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 》(許倬雲)《獻曝集——許倬雲自選集》

(2011年謝立沛老師送的書)

我幾年前參加台灣大學的一次國際會議 (英文)
第一次許倬雲的大將之風 的談話
印象深刻
那之前他已是院士 兩岸的史學名家
我還讀過類似"從中國歷史看領導"之類的書 (我認為它比較不成功)

這本"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 的末段可以一記:

"歸根究底 台灣兩次更易國家 而未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 當為兩岸關係疏離及台灣內部族群間矛盾的首要原因 兩岸人民有五十年不同的集體記憶 彼此之間又有不同的盼望 則是其深層的背景 如何解除誤解 癒合傷口 實在不是易事! 歷史走向和解 抑是衝突與毀滅? 端賴當時各階層人士的智慧"




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



《萬古江河》是許倬雲畢生智慧的結晶,也是他對中國文化發展問題的創新詮釋!
  本書以江河流域的擴大比喻文化的進展,從中國文化發軔的地理空間開始談起,論及史前時期中國文化的多元發展與分合,然後再細述中國文化在不斷的衝突與融合中,一步步擴大進入世界體系的歷程。最後,全書以中國文化面對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帝國壓力下的「百年蹣跚」為結束。
  《萬古江河》近27萬言,涉及的內容極為豐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文學藝術、經濟社會的演變、科學技術的發展、文化的交流互動等,字裡行間既有高空鳥瞰式的宏觀洞見,又有具體日常生活的細微描寫。
  更重要的是,本書不但擺脫了中國文化本位主義,也著重於庶民觀點及大區域文化的比較研究,每每以全球文化的高視點,來詮釋多元且複雜的中國文化發展歷程。其視野之開闊、思路之寬廣,實為相關著作中所僅見。
   許倬雲耗時三年完成的這部大著作,雖是以精深學術為底子,但作者的文字風格極為暢達,也不直接引用史料原文,因此本書已跨越了歷史專業讀者群的範圍,非 常適合一般讀者閱讀。作者在書中闡釋了上百個一般讀者想知道,但又不曉得到哪裡去問的文化議題,例如:台灣為什麼晚至近代才出現在中國歷史上、中古的老百 姓吃些什麼、《金瓶梅》為什麼是有反叛精神的創作、長江文化和黃河文化有何差異、孔子的「仁」到底是什麼意思、中國為什麼沒有出現代西方的工業化……等。 一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今日的讀者不同於舊時,在這平民的時代,大率受過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對歷史有興趣。」──而本書,即是為這一代中國人所撰寫 的歷史。
設計概念
1. 封面的古黃河圖,呼應作者的主軸概念
    《萬古江河》的封面特別選用清初佚名的「黃河圖」,並以此圖將全書包覆起來,其意義在具體展現本書作者貫穿全書的主軸概念──以大江大河比喻中國文化發展 的多變歷程。同時,封面頁刻意停格在黃河入海之處,正是為了呼應作者在「序」和「後言」中所提,中國文化在當今全球化過程中的處境與方向。 
2. 絹絲長卷的質感,象徵中國文化的內蘊多采
  本書封面的材質及印刷,除了要求印色精準之外,還特別做出有如絹絲畫般的光澤,甚至會隨著光線折射?不同的色彩。如此做法,一方面當然是為了呈現這幅黃河圖原本絹絲長卷的質感,但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表現作者所言的中國文化特質──豐富多變、光采內蘊。
3. 特殊的書名字體及特文斷句,反映中國文化整體樣貌
  《萬古江河》封面上的書名使用了極粗的黑體字,再配上以河流為主的柔性底圖,一者方正剛硬、一者彎曲柔軟,正好反映出中國文化特色:剛柔並存、兼容並蓄。此外,從封底延伸至書背的特文,參差的斷行排列方式,象徵主流文化之外許許多多無法開展、中途截斷的次要文化。
4. 序言及目錄編排,貫徹本書文化如江河的概念
   序言及目錄的編排刻意延續封面河流的意象,將文字分上下兩組排列,中間的空白處則形成河流狀。如此一來,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可由具象的黃河封面開始,接 續到序言的「文字河流」,再進入到內文文字──作者筆下的中國文化長河。如此設計,最能貫徹作者用河流比喻中國文化發展的概念。
5. 平裝裝訂,讓讀者閱讀中體會文化「發展」
   《萬古江河》未採用精裝或軟精裝,而選用了平裝裝訂。一本平裝書,讀者只要一頁一頁讀完一遍,其變舊、磨損的程度要超過精裝書。那《萬古江河》為何選用 平裝?其背後的概念是試圖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同時也經歷或「見證」文化發展歷程:書籍從嶄新的絃麗與光采漸漸趨向陳舊與磨損,其過程一如世界任何地 區、任何文化的發展一樣,都是由興而衰、由起而落,從光采絢麗走向平淡無奇。換言之,讀者讀平裝本的《萬古江河》時,書籍本身的變化,恰可與書中中國文化 從「東亞天下的中心」到「百年蹣跚」的發展過程互為印證。
作者簡介
  把嚴謹、精深的學術內容,能闡釋的舉重若輕,又能敘述的深入淺出,非大學者不能為。許倬雲這位國際著名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就是這樣一位學貫中西歷史、識跨不同學科的大學者。
  許倬雲1930 年出生於江蘇無錫。他自1962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後,先後執教于臺灣大學、美國匹茨堡大學,其間多次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杜克 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講座教授,1986年,他榮任為美國人文學社榮譽會士。許倬雲著述等身,不但在中國文化史、社會史和中國上古史等領域有精深造詣,同 時也嫻熟西方歷史,更善於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治史,著有《求古編》、《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漢代農業》、《西周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等近四十部專書。

詳細資料


  • 規格:平裝 / 480頁 / 21.5*17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國地區考古略說第1節 孕育出中國文化的自然地理
第2節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活動
第3節 農業與聚落
第4節 新石器文化的區系類型及聚合過程
第5節 古代傳說與族群分合
第6節 複雜社會的出現
第7節 中國古代文化與兩河古代文化發展的比較

第二章 中國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3世紀)第1節 進入青銅時代
第2節 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第3節 華夏文明體系──西周封建與「三代」觀念
第4節 中國秩序的發展與重組——地方文化與融合
第5節 中國思想體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學說及諸子百家的辯證發展
第6節 南方的興起——長江流域的發展及其與中原的融合
第7節 編戶齊民:國家組織與人民生活
第8節 生活資源與生活方式
第9節 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國的中國(公元前3世紀?公元2世紀)第1節 普世國家體制
第2節 精耕農業與市場網絡
第3節 中國文化體系的整合
第4節 民間的信仰
第5節 北疆游牧文化與中國文化的接觸
第6節 走向南方
第7節 佛教傳入中國與道教的形成
第8節 秦漢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第9節 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的比較

第四章 東亞的中國(公元2世紀?公元10世紀)第1節 秦漢帝國的崩解
第2節 中國與周邊民族
第3節 佛教的影響
第4節 文學與藝術
第5節 天文、數學與醫藥
第6節 中古的衣食住行
第7節 經濟型態的轉變
第8節 民族關係
第9節 中國對外關係
第10節 唐帝國與伊斯蘭帝國的比較

第五章 亞洲多元體系的中國(公元10世紀?公元15世紀)第1節 中古後期的中國與列國體制
第2節 征服王朝與漢人世界
第3節 東亞經濟圈的形成
第4節 經濟與多元網絡
第5節 宋代以來的知識階層
第6節 思想的多元與整合
第7節 近古科學與技術的發展
第8節 近古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第9節 近古中國與東亞轉型的特色

第六章 進入世界體系的中國 上篇(公元15世紀?公元17世紀)第1節 明代中國文化體系的僵化
第2節 人口與生活資源
第3節 大海波濤
第4節 第一波西潮
第5節 明代的工業
第6節 明代的市場經濟
第7節 南北經濟社會的差異
第8節 明代思想的轉變
第9節 明代中國與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第10節 台灣的歷史場合

第七章 進入世界體系的中國 下篇(公元17世紀?公元19世紀中葉)第1節 滿清帝國的性質
第2節 台灣的開發
第3節 清初民族與文化衝突問題
第4節 清代學術風氣
第5節 民間社會組織
第6節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
第7節 清代的商業活動
第8節 中國與西方的文化接觸
第9節 通俗文化
第10節 當時的歐洲

第八章 百年蹣跚(公元19世紀中葉?公元20世紀中葉)第1節 內亂與外患
第2節 中國近代經濟的改變
第3節 教育制度的改變
第4節 中國的武化現象
第5節 都會文化的勃興
第6節 時代思想與文化變遷
第7節 中國近代革命與俄國革命的比較
第8節 中國維新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的比較
第9節 台灣百年的變化
後言
圖表索引

  在數千年的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上,我所看到的十分有限,正如渚岸望江,有時看到波濤洶湧,有時看到平川緩流,終究只是一時一地的片斷。
   假如用河流為比喻,中國文化的發展有如黃河、長江。黃河、長江,源頭相距不遠,都在巴顏喀喇山區,一向北流,一向南流。這兩條大河的水系,籠罩了中國的 大部分疆域,然後殊途同歸,傾瀉於太平洋的黃海與東海。兩個水域分別在中國的北部和中南部,界定了兩個地理環境,呈現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黃河九曲,夭矯如龍,先是昂首北上,接著俯衝南下,然後迤邐向東,傾注大海,帶走了萬仞黃土,鋪散在千里平原,天玄地黃常為中國宇宙的本色。黃河帶給中 國肥沃的土壤,也挾來一次又一次的洪患劫難。中國人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也積聚了文化的創造力。因此,本書封面以黃河為象徵。
  只是長江水系,支流複雜,多姿多采,也許更近似文化長河的變化景象。
   長江源自巴顏喀喇山下的涓涓細流,先流向西南的深谷,襲奪金沙江,再流入四川接納沱江、岷江、嘉陵江,匯集了藏邊甘青的靈水,始成洪流。從此,大江東 流,在衝破大巴山的攔阻時,奔騰叫嘯,兩岸峰高及天,神女霧掩,巫峽雲遮,藤蘿垂碧,灘險水急。江水又東,出峽之勢,直瀉千里,奔入湖廣丘陵湖泊,於是浩 蕩奔放,始成大器。江水又東,一路收容湘資沅澧,以及贛江、清江帶來的南方雨流和漢水帶來的中原黃土,更有雍容廣大的氣象:星沉平野,月上東山,遠樹近 山,江渚沙洲,美不勝收。自此東下,江水浩瀚,日月出入其中,隔岸但見山影。過了南京,遂與海通,廣陵夜潮,石城汐止。江海相拒相迎,進退之間,或則江水 積澱成洲,攔江截流;或則江流沖刷,裂岸崩石。終於大江傾瀉入海,一時還不能與海水融合,儼然是藍色大海中的一條綠色潮流。有大江帶來的水流,挾來的數千 里泥沙,海洋始能成其大。百川朝宗,天下眾流都在五洋七海中泯合,無所區別!
  中國文化從源頭的細流,長江大河一路收納了支流河川的水量,也接受了這些河川帶來的許多成分,終於匯聚為洪流,奔向大海。──這一大海即是世界各處人類共同締造的世界文化。
   本書是為這一代中國人撰寫的歷史,也就是中國文化成長發展的故事,及對於這一過程的解釋。在這一故事中,隨著歷史的進展,中國文化的內容與中國文化占有 的空間都不斷變化:由黃河流域為核心的「中國」,一步一步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國」。每一個階段,「中國」都要面對別的人群及其締造的文化,經過不斷接觸 與交換,或迎或拒,終於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那些鄰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別人」融合為一個新的「自己」。這一「自己」與「他者」之間的互動,使 中國文化不斷成長,也占有更大的地理空間。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經歷了數千年,一個多元而複雜的中國文化體系,終於成形。
  本書敘述的故 事,因此是一個主角與場景經常轉變的曲折歷程。正如廣場上的活動,可能只是幾個人之間的談話,逐漸吸引了附近別人的參與,經過幾度轉折,竟聚集為不少的群 眾,討論的主題也可能遠離了原來的談話。當然,這樣的譬喻,究竟還是太簡單,不足以形容文化史的複雜性。
  本書各章的標題,得益於梁任公 先生〈中國史敘論〉中所述的觀念,將中國文化圈當作不斷擴張的過程,由中原的中國,擴大為中國的中國,東亞的中國,亞洲的中國,以至世界的中國。凡此階 段,因為我們的時代已與任公的時代不同,舉凡中國文化史的史料、中國歷史的知識,以及其他文化歷史的研究,於最近百年來均有長足進展,是以本書不僅有自己 設定的斷代,於各個段落的界說也有自己的認知,而毋須受任公歷史觀念的約束。
  既然本書是以中國文化圈的發展為主要著眼點,其不同於一般 中國通史的內容在於不以政治體為界定中國文化圈的斷代標竿。因此,本書完全與中國傳統正朔紀年的理念脫鉤,是以公元紀年畫分為幾個大段落。公元紀年,只是 為了約定俗成的方便。這些大段落的起訖,也只是取其年代的整數。文化演變是逐漸的,不能刀切豆腐,乾淨俐落的切斷演變線索,是以,本書於敘述歷史事件的變 化時,稍有超前落後若干年,逸離斷代的情形。
  為此,本書的前半(第一章至第五章),以公元1500年為斷代下限,此時正是全球經濟體系 成形的前夕。後面三章,敘述的則是中國在全球化浪潮衝擊下的五百年。這五百年間,中國體驗了沒頂的驚險,也學習著弄潮兒衝浪的功夫。這是占人類社會四分之 一人口的龐大族群,以數千年積蓄的能量,投身演出的五百年悲喜劇!
  本書既以文化發展為主題,應當同時論列文化內容及文化外延。在文化內 容方面,本書將於日常文化、人群心態及社會思想多所注意,尤其注意一般小民百姓的生活起居及心靈關懷。中國的正史,一向是帝王將相、聖賢名流的紀錄。近世 新出版的通史,仍不能擺脫以政治史為綱之舊習,日常生活部分少見著墨。本書轉移敘述的重點,並不是輕視朝代更迭、國家興亡,以及各時代的典章制度、嘉言懿 行。凡此項目,史學界前輩均已有過敘述。本書之另有著重,其實也是為了補苴一般通史的空白。
  今日讀史的讀者,不同於舊時,在這平民的時 代,大率受過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對歷史有興趣。他們關心的事,當為由自身投射於過去,希望瞭解自己何自來,現在的生活方式何自來。本書在此等處著手, 既為了針對讀者的求知慾,敘述日常生活及諸種心態觀念的來龍去脈,也是為了這些事項本身的演變有其漫長的過程、豐富的內涵,值得史學工作者探討。
   中國文化,本有內華夏、外諸夷的傳統。近世以來,民族史學與民族國家的建構同步進行,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現象,近代中國史學不能自外於這一潮流。於 是,中國人的歷史觀,承受上述兩項因素,每每有中國文化自我中心的盲點,以為中國文化既是獨步世界,又是源遠流長。中國史學對於中國以外的事物,大多不大 注意,甚至於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交流的史實,也往往存而不論。本書呈現的中國歷史,是一個接納多元的複雜體系──這樣的形象,與中國文化中心論的觀點頗為 不同。中國文化的特點,不是以其優秀的文明去啟發與同化四鄰。中國文化真正值得引以為榮處,乃在於有容納之量與消化之功。
  本書為了彌補 自我中心觀念造成的缺陷,於文化圈的內外關係,特加注意。在這一主題範圍,本書不僅注意中國文化放射於其他文化的影響,也將注視中國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域 外文化曾有過的影響。本書目的,除學術興趣外,也不辭冒天下之不韙,擬對國民自大心態的偏差,盡規勸諫諍的努力。如前所述,今日的世界已漸為一體,任何地 區的居民都必須與其他社會或其他文化的成員,有所交往。過分自大,難免自蔽,於己於人,均非健全正常的心態。為此,本書將於中外文化交流的現象,在每章中 特有專節討論。
  除了文化交流現象以外,本書也將有專節,比較中國文化及其他文化在各自發展過程中的若干特定現象。比較研究,可以有助於 瞭解文化發展中,哪些是歷史的共相,哪些是自己的殊相。所謂知己知彼,沒有可作為參考的比較,即不易有真正的自知之明。本書各章都有中外文化比較的專節, 其所以選取各該歷史現象為比較的主題,並不意味該一時代只有這一現象值得注意,卻毋寧是選取一項,當作標本而已。
  大致言之,本書於史前 部份,並不設定「中原」觀念,而於歷史時代所謂的「中原」,也常有不同的定義。在空間上,「中原」是移動的,可由秦漢的黃河中游及關中,擴大為中古時代的 華北,再移轉到近古時代的東南,以至近代的沿海。而且,「中原」作為討論中國文化史的觀念,也與討論政治史的內涵不同。
  中國文化,若作 為一個文化圈,則在每一個時代,都可以超越政治或地緣定義的「中國」。最堪注意的,則是中國文化於中古以來,儼然是東亞許多地區共同參與的一個文化體系。 本書第四章以下,於中國文化系統的討論,即有不限於中國地區的理解,其中若干中外比較,是為了解釋中國歷史發展之特點,討論他處史實則是為了陳述時代背 景。
  總之,今世所有的文化體系,都將融合於人類共同締造的世界文化體系之中。我們今日正在江河入海之時,回顧數千年奔來的歷史長流,那是個別的記憶;矚望漫無止境的前景,那是大家應予合作締造的未來。萬古江河,晝夜不止。謹以此書,向千百代的祖先,獻上敬禮!

§內文1
萬古江河日夜流(刊於2005/12/23 聯合報)
作者:張作錦(聯合報前社長)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開卷扉頁並非如慣常所見的序言或凡例等,而是作者所訂「凡讀本書請先具備下列諸信念」。
 信念之一是:任何一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略有所知;之二是:所謂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怎樣才能產生溫情與敬意?人應該知道自己祖先從哪裡來,在什麼樣的環境裡生活,經歷了什麼樣的艱難險阻,創造了何樣的文明,犯過了何等的錯誤……。盤點了這些,我們才能清楚先人留下的資產是什麼,盈虧如何;然後我們才能滋生情感,立定目標,接棒跑下一段路。
  這樣的歷史書難找。坊間一般歷史書,多側重述說朝代的更迭,帝王的上下,將軍的征伐,吏治是否澄明,宦官和外戚是否弄權專政,以及「天朝」與「異族」的分 合關係等等。總之,太政治化了。政治只是人類活動的表象,不是發展的內在動力,讓它獨霸歷史篇章,是不正常、也是不健康的。
 許倬雲教授新著《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開展與轉折》,似乎刻意矯正此弊。他以人為歷史中心,以文化圈不斷擴張來解釋中國歷史,從中原的中國,到中國的中國,到東亞的中國、亞洲的中國,一直到走進世界體系的世界的中國。
  在推進的過程中,許教授指點給我們看的,是孕育出中國文化的自然地理、族群的對抗與融合、中國秩序的發展與重組、中國思想體系核心的成形、生活資源與生活 方式、經濟與科技的演進、文學與藝術、宗教與信仰,以及中國與西方文化的接觸。這一接觸,導致中國「百年蹣跚」,就銜接上當代中國人五味雜陳的記憶,然後 台灣跟著跳上歷史舞台。
  
  讀許教授的這本書,有時可能叫人「失望」:

讀歷史最重要的目的是從中學到教訓,前人的錯誤不要再犯。但這事很難,所以杜牧在〈阿房宮賦〉裡感慨系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但我們總要勉力而為,以減少國家人民受到傷害。
 對照於台灣今天的現實情況,許教授書裡很多論點,都值得我們警惕,雖然他沒有明說,或者不忍明說。
  譬如:政爭耗盡人才。明太祖廢相,文官與皇帝之間少了制衡,絕對的皇權保護了保守主義,敢於質疑制度者均受壓制。而皇帝不能行使職權時,絕對的權力則落於 近侍與宦官之手,他們貪污腐化,並以殘暴的手段壓迫文官與儒生。反彈的力量與絕對權力間引發不斷的衝突,中國的人才及社會的文化活動,都在長達百年的鬥爭 中消耗殆盡。等到西方開了新局,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悄然啟動,明廷既無人能察覺,更無力可肆應。 請看:台灣這十幾年來的政治鬥爭,消亡和消沉了多少人才?近侍的弄權,貪瀆的普遍,又何異於明季?台灣複製了明朝的作為,能不能避免與明朝一樣的後果?
  譬如:清談誤國。清談就是脫離現實談些不著邊際、無補時局的空話。魏晉談玄學,明代談心性,都以亡國結束。清代知識分子雖有所反省,主張學問要經世致用。 但當時的士人群起鑽研考據之學,只注意學問的細節,不再有「道」與「理」的理想。只見繁瑣,未見踐履,成了另一種形式的「清談」。 請看:今天台灣,大體上說,政治民主而言論自由,大家都可講話。在國會裡,在野議員和執政官員之間,不僅發言盈庭,而且往來辯駁;在社會上,意見領袖甚至 一般平民,都可寫文章給報紙發表,或上電視參加「叩應」節目。但是,說的夠多,卻做的甚少,國家各種指標,除了失業率、痛苦指數和自殺率攀升外,其他都是 每下愈況,這不也是「清談誤國」麼?
 譬如:「武化」問題。中國自太平天國戰爭以來,經革命、軍閥割據、北伐、內戰,各階段都唯武力是尚,一步 步走向「武化」。不僅軍事人口逐漸增加,而且誰掌握了武力,誰就能攫取經濟資源及政治權力。百年來國家建設不如人意,其中相當程度是軍費耗資過鉅。 請看:民國卅八年政府遷台初期,國防開支常佔國家總預算百分之七、八十以上。隨著局勢的緩和,逐漸減少,乃有餘力從事經濟建設,使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 之一。到了今天,政府對外關係,允宜善與人處,維持台海平靜,給國家創造可繼續發展的環境與機會。但為政者見不及此,無端製造對立與紛擾,使局勢緊張,人 心不定,再編列天文數字的經費採購武器,以資對抗。一旦形成「軍備競賽」,則不知將伊於胡底。今天「武化」的危險性,比起前代,更令人憂心。

許教授青年來台,在台讀書、教書,後雖有一段時間居留國外,但與國內保持密切接觸,經常回來研究、講學,現又回台長期定居,可說大半輩子與台灣在一起,他 對台灣的感情是不用多說的。在書中,他給了台灣很多篇幅,從「台灣的歷史場合」,到「台灣的開發」,最後以「台灣百年變化」結束全書。
  結束 全書時,他是這樣說的:自一八九五年清廷割台,到一九四五年回到中國,「台灣兩次更易國家,而未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當為兩岸關係疏離及台灣內部族群間矛 盾的首要原因。兩岸人民有五十年不同的集體記憶,彼此之間又有不同盼望,則是其深層的背景。如何解除誤解,癒合傷口,實在不是易事!歷史走向和解,抑是衝 突與毀滅?端賴當時各階層人士的智慧。」看得遠,也看得真;情深義重,令人動容。
 很多人都知道,許教授是先天手腳不方便的人,書寫極為吃力,但他一個字一個字的爬了二十六萬個格子,辛苦何為?無非是希望中國歷史文化,像「萬古江河」一樣奔流不息。
  江河是「有容乃大」的,許教授怕國人胸襟太小,眼界太窄,所以一再叮嚀大家:「今世所有的文化體系,都將融合於人類共同締造的世界文化體系之中。我們今日 正在江流將近江口之時。回顧數千年奔來的歷史長流,那是個別的記憶;矚望漫無止境的前景,那是大家應予合作締造的未來。」
 在今天的台灣,歷史和文化常被曲解和錯用。作為一位歷史學者和文化人,許教授說這些話,心情想來是沉重中帶著切盼的。
 一八三八年,林則徐奉旨到廣東查禁鴉片。行前,當時中國最有頭腦的知識分子之一龔自珍,寫了〈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提了很多有用的建議。林則徐途中答覆,信中曾道:「非謀識宏遠者不能言,而非關注深切者不肯言也。」 讀了許教授這本書,覺得那兩句話說得實在好。



  
1. 他從歷史全局著眼,不重單一朝代,所以書裡沒有英雄豪傑的故事。中國人普遍受通俗小說和戲曲的影響,書裡沒有英雄,未免有些寂寞。
2. 他告訴我們漢人只是中華文化締造者之一,其他「異族」也各有其文化特色,與漢族彼此影響,相互吸納,最後融合成今天的「五族共和」,不讓「大漢沙文主義」者有過度的幻覺。
3. 許教授一再破解前人所謂中國是「世界中央」之國、文化與國力優於他國的神話。他指出,青銅是從中亞或西亞傳入的;鄭和七下西洋,途經之處均為小國,自然所 向無敵。今年是鄭和七航六百年,海峽兩岸都有大型紀念活動。想來許先生不是澆冷水,他在意的是:「過分自大,難免自蔽。」







獻曝集:許倬雲自選集


作者: 許倬雲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語言:簡體中文


本書作為許倬雲教授的自選文集,收入了作者關於中國歷史文化研究的一系列重要論文。 全書共分通論、專題、觀念、訪談、序跋、演講、雜談等七部分,著重從社會網絡和體系的角度,對社會經濟史、古代社會轉型的內在規律、中國文化的發展方向及前景等問題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極具啟發意義。





《獻曝集——許倬雲自選集》前言作者:許倬雲 (2013-06-19 19:19:24)






本書是我在中國出版的第二本自選集,上一本自選集是2002年出版的,到現在整整十年了。許紀霖兄提醒我,應該再選一本選集,因為這十年之間,世界變化很多。根據紀霖兄的提示,我們選了這一本小書。為此,先向紀霖兄道謝。

半世紀以來,大家盼望世界全球化的現象,結果全球化的過程並不順暢。當時以為經濟的全球化,會很平順地讓世界連接在一起。WTO以後,全球的經濟迅速地編織,成為一個幾乎覆蓋世界大半部份的經濟網絡。而且,信息計算機的發展,也使得訊息的傳播,高度地全球化。

可是,經濟的全球化,並沒有帶來世界大同;因為世界上還是有許多主權國家,彼此之間還是爾虞我詐地競爭。最近,歐盟的內部發生嚴重的問題。希臘西班牙的經濟恐慌,到今天無法真正解決。歐盟雖然已經是一個非常高度結合的經濟組織,然而,歐元覆蓋的地區,並不等於是歐盟主權覆蓋的地區。歐元經濟體內,最主要的國家,德國,並不認為他們有義務,出力救助經濟困難的國家。而幾個經濟困難的國家,卻一廂情願,以為德國應該要給他們援手。

另一個現象:中東仍舊不安。海灣戰爭以後,戰火漫燒的國家,有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等等。中東“茉莉花革命”,引發了許多國家內部的衝突。到今天,利比亞、埃及、敘利亞,還是在內部衝突和戰亂之中。

凡此種種,使我們理解世界的全球化,並不是一個容易作到的目標;世界和平的前景,還有許多難以度過的關口。這一情勢正同中國的戰國時期一樣:孟子曾經說「天下定於一」,是當時人的理解,認為無可避免的後果。但是七國之中,誰會將當時天下定於一?還要經過好幾百年的戰爭和變亂,​​方才終於達到秦漢的統一。今天的世界不應當是由哪一個強國統一世界;當時秦始皇統一中國究竟是好?還是壞?二千多年了,今天還是不能斷言。當然,我們不希望看見世界又一次統一於一個大帝國,強迫其它國族屈服於強權。

世界的格局是在急劇變化。各國的強弱在變化。有些古老的大國,如印度和中國,正在復興。新興的巴西,進入世界的舞台。舊日的強權英國已經逐漸衰退,日本更是無能為力。美國、俄國彼此還在對立。美國對於自己霸主地位,還是不甘於輕輕放下,因此對於若干新興大國的興起,時時當作對美國的挑戰。世界和平走向一體的途徑,還需要大家共同探索。

最近十年來,就在這一種錯綜複雜的情況之下,經濟與訊息已經統一的世界,但是政治和軍事,卻是無法統一的最大絆腳石。這一本集子裡面,我所選的也就是反應我對這一段變化,引起的一些感想。

現在看來,現代文明成為世界主流以來,其中有若干因素已經在衰老,走到敗壞的地步。最顯著的一個部份,就是經濟發展過程中,貧富的差距愈來愈大。每個國家,無論是新興國家,還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有嚴重的貧富差距。富者對貧者沒有任何同情心和責任感。在致富的過程中,有許多人辛苦地經營,有許多人是抓住新的契機,立地致富。無可諱言,在經濟危機之中,已經暴露了許多違規犯紀、欺騙市場的情形。這些就說明了,資本主義本身先天的痼疾:求利之心重,而無所約束;人盡其能地發展,而沒有對於公平與公義的責任感。凡此,終於使得經濟的無限擴展,帶來今天嚴重的困局。經濟危機一時不會過去,因為這結構面臨必須要改變的階段。經濟制度、現代文明系統,好像都不能逃開佛家所說「成、住、壞、滅」的過程,我們今天顯然已在壞的過程階段。第三階段的
“叔世”,由壞到滅的過程,是如何走法?多長久?多悲慘?------我們今天無法預料。

但是歷史還在進行,而中國易經,也有「元、亨、利、貞」四個階段。走到末路,可以重新起頭:“貞”下再開始“元”,這一樂觀的想法,頗可補足“成、住、壞、滅”的悲觀,至少人還可存在一個希望:結束以後,還可有新的開始。新的開始,即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在這一本書裡面,我選擇的若干文章,或多或少都反應這種盼望;其中有對於知識分子的期待,對於教育制度的批判,對於經濟制度本身檢討,以及對社會公平應該如何做到的討論。這些,可以說,乃是貫穿了我這十來篇文章關心的項目。

世界正在變化,變化的速度還可能加快。身在變化的漩渦中,我們決不能放棄希望。我們不能企圖回歸原來的狀態,原來的狀態已經在敗壞之中。我們必須要認識變化不可免,終於會發生。我們大家努力尋求,將現在的世界主流文化,補正和改造,建構另一個形態,成為新的主流。

今天世界的主流文化,不可諱言,是從西歐的啟蒙時代開始的;其中價值觀念的基礎是基督教文明。現在要改造這一個正在敗壞的現代文明,我們必須要注入新的血液,幫助他脫胎換骨。新血液的來源,終究還是從人類歷史的經驗中尋找。許多地方的人類都走過自己的途徑,發展過有意義的製度和想法,包括組織人群的形態和利用自然資源的方法。這些西歐傳統以外的各種傳統,在西方文明的強勢排斥下,很多有價值的經驗,都以長久隱入歷史。我們應當努力的發掘,適當的闡釋,轉化為我們建構未來世界新文明,這一重要志業,可以參考的共同經驗。

中國的歷史非常悠長。中國走過的歷史途徑,有特定的條件,也有其導致的後果。中國歷史,起起伏伏,幾千年來犯過許多錯誤、也有許多成果。今天還可以重新審視,在檢討之後,提煉其中一些有意義的經驗,注入現代文明衰敗之體,使其脫胎換骨,另創新局。為了進行“貞下啟元”的重大工作,開創新的局面,我們不能因為中國的崛起​​而沾沾自喜,也不能以為中國的崛起​​,必定要作世界的領袖,更不能因為今天的崛起,就代表中國古、今的一切制度都是完美的。舉例言之,中國幾千年的專制皇權,或其變型,就是不應復活的製度。

這些審視和檢討,不能單由精英來作,應當由全國的群眾大家共同思考、共同推動。檢討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志業,我只是提出一些課題。在這個大志業之中,身為群眾一分子,這些意見,只是拋磚引玉,盡我自己微小的心意。



    經濟制度、現代文明系統,好像都逃不開佛家所說的“成、住、壞、滅”的過程。中國易經,也有“元、亨、利、貞”四個階段。但歷史還在行進,走到末路,可以重新起頭:“貞”下再開始“元”,這一樂觀的想法,頗可補足“成、住、壞、滅”的悲觀,至少人還可存在一個希望:結束以後,還可有新的開始。新的開始,即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在這本書裡面,我選擇的若干文章,或多或少都反映這種期盼,其中有對於知識分子的期盼,對於教育制度的批判,對於經濟制度本身的檢討,以及對社會公平應該如何做到的討論。
前言
通論
  中國歷史與世界史的結合
 《歷史分光鏡》序
  讀殷海光著《中國文化的展望》
  試論網絡
  體系網絡與中國的分合
  接觸、衝擊與調適:文化群之間的互動
  楊慶堃先生的治學生涯(1911—1999)
專題
  周代都市的發展與商業的發達
  春秋戰國間的社會變動
  試說巴蜀
  西漢政權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
  漢代的精耕農業與市場經濟
  試論東漢與西羅馬帝國的崩解
  中國古代社會與國家之關係的變動
  中古早期的中國知識分子
  漢末至南北朝氣候與民族移動的初步考察
  中國中古時期飲食文化的轉變
  近古史研究三題擬議
  19世紀上半期的宜蘭
  命題二則
  台灣文化發展軌跡
  中國人的生活與精神狀態
  神祇與祖靈
觀念
  另一類考古學
 《中國考古學的回顧與前瞻》序
  傅孟真先生的史學觀念及其淵源
  社會科學觀點的轉變與科際整合
  在史學領域漫步
  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
訪談
  兩個學術發展的困境
  後現代人的離散與歸屬
  ——林志光訪問許倬雲教授
  文化交流與比較文明
  ——李弘祺訪問許倬雲教授
  綿延數千年的中華文化三元色
  ——古兆申、馬勵訪問許倬雲教授
序跋
 《大國崛起》自序
 《現代文明》自序
 《萬古江河》序
 《我者與他者》(台灣版)自序
 《我者與他者》補充
  張海會等編《北美中國學》序
 《古代中國的管理制度與國家》序
演講
  形塑中國:以漢、唐、宋為例
  多樣性的現代化
  歷史上的知識分子及未來世界的知識分子
  五道,仁道,人道
雜談
  從《二十一世紀》迎接二十一世紀
  20世紀科學進展及其影響
  全球經濟發展對社會政治和信仰的影響
  世運與學術
  風起雲湧一甲子
  ——台灣的發展
  新貨殖列傳
  長憶濟之師
  ——一位學術巨人
  憶小波
  祖德宗風
  ——無錫許氏既翕堂家族略述
主要著作目錄

* 王小波1984~1988年美國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研究生,獲碩士學位。開始寫作以唐傳奇為藍本的小說,其間得到許倬雲先生的指點。 (2012 許先生有篇憶小波)

中外文學因緣:戈寶權比較文學論文集




書  名:中外文學因緣:戈寶權比較文學論文集
書  號:9787567505797出版社 :華東師大 2013
作  者:戈寶權

 
作者/譯者/編者.簡介
戈寶權(1913-2000),中國著名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1932年畢業于上海大夏大學。1935-1937年任天津《大公報》駐蘇記者。抗戰期間,任《新華日報》和《群眾》雜誌的編輯和編委。解放後,按照周總理的任命,負責接收國民黨駐蘇大使館,成為新中國第一位外交官。戈寶權從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翻譯普希金的詩,並向中國讀者介紹高爾基、岡察洛夫、屠格涅夫等俄蘇作家、詩人的作品,1987年蘇聯文學基金會授予戈寶權"普希金文學獎"。
 
內容簡介
戈寶權從三十年代初期即開始翻譯和研究外國文學,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中外文學因緣(戈寶權比較文學論文集)》是他的著作,書中共分為五個方面,介紹了中俄文字之交、俄國文學作品在中國、中國的俄國和蘇聯文學的翻譯家及研究家、翻譯史話、外國文學和中國、中國作家和外國文學,可供相關讀者閱讀學習


目錄
我與父親戈小麗/1
寫在前面孫戈/1
我怎樣走上翻譯和研究外國文學的道路/1
一、俄國文學和中國/3
二、普希金和中國/19
三、屠格涅夫和中國/40
四、岡察洛夫和中國/56
五、托爾斯泰和中國/69
六、契訶夫和中國/88
七、高爾基和中國/104
八、高爾基與中國革命鬥爭
(紀念高爾基逝世25周年)/125
九、馬雅可夫斯基和中國/143
十、綏拉菲摩維支和中國/160
一、"五四"運動前後俄國文學在中國/167
二、俄國和蘇聯文學在中國/180
三、烏克蘭文學在中國/186
四、談普希金的《俄國情史》/193
五、《葉甫蓋尼·奧涅金》在中國--談普希金名著的六種中文譯本/202
六、高爾基作品的早期中譯及其他/209
七、謝甫琴科和他的詩歌作品在中國/215
一、讀李大釗的《俄羅斯文學與革命》/237
附錄:李大釗:俄羅斯文學與革命/244
二、瞿秋白--翻譯介紹外國革命文學的普羅米修士
(紀念瞿秋白同志就義五十周年)/250
三、魯迅--傑出的翻譯家
(紀念魯迅先生誕辰一百周年)/254
四、魯迅和愛羅先珂/259
五、魯迅與蘇聯版畫藝術/272
六、憶耿濟之先生--紀念耿濟之逝世三十五周年/292
七、韜奮是怎樣編譯《革命文豪高爾基》的/298
八、同曹靖華相處的日子/312
一、中國翻譯的歷史/321
二、明代中譯《伊索寓言》史話/327
(一)談利瑪竇著作中翻譯介紹的伊索寓言/327
(二)談龐迪我著作中翻譯介紹的伊索寓言/336
(三)談金尼閣口授、張賡筆傳的伊索寓言《況義》/346
(四)再談金尼閣口授、張賡筆傳的伊索寓言《況義》/358
(五)談牛津大學所藏《況義》手抄本及其筆傳者張賡/364
三、清代中譯《伊索寓言》史話/373
四、辛亥革命以後中譯《伊索寓言》史話/381
五、"五四"運動以後外國文學在中國/384
一、莎士比亞作品在中國/393
二、法國文學在中國/401
三、漫談西葡拉美文學和中國/407
四、羅曼·羅蘭和中國/415
五、泰戈爾和中國/426
六、密茨凱維奇永遠活在我們中間/434
七、"我向來原是很愛裴多菲的人和詩的"/442
八、寫在《回憶伏契克》中文譯本的卷首/447
九、霍加·納斯列丁和他的笑話/456
十、從朱哈、納斯爾丁到阿凡提/473
一、魯迅在世界文學上的地位/483
二、魯迅和《域外小說集》/509
三、談《阿Q正傳》的世界意義/515
四、魯迅與史沫特萊的革命友誼/527
五、郭沫若與外國文學/534
六、談茅盾對世界文學所作出的重大貢獻/550
漫談譯事難/567
戈寶權生平年表(簡略)/574
戈寶權主要著作和譯著目錄/578

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孫毓棠詩集》余太山編1992 《寶馬》


 孫毓棠《寶馬與漁夫》余太山編  臺北:業強,1992

孫毓棠著《孫毓棠詩集》 余太山編,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386頁

1內容介紹
孫毓棠不僅是著名的史學家,也是一位才情橫溢的詩人。他在詩歌方面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著名詩人卞之琳在本書《序》中寫道:“據說他臨終表示不在乎後人費心編集他的學術遺著,倒是希冀有人照顧一下他的舊日詩作。”
本詩集收錄了孫毓棠創作的詩歌、散文詩、譯詩及詩論等。其中包含:
卷一《夢鄉曲》;
卷二《海盜船》;
卷三長詩《寶馬》(文化生活,1939)
;卷四《秋燈》;附卷含有譯詩十餘首,其中以《魯拜集》最為著名。其他還收有詩序、散文詩和散文等。在本書中,讀者既能感受到浪漫的詩情,又能體悟到歷史的深沉。

2作者介紹
孫毓棠(1910—1985),著名史學大家,後期新月社詩人,也是中國現代詩人中以創作史詩著稱者。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歷史系,1935年去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後因日本侵略軍發動全面對華戰爭而中途回國。抗戰期間,曾任教西南聯合大學,與聞一多為忘年交。“抗戰以還,居恆相約,非抗戰結束不出國門一步。” 1946年,經聞一多等推薦,作為訪問學者去英國劍橋大學。30年代初,開始發表新詩。[1] 








孙毓棠诗集》编后记*

余太山
2004-03-26 11:11:07 阅读 次
















  孙毓棠先生(1911-1985年)是我的老师。他从1978年起指导我学习中亚史和中外关系史,直至去世。在他晚年的学生中,我是追随他时间最久,受到教诲最多的一个。
  先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唯独对我十分严肃,难得露出笑容;见面时,祇指点学问,话题极少涉及其它。他患有多种疾病,其中以哮喘最为严重;工作却很繁忙,特别是进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以后,主持了中国史卷的全面规划工作,还亲自主编秦汉史分卷,常常在病榻上也手不释卷。为此,我多次提出协助他处理一些事务,他总是婉言拒绝;其原因,用他的话来说:“使用自己的学生是不允许的。”
  在我的记忆中,他正式委托我办的事祇有二件。一件是1981年他赴美讲学前夕,要求我参加秦汉史分卷的编辑工作。然而这与其说要我帮忙,毋宁说有意给我一个锻炼的机会。再一件便是编辑这个诗集了。
  早在1979年,他就有意收集过去发表的诗作,但事实上并未进行。1985年一月起,他的旧病一再发作,终于在五月初住进北京协和医院。治疗期间,我多次去探视,见他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曾一再请求允许我编辑他的史学论文集,他始终没有同意。有一次,他说:“我的论文,质量不高,特别是解放前写的,当时条件太差,资料奇缺。时隔多年,史学界已有长足的进步,考古工作更是突飞猛进;既无力增补,你看有重新发表的价值吗?”见我颇不以为然,他又说:“你如有兴趣,将来不妨收集一下我的诗作。”并叮嘱:“我写诗曾用过一个笔名:‘唐鱼’,是‘毓棠’两字的谐音,祇用过一次。”说了这些话,他已喘息不已。我祇知道先生在三十年代写过不少诗,但读过的祇有《宝马》等二三首而已。其它是些什么诗,发表在何处,一概不知。当时的情况,又不容我多问,祇是在心中发愿,一定要把先生托我的这件事办好。这便是我编辑这本诗集的缘起。
  关于先生诗作的特色、成就和在近代诗歌史上的地位,卞之琳先生的序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在此,我祇想就史诗“宝马”谈一点看法。
  我每完成一篇论文,总要请先生审阅。一次,他皱着眉头说:“你的文章越写越枯燥,令人难以卒读,这样不好。一个史学家应该是半个文学家。”我率尔而对:“难道不应该是半个数学家。”先生莞尔一笑,说:“这并不矛盾。”由此可见,先生创作“宝马”固然有其特定的背景(参见卞序),但从他采用历史题材这一点来看,很可能是出于这样一种信念:史学家之所以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不仅仅是为了发现作用于其中的规律,还在于以文学的形式生动地再现庄严灿烂的历史画卷,丰富当代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性情,使史学研究的成果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听说现在有人提倡作家要学者化,我因此想到,学者(至少史学家)也应该作家化,不仅要具有逻辑思维的能力,也要有形象思维的能力。“宝马”在这方面可以提供丰富的启示。
  至于诗人在当时选择李广利征大宛这一事件为题材,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场战争是汉武帝发动的。如所周知,武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不论他组织这次远征的个人动机如何,其后果具有积极意义是可以肯定的:由于大宛被征服,汉朝的威望大大提高,西域诸国皆背匈奴而向汉;李广利回军后不久,汉就在西域设使者校尉,护田积谷,这可以说是设置西域都护的前奏,汉和西域的交往从此畅通。李广利万里远征,历尽险阻而终于奏功这一过程本身,也说明这次战争根本上是符合当时西域各国同中原开展文化、经济交流的愿望的。诗人身处积贫积弱、内忧外困、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憧憬汉唐盛世,渴望炎黄子孙能继承祖先开创的丰功伟业,是极其自然的。但似乎应该强调指出:诗人讴歌的不是那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全诗八百行,勾勒武帝者仅寥寥数笔,且对这位“无上的汉天子”不无揶揄),也不是这次意义重大的、胜利的远征,而是在这次远征中表现出来的我们祖先刚毅不拔、坚苦卓绝、一往无前的精神。显然,在诗人看来,这种精神乃是汉唐盛世赖以建树的基础,乃是炎黄子孙最可宝贵的东西,乃是祖国未来希望之所寄。诗人创作“宝马”,归根结蒂是要唤起这种精神,要唤起一个具有这种伟大精神的民族应有的自豪感。
  诗人是史学家,因此诚如卞序所指,全诗虽五光十色、眩人眼目,却并不违反历史的真实,句句有来历,字字有出典。但我认为史学家作为诗人,可贵之处还在于他严格遵循着我国诗歌史上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着意讴歌远征士兵披荆斩棘的大无畏精神,但毫不讳言封建军队的残暴和腐朽作风,便是明证。依据史料而不为所囿,进而驾驭史料,抓住历史最本质的东西,使“宝马”不同于一般肤浅的藉古讽今之作,而具有永久的魅力。
  “宝马”发表后,一直备受赞赏。但也有人认为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作者的大汉族主义,不无遗憾。我细读此书后,认为这种看法是不能成立的。诗中对封建夷狄观确有所表现,因为这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不容抹煞,但不能因此认为诗人自己有大汉族主义思想。全诗一开头,就以饱含感情的笔触,咏叹大宛美丽富饶的河山、善良勤劳的人民;诗中对这场战争给中原人民和大宛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样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完全有理由认为,诗人对封建夷狄观是持否定态度的。事实上,作者作为当代最早注意中亚史和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学者之一,始终对我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怀着友好的感情,并身体力行为发展汉族同各兄弟民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事业作出了贡献。凡是熟悉作者的人,无不清楚这一点。
  按照出版社的要求,本书应该是一本选集。但由于我无法觅全作者的诗作(例如,署名“唐鱼”的那一首就没有找到[1]),既未睹全豹,也就谈不上选了,且不说对于我这样一个门外汉来说,要确定一个选择的标准亦非易易。因此,祇能笼统地称之为《诗集》;而在篇幅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收几首。
  先生的诗集曾出版过两种:《海盗船》和《宝马》。前者系短诗集,未见。后者收长诗“宝马”和短诗三十六首。据唐弢先生回忆,前者已包括在后者之中,考虑到后者系先生自选集,故这次悉数收入。至于补充的数首,由于上面所说的原因,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了。但其中“渔夫”、“北行”、“山溪”三首(刊于朱光潜先生主编的“文学杂志”)和“秋灯”一首(原刊待查),却可以肯定是先生得意之作。尤其是“秋灯”,1979年先生于庐山疗养期间曾抄赠唐弢先生;后来又用毛笔誊录在李赋宁先生的纪念册上;在他七十岁生日那天,还给我写了一遍;并告诉我,此诗颇得朱自清先生赏识,言下不胜思念之情。
  《诗集》分上下卷,上卷收长诗“宝马”,下卷收短诗,题为“渔夫”。短诗先列原刊《宝马》集诸首(顺序照旧),继之以这次补充者,略按发表年代排列,并附出处。此外选入译诗三种,作为附卷,以见先生译事之一斑。分卷设计都是卞之琳先生的主意。
  《宝马》用典较多,一般读者或有困难,特收入先生“我怎样写‘宝马’”一文。该文谈到了此诗的构思经过和史料依据,足资参考。又因短诗多以大海为题材,另选入先生题为“海”的抒情散文一篇,于读者体会诗意或有裨益。以上两则,作为全书的附录。
  在搜集、编辑的过程中,得到先生许多友好的鼓励和指点。其中特别要感谢卞之琳先生、萧干先生和唐弢先生。这些前辈的热诚帮助,使我克服了不少困难,也使我认识到先生诗作的价值所在。我更热爱我的老师了。

  *《渔夫与宝马──孙毓棠诗集》,台北:业强出版社,1992年10月初版


  [1] 可以告慰于先生的是,我终于设法找到了署名“唐鱼”的诗篇,题为“明湖商籁”,凡八首,登在1943、1944年昆明所出“当代评论”上。希望将来《渔夫与宝马》有重版的一日,可以悉数收入。

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博客

孙毓棠及其诗史《宝马》

孙毓棠(1911~1985)中国历史学家。生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无锡城内小河上人。民国17年(1928年)8月肄业于天津南开中学。民国19年8月肄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后转入北平清华大学历史系。民国22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天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史地系任教。民国24年8月赴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帝国大学历史学部攻读中国古代史,后转入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攻读文学。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返回祖国,至广西省立高级中学任英语、史地教员。以后历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史地系讲师、副教授。授课之余从事诗歌创作和话剧活动。他的诗深受闻一多的影响,为新月派诗人之一。史诗《宝马》是他的代表作,在当时文坛中颇有影响。抗战期间,他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发表的主要论著有《历史与文学》、《汉末魏晋时代社会经济大动荡》、《汉代的交通》、《汉代财政》、《西汉的兵制》、《东汉兵制之演变》、《战国秦汉时代纺织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社会经济论丛》、《关于北宋赋役制度的几个问题》、《清代的丁口记录及其调查制度》等。其中《西汉的兵制》、《东汉兵制之演变》、《战国秦汉时代纺织技术的进步》等,为研究者所推祟。抗日战争胜利后,孙毓棠回到北平,任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教授。不久应英国文化委员会之聘,赴英出任牛津大学皇后学院客座研究员。两年之后去美国,先后担任中国出席联合国代表团社经理事会专门助理、美国哈佛大学客座研究员。1948年8月回国,继续在清华大学历史系任教。

  1952年8月孙毓棠调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不久担任《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委员,并负责《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的编辑工作。此书于1957年7月出版,出版后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50年代后,他把主要精力投入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先后发表了《日俄战争后美帝侵略中国东北的阴谋》、《美帝国主义与芦汉铁路投资竞争》、《中日甲午战争前资本主义各国在中国设立的银行》、《中日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中日甲午战争后美国资本与芦汉、津镇、粤汉诸铁路的借款》、《美帝国主义攫占三都奥的阴谋与所谓“海军借款”》、《美帝攫占上海电力公司》、《美帝对华投资的历史发展及其侵略性》、《中日甲午战争赔款的借款》、《粤汉铁路借款问题》、《币制实业借款》等多篇论文,对19世纪帝国主义在工业、铁路、银行、借款等方面的对华侵略进行了研究。这些论文均收入后来出版的《抗戈集》中。1957,他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予以改正)。1959年1月,转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屡遭冲击。“文化大革命”后期,他奉命参与对《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标点工作,孜孜不倦,一丝不苟。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他积极筹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和中外关系史学会。他任该会第一届理事长。1980年开始,他主持《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史卷》的全面规划工作,并任“秦汉分卷”主编。1981一1982年,先后应聘兼任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威尔逊研究中心的客籍研究员。1984年7月18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他的论文《开阔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领域》,引起史学界、经济界的重视。此外,在他的具体指导下,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经济史组编成《中国社会经济史论著目录》一书,为教学与研究提供了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检索工具书。1985年9月5日,孙毓棠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代表作诗史《宝马》

西去長安一萬里草莽荒沙的路,

在世界的屋脊上聳立著葱嶺的

千巒萬峯。峯頂冠著太古積留的

白雪,瀉成了澀河,滾滾的濁濤

盤崖繞谷,西流過一個叢山環偎的

古國。七十幾座城池,戶口三十萬:

麥花搖時有雲雀飛,無數的

牛羊牧遍了山野;中秋葡萄

幾百里香,園圃也垂起金黃的果子。

葡萄的歌聲從西山飄到東山,

飄著和平,飄著夢。葡萄熟時

村姑們挎著竹籃,鄉家人趕著

驢車,一筐筐高載了晶紅豔紫;

神廟前紮起慶賀的花燈,家家都

趕釀新秋的美酒;富貴人夜宴上

堆滿著罌缶,琉璃的夜光杯酌醉了

太平歲月。

宛王毋寡散著紅鬚,

在貴山城建築起輝煌的宫殿,

玳瑁鑲的王冠綠得像他的眼睛,

御苑裡的紅芍藥像他心頭的想望。

他愛條支的眩眼戲,身毒的大珍珠,

他愛大秦安息的美人和孔雀,他愛

于闐紫玉的透明,愛烏孫雕弓

能射呼揭的鐵箭。他愛他堂前

羣羣赤著身的女人披起沙縠與冰纨

躺在罽賓的花氈上魚樣的笑。

他愛用金罇來飲美酒,張血口

向黃月唱英雄的歌;美酒香透了

琶琵舞袖,灑紅了裸乳和王袍。

但是他更愛寶馬,(天注的劫數!)

愛他們八尺的腰身,紅鬃與黑鬣;

愛他們昂首的雄姿,和千里奔馳的

骨力。他叫各地官司分苑來牧養,

佩上金鐙和花鞍,他喚他們作

骐驥駣驪驊駵和騄駬。他心窩裡

一條顫抖抖的尖毒舌,向四周

鄰國笑著火紅的傲岸的笑。


這消息越天山,經大漢,傳進玉門,

長安坐著漢家皇帝。他戴的是

世界上第一座神冠,治理著

天下第一處富麗堂皇的國度,

他的長安是世界上第一座城池,

是人間第一等的光榮他陛下

人民的勇武與文慧。東南從大海

西北到流沙,幾萬里說不盡的

青山綠水,市鎮的繁華;田疇麥壟,

村家的雞狗與桑麻:河漢江淮裡

望不斷的帆影;金椎的大道上

飛馳著朱輪華蓋,郵傳和駟馬。

漢家皇帝東幸齊魯來封泰山,

北臨汾陰去祀后土,勒兵十八萬

西遊朔方,他自稱是無上的天之子。

長安城南面像南箕,北像北斗,

右望終南山一架雋秀的風屏,

左帶著渭水滄滄歌古的浪。

長安城綦布著九街十八巷,

盤龍的罘罳下朱門遥對著朱門,

是王侯將相和郡國的邸第;九市

開時,綠長了垂楊柳,紅豔了花枝,

羅衫墜馬髻是淡粉長袂的女子;

葛巾韋帶是商賈人;酒肆花街

坐滿了羽林郎吏,看騎馬跨雕鷹的

是王孫貴公子。樂府的歌吹飄過宮牆,

明光宮遠望著長樂的樓臺殿閣。

曉磬一聲敲,六宮的妃嬪傳動蠟燭,

滿朝集會起玄冠,彩綬,黼黻,玉珪,

貂蟬和銀璫;未央回龍的宮闕

響起太鼓金鐘,華轂的雲蓋車集在

宮門,聽玉堂傳呼出金馬的待詔。

未央前殿下班列著猛將忠臣,在

這裡盤轉機樞便決定了一切

人間的命運。他們東吞了□(豸+歲)貊,

南下過牂牁,北封燕然又禪過姑衍,

他們要囊括四海,席捲八荒,都因為

這是先祖先宗遺留的責任。


太初元年,這一天遠使回了國,

奏上中書說:“為大宛的刁蠻有辱了

君命。大宛王詐留下錦繡繪帛,

强奪了錢寶,在使者車令的席前

摧毁了金駒;逃過郁成又遭了劫掠。

他們說北邊有强胡挽著雕弓,

南傍天山又缺乏水草,漢軍插翅也

飛不過流沙,怕什麼漢皇?不獻寶馬!”

天子沈下了臉,推開玉几,傳侍中

立刻命御史按蘭臺詔拜李廣利

去西伐大宛。虎符班發了六千鐵騎,

步戎編制起幾萬壯士;轉天五鼓

齊集在渭水橋頭看貳師將軍

親受了斧鉞。將軍被著鎖子鎧,

頭頂上閃亮著金兜,勒白馬高聲

喊出誓詞:“為爭漢家社稷的光榮,

男兒當萬里立功名。這一程

不屠平貴山,無顏再歸朝見天子。”

鼍鼓一聲敲,萬人的歡呼直街上

雲霄,旌旗搖亂了陽春的綠野。

將軍站在高壇上檢閱過全師,

渭水邊排設下四五里牛羊的饗宴,

文武官員們奉上玉爵;天子嘆

解開羈繩才知道將軍本是條猛虎。


盤過六盤山,兵出狄道,一路

迤邐搖蕩著旌旗是幾萬軍馬。

焉支山深春的鳳仙正紅,居延河

布滿了漢家新築的堡壘;山路

曲折鋪一地殘花,松林裡亂噪著

無名的山鳥。將軍傳令催促全軍

不許留連,趕夏末過姑師齊會在

烏壘。過了酒泉,敦煌,屯戶人家

漸漸稀疏,遍野蔓衍著蓬蓬亂草。

兵過鹽水遠望見玉門在浩淼的

平沙上聳立著雄偉。玉門都尉

烹牛煮酒早備下了出關的祖道,

舉杯對將軍說:“今年怪,山東的

蝗蟲忽然飛到了河西,將軍前程可

善自保重。”將軍勒住馬低頭笑:

“丈夫該終生以塞外為家,有鋼刀

還怕什麼天地的災異!”將軍捋著

鬚一口飲乾了兕觥,叫軍正催軍

加緊向西行。玉門外無邊的大漠

托著穹蒼,西天已經半吞了落日。

兵馬陸續出了關,橐駝璫琅著大銅鈴,

老牛拉著車,軍中已燃起三尖的火把。

夜降了,關亭上淒清地敲響了更梆,

遠望大軍迎著落霞,在暮靄中

淡淡的消失在一片寂寥昏沈的

荒漠裡——


第二年邊疆陡然有騎馳

飛馬急報到未央東闕,說貳師將軍

遭了奇劫,已經敗退到玉門闆外:

一路沿天山南麓城廓的小國都

緊閉上城門,不肯獻糧草;軍食

缺少又忍不過冬寒,兵才到郁成

便遭了殺戮。踉蹌的只剩了幾千人,

和幾百輛槥車載回了多少具屍體。

漢兵不怕死,只愁忍著餓幾千里

遇不到敵人,路遠糧缺,求再補兵馬。

天子大怒。拍案叫草急詔,李廣利

不許偷進玉門,叫他在塞外屯兵等侯!

明早五更招齊了公卿:“朕到如今

舉兵三十年没受過這種侮辱。

別叫綠眼紅毛的看不起漢天子,

朕要推倒崑崙碾碎你們的骨肉!”

敗兵的消息一倏時哄動長安,

傳遍了三輔。家家跑到市街頭

打探吉凶,老媽媽扶著小孫兒

步步向天呼,少婦們都拋開機梭

嚶嚶垂著淚,戶戶門前掛起喪麻。

傍晚的長安落下了愁春的雨,

昏夜滿街熄了燈光,叫夢魂早早哭到

天山,去收拾亂草黃沙裡餘溫的白骨!

但是天子息不了怒氣,班發羽檄

到四方火急去徵調材官與車騎,

叫太僕快準備收羅十萬匹好馬。

這一年為征伐大宛可忙亂了全國,

全國大道上都飛奔著使者車,

郡國到處騰空了武庫;叫更卒

伐春桑趕作弓弩,鋤犁都毁鑄了

鋼鏃的羽箭,箕斂了粟米堆成糧橐,

絺绤布帛都連綴成遮風的营帳;

家家聚了錢準備羊皮,來裁作

裘袍和革履;長安少女吞噎著淚

趕縫赤地青蛇飛虎的旗幟;

凶赳赳的縣吏挨著戶徵索耕牛,

坐馬,田園裡只剩下嬰兒婦女。

轉年寒食節處處長亭擠滿了人,

老小都擔著筐籠,提了行李袋;

出師的冷酒苦酸酸的嘗不出香,

渡頭邊灑满了別離的熱淚。

送走了,爹爹,兄弟!送走了,好親人!

送走了,老黃牛,田地裡唯一的朋友!


到重陽在長安編好了遠征軍,

一共是十六萬八千四百多壯士,

五十幾個校尉,六百多個軍侯,

總領給貳師將軍作西伐的元帥;

將軍幕府裡設了八十幾個官員,

為寶馬還詔派了兩名執驅校尉。

牛馬十三萬匹,無數的驢騾與橐駝,

駕起轔獵武剛車,載著藁糧,輜重:

街棚和樓櫓上紮滿了赤龍旗,

皮楯頭畫著藍蛟黑豹。卒伍裡

雜編著髡簪的逃犯,赭衣的匪徒,

惡棍,豪賊,和落魄成博徒的賈人子,

如今為漢家的聲威混成了一軍,

都提著戈矛統領在貳師的旌帶下。

這十幾萬大軍陸續開行,循渭水,

出隴西,走上了萬里長征的路。

曲折逶迤,連綿著百多里的兵馬,

後隊的鐃歌還未唱過洮河,删丹山

已敲遍了前鋒的鼍鼓。這一路

踏著深秋的落葉,衰黃的枯草已

抖滿了寒山,寒山頂上的野松林

刮動黑風,塞外早落下無情的冷雨。

回頭看賀蘭山上一片片野雲飛;

滄滄的黑水向荒沙滾著嗚咽的浪;

大雪山黑峯挾著白峯,重重疊疊

直疊進了雲巒;從破曉到黃昏

山山谷谷聽不盡的哀猿的長嘯。

有時午夜遠遠有羌笛,似怨,似愁,

吹冷了祁連峯頂上的一輪白月。

才知道一天天遠了家鄉,一天天

遠了,遠了家鄉的父母和妻子。
收藏分享
回复 引用
童年

不更

帖子688 积分1057 经验1057 点 威望0  魅力1049  注册2006-3-13 
2#
 发表于 2007-5-23 09:41 | 只看该作者

把清霜踏成雪,雪又結成了冰,

轉過敦煌,出玉門,正交冬令。

玉門外没有了人煙村落,没有山河,

只展開茫茫的一片偉大單純的奇蹟:

北極的寒風旋過天山,直覺得

冷森森,無影無形地在大漠上轉,

無影無形的,他揚著黃沙,捲著

黃沙,捲著黄沙,又掃著無邊無極的

一片黃沙白草。這一片黃沙白草,

無邊無極的,托住一座混沌高大

渾圓的天,叫你懷疑幾千里外

果真還會有人民?有山?有水?

天邊低垂著一輪冷澀蒼白的,

聽說這叫作流沙上唯一的落日。

流沙,流沙,這是流沙?還是一片

陰風裡飄满著怨魂的死之海?

向西去!曲折蜿蜒這幾十里大軍

像一條大花蛇長長地爬上了荒漠,

白亮亮戈矛的鋼刃閃耀著鱗光,

是鱗上添花紋,那戈矛間翻動的

五彩旌旗的浪。聽銅笳一聲聲

扭抖著銅舌,戰鼓鼕鼕鼕敲落下

鋼釘的驟雨;駝吼,驢嘶,牝騾的長嗥;

前軍的呼嘯應著後軍的吆喝;

半空裡抖著蕭蕭的怒馬的悲嗚,

和馬蹄得得得像雜亂的冰河上

敲碎了雹子點。這一片喧囂裡又

滾著隆隆的沈悶的澀雷,那乾沙上

頭交尾轂交轂是一串串輪軸的粗吼。

戰鼓鼕鼕鼕撼著大漠,笳聲奔上天,

托著層層鐃歌,像怒海上罡風的叫嘯。

向西去!長蛇頭頂著落日的寒光,

四面的凍雲壓下大野;回頭看東方

一片渾沌的莽蒼,玉門早遮蒙在

陰沈的暮色裡。夜降了,前鋒隊

紮住了領頭旗,全軍支起營帳,

億萬朵紅星像螢火顫抖著寒炊,

遠近在紅星外敲出刁斗聲,荒夜的

朔風吹斜了一鈞慘黃的上弦月,

幾點藍星:才知道塞外的長天真是座

長的天,塞外的月和星也遠比家鄉的

星月小。
向西去!向西去!一天天
頭頂著寒空,腳踏著漠野,冷冰冰
叫你記不清北風已吹成什麼日子,
只知道月已兩回圓又兩回殘缺,
漏了破皮靴,羊裘也補過三五次洞。
頂著冷風一步步迎來更冷的風,
風似矛尖刺進了連環鎖子甲,
甲下襦裳加汗凝成了冰;一步步
高了黃沙,少了衰草。糒囊和水袋
都是冰坨,馬背上結起梅花的霜點;
迎面戮來的是看不見的鋼刀,只覺得刺進
了胸膛,刺進了髓骨;
破曉和黄昏整頓釜竈,十指忘了會
伸屈,又愁飙風裡可真難燃著炊火。
每天軍簿上總勾去幾什兵,這別怨
天蒼,是自己的爹娘没給你銅筋骨。
這一天正趕著路,忽然領頭軍
一陣金鉦,全軍前後紮住了兵馬。
抬頭看,天空找不到一塊飛的雲,
都丢失了太陽,黃沈沈的似霧,
似煙,也分不清是進了什麼季候。
飛馬傳下了令,叫“準備暴風!”
一時全軍都慌了手腳。騎兵臥下馬,
馬外擋住橐駝,教輜摒車軸交軸
團團都團起了桃花鎖鏈。乾沙裡
掘下了洞埋下行囊,緊堵住車輪
堆起了糧馱茭藁。只聽見不知是
天和地的那一面邊緣上遠遠地
像沈雷,悶塞的呻吟,又帶著長長的
屠殺似的尖號,撲來了無邊無極的一陣
凶蠻的噎塞。一轉眼打著旋的風飄
捲到眼前,半空裡只像是厚沈沈
一片呼嘯,似惡鬼狂魔揮動蠻凶的巨翼,
驅逐一大羣狒狒吼,狼嗥,和野虎的
咆哮,渾沌沌的撼著地,搖著薄的天,
彌天掃下了堅硬的石雹和沙雨,
銅盔和鎧片上叮叮敲亂了蓋頭釘,
噎扼著咽喉,剝著肌骨。大漠的黃沙
又似□(土+難)崩了日月星辰狂塌下大地。
聽西營裡似劈山樣轟隆地倒碎了
一行車,背後又猛一陣狂鳴掠跳起
一隊驢駝和馬。暴風撒著野是一個多
時辰,兩耳裡只灌著說不出名的昏沈,
恐怖,震撼,惡狠狠的癲狂,只叫你
想到白骨,寒冰,想到死——
風靜後,
大漠好平坦,拖開長長的柔浪紋,
没有一星玷污的痕迹;只剩給全軍
死洋洋的像一大塊零亂的垃圾
半没在平沙裡。將軍叫重點人畜:
到傍晚軍校都相對無聲地蒼冷了臉,
默默低頭把軍簿册捧上了幕府营,
將軍在無言的悽愴裡滴下了熱淚。
明天一清早,全軍緩緩地又向西行,
為悼喪垂了旌幡,鞞鼓也停了響,
回頭看昨日的殘营,分不清是牛馬
是人,只烏鴉鴉一大片僵埋的死體屍。
在鐵甲的寒冰裡把日子熬成了年,
夢也只夢到荒沙,荒沙,夢不見妻子。
這一天走到中午,漸漸清澄了天,
遠遠飄裊著村煙,有了城廓,樹木。
不一刻迎面飛奔來了幾十騎,
狐衣貂帽的人,趕到領軍前下了馬,
說姑師國王已預備下醪酒肥羊,
請將軍到交河城權且憩一下腳。
大軍緩緩地到交河城外紮下营,
七十天才重想起房舍門窗,才又看見
紅頰的白女人,青的天,亮的溪水。
這一晚姑師全城都燃起紅燭,金燈,
打初更便喝缺了全國的蓄酒。姑師王說:
“我們到今天才真見識了大漢的威嚴,
難怪朝鮮亡了國,匈奴北退過余吾水!”
參軍李哆走到筵前举觴來上壽,
道:“這都是今上天子無量的宏德,
託天福才能統九洲,德化到四海。
代將軍敬謝姑師王。”姑師王連連稱
“是子國的義務。”姑師的左譯長捧上輿圖,
報告說從此沿天山這一路都平坦,
再西行三十七日就能到貴山城。
將軍笑,“等踩平貴山可早備迎師酒。”
國王叫獻鼓樂:一對對琶琵,弦鼓和
小箜篌,擁出一隊隊緊袖長裙的舞妓,
軟軟地彎著腰,手裡擎著梅花枝,
在金碧的燭光裡舞成了翻花,
碎月的舞。導軍王恢低聲說:“胡姬敢自
也有丰姿呢。”將軍嘆口氣,“駿馬和寶刀
到底敵不過眉黛紅胭脂,來得是美!”
宮廷外滿城噪雜著歡笑聲,兵士們
今夜把姑師當做了家鄉的大酺會,
忘了寒冬,忘了倦,忘了天明還得有
幾千里路途;没留神一夜北風堆起
愁雲,白花花落下了天山的大雪。
第二天破曉趕早起程,一天飛飄著
軟鵝毛,大地上早積厚到尺來深淺,
冰著腳,埋著馬蹄。遠望模糊的天山
辨不清是雲頭還是登天的閶闔口。
回頭隔著雪,一步步消失了交河,
那似綠光一閃的溫柔鄉,從此又
只得留剩給夜营中飄忽的鄉夢裡。
雪片連天飛個不停,將軍的心坎中
卻漸漸疊積起恨和怒,對李哆說:
“你記得從此向西,就進了我們前年
飢寒的地獄,三四萬兄弟都死在
這些刁頑的小沙洲的苦手裡!”
前冬的故事一時傳遍全軍,全軍
壯士的心頭都燃燒起復仇的烈火。
雪止的這清晨,在天山山角邊,
墨灰的愁雲下托出了一座孤城,
像一圈鬼影描畫在山坡,不見人煙,
只乾枯的幾叢樹。候騎先到了城門前,
堞頭躲著幾個背了弓的黑影,喊:
“知道是大漢的聖軍駕到,我們輪臺
小國,備不起藁糧酒宴來供奉。”
“快快開城,叫豪酋出來迎勞將軍!”
“人民寒苦,我們不敢納天兵,請趕向
西行,聽得烏壘城已經早備下糧草。”
將軍大怒,召集了軍侯校尉們說:
“這裡就是前冬劫我們後距糧車的
强盜!軍士們殺進城,我們只要人頭,
不要財寶!”兵馬一聲喊,架起衝車,
搭上雲梯,鐵楯和長矛像黑浪山
向孤城拍著波濤,翻進了血井。
波濤裡兩晝夜的喊聲,殺聲,呼號聲,
刀劍聲,城中滾蕩起黑紅的火焰;
兩晝夜的屠殺裡漸漸騰出笑聲,歡呼聲,
白雪上一地斑斕的污血。校尉報
將軍:“從雞狗到妃嫱没敢餘留下
一條生命。”將軍傳令拿殘城犒賞全軍,
在城樓上豎起大漢的軍旗,即刻趕路。
全軍兵馬像洗新了勇氣,冰冷的
三個整月,這鐵刀槍到今天才嘗著了
腥鹹的暖人肉。是軍馬加了新裝,那
車轅邊矛英下答拉著血淋淋的頭顱,
壓隊的輜車裡藏滿半活的女人腿。
輪臺掃得好乾淨,回頭漢旗下,像一團
鬼影描畫在山坡,焦了樹,滅了黑煙;
墨灰的愁雲邊遮没了殘塌的壁壘。
向西去!這輪臺的消息幾日間
傳遍了大漠南北。沿著山陽大道是
連綿的綠洲,從輪臺過渠犁,烏壘,
狡猾的龜兹,過溫宿,過姑墨,直到
隊商雲集的疏勒,七八座小城國
一路都結綵搭長壇趕著獻牛酒。
他們說眼看見雲朵裡有紫影的
天兵護著漢軍掃過輪臺飛向葱嶺。
壯士們一天天增加了勇氣,天山的
石壁也一天天高,白峯推著黑峯
密密層層擁進了葱嶺的一片,像海浪,
像狼牙,冠雪被松杉的千巒萬嶺。
羊腸的小路在亂峯裡盤繞著石岩,
算是這座隔絕羅馬與長安的
摩天的屏障間一線唯一的鳥道。
大軍在疏勒國餵足了馬匹,磨亮矛尖,
重整了部曲,班發伍符,分派作十七道,
旌旗浩蕩著鮮明,攀上高山,戰鼓和
銅笳一聲聲盤過白峯上十七座關卡。
一路常看見古怪的綿羊羣,老牧人
吹著羚角笛;赤松林裡奔著長鬚鹿;
偶遇到挑著籠擔的西胡商旅人,和
背著弓矰的獵夫,咶噪著囫圇的言語。
盤下關卡,寒冬倒像轉變成春天,
澀河已溶了冰,兩岸像青青潤出芽草。
遠望大宛國村煙絞繞著村煙,綠野
雜青松,好一座太平熙攘的世界。

十七道大軍集合在徼亭邊,將軍
發令:“進宛國不許擾亂平民,剽劫良善。”
宛國的翕侯早率領巡騎迎到邊疆,
來勞問漢軍,“為什麼萬里從東方
來到荒外?”軍正趙始成在馬上答話:
“你們還該記得三年前侮辱漢使,
摧毀了金駒?漢天子本著仁德原
不想動干戈;你們快去禀告宛王,
叫他迎饗天軍,三日内快獻出寶馬。”
巡騎退後,大軍静靜地屯駐了三天,
只見遠近村民忙得慌張,大宛王
並没有絲毫回訊。第四日清早
開拔了三萬騎兵,一晝夜齊擁到
貴山城下。貴山城石壁有四丈多高,
城堞上光亮的戈矛密排著武士,
雷石堆得像沙丘,圜著城四丈寬
污黃的護城水。十二座城門都吊起大橋,
門楣上雕琢著猙獰的熊頭和虎爪。
遠遠地巡城一周,將軍皺了眉,吩咐
教離城三里半紮下营壘。看東北上
兩三道清流流進鐵城閘,左面是一片
赤松林黑得似個罪惡無底的洞;
城背後背著一座奇瑰的嘎啦山,
滿山星點樣布著烽燧和弓箭壘。
將軍叫司馬到城門前,一枝羽箭
把帛書高射上城樓,上面寫清楚:
“明早卯刻不回答便屠燒不赦。”
明早卯刻天剛破曉,忽然浮橋上
一面紫鷹旗,六千胡騎拖著平野
擺下魚麗的長陣。毋寡束著金盔
站在城樓,身邊一個軍酋高聲喊:
“請漢軍退兵!大宛國的血汗馬是
大宛的國珍,大宛王也有六萬噬人的
虎頭軍,請回國轉奏長安漢天子!”
聽這話貳師將軍氣直了雙眉,
傳令“攻!”漢軍横排開一萬鐵騎,
中堅是三重矛,左右伸張開兩翼,
挺矛的在後,牛皮楯接連在陣鋒前;
戰鼓鋼錘樣敲,一陣呼嘯衝向敵軍,
像一隻蒼鷹遮著天撲下四野。
胡騎也捲著狂風迎上前;兩軍戰鼓
擂成一片悶山雷,呼聲,馬嘶聲,
鋼刀和鋼刀聲,轉眼白光裡濺一地鮮血;
血水上嗗噜著活人頭,馬腿,踩爛的
屍身,半截的胴腔,零落的手和腳。
漢軍的後應黑浪樣推湧上陣鋒,
貴山城也四路奔流出灰鐵甲,
兩军黑狂的疊浪交滾著,交滾著
呼號的漩渦,輕飄飄渦旋著腥紅的生命。
到辰刻將盡,宛兵似頂不住狂濤,倒退向
城根,漢軍更壓著殘頹排砸下凶狠。
忽然左面赤松林裡猛一片殺聲,
飛騰出一鏖軍,截斷追兵的左臂,
護著殘師似一陣旋風旋進了城門去。
漢軍櫓輣上暴雨樣拍動連弩弓,
往滿野滿城斜掃下鋼鏃的驚羽箭,
轉眼給石城蒙上鋼刺的花被風;
城上的雕弓也截住了衝城的陣線,
貴山十二面拉起浮橋。兩軍擊了鉦,
漢兵也退回营壘,留下戰場上紅黑色
蠕動的一大灘……不,這一早漢軍
贏奪來幾百面旌旗,幾十尊戰鼓!
當晚在飛耀的火把中,漢軍
調開兵騎四面團團地圍住貴山,
為叫城中斷絕水源,用沙囊堵塞了
河流;繞著城四周都築起了營壘;
松林亂草裡埋下鐵蒺藜,高崗上
架起譙樓,運軍糧修起彎曲的土牆道。
兵士天天出营挑陣,箭雨往城中
飛,城門外卻永遠再不見敵人的影子,
只女牆上密層層豎著槍矛,高積著
雷石,亂麻樣繃張開大黃三連弩。
看城壁的方石塊安穩得像山,叫你
搭不上梯鉤,城根也鑿不穿洞口。
連日中軍帳裡將軍校尉都悶著
焦愁;除了延拖下日子,等城中絕掉
水,絕掉食糧,想不出要推倒這座
鐵城牆得借什麼魔將神兵來攻打。
日子在焦心的戒備裡一天天過去,
一天天漢軍雖增了援兵,一天天
貴山城卻似圈上鐵箍,倍加了穩固。
候騎探報說大宛的西界上來到了
康居的援兵,有六七千,騎著紅馬,
披著紅旃毳,像一羣飛焰的焦面鬼;
又聽說烏孫順著赤谷河下來了
兩千豹冑軍,小昆彌還猶疑著
没占卜是幫助宛城是該輔佐漢。
捕來的伏聽告訴說貴山積滿著
兩年半的茭藁食糧,並且新得的
秦人教給了他們用竹鞭挖掘水井。
一天天日子在焦慮裡過去,一天天
將軍沈了心;一天天青空上暖到了
陽光,初春的花又織雲樣蔓遮上
山野。花開倒不叫離鄉人想家,他
開给離鄉人似紅暈的想望。一天天
圍城的人像頹散了,像被時光磨倦了心,
戰勝漢兵的不是恐懼,焦慮,不是
疲勞(他們的意志硬過他們的刀矛),
戰勝了漢兵的卻是陽春暖雨天,
和大宛國紅唇白肉體的年青女子。
每次巡营將軍真按不住怒火燒心,
營營都搜得出葡萄酒甕,女人的
花衣裙,和叫不出名字的零星紅褲襖。
軍法的皮鞭下抽得死靈魂,可是
抽不死毒蛇樣一條男子的欲望。
一天天日子在等待裡拖著綿長,
拖軟了軍鞭,拖鈍了刀矛,拖淡了將軍
封侯的夢影——
是三月三日,上巳佳節,



澀河兩岸楊柳都垂長了飄飄的綠,
漢軍在垂楊柳影裡布下了祓除席,
為醉鄉心享受了一天暢快的好羊酒。
計算籠城已拖過了一個月有零,
厭了想功名,厭了軍營的黃草褥。
這一個多整月,這三十幾個長天,
貴山城的憂慌也漸漸搖落掉一頂
黄金的冠冕。宛王毋寡他忘了寶座,
忘了他的珊瑚樹,大秦的嬌美人,
他每天從清晨到深夜在他御苑裡
徘徊,徘徊,望著他幾十匹紅鬃的
寶馬;望著他們迎風飄動的頸鬣,
晶亮的大眼睛,聽他們在疏林裡
踢著蹄嘶吼。他忘了睡,忘了語言,
“殺退漢軍!殺退漢軍!”這是他一月來
唯一的唯一的命令。翕侯們相對
鎖著眉頭:“陛下,我們只剩了,只剩了
七十天的羽箭,一個月的軍糧,
我們開了城插翅膀也飛不出
漠兵的羅網。”“殺退漠軍!殺退漠軍!
你們去殺退漢軍!他們要寶馬,寶馬!”
貴山城街巷裡打水都背著木頭門,
不知道那片雲飛就落下了銅箭雨;
晝夜聽四野外漢軍的刁斗與銅笳,
吹慌了心,敲碎的膽魂。宛王的命令
調得動兵丁,卻壓堵不住一天天
滿城人的接耳交頭,囁囁的細語。
“殺退漢軍!殺退漢軍!”唉!翕侯們
鎖著眉,煎熬的日子一天天在
毋寡的徘徊裡,徘徊裡長長地拖過。
上巳這一夜大將煎靡奏上宛王:
“臣子們全體商量,大家不願等絕糧後
同作空頭鬼。如今有兩條路請陛下
裁度:是今夜大家去拿生命換點威風,
還是陛下為幾十萬人民肯犧牲寶馬?”
“殺退漢軍!殺退漢軍!”他没有躊躇,
“好,服從陛下是我們軍人的責任!”
煎靡退出官,徵集敢死的兵丁,教厚甲
銜了枚,戰馬都解下銀鈴杏葉;午夜
偷開了四面城,一鉤昏月像答拉著
血舌頭,漢营黑沈沈只幾點燈火。
輕輕的,輕輕的向前進,東南角落上
飄動旗影的該是中軍,從西門向西
奪過松林便是通上康居的一條馬道。
輕輕的向前道——猛一聲狂呼,
城堞上搖紅了火花林,一片殺聲
似澀雷從城根直出大野。雹鞭的
急戰鼓催著鋼刀,夜襲兵層湧著
重迭的火浪燒進漢軍的鈎翅連環壘。
漢軍裡一陣雜亂的呼囂,將軍急令
叫連起鐵蛇兵,迎著敵飛出密雨箭,
中軍展開烏雲的兩翅擋住火潮;
但聽西北方一時踉蹌像頹塌了陣膀,
(可憐披甲的丢掉了頭盔,背弓的
慌張尋不著韊袋,一顆顆灌滿酒的
夢頭顱,都在刀光裡滾下草野。)
兩軍火光焚著地,搖著山林,滿城
滿野瘋癲的慘殺聲穿過夜的天,
駭淡了星光,駭白了東天一痕曉色。
城門下金鉦響時,零零落落奔回的
只有三二百兵丁;漢軍裡一片殘頹,
塌碎了連環壘,折了旌旗,燒了营帳,
斷臂折足的湊不起全身,甲冑上
沾紅的是自家兄弟的血。
貳師將軍
氣抖了喉嚨,傳全軍在轅門下聽令:
“大漢的男兒跋涉萬里來到西胡,
這一夜傷兵敗將都是誰的責任?
從今天我們抛掉生命,攻城!攻城!
要雪恨得洗清你們的軍營,先除盡
齦?你的仇敵,吞了你雄心的怪魔鬼!”
全軍一聲呼應,奔回了軍营,轉眼
在平野的中心堆起一堆赤條條
雪白又顫抖著濕紅的女人的屍體:
積起枯柴,四面迎風縱起烈火來燒,
污黑的濃油煙躥上天,躥上朝雲,
遮住東天邊一團渾紅的新光采。
回复 引用 TOP
童年

不更

帖子688 积分1057 经验1057 点 威望0  魅力1049  注册2006-3-13 
4#
 发表于 2007-5-23 09:49 | 只看该作者
攻城!攻城!幾萬漢軍復仇的熱血
沸狂了心,“没有犧牲便永没有勝利!”
為填塞城溝斫秃了赤松林,掘盡
碎山石和澀河兩岸的泥上;四面
鑽著箭雨頂著雷石,背了楯攀城的,
腰?别了小匕刀,幾千名赤手的壯士。
屍體堆成丘,堆成山陵,雲梯的鐵鈎
才鈎上城堞;白晝四野的人浪湧成
狂濤,昏黑裡火把光燒焦了石壁壘。
他們忘了夜,忘了天明,只當他
箭雨變了枯樹枝,雷石只是茅簷的灰土;
只聽城壁下蕩地的殺聲緊著搖,
好像搖得一座石城在飄忽裡顫抖。
六個整夜晚又六個白天,鼍鼓聲
十幾里雹雨樣地敲;六個白天又
六個整夜晚一座灰城已染成了
開滿紅花的一團血錦。屍體堆,堆,
一天天堆上堞牆,一天天殺聲殺上了
城垛;轟隆一聲似罡風壓塌下
西南的城樓,隨著東城頭也崩裂開
三丈寬的缺口。第六天一早幾千人
湧著白鋒的刀浪狂呼著翻上了城牆,
砸碎了城樓,在血海的濤聲中
城堞上抛下了煎靡的頭顱和一具
亂刀剐碎了的血淋淋的屍體。
大軍像蠆蜂要奪窠巢,從四城的缺洞口
頂著箭雨的尖鏃飛擁進了城——將軍,
將軍抽一口氣,在城門的屍海裡勒住
繮繩,擡頭三百步外又一片似削壁,似
金山;在這塌碎的城圈内巍巍地
又豎立著同樣堅固的沈厚的一座
中城的石壁壘。
這夜晚貴山城裡
死沈沈没有聲息,滿城的兵士和
人民在昏黑裡等待他們最後的
命運。官門外櫻花的廣場上集著羣臣,
瑟索的火把光中顫抖著他們深深的
恐怖,焦愁,和怨憤。“漢兵並不要打,
漢兵要的只是幾十匹寶馬和威名,
如今這罪過都是煎靡,煎靡……
都是毋寡!”“他要為他幾十匹紅驢
把我們人民,把我們輕輕地投給
水火!讓我們……”“不過,他是我們的
陛下,我們的王啊?”“對罪惡的魔王
裁判的威權該在我們手裡,讓我們
獻出寶馬,再送出那釀禍的王冠,
漢軍要不依從,那時再拚著血肉來買
我們的生命。”這夜晚幾十把鋼刀
輕輕的進了宫,“殺退漢軍!殺退漢軍!”
可憐老毋寡秃了頂的頭顱便隨著
王冠包進一個繡满金駒的錦袋裡。
天還没亮,掩開城門,一匹馬和一朵
孤清的白火光,使者飛奔到漢營裡。
“侮蔑大漢的都因為毋寡一個人的
狂悖,我們如今獻上寶馬,斬了首凶,
請將軍休兵,寬赦過大宛幾十萬生命。”
將軍和李哆趙始成商議:十幾萬部曲
只剩到如今三四成人,看耐不住
貴山的穩固,康居又陸續來了援兵,
如今既贏得寶馬,又斬了宛王頭,
不如趕早回朝,對付著留一星威望。
將軍許了約。第二天東郊外搭起
壇臺,大宛的翕侯們列開了儀仗,
斬白馬,將軍歃血在赤龍旗下飲了盟杯,
兩軍啞著疲憊的喉嚨歡呼出萬歲。
翕侯們举爵說:“今天才真真認識了
大漢的宏威,從此祝兩國結起和平,
大宛願永遠侍奉在天子的陛下;
請將軍給宛民重立個明君。”將軍
發令容赦過一切宛國善良的人民,
把大宛的王冠賜給了翕侯昧蔡。
叫御苑中牽出寶馬,將軍撫摸著那
黑鬣,紅鬃,空空地望著李哆,搖搖頭,
想不出說什麼來稱讚。接連三晝夜
貴山在城外宴獻了白羊,美酒,與
肥牛;漢軍把寶馬繫在筵前,一路到
今天總算贏得了一頓西胡的好酒肉。
進三月中旬大軍起程,重整頓軍营,
只剩了三萬六千披了傷痍的騎士。
出關的牛駝早作了軍糧,死馬破輜車
也祭送了澀河的濁浪。執驅校尉
揀選了幾十匹血汗的千里駒(只愁
找不出比六郡的黄驃有什麼奇特)
和幾千匹坐騎,大軍分兩路越過葱嶺。
南路的一支兵去掃蕩了郁成國,
斬了蠻王,郁成屠剩了一座荒谷。
北路沿天山舊道,一路過城廓,過
沙洲,過河,天山點翠了碧藍的春夏;
一路上不斷的有諸國奉饗牛羊,
但鼍鼓聲已催不動疲乏的腳步。
離了姑師正逢著焦灼的毒太陽,
燒熱流沙上幾千里的乾澀;幾千里,
找不著樹木可以憩肩,没有涼風,也
尋不到流水。一天天胸背上汗凝成膠,
玉門卻遠遠的,遠遠的隔著乾沙,
乾沙的幾千里地。腳掌下乾沙像焦熱
蒸著煙,天空卻永遠是金黃黃的
一輪好太陽,没有雲絲也不滴一滴雨。
不久像有隻無形的魔爪抓住了全軍,
瘟癘神每夜來解決百多個小生命,
遍身的紅斑點轉瞬便黑斷了舌根,
說是太陽神拿針尖刺焦的髓骨。
為趕中秋賀萬歲,校尉的皮鞭下
那敢說聲憩,(好在寶馬已成了功,鞭的
不過是逃犯,剽賊,和落魄的賈人子)
天天的毒太陽接著無風的悶暑夜,
一步步好容易算捱到了玉門關外;
到玉門才有人問起了去年冬天可寒?
忘記了,彷彿大漢是火焰,没有過風雪。
玉門關都尉檢點這凱旋軍,怎麼?
怎麼只有瘦馬七千,和一萬來名
凹著頰拖著腿的像幽魂的老騎士?
怎麼,寶馬?没留神寶馬也混進了關,
怎麼没看見玉眼,金蹄,背脊上汪著血?
當然,晝夜地趕路也没趕上中秋;
所幸天子寬仁,雖然傷折了大軍,
為萬里振皇威,不錄將軍什麼過錯。
隨將軍一路來了西域多少國使臣,
黃門領他們遊覽了長安和上林宮苑。
上林八百里奇花異獸,三百多處離宮;
長安的錦繡樓臺,一座天堂的城市。
將軍牽了寶馬,拜登上未央龍鳳宮階,
羣臣在玉堂前給天子舉爵上萬壽;
將軍捧金牒受封了萬戶作海西侯,
賜了甲第;隨行的校尉們都除官
加了爵;寶馬也敕封了,喚作“天馬”。
殘傷的兵卒人人也都拜奉了皇恩:
四匹帛,二兩黃金,還有輕飄飄的
一頁還鄉的彩關傳。
但是這大宛
四載的征伐,消息傳遍了葱嶺西,
葱嶺東,傳遍了羌胡和天山南北。
流傳的故事說大漢的長安城中
坐著一位人皇,是上帝的兒子,
他三個頭,六條膀臂,他會說一種
神奇不可解的語言:他說要風,
大漠上就捲起了昏黑的風.,他說
要西征,半天的黃雲裡就飛落下
千百萬神兵和雨點兒似的箭;
他說要神山,大海裡真就飄出了
三座神山,飄進黃河,泊在昆明池裡。
西國的爛兵馬那能夠敵得他强?
讓我們趕緊帶了珍寶快到長安
去祈求他給我們錦繡,絲綢,和錢幣,
但是大江南北和關東的老百姓,
從這時也傳出一個珍奇的故事,
雖然爹爹兄弟永不見回來,好親人
伴了老黃牛永遠在西方耕起地畝。
他們說寶馬已飛到了長安,上林苑
給他築起了一座高巍巍的安神殿,
他全身是麒鳞甲,閃亮著霞光,
白玉作的四隻蹄,刻著“未央長樂”,
他兩眼是閃電,呼吸是風,他頭上的
金角一搖便落下了春天的甜雨點。
從此中國再不怕洪水或魃災,
他會體貼農人,給我們和風時雨,
幫我們的麥穗長得美,長得肥,長,
幫我們的黄牛永遠年輕有氣力,
幫我們的春蠶多作大繭,幫我們的
小姑娘早嫁給坐駟馬高車的美男子。
每到寒食家家供奠了美酒,佳肴,
向西天遥遙的祈禱(春風在墓地裡
垂著淚揚起紙錢灰),祈禱西天外
爹爹兄弟的安全,好親人永遠享著
和平,快樂;再祈禱蒼天教長安的
天馬萬壽無疆,保佑我們種地,摘桑,
年年有甘雨和風,過著太平好日子。
创作背景及赏析(摘自陆耀东《中国新诗史》第二卷)


  孙毓棠的长篇叙事诗《宝马》,写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最初1937年4月11日发表于《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上,副标题是《献给闻一多先生》。1939年9月由上**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去掉了副标题。它取材于历史。《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中记载:汉“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第一次发兵数万,未抵宛因自然环境恶劣、伤亡甚巨而返。“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天子大怒,不许入玉门;并增兵六万余,发戍甲卒十八万。抵宛,围其城,攻之四十余日。破外城,虏其勇将煎靡。宛退入中城,贵人取王头,愿献宝马与汉求和。《汉书?张骞李广利传》记载与《史记》大同小异。说大宛尽献马三千余匹,其中“善马数十匹”;但汉军最后回玉门关者仅万余人。
    诗中的“宝马”即“汗血马”。据说,汗血马有棕色、黑色、白色等多种毛色。其中棕色马在剧烈快速奔跑后,多出汗;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看去像似流血。它一天只需喝一次水,最善快速奔跑,为赛马者所垂青。
    《宝马》写公元前104年,汉皇命西域大宛献宝马遭拒而后爆发的战争。作者的创作意图是:
    写历史诗难处不在句词描写而在要能抓住当时的时代精神,关于这一点我自己毫无把握。在这首诗里,我不奢望要织进去什么思想或意思,我只练习着来简单地叙述一个故事,烘染些当时人的精神。以往的中国对我是一个美丽的憧憬,愈接近古人言行的记录,愈使我认识我们祖先创业的艰难,功绩的伟大,气魄的雄浑,精神的焕发。俯览山川的隽秀,仰瞻几千年文化的绚烂,才自知生为中国人应该是一件多么光荣值得自慰的事。四千年来的不知出现④过多少英雄豪杰,产生过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回想到这些,仿佛觉得中国人不应该弄到今天这样萎靡飘摇,失掉了自信。这或许是因为除了很少数以外,国人大半忘掉了自己的祖先,才弄到今日国中精神界成了一片荒土。当然,今日的中国处处得改善,人人得忍苦向前进;但这整个的民族欲求精神上的慰安与自信,只有回顾一下几千年的以往,才能迈步向伟大的未来。这话说来似乎很幼稚,但这是我个人幼稚的信念,因此我才写《宝马》这首诗。
    但《宝马》这首诗写得是失败,因为它未能表达出我心中所要叙述所要描写的十分之一二……⑤。
    诗的抒写和客观效果,超出了作者的意图。也许作者以为这是“失败”的地方,而我则以为是作品的非凡成功之处:超越了历史时空,也超越了国家、民族的拘囿,对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的反思。
    是的,作品赞颂了“贰师将军”李广利的战斗精神,他的果敢、无私、勇敢、机智;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万般艰苦的环境中,指挥若定;对大雪、飓风、沙暴早有防备;对敌人判断准确;既有杰出的指挥才能,又能正确地审时度势。如大宛献毋寡之头和宝马之后,不再进攻中城,同意停战。作者并未将其作为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来塑造,因为战争的起因、重大的决定,是汉皇和大宛的最高统治者的权利,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尊严,进行了一场愚蠢的无谓的战争,一场惨酷的夺去约十万人生命的战争。虽然表面上李广利获胜了,大宛毋寡失败了,被部下割下了头颅,献出了宝马,但是汉王朝牺牲了十多万士兵戍卒,不过给汉皇朝加了几道神化的光圈。战争的双方都谈不上正义与邪恶,作者也不是站在某国、某民族的一边,宣扬狭隘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作者用人道主义和普通百姓的利益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这是贯串全诗的基调。这,不禁使我联想起唐代曹松的《己亥岁》:“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还有张宾诗:“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因宝马而引起的战争,也涉及这一问题。所以,《宝马》所蕴涵的内容,有这一方面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的。对汉王朝来说,已形成古代的国家。而大宛则尚未形成,如同1870—1871年以前的德国小邦。汉朝还不是它的名正言顺的“宗主国”,宝马战争对汉朝来说,是关系到国家荣誉、声威;但对大宛来说,则是国家的存亡问题。因此问题十分复杂,无论诗人或是学者,都不能简单化,既不能陷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能否认爱国主义的因素。
    《宝马》中汉朝强迫大宛献宝马,此举当属非正义;大宛拒绝,可以理解;汉皇两次下诏命二十多万将士伐大宛,出师理难服人;大宛力拒,虽不自量力,然不能说毫无道理。《宝马》客观地抒写了历史,读者从中获得了超出作者意识到的丰富的意义。
   作者在创作诗的过程中,注意化用中国史学的“春秋”笔法。诗作者感情倾向是反大宛王毋寡的。诗一开始写毋寡沉湎于个人享受,说“他更爱宝马”,这为后来他拒绝献宝马留下了伏笔。“尖毒舌”、“傲岸的笑”,这两个词语足以表现毋寡的心思和傲视—切,这也就为他的后来的行为作了铺垫。至于汉皇,气派更大:    他们要囊括四海,席卷八荒,都因为这是先祖先宗遗留的责任。
    历史给了他至高无大的位置,也给了他以沉重的抱负。此处隐约可见。写轮台拒汉军入城,着力点破其两面手段:
    堞头躲着几个背了弓的黑影,喊:
    “知道是大汉的圣军驾到,我们轮台小国,备不起藁粱酒宴来供奉。”
    话里软中有硬。李广利将军说:这就是“前冬却我后距粮车的强盗!……我们只要人头,不要财宝!”一语揭破真相。对于汉军的屠城,诗人极力渲染其野蛮、残忍:
    三个整月,这铁刀枪到今天才尝着了腥碱的人肉。是军马加了新装,那车轮边矛英下答拉着血淋淋的头颅,压队的辎车里藏满半活的女人腿。
    这描绘中渗透着批判,隐含着谴责。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的笔尖主要是对着决策者、指挥者,并未具体细写任何一个士兵的残暴行径。
    长诗最精彩之处,我以为有三。其一是对汉军行军途中的描写。近十万大军在天寒地冻的无边沙漠中前进,请看沙暴袭来时的情景:
    …………只听见不知是
    天和地的那一面边缘上远远地
    像沉雷,闷塞的呻吟,又带着长长的屠杀似的尖号,扑来了无边无极的一阵凶蛮的噎塞。一转眼打着旋的风飚卷到眼前,半空里只像是厚沉沉
    一片呼啸,似恶鬼狂魔挥动蛮凶的巨翼驱逐着一大群狒狒吼,狼啤,和野虎的咆哮,浑沌沌的撼着地摇着薄的天,天扫下了坚硬的石雹和沙雨
    铜盔和铠片上叮叮敲乱了盖头钉,噎扼着咽喉,剥着饥骨。大漠的黄沙又似崩了日月星辰狂塌下大地,听西营里似劈山样轰隆地倒碎了,一行车,背后又猛一阵狂鸣惊跳起一队驴驼和马。……
    这一段,诗人借用音韵和声乐等手段,对吓人的沙暴铺天盖地而来的情景,作了传神的表现。“沉雷”、“闷塞的呻吟”、“尖号”、“凶蛮的噎塞”,“风飚”、“厚沉沉的一片呼啸”,“狒狒吼”、“狼嗥”、“野虎的咆哮”、“石雹”,“沙雨”、“叮叮敲乱了盖头钉”,“崩了日月星辰”、“狂埸下大地”,“劈山样轰隆地倒碎了”,“又猛一阵狂鸣惊跳起一队驴驼和马”……;《宝马》重音节,轻脚韵,藉助于音节和句中偶尔的音韵(如“号”、“飚”、“啸”、“嗥”、“哮”、“雹”、“敲”、“跳”等)同时藉助于大体整齐的诗行,除特殊的个别诗行外,每行八字至十六字,构建了自己独特的格律。
    如果说,这里用的是工笔,那么写行军途中的大雪则用的是大笔画法:
    ……没留神一夜北风堆起
    愁云,白花花落下了天山的大雪。第二天破晓赶早起程,一天飞飘着轻鹅毛,大地上早积厚到尺来深浅,冰着脚,埋着马蹄。远望模糊的天山辨不清是云头还是登天的阊阖口。
    这里是取“远望”的镜头,远望大雪,远望天山:天山下,大雪茫茫;天山上,原本有积雪,地也似在天上;天上和天山下,白雪连成一片;这样,天山又似登天的天门。
    这种成功的抒写,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只有唐代边塞
    诗人岑参、高适、王昌龄的精彩篇章中出现过。至于1937年前的新诗,更无一可与《宝马》媲美者。
    应该说明,孙毓棠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中,往往渗透着抒情,使读者的心、作者的心、大自然的精魂,三者融合为一:开始是侧重客观描绘,但“冷雨”、“呜咽的浪”、“哀猿的长啸”,已带有哀愁的感情色彩。到写“羌笛”,“怨”、“愁”和思家思乡的情绪逐渐居于主流,抒情取代了描绘。这正是长诗所需要的。单纯的长段的描写,易流于板滞;单一的长段的抒情,难免于空泛。控制好二者的度和关系,是诗人才华与诗艺高低的试金石之一。
    对古代战争的出色描写,更是《宝马》的一大贡献,也是新诗中仅有的瑰宝。孙毓棠主要写了轮台之战和贵山城之战,前者是汉军小试锋芒,是后者的铺垫。这里显然留下余力,作为汉军与主要敌人大宛之战使用。写与大宛的大战,作者用了一百多行;其中有面对面的厮杀,也有互相的斗智斗勇;有对战场形势的铺陈,又有对下一场恶战的酝酿;有焦心的等待和戒备,又有偷袭的计划和行动。这里且引写大战的第一次战斗的一个场面:
    胡骑也卷着狂风迎上前;两军战鼓
    擂成一片闷山雷,呼声,马嘶声,
    钢刀和钢刀声,转眼白光里溅一地鲜血;血水上噜着活人头,马腿,踩烂的尸身,半截的胴腔,零落的手和脚。汉军的后应黑浪样推涌上阵锋,贵山城也四路奔流出灰铁甲,两军黑狂的叠浪交滚着,交滚着
    呼号的旋涡,轻飘飘涡旋着腥红的生命。到辰刻将尽,宛军似顶不住狂涛,倒退向城根,汉军更压着残颓排砸下凶狠。忽然左面赤松林里猛一片杀声,飞腾出一鏖军,截断追兵的左臂,
    护着残师似一阵旋风旋进了城门去……。
    这是汉军围城前的一次战斗。气势恢宏,大开大阖,又精雕细琢。汉军略占优势但不很明显,双方基本上处于对峙阶段,也就留下了胜负未定的悬念。
    对古代战争的表现,在新诗中,除《宝马》外,似无长篇诗作涉及。40年代有些作品表现了中日之间战争,有的反映了共产党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政府军之间的战斗,但这种现代战争与古代战争已有巨大的差异,几乎缺乏可比性。
    《宝马》精彩处之一是,不仅出色地充分而又具体表现了战争双方物质力量的较量,也表现了双方精神力量的角逐。大宛的失败,至少一半是内部意见不一,毋寡的刚愎自用和简单粗暴所造成。可以设想:如果大宛上下,同心协力,智勇兼备,坚持战斗,其结果很有可能是另一番模样。汉军虽兵多,粮草充足,但奔波数千里,远离本土和后勤基地,气候恶劣,困难重重。汉军第一次西征,未战即败退,乃一显例。大宛的失败,直接原因是由于“贵人”内割宛王头颅献汉,并同意无偿献出所有宝马。诗作对汉和大宛精神力量的较量从不忽视。汉军对西域各小国,态度有别,如姑师、疏勒善意待汉,则友爱有加;对口是心非、落井下石的轮台,则屠城;对大宛也是先礼后兵,而且对大宛的要求,还注意适可而止。毋寡自恃在西域诸国中,是古国有实力,“丛山环偎”,有“七十几座城池,户口三十万”,牛羊无数,盛产葡萄,他在整个战争中,只会一味下令“杀退汉军”;而不知变换战略战术,结果只能是以失败告终。《宝马》在这一方面,抒写也相当出色,笔力不弱,只不过外表不大引人注意,不如写自然条件和战争那样集中,光彩夺目。
    《宝马》对构思和格局似未用力,其实,作者很用了一番心思。作品前半部集中写汉军长途跋涉中所经历的暴风、雨、雪,后半集中写两军之战。结构匀称。
    《宝马》故事情节安排有起有伏,悬念不断。汉军是胜?是败?在大宛“贵人”杀毋寡之前一直未见分晓。其实,每一次大风雪,汉军都可能全军覆灭。战争开始后,汉军显略占优势,但任何一个错误,都可能改变命运。一、二十万兵士的对垒,数万人的鏖战,阵势的展开的调度,双方的正面拼杀,战场气氛的渲染,着墨浓淡相宜,色彩涂抹得当,表现了作者史诗型的才华。在大战中,大宛的援军待发,康居有六七千骑兵,乌孙的“两千豹胄军”;而汉军无人支援;大宛的战斗保垒——贵山城有外城、中城、内城,储存了“两年半的茭藁食粮”,并且近获“秦人教给了他们,用竹鞭挖掘水井”,大宛“有六万噬人的虎头军”,足以与汉军持久抗衡。后因内部意见不一,形势才急转直下。这总的形势决定了两军长期处于胜负未分的悬念中。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合二而一。
    应该肯定,作者的叙事才能是超一流的。如介绍性的叙说汉和大宛的风物和力量时,极易流于一般,但诗人于平凡中表现不平凡,于一般中显得奇美。如写“长安城棋布着九街十八巷”时说:
    盘龙的罘⑥下朱门遥对着朱门,是王侯将相和郡国的府第;九市开时绿长了垂杨柳,红艳了花枝,罗衫坠马髻是淡粉长袂的女子;葛巾韦带是商贾人;……
    “九市开时”下接的一行诗,极美极妙。“绿长了”、“红艳了”,本是形容词,改作动词用,使景色活了,艺术上给人以特别新颖之感。
    《宝马》没有明分章节,但从作品排列形式上看,分十四节。每节最后一行或两行诗,大体上有几种作用。第一节末尾写毋寡傲视邻国。第二节末尾说,汉皇传统的承担——“先祖先宗遗留的责任”,点明王位不仅是无上的荣耀、威权,同时也是“责任”。第三节说“将军本是条猛虎”。第四节写第一次攻大宛的不战败退,结尾是,死亡战
    士的亲人“收拾乱草黄沙里余温的白骨”。第五节留下不尽的离愁别恨。第六节是战士对家乡的亲人的思念。第七节写沙漠里行军,伤亡累累。第八节在大风暴之后,用汉军只有在梦里才能有“温柔乡”结束。第九节结尾突出轮台屠城后的惨景。第十节为下一节大宛将面临战争作铺垫和反衬,结尾渲染大宛“好一座太平熙攘的世界。”十一节用承上启下的问题句煞尾。十二节最长,计108行,写汉军与大宛最激烈之战,以不结束过渡。十三节大战已结束,汉军获胜,以“今天总算赢得了一顿西胡的好酒肉”结束,其中不免有几分自嘲。第十四节最后对汉军的胜利进行了揶揄。第十五节也是全诗的最后,写中国老百姓的神话、传说般的希冀和理想。诗人的态度很暧昧,似是嘲弄,似是农人带有愚昧意味的希望。总之,每节结束的诗句大都有独特的艺术功能:或能产生言断情长的回味;或引人深思;或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宝马》的语言,走的路子大体接近闻一多,不过有着自己的独创性。这里姑引第五节后一段为例:
    凶赳赳的县吏挨着户征索耕牛,坐马,田园里只剩下婴儿妇女。转年寒食节处处长亭挤满了人,老小都担着筐笼,提了行李袋;出师的冷酒苦酸酸的尝不出香,渡头边洒满了别离的热泪。
    送走了,爹爹,兄弟!送走了,好亲人!送走了,老黄牛,田地里唯一的朋友!
    “吞噎着泪”、“县吏”、“征索”、“冷酒”等少数几个词语,介于文言白话之间,其它均为白话词语。正如作者所说,为了“烘托出一些古代的气味,因此我大胆地在这首诗里用了许多古字和古辞。”如“刁斗”、“杏叶”“羌笛”等。但并未使诗语言文言化,它吸收了传统诗的表现法,又不改新诗本色。
    就在《宝马》发表了一个月时,《大公报?文艺》又推出了《诗歌特刊》(1937.5.16),发表了孙毓棠的《我怎样写〈宝马〉》,和冯沅君的《读〈宝马〉》。冯沅君是学者,作家。见解老到:
    《宝马》确是首新诗中少见的佳作。这可以说是史诗,虽然篇幅还不够长。写史诗,我觉得有三个不可缺少的条件:精博的史料,丰富的想像,雄伟的气魄。……
    本这三点来读《宝马》,我们当可承认作者是适于作史诗的。虽然关于史事方面,在下文我不免⑦信口雌黄几句,而于作者的想象力与气派则只有欣羡与赞叹,我尤其爱读暴风和狂雪两段大文章,他们的意味极象盛唐高、岑的诗。
    关于史诗,自然不限于这三个条件,至少还应有对英雄性格的刻绘,这恰恰是《宝马》的软肋。对李广利,刻绘的深度和个性化的表现,从心理活动、言语和行动,较为一般化。这也是我未大胆肯定它是一首前所未有的史诗的主要原因。但在中国新诗史上,它是最具有史诗特质的长诗。
    冯沅君的文章,还提出了几点史实细节和个别辞句中的问题,并说:
    其实这些史事上的辞句上的待商酌的地方都可说是无关宏旨。因为史诗终不是史,每个作者又都有他的特殊的遣词造句……。
    文学创作不同于写历史;在细节上,作家有权虚构,凭想象来展开。
   《宝马》此后,一直受到冷遇。在全面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开始以后,祖国受到强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亡国之灾;形势与《宝马》中汉军恰恰相反;中国读者不能从中直接获取精神力量,不管作品艺术上造诣多高,也不能改变普通读者的兴趣。抗战胜利后,我们仍然对《宝马》没有注意,与历史上的李广利,后兵败降匈奴,被害,情况十分复杂,难以把握有关。这就要从治文学史的人及其政治环境寻求原因。除上述因素外,我猜测具体原因有二:一是学者的疏忽。他们来不及从历史尘埃中发现这本诗集。二是从30年代直到80年代,学术界对“新月”诗人有着偏见和成见,不承认后期“新月”有着一流诗人。应该说明,中外诗歌史上,类似现象不是绝无仅有,莎士比亚逝世两三百年后,才得到应有的评价;杜甫的光辉作品主要产生在中唐,但受到高度称赞是在宋代。因此,我们对孙毓棠《宝马》的半个多世纪的经历,不必惊异,也
不必特别不平。

王小波1952-1997

我還沒讀過王小波的作品 待努力


王小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Disambig.svg
關於北宋初四川農民起義領袖,詳見「王小波 (北宋)」。

王小波 (1952年5 月13日-1997年4 月11日),北京人,作家。年輕時在雲南農場作過知青,插過隊,作過工人、老師。1978年至1982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習。1984年赴美。1988 年獲匹茲堡大學碩士學位。後任教於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1992年後開始成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因心臟病突發逝世於北京。
目錄


* 1 王小波生平
* 2 作品風格
* 3 王小波現象
* 4 主要作品列表
o 4.1 小說集
o 4.2 雜文集
o 4.3 書信集
o 4.4 電影文學劇本
o 4.5 未知分類
* 5 參見
* 6 外部連結

[編輯] 王小波生平

* 1952年5月13日出生於北京。
* 1968~1970年雲南農場知青。這段經歷成為他最著名的作品《黃金時代》的背景。
* 1971~1972年山東牟平插隊;後作民辦教師。
* 1972~1973年北京牛街教學儀器廠工人。
* 1974~1978年北京西城區半導體廠工人。工人生活是他《革命時期的愛情》等小說的寫作背景。
* 1977年與當時在《光明日報》做編輯的李銀河(著名社會學家)相識相戀,後結合。
* 1978~1982年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經濟系學生。就讀於貿易經濟商品學專業。
* 1982~1984年中國人民大學一分校教師。開始寫作《黃金時代》。
* 1984~1988年美國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研究生,獲碩士學位。開始寫作以唐傳奇為藍本的小說,其間得到許倬雲先生的指點。 (2012 許先生有篇憶小波)
* 1988~1991年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講師。(教授統計學,據傳李銀河論文的統計資料也是王小波幫忙做的。)
* 1991~1992年中國人民大學會計系講師。
* 1992~1997年自由撰稿人。
* 1997年4月11日逝世於北京(遺體解剖後證實死因是心臟病突發)。其後,他的作品盛行於世,他的文體成為無數青年仿效的目標,而他的思維方式亦影響了不少人。

 作品風格

王小波在白話文敘述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寫作小說的同時他也創作過一些雜文與隨筆文章。並且很多人都是由於精彩而睿智的雜文作品接觸和認識到王小波。王小波的東西方生活與求學經歷,使他成為一個富有自由人文精神和獨立知識分子品格的寫作者。

在他的作品中,貫穿著其特有的黑色幽默,這些也表明了王小波對於生命和生活的態度。王小波的一系列小說都以自己所經歷過的生活作為藍本,如下放到雲南的知識青年,在某個醫院或高等專科學校從事技術工種的工程師等等,作品的年代背景也與王小波的生活與成長時期相重疊,在這些作品中,他刻畫了這樣一種現實:「我看到一個無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個無性的世界,但是性愛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個無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

從雜文作品中看,哲學家羅素對他思想影響很深,他推崇和提倡科學與理性,並且認為人的生活應該追求未知,他反對進行思想禁錮,主張人們思維應該保持多樣化,使生活變得有意思有趣,去熱愛智慧。 他的作品在他身後盛行於世,影響了眾多青年,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大學生,他們至今還會常常引用王小波作品中的文字,來表明自己的激昂和犀利。其曾編寫過電影劇本《東宮西宮》,並由此獲得了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
[編輯] 王小波現象

王小波生前兩獲聯合報中篇小說大獎,在海外華人文學界獲得普遍稱譽。但當其期望進入內地文壇體制時,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甚至出版作品都很困難。王小波在其小說集《黃金時代》的後記中坦承:「本書得以面世,多虧了不屈不撓的意志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必須說明,這些優秀的品質並非作者所有。鑒於出版這本書比寫這本書困難得多,所以假如本書有些可取之處,當歸於所有幫助出版它的朋友們。」

而1997年王小波遽然逝世,成為了王小波現象的開端。其作品被空前的傳播和接受,在民間與知識界都引起巨大反響,作品的發行量至21世紀仍為90 年代小說家中的佼佼者。各種形式的王小波紀念會,作品研討會層出不窮,一時間王小波現象席捲文壇、文藝界與文學批評界。

王小波現象的爆破點在於其雜文,值得一提的是,其雜文在身前就曾經受到關注。評論界有把王小波熱比作陳寅恪熱之後,自由主義浪潮在中國的第二次博興。

關於王小波小說價值的技術性討論,主流批評界保持了異常的緘默。關於王小波小說價值的討論,在主流文學批評界一直處於邊緣化的地位。可以說,王小波現象的主要焦點在於其雜文以及其所宣揚的自由主義思潮。而其小說在文壇的地位與技術性討論,仍處於懸而不決的地位。
[編輯] 主要作品列表

主要著作篇目查詢系統--「台灣作家作品資料庫」[1]
[編輯] 小說集

* 《唐人秘傳故事》1990年8月 山東文藝出版社
* 《王二風流史》1992年3月 香港繁榮出版社
* 《黃金時代》1992年8月 台灣聯經出版社
* 《黃金時代》1997年7月 花城出版社
* 《白銀時代》1997年7月 花城出版社
* 《青銅時代》 1997年7月 花城出版社
* 《黑鐵時代》 1998年2月
* 《紅拂夜奔》
* 英譯本《王二的愛欲枷鎖》("Wang in Love and Bondage") 2007年3月 紐約州立大學出版社

[編輯] 雜文集

* 《思維的樂趣》1996年11月
* 《我的精神家園》1997年5月
* 《沉默的大多數》1997年10月
* 《理想國與哲人王》

[編輯] 書信集

* 《愛你就像愛生命》(與李銀河合著)2004年5月

電影文學劇本

* 《東宮西宮》

[編輯] 未知分類

* 小說或小說集
o 《未來世界》1995年7月
o 《地久天長》1998年2月
* 雜文或雜文集
o 《沉默的大多數》1997年10月
* 《他們的世界——中國男同性戀群落透視》與李銀河合著 1992年1月

[編輯] 參見

* 李銀河

[編輯] 外部連結
Wikiquote-logo-zh.png
維基語錄上的相關摘錄:
王小波

* 王小波作品
* 王小波論壇
* 王小波網

傅高義:從歷史記憶和相互認知出發,避免中日沖突;James C. Abegglen日本之經營 2004



【新日本前景】
I S B N:9861851364
作 者:詹姆斯阿貝格蘭
精平裝: 平裝本
出版社:高寶國際有限公司
出版日: 97/01/30


  泡沫經濟瓦解後,日本經濟進入蕭條不振的十年黑暗期,近年卻可見到經濟復甦的氣象。
  日本企業如何跨過經濟蕭條的谷底?今後又將如何發展?
  現今經濟不景氣的台灣,是否能從日本的經驗中學習到復活的秘訣?
  讓日本企業研究先驅帶領你一起探索日本經濟復甦的真相。

  首部探討日本式經營的名著《日本式經營》的作者,在剖析過去幾十年日本企業的發展歷程外,更對未來的方向提出他的建議。本書可謂跨越半個世紀集日本企業研究之大成的精心鉅作!
  泡沫經濟崩解後,支撐日本高度經濟成長的「終身僱用制」、「年功序列制」也隨之瓦解?「失去的十年」對日本發展真正的意義是什麼?「日本式經營」的成敗繫乎一個「人」字?
  還在讀市面上老掉牙的日本經濟沒落論嗎?本書將帶領您走向日本經濟研究的另一個新境地。
東京大學經濟學部教授、神戶大學經營學部教授上一致好評推薦!!
日本神戶大學MBA研究所課程專業選書

  何謂21世紀日本企業應維持並活用的「日本式經營優勢」?
  日立、三菱電機、東芝、NEC、富士通、三洋電機、夏普、松下電器、SONY,這些百年企業,為何能夠歷久不衰?
   人們對日本、日本經濟、日本企業總是有著許多誤解,但其中最根深蒂固的就是認為日本的制度僵硬。但反觀過去五十年當中日本的國民所得、生產、財富發生的 巨大變化,想當然爾,經濟發展要發展到如此大的規模、生活水準如此提昇,發展中國家的勞力密集、低附加價值的產業要發展到需要高度設備投資水準的高附加價 值高科技產業,勢必是要經過大幅度經濟結構的轉變的。
  對日本經濟基礎造成深刻影響的各種轉變當中,變化最劇烈也最明顯的就是:日本從人 口快速成長的年輕社會,轉變成人口快速減少的高齡化社會。之前,日本普遍有人口過剩、人口密度高、住宅、農業、娛樂用地不足等印象。但諷刺的是,人口減少 的情況反而變成了日本現在最嚴重的問題。人口減少可能引發經濟成長率下滑、勞動力不足、研發及製造業等企業活力降低、年金負擔壓力沈重、醫療費用增加等一 連串的問題。
  日本在面臨著人口高齡化、人口減少等社會結構變化的同時,經濟逐漸走出低迷,重拾原有的活力。這意味著許多企業在「失去的 十年」當中,成功地完成了為因應新商業環境的「企業再造工程」,本書以分析五家企業的經營模式,做為研究的主體。這五家企業分別是日本電氣(NEC)、住 友電氣工業、住友化學、東洋螺縈(TORAY)和富士製鐵(一九七○年和八幡製鐵合併,現為新日本製鐵);皆是跨越纖維、化學到電子等廣泛技術領域的企 業。
  而在日本飛特族(英文free 自由與德文arbeiter 勞工的拼合,是在80年代後期出現於日本社會的新字彙,指從學校畢業後沒有固定工作,靠打工來維持生計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的趨勢下,日本企業對於員工的 重視程度,仍維持一貫的傳統,這點由不言而喻的「終身僱用制度」中可見一班,日本企業對員工許下終身承諾,代表著對員工人生的義務。
  作者除了剖析過去幾十年日本企業的發展歷程外,更對未來的方向提出他的建議。本書可謂跨越半個世紀集日本企業研究之大成的精心鉅作!現在日本企業面臨的是無限可能的未來!
  而日本和中國之間存在著密切的互補關係。中國擁有低成本勞力和具發展潛力的市場,需要日本的資本和技術。因此日本的發展也與我們今後息息相關。
本書特色
1.作者的「日本式經營」率先將日本式企業管理介紹給世界,與之後的傅高義的「日本第一」並列為研究日本式管理的名著。作者在「日本式經營」出版數十年後,再次針對日本,特別是經歷「失落的十年」之日本,提出其精闢見解,實是從事管理工作的大眾之必讀好書。
2. 作者利用長達半世紀對日本企業進行調查,並輔以最新的數據檢驗日本企業的經營管理環境。藉由其羅列之眾多資料,可輕而易舉地了解日本經濟與企業的發展過程。如作者般花費50年的長時間對日本企業進行研究之書籍並不多見,是一本相當值得參考的好書。
作者簡介
詹姆斯.阿貝格蘭(James C. Abegglen)
   出生於一九二五年。於芝加哥大學在學中進美國海軍服役並學習日語後不久從軍參戰。戰後,以一名美國戰略轟炸調查團的成員首度來到日本。之後重返芝加哥大 學攻得人類學及臨床心理學的博士學位。曾任福特財團的研究員並隨哈佛大學埃德溫.賴肖爾(Edwin Oldfather Reischauer)等教授從事研究工作。於一九五五年再度訪問日本各地工廠,調查日本企業經營模式並整理著成書《日本的經營》。是首先提出日本式經營 代表制度「終身僱用」一詞的研究者、五九年轉戰到經營顧問業界,服務於亞瑟里托(Arthur D. Little)及麥肯錫(Mckinsey)等顧問公司後,於六五年參與成立波士頓顧問集團(BCG),主要負責日本地區業務,並擔任日本分公司的首任代 表。雖然曾因擔任巴黎辦公室的負責人一度離開日本,但自一九八二年起開始定居日本。現除了經營顧問公司,同時擔任上智大學教授一職。於一九九七年取得日本 國籍後定居於日本東京。
日文版翻譯 山岡洋一
  翻譯家。出生於一九四九年。以政經領域的翻譯作品獲得高度評價。主要著書有《何謂翻譯──做為職業的翻譯工作》,編撰的書有《經濟.金融英和實用辭典》,翻譯作品有《軟性力量》、《誰說大象不會跳舞》等。
譯者簡介
柳芝伊
  1975年生,政大企管系畢業後赴日本國立橫濱大學研究所進修。喜愛閱讀、翻譯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現為專職譯者,旅居海外。

日本の経営 〔新訳版〕

日本の経営 〔新訳版〕
By ジェームス・C・アベグレン

価格: ¥ 2,310 1500円以上は送料無料 詳細
ポイント: 23pt
内容(「BOOK」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1958年に発表された本書は、終身雇用・年功序列・企業内労働組合の三本柱を軸とする「日本的経営」の特徴や利点を欧米に初めて紹介し、その後の海外の 日本研究者にとってバイブル的存在となった。また、本文中のLifetime Commitmentの訳語として、「終身雇用」という言葉が初めて用いられたことでも知られている。日本の企業経営を考えるうえで基本文献となる名著、 待望の復刊。

内容(「MARC」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終身雇用・年功序列・企業内労働組合の3本柱を軸とする「日本的経営」の特徴や利点を欧米に初めて紹介し、日本の企業経営を考えるうえで基本文献となった歴史的著作。1958年ダイヤモンド社刊が新訳で復活。

著者略歴 (「BOOK著者紹介情報」より)
アベグレン,ジェームス・C.
1925年生まれ。シカゴ大学在学中に海兵隊に入隊して日本語を学んだのち従軍。終戦後、アメリカ戦略爆撃調査団の一員として初来日。その後シカゴ大学に 戻って人類学と臨床心理学の博士号を取得。フォード財団の研究員となり、ハーバード大学でライシャワー教授らに師事したのち55年に再来日。このとき日本 各地の工場を訪問し、日本企業の経営を調査した結果をまとめたのが本書である。59年に経営コンサルティング業界へ転じ、アーサー・D・リトル、マッキン ゼーなどを経て、65年ボストン・コンサルティング・グループ(BCG)の設立に参加。BCGでは主に日本事業を担当し、日本支社初代代表をつとめる。パ リ事務所の責任者になって日本を離れた時期もあるが、82年からは日本に住みつづけ、コンサルティング会社を経営するとともに、上智大学で教鞭をとった。 97年には日本国籍を取得。東京都在住

山岡 洋一
翻訳家。1949年生まれ。政治経済分野の翻訳で高い評価を得る(本データはこの書籍が刊行された当時に掲載されていたものです)

Interview: James C. Abegglen


For nearly half a century he's been on the forefront of Western efforts to analyze the institutions of the Japanese economy. More importantly, if it weren't for him, the magazine you're now reading wouldn't be called J@pan Inc.
by Bradley Martin
James C. AbegglenJames C. Abegglen for nearly half a century has been in the forefront of Western efforts to analyze the institutions of the Japanese economy, both as a consultant (he represented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for many years, then started his own Asia Advisory Service K.K.) and as a scholar (until recently he was professor of business at Sophia University). In the process his name becam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term that, slightly modified, has become the name of our magazine. We assigned former J@pan Inc contributing editor Bradley Martin, who is now Tokyo bureau chief for Asian Financial Intelligence (AFI.com), to interview Dr. Abegglen. Excerpts from the interview follow:
You look a good deal younger than your 74 years. How is your health?
I'm quite healthy, but not taking on new consulting projects, except those I can farm out. People call in and ask, but my wife says: "Don't do it!" I'm on the boards of Ferragamo, Nikkei Science -- a joint venture with Scientific American -- and Learning Technologies; an advisor to a Warburg Pincus equity fund, Broadview Associates -- the leading M&A firm in the IT field -- and Gemini Consulting. Also I am a trustee of International House of Japan.
How did you first come to Japan?
I was a Marine in the Pacific, wounded on Guam and Iwo Jima, and came to Japan in 1945 as a 20-year-old beat-up sergeant. I was here on an all-expenses-paid trip to work with the Strategic Bombing Survey. We were given the voter list and were supposed to find, or prove dead, every hundredth person on the voter list. It was a morale survey -- how people felt about government, war and the future of Japan. My district was Hiroshima. I spent a couple of months there in late 1945, and then went back to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I eventually got a Ph.D. in anthropology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Did you practice as a clinical psychologist?
No. It came a little too close to trying to play God, I felt. I came back to Japan in 1955 as a Ford Foundation area fellow and have been here off and on since then, for a total of 25 or 30 years. The time of that Ford grant was when I did the work on the book The Japanese Factory. In that book I coined, in both languages, the term "lifetime employment" -- shushin koyo in Japanese. The book was very popular in Japanese, not so popular in English. Looking back, I see that the term was a na�e one. I should have said career employment, since it doesn't normally last for a lifetime.
If you count post-retirement jobs, including amakudari [high government officials' "descent from heaven" sinecures] employment, it just about does last a lifetime for some Japanese.
Of course in the US we have amanobori -- you go from Wall Street up to the Treasury, just the opposite from Japan, where you go from the government down into the private sector.
You also were instrumental in popularizing the term "Japan Inc."
I used it first in a speech in the mid-1960s in Washington. American audiences at the time, first, didn't care very much about Japan and, second, knew nothing. I was trying to convey the nature of Japanese corporations as having a common financial and personnel policy yet competing among themselves, like units in Alfred Sloan's General Motors. So I used that term -- which I think I had read in the Asahi Evening News; research later found that someone had used it in the 1930s in Fortune magazine. It got picked up by a guy named Kaplan, who was in the US Commerce Department. He did a book on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 in Japan. We at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contributed the book's case studies. The term became popular partly because of the Kaplan book.
It became popular also because it provided a simplistic description and, therefore, the public and reporters liked it. In their hands it veered from my attempt to convey a complex combination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to a paranoid view of lockstep Japan: "It's all one big plot and they're winning, goddamn it! They're all marching together to a common drum and a common drummer and if we could find the bastard and shoot him we'd solve the problem." Unfortunately, you can't prevent such twisting of meaning. I'm intrigued by how much of the news coverage of Japan is done because of what the editors -- probably correctly -- think the readers want to hear. In the Financial Times and New York Times there have been no positive stories regarding Japan for years. I'm also interested in the underlying attitude in the United States generally toward Japan. There are brief periods of positive emphasis, but the prevailing attitude is usually negative to hostile.

How do you think your 1985 book, Kaisha: The Japanese Corporation, has held up?
Kaisha was done in the context of high growth. At the corporate level, at least, the rules you follow to be successful under conditions of rapid growth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you follow in a mature economy. In high growth, lots of debt is used; it is cheaper than equity. In a mature economy, you have to bring that debt level down. It's not surprising that it's taking Japanese companies some years to make that transition.
Under high growth there have been 11 Japanese producers of trucks, buses, and cars. When growth halts, marginal producers go to the wall. In the case of autos, foreign companies have stepped in. As a Japanese citizen I'm very glad to see those foreign companies putting money in to reorganizing bankrupt companies -- Mazda, Mitsubishi Motors, Nissan. And they are bankrupt.
I'll probably do another book on the Japanese company: Where was it? Where is it? Where is it going to be?
In Kaisha you and your co-author, George Stalk, wrote about three industries that Japan had targeted as keys to the country's economic future: aerospace, "fifth-generation" computers, and pharmaceut- icals. How effective was that targeting?
They didn't make it in any of them. As for aerospace, I was doing a big project for an American company. It was difficult because the CEO was persuaded that what MITI wanted, it would get. We couldn't get him to see there's no way they can do the economically impossible. We must have spent $200,000 of client money trying to get that guy to understand that.
When and why did you become a Japanese citizen?
More than four years ago. I should have done it earlier. Japan has been very good to me both personally and professionally, so why not? It is where my life is. But I must say that I get some rather odd reactions when I cross immigration desks.
James C. AbegglenWas it hard to get citizenship?
It's not hard to do. The problem is renouncing US citizenship -- that is extremely hard to do. It cost me $15,000 in accountants' and lawyers' fees to do it carefully. You have to do it carefully because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has a rather negative view about these things.
Do you think your adopted country is in good shape?
Fairly. Put it this way: I don't think it's a situation like the Perry ships arriving, or MacArthur getting off the plane. Those bleak analyses serve the American ego very well. People say the Japanese have to reform their society. What's the problem -- average savings of $135,000 per family? The US savings rate is negative. The average US family is indebted to the extent of about a year's income. Private debt in the US -- corporate plus household -- comes to about 160 percent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the same ratio as Japan's public debt. In Japan the problem is public, not private debt.

I would hope we would take the tax levels up eventually, but we're doing OK in the medium term. Subsidizing banks isn't new. They did a bit more of that here than other places. We're probably through the crisis. No meltdown. We're certainly through what looked like a banking disaster. More bankruptcies? Yeah. It won't be pretty. But it's what happens when you have a mature economy, transiting from very high growth.
Maybe the biggest problem here from my viewpoint is the relative weakness of the universities, not in terms of the quality of the institutions but in terms of graduate education: lack of facilities for graduate study, failure to attract students from abroad and fund them, lack of dormitories in a country that is expensive for foreigners. I taught at university here for a long time. We have very limited facilities and programs at the graduate level. To deal with this the government has to get the dead hand of the Monbusho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f the system.
Japan is as a whole the most civil, the healthiest country. Public health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re probably at the highest levels of any country in the world. That's not so bad. No arms exports, the largest foreign aid program in the world. That's not so bad. I would like to see Japan a little less deferential to the US. Encourage Asia to achieve more coherence in financial and trade policy -- turn more toward Asia, less toward the US. We're being terribly deferential to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military bases issue. There is a risk of stronger feeling.
The thing that's intriguing about the Japanese case as compared to the Anglo-Americans is that the Japanese are retaining manufacturing capacity -- at a cost, you could argue, but the fact is that one does need hardware. Services are no substitute. Japan is producing about 100 million tons of steel this year -- the same as in the 1970s. They're working at capacity. Everybody said it's a dying industry, but it isn't. I had a steel study done to my specifications, a general view of the five big blast-furnace producers. It's widely thought that three will still be around in four years -- Kawasaki, Shin Nippon, and Sumitomo will make it -- while two, Kobe and NKK, will go down. To survive, steel companies are swapping business lines. You get the benefits of merging without the agonies of putting companies together. That's a very Japanese style. In America, entire companies merge or are acquired; in Japan, the company survives.
You've got some very dynamic companies here in Japan, and the dynamic ones continue to perform very well. Take Canon. They're still out there. They're still at the front edge. The exchange rate went from 270 to 100 and Canon continued to export 80 percent of its product. Toyota is one of the great companies, Canon is another, Fuji Film is another. None of them, by the way, is keiretsu-connected. Meanwhile the old guard in the US are toppling: AT&T, P&G, Kodak.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exchange rate for US manufacturing are really rather serious. In the US, you have to import. Unless you posit some sort of global monetary system, the US will continue to run massive deficits. My prediction is, you'll see a very weak dollar in a few years, and a strong yen.
So do you believe in the New Economy?
As a substitute, no, a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and extension, yes. Around 1900 to 1910, the US had 2,000 automobile producers. One of the things you can predict about the New Economy is that there's going to be a massive spate of bankruptcies of the dot-coms and Internet startups.
What about the perception that Japan is behind in high-tech?
That's not a real issue. In R&D expenditures for 1999 to 2000, the Innovation Index for the US 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 rated Japan first in the world. The US dropped from first to third, and by 2005 is expected to drop to sixth. The problem they've had here is that the PC is such a clumsy instrument for the Japanese language. Go to i-mode, and what might be called wireless information appliances, and Japan moves right to the top again. In April we go into the third-generation telephony system, where the US lags behind. At that point the Japanese keitai can be sold in Europe as well. Now it doesn't work outside Japan, but as the world goes to a standard system, they can begin competing with Nokia and the Americans. This game is only at the beginning point in world competition.
Photographs by Andrew Pothecary
http://www.japaninc.com/article.php?articleID=152




傅高義:從歷史記憶和相互認知出發,避免中日沖突

發佈時間: 2014-06-27 10:00 作者: 傅高義|譯者:盧昊字號:   點擊: 2323次
( 共識網配圖)

  【內容提要】中日關係的難題集中在日本所稱“尖閣列島”和中國所稱“釣魚島”的領土爭議上。中日之間發生意外和衝突的危險確實存在。一旦意外情況發生,中日要再次和解,可能要推遲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這對於中日以及世界其他國家都是不利的。要避免中日關係衝突,應該啟動改善中日關係的艱難進程,深切希望中日兩國和平共處,相互合作。日本應避免採取富有挑釁性的舉動,中國則不以武力施壓。高級別的領導人會晤和中日兩國民眾之間的交流應當不斷進行。

  【關鍵詞】中日關係/中日沖突/釣魚島/領土爭端/相互認知

  中日兩國能否尋找到方法降低衝突風險,阻止可能持續數十年的敵對延續下去?在新的時代,兩國能否同時作為強大的現代化國家而和平共處?

  如果不能直面源自日本率先實現現代化的19世紀末、目前仍未解決的歷史問題所激發出的強烈情緒,現在兩國間圍繞領土爭端並因安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而進一步升級的緊張局勢是無法被化解的。很多中國人由於本國曾被小小的島國日本超越而一直深感恥辱,也因為遭受日本侵略帶來的深重苦難而憤怒,這種憤怒幫助毛澤東在1949年統一了中國。日本依然在努力,希望將對本國歷史的驕傲,與因過去給鄰國帶來劫難而做出的追悔結合在一起。現在,中國領導人要應對尚未解決的中日曆史問題,以及關於日本軍國主義復甦的憂慮,而日本領導人則面對著一個反日情緒上升、經濟和軍事規模已經超過日本,且還在快速發展的中國。

  目前,中日關係的難題集中在島嶼領土爭議,即日本所稱的“尖閣列島”或中國所稱的“釣魚島”上。發生意外和衝突的危險確實存在。一旦意外情況發生,中日之間要再次和解可能要推遲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這對於日本、中國以及世界其他國家都是不利的。一些理由可以解釋為什麼這些荒涼的島礁成為緊張局勢的焦點:周邊海域的海洋資源有一定價值,兩國漁民為滿足全球漁業市場的需求,已將本國近海捕撈殆盡,轉而將目標投向遠洋,因此就產生了利益爭奪。在中國大陸聯手台灣、方便艦船進出太平洋的背景下,這些島礁的地理位置具有了軍事戰略價值。但是,這些理由都不足以解釋北京和東京之間情緒化的、充斥著歷史記憶因素的相互反應。

  兩國各有將近九成的民眾都對對方國家持負面看法。中國,電視台經常播放關於二戰中日本士兵暴行的影視節目,互聯網上則有很多對日本人的仇恨言論一些中國軍方將領公開放出自信言論,稱如果爆發戰爭,中方會成為勝利者。在日本,電視節目中敵視中國的言論稍少一些,但是中方飛機和艦船逼近日本、威脅尖閣列島(釣魚島),以及中國一些民眾由於憤怒而攻擊在華日本人、打砸日貨的報導畫面也會反復出現,刺激日本民眾加深恐懼和厭惡感日方的軍方高官們不會公開提及日本對中國的軍事優勢,但私下里他們相信,如果發生衝突,日本會取得勝利,而且必要的時候,美國也會向日本施以援手。

  中國領導人確實擔憂日本軍國主義會死灰復燃。美國人在二戰期間也和日本人打過仗,但和日本人之間建立最為緊密的聯繫不是源自發動侵略的日本軍人,而是二戰後與日本平民建立的私人交往。1958~1960年間,我首次訪日並居住在那裡,此後每年我都要訪日。我和其他1945年後在日本居住過的美國人都了解到日本人民是如何徹底拋棄了軍國主義的中國和日本打交道最密切的時候是二戰時期,而且中國媒體一直渲染這段歷史記憶。中國領導人警告日本不要復活軍國主義,但與此同時,中國增強軍備,對日本施壓,這使得日本更加堅信應該解除對擴張軍備的自我限制。

  上世紀80年代,由於鄧小平領導下的中國採取了積極行動,中日兩國間似乎可能建立起面向21世紀的和睦關係。鄧小平1978年訪日時曾說,中日之間有2500年的交往歷史,其中僅有50年是不幸的時期。他主張重新發展中日關係,使其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日本,鄧小平會見了天皇、福田赳夫首相和日本經濟界領袖,會談進行得相當順利。鄧小平後來說,天皇就二戰時日本的行為進行了道歉,表示不會讓這樣的事情重演。鄧小平在東京記者俱樂部演講時,現場聽眾的掌聲響亮而經久不息在日本,中國領導人還歷史第一次登上了高速列車。在鄧小平訪日後,日本經濟界的領袖們紛紛協助中國建設起電子、鋼鐵、汽車等工業的現代化工廠。為發展兩國關係,鄧小平將日本的小說、電影和電視劇帶回中國。在鄧小平主政時期,中日之間青年交流項目也得以啟動。

  鄧小平的努力在中日兩國都得到了非常積極的回應。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提供給中國的經濟援助遠超過其他所有國家給予中國的。日本企業幫助中國建立起現代化的工廠,日本遊客大量湧入中國,遍及日本各地的數百個地方團體與中國的地方團體結成姐妹友好關係。日方民間團體前往中國,就二戰時給中國帶來的苦難表示道歉。進入90年代,中國領導人大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而在中國,沒有比討論日本在二戰時的暴行更能夠刺激愛國主義情感的了。

  在中國,批評日本沒有詳細記述自己侵略歷史的聲音非常普遍,而且不僅在中國,在西方也有這樣的聲音。很多中國人擔憂,如果日本的年輕一代對日本過去侵略其他國家,給它們帶來苦難的歷史缺乏了解,會導致日本重新走​​上軍國主義之路。當日本青年們訪問中國時,中方東道主看到他們對日本過去製造的災難所知甚少,因而感到不滿。他們質問道:為什麼日本的教科書不向本國年輕人講授這些內容?為什麼日本的紀念館不能多展示一些過去戰爭的恐怖?為什麼日本人要去參拜那些頌揚美化自己戰爭歷史的紀念設施?不僅是中國人,連西方人也有疑問,為什麼日本不能像德國一樣繼續表達自己的懺悔。

  日本人清楚,在二戰結束後,當時蔣介石的國民政府簽署和約,放棄了對日賠款要求。而在上世紀80年代,相比其他國家,日本給予了中國更多的經濟援助。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這是他們反省二戰歷史的一種方式。日本人不滿的是,現在很少有中國人知道日本的領導人和日本民眾在會見中國領導人時曾經道過歉,也很少知道日本在80年代時給予中國的巨大援助。很多日本年輕人則質疑說,為什麼他們要為了自己出生之前就 ​​發生了的事情道歉一些日本歷史學家在研究了有關日方暴行的中方文獻後堅稱,其中很多內容被誇大了。同時,中國卻對本國內戰和“文革”期間對自己人的殘酷行為採取了忽略態度。

  但是事實是,不僅中國人,而且西方人也認為,日本某個派別、個別領導人的道歉不足以體現一直延續下去的反省。為了維持與其他國家的友好關係,對於日本人而言,繼續對過去幾代日本人所製造的問題表示悔恨是明智之舉。

  所有國家的領導人都希望以自己的國家為驕傲。因自己的國家在19世紀現代化步履緩慢而羞恥的中國人,現在有足夠的理由因他們近年來非凡的經濟發展而自豪。因自己的國家在二戰中​​的暴行而羞恥的日本人,現在也可以因自己在戰後對和平的卓越貢獻而自豪——他們為世界各國的和平發展提供了援助,將自己的軍費壓低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維持小規模的軍事力量,拒絕發展核武器。

  所有國家的領導人都必須對外顯示自己的強力。對於習近平主席和安倍首相來說,他們都很難主動行動以爭取對方的合作。日本領導人堅信,對中國軟弱只會導致中方要求升級並繼續發展軍備,因此,堅決表示日本絕不會被脅迫。

  改善中日關係會非常艱難,但也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候去啟動這一進程。習近平已經鞏固了執政權力基礎,他將在接下來的八年時間裡領導這個國家。安倍也是近年來第一位能夠連續執政至少三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日本首相。習近平和安倍都被認為是堅定的民族主義者,有著強大的支持基礎,可以在改善兩國關係方面採取難度更大的舉措。

  作為一個研究了中日兩國半個世紀、在兩國都結交了好朋友的人,我深切地希望這兩個偉大的國家可以和平共處、相互合作。我的建議是,如果兩國領導人希望改善關係,可以考慮以下的做法:

  (一)現在開始行動

  日本應當避免採取在中國看來富有挑釁性的舉動。日本的政治領袖們不應當參拜靖國神社,應當為日本過去侵略所製造的悲劇重申道歉。

  中國不以武力施壓、嘗試控制日本聲稱擁有主權的領土,並重申決心避免國內出現反日遊行。

  中日兩國代表應當尋求一種方案,使得雙方能夠體面地從關於尖閣列島(釣魚島)領土爭端的對峙中後退,並且確認雙方決心在稍後時間以和平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

  中日雙方應當選定一小部分高級別的、在將來數年可能在各自政府扮演重要角色的領導人,這些領導人分別代表自己的國家,經常性地會面,就一系列廣泛議題進行全面的討論,以增強相互理解與合作。日本方面應選派代表主要政黨的領導人,這樣無論任何黨派執政,都可以保證這一聯繫不會中斷。

  (二)在以後幾年裡

  日本領導人應準備一份公開聲明(篇幅大約幾十頁),重點闡述他們戰後以來在和平方面的貢獻日本可以強調,他們放棄了戰爭行動,對發展中國家、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均提供了援助,將軍費限制在國民生產總值的1%以內,放棄生產核武器並拒絕向海外派遣軍隊參與軍事行動。日本還應當準備一份相似篇幅的聲明,總結日本自明治時代以來對亞洲其他國家產生的影響,包括對二戰時侵略中國台灣、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給當地造成的劫難進行客觀陳述。日本應增加學校關於明治時代以來歷史必修課的課時,為必修課所用的歷史教科書編撰教學指導,使得日本的學生們在了解日本戰前和戰後現代化的成就,以及對亞洲其他國家貢獻的同時,也能夠全面地理解來自亞洲其他國家的批評聲。

  中國應當減少本國電影、書刊和電視節目中會招致對日敵視情緒的文化表演,使民眾更多地了解日本自1978年以來對中國經濟發展提​​供的援助,宣傳日本自1945年以來作出的和平承諾。中國應當回到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時代的做法,大規模地將日本文學、電影、電視節目和其他日本文化產品引介到國內。

  中日兩國民眾之間的交流項目應當得到廣泛的擴大。

  盧昊,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博士後。

來源: 《日本學刊》 |來源日期:2014年1期|責任編輯: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