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你的經濟天才:如何善用誘因來敲定工作、談戀愛,心想事成
Discover Your Inner Economist
作者:泰勒‧科文編/譯者:陳正芬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2009/04/14
ISBN:9789867889812
語言:中文 規格:中文平裝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304
本書內容
喚醒你心中的經濟本能,好獲得現實中想要的任何東西
經濟理論什麼時候提及點菜的事了?
或者吸引理想伴侶?
或者控制那些在會議中滔滔不絕的人?
或者跟你的牙醫過招?
在本書「控制世界的基本功法」和「如何控制世界,懂得見好就收」等章節中,作者揭露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經濟模式,好讓你獲得更多想要的東西。
「誘因」是經濟學對待這個世界的核心,但經濟學不光是白花花的鈔票。事實上,金錢可能成為反誘因。科文說明,付錢叫孩子洗碗為何行不通。其他型態的誘因,像是確保家人知道,如果他們尊敬你,他們也將受到尊重,這是可行的。還有沒有非金錢的誘因呢?下次開會時,如果你不希望任何人嘮叨個沒完沒了,試著叫大家起立。深深觸動人心的誘因,例如在工作上獲得尊嚴或者愛人閃現的微笑,會是最有力量的誘因,即使當它們還伴隨著像金錢和免費食物這類比較世俗的獎勵。
本 書是經濟這門科學的入門,說明經濟學的概念基礎,老早存在於我們的內在。儘管作者科文淨提些看似與直覺相反的建議,但這些建議內含的智慧,卻往往都能在日 常生活、工作甚至渡假等稀鬆平常的例子中被證實。如何在摩洛哥的街頭請到一個好導遊?亟欲提升營運績效的主管或者擔心工作不保的上班族如何尋求解藥?你內 在的經濟學家會知道。
【建議閱讀】
如果你是:
-
關心文化創意產業的讀者,可以先「觀賞」第四章〈擁有全世界最棒的藝術品〉。
-
學生(特別是博士班的學生)應該先讀第六章〈自欺危險,卻是必要的藝術〉中所提到的「大鎚」考試準備法(The Hammer)。
-
老師、家長,以及需要長遠眼光的教育政策制訂者需要看第六章,有關作者如何教子女開車的部分。
-
美食饕客可以先「品嚐」第七章〈吃好一點,香蕉擺一邊〉。
-
慈善家、非營利組織,以及想要勸告親友「不要以為捐款等於行善」的人,應該會受惠於第九章〈如何拯救世界:再多的耶誕禮物也沒用〉。
目錄
第一章:想吃香蕉自己買
第二章:控制世界的基本功法
第三章:如何控制世界,懂得見好就收
第四章:擁有全世界最棒的藝術品
第五章:無論在家、約會或者被刑求,都面子十足
第六章:自欺危險,卻是必要的藝術
第七章:吃好一點,香蕉擺一邊
第八章:避開(或不避開)七大死罪
第九章:如何拯救世界:再多的耶誕禮物也沒用
第十章:你的內在經濟學家與文明的未來
作者序
中文版序
這篇前言特別獻給我的台灣讀者。
《發現你的經濟天才》一書的目標之一,就是提倡用經濟學的概念來看這世界,包括你的人際關係,以及你對於文化的追求。此外,也是提供思考你的旅行和所到之處的方式。
其實,我這輩子第一次出遠門,就是在一九八九年來到台灣。這也是我在東南亞開始為期兩個月居遊的第一站。我永遠忘不了一大早抵達台北,就看見許多看起來不 同、似乎不同,而實際上也的確大不相同的事物。大清早六點鐘的街道便熙來攘往,令我不禁瞠目結舌。
當下我便開始思考,為何會是這種情景,以及身為經濟學家會如何思考這中間的差異。在那趟旅程中,我問自己許許多多的問題,包括:哪些餐廳有活魚、哪些沒 有;哪些台灣人民會坐巴士到東海岸及其原因;台灣發展出哪幾種中國菜,以及台中給人的感覺為何與台北那麼不同,等等問題。
這本書是為那些喜歡向自己和別人問問題的好奇寶寶所寫的。在本書中,我試著以系統性的方式來陳述這些問題。
順道一提,假如你對本書有任何想法或問題,請寫信到我的電郵信箱:tcowen@gmu.edu。
希望大家喜歡我的書,也盼望能再度造訪台灣。
泰勒‧柯文(Tyler Cowen), 2009/4/3
內文試閱
關於開會
「提 升會議的品質」是這世界上最難的任務之一。會議的問題既多且嚴重。有項調查列出「談話冗長、內容多餘且瑣碎」是主要禍患,進一步的缺點還包括目標不明確、 沒有決策或任務指派做為會後結論、會議時間太長、拖泥帶水、經常被打斷,以及「整體來說只是浪費全體與會者的時間」等。
但人們還是繼續開會,管理者也把愈來愈多時間投注在開會上。一項調查表示,一般管理者把整個禮拜的四分之一時間用來開會,中高階管理者每個禮拜平均花兩天開會,有些資深高階主管一個禮拜的開會時間竟高達四天之多。
聽起來似曾相識嗎?知道這些數據後,來訪地球的火星人會做出結論,認為開會是很有生產力且極具娛樂效果。這這這……。
會議紀錄的品質差到令人嘆為觀止,或許是因為那是經由參加太多會議的人所記錄的關係。我上亞馬遜網路書店鍵入「會議」,買了網站排名第一的暢銷書,是芭芭拉.史崔貝爾( Barbara J. Streibel )所著的《經理人的高效會議》( The Manager 旧 Guide to Effective Meetings ),書中提出以下智慧結晶:
解釋開會的目的
詢問是否建議(議程)做任何改變
讓討論不離題且有進展
如果上述是她最精華的思維,那她正是我不喜歡與之開會的人。講求實際、言之有物的經濟學家,一定要比她高明些。我曾聽過,也曾在某些情況下體驗過以下對改善會議品質更加激進的想法:
1. 叫大家起立,直到會議結束。
2. 舉行電話會議,即使與會者的辦公座位都在同一排。這麼做可減少哈拉與言不及義。
3. 發給每位與會者一只下棋用的計時器,以限制他們的發言時間。規則很簡單:每個人發言時要啟用計時器。計時器記錄用掉多少時間。如果分配到的時間用光就算輸,發言者失去進一步的發言權。沉默的與會者可以交出自己的計時器,把多餘時間捐給表達清晰且言之有物的人。
4. 監控開會期間的情緒。以下點子來自一位部落客、同時也是博學家的藍道.派克( Randall Parker ):
在 一個名叫個人助理連結( Personal Assistance Link, PAL )的小型感應傳輸器之協助下,你的機器(在你的同意下)將成為一具「人體觀察儀」( anthroscope ),亦即調查你此刻生命跡象的儀器,桑迪亞( Sandia )專案經理彼得.莫爾可( Peter Merkle )表示。它將監控你的排汗和心跳,解讀你的表情和頭部動作,分析你的音調,將這些數據收集起來,好讓你隨時掌握可能被你忽略的自身感受,而不是被動等待你 實際面臨的問題。此外,它也將這些資訊傳送給團體中的其他人,如此每個人都可以更有效地合作。
換言之,當大夥都感到無聊至極時,機器就會開始嗡嗡作響。我擔心,若這種裝置被普遍使用,恐怕我就會永遠成為會議的拒絕往來戶了。
另一種做法是幫每個人的時間定價。與會者一走進會議室,就個自把年薪輸入電腦。電腦會不斷根據花掉時間的價值來計算會議成本。會議主席接著宣布:「好了,我們花掉公司一千五百美元,可我們學到了什麼啊?」
我完全同意自願實驗,我也贊成試試這些想法。我以前是西洋棋的棋手,特別支持計時的提議。不過,改善會議品質之所以如此困難是有原因的。不只是因為世上其他人都是既笨又不合理,雖然經常是如此。會議發揮了寶貴但隱藏的功能。
開會不一定都能有效率地交換資訊或挖掘新點子。許多會議只是假裝以此為目標。事實上,開會大多是種伎倆,實際達到的目的跟原本白紙黑字寫的不一樣。有時 會議是在展現實力,讓大家知道哪個派系居上風,這時浪費時間就成為必要。如果一方不斷嘗試,卻未能給這派系來個下馬威,與會者都會看到這個派系的厲害。因 此,讓反對某個意見的人知道掌權者的厲害,是有必要的。
此外,會議讓參加者覺得自己是知悉內情者,且對決策有主掌權,因而產生虛幻的控制感。我發現官僚體系經常有這種動機。但這表示這群參加者一定要有機會表 達並提供他們的意見。這種會議表面上是在浪費時間,其實是在組織和維繫派系。一旦人們由衷接受經開會表決的想法,就較能認真去落實。
前面提到,人在缺乏掌控感時,獎懲說不定會適得其反。但開會讓那些我們掌控不了的人感覺自己有影響力,因而使獎懲發揮作用。(這麼一來我們會不會感覺好 些?)畢竟,大夥可是認真圍坐著聽他說話。這些會議讓人如坐針氈,乃是因為開會的目標是聽每個人的意見,而不只是聽那些最了解情況或最快進入狀況的人的想 法。專心聽吹牛大王和搗蛋鬼講話尤其重要。
殘酷事實:就中長期來說,明顯無效率的會議,會將職場的獎懲帶進真實生活中。會議幫助我們打造自己身為合作者而非藐視法律者的形象。會議也提供一個社交情境,讓大家做出與這些誘因一致的行為。
所以說,會議可以傳遞身分地位的訊息。誰發言?誰沒出現?誰覺得有必要讚美誰?我們可以藉由觀察會議來了解職場的內部運作,或者證實我們的推測。不開會 的職場會讓身在其中的工作者感到困惑,且對社交一無所知。有生產力的人首先必須有足夠的認識,以便在職場的群居環境中定位自己。
總之,若想了解會議,就要回歸內在動機的重要性。好的會議把職場的一些問題,從汽車銷售員寓言轉成停車罰單寓言,只不過後者的主角是瑞典而非科威特外交官。
許多會議已經無藥可救,這點是可以確定的。人一踏進會議室就很難控制。難不成你真以為,每當他們不經意發出無聊的嘆息時,都會按下計時器?有種改善會議 品質的簡單方法,就是限制開會的次數和會議的長短。但如此一來就得用其他手段來製造社會取向( social orientation )和適當的個人掌控感。我們應該更常舉辦公司野餐,並要求大家寫下對新業務計畫的評語。控制會議的一種方法,就是別再開會。
〈擷取自本書內文第三章〉
泰勒‧科文(Tyler Cowen)為喬治梅森大學的經濟學教授、美國備受推崇的經濟學家,定期為《紐約時報》撰文。他同時也是文化評論家、美食評論家,以及著名的部落客。科文 的著作有:《創造性毀滅:全球化如何改造世界文化》(Creative Destruction: How Globalization is Changing the World’s Culture)、《好與多:美國如何縮短經濟學和美學的差距》(Good & Plenty: How America Bridges the Gap Between Economics and Aesthetics)、《名譽何價?》(What Price Fame?)、《市場與文化聲音》(Market and Cultural Voices),以及《商業文化的禮讚》(In Praise of Commercial Culture)。科文的部落格「邊際革命」(www.Marginalrevolution.com)紅透半邊天,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經濟學部落格。 「邊際革命」部落格成立於2003年,主要理念在於:微小的進步可能為我們的生活與世界帶來極大的改善。全球已有數百萬人閱讀。◎科文的個人網 站:http://www.gmu.edu/jbc/Tyler/陳正芬專職譯者,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會計碩士。譯有《QBQ!問題背後的問題》、 《奢華,正在流行》、《C型人生》、《假如你明天當上主管》、《為什麼我們的錢變薄了?》、《葛林斯班的騙...
導讀
發現你內心的經濟頑童 黃光雄
泰 勒‧科文(Tyler Cowen)是美國華府附近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經濟系教授,同時也是「詹姆斯‧布坎南政治經濟中心」(James M. Buchanan Center for Political Economy)主任和「莫卡特斯中心」(Mercatus Center)主任。在一九八七年取得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之前,科文曾有一年在德國求學。除了橫跨福利經濟學、貨幣經濟學、倫理學、個體經濟學、 文化經濟學等多領域的學術期刊論文之外,他還曾經著有多本有關文化的書籍,例如《創造性毀滅:全球化如何改造世界文化》(Creative Destruction: How Globalization is Changing the World’s Culture)、《好與多:美國如何縮短經濟學和美學的差距》(Good & Plenty: How America Bridges the Gap Between Economics and Aesthetics),以及《名譽何價?》(What Price Fame?)。而他和同事塔巴羅克(Alex Tabarrok)所主筆的「邊際革命部落格」(marginalrevolution.com)內容包羅萬象,在經濟類的部落格之中總是名列前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很愛美食。記載他對餐廳品評的《ethnic dining guide》頗受歡迎,在二00九年一月份已經出到第二十五版。他也曾受邀在「國際烹飪專業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ulinary Professionals)年會發表「全球化是否改變世界的吃法?」的專題演講。
本書的英文書名為:Discover Your Inner Economist。到底什麼是「Inner Economist」呢?我拿我另一位老師——也是科文的同事——詹姆斯‧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一九八六年的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的「natural economist」(天生的經濟學家)做一個對比。布坎南用「natural economist」指那些無須教育訓練和經驗就能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的人。在有名的經濟學家之中,被他認定為「natural economists」的只有:戈登‧圖洛克(Gordon Tullock,公共選擇理論之父)、蓋瑞‧貝克(Gary Becker,一九九二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以及阿爾欽(Armen Alchian,現代產權經濟學創始人)三人。科文的「Inner Economist」的觀念則是,每個人都有經濟思考的天賦,只是尚未發掘和使用。這種經濟思考的能力就是針對人的行為敏捷地進行「模式辨 認」(pattern recognition),正如下棋時快速地將對手的棋步對應到自己所認知的千萬種型態。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觀念,應該和他下棋的經驗有關(他十五歲就成 為紐澤西西洋棋公開賽最年輕的冠軍,但是他已經立志成為經濟學家而不想當一輩子的棋手)。我則是把Inner Economist視為一種「玩樂的內在小孩」(playful inner child),這本書的作者就像一個帶頭的頑童。經濟學的頑童玩法是把對現實世界的觀察(而不是數學符號)當作音符來演奏(play)。貫穿這些樂章的旋 律包括誘因(incentives)、訊號傳遞(signaling)、固定成本(fixed cost)、沉沒成本(sunk cost)、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以及需求法則(law of demand)等。尚未發現自己經濟天才的讀者可以輕鬆地依序聆聽各個樂章。但是作者在第四章針對古典小說提出了幾點跳躍式閱讀建議(基於時間和注意力是 稀少資源的原則)。讀者可以想想看:這是否也適用在本書的閱讀上?
有人抱怨:如此生活化的經濟學書籍似乎讓人以為經濟學是一種無關緊要的遊戲,而不是肩負「經世濟民」重責大任的社會科學。其實,頑童之心和玩耍之樂可能正 是國富民安的基本關鍵。讀者不妨先跳到第三章最後,看他對資本主義功能的闡述,以及對社會主義經濟失敗的解析:「國家控制的經濟體使人較少玩樂,然而商業 新點子的發想與落實卻幾乎少不了它。」
基於作者跳躍式閱讀的主張,我建議不同背景或興趣的讀者可從不同的章節開始讀起。關心文化創意產業的讀者可以先「觀賞」第四章〈擁有全世界最棒的藝術品〉。學生(特別是博士班的學生)應該先讀第六章〈自欺危險,卻是必要的藝術〉中所提到的「大鎚」考試準備法(The Hammer)。同樣在第六章,請學校的老師、家長,以及需要長遠眼光的教育政策制訂者看看作者如何教子女開車。想要建立務實形象的從政者以及讚揚附和「Yes we can」的電視名嘴則應該先看作者對美國人「can-do」心態的批判。美食饕客可以先「品嚐」第七章〈吃好一點,香蕉擺一邊〉。第九章〈如何拯救世界:再多的耶誕禮物也沒用〉應該會有助於慈善家、非營利組織,以及想要勸告親友「不要以為捐款等於行善」的人。
對於已有些經濟學基礎的 讀者,第三章關於托兒所對逾時領回子女的父母罰錢的例子應該引發一些進一步的思考。以下是我想像當初和我一起修科文課的同學們可能進行的討論:如果實行罰 款制度之後的遲到父母變多,托兒所是否會再調高罰款金額?應該提高到什麼程度可以達到皆大歡喜?取消罰款制度會不會使遲到父母變少?如果為了一個逾時留在 托兒所的小朋友而支付保姆一小時加班費不划算,則是否該讓罰款金額和當天留下來的小朋友人數成反比?如果托兒所是由一群父母親經營管理,答案會不會有所不 同?不同國家的公立托兒所對於同樣問題的處理方式可能會有何不同?
關於亟欲提升營運績效的主管或者擔心工作不保的上班族而言,在目錄看到章名裡的「擁有全世界最棒的藝術品」和「吃好一點」等字眼,第一個反應可能是:誰會 有這種閒情逸致?危機感比較重的人看到「自欺」則可能產生更嚴重的恐慌。經濟頑童在第四章的這段話也許非常值得好好運用:
直覺精準的經濟學家,在切入實務性的問題時,會問:「是哪些相關的稀少性,導致無法產生更好的結果?」……好比說,我們可能把更多錢丟在一個問題上,然而錢卻不是解決之道。因此,只要找出與問題相關的稀少性,就知道該把誘因導向哪個方向。
雖然這聽起來像是嚴肅的警告,但活用這個建議正需要書本裡所示範的頑童玩法。如果把這本書推薦給緊迫逼人的上司或者老闆(或者他們的智囊),也許會讓你的世界變好一些。
(本文作者為世新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博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