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鄭天福 臺語探源》

鄭天福 臺語探源》台南:漢風 1993ISBN:9576501156


******
系統識別號 U0005-1907201017011300
論文名稱(中文) 台灣閩南俗語中的生命禮俗
論文名稱(英文) Etiquette and Custom of Life in Taiwan’s Man-nam Proverb
校院名稱 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 台灣文學研究所
系所名稱(英)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王榮峰
研究生(英文) Rong-Feng Wang
學號 5951502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文別 中文
口試日期 2010-06-28
論文頁數 7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林茂賢
委員-廖瑞銘
委員-楊翠
中文關鍵字 俗語 臺灣俗語 閩南俗語 生命禮俗
英文關鍵字 Proverb Taiwanese proverbs Minnan proverbs Etiquette and Custom of Life
學科別分類 學科別人文學語言文學
中文摘要 人是一種群聚動物,一切活動行為、衣食、典儀、語言,牽動出一種群 聚互動的關係模式,產生不同的社會文化。其中相互溝通的重要工具就是語言,由於共同的語言可以產生認同感,進而衍生文化,創造相同行為模式,社會自然和 諧,住民和睦相處,人類因此綿延不息的接續下去。在弱肉強食生存法則裡,自古強國想要侵略他國,要消滅他國的文化,必先消滅其語言,譬如霸權政權進入殖民 地區,先以強勢姿態,將自己的語言強迫殖民地的人民接受,並禁止當地的語言,以達到歸順統治的效果,進而消滅其慣俗、歷史、文化的最終目的,那這些人民, 則必將永遠淪落為次等國民,忘了自己的根,忘了我是誰?同理身為台灣人,生於斯,長於斯,更加奇怪是不會聽,不會講自己的母語「台灣話」,那對於台灣固有 的民俗,文化,技藝,傳統,如布袋戲,歌仔戲,必將難以深入了解,在世代相傳下,這些固有傳統文化流落到被摒棄無法傳承,被歷史遺忘,由此可知本土語言的 興衰,是多麼的重要,不能等閒視之。
俗語與人的關係,就是很多人講共通的語言,用共同的語彙,通行於人與人之間,流行民間社會口耳相傳,順口成句的話,不須有高深的文學理論基礎,卻 能廣為流傳於街井小民之間,歷久不衰,反映生活,歷史背景的一種通俗語言,也是累積歷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以先人台灣閩南俗語的角度進一步了解它與生命禮俗 其中所蘊含的意涵;人類是始於出生而終於死亡,一連串的生命循環中有一出生,二養,三教育,四成長,五結婚,六死亡,等過程,跟生命禮俗有關的俗語若進一 步去深究,是字字珠璣,淋漓盡致。譬如形容母親產婦臨盆:「生贏麻油雞酒香,生輸四面枋」就說明生產是一件生死交關的大事,養也是很重要,只會生不會養, 或是棄嬰將會造成不幸,所以有「生的請一邊,養的功勞較大天」可見養的功勞是多麼的大,教的方面如:「教子泅水,不教子爬樹」教孩子有用的技術,如泅水, 可以保命也可以救人,但教爬樹,是具有危險性的動作不要教。結婚的俗語:「魚趁鮮,人趁嫰」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魚趁鮮吃,人要趁青春年華時結婚才不會錯 失良機人最終難免一死:葬禮隆重「在生食一粒豆,卡贏死了拜豬頭」就是說兒女孝順父母要趁早,等死後再表示已不重要了;台灣閩南俗語是祖先所遺留下來最珍 貴的無形文化資產,成為語言中的精髓,而生命禮俗則是同一族群共同生活體驗,相互遵循的生活儀禮模式;台灣閩南俗語以簡捷扼要加上優美的詞句來闡釋生命禮 俗的真諦和價值,益發彌足珍貴,台灣閩南俗語與生命禮俗兩者屬唇齒相依,密不可分的關係,本論文試由這角度探究台灣人民的生命價值,可促進對台灣人民與母 親土地的文化傳統生活背景所代表的生命意義,多加一層的關懷、理解和珍惜以增進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
英文摘要 The human is the cybotaxis animal. All the actions, actives, languages relates to the different social culture interaction.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thers is language.
Languages leads to sympathy, and the establishment gathers the harmony to be together the pattern. The humanity can be continuous the survival.
In law of the jungle world, powerful nation aggression other country by the way of forcing the colony people to say their language, forbidding the indigenous language to achieve the pledges allegiance to dominant the effect.
Without language, the colony people are unable to inherit their culture.
Being a Taiwanese people, to the people who can’t speak ‘even can’t understand the mother tongue ---“Taiwan words”, they won’t understand the culture of Taiwan from the cultural actives such as “Cloth bag show”, “Gezai opera”… If the inherent culture is unable to inherit, they will be historical forgetting. Th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native place language is very important that we can’t treating lightly.
The relationship of proverb and mankind is that people speak the common language, use same words. Proverbs are short well-know statement that gives practical advice about life. Without profound knowledge, they are from the wisdom of ancestors to know the meanings from giving birth to death. The succession of lifecycle is to give birth, to raise, to educate, to grow, to get married, and death.
Thorough inquisition the life decorum and customs related proverb , you will see the brilliant wisdom of ancestors. Such as the mother giving birth;” sinn iann muann iu kue tsiu phang, sinn su sib inn pang” means how dangerous the process of giving birth.
To raise the children is also important. “sinn e tshiann tsit pinn iunne kong lo kha tua thinn” tells us not only give a birth to the baby, elders also have to raise the baby to keep it grow. And the merit of raising is heavier than the merit of giving birth.
“kakiann siu tsui m ka kiann pe tshiu” tells us to teach kids useful skills like to swim, can not only save themselves also help other people. But do not teach them things that lead to danger.
The proverb about marriage is “hir than tshinn lang than tsinn” teaches people the importance to grasp the opportunity of getting marriage when people are young. People can’t avoid the final stop of life time: death. Tsai sinn tsit liap tau ka iann si liau pai ti thau. It teaches people should take the chance of concerning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ir parents.
Taiwan proverbs is the most precious gift our ancestors leave us. Life decorum and customs are the same experiences the people get. Taiwan proverbs have closely relationship with life decorum and customs. From the viewpoint to explore the life value of Taiwanese people can promote Taiwanese people to concern more of their mother land through the background of tradition culture.
論文目次 目次
摘要 vi

Abstract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俗語與生命禮俗的意涵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文獻回顧 6

第二章 生育禮俗之相關俗語 11
第一節 女人的天職 11
第二節 生命交關的生產 14
第三節 孩子出生 18

第三章 子女成長過程的俗語 19
第一節 成長中的喜悅 19
第二節 成長歷程 21
第三節 子女教育 24

第四章 台灣婚姻禮俗俗語 27
第一節 婚姻的重要性 27
第二節 男女「姻緣」的俗語 37
第三節 夫妻婚姻生活的經營 47

第五章 台灣喪葬禮俗俗語 55
第一節 死亡的禁忌 55
第二節 有關喪禮的俗語 57
第三節 慎終追遠的觀念 59
第四節 臨終入木 62
第五節 超渡做功德 65
第六節 送終入土 66

第六章 結論:從台灣生命禮俗看台灣人的價值觀 71

參考文獻 74
一、專書 74
二、論文 77
三、期刊 78

附錄:耆老訪談對象 79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專書
《集福消災之道》(彰化縣:了凡學會,2009年)
丁秀雄 王正雄:《中縣口述歷史》(第一輯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1年)
王永興:《台灣俗諺大全上下集》(台北:玉樹出版社,2004年)
王仲孚:《沙鹿鎮志》(台中縣:沙鹿鎮公所,1994年)
王建竹:《台中市志》(台中:台中市政府,1984年)
王時萍、戴寶村:《從台灣諺語看台灣歷史 》〈 台北:玉山社,2007年)
史明:《台灣史四百年》(自印漢文版,1960年)
台灣文獻委員會:《台灣婚俗之研究》(南投:台灣文獻委員會,1972年)
台灣歷史文獻叢刊《台陽見聞錄》(南投:台灣文獻委員會,1996年)
平澤平七:《台灣俚諺集覽》(台北:台灣總督府,1914年)
平澤平七:《臺灣俚諺集覽》(臺北:南天,2001年)
任騁:《百無禁忌》(香港:遠流,2004年)
吳瀛濤:《台灣民俗》(台北:眾文,2000年)
吳瀛濤:《台灣諺語 》(台北:台灣英文出版社,2001年)
呂自揚:《台灣民俗諺語析賞探源》,(高雄:河畔出版社,1993年)
李赫:《台語的智慧》第1-8集 (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
李赫:《台灣諺語的智慧》(一)(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李赫:《台灣諺語的智慧》(二)(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李赫:《台灣諺語的智慧》(三)(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李赫:《台灣諺語的智慧》(四)(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李赫:《台灣諺語的智慧》(五)(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李赫:《台灣諺語的智慧》(六)(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李赫:《台灣諺語的智慧》(七)(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李赫:《台灣諺語的智慧》(八)(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李赫:《台灣諺語的趣味》(一)(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阮昌銳:《中外婚姻禮俗之比較研究》(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2年)
周何:《古禮今談》(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
周何:《古禮今談》(台北:萬卷樓,1997年)
周長楫、魏南安、林鵬祥合編:《台灣閩南諺語》(台北:自立晚報,1992年)
林再復:《閩南人》(台北:三民,1984年)
林明義:《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台北:武陵出版社,1995年)
林茂賢:《98年國立中興大學台文所台灣民俗諺語隨堂筆記》(台中,自行抄錄,2009年)
林茂賢:《台灣民俗記事》(台北: 萬卷樓,1999年)
林語堂:《金聖漢之生理學》(台北:德華出版社,1980年)
林衡道:《台灣史》(台北泉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林衡道:《林衡道談俚諺》台北國民黨中央月刊社1996
洪惟仁:《台灣哲諺典》(台北:台語文摘雜誌社,1993年)
洪惟仁:《台灣禮俗語典》(台北:自立晚報社,1993年)
洪掛:《看台灣成長》(台北允晨文化出版,1996年)
洪敏麟、洪英聖:《台灣風俗探源》(台中:省新聞處,1992年)
胡萬川、陳嘉瑞總編輯:《潭子鄉閩南語謠諺集》(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2年)
胡萬川:《沙鹿鎮諺語、謎語》(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胡萬川:《桃園市閩南語故事》(三)》(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7年)
胡萬川:《桃園市閩南語諺語謎語(一)》(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3年)
胡萬川:《彰化縣民間文學集(8)諺語.謎語》(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胡萬川:《彰化縣諺語、謎語》(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胡萬川:《臺南縣閩南與諺語集》(四)(台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文化局,2004年)
胡萬川:《龜山鄉閩南語故事》(二)(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7年)
徐福全:《福全台諺語典》(台北:自印本,1998年)
張詩經:《陰陽之道》(台北:甲富健美出版,1975年)
曹銘宗:《什錦台灣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96年)
曹銘宗:《台灣歇後語》(台北:聯經出版事業,2004年)
莊永明:《台灣雅言巧語》(臺北:時報文化,2004年)
莊永明:《台灣諺語淺釋》 第1-10集(台北:時報文化,1991年)
陳主顯:《台灣俗諺語典》第一~九卷(台北:前衛出版社,2008年)
陳正之:《台灣歲時記》(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97年)
陳正之:《智慧的語珠---台灣的傳統諺語》(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97年)
陳奇祿:《民族與文化》(台北:黎明,1981年)
陳瑞隆、魏英滿:《台灣嫁娶禮俗》(台南:世峰,2002年)
陳瑞隆:《台灣府城安平諺語智慧》(台南:裕文堂書局,2006年)
喬繼堂:《中國歲時禮俗》(台北:知道,1993年)
曾景來:《台灣的迷信與陋習》(台北:武陵,1994年)
黃文博:《台灣冥魂傳奇》(台北:台原出版社,2003年)
楊炯山:《婚喪禮儀手冊》(新竹:新竹社教館,1990年)
董忠司:《台灣閩南語辭典》(台北:五南,2000年)
董芳苑:《台灣人的神明》(台北:前衛,2008年)
鈴木清一郎:《增訂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1999年)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台灣舊慣信仰》(台北:眾文,2000年)
鄭天福:《台語根源》(台南:漢風出版社,2000年)
戴寶村:《中日對照簡明台灣史》(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7年)
藍文良、藍文佶:《台灣諺語》(台北:智揚出版社,1994年)
魏吉助:《台灣心蕃薯情》(台中:台中市文化基金會,2007年)
羅問:《台灣民間禁忌》(台北:禾馬,2001年)
二、論文:
李文獻:《台灣閣客傳統婚禮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年)
林秋月:《臺灣閩南諺語中的男性研究》(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9年)
洪筱蘋:《從台灣閩南諺語與語彚看喪葬禮俗之變遷一以嘉南地區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2009年)
許蓓苓:《台灣諺語反映的婚姻文化》(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游淑珺:《基隆地區俗語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年)
鄭怡卿:《台灣閩客諺語中的女性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7年)
謝月華:《台南漢人生命禮俗中「外家」角色》(台東大學華文學系98年碩士論文,2009年)
韓孝婷:《台灣閩南諺語反映的親子文化》(中山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2004年)
簡正崇:《臺灣閩南諺語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三、期刊:
陶 陽 :〈諺語界說〉,《民間文學論壇》,1998年2期,1998
曹甲乙:〈台灣舊時的婚姻習俗〉,《台灣文獻》,第九、十期合刊
廖漢臣:〈台灣諺語的形式與內容〉,《台灣文獻》,第6卷第三期,1955
莊金德:〈清代台灣的婚姻禮俗〉,《台灣文獻》,第14卷第三期,1963
許蓓苓:〈台灣諺語中特殊的婚姻型態〉,《歷史月刊》,第一四一期,1999
陳主顯:〈台灣俗語的特色和解釋〉,《神學與教會》,第17卷第一期,198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 不同意授權瀏覽/列印電子全文服務。
  • 論文紙本公開時間 2010-07-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