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4日 星期日

《無緣社會—「無緣死」三萬二千人的衝擊》;「無人知曉的死亡」;死亡和西方: 從 1300年至今《死亡文化史》


2016年10月4日
 
分享對象:公開
公開
"各位親朋好友丶先進前輩:
今晚10/04(二)十點,公視紀錄觀點「無人知曉的死亡」,小妹翻譯的。請多指教。
身為日漸疏離的社會人,是否應該關心一下?就算不為了別人,也為了自己。....."
影片縮圖
19:41
1980年 [中國共產黨內部政治權力鬥爭史],審判四人幫。(審判過程全輯錄版) 在1980年對「四人幫」集團的審判中,王洪文當場背叛江青片段。 江青當時在法庭上慷慨陳詞,「我是毛主席的一條狗﹐叫我咬誰就咬誰!」「通過醜化我,醜化毛澤東主席,醜化億萬人民參加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並說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捍衛毛澤東。 1981年1月25日審决 江青和張春橋被判處死刑,緩刑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王洪文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姚文元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 江青於1991年在秦城監獄自殺身亡;王洪文於1992年患病身亡;張春橋於2005年患癌死於北京;姚文元於2005年死於糖尿病。 斯人已去,但關於「四人幫」的歷史爭論並無消退跡象。 江青(1914年3月5日-1991年5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演員、文藝理論家、攝影家、共產主義者。乳名李進孩、李淑蒙,本名李雲鶴,藝名藍蘋,生於山東諸城,是毛澤東的第四任妻子(毛為其第三任丈夫),「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四人幫」之首。第九屆,第十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年輕時從事戲劇和電影表演;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去延安,後與中共領袖毛澤東結婚(結婚時毛澤東尚未與妻子賀子珍辦理離婚手續)19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在毛澤東的默許下開始活躍於中國政治舞臺,與姚文元、王洪文、張春橋併稱「四人幫」。1976年在毛澤東病逝後被中央政治局抓扣審查,1977年7月被開除黨籍。1981年被公審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後依法減為無期徒刑,保外就醫期間於1991年5月14日自殺身亡。 #歷史時空
分享
再看一次
他一個人孤零零的死去,長達兩年半的時間,屍體腐爛到只剩下骨頭….他有過家庭,醫院有病歷,社福單位也有他的資料,他怎麼可能就被世人所遺忘呢?台灣也越來越多獨居老人的新聞,#是催繳帳單發現他們的死亡,是惡臭,甚至被發現時被自己養的狗吃了,#獨居是否就註定要孤獨死去,究竟是疏離社會還是行政僵化造成的? 每個人彷彿只是檔案上名字,而不是一個”人”來對待…
★【無人知曉的死亡】 #孤獨死 #獨居 #冷漠 #高齡社會 #制度
>> 有!網路直播:www.pts.org.tw/ptslive/live/
◇ 週二(10/4)晚間10點,紀錄觀點,公視13頻道/mod
#紀錄觀點 首播週二22:00;重播凌晨1:00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
與其對待亡者的方式成正比」-杜斯妥也夫斯基
.
長達兩年半的時間,他再也沒有踏出家門。鄰居和朋友都以為他搬走了或生病住院。他的信箱被信件塞滿,電也斷了。大樓管委會打算強制將他遷出公寓。直到警察破門而入,才發現屍體已經腐爛到只剩下骨頭、毛髮和牙齒。這裡是瑞士,這位53歲的瑞士男子,為什麼會孤零零死在床上2年半,無人知曉?
.
「沒有任何社會機構採取行動,
這不只是社會問題,而是從頭到尾都有問題」
.
劇組人員展開調查,發現米榭的死可以追溯到差不多二十八個月前。死亡證明書上面的日期卻是發現屍體的日體。法律就是這麼規定的⋯⋯被官僚主義包圍的我們,各單位不停推拖,他變成一個檔案的名字,而不是一個人來對待,行政單位只想結案,不想深究原因,本片一一走訪調查這些與米榭有接觸的單位,鄰居,社福,醫院,家人。#這是一份令人震驚痛心為人遺忘的死亡紀事
.
★了解更多: goo.gl/heanL4
★相關報導
▎日本最哀傷的工作:送「孤獨死」的獨居老人最後一程
▎紐約城孤獨的死者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一位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
廖志峰、繆詠華和其他8人




[NHK纪录片]无缘社会-谁管我死活—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v.youku.com › 纪录片列表 › 人物
[NHK纪录片]无缘社会-谁管我死活. ... 视频: [NHK纪录片]无缘社会-谁管我死活. 您还没有安装 ...

無緣死| 蘋果日報| 果籽| 名采| 20141210

hk.apple.nextmedia.com/open/subarticle/12187389/.../18963398
Translate this page
Dec 10, 2014 - 年輕時,我們享受一個人的自由;但年紀老了,便會擔心,會否「無緣死」?對,日本得了一個病,叫「無緣死」。這是NHK電視台2010年拍攝的專題 ...

博客來-無緣社會(新版)

www.books.com.tw › 中文書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Translate this page
Sep 22, 2015 - 第五十八屆菊池寬賞受賞☆NHK紀錄片《無緣社會—「無緣死」三萬二千人的衝擊》採訪過程全記錄! ☆年度最震撼人心的十大流行語之一,你不可 ...




吳承紘...所謂的「無緣社會」其實就是日本近年來的「無緣死」現象,也就是孤獨死。「無緣」在日語中代表切斷所有一切人世間的牽連與羈絆,比方人與人之間的「緣份」,與工作之間的「社緣」等。當一切緣份都消失了,就是「無緣」。所以「無緣死」就是一個人失去和這個社會的一切關連,孤獨死去,沒有人為其料理後事,成了市公所公告上短短的數行字,結束一生。即使後來市公所千辛萬苦找到親人,骨灰也被「拒絕認領」,成為「無緣佛」(孤魂野鬼)的悲傷結局。「無緣死」這個現象是由NHK所發現,然後在2010年開始拍攝這個專題,之後整理成書。書中所描述的事件,與其說是驚悚,不如說是無窮無盡的悲傷。比方書一開始時,NHK拍攝團隊前往東京灣海上警察隊一起處理台場彩虹橋下無名浮屍的案件,以及之後漸漸開展的各個「行旅死亡人」的死亡現場,和每具屍體後的悲傷故事。
有些人的住處整理得乾乾淨淨,甚至白飯都一包包分好冷凍起來,桌上的食物看起來像是準備要吃飯,人卻死在廁所裡;有的人家徒四壁,看起來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盤坐死在塌塌米上,屍體已經完全腐爛。不管死法為何,所有的共同點就是「一個人死去,沒有人發現」。
根據NHK清查日本所有「行旅死亡人」的公告和案件,他們粗估2009年有三萬兩千人無緣死,也因為無緣死的狀況越來越多,日本漸漸出現像是清理無緣死現場的特殊清潔業;為了處理這類人士的後事,或為了省事,出現了所謂的「直葬」(沒有任何儀式隨即火化的葬禮)業者,以及專門收納無主骨灰的寺廟,和類似生前契約,只要繳交會費,便會有人員為會員處理後事的NPO等等。
無緣死已經成為日本的社會現象,且不是局部區域而是全國性的問題。隨著傳統家庭觀念消失、終身未婚現象盛行,和因為派遣制所帶來的個人經濟崩毀,越來越多的人消失在日本這樣的團體社會,而不僅僅只是獨居老人而已。甚至還因此衍生出「高齡失蹤」,子女詐領死者老人年金的案件。
誰都有可能成為孤獨死的下一個案例。專門收納無主骨灰的高崗大法寺栗原主持所說的一段話,或許可以總結無緣社會這本書所要傳達的意旨。
「我們只要弄錯人生的一個小環節,或是其中一顆小齒輪失去作用,都有可能變成獨居老人,孤獨地死去。這些人的人生和我們有什麼不同?他們也都扎扎實實地過完一生,有些人說不定有小孩,還把小孩扶養成人。誰不是帶著父母的喜悅出生?大家都有各自的一生,難道只因為某個人晚年獨居,不得不孤單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就表示他這輩子活得完全沒有價值嗎?」

書名:無緣社會(新版),原文名稱:無縁社会,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2271827,頁數:384,出版社:新雨,作者:NHK特別採訪小組,譯者:鄭舜瓏,出版日期:2015/09/22,類別:社會科學
BOOKS.COM.TW


*****

【明報專訊】最近收到一個邀請,到蘇梅島某沙灘俱樂部採訪世界末日派對。公關說,俱樂部很想吸引多些香港的「蒲友」到 那兒。這俱樂部和出席派對的人,都應該相信末日並不是2012年12月21日,大部分地球人都應該這麼想。可是大家心裏大抵都有閃過這念頭:萬一真的是末 日那怎麼辦?也沒辦法,我們或者都很坦然。但假如有人告知,過兩天便是你的大限——反應可未必那麼冷靜,因為那不再是所有人同時「一鑊熟」,而是你自己一 個,孤獨面對未知的死亡。
生命裏唯一的肯定
其實不用先知,我們都知道「死亡」是生命裏唯一的肯定。但我們卻不知自己何時死、怎樣死、死後會怎樣。也正因這些確定的不確定,令死亡自古以來,便 成為哲學、文學、藝術當中重要的命題——由幾百年前西方油畫裏那些骷髏頭和腐壞的水果,到Damien Hirst那條浸在福馬林溶液的鯊魚,都見證着藝術家對死亡,有着劃時代的偏執。
幽默表達殊途同歸
以醫學、生活與藝術為主題的倫敦Wellcome Collection,現正舉行題為Death: A Self-Portrait的展覽,展示芝加哥前古董商Richard Harris逾300件與死亡有關的收藏品。Harris本來對解剖學感興趣,繼而收藏跟骷髏骨等以死亡為題的物品。展覽分五部 分:Contemplating Death展出Andy Warhol以至文藝復興畫家Jacob van Utrecht等不同年代的藝術家,如何在作品中表露對死亡的執著;第二部分The Dance of Death焦點放在死亡的普遍性,看人們以幽默手法,表達大家殊途同歸;Violent Death則展示戰爭中死亡的暴烈和殘酷;Eros and Thanatos便探索性與死亡——佛洛伊德相信這兩種矛盾的欲望,是驅使人類所有行為動力;最後一部分Commemoration則帶我們看世界各地在 不同時代的喪葬和悼亡儀式。
Death: A Self-Portrait
地點﹕Wellcome Collection, 183 Euston Road, London NW1 2BE
日期及時間﹕
即日至2013年2月24日,周二、三、五、六上午10:00至晚上6:00,周四至晚上10:00,周日上午11:00至晚上6:00,周一休息
門票﹕免費
網址﹕www.wellcomecollection.org
文:郭瑋瑋

 ****2010

因為書籍要裝箱所以才翻它 (印刷品質差)
發現網路上有資料 (缺圖)
它其實只是西歐為主的
所以原書明為
La mort et l'Occident by Michel Vovelle (1983)
一般讀者除了可了解拿破崙和雨果之喪之隆重外
可以了解法英等圖書館中"時間老人"等之插圖

 ***

盧建榮著,《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 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 年,323 頁。
*****
問津堂
此書
民幣*2.5=台幣
《死亡文化史》



死亡和西方: 從 1300年至今

死亡文化史︰用插圖詮釋1300年以來死亡文化的歷史 La mort et l'Occident de 1300 a nos jours



死 令人畏懼,而死的歷史卻扣人心弦。對死亡和對死亡史的研究必然在新的思想史中佔有不容忽視的地位、沃維爾引領我們從死亡出發,回顧自1300年以來西方死 亡歷史的發展,探究面臨死亡的集體態度的變化,研究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人們在走向死亡這一途程上的各種反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死亡體制去判斷或評價 一個社會。

自1983年出版以來,本書成為這一領域的經典之作。作為一部綜合性研究著作.它集人口學、醫學.宗教學、社會學、藝術文學研究之大咸。在豐富資料的佐證 下,作者提出了一個完整的、具有權威性的西方死亡史圖景︰從中世紀黑死病肆虐開始.人們對死亡的認識經過了巴羅克式的大規模儀式的死.自然哲學的“明智” 的死,復古派的“英雄”式的死,立遺囑的“市民階層”的死,最後進入現代的對死的禁忌。在本書的最新版本(2000年版)中.作者新寫的序言又總結了近 20年研究的新成果。
  • 規格:平裝 / 759頁 / 17cmX24cm / 普級 / 單色 / 初版
  • 出版地:大 陸

目錄


死亡研究近況︰新版序言
新版補充參考書目
前言︰死亡鏡中的人類歷史
第一部分 1300年的死:中世紀的兩種死法
第一章 中世紀死的情況和平衡
第二章 十分古老的死亡制度
第三章 致福千年
第四章 離經叛道分子︰從行吟詩人到純潔派
第二部分 死的凱旋
第五章 瘟疫時代
第六章 死者的反叛與骷髏舞
第七章 基督教關于死和後世的新話語
第八章 從死到墳墓︰姿態的膨脹
第九章 死後世界的新戰略
第三部分 文藝復興,轉折或波折
第十章 在16世紀中生的力量和死的力量
第十一章 16世紀對死的三種異議
第十二章 人文主義時代對死的新感知
第十三章 從選擇到實踐︰天主教和新教面對死亡是一種還是兩種態度?
第四部分 巴羅克時期死的大儀式(1580年至1730年)
第十四章 巴羅克的戰栗
第十五章 世紀的悲劇
第十六章 霸佔死亡
第十七章 惦記著死的生活
第十八章 在天國和地獄之間
第十九章 盛大典禮
第二十章 我們的二次生命
第二十—章 否定的思想
第五部分 啟蒙時代中死的問題
第二十二章 死改變了嗎?
第二十三章 死亡問題之一︰教會的敗北
第二十四章 死亡問題之二︰死的另一種話語
第二十五章 習俗的演變
第二十六章 死的新藝術?
第二十七章 死者的另一地位
第二十八章 理性的睡眠
第二十九章 從死的革命回到秩序
第六部分 信念和不安︰19世紀資產階級的死
第三十章 與死的斗爭是19世紀的勝利嗎?
第三十一章 壟斷的結束
第三十二章 最後的妥協︰死的民間宗教的基督教化
第三十三章 從不安到信心
第三十四章 家庭的圈子
第三十五章 從公墓到紀念碑
第三十六章 “美好時代”的背後
第七部分 今日的死
第三十七章 勝利和苦惱
第三十八章 關于“死的禁忌”
第三十九章 人之死與神之死
第四十章 呼喊與細語
第四十一章 死的再發現(1965—1980年)
參考書目
插圖目錄

top
我不止一次听到《死亡文化史》沒有結論的意見。這是作者在經歷了如此漫長的過程後疲憊不堪的結果,還是研究者蓄意為讀者留下空間,讓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 的認識和從他與死亡和終局的個人關系出發對假設進行思考而得出結論呢?在我看來,所以拒絕任何權威性結論的原因如同一位古典時期閃爍著智慧光芒的作者所說 的︰“這里不可冒失。”大家可以猜想到,我是傾向于第二種假設的。我可以證明的,是在20年前我撰寫了結論,但至今仍為自己所保留。

我無意在此公開。但是作為對今天又增添了許多新成果的調研,我應當做的不是對基本脈絡進行更新,因為我希望原文基本上還保著參考的價值,而是對參考書目進 行補充,以反映到這個2000年的世紀之交時刻的研究狀況,將我的注意力集中在最近25年的成就上。在我的著作結束時提出了“今日的死”的圖像,在一個與 數百年進展相比似乎相當短促的時間內,這幅圖像是否有變化呢?在20世紀70年代末,必然要采取一種觀望的態度,這使我想起了使我們受益匪淺的菲利普‧阿 里埃斯與我的友好談話,那是在寫完了集體感知中《死的再發現》的時候。來自四面八方(社會學家、歷史學家、人類學家等)的大量文字材料提供了模糊不清的信 息,甚至在實踐上(或是在解構上),“禁忌”模式似乎在加強,而不是削弱。菲利普‧阿里埃斯可以心安理得地(如果我沒有歪曲他的思想)看到集體話語的重振 是一種延續現象而不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而我希望的是由未來予以證實或否定。

我是否有充分的時間在記載逐日的歷史所提供的跡象中去發現有意義的變化呢?這些跡象雖然很豐富,但是沾染了捉摸不定的因素,因此經常是自相矛盾的,帶有日 常歷史引發的主觀性。所以我在勾畫當前對死亡的感知和實踐中所看到的慣性和新意時表現出小心謹慎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說對于從1965年到1975年,或者1980年(大概時間)這一段時間的再發現效應或打破沉默效應在今天已經減弱,對于臨終主題的興 趣並不因此失去了領先的地位。可以援引的流行效應,如在1968年之後風起雲涌的節日活動,今天已經悄悄地出了紀念的範疇之外,如果我用點帶諷刺的幽默, 可以說,在醫學、歷史學和社會學文獻中,死亡的“情況不壞”。昨天還是趾高氣揚甚至獨霸一切的思想史,今天受到了質疑,或簡單地為圖景所替代,其認識論角 度的變化完全沒有導致放棄進行多科性的綜合研究的學科領地。

但是,如果至少可以解釋為什麼在歷史研究的領域,或是更廣泛地在科學領域,這種研究通過自發的運動而具有持續性,其覆蓋面已經確定,並不斷豐富,在我看 來,在文字中對死的興趣,又被媒體如報紙、電視給予更大程度的關注,是今天可以稱之為社會需求的規模的表現。我們已經走出了死的再發現階段,死的方方面面 反映了一個已經不能逃避的社會問題。

沉默的禁令解除了︰當報紙上一段簡訊(1999年5月21日《世界報》)告訴我們“英國的小學生不久將上關于死亡的課程,在課上,他們可以同殯儀館的代 表、醫生、護士交談,參加模仿他們的家長遭遇車禍的游戲”的時候,是否還可以談論禁忌呢?

雖然我不想賦予我個人的有限經驗過多的分量,這些年來,特別是在菲利普‧阿里埃斯和路易—萬桑‧托馬相繼去世後,我在法國擔當這方面的所謂“專家”的角 色,專業已經超出了我所熟悉的歷史領域(從這個角度看問題在我看來是有意義的)。結果,除了教學和緩解痛苦治療機構的報告會議外,我還參與了各種各樣的活 動,如關于捐獻器官的研討會,關于新生兒突然死亡的研討會,在塞維利亞舉行的關于新公墓的大會;與此同時,還參加慣常的活動︰巴黎大區的一個省的教區周, 尼姆的共濟會支部,勃艮第的新世俗葬禮會議,更不要說與拉康派的精神分析學者們關于舉喪工作的饒有興趣的爭論。此外,蒙特利爾當代藝術博物館請我解讀一個 拉美攝影師塞拉諾拍攝的停尸房的挑釁性主題的圖片,而巴黎網球場博物館則邀請我揭示一幅讓—彼埃爾‧雷諾的冰冷的抽象構圖的秘密。列舉上面有些離奇的事兒 如果不考慮到主題的話目的並不在于說明我的價值,而是為了說明一個許多問題清單的提出,有時提出的目標是相互矛盾的,即使總體上圍繞幾個相互關聯的題目: 尋找死的新儀式,臨終病人的關愛,也包括對幸存者的關懷(如果這樣稱呼他們),迄今為止,他們是被棄之不顧的……在一個恢復懷舊與殺人暴力重新猖獗相結合 的社會里,還談得上什麼後世或簡單地說什麼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