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1日 星期六

《走出白色恐怖》(新版2012)


10 For thou, O God, hast proved us:
        
thou hast tried us, as silver is tried.
11 Thou broughtest us into the net;
        
thou laidst affliction upon our loins.
12 Thou hast caused men to ride over our heads;
        
we went through fire and through water:
but thou broughtest us out into a wealthy place.


 《詩篇》66篇10-12節所說......沒有嘗過傷心流淚嘆息掙扎的人  是無法明白的.......
(三聯版頁217-18)



重讀孫康宜的《走出白色恐怖》(新版20123次修增板
增益許多。這本書,因為作者的父親說,張光直的回憶錄是杰作,妳那天或許也能寫…..為什麼寄讀在高雄中油子弟學校數月,是改變她的命運? ……與她舅舅在台中公路局的最後一面的粽子(到美國,可不要忘記我們……)

2007.10.28

旅居美國州的耶魯大學東亞系教授孫康宜教授回憶錄:
{走出白色恐怖}台北:允晨( 2003)
Farewell to the White Terror,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 2005
(中文本似乎比英文本印刷精美)
2007年春夏之際 給台灣大學出版社說明英文書籍的出版有起碼的國際規格要求(譬如說必須有索引) 否則容易貽笑八方” (未獲回信)

  • 作者:孫康宜
  • 出版社:允晨文化
  • 出版日期:2007年02月10日
  •  
  •  
  •  寫在這裡的章節大多與色恐怖有關,但這本書並非控訴文學,也不是傷痕文學。相反地。這是一本「感恩」的書──對於那些曾經給我們雪中送炭的朋友和親 人,我的感激是一言難盡的。那些善良的人大多是被世人遺忘的一群,他們也一直承載著複雜的歷史政治糾葛,因此我要特別把他們的故事寫出來。   這本書也敘述了自我追尋和自我反省的過程。當我站在今天的高度來回憶過去時,我發現我又學到了許多。我原來以為從前幼時所遭遇的患難是我生命中的缺陷, 但現在發現,那才是我的心靈資產。我感謝早期那段艱苦的人生歷程,是它讓我成長中提前成熟,也讓我在缺憾中找到完整的自我。
    作者簡介
    孫康宜
      1944年生,普林斯頓大學文學博士,現執教於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系。著有《陳子龍柳如是詩詞情緣》、《晚康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
  •  

2012


近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孙康宜一家走出苦难、超越困厄的记忆——《走出白色恐怖》(新版)。这本书并非控诉文学,也不是伤痕文学,相反 地,这是一本“感恩”的书。作者认为那段生命中的患难,并非人生的缺陷,而是心灵的资产,她也要纪念一个个在集权下生活的平凡而善良的人,表达对他们的感 激与怀念。这本书以社会与历史背景为线索,以散文的形式、纪实的史笔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件真相;此外,其更以质朴的讲述,温情的人性流露,描绘了白色 恐怖下一个个正直、善良的普通人的形象,展示了人性的仁爱与尊严。
此次三联推出的新版,作者孙康宜作了大量修订。学者王德威撰写了序言,序言中不仅对台湾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历史做了简单介绍,而且用很动情的文字称许了孙康宜笔下的人物以及作者本人的写作态度:“往事不能如烟:不能忘记的不只有苦难和冤屈,还有仁爱与自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