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 台大心‧外文情:台大外文系1964年班畢業50週年紀念文集》

這本書或是奇書。試想,有多少班畢業50周年了,而會出書紀念的,很難得,不是嗎?所以雖然一個都不認識,還是推薦。還有,博客來的優惠快結束了。

台大心‧外文情:台大外文系1964年班畢業50週年紀念文集


作者: 余玉照
出版社: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12

內容簡介

  1964年台大外文系畢業班,經過半世紀的人生歷練,在各行各業貢獻社會後,而今再度聚首,將滿懷情感的記憶、想像、期許紀錄下來。余玉照代表籌畫這難得的「五十年一本書」,全書四十一篇文章輯為「回首當年」、「心路歷程」、「宏觀人生」等,還有台大校長楊泮池題辭,文學院院長陳弱水、外文系系主任曾麗玲作序。不論您屬於「人生七十新開始」,還是人生各種階段的讀者,《台大心‧外文情》的精采篇章見證作者們對這個社會滿滿的愛,並悟出「文學有用」的道理。

名人推薦

  「敦品勵學,愛國愛人」─台大校長楊泮池題辭

  「本書可以讓他們窺見五十多年前臺大文學院生活的片斷,略微認識當時老師和學生,也能了解一些校友們的人生經驗與體會,《史記.太史公自序》有言:「述往事,思來者」,這套文集就有這樣的意義。」─文學院院長陳弱水

  「我有幸拜讀b53你們的青春紀實,我這才明白原來在外文系任教最大的收穫是參與了歷屆同學生命中最為純淨、也最熱火的人生階段。」─外文系系主任曾麗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余玉照


  台大外文系畢業、台師大碩士、夏威夷大學博士,曾在美國東西文化中心與耶魯大學研究、普林斯頓與哈佛大學傅爾布萊特交換學者;曾任教於台師大、淡大、台大等校;歷任興大文學院院長、光華雜誌總編輯、文化建設委員會處長、駐紐約新聞文化中心主任、嘉義大學副校長、教育部國際文教處處長及高教司司長等職。曾創立中華演說藝術學會,著作包括Pearl S. Buck’s Fiction: A 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及《田裏爬行的滋味》。
 

目錄

余玉照       主編的真心話 v
楊泮池校長   題字 xi
陳弱水院長   序 xiii
曾麗玲主任   序 xv
懷舊照片集錦 xvii

∣第一輯 回首當年∣
張平男 「養母」之恩 3
郁留夷 大學畢業五十年有感 13
沈林林 Reflections on a Life Well Lived 15
樂近英 輕舟已過萬重山 19
張琴虎 我與台大外文系之姻緣 23
譚 嘉 台大四年,糗事ㄧ籮筐 29
戴浩一 那個年代,那些日子 37
楊巧霞 春風 47
藍 晶 回顧 49
賴淑卿 難忘的舞會 51
藍 晶 台大外文系 55
羅明德 可愛的大一 59
余玉照 畢業旅行記 63

∣第二輯 心路歷程∣
林彥男 我平凡的一生 79
楊明深 幸運的我 83
樂近英 信使 91
曾璧容 空中繽紛情 97
黃傳寧 跨界的人生 101
辛意明 走了不同的路 115
鄭師楊 舞出健康自信的人生 119
蔣 遂 Shall We Dance? 127
蕭蘭男 憶魯汶 133
賴淑卿 那一年在美國 137
曾璧容 曾經 143
范美枝 湖畔生涯瑣記 147
蕭維源 我報答台大的方式 151
莊宏信 哈佛進修回顧 157
徐燕生 憶當年 165
葉秀卿 平凡卻知足的一生 175
王敏昌 生生世世緣,天國再相見 179
陳順英 我的「美國夢」 185

∣第三輯 宏觀人生∣
余玉照 趙麗蓮教授的〈臨別贈言〉 195
譚 嘉 文學有用 207
沈林林 Anton Chekhov—The Man and His Play Uncle Vanya 211
夏 眉 火車上的歲月 223
林惠美 春信 229
陳興漢 我的另類「台大心‧外文情」 233
孟慶佶 幸福人生 241
楊都美 Thoughts on a Happy Life 245
陳興漢 我的另類姓名學 249
余玉照 人生七十新開始 267

∣附錄∣
作者簡介
 

余主編的真心話

  我們畢業50年啦!1964年畢業,到今年2014年,歷經整整50個年頭,恰恰是半個世紀。這是一個不太尋常的數字。自從離開台大的懷抱,我們各散西東,各奔前程,安然度過了50年,無疑地,這是值得每位同學深感欣慰的一種成就。 因此,為了好好慶祝一番,我們不僅籌辦旅遊聚餐及回母校母系參訪等活動,而且製作了一張精緻豐美的照片紀念光碟,以及出版了名為《台大心‧外文情》的一本紀念文集。

  一連推出這三個煞費周章的節目需要很大的決心和毅力,我們為何能夠勇敢接招,全力以赴?老實說,就是為了我們對母校母系和同班同學的長長久久的愛,加以歡慶畢業50週年是今生僅能享受一次的稀有機會,當然不能輕易錯過,而且,開心地共享這些精采美妙的節目之後,必將為來日留下咀嚼不盡的甜美回憶。

  海內外同學攜眷旅遊歡聚等活動的張羅聯繫相當繁瑣,幸而在同學會會長楊明深的公司秘書張玉青統籌規劃及林彥男的公司秘書莊昀真協助下,所有事項都已安排就緒,屆時一一登場,必將圓滿可期。

  照片紀念集由樂近英發起製作,獲得同學們踴躍選寄的照片和劉寧熱心提供的配樂資料,在電腦高手羅惠美的專業協助下,經過四個月繁複的彙編過程,終於在7月19日宣告完成了令人拍案驚豔的光碟!我很佩服近英和惠美的慧心巧手,運用高科技幫我們把50多年來欣賞過的無數光景和體會過的萬般情懷安全地珍藏在這美妙的記憶寶庫裡。

  據說大多數人慶祝畢業50週年通常只做第一種節目,像我們另做照片集的並不多見,而進一步公開出版紀念文集的恐怕更是少之又少了。《臺大校友雙月刊》林主編表示我們所做的也許可說是「一項創舉」;而文學院陳弱水院長則說我們這樣做「可謂壯舉」。

  因此,我想應該先交代一下我何以會起心動念要倡議做這件深具意義但耗時勞心又費力的事情。話說今年五月初我貼文稱讚譚嘉在「空中聚樂部」分享的一篇好文章〈文學有用〉,同時建請近英能在「紀念冊」裡開闢「吾愛吾師」的新單元,以便刊登更多這類感念恩師的文章。近英的回應指出她正在做的是「照片紀念集」,不是「紀念冊」,故無法收錄長文在光碟內。她問我和莊宏信是否願意推動五十週年慶「紀念冊」的「大計畫」。我很感謝她這個重要提示,我開始認真思考應該如何面對這個大挑戰。

  經過幾天的考慮後,我毅然決定邀請全班同學一起來創造出一本規模小於「紀念冊」的「紀念文集」。我在「空中聚樂部」數度貼文解說有關此文集多方面的構想,特此加以精摘整理如下:

  各位同學,我想建請大家聯手合寫這本「文集」── 暫且取名為「五十年一本書」吧──也許大家最關心的是涉及此書「為誰寫?為何寫?寫什麼?怎麼寫?」之類的問題,我願拋磚引玉,試著簡述一些淺見,請大家指教:

  一、為誰寫?本質上,這本「文集」跟「照片集」一樣,都是為我們班每位同學而編製,但它既然公開發行,它的讀者自然不限自己人。此書若能順利問世,固然是我們同學自己的心血結晶,但可視為我們送給兒女和學弟妹乃至母校母系的一種獻禮或紀念品吧。

  二、為何寫?為了把握與同學合作出版一本書的機會,不妨將多年來的獨特經驗或省悟加以整理出至少一篇文章來,一則作為紀念畢業五十年之獻禮;二則透過知性感性的分享來展現同窗情誼,進而促進彼此的相互了解;三則出於我們感恩台大之情懷,可藉以回饋社會一些能給人帶來正面能量的東西。

  三、寫什麼?舉凡大學畢業迄今自認為值得與讀者分享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不論屬於生活的、知識的、社會的、文化的、文學的、美學的⋯⋯任何題材,都可作為自由選題的範疇。不過,在構思選題時,不妨優先聚焦於五十年來與個人實際經驗特別貼近的題材,例如:當年最難忘的老師、課程或遭遇;畢業後進修、就業、成家、養育兒女等方面特殊的心路歷程;以及對人生某些深刻的體察或感想等等。

  四、怎麼寫?每個人大概都有一套寫作方法或習慣吧,就請每位執筆的同學運用自己喜歡的風格自由發揮吧。用中文或英文寫都可以,至於想寫散文、小說、詩歌或學術評論,也都悉聽尊便。

  發出這些基本方針導言與歡迎投稿的公開信後,我隨即進行與書林出版有限公司洽商合作事宜,而「新書出版計畫」於5月21日正式公佈後,同學們對文集專案的態度開始變得積極多了。隨著投來的文章陸續登上我們的電子溝通平台後,有些同學開始在平台上分享讀後感,這樣的回饋漸漸產生了「引起動機」與「激發靈感」的正面效果。加上近英和我等人不時邀稿催稿,使得愈來愈多同學加入了投稿作者的行列。到了七月上旬我估計稿子差不多夠了,於是宣佈7月31日是最後截止收稿日。可是,後來我為了避免造成「遺珠之憾」,特別加開了一班「快樂號末班車」,結果,陳順英和楊都美所寫的兩篇好文章順利搭上了這象徵快樂豐收的加班車。

  在徵稿活動逐漸增溫的過程中,我適時推出意見調查與徵求書名的活動,感謝張琴虎、鄭師楊、譚嘉、孟慶佶、曾璧容、張家興等人提出共達22個書名建議,他們的創意點子引起了腦力激盪,例如其中由璧容所提「台大人,外文情」的建言,激起了我將「人」改為「心」並將「,」改為「‧」的靈感,接著經我分析後獲得很多同學的贊同,文集徵名的喜劇於是在掌聲中落幕。恭喜璧容的創意建言順勢凝聚了大家的共識。

  「台大心」三個字十分耐人尋味,因為它蘊含著豐饒深廣的價值理念,包括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所提示的教育理想、人生信念、仁愛思想以及品德修養等,而「外文情」則意謂著系友對母系恩師的敬愛懷念以及同學們對外文研習的執著熱情。兩者中間的連接小圓點不僅點明台大/外文系之間親密的從屬關係,而且暗示「心」/「情」之間環環相扣的互動關係。總之,這是一個既典雅脫俗又好唸好記的名字,大家自然都很喜歡。

  今年8 月20日我們正式啟用這個書名,之前暫用的「五十年一本書」小名就此宣告功成身退了。我們何其幸運能在此迎接《台大心‧外文情》的誕生,它擁有作者32人所撰寫的41 篇作品,分成三輯呈現於書中:即第一輯「回首當年」共有13篇,第二輯「心路歷程」共收18篇,第三輯「宏觀人生」則有10篇。如以所用語言計,中文佔36篇,英文4篇,中英合體則有1篇。若以所屬文類來看,散文佔大宗,共32篇,新詩2首,詩文合體2篇,文學論述1篇,文學翻譯評述1篇,其餘書信、遊記、傳記各1篇。從以上各項小統計觀之,本書作品題材多元,體類多樣,文字風格各異,加上氣盛勢眾的中文作品中間點綴著少數英文伙伴,以致整體風貌予人以伶俐活潑的印象。

  本來我預備就每一輯的每篇作品分享一些讀後心得,但我很高興陳興漢已在幽默風趣的〈我的另類姓名學〉大文裡毫不含糊地做好這件事了,而且做得創意十足,叫好又叫座。文集所錄文章我在「空中聚樂部」幾乎全都簡介過了,所以,可以品嚐「另類」的文章評介,不亦快哉!

  這本文集的問世帶給我們一種極為難得的收穫,那就是我們同學,不論有沒有投稿,透過41篇作品在平台上的閱讀品賞,確實已加速增進了彼此的了解與友誼。當年男女同學之間的互動相當拘謹保守, 如今,在「空中聚樂部」、「照片集」和「文集」等多重管道的交相影響之下,我們終於重新建立了一個既溫馨又便捷的聯誼網,彌補了當年同學之間難以正常交往的遺憾。我們的同窗情誼在畢業50年後還能蓬勃滋長起來,一來說明大家仍極珍惜彼此純篤綿長的友愛,二來顯示這個超級聯誼網所促成的「深度交談」對掃除過去相互之間的生疏淡漠已作出了何等顯著的貢獻啊!

  正當我懷著暢快的心情報告有關《台大心‧外文情》的編輯經過時,我內心急著要向很多師長朋友表達由衷的謝忱與敬意,因為,倘若一路走來沒有他們慷慨的指導、鼓勵、支持與幫忙,這本文集就不可能如此優雅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一、首先,感謝母校楊泮池校長賜題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八個大字慶賀《台大心‧外文情》的出版,讓我猛然深悟到這八字校訓代表著「台大心」以「愛」為核心的人文價值觀,成為台大人不斷追求卓越,造福人群的力量泉源。

  二、 感謝文學院陳弱水院長和外文系曾麗玲主任分別撥冗撰序為此書大增光彩,同時讓我們同學深感溫暖。

  三、《臺大校友雙月刊》林秀美主編將於今年11月校慶專號轉載譚嘉寫的〈文學有用〉以及我的心得報告,可見該刊對本文集之高度重視與厚愛,謹此向林主編致上誠摯的謝忱。

  四、作為第一線的勇士功臣,文集所有作者與編輯委員為撰稿、潤稿、校稿等工作盡力付出時間與心力,展現傑出才華,進而奠定了文集厚實成功的基礎,使我內心深受感動,感激不已!

  五、文集不僅力求內涵札實,而且講究整體的美感,因此,羅明德創作的精巧漫畫插圖以及與辛意明共同負責的封面設計、樂近英與劉寧精挑細選的照片、以及張平男在英譯中文書名主副標題與各章主題時發揮嚴謹推敲的專業功夫,在在構成了文集之美所不可或缺的元素,也都令人非常讚佩感激。

  六、我們同學的寶眷也是文集一大助力之活水源頭,我當然也要在此向他們申謝與致敬。舉例來說,我們外文系「媳婦」王漢藏之夫人曾璧容、「女婿」葉秀卿之先生王敏昌、「女婿」辛意明之先生陳興漢都應邀投來感人至深的好文章,而其他同學的寶眷以各種方式協助文集的也比比皆是,這都是我們同學的莫大福氣啊!

  最後,我把本文「致謝辭」的第七點移到這第末段來說,因為我要特別感謝同學們不斷給予我個人的關懷、包容、指教和打氣。由於篇幅所限,無法詳舉實例一一唱名申謝,然而,對大家真誠相挺之恩,我將永遠銘記於心。現在我想引用周和璧為了文集大功告成而寄贈的一句簡潔動人的話作為結語:

  “It was not a quixotic task. It is a slam-dunk.”

  如果說文集計畫原來並不是唐‧吉訶德式的空想任務,而是一個全勝大灌籃,那麼,我要在此強調這個文集工程之終獲大滿貫乃是屬於全體同學共有共享的福祉與榮耀!也是我們這一班永恆的同窗厚誼之亮麗昇華與見證!

余玉照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