非常科學本位的方式去談,也就是硬體的改變。」
於是,許多 照片畫面背後蘊藏的不只是藝術美學,而是暗示了科學。比如《浮光》談到19世紀中期的「濕火棉膠法」,雖然讓照片曝光時間加快,但因為拍攝時得用到水,導 致那段時期的作品總是靠近各種水域。觀者因此從照片中感受到的不只「水」帶來的詩意,還有「水」在科學技術上的必要性。
「技術的演變才會影響到你觀看自然的方式。比如快門,如果沒有快到一定速度,你根本無法體會鳥類飛行的美學,因為人類在生物當中的視覺快取能力比較弱。」也因為如此,「相機是突破肉體的限制,讓我們得以討論那個原本『看不到』的世界的美學。」
討論倫理之前,先講效果
正 如同吳明益談拍攝倫理,也不只是談外在的行為規範,而是更深層的內涵。「之前有人在演講上問:如果我拍的照片沒有專業拍攝好,那為什麼要拍?我的回答是, 那張照片對你『有效』最重要。舉例來說,我因為這張照片體認到一個社區運作的方式,我的人格也因此改變,這張照片才對我有效。」
於是,所謂 不合倫理的行為,其實正是讓照片對你失去「效果」的行為。「例如,拍照時不能餵食,餵食是挺違反拍照倫理的,但現在大家都這麼做。」面對這種狀況,吳明益 認為,沒有人能夠「暴力地」要求他人「不能」這麼做,「不過,我們要告訴他,一旦這麼做,你獲得這張照片的意義就稀薄了,那麼,你還要這張照片嗎?」
如果是拍攝人,對方還能以自主意識反抗,但面對生物,人類畢竟占有相對高的位階。只要利用一些小技巧,例如餵食、膠水沾黏或大頭針固定,你便可以輕易得到一張好照片,但它不促成你對於對象的理解,兩者之間的關係毫無動能可言。
然 而,拍攝者與被攝對象之間必須存在這種動能,從古到今的生命才能擁有重量,生態系也才能以正確方式運轉。為了保有這種情懷,吳明益在《浮光》中談到,「而 無論拍攝什麼樣的動物,我都會試著在觀景窗裡和牠們眼神接觸,即使是死去的動物亦然。我似乎漸漸被教育了,那樣才會留下一張對我自己或對觀看者而言,有效 (effective)的照片。」
書寫做為一份「有效」的事業
同 樣地,讓創作不只是一種磨耗,而是可以持續滋養自己與讀者的「有效」寫作,顯然也是吳明益的目標。為了達到此目標,吳明益花了許多時間待在圖書館裡閱讀相 關書籍。為了讓寫作脈絡更為精確,他甚至做了中英對照的圖表,只為了在下筆的每一刻都不至於混淆。舉例來說,面對一位攝影師,知其處於隨身相機出現之前或 之後的年代,談論的角度便完全不同。
此外,為了讓相關知識更有機地傳遞給讀者,吳明益也把自己寫作過程中參考的書籍資料整理、羅列於書末。 其中當然也隱藏了對他有重要啟發的作者,「約翰.柏格的文筆好得驚人,給我的文學性啟發是大的,但他對攝影史的詮釋非常獨斷、跳躍,所以攝影論述方面對我 的啟發是小的。論述方面,對我啟發最大的,是Ian Jeffrey寫的《攝影簡史》,這個作者文筆也很好,我書中許多段落的結尾就是模仿他的寫法,算是對他致意。他寫的就是攝影史,不從人文視角切入,對我 很有啟發。」
對他而言,一本書就必須如此層層疊疊織就。「藝術這條路是不容許你愛惜自己的身體的。你不可能天生就是個老靈魂。你的才能只能 靠睡眠去換取。命運要給你什麼東西,或不給你什麼東西,你都不能掌握,我們能掌握的,就是多讀點書,讀了書之後,思考怎麼讓這些書對自己的人生發揮出效 用。」
科學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人文
訪談接近 尾聲,吳明益表示自己對未來的寫作方向沒有設限。當然,由於曾經就讀傳播系,「影像已經長在我身上了」,所以對任何影像相關的主題都可能有興趣。例如, 「所有科幻電影都是自然電影」,都在探討人類過去、現在以及未來對待自然的方式。這當中有科學元素,當然也深蘊人文思想,只要有時間,也會是他有興趣書寫 的主題。
不過目前,由於手中進行的小說《單車失竊記》,吳明益沉迷的全是與單車有關的資料。他先是暢談台灣單車與機車政策的相關資料,後來 也提到eTag爭議,隨後感歎,「科學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人文,」吳明益接著解釋,「文學人很容易一下就談到抽象的概念,例如正義;可是如果不談到實質程 序,就談不到正義。」
「eTag是技術的東西,但涉及的是人性問題。全世界的eTag都有保留人工收費道,就是保留一點人性的部分。」另外,「比如代理孕母、基因改造都是科學問題,但也是人文問題。如果我們人文學者不去學習面對、挑戰、質疑,就算覺得科學學者走偏了,我們也無法彼此溝通。」
正 如攝影終究不是脫離光學的純粹心靈遊戲,這個時代的人類也無法背離科學。退一步說,人的身體構造之所以作用,就已是科學遊戲,端看我們如何去處理亙古存在 的「身」、「心」相對關係,而《浮光》正是一個整合二者關係的切片。如同吳明益在書中借用了哲學家恩培多克勒的比喻,「光是從我們眼睛出來的,流向世界, 唯有如此,這一切才是相機所要捕捉的,才是值得捕捉的。」 ●
****
台湾映画特集【3月2日(日)まで】
2014年02月22日(最終更新 2014年02月22日 17時00分)

 3月2日(日)まで、福岡市早良区の市総合図書館映像ホール・シネラ。図書館収蔵の台湾映画の特集。シアオ・ヤーチュアン監督「台北カフェ・ ストーリー」(2010年)など、90年代から現代の最新作まで13作品を上映する。大人500円、高大生400円、小中生300円。月・火曜日、2月 28日(金)休館。


=2014/02/22付 西日本新聞夕刊=


 『台北カフェ・ストーリー』(たいぺいかふぇすとーりー、原題:第36個故事、英語題:Taipei Exchanges)は、2010年に制作された台湾映画


第36個故事

Taipei Exchanges
上映日期:2010-05-14
類  型:愛情勵志
片  長:1時25分
導  演:《命帶追逐》蕭雅全
演  員:《不能說的秘密》桂綸鎂、《街角的小王子》林辰唏、《雙瞳》張翰
發行公司:原子映象
官方網站:http://www.taipeiexchanges.com
http://atomcinema.pixnet.net/blog

朵兒開了一家夢想中的咖啡館。她希望這家咖啡館優雅、簡單、充滿濃濃的咖啡香,就像她自己一樣。但是個性大剌剌的妹妹薔兒,卻任性地在咖啡館裡玩起了「以物易物」的遊戲。大量的老舊雜物就這樣堆積在原本應該令人覺得放鬆的小小空間裡,等著被評估、交換。

無法預知終點的交換遊戲,換得到真正想要的東西嗎?換得到朵兒的夢想、薔兒的愛情嗎?換得到引人入勝的回憶故事或是閃閃發光的未來夢想嗎??

不管你想要什麼,朵兒咖啡館都有,只換不賣。

你... 想換什麼呢?
更新日期:2010-07-19

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

顧彬(Wolfgang Kubin)




該首詩中的遣詞用字,在顧彬看來簡單地到了不成其為詩的地步,卻被評論界普遍譽為中國90年代的代表詩歌之一。
那是一個非常荒涼的時代,是一個漫長的冬夜。


 「…….. (五四一代的作家)因為翻譯而創造了現代漢語。哥德、伯爾、里爾克、策蘭都是翻譯家。德國最偉大的作家都是翻譯家。中國不重視翻譯。…….在德國,我們要求,中國作品被翻譯之後,應該是德國作品。但在中國沒有辦法…….(中國學者到台北開林語堂學術研討會的,都不知道林先生用英文寫作,而他們讀的都是很拙劣的翻譯本。) 如果一個中國不懂得日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的話,他無法了解中國現代作家的深度以及他們文學的成就。……我們應該不停地學習…….。」(河西著自由的思想海外學人訪談錄作家應該忠誠於他的事業北京三聯2009129-39 (2008.3.25訪問))






顾彬中国诗歌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中国文学史·中国诗歌史:从起始到皇朝的终结》是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主编的十卷本《中国文学史》的第一卷,由他本人撰写,《中国文学史·中国诗歌 史:从起始到皇朝的终结》分前言、导言、第一章“古代——宗教与礼仪”、第二章“中世纪1——宫廷与艺术”、第三章“中世纪2——宫廷与乡间”、第四章 “近代1——诗与官”、第五章“近代2——事业心与家庭生活”及余论“展望:后古典诗歌艺术——艺术家与追随者”,聚焦从《诗经》、《楚辞》到宋元际的诗 坛,重点探讨各个时代在相应的文化思潮影响下有创造性的诗人及其代表的艺术特质,如论述釉魏晋南北朝诗,就从“礼仪到艺术”来解读曹植,从“艺术与哲学” 来解读嵇康、阮籍,从“艺术与自然”来解读陶渊明、谢灵运,其研究方法颇与中国本土学者相异,带有鲜明的“他山之石”色彩。

作者简介

  顾彬,1945年出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是德国著名汉学家、诗人和翻译 家。顾彬于1966年起学习神学,之后又转学汉学,兼修哲学、日耳曼学及日本学,并于1973年以《论杜牧的抒情诗》一书获波鸿鲁尔大学博士学位。 1981年他在柏林自由大学以《空山——中国文人自然观之发展》一书获得教授资格。自1995年起,顾彬出任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教授至今。顾彬的研究领域 以中国古典艾学、现当代文学“及中国思想史为主,著述、译作顿丰。他以中文也版的著作有:《中国文人的自然观》(1990)和《关于异的研究》 (1997)他同时担任《袖珍汉学》和《东方·方向》两份重要德文汉学/亚洲学期刊的主编。


我喜歡中國古典意象詩歌

——
德國漢學家顧彬訪談錄

陶文鵬 陳才智


這是20069月筆者在德國波恩大學漢學系對顧彬先生的採訪記錄。顧彬(Wolfgang Kubin),德國波恩大學漢學系主任、教授,著名漢學家、翻譯家、詩人,生於194512月,主要學術著作有《論杜牧的詩歌》、《空山——中國文人的 自然觀》、《中國古典詩歌藝術史》、《中國古典散文史》、《中國二十世紀文學史》等。由他主編的一套德文版十卷本《中國文學史》已接近尾聲。


訪(採訪者,下同):您好!顧彬先生。去年,我們在中國的《文藝研究》雜誌上,讀過中央編譯局薛曉源先生對您的訪談錄。那篇訪談錄主要是圍繞著您 正在主編的十卷本《中國文學史》來談的。我們這次採訪您,想變換一個角度,請您著重談談您對中國古典詩歌藝術研究的成果與心得體會。

顧(顧彬先生,下同):很高興你們提出這個問題,讓我們彼此交流、討論。那麼,從哪里開始談呢?

訪:我們知道,您最早研究中國古典詩歌的成果,是1973年推出的論文《論杜牧的詩歌》,您就是因為這篇論文而榮獲波鴻大學漢學博士學位的。那就從這篇論文談起吧。請問,您為什麼選中杜牧的詩歌作為您的博士學位論文研究的物件?

顧:這可是偶然的發現!經過是這樣的。我最早是學神學的,很晚才開始學漢學。1966年,我考入德國北來因——威斯特伐利亞州 (NordrheinWestfalen)北部的明斯特(Münster)大學,開始學習神學,學了大約兩年。當時神學可以說已經開始現代化。但是如果 以後想當牧師的話,將來到了教會以後,在大學學到的神學沒什麼用。它太思想化、太現代化、太抽象了。所以我對大學教的神學很有懷疑,直到1967年底,我 偶然讀到一個美國作家龐德用英文翻譯的唐詩,他的翻譯立刻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對了,他的這些唐詩譯作,至今在歐洲還有十分廣泛的影響。我讀過他翻譯 的李白詩以後,感到詩中充滿了生動新奇的意象,這些意象在西方詩歌中是沒有的,所以我很希望更多地瞭解中國詩。尤其是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那首 詩,成了我轉向漢學研究的直接誘因。於是,我想看看能不能學古代漢語,瞭解一下李白是怎麼回事,便慢慢開始了對古代漢語的學習,從此走上漢學之路。那個時 候——也就是60年代末——基本上沒有什麼人想學中文,所有的人都問我:你在幹嗎呢?”“你會找不到什麼工作的!”1968年,我下定決心改讀漢學,同 時兼修哲學、日爾曼學和日本學。那個時候學生數量不多,學中文的學生更是寥寥無幾,一個老師可能只有一兩個或是三個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學習,與老師的關係 也就更加密切,能夠學到更多東西;但另一方面,如果你不想學了,老師也不一定願意讓你走。如果你逃跑的話,他還會跟著你,把你找回來。所以沒有辦法,我只 好學下去。後來,我獲知波鴻大學有一位研究中國古典詩歌的專家,20世紀40年代他在中國居住了十年,跟胡適先生學過詩。他對中國古典詩歌有很深的瞭解。 我常常去找他,向他請教,彼此交流閱讀中國古典詩歌的心得。在60年代的德國,允許學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而不像現在,必須有了碩士學位才能進一步攻讀博 士學位。那時,我正在波鴻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要做學位論文。波鴻大學的這位中國古典詩歌專家向我推薦了晚唐女詩人魚玄機。我就著手翻譯魚玄機的作品,開始 了研究。但很快我就感覺到,魚玄機的詩水準無法與杜甫以及三李”——李白、李賀、李商隱相比,我也不怎麼喜歡。我想研究藝術水準更高的唐代詩人。一次, 當我回到明斯特,向我在那裏的一位漢學老師介紹自己對唐詩的瞭解和學習時,他很不滿意。在交談中他偶然向我吟誦起杜牧的一首詩《盆池》:鑿破蒼苔地,偷 他一片天。白雲生鏡裏,明月落階前。我聽後,覺得杜牧這首詩實在太棒了,它的意象太奇妙了!這是一首很少有人注意的詩,只此小詩,便可知詩人藝術表現造 詣之高。於是,我決定研究杜牧。

訪:《盆池》這個題目,很多唐代詩人都詠過,例如韓愈《盆池五首》:老翁真個似童兒,汲水埋盆作小池。一夜青蛙鳴到曉,恰如方口釣魚時。”“莫 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種已齊生。從今有雨君須記,來聽蕭蕭打葉聲。”“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蟲無數不知名。忽然分散無蹤影,惟有魚兒作隊行。”“泥盆淺小詎 成池,夜半青蛙聖得知。一聽暗來將伴侶,不煩鳴喚鬥雄雌。”“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數瓶。且待夜深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全唐詩》卷三四 三)姚合《詠盆池》:浮萍重疊水團圓,客繞千遭屐齒痕。莫驚池裏尋常滿,一井清泉是上源。(《全唐詩》卷四九九)張《盆 池》:圓內陶化功,外絕眾流通。選處離松影,穿時減藥叢。別疑天在地,長對月當空。每使登門客,煙波入夢中。(《全唐詩》卷七〇二)開
齊已《盆池》:盆沼陷花邊,孤明似玉泉。涵虛心不淺,待月底長圓。平穩承天澤,依微泛曙煙。何須照菱鏡,即此鑒媸妍。(《全唐詩》卷八三九) 不過,比較起來,杜牧這首五絕毫不遜色。杜牧是晚唐絕句的高手。他的七絕最好,五絕也有佳作。這首五絕藝術構思巧妙。詩人說他鑿破蒼苔地,放進一隻盆池, 是為了投下一片青天來。又把盆池比喻為一面澄明的空鏡,讓白雲、明月都映在鏡中,落在階前,好像是有誰把一片藍天偷偷地放到小池裏去。二十個字,表現出詩 人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也表現出他的奇思妙想。記得已故的著名漫畫家、藝術家豐子愷也讚歎過這首小詩,並為這首小詩作過畫呢!

顧:豐子愷先生也讚賞它?請你們談談。

訪:豐子愷在他的《教師日記》三篇(重慶崇德書店,1944年出版),其中寫於1936617日的那一篇裏說:杜牧的詩,絕妙,堪畫,今晨 為畫一圖,面呈星兄(指馬一浮的門人王星賢),攜歸補壁,為其諸兒助詩興。因談及此偷天賊高於偷花、偷酒、偷書、偷畫,又勝於偷閒。可謂賊中最高尚 者。”——豐先生的文字同他的畫一樣幽默有趣。

顧:這偷天的想像實在高雅,又妙不可言。我真佩服中國古典詩人的意象創造藝術。唐詩中的意象世界,是一個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的藝術世界。杜牧 那首七絕名篇《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我也十分喜歡。我認為杜牧這首詩的後兩句非常了不起。超越悲秋意識,進入到一種全新的意境。

訪:顧彬先生,我們想起您在接受薛曉源先生的訪談時說過:“‘與宗教情緒和宗教體驗有關。杜牧的詩,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其 中蘊涵了豐富的宗教體認,坐愛就是坐禪的意思。(見《文藝研究》2005年第5期)坐愛,在我們所見到的唐詩選注和杜牧詩的選注 中,都作為副詞,釋為因為。意思是說:我停下來,是因為喜愛著傍晚的夕陽照耀下的楓樹林。您把解釋為坐下來,可是夠新鮮的。

顧:我查過《漢語大字典》,作為副詞,確作因為由於解,但它同時又是動詞,就可以解釋為坐下來了,所以,坐愛就進一步解釋為坐禪了。將坐愛解釋為坐禪,可以使我們對這首詩的理解更加豐富一些。

訪:有意思。不過,您說坐愛坐禪,有什麼根據嗎?

顧:因為杜牧和他的朋友經常到寺廟見面,他寫寺廟的詩非常多。著名的有《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題揚州禪智寺》等首。他這首詩的標題是山行,我想寫這首詩,可能是經過寺廟,在那裏下來,在那裏坐禪,自然地看到了山上火紅的楓樹林。

訪:中國古典詩評,有以意逆志知人論世揆情度理之論,也有詩無達話之說。有許多優秀的古典詩歌,即蘊含著讀者可以從不同角度揭示的 多種意味,而且越是精妙的作品,越能給予讀者以想像、聯想與再創造的廣大空間。您對杜牧《山行》的闡釋,使詩意顯得更加曲折、含蓄、豐富了。

顧:唐代許多詩人受佛教的影響,杜牧是其中之一。他在佛教影響下寫的詩,對人生的態度越來越超然澹泊。詩人把自我消逝在他所描寫的情境之中了。我同薛曉源先生交談時也說過:從詩人謝靈運開始,不少文人認為看山水和坐禪是一樣的,所以他們經常從山水中看出禪意來。

訪:杜牧的絕句佳作,除了寫景、抒情、蘊含哲理禪趣的篇章外,還有不少懷古、詠史的作品也很出色。您的博士論文《論杜牧的詩歌》談到沒有?

顧:怎麼能不談呢!2003年,在北京師範大學參加他們主辦的一次學術會議上,我還再次談到這一問題。杜牧的詠史七絕《赤壁》:折戟沉沙鐵未 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首詩從一支折斷的鐵戟寫起,再寫周瑜僥倖得到東風的幫助,吳蜀聯軍才在赤壁戰役中戰勝了強敵曹 軍。我認為杜牧對歷史的理解是豐富、深刻、獨特的。他這首詩指出歷史有偶然性,歷史自己也會創造,也會發明自己。我認為杜牧的詠史詩有新的思想,可以使讀 者重新認識千年以前的歷史。

訪:當然,杜牧在這首詩裏還借史事寄慨,抒發出自己徒有經邦濟世之才,卻生不逢時,不能像周瑜那樣施展他的抱負才華。

顧:杜牧這首詩寫得很形象,詩中周瑜與美人二喬相互映發,銅雀春深鎖二喬想像美人被囚禁的屈辱,很有詩意,能夠打動讀者的心弦。可是,這樣好的詩,卻也遭到了詩評家的激烈抨擊。

訪:您說的這位詩評家是宋代的許顗,字彥周。他在《彥周詩話》中說:杜牧之作《赤壁》詩,意謂赤壁不能縱火,為曹公奪二喬置之銅雀臺上也。孫氏霸業,系此一戰。社稷存亡、生靈塗炭都不問,只恐被捉了二喬。可見措大不識好惡。他的批評淺薄又粗暴,後來遭到人們的譏笑。

顧:他完全不懂得杜牧詩是用意象來表達思想感情。讀杜牧的詩,使我想到我們德國的詩歌。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德國的詩先是,然後才是,所以哲理詩很多。而中國古代的詩,卻是以意象為主,好像詩中沒有思想,也沒有感情,其實思想感情都融注、滲透在詩中的人物或山水景物中去了。老實 說,我本人並不喜歡我們德國的大文豪歌德的詩。他的詩確實有豐富精深的思想,但他總是把思想直接說出來,明明白白地告訴你。不讓讀者自己聯想、想像和思 考。而中國古代詩人總是不告訴你他要表達什麼思想感情,而是用心血創造意象。真是十分了不起。德國(語)的詩歌,直到詩人賴內·馬利亞·里爾克 (Rainer
Maria Rilke
1875 -1926)出現,才改變了這種直接說理的寫法。

訪:我們讀過這位用德語寫作的奧地利傑出詩人寫的《豹——在巴黎動物園》(馮至譯文),這首詩通篇寫一頭被關在千條的鐵欄杆裏面的豹子,它在 囚籠裏以強韌的腳步繞著圈子,這使它內心偉大而意志昏眩。(強韌的腳步邁著柔軟的步容/步容在這極小的圈中旋轉/仿佛力之舞圍繞著一個中心/在中心一個 偉大的意志昏眩)最後,通過四肢緊張的寂靜一一在心中化為烏有。詩中的形象非常生動傳神,又寓意深刻。

顧:里爾克早期創作偏重主觀情感的抒發,受新浪漫派影響,後期致力於對客觀物象的忠實描寫,並在意象中寄寓人生哲理,我看就有可能受到中國古典詩歌的影響。回到杜牧的詠史詩,他的一些作品表達了這樣一種思想:歷史會把人埋葬,歷史是無情的,無論是誰,都不可能超越歷史。

訪:中國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就在他的不朽詞篇《念奴嬌·赤壁懷古》開篇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顧:說到蘇東坡,近年來他引起我越來越濃厚的興趣。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少有的通才,我說他是中國古代的歌德,博學多能。我喜歡他的詞,寫得豪 放飄逸,自由灑脫,有如李白的歌行。但對他的詩,並不很喜歡。蘇軾的詩歌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有博大深邃的思想,但是,藝術形式卻不完美。

訪:確實。蘇軾多才多藝,才華橫溢,詩詞文賦,樣樣精通,既是一個博大的文人,一個雄奇的詩人,一個開創性的詞人,又是一個自成一派的學問家,一 個著名的書法家,一個新派的畫家,還是一個通金石、懂園藝、精音律的藝術鑒賞家和理論家,一個對飲食素有研究的美食家,一個會煉丹的養生者。但是,他有時 候有點兒像李白,寫詩總是一揮而就。寫得太快了,往往來不及仔細推敲。就七律而言,有些寫的非常成功,例如《有美堂暴雨》: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 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十分瀲灩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就非常有氣魄。但是,如果想在他的集子裏找 出更多的這樣的七律代表作來,是相當困難的,因為總有那麼一兩句草率或不合詩韻的敗筆。這都是緣於他寫得太快。

顧:你們怎麼知道他寫得太快呢?

訪:有些是宋代筆記中記載的,有些是蘇東坡自己說的。他的另一首有名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前小序就寫道: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 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就可見他是在喝得大醉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呀!還有,他讚美唐代大畫家吳道子: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其實,這也是 他的夫子自道。再比如表達了蘇東坡哲學觀點的《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 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後四句就寫得有些平,而且第二聯也不太講究對仗。


顧:原來這樣!我確實更喜歡蘇軾的散文和賦,多方面地表達了他對宇宙人生的看法,也活現出一個令人由衷敬愛的詩人和哲人形象。他熱愛生活,熱愛大 自然,正直、樂觀、豪爽。他被貶謫到很偏遠的海島上,卻沒有丟掉幽默感。我們碰到困難、挫折,便會埋怨、咒駡自己,他不會。他經受了一次次的貶謫,仍然保 持著內在心態的平衡。他不怕攻擊,不怕批評,不怕死,他善於詩化人生,享受人生。今天的知識份子就很少這種風采氣度。我更欣賞的是,蘇軾在當時就能提出不 少近代人才能提出的問題。他在廬山,寫《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提出怎樣才能夠全面、深 入地認識事物。

訪:您舉的這首詩,中國近代的宋詩專家陳衍(1856-1937)在《宋詩精華錄》中評道:此詩有新思想,似未經人道過。

顧:我記得,他還有一首詩,批評世俗的人強給星星取各種名字。

訪:這首詩題為《夜行觀星》,是嘉佑五年(1060)春,蘇軾由湖北江陵赴汴京途中寫的,詩雲:天高夜氣嚴,列宿森就位。大星光相射,小星鬧若 沸。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世俗強指摘,一一立名字。南箕與北斗,乃是家人器。天亦豈有之,無乃遂自謂。迫觀知何如,遠想偶有似。茫茫不可曉,使我長歎 喟。

顧:蘇軾認為天象和人事本不相干。人們硬要給它們取名字。都是人們家庭中的用具名稱,人們是因為星星的形狀同它們相似而用來指稱它 們,並非它們本來就有這些名稱。蘇軾經過觀察與思考,對傳統的天人關係提出疑問。這在當時很了不起。蘇軾作為地方官,因為旱災而去祈雨,但他思考:雨是從 哪里來的?真是上天同情人類而降雨嗎?我記得,他在《喜雨亭記》等散文中也都提出了新鮮的、引人無窮遐想的、富於哲理的問題。

訪:那麼,您打算今後研究蘇軾嗎?

顧:是的。我寫過一些關於蘇東坡的論文。今後還想寫一本專著。不過,我先要多讀他的作品。我讀得慢,不可能像你們那樣讀得很快。我讀得少,不過我 每篇作品都認真、仔細地讀。我要等到真有獨到的成熟的思想見解,才動筆。如果沒有,我就不寫。比如《紅樓夢》,我編了一本關於這部經典小說的資料。但有關 《紅樓夢》的問題那麼多,從哪里出發才能做出有突破有創新的研究呢?至今我還不很清楚,所以沒有寫文章。

訪:我們從您與薛先生的交談中,知道您對杜甫很感興趣。請您談談杜甫,好嗎?

顧:我原來喜歡李白,討厭杜甫總是訴苦。男人有淚不輕彈嘛!這是德國人很看重的觀點。但隨著歲月流逝,我上了年紀,越來越對杜甫有了新的認 識。杜甫在詩歌中寫妻子、兒女,寫戰爭,寫貧窮饑餓的痛苦,寫得那麼真實,一點兒也不虛假,很少有李白那種浪漫主義的虛擬。我說過,杜甫可能是中國文人中 第一個寫過自己妻子的詩人。杜甫敢於面對自己的不幸,面對自己的錯誤,面對自己的悲劇人生,對自己有很深的認識和解剖。李白也寫不出像杜甫詩那樣真實、樸 素乃至使人覺得土氣的作品。但要把具有深沉的悲劇意識的杜甫晚年的《秋興八首》翻譯成德文詩非常困難。我多次表達過,用德文翻譯不出杜甫詩中特有的韻 味、意境和思想深度。所以,我想應該重新創造一種德文,我把這當作畢生的一件事來做。

訪:顧彬先生,我們知道您在研究了杜牧、李白之後,在1976年到1980年傾注大量心血構思、撰寫了自己的教授論文《空山》(用王維《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詩意),副題為中國文學中自然觀之發展,並於19817月通過了教授論文答辯。您認為,中國傳統自然觀大約在周至唐代的 一千五百年間成形,其發展的特徵是伴隨著多變的宗教面貌而衍生的精神上的漸次歸真。在書中,您將中國文人自然觀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一)自然作為標誌; (二)自然作為外在世界;(三)轉向內心世界的自然。自然在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中被次第烘托成相對於社會的面及相對於我的非我面,主要癥結在於 商周兩代舊有世道的瓦解,漢朝地主階級豪族及其後六朝貴族的興起。您這部書的中文譯本收入周穀城主編的中國文化史叢書,在19911月由上海人民出 版社出版,書名定為《中國文人的自然觀》,得到中國古代哲學與文學研究界的關注和好評。例如,龐朴先生就認為,您的觀點發前人所未發。中國古代文學, 同大自然的關係非常密切。在早於西方一千八百年的中國文學中,就有對自然觀完美的表現。魏晉以後,由謝靈運和陶淵明分別開創的山水詩和田園詩,一直蓬勃發 展,到了唐代,這兩股詩歌創作思潮從分流到合流,形成了王孟詩派,亦即盛唐山水田園詩派。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界對山水田園詩十分重視,有豐富的研究成果,早 在上世紀50,做
60
年代,便在《文學遺產》等報刊上開展了關於山水詩的討論。葛曉音的《山水田園詩派研究》是對這個詩派作出深刻研究的專著。陶文鵬、韋鳳娟主編 的《靈境詩心——中國古代山水詩史》七十多萬字,也在前年由鳳凰出版社出版。但相比之下,中國學術界對中國古代文人的自然觀作總體研究的論文和專著都比較 少。所以,您這部書引起了中國學界的興趣。請問,您是怎樣想到寫這部書的?

顧:我能夠寫這部書,同我的學術經歷有關。前面談到,我原本是學哲學、研究神學的,學了多年,才改攻漢學。在攻讀完漢學博士學位一年之後的 1974年,我與十幾個年青的德國學者一起來到了北京,人北京語言學院(今北京語言大學前身)進修了一年的漢語。那時候中國的環境確實不好,但幸運的是我 遇到了好老師,還是學到了不少有益的東西。我的漢文名字顧彬就是北京語言學院的一位中國老師幫助我取的。而這一年最大的收穫,除了對中國社會有了較為 真切的認識之外,就是認識了魯迅和魯迅所代表的中國現代文學。此後,更多的時間是在日本。因為那時中國正在進行文化大革命,我沒辦法來。於是我決定到 日本去學漢學,因為中日兩國在古代文化交流極其密切。日本學者到過中國的人很多,他們走過了中國的許多地方,在日本也保存了不少珍貴的中國古籍。事實證明 我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到了日本以後,我沒有失望,到處都可以看到中國式的建築、中國式的寺廟、中國的古董等等。在此前後,我曾三次到了日本。在日本,我讀 到一位漢學家小尾郊一專門論中國人的自然觀發展的書《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和自然觀》(中譯本收入海外漢學叢書198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 版),資料相當豐富,也有獨到見解。可以說,我寫這本書的興會靈感,來自日本漢學家小尾郊一的專著。但他只寫到六朝,更多地是站在中國人的視角來看問題, 我感到有些遺憾。所以,我決定也寫一本論中國文人自然觀的書,站在歐洲人的視角來看問題,並且在論述時間上從先秦寫到唐宋。

訪:我們拜讀過您的這部著作,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兩點:第一,您在書的開篇便首先仔細地尋找在中國古代詩文中,自然山水江山風 景景色這幾個詞的來源出處,然後辨析它們在當時的內涵以及後來的演變。從理清有關的概念、範疇著手,這是學術研究所必須的。第二,您十分重視資料 的收集、整理和文本的細讀,您的一系列觀點,例如,《詩經》、《楚辭》和漢賦把自然當作標誌,魏晉南北朝文學把自然當作外在世界,唐宋時期則變為轉向內心 世界,還有自然和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關係,唐宋文人視自然為精神複歸之路,以及詩歌中自然作為象徵、作為主觀關聯物、作為心靈寧靜的表現等見解,都是您從 大量資料和詩歌文本的分析中提煉、概括出來的。因此,頗能令人信服。

顧:感謝你們的好評。我認為我這本書中的基本觀點,同你們所強調的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是一致的。我在這本書中所運用的研究方法,同中國乾嘉學派重視實證也是相同的。當然,我在書中也用了不少西方的哲學觀點。

訪:我們認為,對中國古代文人和自然的關係,中國文人的自然觀這個課題,還可以繼續深入研究。這個課題除了認識的、學術的價值,還有現實的價值。尊重自然,愛護人類共同的家園是當代人不可忽視的一個大問題,我們要多多傳播人與大自然和諧的思想意識。

顧:說得對。不久前,我還應邀到中國去參加一個關於中國的自然環境保護的會議。最近,我發現一位澳大利亞的學者,也同我一樣,寫有關中國古代自然觀的書。

訪:您主編的德文版十卷本《中國文學史》(分中國古典詩歌藝術史、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史、中國短篇小說史、中國散文史、中國二十世紀文學史、中國文 學評論史、中國戲劇史、中國文學辭典、中國作家辭典以及索引),堪稱是目前規模最大的西文中國文學史專著,參撰學者卜松山、莫宜佳、司馬濤等,又都是德國 當前最活躍的漢學家。那麼,除此之外,與已有的其他西文中國文學史著作,例如翟理斯(Herbert
Giles
)的《中國文學史》( 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班巴諾(Jacques
Pimpaneau
)的《中國文學史》( Histoire de la Litterature chinoise),梅維恒(Victor H.
Mair
)的《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The Columbi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等等,有何異同呢?

顧:我主編的這套十卷本《中國文學史》力求出新,因此會與以往和目前西方出版的中國文學史著作都大不相同。我們不僅十分注重對文學作品的分析,而 且無論對何種語言的讀者來說,我們的寫作思路、寫作視角等各個方面,都完全是新的;反正我們是這麼看的,至於讀者怎麼看還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會有 人說,有些內容寫得太複雜了,例如我寫的第一卷《中國古典詩歌藝術史》,主要是寫給專家的,基本上不考慮普通的讀者,裏面有大量的哲學概念和哲學思想,就 連我的同行都說看不懂,不知道在說些什麼。但是考慮到目前中國古典詩歌的研究水準已經有了相當大的進步,我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夠有所超越才好。

訪:談到這裏,我們想請您著重談一談由您主筆的《中國文學史》第一卷《中國古典詩歌藝術史》。

顧:我的《中國古典詩歌藝術史》,是把意象的創造作為中國古典詩歌藝術最主要的藝術特徵來論述的。在這本書裏,我並不是按照朝代分章節,而是按古 代、中世紀、近代、現代、當代這樣的時代劃分,我也不想包羅萬象,把所有詩人、作品都包括進去,而是選擇最好的詩人、最好的作品。我希望通過我的解讀,討 論中國詩歌與宗教的關係,與的關係,與主觀主義的關係。也可以說,這是一部文化史,充滿著哲學的東西。我在研究中國古典詩歌藝術史時,注意同中國古 代思想史結合起來。在書中論述了詩歌與哲學、宗教、文化的關係。我不想對詩人和作品泛泛而論,而是注重對其人其詩的深度分析,挖掘作品蘊涵的思想和藝術奧 秘。

訪:中國文學研究的學術傳統,是既看到文史哲之間聯繫密切,不能截然分開,又在研究中突出文學這個主體,注意文學的特徵。因此,我們對您的研究方 法是很贊成的。您在這部新著中,把《詩經》到宋詞近兩千年的詩歌發展歷史,分為古代時期、中世紀和新時代這三個大的時間區域,打破按朝代來劃分時期並按朝 代寫史的方法,我們認為也是很有膽識的。關於這樣劃分的原因,在《文藝研究》上刊登的那篇訪談錄中,您已作了有力的證明,這裏就不再勞您再證了。我們想補 充說明的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詩人兼學者聞一多先生,曾經計畫寫一部從訓話和史料的考據入手,將文學和歷史、現實、文化打成一片的中國文學史。但他未寫出來 就去世了,只留下一本《中國文學史稿》,其中《四千年文學大勢鳥瞰》就把中國古代文學分成四段八大期,也是打破了朝代的。此外,聞先生還在《文學的歷史動 向》一文中說,從西周到北宋都是詩的時期,中國大半部文學史,實質上都是詩史,但到了北宋,可能的調子都已唱完了,上前接力的是小說與戲劇。中 國文學史的路線從南宋起便轉向了,從此以後是小說與戲劇的時代,他對文學歷史動向的描述與概括是很有見地的。您的觀點和當年聞先生的觀點,可以說是中西 通感,旗鼓相應。請問:您的《中國古典詩歌藝術史》是否有人譯成中文?

顧:華東師範大學文學藝術院正在組織人翻譯,估計不久就會在中國出版了。

訪:書出版後,我們要認真閱讀。好,為了不多占您的寶貴時間,我們今天就談到這裏。謝謝您!



原載:《文學遺產》2007年第2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