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8日 星期六

虛擬聖境:世界宗教建築縮影The greatest sacred buildings

展覽簡介
http://www.mwr.org.tw/building/class.htm


虛擬聖境:世界宗教建築縮影The greatest sacred buildings

hc :本書第58頁劉女士將新約舊約弄混了

因 為磚瓦木石與靈感的契合,「建築」可以超越時空;因為靈感與美感的高度粹取,「宗教建築」幾近於永恆。宗教建築直接呈現了人類因信仰而塑造出的空間文化, 堪稱是人類文明史上最重要的遺物,亦可以從中認識宗教的力量如何結合科技與藝術,把人類最偉大的成就綜合呈現在建築物上,流傳到後世。

   「虛擬聖境──世界宗教建築縮影」展示,是以國人所耳熟能詳的宗教建築為原則,挑選具有歷史價值與建築特色的代表建築,搭配上資料蒐集的完成度,量身訂 做十個等比縮小維妙維肖的建築模型。這十座宗教建築模型不止外觀與真實宗教建築一般氣勢攝人,模型內部也仿造真實建築的內部,製作出精緻的景觀,如家具、 壁畫、浮雕、雕塑、紋飾等等,創造置身於建築內部的臨場感,輔以圖片及文字的解說,讓觀眾跟隨著各個擬真的聖境,走遍世界各地,穿梭於古老神秘的宗教建築 之間。

  《虛擬聖境──世界宗教建築縮影》一書,則是以精緻瑰麗的圖文資料,引領您進入這十座精選宗教建築的時空背景裡,一起從歷 史、文化、空間、建築等面向,探究各宗教界域紛呈的建築文化寶藏;同時更邀請了專家學者,就不同選頡主題,為讀者剖析人類深厚的文化積累所體現出的宗教建 築及空間,及其蘊造出的藝術景緻。


http://www.mwr.org.tw/building/class.htm

"......對於聖石廟 (Dome of the Rock)的模型尤其感興趣,西元七世紀,伊斯蘭教徒就已經建立的聖石廟,金黃色的圓頂建築涵蓋了多少年伊斯蘭教徒的愛恨情仇......"


表未復製 請參考 [DOC]

館長演講摘要

File Format: Microsoft Word - View as HTML
這一次的「虛擬聖境-世界宗教建築縮影」展, 在選擇宗教建築上考慮了相當多的元素。
首先, 該宗教必須是尚存在, 具有一定歷史及建築傳統者。其次, 雖屬同一宗教, ...



When: 2003/7/26, 7:30 PM

Where: 誠品講堂

Subject: 虛擬聖境-世界十大宗教建築賞析

講演者: 漢寶德 館長

這一次的「虛擬聖境-世界宗教建築縮影」展, 在選擇宗教建築上考慮了相當多的元素。首先, 該宗教必須是尚存在, 具有一定歷史及建築傳統者。其次, 雖屬同一宗教, 卻有文化歧異, 對教義有不同詮釋, 因此建築顯有不同者, 如佛教可分南傳及東傳, 基督宗教又可分為天主教、東正教、及新教。其三, 該宗教的建築有典型性及文化代表性者; 如俄羅斯的聖母昇天堂。最後, 考慮到該宗教建築在地域分配上的平均性。根據這幾項原則, 及實際執行上資料取得的難易度, 決定了本次展示的宗教建築。本館希望能夠在有限的資源內, 儘可能的介紹國人多元化的建築, 這並不表示某一宗教較為重要, 或孰優孰劣。

基本教義的不同反應在具象的建築上, 即造成不同的型式。這十大宗教中, 神道教、印度教、南傳及東傳佛教屬多神信仰;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錫克教、及猶太教則屬一神信仰。神道教崇敬自然, 相信萬物皆有靈。印度教及佛教崇敬神佛; 天主教及東正教雖為一神信仰, 但同時也崇敬聖母與聖者, 因此, 這四個宗教均帶有偶像崇拜的色彩。基督新教、伊斯蘭教、錫克教、及猶太教則不崇拜偶像, 以經書為依歸。多神宗教隨之發展出崇神的「神殿」式建築; 一神宗教發展出強調聚會功能的「會堂」式建築; 天主教及東正教則另發展出兼具兩者功能的「殿堂」式建築。宗教教義與建築型式的關係可整理如表一。

文字方塊: 多神 神道教 自然 神殿  印度教 偶像   佛教 南傳     東傳   一神 基督宗教 天主教  殿堂   東正教     新教 經書 會堂  伊斯蘭教    錫克教    猶太教   表一: 宗教教義與建築型式的關係

再進一步看, 宗教建築表現出的意象、使用的材料、及設計的理念亦可整理如表二。日本神道教及中國的東傳佛教受到地域文化影響, 均強調「自然」理念, 在材料上也選擇木材; 意像上均以家屋或大型的家屋-宮室-為主。印度教及南傳佛教則表現出「幾何」式理念, 以石材建構出高聳的山形。東正教及伊斯蘭教均以多彩的幾何圖案表現如天堂的圓頂穹窿。天主教、基督新教、錫克教、及猶太教的建築均強調功能性, 但基督新教及猶太教由於傳播的幅員廣大, 因此其建築隨地域的不同而沒有特定的建材或意象, 在此以括號表示,



宗教別

意象

材料

理念

多神

神道教

家屋

自然

印度教

幾何

佛教

南傳

幾何

東傳

宮室

自然

一神

基督宗教

天主教

功能

東正教

穹窿

幾何

新教

()

功能

伊斯蘭教

穹窿

幾何

錫克教

宮室

功能

猶太教

宮室

功能

表二: 宗教建築的意象、材料、及理念


建築的空間設計是影響其感染力最重要的因素。橫向建築拉近了人與神的距離, 因此帶有家屋感, 建築感染力較弱。縱向建築或中心建築有垂直軸線, 拉長距離感, 因此感染力較高。各建築的空間設計與感染力如表三所示。



宗教別

水平軸

垂直軸

感染力

多神

神道教

橫向

印度教

縱向

佛教

南傳

中心

東傳

橫向

一神

基督宗教

天主教

縱向

東正教

中心

新教

縱向

()

伊斯蘭教

中心

錫克教

橫向

猶太教

中心

表三: 宗教建築的空間設計及其感染力


伊勢神宮非常重視「自然」的理念。自西元前四世紀起, 由於日人嚴守每二十年即以同樣的建材及形式重建一次的「遷宮」傳統, 仍保有日本未受其他文化影響前的建築原型, 可說為無形的文化財。例如屋頂設計厚重, 使整體比例頭重腳輕, 此類建築特徵在受中國影響後即已消失。或離地的干欄式設計, 可普遍見於東南亞地區的原始建築, 是當地人為適應潮濕的氣候所發展出來。屋頂為宗教意念表現所在, 交叉的千木與水平的鰹木代表神聖潔淨, 是惟有神宮方能採用的形式。內部淨空, 供奉八尺鏡, 為天照大神的象徵。微曲的屋頂曲線及簡單比例使神宮顯得高雅, 不另外上彩而外露的原木紋路表現出崇尚自然的宗教精神。外圍以灰白石子鋪地, 更烘托出神社的神聖。

坎德里雅濕婆神廟屬印度教, 帶有原始宗教的風格。神殿外形為高聳的山形, 仿男性生殖器形狀, 壁上遍布男女歡愛的浮雕, 人體扭動成各種不同姿態, 這樣的動感影響了佛像雕刻,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佛像亦以略微扭動的曲線呈現。濕婆神廟為縱向建築, 內部表現出山洞意向, 參拜者穿越前區的過廊後, 來到中央的大廳, 最後才至供奉濕婆神象徵「靈加」的神殿處, 空間幽暗狹長, 增加觀者的神秘感。

婆羅浮圖屬南傳佛教, 建築本身即為一佛塔, 無內部空間。整體體積龐大, 呈山形, 由大量的佛像及舍利塔構成, 四壁環繞佛教故事浮雕。19世紀被殖民政府發現後, 即如大部分的古遺跡一般, 慘遭人為的偷盜破壞, 1970年代在聯合國世界文教組織的努力下, 始搶救下殘存的佛像及浮雕。在本館所看到的模型, 為視覺效果, 已略增加殘存的佛像數。

佛光寺為現存中國第二古老的佛教建築, 最古老的佛教建築同樣在五台山, 但其規模小而單純, 故這次未選為東傳佛教代表。佛光寺珍貴之處在於其保存了完整的唐代斗拱系統, 為中國早期建築構造的最佳證明, 內部保存了30多尊的唐代佛像, 及約300尊的明代羅漢塑像, 均為不可多得的佳作, 泥塑雕像質地細軟, 能保存至今實屬難得。目前為保存佛像, 一般人不能進入。佛光寺大門為七開間, 立於高坡上, 朱牆白垣, 深灰色屋頂及咖啡色斗拱, 為源自中國宮室形制的特徵, 色彩單純大方, 結構比例優美。

哥德式建築雖影響遍及各地, 但公認仍以法國為正宗, 夏特大教堂則為法國哥德式建築的代表作。正前方為兩座高聳的尖塔, 象徵接近天主, 為基督宗教建築的特色。細心的觀者可以發現這兩座尖塔並不對稱, 門窗大小、樓層高度、尖頂設計均不相同。中世紀建築由於技術及工具上的限制, 並不要求完全對稱, 且第二座塔乃毀損後於16世紀重建, 而造成夏特大教堂一致中帶有變化的效果。兩側為一道道鏤空的飛扶壁, 支橕住主建築的石材重量, 精準的計算使夏特屹立數百年, 另人嘆服。

提及聖母升天堂的建築, 必須先回頭看東正教起源處伊斯坦堡的建築。早期的基督宗教建築以圓頂為主, 取其接近神的意念, 之後這樣的圓頂結構也被伊斯蘭教所採用。然而大型圓頂建築有其先天上的工程結構困難, 伊斯坦堡的工程師想出的辦法是在中央的大圓頂旁依次建多個小圓頂互相支橕, 而形成了多圓頂式建築。當這樣的建築隨東正教傳至俄羅斯時, 即逐漸失去原來工程上的意義, 俄羅斯人結合了高塔及圓頂, 發展出蔥型頂的型式, 塔身較小且內部有柱支橕, 其實已沒有建造多頂的需要, 多頂結構的裝飾意義大於工程意義, 從建築學方面來看已流於下乘, 但這樣的外型自有其風味。內部則遍布東正教特有的彩繪聖像畫, 是一充滿神聖感的空間。

路思義教堂以雙曲拋物面構成; 形狀如山, 或說如拱手。雖說為簡單的四片板塊, 但自下而上每一曲面的角度都不同, 至上方已成為兩個平行的垂直面, 此一設計使路思義教堂不論在實體建構或模型製作時均為高難度的作品。面與面間不接觸, 而以鋼架及玻璃構成的窗戶相連, 構成獨特的「一線天」式樣。每天早晨陽光即從天窗沿著教堂中心線灑入, 而於十點時射在講台的十字架上, 配合教會禮拜的時間, 使空間充滿宗教的感動。內部為一個個小方格的設計, 使外部為凹面構成的教堂, 自內部看顯得寬敞。

聖石廟以多層向心的圓圈及八角形構成, 屬於精神感染力強的建築。圓頂以輕材質構成, 貼滿金泊, 與下方的牆壁高度成 1 1的比例; 下方牆面長寬符合黃金比例, 使結構顯得簡單大方, 充滿古典美。內部為拜占庭風格, 以馬賽克構成的幾何圖形及經書文字粧飾。

錫克教教義綜合了伊斯蘭教及印度教, 為一人本主義的宗教。金廟為錫克教最重要的建築, 宮殿式的設計, 上貼金泊, 長寬符合黃金比例, 充滿古典美。

舊新會堂為猶太教最古老的會堂。採北歐式的尖頂, 建築簡單樸素, 階梯形的山牆為惟一裝飾。大門不開於正中央, 顯見會堂原為廳堂的功能。經典托拉置於前方中央, 人群則圍繞經典而坐。早期男女不平等, 男性坐於屋內, 女性則坐於外圍, 因此舊新會堂即成為有圍牆的建築。

觀眾問題一: 請問各建築光線設計上的不同點在那?

基本上陰暗空間, 或可說有光線控制的空間感染力會較明亮空間, 或說沒有光線控制的空間感染力來得高。



中國: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中國:一個世界強國的複興_讀書頻道_新浪網

-

目錄

top
第一部 完美的文明︰18世紀末之前的中國
第一章 揚帆駛出劉家港
第二章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最進步的文明
第三章 一個以理性為基礎的倫理道德
第四章 靠倫理道德的凝聚力治理國家
第五章 漢人中心的世界秩序
第六章 歐洲人想像中的中國

第二部 古老中國︰王朝的崩潰(1793-1949)
第七章 帝王朝代周期輪回的末日(1793-1838)
第八章 內亂外患(1839-1899)
第九章 儒家帝制的終結(1900-1911)
第十章 不存在的共和政體(1912-1937)
第十一章 抗日戰爭和國內戰爭(1937-1949)
第十二章 偉大文化的慢性衰落(1861-1949)

第三部 一張白紙︰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1949-1976)
第十三章 後補的小資產階級革命(1949-1952)
第十四章 社會主義革命(1953-1957)
第十五章 “大躍進”(1958-1960)
第十六章 一個智暫的體整期(1961-1965)
第十七章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1966-1969)
第十八章 大結局(1970-1976)
第十九章 毛的遺產

第四部 現代中國的誕生︰鄧小平領導下的中國(1978-1997)
第二十章 杰出的領導人
第二十一章 解放農民(1979-1983)
第二十二章 城市改革(1984-1988)
第二十三章 對外開放
第二十四章 上海的再生
第二十五章 從鄧的“南巡”到他的逝世(1992年1月-1997年2月)
第二十六章 鄧的政治遺產︰一個亞洲的發展中國家
第二十七章 鄧的經濟遺產︰在一條把中國引向強大的路上

第五部 平穩過渡走向未來︰江澤民時代(1997-2002)
第二十八章 第三代領導登上舞台
第二十九章 鄧的增長模式的結束
第三十章 通貨緊縮和亞洲危機(1997-1999)
第一章 國家工業危機的爆發(1995-1999)
第二章 第二階段改革的突破(1997年9月)
第三章 到2010年的市場經濟
第四章 成功與失誤(1998年3月-2002年9月)
第五章 一個市場經濟下的進步黨
第六章 大中華︰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海外華人
第七章 中國能成功嗎?
第八章 2015年的中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民經濟體
第九章 世界工業品市場上的“中國恐懼”
第十章 21世紀的中國︰合作伙伴還是霸權者?

注釋
譯後記

采访 康拉德•赛兹博士(Dr. Konrad Seitz)--德国之声

康拉德•赛兹博士于1995年至1999年间担任德国驻华大使,并于2003年撰写了《中国 - 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China. Eine Weltmacht kehrt zurück)。赛兹博士在书中向读者介绍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以及成就,讲述了19世纪儒家帝制的崩溃以及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失望。该书描述了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及后来全力发展经济,奠定未来强国基础的历程。这本书被美国彭博资讯(Bloomberg)列为最重要的十本经济著作之一。

(China. Eine Weltmacht kehrt zurück
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德) 康拉德·赛茨著
许文敏, 李卡宁译
北京 |c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d 2007
322页 |c 图 |d 24cm 305
据原书2000年版译出 314 __ |a 责任者规范汉译姓: 塞茨(Seitz) 320 __ |a 有书目 (第314-320页)

本书由五个部分组成,介绍了古老中国的历史、中国在19世纪的衰落、在毛泽东领导下重新站起来的新中国,以及之后中国全力发展经济,奠定未来强国基础的历 程。 500 10 |a China : eine

The Citizen of the World: Or Letters from a Chinese Philosopher Residing in London

The Citizen of the World: Or Letters from a Chinese Philosopher Residing in London

One of my favourites is Oliver Goldsmith, and Goldsmith wrote an entire two-volume novel called 'Citizen of the World' - a beautiful title, 'Citizen of the World' - in which he wrote the entire novel through the eyes of a Chinese man visiting London. And so it was a kind of double joke in a way: he created a Chinese fictional visitor to a very real city and had him write home letters and had the responses coming from Chinese back home. He added one phrase - I'll just throw this into the lecture, it just came into my head - that may have resonance with those Chinese visiting us now from China. Goldsmith wrote in this novel, has a character say in this novel: 史景遷先生

我喜愛的作家之一為奧利弗戈德史密斯,而他寫出一套兩卷本的小說的'世界公民' ---書名取得美, '世界公民'整本書都採某中國人訪問倫敦時的觀點。這辦法可以說是種雙重笑話的故事:他創造了一位虛構的中國遊客到貨真價實的城市來,他還寫家書並接獲中國回傳的信件。主角補充一句話---我臨時想起它,就拿來此講座獻寶—這對目前來訪我們的中國客人可能會心有戚戚焉。Goldsmith在該小說書中說道:

'You know, I think these British people are trying to reason me out of my own country. They're trying to push their pressure on me to get me to lose my sense of what it is to be Chinese.'

'你說邪不邪,我覺得這些英國佬千方百計要說服我忘掉大清帝國。他們正試圖對我施壓,好讓我我麻木不仁,忘記我身為大清子民。
hc: 這句話在The Citizen of the World: Or Letters from a Chinese Philosopher Residing in London 似乎找不到

And I thought if I had more research time, I'd like to know if people in the 18th century read that sentence and saw that it had the power that I think it does now. How often do we try to reason people out of their own cultures because of our analytical stance or our feeling of superiority or our sense that we have a different kind of skill than they do.

我要是有更多時間來研究的話,倒想知道18世紀的人在讀了上述這句話,是否讓我以為吾道不孤,也能看出它對現在讀者的震憾力道。我們可不是往往試著要菜別人的文化根源,只因為我們採取的分析的立場,或我們自覺立於優勢,或感覺我們遠比對方多一種不同的技能。



Wikipedia article "Oliver Goldsmith".


2008年6月26日 星期四

BookCrossing

這玩藝可能還沒風行到台灣

Welcome to BookCrossing, where 686,002 people in over 130 countries come to share their passion for books with the world. How? It's easy.

Simply click on the link below and sign up for free in less than 1 minute-- that's it!

At BookCrossing, you can register any book you have on the site, and then set the book free to travel the world and find new readers.

Leave it on a park bench, at a coffee shop, at a hotel on vacation. Share it with a friend or tuck it onto a bookshelf at the gym -- anywhere it might find a new reader! What happens next is up to fate, and we never know where our books might travel next. Track the book's journey around the world as it is passed on from person to person.

Join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active BookCrossers daily in our many forums to discuss your favorite authors, characters and books in every genre throughout history right up through current releases.

Join BookCrossing Help make the whole world a library and share the joy of literacy. Reading becomes an adventure when you BookCross!

Help spread the word and bookmark us at StumbleUpon, Del.icio.us, Digg and more!

2008年6月21日 星期六

The Carl Rogers Reader 罗杰斯著作精粹

The Carl Rogers Reader



harry, nibbled to death

Page 45
Three years ago a workshop group helped me to realize how harried and driven I felt by out side demands — "nibbled to death by ducks" was the way one person ..
The Carl Rogers Reader (ペーパーバック)
Carl R. Rogers (著), Valerie Land Henderson (著)

  • ペーパーバック: 544ページ
  • 出版社: Mariner Books (1989/8/16)
  • 言語 英語, 英語, 英語
  • ISBN-10: 0395483573
  • ISBN-13: 978-0395483572
  • 発売日: 1989/8/16
  • 商品の寸法: 20.4 x 14 x 3.6 cm





GOOGLE BOOKS

罗杰斯著作精粹


罗杰斯著作精粹

又名: The Carl Rogers Reader

译者: 钟华 / 刘毅
作者: (美)罗杰斯
ISBN: 9787300069968
页数: 484
定价: 49.8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6-10-1

简介 · · · · · ·

  本书是由罗杰斯的学生和同事从其一生的16本著作和200多篇论文中精选而成的,编者与罗杰斯之间既有工作上又有情感上的密切关系。
    无论是罗杰斯有关治疗、个人成长、教育、科学、哲学、社会问题等方面的见解,还是有关他个人的经历都在本书中展现了出来。
    这些论著的时间跨度从1942年其成名作《咨询与心理治疗》到1987年离开人世,还包括一些以前从未发表过的文章。通过这本书,我们得以全面地了解罗杰斯宏大的思想体系和独特的生命历程。

作者简介 · · · · · ·

   卡尔·R·罗杰斯(1902-1987)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性本善,有自我实现的发展潜力;他创立的“当事人中心疗法” 主张心理治疗师要有真诚关怀当事人的感情,在真诚和谐的关系中启发当事人运用自我发展潜力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增强自信心。
    罗杰斯的心理疗法在当今欧美各国广泛流行。他认为这一原理也适用于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以及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他的影响遍及全世界,而且至今魅力不减。

額賀章友 中日佛教交流史(戰後五十年)

額賀章友 先生這本書
如果有下述 或可改善
索引
各頁標示年代--許多篇文內只說月日
更簡潔點 譬如說 將職銜等括號起來放在名後

中日佛教交流史(戰後五十年)

前言
中文版序言
日文版序言
第一章 尋求和平友好
一、滿載和平友好心願的佛像東渡扶桑
二、中國殉難烈士慰靈實行委員會成立
三、中國佛教協會宣告成立
四、送回中國殉難烈士遺骨
五、中國派遣首次訪日代表團
六、日中佛教交流懇談會誕生
七、中國佛協趙樸初副會長首次訪曰
八、日本佛教使節團戰後第一次訪華
九、中國在日殉難烈士名冊送交中國
十、日中舉辦鑒真和尚圓寂紀念活動
十一、日本天台宗訪華團戰後首次參拜天台山
十二、日本臨濟宗使節團戰後首次參拜臨濟塔
十三、日本真言宗豐山派親善使節團訪問中國
第二章 經歷嚴峻考驗
一、中國文化大革命的狂風暴雨
二、日中友好宗教者懇話會誕生
三、日中兩國間實現邦交正常化
四、日中佛教界恢復往來與交流
五、新興宗教教團代表初次訪華
六、日本日中友好佛教協會宣告成立
七、天台宗曰中友好訪華團訪問中國
八、日中友好佛教協會代表訪問中國
九、日中友好宗教者懇話會創立十年
十、目睹激劇變動的今日中國
十一、日中友好淨土宗協會誕生
第三章 發展交流往來
一、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訪問日本
二、日中友好臨黃協會宣告成立
三、鑒真大和尚坐像回歸故里巡展
四、善導大師圓寂1300周年法會
五、道元禪師得法靈跡碑落慶法會
六、中國佛教協會派遣首批留學僧
七、趙會長獲日本佛教傳道功勞獎
八、趙會長首次獲名譽博士學位
九、鳩摩羅什尊像奉安開光法會
十、天台宗祖師顯彰碑揭幕法會
十一、惠果、空海紀念堂落慶法會
十二、趙樸初會長榮獲庭野和平獎
十三、佛教聖地五台山各寺院開放
十四、日中青少年書法交流開始
十五、日中佛教學術交流啟動(一)
十六、日中佛教學術交流啟動(二)
十七、臨濟祖塔修復落慶法會
第四章 締結黃金紐帶
一、比睿山宗教首腦會議開幕
二、趙樸初會長穗高山莊清談
三、趙會長探訪慈覺大師足跡
四、趙會長尋訪沖繩先祖之足跡
五、趙會長再次獲名譽博士學位
六、鳩摩羅什紀念堂落慶大法會
七、藥師寺玄奘三藏院落慶法會
八、日宗懇成立25周年紀念慶典
九、日中佛教友好交流紀念大會
……
戰後五十年中日佛教交流史年表
後記前言
中文版序言
日文版序言
第一章 寻求和平友好
一、满载和平友好心愿的佛像东渡扶桑
二、中国殉难烈士慰灵实行委员会成立
三、中国佛教协会宣告成立
四、送回中国殉难烈士遗骨
五、中国派遣首次访日代表团
六、日中佛教交流恳谈会诞生
七、中国佛协赵朴初副会长首次访曰
八、日本佛教使节团战后第一次访华
九、中国在日殉难烈士名册送交中国
十、日中举办鉴真和尚圆寂纪念活动
十一、日本天台宗访华团战后首次参拜天台山
十二、日本临济宗使节团战后首次参拜临济塔
十三、日本真言宗丰山派亲善使节团访问中国
第二章 经历严峻考验
一、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狂风暴雨
二、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诞生
三、日中两国间实现邦交正常化
四、日中佛教界恢复往来与交流
五、新兴宗教教团代表初次访华
六、日本日中友好佛教协会宣告成立
七、天台宗曰中友好访华团访问中国
八、日中友好佛教协会代表访问中国
九、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创立十年
十、目睹激剧变动的今日中国
十一、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诞生
第三章 发展交流往来
一、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访问日本
二、日中友好临黄协会宣告成立
三、鉴真大和尚坐像回归故里巡展
四、善导大师圆寂1300周年法会
五、道元禅师得法灵迹碑落庆法会
六、中国佛教协会派遣首批留学僧
七、赵会长获日本佛教传道功劳奖
八、赵会长首次获名誉博士学位
九、鸠摩罗什尊像奉安开光法会
十、天台宗祖师显彰碑揭幕法会
十一、惠果、空海纪念堂落庆法会
十二、赵朴初会长荣获庭野和平奖
十三、佛教圣地五台山各寺院开放
十四、日中青少年书法交流开始
十五、日中佛教学术交流启动(一)
十六、日中佛教学术交流启动(二)
十七、临济祖塔修复落庆法会
第四章 缔结黄金纽带
一、比睿山宗教首脑会议开幕
二、赵朴初会长穗高山庄清谈
三、赵会长探访慈觉大师足迹
四、赵会长寻访冲绳先祖之足迹
五、赵会长再次获名誉博士学位
六、鸠摩罗什纪念堂落庆大法会
七、药师寺玄奘三藏院落庆法会
八、日宗恳成立25周年纪念庆典
九、日中佛教友好交流纪念大会
……
战后五十年中日佛教交流史年表
后记

2008年6月20日 星期五

Life Under Pressure: Mortality and Living Standards in Europe and Asia, 1700-1900

Life Under Pressure

April 2004
6 x 9, 545 pp., 29 illus.
$45.00/£29.95 (CLOTH)
Short

ISBN-10:
0-262-02551-5
ISBN-13:
978-0-262-02551-5

Life Under Pressure
Mortality and Living Standards in Europe and Asia, 1700-1900
Tommy Bengtsson, Cameron Campbell and James Z. Lee

Table of Contents and Sample Chapters

This highly original book -- the first in a series analyzing historical population behavior in Europe and Asia -- pioneers a new approach to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cieties in the past. Using techniques of event history analysis, the authors examine 100,000 life histories in 100 rural communities in Western Europe and Asia to analyze the demographic response to social and economic pressures. In doing so they challenge the accepted Eurocentric Malthusian view of population processes and demonstrate that population behavior has not been as uniform as previously thought -- that it has often been determined by human agency, particularly social structure and cultural practice.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analyzing age, gender, family, kinship, social clas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climate, food prices, and real wages to compare mortality responses to adversity. Their research at the individual, household, and community levels challenges the previously accepted characterization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behavior in Europe and Asia in the past. The originality of the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geographic breadth and historical depth of the data make Life Under Pressure a significant advance in the field of historical demography. Its findings will be of interest to scholars in economics, environmental studies, demography, history, and sociology as well as the general reader interested in these subjects.
Life Under Pressure: Mortality and Living Standards in Europe and Asia, 1700-1900 (Eurasian Population and Family History)

翻譯不少粗心處 如 single measures 翻譯成單一指標 contexts 一會"背景 "一會"環境"


压力下的生活


压力下的生活


又名: Life under Pressure : Mortality and Living Standards in Europe and Asia , 1700-1900

译者: 李霞 / 李恭忠
作者: [瑞典]托米·本特森 / [美]康文林 / [美]李中清 等
副标题: 1700~1900年欧洲与亚洲的死亡率和生活水平
ISBN: 9787802304635
页数: 664页
定价: 58.0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7.12

   这是一部具有高度原创性的论文集,书中首次系统地分析了18~19世纪欧洲和亚洲的人口行为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运用事件历史分析法,考察了 当时的比利时、意大利、瑞典、中国和日本100多个乡村社区中10万余个生活史实,分析其在经济和社会压力下的人口反应。从而挑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马尔萨 斯人口观,证明了人口行为具有空间差异,而且取决于人类的意志,尤其是社会结构和文化实践,这就把历史人口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我国人口学及相关学科的 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  录
  原版序言…………………………………………………………………………………………1
  致 谢……………………………………………………………………………………………1
  作者简介…………………………………………………………………………………………1
  第一篇 绪  论
  马尔萨斯的观点…………………………………………………………………………………3
  第一章 一种新马尔萨斯主义视角……原文無"主義" New Malthusian Perspectives………………………………………………………5
  李中清、康文林、托米·本特森
  第一节 方法………………………………………………………………………………8
  第二节 数据………………………………………………………………………………18
  第三节 设计………………………………………………………………………………19
  第四节 组织………………………………………………………………………………22
  第二篇 比较地理
  第二章 生活水平与经济压力…………………………………………………………………31
  托米·本特森
  第一节 东西方生活水平的差异…………………………………………………………33
  第二节 生活水平的概念…………………………………………………………………37
  第三节 关于死亡率与短期经济压力的研究……………………………………………43
  第四节 营养、灾害与死亡率……………………………………………………………48
  第五节 粮价及其对不同社会经济群体的影响…………………………………………53
  第六节 个体和家庭生命周期中的消费和生产…………………………………………59
  第七节 结语………………………………………………………………………………65
  第三章 经济压力与死亡率……………………………………………………………………67
  康文林、李中清、托米·本特森
  第一节 理论………………………………………………………………………………70
  第二节 水准………………………………………………………………………………73
  第三节 反应………………………………………………………………………………77
  第四节 结语………………………………………………………………………………91
  第四章 家庭与社区……………………………………………………………………………93
  李中清、托米·本特森、康文林
  第一节 社区组织…………………………………………………………………………95
  第二节 家庭群体组织……………………………………………………………………102
  第三节 结语………………………………………………………………………………114
  第五章 社会与死亡率…………………………………………………………………………117
  李中清、康文林、王丰
  第一节 社会理论…………………………………………………………………………119
  第二节 方法………………………………………………………………………………124
  第三节 水准………………………………………………………………………………125
  第四节 反应………………………………………………………………………………135
  第五节 结语………………………………………………………………………………142
  第三篇 地 方 史 Local Histories
  第六章 斯卡尼亚四个教区的死亡率与社会阶级,1766~1865年…………………………147
  托米·本特森
  第一节 贫困救济…………………………………………………………………………151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156
  第三节 模型和数据………………………………………………………………………164
  第四节 结果………………………………………………………………………………168
  第五节 结语………………………………………………………………………………184
  第七章 莎特及其周边地区的死亡率与现代化,1812~1900年……………………………189
  乔治·奥尔特、穆里尔·内文、米歇尔·奥里斯
  第一节 数据………………………………………………………………………………194
  第二节 从旧的危机到新的危机:经济发展的人口成本………………………………198
  第三节 关于死亡的经济学:价格、工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交互影响………………205
  第四节 家庭中的死亡……………………………………………………………………216
  第五节 住房、拥挤和家庭内部的死亡率差异…………………………………………217
  第六节 结语………………………………………………………………………………224
  第八章 埃米利亚、托斯卡纳和威尼斯三个社区的死亡率与环境,1800~1883年………229
  马可·布雷斯奇、伦佐·德罗萨斯、马泰奥·曼弗雷迪尼
  第一节 背景………………………………………………………………………………23l
  第二节 意大利北部………………………………………………………………………235
  第三节 数据………………………………………………………………………………245
  第四节 模型………………………………………………………………………………247
  第五节 结果………………………………………………………………………………253
  第六节 结语………………………………………………………………………………275
  第九章 奥州两个村庄人口的死亡率与家庭,1716~1870年………………………………277
  津谷典子、黑须里美
  第一节 背景………………………………………………………………………………280
  第二节 社区和数据来源…………………………………………………………………286
  第三节 死亡率水准和模式:生命表分析的结果………………………………………293
  第四节 多变量分析中的变量……………………………………………………………296
  第五节 离散时间事件史分析的结果……………………………………………………305
  第六节 结语和讨论………………………………………………………………………320
  第十章 辽东七个人口群体中的死亡率与家庭,1749~1909年……………………………323
  康文林、李中清
  第一节 清代中国的生活水平……………………………………………………………324
  第二节 数据………………………………………………………………………………329
  第三节 模型………………………………………………………………………………334
  第四节 结果………………………………………………………………………………340
  第五节 结语………………………………………………………………………………356
  第四篇 比较人口学
  第十一章 死亡率的性别差异…………………………………………………………………361
  乔治·奥尔特、马泰奥-曼弗雷迪尼、保罗·奈斯泰特
  第一节 关于性别差异的各种解释………………………………………………………363
  第二节 性别差异的年龄模式……………………………………………………………369
  第三节 结语………………………………………………………………………………39l
  第十二章 婴幼儿死亡率………………………………………………………………………393
  米歇尔·奥里斯、伦佐·德罗萨斯、马可·布雷斯奇
  第一节 婴幼儿死亡率:估算、水准和趋势……………………………………………396
  第二节 婴幼儿死亡率的模型……………………………………………………………407
  第三节 人之初:婴儿与家庭……………………………………………………………415
  第四节 生物的还是社会的?数据的挑战………………………………………………424
  第五节 因果关系转变:当儿童在经济条件面前变得更脆弱时………………………436
  第六节 相同的模式,不同的水准:从文化到生态……………………………………439
  第七节 结语………………………………………………………………………………444
  第十三章 老年死亡率…………………………………………………………………………447
  津谷典子、保罗·奈斯泰特
  第一节 理论背景…………………………………………………………………………450
  第二节 数据和指标………………………………………………………………………453
  第三节 死亡率水准………………………………………………………………………463
  第四节 死亡率的决定因素………………………………………………………………467
  第五节 结语和讨论………………………………………………………………………482
  第十四章 行为与人口学:压力下的生活之欧亚比较………………………………………485
  李中清、康文林、托米·本特森
  第五篇 附  录
  第十五章 资料来源和指标…Measures…………………………………………………………………499
  康文林
  第一节 需要………………………………………………………………………………500
  第二节 资料来源的比较…………………………………………………………………502
  第三节 可获得的数据……………………………………………………………………509
  第四节 模型………………………………………………………………………………519
  第五节 结语………………………………………………………………………………534
  图表目录索引……………………………………………………………………………………535
  一 地图索引………………………………………………………………………………535
  二 图题索引………………………………………………………………………………535
  三 表题索引………………………………………………………………………………537
  参考文献…………………………………………………………………………………………545

2008年6月19日 星期四

散文與人.第五集

(第1集)
作者:邵燕祥 林贤治 编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类别:文学
出版时间:1993-06-01 印刷时间:1993-06-01

散文與人.第五集

看上對英美法西歐南美等幾篇

這是一集懷股故人之書 我原為譯文買它 卻多讀許多談我多沒聽過的中國人之生死



散文与人 5

散文与人 5
作者: 邵燕祥(主编) 林贤治(主编)
isbn: 7536021380
书名: 散文与人 5
页数: 278 pages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定价: 11.5
装帧: 精装
出版年: 1995-12

林贤治一向致力于恢复民族记忆,揭露往事疮疤,素为官方不喜。因此其主编的多份刊物,纷纷无疾而终。策划的书,也难有好的结局。《散文与人》最困难时一年 只出一本,记忆出过四辑再无消息。现在有《人文随笔》勉励支持,却是特价书架上的座上客。处境卑鄙,其人却决不可轻视。在我看来,林氏持论之宏大,文采之 飞扬,当今中国惟有朱学勤可与分庭。如此才华,如许赤子之心,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这是林氏的悲哀,也是时代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