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

陳義芝 ,《 風格的誕生:現代詩人專題論稿》

新詩百年2017: 胡適《蝴蝶》/《朋友》;張新穎《有情 : 现代中国的这些人.文.事 》2012、《新詩一百句 》2013

2017.9.27 參加新書發表
陳義芝 風格的誕生:現代詩人專題論稿, 允晨文化 , 出版日期: 2017
陳先生以1917年胡適的《蝴蝶》等18首,作為新詩的元年,所以今年是新詩百年。
陳先生對楊牧的作品情有獨鍾;胡適之先生晚年見過楊牧,希望他在天之靈還記得台灣當年的青年詩人。



同書名,另一個名詩人和何懷碩先生用過。



風格的誕生:現代詩人專題論稿


內容簡介

  本書以「風格」定名,論現代詩人的表現,既可查察詩人情思流動、鼓湧激發之「風」,又可品鑒其作品體態、架構之「格」;映現詩人風格,既強調詩人的主體性和倫理責任的標記,也從抵抗形式化話語凸顯不同的特徵,從第一章至第十章,連綴而成,自然有代表台灣現代詩不同時區詩風發展,不同年代創作成果的意義。——陳義芝

  現代詩至今卻還在「少年」階段,看不到明顯的傳統,一切仍在變化之途,實驗之路。詩人享受著創作的自由,從心所欲而不必顧忌逾矩;傳統正由他們一寸一尺的締造著。而批評呢?更是傳統未成,仍乏「典範」可循,「原生種」的批評理論一片荒涼;而挪借西方「外來種」的批評理論,則隨人雜植,顯現著水土不服,枝條蕪蔓或者萎餒披散的窘態。在這樣的時代情境中,陳義芝卻將出版《風格的誕生:現代詩人專題論稿》,展演著他為現代詩建置「風格批評」的意圖。這是他做為一個現代詩人兼批評家的自我期許,也可以做為關懷現代詩之前景的讀者們的期待。——顏昆陽/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

  陳義芝通過詩學論著所展布的視野,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他看重前輩詩人的開闢之功,以及創作上的典範意義,故對余光中、瘂弦、楊牧等名家著墨極深;對於詩學潮流、社群與現象亦多所關注,故對戰後世代的詩人有較全面的理解。此外,通過序跋文章與書評、短論去關注年輕世代的最新動向,更展示了滂沛的熱情與氣度。本書論學院詩人一章,同樣可以看出他的文學懷抱,爬羅剔抉,發凡起例,做了迄今為止最深入的思考。這個概念或許可以進一步與「詩人批評家」結合,再對照於論楊牧的篇章,則其兼涉漢語傳統與現代思潮的詩學型態更為昭朗。長年的編輯經驗使陳義芝在學院詩人中保有非典型性,本書所以好看,部分成因在此。——劉正忠/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義芝


  1953年生於花蓮,成長於彰化。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畢業,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高雄師範大學博士。主編《聯合報》副刊十年(1997-2007),先後於輔大、世新、東吳、清華、台藝大、台大等校兼任教職。2007年受聘台灣師大國文學系,主授現代詩、文學批評、文藝美學、台灣文學等課程,2008年獲台師大研究績優獎。曾擔任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研究計畫研究員、考試院典試委員、高中國文課本編輯委員。著有學術專書《從半裸到全開:台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現代詩人結構》及詩集、散文集計二十餘種。詩集有英、日、韓譯本於國外發行。曾獲中山文藝獎、金鼎獎、時報文學推薦獎、中興文藝獎章、榮後基金會台灣詩人獎等。

目錄

序一 不假格套,直契文本的風格批評/顏崑陽
序二 車騎自雍容/劉正忠
導論 風格:現代詩人的表現

第一章 為抒情立法—覃子豪的成就與影響
一、研究覃子豪的意義
二、研究覃子豪的基座
三、研究覃子豪的其他線索
四、對覃子豪詩藝的評定
五、對覃子豪文學史地位的評定

第二章 臙脂苦成袈裟—周夢蝶詩風格生成論
一、周夢蝶關鍵詞
二、從周夢蝶逸稿說起:風格不是一朝生成
三、才性、身世及時局等困境的影響
四、周夢蝶獨樹一幟的思理、辭趣
五、臙脂苦成袈裟

第三章 迥異於激情—余光中贈內詩研究
一、昇華型情詩的難度所在
二、余光中早期詩作的純情意象
三、余光中相思詩的三個年代
四、余光中贈內詩的性愛表現
五、余光中贈內詩的恩情特質
六、余光中的終極情愛觀
〔附錄〕余光中贈內詩篇目

第四章 恆久的美學影響—瘂弦詩的風格成就
一、瘂弦評傳及自述
二、宏觀瘂弦的詩風
三、多元角度下的瘂弦詩評論
四、瘂弦的詩學研究成果
五、瘂弦的詩藝貢獻

第五章 住在一千個世界上—楊牧詩與中國古典
一、學院詩人範型
二、楊牧的創作之道
三、楊牧做學術論文同時以詩抒感
四、楊牧對師承與真理的發揚
五、楊牧輝映前賢的現代「文賦」
六、楊牧的抒情自我與表現體式
七、楊牧創作的啟示

第六章 家鄉的想像與內涵—楊牧詩與花蓮語境
一、地域文學與語境詮釋
二、以花蓮為情感認同中心
三、啟動文化歸宿的心理
四、回返花蓮的前奏
五、以源頭,以情人看待花蓮
六、書寫地方的意義

第七章 長劍錯金—張錯詩的生命關照
一、為什麼要論張錯
二、劍的象徵:情與志,儒與俠
三、情的體悟:無悔與飄泊
四、結論:張錯的認知與感慨

第八章 為何敘事?—席慕蓉詩風的突破
一、席慕蓉現身詩壇的意義
二、評說席慕蓉早年創作的抒情詩
三、原鄉書寫開啟席詩敘事新頁
四、「英雄組曲」作為敘事詩代表
五、結論:成就歸因生命現實的引導

第九章 夢想導遊—夏宇詩風綜論
一、夢想的詩人
二、揭露心理的形象思維
三、消除雜質的煉金術
四、遐思聯翩的幻想
五、化身的創造與交談
六、凝望夢想的斜坡

第十章 名與實—台灣「學院詩人」創作特色
一、 所謂「學院詩人」
二、「學院詩人群」的自我定義
三、「學院詩人群」作品特色
四、小結:不以幻覺影像為足

後記
引用書目

後記

  從創作與閱讀的角度看,文學當然是跨越時空疆界的,但以研究的範疇言,論者不得不有時代、地域、語言的劃定,以及因個人的認知關注而選擇的閱讀對象。

  我從1972年開始專注讀詩、寫詩,日漸深入文學的園圃;1982年受邀至媒體任職,超越四分之一個世紀的主要工作,就是閱讀、選編文學作品;1995年起,嘗試撰寫學術論文,則以現代詩的批評討論為主。前此,曾以「女性詩」、「現代主義」、「文化研究」為主題概念,出版過《從半裸到全開:台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及《現代詩人結構》,更早還在《不盡長江滾滾來:中國新詩選注》書中,賞析不同世代詩人名篇。

  《風格的誕生:現代詩人專題論稿》是我近年在詩學方面持續的探求,其構思系統乃四十年來我所遙望或參與的台灣現代詩發展歷程,論述典範詩人的個人風格、總體成就。文學風格是一理論術語,既指語言體式也指思想感情,既論人品才性也論審美趣味。詩人的風格高下,除主體因素外,還受時代、社會環境因素影響。

  本書並不打算、也不可能寫成一部全覽台灣當代詩人風貌的書,而是選擇代表詩人,論其專精詩藝,亟望以微觀的具體研究逐漸連結出宏觀的座標。「專中求通」是這本論稿的目標,所選詩人包括1910年代出生者以迄1950年代出生者,其中1910、30、50年代各一位,1920年代兩位,1940年代三位……各自形塑出獨特美學,其創作影響短則三十年長則逾六十年,讀者細加查考,將其相關的心法聯繫起來,當能領會現代詩學輝映在傑出詩人筆下,確實是「專中有通,通中有專」。「風格的誕生」,必出自於「專」、出自於個別詩人,而所謂「通」非僅指讀者、論者一人之體察角度,亦有台灣現代詩美學前後修偏、比對通貫的期待。

  詩史是由詩人譜寫而成的,詩社、思潮、事件固不能排除,但主體核心還是詩人與詩,也就是作者與作品。作者,一向為中國文論所重,「風格即人格」的觀照,以及「成一家之言」的標準,皆與「作者」之是否相牽繫。相較於其他文類,詩作因使用暗示、象徵,採用反訊息表達方式,詩行中有更多懸置、斷連等待讀者填補的空間,因此詩的詮釋需求—無論它如何反通俗,從文學傳播的觀點,在各種文類中最為迫切。

  本書牽連的課題,包括:抒情、敘事、流亡意識、生命觀照、古典、學院性、地誌書寫、夢想詩學……等,無一不是認識當代台灣詩的要項。章節順序按詩人年齡排列:

  第一章論覃子豪(1912-1963)的風格成就。十餘年前我寫過覃子豪的論文,說他是象徵主義詩學的傳燈人,焦點集中在他對象徵主義美學的理解,對法國象徵主義詩人作品的翻譯,而今歸納半世紀以來的文獻,論他本人的創作風貌、詩史地位。

  第二章論周夢蝶(1921-2014)的風格生成,採用詩人書信、傳記、舊作重刊的選汰等資料,探查「文本發生學」的信息,並以社會學、精神分析學的眼光,解釋作品的生成及意義。

  第三章論余光中(1928-)最大宗但非激情的情詩—多達四十餘首、單一以妻子為對象的「贈內詩」。從年輕到年老,創作時間逾半世紀,余光中始終將其對妻子的情感做有意識的建構,近乎一種任務一般。最新詩集《太陽點名》,扉頁題簽「謹以此書獻予吾妻我存—賢內助、好外助、長牽手」,更見愛與意志的合一。

  第四章論瘂弦(1932-)的風格成就。詩人自1953年開筆至1966年停筆,創作時間不長,卻產生了恆久的影響,特別是當他卸下媒體主編要職,脫離台灣這一文學場域,詩的聲勢反而日益高漲。本章呈現多元角度下的瘂弦詩評論,為讀者舉示名作,說明詩藝乃這一詩人傳奇之所在。

  第五章論楊牧(1940-)詩與中國古典—楊牧的創作之道與創作啟示—「潛心古典以發現藝術的超越」,及他對現代詩技法的開拓,例如敍事性、詩人主體位置、戲劇獨白表現等。1970年代台灣現代詩成功地從西化回首轉向,與1960年代余光中、楊牧這兩位關鍵詩人的領銜實驗有關。

  第六章論楊牧詩中的花蓮語境(亦即台灣意象)。文學與地理融合的詩,提供我們認識詩人對家鄉的深情、人生的定位,瞭解他如何在生命座標的地方,掌握記憶、想像和信仰,表述自我。

  第七章論張錯(1943-)的生命關照。生命關照顯露詩人的襟懷,與詩人的身世遭逢、生活變遷、思想流露、情感表達有關,這些面相無須假借西方理論,原是中國文學傳統品鑒的標準,用來論一個懷抱俠情、滄桑體驗甚深的現代詩人,特能領會他詩中矛盾掙扎之感慨。

  第八章論席慕蓉(1943-)詩風的轉變。2011年《以詩之名》詩集發表會上,我讚賞她的成果,不在享譽已久的抒情篇章,而在晚近試筆成績鮮明的「英雄組曲」。這一組英雄人物敍事詩,除本章所引述的三長詩,另有一首最新之作收錄於新集《除你之外》,讀者可一併參閱。

  第九章論夏宇(1956-)的詩風,一種充滿夢想導遊、自我愉悅的特質。夏宇是中生代詩人5中,最稱傳奇、最被傳說的一位詩人,2004年我寫過一篇〈夏宇的達達實驗〉,專論《摩擦‧無以名狀》,唯恐學步者只知效顰於前衛思潮的戲耍,不知詩心素養的重要,特作本章呈現夏宇這位詩人本質的魅力。

  第十章是一篇合論,論學院詩人的定義與特色。1970年代以前,台灣詩壇談所謂的「學院派」是帶有貶義的,「非學院派」則標榜天才、自由創造,以為學問與創作是牴觸的。這一狹隘認知隨著回歸傳統與古典的呼聲,至1980年代大體得以修正,但不免仍存在於某些人的意識中。第五章引述楊牧的話:「在沒有學問為後盾的情形下,我們有可能持續下墜萬丈深淵……但有了學問,我們的肩膀是如此豐滿……」,可供參照。學問即視野,何嘗不是創作的必要條件?中國大陸現代詩發展歷程中,也有近似情勢,北京清華大學詩人學者西渡即指出:文化和知識的貧困是中國詩人最大的問題,作為特定意識形態的文化虛無主義「造成了中國詩人在文化素養上嚴重的營養不良」,「反學院派」的立場「只是一種以破壞為指歸的簡陋的、粗糙的詩學立場」。6這一課題關乎詩藝認知、詩人的養成背景,也關乎詩人風格的辨識。

  本書以詩人作為專題研究的另一個意義是,增加詩文本的詮釋,期望讀者品味風格名家交擊在時空中的聲音,去感受情思波瀾所燃燒的生命能量,進而轉化成個人的生命基底、人文素養。

  補記:

  1.謝謝顏崑陽教授、劉正忠教授賜寫序文,提供本書讀者更堅實的知識視野。也感激廖志峰兄及二位審查委員對這本書的肯定。編排作業承簡慧明小姐多所費心,一併致謝。

  2.近年我對文學(包括詩、小說、散文)的省察,另見於諸多批評短章,那些文字更與當今文壇互動,從而推薦了一些頗有成績的中青年詩人、作家。由於敍寫動機、方法不同,已另整編成《所有動人的故事:文學閱讀與批評》。

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雨果文集二十卷版14 九三年》羅國林譯; 南方朔:由雨果《九三年》看柯文哲!


《雨果文集二十卷版14 九三年》羅國林譯,石家莊:河北教育,1998,共463頁
對於文學作品,可稍微讀些簡介(如 Wikipedia),然後去親近原本 (中、英翻譯本,勉強可接受)。
我昨晚睡前讀本書前後數章,即使讀羅國林的譯本,都可以感覺出雨果的小說"師徒"對話如詩......
南方朔先生的介紹,力道當然不如雨果的表現。



Ninety-Three (Quatrevingt-treize)[1] is the last novel by the French writer Victor Hugo. Published in 1874, shortly after the bloody upheaval of the Paris Commune, the novel concerns the Revolt in the Vendée and Chouannerie – the counter-revolutionary revolts in 1793 dur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but not chronologically; each part tells a different story, offering a different view of historical general events. The action mainly takes place in Brittany and in Paris.




-----
中文版過份簡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九三年》是法國作家雨果生平的最後一部小說。該書出版於巴黎公社之後的1874年,反映了作者對法國革命的思考。
《九三年》是指1793年,這一年是法國大革命之後,1792年9月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隔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保皇黨的軍隊(白軍)與共和國軍(藍軍)在旺代省展開一場戰爭。白軍指揮官是布列塔尼親王朗特奈克侯爵,藍軍指揮官是其叔侄孫郭文子爵,監軍是郭文的恩師西穆爾登神父。儘管雙方首領有親戚關係,但都各自忠於自己的理想,誓言將對方送上斷頭台。
在郭文的妙計下,白軍節節敗退,退守圖爾格堡壘。經過一番頑抗,白軍放火燒城堡,朗特奈克帶領手下從密道逃出。就在這時,他聽到一位母親的呼救聲,原來她的三個孩子還困在塔樓內。朗特奈克經過一番考慮,毅然自暗道返回城堡,救出了那三個孩子,卻也遭到敵人逮捕。戰爭後,郭文與西穆爾登就朗特奈克的處置問題發生了爭執,西穆爾登是堅定的共和派,冷酷固執,深信流血對革命是必要的,主張將朗特奈克處死;郭文卻認為人倫和家庭凌駕於一切,同時被朗特奈克的義舉感動,希望饒他不死。最後,郭文獨自進入牢中,與朗特奈克交換服裝,留在牢房裡代替犯人。由於當時巴黎曾頒布一項法令,嚴令「釋放戰俘者處死」,西穆爾登忍痛將郭文送上斷頭台。就在郭文的頭顱落地的一刻,他也朝自己的胸膛開了一槍。
1862年,雨果開始蒐集《九三年》的史料,1874年出版。

-----





------

南方朔專欄:柯文哲的上智

2017年07月04日
台海兩岸互動已久,並出現了一種固定而錯誤的模式,只要輪到誰講話,就會奪口而出立場性的談話,當兩岸關係變成立場對立場,關係自然趨於緊張,兩岸關係今天急凍,有一大半的原因就是咬立場的談話所致,立場咬得愈緊,敵意自然愈增。但台北市長柯文哲卻是個具有「上智」的人,他每次講話都會避過立場性談話,而在友誼性上著墨,他以前就有「兩岸一家親」的談話,這次又有「兩岸命運共同體」,以及「互重、互合、互諒」的說法,他的談話對於立場掛帥的人當然會認為沒有表達出民意,但當立場派的人提出質疑,柯文哲卻有妙答,「一家親總比一家仇好」。柯文哲對兩岸關係的談話,真的顯示出他有「上智」,他是以「上智」對「下愚」!柯文哲真的是很不一樣的政治人物!他已經用他的「上智」替兩岸打開了另一扇「機會之窗」。中方也覺得柯文哲是個可以對話的人物,柯文哲和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會面當然水到渠成。關心政治的人都知道,當雙方有矛盾時最忌諱的就是咬立場。立場是種唇槍舌劍的談話方式,愈是在語言上咬立場,自然敵對性更增。「咬立場」的談話最點型的例證就是「罵街」,雙方愈咬愈厲害,最後大家都騎虎難下,最後就乾脆拳頭相向。但懂得世事的人,知道咬立場並沒有建設性,所以立場性的談話不能不講,但也不能天天講,他必須除了「咬立場」外還要講很多「互動性談話」,他必須替自己和別人準備下台階,準備好善意,當善意有了空間,它將來就會發揮作用,最後就會使敵意渙然冰開。「咬立場」乃是民粹,乃是一種下愚,講善意語言才是上智。我和每一個台北市民都不相信柯文哲沒有立場,也不相信柯文哲有一天會賣台,但柯文哲乃是個懂世事的人,他顯然深知咬立場沒有終極的意義,於是過去幾年,他一直在善意語言上用腦筋,他會找兩岸皆用「兩岸一家親」這種非對立的語言,要在兩岸重建相似的語言。當兩岸相似的語言說多了,雙方的語境就會重疊。「兩岸一家親」並不是兩岸要親到何種程度,但比起「兩岸一家仇」,顯然已高明了太多。柯文哲是有智慧的,和柯文哲相比,許多人都成了下愚!由於柯文哲一直在非對立性語言上用功,柯文哲以這種心態,中方當然有所理解,台北上海的雙城論壇當然愈說愈大,它已成了兩岸的第三條路。人的語言行為最重要的乃是能夠「共感」,柯文哲能夠發明出許多兩岸關係的新語言,在人類的發明行為裡,發明新語言乃是最大的發明,柯文哲的高智商真是用對了!




星期專論》由雨果看柯文哲! -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117328

星期專論》由雨果看柯文哲!


2017-07-09
◎南方朔
在現代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乃是人道主義,而論人道主義則必然要談到最偉大的作家和詩人雨果。
雨果說過,人類神秘的苦難,分別來自三種形式的障礙,一種是教條的迷信,另一種則是來自政治的執念,第三種則是自然的桎梏。所以他在《鐘樓怪人》、《悲慘世界》裡都是針對第一種桎梏而發言,在《一七九三年》則是討論政治這個障礙,在《海上勞工》則是討論自然的考驗。我在本文裡只想談他的《一七九三年》,這本著作裡就討論法國大革命,並想在各種極端主義間找到中點。他說道:「在主權之上、在革命之上、在人世一切問題之上,還有人心的無限仁慈。」他又說:「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正因為他相信人心的無限仁慈,所以法國遂能超越絕對正確的政治對立,在適當時候轉變軌道。

兩岸關係 愈咬敵意愈深

但非常可惜的,人道主義這個人間最有威力的價值工具卻不是我們文化元素的要項。所以我們總是不懂得妥當使用人道主義來做為選項,我們只會自以為是的去咬立場。我們從小就看過別人罵街,雙方都在咬立場,而咬立場乃是一種敵對語言,愈咬就罵得愈厲害,最後就難免拳頭相向,打得頭破血流。當我們看多了罵街而開打的場景,我們對罵街時的中人就會感謝。這種人經常是替事情開創出另一種可能。
近年來台灣在討論兩岸關係時,已養成一種針鋒相對咬立場的習慣,兩岸關係愈咬敵對愈深。這已成了一種台灣的政治正確。但就在台灣已習慣於咬立場的這個時刻,台灣卻出了台北市長柯文哲這個怪咖。
─「兩岸一家親」這種語言乃是對岸的語言,並非台灣目前在使用的語言,而柯文哲乃是台灣使用這種語言的第一人,所以有些人難免覺得怪怪的,並替柯文哲戴上帽子,柯文哲已被污名化。

避開立場 只談情感語言

─在台北上海的「雙城論壇」上,柯文哲除了又談到「兩岸一家親」之外,也說到「兩岸命運共同體」及「互重、互合、互諒」這「三互」,他並沒有在立場語言上做文章,而只談情感語言,這使得有些人極為不滿,評論極多。
─但我還是願意給柯文哲正面的肯定。在語言的使用上,當兩方有矛盾時,如果雙方只是咬立場,那麼只會愈咬敵意愈深,見面不如不見,因此不在立場上互咬,乃是營造氣氛上有益之舉。我不相信柯文哲沒有緊咬立場就代表他自失立場,或出賣掉了台北市民的利益。他只是為了營造氣氛而故意的避開了立場語言,這是語言行為上的「故意裝傻」,柯文哲在某些地方裝傻,上海市長則在另外的地方裝傻,這種善意的傻瓜並不是真的傻瓜,但卻可透過這種裝傻與迴避,閃避掉了大家會尷尬的問題,見面及開會才可能繼續下去。因此柯文哲避開立場語言,只在情感語言上用功,這乃是一種創造性的裝傻。他反而是替兩岸關係創造了空間。近日以來,國民黨的前主席洪秀柱意圖將兩岸關係窄化為政治關係,這是向統的方向移動,甚至北京當局也不以為然,至於蔡政府方面則是要把兩岸關係向獨的方向移動,這已使兩岸關係更加惡化,與洪秀柱及蔡英文相比,柯文哲的表現乃是要深化感性交往,顯然比洪秀柱及蔡英文都高明了許多。上海及台北的雙城論壇企圖從感性語言上重建交往的行為,它的前途是可樂觀以待的。柯文哲的確已創造出了另一種可能性,雙城論壇的位階已超越了國共論壇。

兩岸議題提前 對台不利

─兩岸關係有著太多矛盾因素,因此要發展兩岸關係,台灣一定要忌諱將兩岸議題提前,最近的國民黨及民進黨它們所做的,乃是從不同方向將台灣議題往前推,這兩個方向都是對台灣不利的,而柯文哲所做的,既沒有將兩岸議題提前,也沒有把兩岸議題搞壞,卻是要藉著兩岸交往所使用的語言使兩岸關係趨於穩定,在兩岸穩定的前提下提升台灣的競爭力,乃是維持現狀的最好方式,柯文哲無疑的已走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所以在我的標準裡,柯文哲是屬於「上智」這種類型的人物,當我們在指責他之前,可能要先想想!
我在本文之初提到最偉大的人道主義者雨果所著的《一七九三年》這本著作,在這本著作中,雨果面對革命主義高舉時代,當時主張革命乃是絕對正確的,但雨果卻警覺到所有的絕對政治正確也都會有瑕疵,只有人道的絕對福祉才是一切的最高標準,所以他遂效力於人道的探索,雨果沒有在革命的政治絕對正確上緊咬立場,卻在政治正確外找人性,法國的革命之所以會發出光輝,就是它有被人道所照亮。
柯文哲市長所做的許多事我都有意見,但他能換個方式來談兩岸,卻和國民黨、民進黨大不相同,它看起來並不怎樣,但我絕不懷疑他的立場及善意,我不相信他會出賣台灣人的利益,我相信他有著我們多數人都沒有的創意和建設性!
(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The Village Voice ; Rolling Stone, Jann Wenner,



https://twitter.com/villagevoice
The sound of cybernetics: Roland Kayn and the voice of electricity www.villagevoice.com/20…pic.twitter.com/TniYutK…
10 hours ago · Twitter
Farewell, thee gentle friend: A tribute to the red box www.villagevoice.com/20…pic.twitter.com/pLLiRBh…
12 hours ago · Twitter
‘Woodshock’ is the Rare Drug Movie That Suggests What it’s Actually Like to Do Drugs www.villagevoice.com/20…
17 hours ago · Twitter
Young immigrants wait and organize as Trump DACA drama drags on www.villagevoice.com/20…
1 day ago · Twitter
A note on our final print issue www.villagevoice.com/20…
1 day ago · Twitter

The Village Voice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Village_Voice
The Village Voice is an American news and culture paper, known for being the country's first alternative newsweekly. Founded in 1955 by Dan Wolf, Ed Fancher ...
62年以後,極度紐約的「村聲雜誌」無預警地吹了熄燈號。
最後一期的封面是Bob Dylan 帥氣的道別。一百多頁的最終號,第二頁是創刊號的封面。算是有始有終。😥



-------

【即時頭條】《滾石》雜誌創辦人決定出售股權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流行文化的象徵《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 Magazine)的大股東溫納傳媒(Wenner Media)近期證實,正在考慮出售其所持該雜誌剩餘的51%股權,從而徹底擺脫與這家有著50年歷史的搖滾雜誌的關係。
創辦人溫納在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稱,「我很喜歡我的工作,做了很長時間仍然非常享受,但放手是明智之舉。」目前溫納傳媒已經確認,公司已致力將《滾石》轉型為一個多平臺公司。
《滾石》在1970及1980年代的前衛音樂及政治報道奠定其地位,成為自由派權威雜誌,亦成不少實驗作家的搖籃,包括湯普森 (Hunter S. Thompson)。著名攝影師萊博維茨(Annie Leibovitz) 亦是在《滾石》打響名堂,為雜誌拍攝的封面現已不少成為經典,當中包括約翰連儂 (John Lennon) 夫婦 1981年的封面。
彭博社報道稱,出售股權事宜由溫納的兒子蓋斯 (Gus Wenner)籌劃,原因是溫納傳媒正面臨財政壓力,近期集團出售《Us Weekly》及《Men's Journal》兩本雜誌,2016年已出售49%股權於新加坡的音樂公司BandLab Technologies,當中包括《滾石》雜誌和數碼資產。
古茲在9月19日刊出的《紐約時報》專訪中說:「僅憑我們無法達成某種程度的雄心壯志。所以我們採取主動,希望能取得領先。」
溫納向媒體透露,他希望找到一位能夠懂得《滾石》的買家,並且要很有錢才行。「《滾石》在社會、政治和文化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想要保持住這樣的位置。」
據《滾石》公開資料,其印刷本及網上版每月接觸6000萬人。《滾石》近年廣告收入及銷量下滑。《紐約時報》稱,當讀者愈來愈擁抱網際網絡取得新聞及娛樂
時,溫納對轉變持懷疑態度,亦因此阻礙了公司發展。(彭博社)
#RollingStoneMagazine #滾石 #JannWenner










Rolling Stone
www.rollingstone.com/

Get the latest Rolling Stone news with exclusive stories and pictures from Rolling Stone.



Politics
Check out Rolling Stone's latest political news and features ...


News
Get the latest News news with exclusive stories and pictures ...



Music
Get the latest Rolling Stone new music news, song and album ...


Culture
Culture. Georgia Tech Shooting Shows Schism Between LGBTQ ...



Album Reviews
Album Reviews. Review: Leon Russell, 'On a Distant Shore' Is ...


Contact
... something you read in Rolling Stone magazine, contact letters ...




Rolling Stone (@RollingStone) · Twitter
https://twitter.com/RollingStone


See the Killers perform swaggering funk-rock song "The Man'" on #LSSC rol.st/2fnMloapic.twitter.com/RDG0fVF…
3 mins ago · Twitter

Billy Corgan tells about his new solo LP and making peace with the original Smashing Pumpkins rol.st/2hlEAQkpic.twitter.com/C7pQrQX…
15 mins ago · Twitter

Blind Melon’s self-titled debut was released 25 years ago today. Look back at our 1993 cover story on the band rol.st/2xl4jfCpic.twitter.com/clC5Q8R…
25 mins ago · Twitter

Tidal will host a benefit concert next month in Brooklyn to aid natural disaster relief efforts rol.st/2hnhaq8pic.twitter.com/BZUeu8c…
35 mins ago · Twitter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Moscow Music Peace Festival, the musical summit that helped end the Cold War rol.st/2fFdEr2pic.twitter.com/X2l2ciT…
47 mins ago · Twitter

Rolling Stone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lling_Stone



Rolling Stone is an American biweekly magazine that focuses on popular culture. It was founded in San Francisco in 1967 by Jann Wenner, who is still the ...
First issue‎: ‎November 9, 1967; 49 years ago
Founder‎: ‎Jann Wenner‎, ‎Ralph J. Gleason
Publisher‎: ‎Jann Wenner
Company‎: ‎Wenner Media LLC


Top stories

'Perception vs. Reality.' A Look Back at Rolling Stone's Greatest Ad Campaign Ever
Adweek · 2 days ago


The Most Narcissistic Generation's stranglehold on American culture is fading
New York Post · 1 day ago
More for rolling stones magazine

李永平先生(1947~2017);《文訊》迷路在文學原鄉──李永平訪談






胡金倫覺得悲傷。


34分鐘 · Taipei 台北市 ·





阿彌陀佛,老師,您一路好走,安息。大河水深處,文字無盡頭。在文學的天國,漫遊小說仙境,緣起不滅。












-----




*****

國家文藝獎 / 第十九屆 2016

得獎感言





河流與緣






2009 年我從花蓮國立東華大學退休,想回台北住。學生幫我在淡水找到房子。我一眼就看上,因為這裡有一條河,河邊有渡口和老街,對岸水湄有一座秀麗的青山──觀音山。驀一看煞似我出生、長大的南洋城鎮古晉。


作為小說家,我偏愛寫河流。河流是大地的血管。小時我便察覺到,人身體內有血管就像地球有河川,而人與人之間,即使是陌生人,也有一條血管將他們連繫在一塊,如同河流串連沿岸的城鎮和村莊。這條血管是無形的,你肉眼看不見,可在我敏銳的小小心靈中它確實存在。長大後讀了一些書,經歷過一些滄桑,對世事有了一點感悟,我便把這根連結人們、綿密如蜘蛛網的血脈,稱為「緣」。我寫小說寫了半輩子,其實都在寫緣──好緣和孽緣,幸與不幸──試圖探索它的神祕意義,以及這個緣在我們一生命運中所扮演的奇妙角色。


所以我常愛說:人生不外一個「緣」字。


想想,一個在婆羅洲叢林小鎮長大的孩子,如今竟然站在台北市一間大禮堂上,在國父遺照注視下,接受中華民國最高文藝獎。回顧漫漫來時路,我不能不將這一切歸諸於緣。


1966 年我在古晉讀完高中,想到外地升學。目標是中國──我父親念茲在茲的唐山。不巧那年「文革」爆發,神州大亂,我便來台灣進入台大外文系就讀。大二時遇見恩師顏元叔教授,在他啟蒙下開始我的寫作生涯。


就這麼因緣湊巧,來自南洋的浪子落腳寶島,成了個小說家。一路走來跌跌撞撞,但每次摔跤總會有人出來攙扶:齊邦媛老師、劉藹琳老師、朱炎教授、劉昌平社長、張寶琴發行人、黃碧端主任、詩人楊牧、學者鍾玲和王德威、第一個識我的伯樂隱地先生,還有很多鼓勵我的師友……哦,前妻景小佩,我一生最欽佩和感激的奇女子。


這一群貴人,現在回顧,不就是在長長一條河流上撐船擺渡的舟子嗎?他們將我從一座又一座的渡口,輪流載過河去,送我到另一個驛站,繼續下一段路程。最後在這間禮堂上,我終於完成了一趟南洋浪子的神奇台灣文學之旅。


如今,垂暮之年,站在淡水鎮碼頭上,眺望河中穿梭來回的渡輪,觀看那一船一船摩肩接踵、素昧平生的渡客(十年修得同船渡,不也是一樁緣麼?)我心中尋思:當年我倘若去了大陸,以我這種桀驁不馴的浪子個性,能否熬過「文革」這一劫?也許我早已埋骨北大荒。





看來上帝的安排自有美意。



http://www.ncafroc.org.tw/award-artist.aspx?id=39448




----







*****

《文訊》新增了 4 張相片


【思念永不止息──敬悼李永平先生(1947~2017)】

 

我們敬愛的著名作家李永平先生,於2017年9月22日下午病逝於台灣淡水馬偕醫院,享年71歲。遠在婆羅洲砂拉越古晉的家屬皆已趕到,為永平祈福送別。

 

李永平1947年生於英屬婆羅洲沙勞越邦古晉市,1967年來台就學,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中山大學外文系、東吳大學英文系、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著有《婆羅洲之子》、《拉子婦》、《吉陵春秋》、《海東青:台北的一則寓言》、《朱鴒漫遊仙境》、《𨑨日迌—李永平自選集》、「月河三部曲」(《雨雪霏霏:婆羅洲童年記事》、《大河盡頭》(上下卷)、《朱鴒書》)等十本長、中、短篇小說。同時他也是台灣重要的翻譯家,譯有《上帝的指紋》、《紙牌的秘密》、《大河灣》、《幽黯國度》等二十餘部。
 

 

李永平創作的質、量與貢獻,曾獲許多獎勵與肯定: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中國時報文學推薦獎、聯合報小說獎、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亞洲週刊全球十大中文小說、紅樓夢獎決審團獎、台北書展大獎、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鳳凰網中國十大好書獎、中國廣東中山杯全球華人文學獎大獎、國家文藝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貢獻獎、台大傑出校友等。

 

2016年,李永平開始創作此生第一本武俠小說《新俠女圖》,2017年5月在得知罹患重症前,他已完成近七萬字,縱使在手術治療前後的空檔,在身體飽受疾病侵襲的同時,他以頑強的意志,持續不懈地創作,目前已進入第12回,估計已完成了12萬字,可惜李永平終究不敵病魔的侵襲,《新俠女圖》留下了未完之憾。小說裡的白玉釵從此成爲永遠的懸念。

 

出身馬華背景,20歲來台,30歲以後就定居台北,李永平認為自己是百分之百的台灣人,是台灣製造、訓練出來的小說家。但他魂牽夢縈故鄉婆羅洲,以「月河三部曲」系列小說,締造了氣勢磅礡的婆羅洲雨林世界。今天我們不禁為這一位,既是台灣作家,也是馬華作家,也是華語世界優秀的小說家,致以無上的敬意與謝意。敬佩他視創作為一生崇高信仰的專注真摯;更感謝他為我們留下豐富精彩的作品,這一切都將永遠流傳。





 

李永平已𨑨日迌遠行,我們將在文學世界裡與他相見。














迷路在文學原鄉──李永平訪談
2016年《文訊》11月號,台大中文系副教授高嘉謙曾專訪李永平老師,八千餘字的內容,較完整地呈現李永平老師對其生命歷程與創作的想法。謹與讀者們分享,紀念這位精彩的小說家。
作者|高嘉謙
2015年李永平的《朱鴒書》出版,這位移居台灣數十年的馬華作家,終於完成了他夢想中的婆羅洲寫作「月河三部曲」。除了《朱鴒書》,這個系列還有《雨雪霏霏》(2002),以及兩卷本的《大河盡頭(上卷:溯流)》(2008)、《大河盡頭(下卷:山)》(2010)。前後歷時13年,李永平回到婆羅洲地景,呈現氣勢磅礡又幽婉動人的雨林故事。李永平訴說的家鄉經歷和少年記憶,引導讀者走入他個人懺情、成長的世界,以及婆羅洲殖民地經驗。小說的飄零情調和原鄉想像,交織著從婆羅洲、台灣和紙上中國循環構成的離散的原始激情。寫作期間,李永平因心肌梗塞,曾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但他憑著毅力和規律寫作,終究完成了個人創作上頗具意義的「回歸」。
2015年李永平榮獲台灣的第19屆國家文藝獎,這是對他40年文學成就的崇高肯定,也是馬華背景的創作人在台灣獲得最重要的文學獎項。其小說《朱鴒書》亦同時獲頒金鼎獎。2016年李永平被遴選為台灣大學傑出校友,彷彿替20歲來台就讀台大外文系的他,致上青春的冠冕。那是他在台灣歲月的起點,也是寫作的出發。
本次訪談聚焦於他獲獎後的心路轉折,回首過去,也探問當下。

將神祕壯麗的婆羅洲叢林帶進台灣的小說

問:您獲得2015年度中華民國政府頒發的國家文藝獎,相信是對您的文學成就的崇高肯定。回顧您數十年的寫作生涯,這個獎給您最深刻的感受是什麼?對台灣文學,以及馬華文學而言,您認為又有怎樣的象徵意義?
答:我,一個南洋僑生,在孫中山先生遺照注視下,接受中華民國的國家文藝獎。那一刻,心中真是百感交集。
從大學時代的〈拉子婦〉開始,在台灣寫作近五十年,孜孜矻矻,不曾中輟,今天終於得到了公開和正式的肯定。我以誠摯的心情,代表一群來自馬來西亞、居留台灣、與我一樣默默從事筆耕的同胞作家,上台領獎。在我心目中,這個獎是一條連接台灣文學和馬華文學的臍帶,象徵一樁奇妙美好的文學因緣。
說它是奇妙的因緣,一點也不為過。想想,一個在婆羅洲叢林中出生、長大的孩子,如今竟然站在台北市一間大禮堂的舞台上,領取台灣的最高文學獎。這件事證明一個事實:台灣的社會是公開的、多元的;台灣的文化是寬大的、包容的。有容乃大。台灣這個蕞爾小島所產生的文學是巨大的、多彩多姿的,在當今世界華語文學中獨樹一幟。李永平何其有幸,能將神祕壯麗的婆羅洲叢林帶進台灣的小說,對台灣文學的豐富性,作出了一點貢獻。
我們敬愛的作家李永平先生(照片為何孟娟攝影)
我生於英屬婆羅洲,長於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安身立命於台灣。我是台灣作家,毫無疑問也是馬華作家。這雙重身分不會發生衝突。在我心靈裡,它們是能夠和諧共存的,就好比一個人同時擁有兩位愛他、彼此又能互敬的母親。這是福氣!
問:您獲得國家文藝獎的殊榮,剛好是在「月河三部曲」完成之後。您持續創作大部頭的長篇小說,應該也是獲得評審肯定的理由之一。能否談談「月河三部曲」在您創作生命當中的位置?相對前期的作品,寫作三部曲的動機和心路轉折又是什麼?
答:乍然間看到這個問題,我忍不住又要讚嘆寫作機緣的奇妙!我生平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小說,是在婆羅洲讀高中時寫的,書名就叫《婆羅洲之子》。從此踏上寫作的路。50年的作家生涯可以用「漂」一個字來描述。在人生中,我最初從婆羅洲漂到台灣,再從台灣漂到美國,最後又從美國漂回到台灣來;在創作上,我先寫婆羅洲(《拉子婦》),再寫台北(《海東青》和《朱鴒漫遊仙境》),中間夾著一部描寫虛擬中國的小說《吉陵春秋》。最後,就像一個在外遊蕩多年,身心俱疲,開始想家的老浪子,我才又回頭來寫故鄉,一口氣推出三部記錄我在婆羅洲成長歷程的長篇小說《雨雪霏霏》、《大河盡頭》上下卷與《朱鴒書》,構成一個以婆羅洲最大河流為中心象徵的「月河三部曲」。人終究要回家。作家也有鄉愁。在外面兜了偌大、偌長一個圈子,在心靈和寫作上,李永平回到了原鄉。
回家的感覺忒好!書寫這部80萬字三部曲,是我一生最順利、最淋漓痛快的寫作經驗。那種感覺就像一個返抵家門的遊子,跪在母親膝前,向她老人家盡情傾訴心中的委屈一般。
「月河三部曲」,我手寫我心。把家鄉大河遭受的汙染和原鄉少女遭受的玷辱,細細說給母親聽。
無須賣弄技巧。不必在意批評家的看法。畢竟,寫了四十多年小說,我有資格把學過的所有文學理論和訣竅,一股腦兒給拋諸腦後,真正從心所欲,寫出一部返璞歸真──唔,見山又是山的作品。
挺懷念書寫「月河三部曲」那段時光。學校沒課的日子,一早起來泡杯黑咖啡,坐在書桌前一口氣寫上好幾個鐘頭。每每剛坐下,才提筆,便覺得一連串意象紛至沓來,出現在筆端。這些圖騰式的中國方塊字,就像書中描寫的月圓之夜,那群浩浩蕩蕩溯河而上的歸鄉客。他們一個牽引一個,不斷從我內心深處蹦出來,爭相降落在我面前那疊四百格原稿紙上。這股洶湧澎湃的氣勢,只有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桂源舖〉可以形容:
萬山不許一溪奔 攔得溪聲日夜喧 到得前頭山腳盡 堂堂溪水出村前
李永平長篇小說《雨雪霏霏》、《大河盡頭》上下卷、《朱鴒書》,構成一個以婆羅洲最大河流為中心象徵的「月河三部曲」。

身為小說家必須背負的宿命

問:談及作家的鄉愁,或鄉土、原鄉概念,尤其從您的一系列小說和強調的浪子性格看來,我覺得有相當複雜的面向。您筆下的婆羅洲反覆呈現受創的女性形象,裡面有一個殖民史和華人移民史的傷痕。但您也透過創造「朱鴒」這個角色,讓我們看到婆羅洲和台北的連結,看到你說故事的位置,甚至起點。近年,您的小說有機會在中國大陸出版,面向您所謂的「祖國」、motherland的讀者──這個屬於方塊漢字,以及離散華人情感上的「娘親」。我感覺三個地域在您都有複雜的情結和糾葛。是否可以藉此機會,談談您在小說世界意圖呈現的原鄉,以及長年的生活經驗裡,如何看待婆羅洲、台灣和中國。
答:2012年4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發行《大河盡頭》簡體字版。我的作品正式進入了中國。第一個來採訪我的大陸記者,《深圳晚報》的李福瑩小姐,劈頭就拋出一個令我有點措手不及的問題:「身分上的不確定性,曾經讓你困惑嗎?」當時我給她的回答是這樣的:身分問題確實曾經困擾我。記得我剛到台灣時,本地同學常問我:李永平,你到底是哪裡人呀?我總是支支吾吾,因為如果答馬來西亞人,我心裡不甘;答中國人,在當時的台灣是犯忌的;答台灣人呢,我那時新來乍到,對這座島嶼還沒產生認同。被問得急了,我就答:「我是廣東人!」後來這就成為我的標準答案。如今在台灣住了四十多年,感覺上我早已是台灣人。現在回想,當初為身分困擾,真是庸人自擾吧。同時擁有多個不同的身分──馬來西亞人、中國人、台灣人,當然還有廣東人──是上帝的恩賜,是我寫作的動力和泉源。古今中外,沒有幾個作家有這種福氣。(2012年6月10日《深圳晚報》A16版)
但是現在我必須坦承,這是在大陸記者逼問之下,故作瀟灑的回答,只講了一半的真話。事實是:這個「困惑」陰魂不散,50年來一直跟隨我,至今還沒有得到完全的澈底的解決。而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在我有生之年,這個問題是解決不了的了。
我何其有幸,同時擁有三位母親:生育我的婆羅洲和收養我的台灣,加上一個遙遠的、古老的、打我有記憶開始,就聽爸爸不時叨叨唸唸的「祖國」──唐山。我又何其不幸,這三個我最敬愛的女人常常在我心裡吵架。個中有文化原因、心理原因、政治原因,還有其他連我也搞不清楚的因素。這種無休無止的齟齬,表現在我的作品上,便是學者們所稱的李永平認同危機了。
在我的處女作《婆羅洲之子》中,這個危機便已浮現。主人公大祿士是混血兒,父親是來自唐山的華人,母親是婆羅洲原住民伊班人。如此的雙重血統和身分,在象徵上所代表的意義極其明顯,不須我解說。若不是伊班大神介入,故事的結局肯定是大悲劇。但認同危機並沒有消弭,身分衝突反而變本加厲,持續出現在《拉子婦》收錄的七篇小說中,愈演愈烈。到了《海東青──台北的一則寓言》,我新認的母親台灣加入戰局。這就變成了三角關係,把問題弄得更複雜,在小說中處理起來更加棘手。
在這場「三母之戰」中,有一個作品值得特別注意。那便是膾炙人口的《吉陵春秋》。當年甫問世,這部時空朦朧的小說便博得批評界滿堂彩。讚美聲大都集中在它獨特、新穎的表現方式上,稱許它是小說藝術的一個「小奇蹟」。我必須提醒讀者:除了藝術成就之外,更重要的,《吉陵春秋》是李永平的一場中國夢魘。他原本只想描寫一個虛擬的、鄉野的中國,可寫到後來,不知不覺間就寫出了一個恐怖中國。這反映出作者什麼樣的心理呢?我不忍說。我只想告訴讀者,《吉陵春秋》簡體字版在大陸推出後,《深圳商報》記者楊青,在訪談中比較《大河盡頭》和《吉陵春秋》兩部小說時,講了一句非常中肯、深得我心的話:「如果說《大河盡頭》是李永平寫給生母婆羅洲的一封飽含深情的情書,那麼,《吉陵春秋》便是他寫給這位從不曾謀面的大陸母親的一份見面禮,只不過這份禮物有點沉重。」(2013年1月28日《深圳商報》C4版)
「有點沉重」可是含蓄的說法呢。弦外之音,讀者們自己推敲吧。
在這裡,我很開心的向大家報告:我三位母親中的兩位──生母婆羅洲和養母台灣──已經和解啦。在「月河三部曲」最終部《朱鴒書》中,我派遣女主角朱鴒充當我的使者,進入婆羅洲叢林訪問一年。這位勇敢、足智多謀的台北少女,不辱使命,成功地在這兩座相隔一個大海的島嶼之間,建立一條臍帶。從此,就像我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時所說的,我的這兩位母親,在我心中可以和諧共存了。至於我的台灣母親和唐山母親之間,若還有興趣在我書中繼續吵架,就由她們去吧。我阻止不了。就當是李永平身為小說家必須背負的宿命。
《吉陵春秋》當年甫問世便十分受注目,左起分別是台灣版、日文版、中國大陸版封面。
台大九年:一生中最美麗的時光
問:就您的流動經驗而言,青年階段負笈台灣,過後又留學美國,返台定居後輾轉居住數個城市,因此有雙鄉或多個故鄉的複雜情感,其實都可以理解。我比較感興趣的是,除了《婆羅洲之子》,您的所有作品幾乎都在台灣語境下寫作。台灣社會從戒嚴到解嚴,歷經民主選舉、政黨輪替,您從外來者到移居者,同時也處在這個歷程之中。我想台灣這個生活空間,給了您很多複雜的時代感受和經驗吧。尤其您剛當選2016年度台灣大學傑出校友,這又是另一種榮耀。能不能說說您在兩個不同階段的台灣經驗和感受,對您的人生帶來的影響或改變。一則是在台灣大學外文系念書和當助教的經歷,另外則是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選擇回到台灣教學和定居。
答:今年七月四日,我突然接到台灣大學校長室祕書的電話。她以嚴肅而親切的語氣通知我:「校友李永平先生,您好。經本校傑出校友遴選委員會推舉,您當選為台灣大學2016年傑出校友。」那一刻,心中所受的震撼,實在不亞於當初接到通知,得悉自己獲得國家文藝獎時的驚訝。離校近半個世紀,母校記起了我這個老學生!
李永平攝於1969年,當時就讀台灣大學外文系。刊頭照片則為在美國念書時期的李永平,約攝於1970年代後期。(李永平提供)
1967年,我以僑生身分進入台灣大學外文系就讀。當時的台灣,政治氣氛嚴峻。台大在錢思亮校長主持下,與當道周旋,努力保持傅斯年校長從北大帶來的自由學風。文學院名師薈集,學術氣息濃厚。外文系在夏濟安老師引導下,則提倡文學創作,以學生為主力作者,創辦了影響深遠的《現代文學》雜誌。一時之間,台大外文系文風鼎盛,數年間培養出了日後引領台灣文壇風騷的一群小說家:白先勇、王文興、歐陽子、叢甦、陳若曦……我小子其生也晚,未能躬逢其盛。所幸我進入台大時,學長學姐們建立的創作風氣猶在。我置身這種氛圍中,對已成傳奇的「現代文學時期的台大外文系」,心嚮往之。於是在顏元叔、朱炎、齊邦媛諸位老師指導和鼓勵下,學習小說寫作。畢業後,留在系裡擔任助教五年,兼任《中外文學》執行編輯。這期間寫作不輟。
台大九年,塑造了我身為作家的人格和文學觀。如今回顧,這是我一生中最青春、最豐富、最美麗的一段時光。
當選傑出校友後,得拍一部介紹當選人的短片,在校慶日頒獎典禮上放映。我向攝製單位建議到台大校園去拍。那天,離開多年後重返母校,我漫步在壯闊的椰林大道上,穿梭在充滿書香氣息的文學院長廊中,躑躅在幽靜的傅園裡(當年在台大讀書,每次心中有煩惱,我便走進園中,獨自坐在傅斯年校長墓前,喃喃向他訴說心事)……這是一趟情感之旅。連製作人都深為感動。她半正經半開玩笑地說:「這部影片應該命名為『李永平致青春』!」
1976年我前往美國,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那六年,台灣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退出聯合國、台美斷交、國民黨的高壓統治受到挑戰、島內政治面臨轉型。我在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市)取得比較文學博士學位後,決定回台灣。由於種種原因,我沒返回母校台大任教,轉而接受新成立的高雄中山大學聘書。那些年,我目睹了轉型期的台灣在政治、社會和人心上的混亂,將它記錄在《海東青》和《朱鴒漫遊仙境》中。但我心裡從沒起過離開台灣、回到馬來西亞或移民美國的念頭,反而在1987年歸化為中華民國公民。守得雲開見月明。歷經民主選舉、政黨輪替、轉型正義的重重洗禮和淬煉,台灣蛻變成了一隻更美麗的鳳凰──我在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上致答謝辭時,所稱頌的那個開放、多元、擁有多姿多彩的文化,在華人世界中獨樹一幟矯矯不群的台灣。
我為台灣欣喜落淚。我憑個人自由意志所選擇的母親,可真爭氣哪。

有時是題材選擇了作家

問:您提到了台大外文系在一九六○年代的文學氛圍,相信也是感受到當時的現代主義文學風潮而投入寫作,對吧?黃錦樹或評論家都將您歸類為現代主義作家,最重要的依據當然是《吉陵春秋》對文字、腔調的錘鍊,以及貫徹您前後階段的一些寫作特色,包括對聲音的敏感,罪與罰主題和人性/歷史陰暗面的處理。在台大那幾年,到底提供了您怎樣的文學想像或養分?尤其您之後還當了外文系助教,甚至在《中外文學》創刊之初當了執行編輯,這些經歷對您當時的寫作,提供了怎樣的資源和實際的影響?當時有沒有文學創作的夥伴和同儕?
另外,我覺得您的小說世界裡寄託了「鄉愁」的好幾個層面。那裡有華人跟殖民地的關係,家國跟母親的概念連結,漢字的情感,民族與文化的態度,大概這些都是您這輩子執著的母題,對吧?同時您創造出朱鴒這個角色,以及突出辶日迌這個主題,帶有馬克吐溫(Mark Twain)《頑童流浪記》式的風格。能不能說說,這些母題或主題的選擇對於您的意義?
答:一九六○年代,我進入台大外文系時,雖說還能感受到學長學姐們建立的創作風氣,但終究不如以往興盛。系中同學喜歡寫東西的並不多。我成了一隻孤鳥。幸喜,我有兩位良師(mentor)陪伴我度過孤獨的學徒歲月。一是《現代文學》,一是外文系圖書館。那時《現代文學》主將大都已赴美,但在白先勇努力下,這本以創作為主的雜誌,斷斷續續在台灣出刊。每次在台大對面「雙葉書廊」看到剛出爐的《現文》,我都欣喜若狂,掏出吃飯錢搶購一本,帶回家逐頁逐字拜讀。見獵心喜,自己也寫了幾篇小說,在顏元叔老師慫恿下投稿,結果登出兩篇:〈圍城的母親〉和〈胡姬〉。我這時期的作品在技法上很容易看出《現文》的痕跡。黃錦樹把我歸類為現代主義作家,我可以接受,儘管我不喜歡被貼標籤。事實上,在我的「學徒時期」,對我身為小說家的養成,影響更大的是台大外文系圖書館。一個系擁有自己的、獨立的圖書館,在當時的大學極為罕見。外文系圖書館是台北帝國大學留下的資產,蒐羅豐富,將西方文學名著一網打盡,甚至連蘇聯小說家蕭霍洛夫的「頓河三部曲」都有呢。大一時,我發現這座隱藏於文學院第二十四教室(現在的外文系會議室)的寶庫,從此,三天兩回,只要沒課我就會去流連一番。應該說是朝聖吧。佇立在一排排書架間,摸摸那破舊的書皮,翻翻那泛黃的書頁,嗅嗅那略帶腐朽味的陳年書香,和偉大的心靈作近距離的接觸。這種薰陶,比任何文學理論或竅門,對一個作家的養成更有助益。批評家讚美我的作品具有一種「大氣」,根源就在台大外文系圖書館。
你提到的那些東西──華人與殖民地的糾葛、家國與母親的關係、民族與文字的情結等等──確實是貫穿我一生作品的重大主題。這個現象,我的讀者早就看出來了。但是,批評家們沒有察覺到一點:有時是題材選擇作家,而不是作家選擇題材。我不幸,身為一個小說家,在題材和主題的選擇上並沒有自主的權力。離散和鄉愁、迷惘和尋找,就是我的成長歷程和生存經驗。我無法迴避。只要一動筆,它便會馬上竄出來,如同一個不散的陰魂,驅之不走。這就成了我寫作一輩子最大的苦惱。事實上,我那一輩的砂拉越作家,包括張貴興,當身分從「華僑」轉變為「華人」時,作品都會流露出這種困惑和不安,只是我的表現忒深,感觸格外強烈而已。馬華年輕一代的作家,如黎紫書、龔萬輝、鍾怡雯和陳大為等,已完全認同「馬來西亞」這個國家。他們的理想和追求、他們在作品中所表現的情感,跟其他族裔的馬來西亞作家相比,並無不同,唯一的差別是他們碰巧使用中文(華文)寫作而已。這是一件好事。我羨慕他們,也衷心祝福他們,因為他們終於可以選擇自己的題材了。
題材既然非我所能選擇,那我就創造人物吧。我很幸運,也感到非常驕傲,在講述南洋浪子無休無止的漂泊故事時,無意中,我創造出了一位可愛的女性人物──朱鴒。王德威教授說她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年輕的女主角。在我心目中,她是永遠的小繆思。如同一個從石頭中蹦出來的小精靈,朱鴒橫空出世,現身在《海東青》中。從此,這個小丫頭便以各種形式、樣貌和功能,不斷出現在我的小說中,成為我召喚的靈感和訴說心事的對象。最後,在《朱鴒書》中她成為獨當一面的主角,在婆羅洲叢林裡展開一趟奇幻冒險旅程。我懇摯地希望,將來的讀者記得朱鴒,就像大家記得她的英國姐妹愛麗絲和她的美國兄弟──十歲,膽大包天,勇闖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頑童哈克芬。我也偷偷希望,全世界的華文讀者記住,我是朱鴒的創造者。這位東方式的、古靈精怪的、語言和行為具有濃濃台北風味的小繆思,可是小說家李永平一生寫作最大、最值得驕傲的成就呀。
李永平早年的短篇小說集《拉子婦》書寫婆羅洲,《海東青》、《朱鴒漫遊仙境》則將他所聞見轉型期的台灣在政治、社會和人心上的混亂記錄下來。
用辛苦掙來的「隨心所欲」徜徉文學的奇境裡
問:您在台灣自詡為南洋浪子,近年因為領獎因緣,生平第一次去了中國,還僅是南方的廣州而已。去年終於回去古晉一趟,但距離上次返鄉又過了二十餘年。感覺上您總有一種邊緣意識,低調安分,不喜移動。我有點好奇,這符合您原本的個性?尤其您的台大青春歲月曾經那麼意氣風發(這是不少人當年對您當助教的印象),後來的教書和寫作生涯也頗為自在。回顧自己這些年的生命歷程,如果不介意,能否談談原生家庭、婚姻、疾病、返鄉在您生命中帶來的體悟和轉變?我想這對您的寫作意識應該有一定的影響。
您說過早年曾有一段時間在台灣文壇不受到注意,直到黃錦樹等人的馬華文學研究興起,情況才有了改變。現在您終於獲得國家文藝獎和台大傑出校友的雙重肯定,對您的文學生命和台灣的生活經歷,都給予一個重要的位置。對您而言,浪子是否已更有歸屬感,對故鄉古晉也不再近鄉情怯?
答:這個問題,碰觸到了作家最不願意面對的兩件東西──老和病──著實讓我猶豫了一陣子。2010年8月9日,我進醫院開刀,做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從此體力大不如前,現今心臟功能只有正常人的一半。晚年得病,每天必須吃一堆藥,稍稍出趟遠門也得向醫生報備。在這種情況下,安能不「低調安分」乎?哪還能像年輕力壯時那樣四處辶日迌遊蕩呢?做個浪子需要體力。我韜光晦跡,並不是個性的轉變,更不是鬼門關前的頓悟或懺悔,跟你在問題中提到的那些事情──返鄉之旅、原生家庭和婚姻等等──也都扯不上關係。這是單純的生理問題,人人早晚得面對,只不過作家的感受特深罷了。我會善自珍攝,好好調養,冀望能多活幾年多寫幾本書。身體不能像往日那樣恣意「移動」了,但心靈依舊可以馳騁在文學的天地中。只要心能跳,就會有小說。
「國家文藝獎」和「台大傑出校友」的雙重肯定,確實加強了我這個南洋浪子的歸屬感。在我心中,台灣感覺上更加親近了,而砂拉越古晉不再是遙遠的漫漫歸鄉路。從此,我更有自信,更能以平常心看待我的這兩個故鄉。除此以外,我希望──誠摯地希望──這兩個大獎並沒有改變我什麼。李永平還是那個崇尚自由、追求閒雲野鶴的生活、喜歡耽溺在自己創造的世界中,不斷書寫小說(他正在著手寫一部武俠小說哩)的老派作家。只不過,頭上頂著兩個光環,寫起小說來可以更加率性,筆下越發自由了。這種新感覺挺好。「月河三部曲」最終部《朱鴒書》出版後,我陸續讀到一些書評。其中一篇〈婆羅洲上飛翔的螢火蟲〉,出自大陸書評人張家瑜之手,最能道出我晚年的創作心境:
李永平以他的「月河三部曲」向故鄉致意。那亦是還童之旅。他不以垂老姿態回鄉,因為他覺得人最好不要長大。他最生動的記憶,停留在童年時段。從古典晦澀、低迷陰暗跳出來之後,他又是那個半世紀前到加里曼丹的大河,遊歷這蠻荒叢林的少年了。一個希望自己是寫實主義的作家,卻迷路到現代主義那天馬行空、一如童話傳奇的山野之歌中。這一路走來,就如他的一首情歌:「實對你說了吧,再想我回來不能夠,從今丟開手!」放得下丟得開的作者,隨心所欲。
──《深圳新聞網》,2016年1月16日
我就用這一份經由50年寫作生涯、辛苦掙來的「隨心所欲」,在人生剩餘的歲月中,繼續徜徉、迷路在文學的奇境裡,寫作一部真正天馬行空的中國武俠小說吧!

原載於《文訊》2016年11月號
2017年9月22日,李永平終究不敵病魔的侵襲,《新俠女圖》留下了未完之憾。小說裡的白玉釵從此成爲永遠的懸念。(龔萬輝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