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為人生第一個座標的葉維廉】
葉維廉,當代著名詩人兼文學評論家,多年來跨文化角度創作與評論詩作,並以獨到視界,破解單一文化理論之局限,開啟中西文化參照互省的批評方法。
即使在多重身分中扮演不同角色,但葉維廉曾在訪談中強調:「我本質上還是個詩人,我從來沒有離開過詩歌。詩是我人生第一個座標。」本週日下午2點,葉維廉將以詩人詩心,分析詩人之作,於齊東詩舍與創世紀詩社詩人張默對談《晶石般的火焰:兩岸三地現代詩論》,細細爬梳現代詩的發展,論其與歷史文化社會的關聯性。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與我們一起聆聽。
《秩序的生長》 葉維廉 ,新潮叢書之八 ,1971
葉維廉 主持演出: 詩體驗(DVD)
詩體驗(DVD)
作者 : 葉維廉 主持演出
白先勇文學講座3
出版時間 : 99年10年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裝訂 : DVD
定價 : 200元 (家用版)
400元 (公播版)
「詩不只是一個語意的文本,而是一個不同氣動發放的場域。唯有離開教室的框框,到樹林、海邊,與大自然一同吟唱、冥想、作夢、舞蹈,在體驗詩的原初生發中,才能感受一種全面的詩體驗。」
在一般接觸詩歌的經驗裡面,人們總是從紙本上透過簡單的閱讀、朗誦來體會詩歌之美,僅是從文字透過視覺的感官來產生感動,但其實這樣對體會真實詩歌之美 是顯得被動的。詩人葉維廉教授認為:「每個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一個潛在的舞者、詩人、藝術家。」所以他將和詩的互動拉到了教室之外,引領大家進入自然, 喚醒大家原始的本能,用身體經驗去進入到自然和詩歌的共鳴,重新打開寫詩、讀詩、造詩、舞詩的親身體驗。
在本輯當中,葉維廉教授設 計了許多活動來激發參與者身體的體驗,例如藉模仿回到原始人類從自然現象與野獸動態所學習到的生活模式;藉著沉思冥想打開視覺之外的感官,讓周圍的世界更 為立體;藉由曲水流觴重現《詩經》寫作當時,少男少女之間的悱惻情素,這些旨在告訴大家:「詩不只是一個語意的文本,而是一個不同氣動發放的場域。」葉教 授不僅以自己的詩作為引,也加入了古今中外專家作品或原民祝禱頌歌,以真實「體驗」為基礎,發放出跨越文化時空的人文「關懷」,最後反璞到原生初發人與自 然的「互動」,復歸「詩體驗‧體驗詩」,一起用全身的感官體驗詩的脈動、肌動、心動和靈動。
*****
瀟湘八景 一大圈
黃庭堅:若他日為之未必及此 .......
瀟湘八景,相傳為滿湘一帶的湘江流域八處住勝。為宋沈括《夢溪筆談·書畫》中所描述。歷代皆有才子追和。
瀟湘夜雨——永州城東
湘水在永州境內與瀟水匯合以後,稱為瀟湘。雨落瀟湘的夜景,是舊時文人藉以寄情的著名景觀。“涔涔湘江樹,荒荒楚天路。穩係渡頭船,莫教流下去。”(元揭奚斯)淒涼而無助的心境,就像夜雨本自一樣哀婉纏綿,千百年來,人們所鍾情的不知是山河的夜雨還是心靈的夜雨?
平沙落雁——衡陽市回雁峰
瀟湘自永洲下瀉數百公里,到達南嶽七十二峰之首的回雁峰。
“山到衡陽盡,峰回雁影稀。應憐歸路遠,不忍更南飛。由幹古人地理思維的局限性,誤以為雁到衡陽不再南飛。當北方天氣轉冷,雁陣南行,南方則秋風送爽 艷陽高照。曠野平沙,蘆葦叢叢,常常引採雁陣棲宿。好一幅秋雁戲沙圖。
煙寺晚鐘——衡山縣城北清涼寺
湘江又北行北公里,經過佛教勝地南嶽衡山。晚來風急,萬物入眠,唯寺內報時的古鐘,不時敲出悠揚宏亮的聲音。江舟中的旅者在這種鐘聲中係舟或者遠行。
山市晴嵐——湘潭與長沙接壤處的昭山
湘江由衡山北行150余公里到達昭山。紫氣繚繞,嵐煙襲人,雲蒸霞蔚。一峰獨立江邊,秀美如剛出浴的仙子。
江天暮雪——橘子洲
橘子自古為長沙名勝,東望長沙,西瞻岳麓。當大雪紛飛,白雪江天渾然一色,世間萬物寂寂無聲,江中商船落帆泊岸,雪光上的暮色煙霧一樣漂浮不定,人的心情也就格外地清冷,思想隨著雪花飄舞,那種清涼的悠閒也許是最接近冬雪本質的悠閒。
遠浦歸帆——湘陰縣城江邊
從橘子沿江北去,約遠70公里,便到湘陰。每當黃昏,遠山含黛,岸柳似煙,歸帆點點,漁歌陣陣,等待歸船的漁婦和企盼宿客的青樓女子站在晚風斜陽中,襯托出一片溫馨悵望的繁忙景象。
洞庭秋月——洞庭湖
由湘陰北去,便是一望無際的洞庭湖。秋天的夜晚,月色如銀,天空不雜任何痕跡,八百里湖面,碧水如鏡,風息浪靜。天空和湖面相互映照,月光和湖光相互交融,泛舟湖上,則別有一番情趣,登上君山或者岳陽樓,想必又是另一種情懷。
漁村夕照——西洞庭桃源武陵溪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說“武陵人捕魚為業”。武陵人因為捕魚,而發現了桃花源,世人所居住的漁村也就成了文人墨客所憧憬的地方。白天,漁人撒網洞庭;傍晚,收拾漁網,提著肥美的鮮魚,在夕陽的晚唱中踏著漁歌回家。(長沙旅遊指南)
龐德與瀟湘八景
- 作者:葉維廉
-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01日
葉維廉
臺大外文系學士、普林斯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擅長美國現代主義和中國詩美學、活耀於東西方的雙語詩人及龐德專家。
******
相隔幾年 再買到兩本《葉維廉文集》
妙的是第5卷有篇"散文诗——为“单面人”而设的诗的引桥"
今年2009談許達然老師的散文詩時,還沒讀過它,真是有緣。
叶维廉文集(伍)
解读现代后现代生活空间与文化空间的思索
四四方方的生活,曲曲折折的自然(代序)
从跨文化网络看现代主义
现代到后现代:传释的架构——后现代现象与后现代主义的说明
如生活的艺术活动对生活的批评——后现代对艺术与生活的另一些思索
被判刑的人类——布鲁特斯基和乌特金纸上建筑中的空间对话与辩证
殖民主义:文化工业与消费欲望
婚姻:另一种神话的索解——柏格曼的《婚姻生活断面》兼论影像的传送
散文诗——为“单面人”而设的诗的引桥
云山与抽象的随想
闲话散文的艺术
第5卷出版时间:2004-8-1四四方方的生活,曲曲折折的自然(代序)
从跨文化网络看现代主义
现代到后现代:传释的架构——后现代现象与后现代主义的说明
如生活的艺术活动对生活的批评——后现代对艺术与生活的另一些思索
被判刑的人类——布鲁特斯基和乌特金纸上建筑中的空间对话与辩证
殖民主义:文化工业与消费欲望
婚姻:另一种神话的索解——柏格曼的《婚姻生活断面》兼论影像的传送
散文诗——为“单面人”而设的诗的引桥
云山与抽象的随想
闲话散文的艺术
- 語言:簡體中文
《叶维廉文集(第九卷)2003》为乡情的追逐。一共分为七辑,分别为海线山线、台北与我、美国东行记事、历史的探索、乡情的追逐、儿时追忆以及怀念。叶维廉在其 较早的诗歌创作中,一直追求中西诗艺的汇通,在其学术生涯的开始,自然就毫不犹豫地投入比较文学的研究。在他的英文诗里,他更是创造了一种可以兼容中西文 化事业的灵活语法,在当代重要诗人的美国诗语法创新的潮流中独树一帜。他在分析其进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动因时指出,最重要的动因之一,就是诗的创作。他 的诗洋溢着浓厚的中国古典诗意,融合了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遗产,承接了西方自象征主义以来的表现策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他毕生致力于从 哲学和美学的高度,探寻中西诗学和诗艺汇通的途径,并且其诗歌在这方面开辟了一代诗风。
叶维廉,1937年生,广东人。1980年到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首席客座教授,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数度回大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作家协会等处讲授比较文学和传释学。主要著作有《庞德的国泰集》、《中国现代小说的风流》、《饮之太和》、《比较诗学》、《历 史、传释与美学》、《解读现代与后现代》、《与当代艺术家的对话》等。
序
叶维廉(1937—)曾被美国著名诗人吉龙·卢森堡(jeromc RothenberR)称为“美国现代主义与中国诗艺传统的汇通者”。他写诗,也写研究论文,是著名的诗人,又是杰出的理论家。他非常“新”,始终置身于 最新的文艺思潮和理论前沿,他本身就是以现代主义诗歌创作起家,且一直推介前卫艺术并身体力行;他又非常“旧”,毕生徜徉于中国诗学、道家美学、中国古典 诗歌的领域而卓有建树。他自己说:
为了活泼泼的自然和活泼泼的整体生命, 自动自发自足自然的生命,我写诗。
为了活泼泼的整体生命得以从方方正正的框限解放出来,我研究和写论文。
叶维廉1937年生于广东中山沿海一个小村落,如他自己所说,“童年是炮火的碎片和饥饿中无法打发的悠长的白日和望不尽的孤独的蓝天”。后来,他在香港和 台湾受教育,并在美国相继获得美国爱荷华大学美学硕士和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1967年后,便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至今。30余年 来,他曾担任该校比较文学系系主任凡10余年,并于1970和1974年两次回台湾参与建立比较文学博士班;1980和1982年,又两次赴香港,担任英 文系首席讲座教授并协助建立该校比较文学研究所。在此期间,他所培养的比较文学、现代文学和中国诗学的研究生遍及港澳台地区和美国各地。
叶氏在大陆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1981年,“文化热”初起,叶维廉第一次来到北京大学,发表有关比较文学的讲演,讲演在可以容纳800多人的办公楼礼 堂举行,台上台下,门内门外都挤满了听众!应该说这是一次成果丰硕的播种,如今,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在北京大学发芽生根。北大已建成硕士——博士 ——博士后的完整比较文学教育体系,比较文学也已成为北京大学的重点学科,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将在21世纪优先发展。回首往事,叶维廉的这次讲演不能不 说是一个富于开创性的起点。20年来,叶维廉的主要比较文学著作在大陆被编为《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温儒敏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他的 《中国诗学》在大陆再版过多次(三联书店出版),他的诗歌也由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匡汉编为《叶维廉诗选》在大陆广为流传。在台湾出版的他的许多 著作,特别是他在80年代编选的那套多卷本《比较文学丛书》更是成为海峡两岸许多比较文学学者和文艺理论学者案头常备的参考。
1998年,叶维廉作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系列讲座的主讲人,再次应邀来到北大,以“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为题,进行了多次讲演,讲演稿作为《北大学术讲演 丛书》之第17,在北大出版社出版。这次讲座的特点是叶维廉带着深深的人文关怀,从全球化的现状出发,将保护文化生态的问题提高到保护自然生态的高度来进 行考察,指出目前几乎覆盖全球的“文化工业”。透过物化、商品化,按照市场原则来规划文化活动,裁制文化,以配合消费的需要;把利益的动机转移到文化领域,大量复制单调划一的文化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价值被减缩为货物交换价值,“惟用是图”,“见树只见木材”。结果是大量制造出没有灵性的“经济人”, 不同文化特有的生命情调和文化空间消失殆尽。随着自然生态的惨遭大规模破坏,人类亦逐渐走向灵性的放逐和多元文化的败落。为了缓解这一危机,叶维廉返回到 过去对于中国哲学,特别是道家美学的研究,指出道家的“去语障”,“解心囚”,破除语言霸权,让自我从宰制的位置退出,让自然回复其“本样的兴观”,作到 “人法自然”,唤起物我之间互参互补、互认互显的活泼泼的生命整体,或许是拯救人类文化生态的重要途径。他的讲演引起很大反响,显然为中国比较文学和比较 文化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乡情的追逐
第一辑 海线山线
海线山线
千岩万壑路不定
——向武陵农场
山涛与云岳
书摘
在那时的台北,生活上日常的需要,也会带来不少现在不易结交的朋友。譬如卖赤肉面的老陈,拉三轮车的老薛,卖纸笔的一些店员,虽然也不是深交的朋友,但那接触的层次,却不是你到超级市场和坐计程车可以结交到的。
你说我伤感,说我怀旧,说我古板,说我不够年轻人的冲劲与活力,说我爱上了缓慢,不够进步。这话恐怕是有问题的。说实话,那时虽然没有“迪斯科”,但曼波、恰恰、摇滚乐已
经 有了。我虽然不是个中好手,但也时有参与的。只是玩乐之外,我们也沉思,想一些很深的问题,试图在生命与表达之间作一些突破。写文章、办杂志,不计名利, 不计“商场的需要”;守住艺术的原则,只问耕耘地苦心追求人生较深广的意义。这些例子太多了。不似现在有些年轻人,有计划地,先来个商场调查,写几首诗, 写几篇小说,希望一炮可以红起来。或顺着一些幸灾乐祸的心态,唱反调,制造耸入耳目的文风。如果没有反应,便立刻改弦易辙,干些可以大量倾销的行业,管它什么“品味的没落”!为艺术而呕心,那是傻瓜所作的事!他们说。
对不起,我怎么突然变得严肃和认真起来了。怀念台北,是要怀念那时的轻快和美。就让我谈谈女孩子的衣装吧。那个年代,最好看的莫过于大蓬裙,上身穿一件反 过来扣在背后的单色薄毛衣,腰扎得紧紧的,腰下如伞散开,再加细跟的高跟鞋。如果你站在博爱路的孔雀行门前,如我,看着她从三轮车缓缓地下车,一步一步地 颤着大蓬裙走过来,你将如我,看见Dc’gas的芭蕾舞者的轻盈多姿。啊,不只是她啊。那时盛装的女子都是穿大蓬裙的。每于国际学舍或空军新生社的舞会, 或在西门町的戏院门前,如果你和我,站在一角,可以看见一朵一朵的花,在旋转着空气,把其他盛装的男子,泡沫一样地旋动,旋旋旋,好一幅清雅的点彩的舞 景。
重要的是,那时甚少奇装异服,不是朴雅的素装,如南宋画,便是多姿而典雅的蓬裙,如法国印象派,可谓动静皆合体得宜。
美,不但存在于裙颤体旋,还存在于许多静态的事物里。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裙因颤而轻盈,体因旋而着韵,都是因为有了跳动生命的缘故。所以,当一些静物, 如房屋,突然如灵魂从衣服里跃出来那样流露着一些生命的跃动,静静地用它们独特的方式说着一些话,它们便像裙颤体旋的女子那样一下子美了起来。
譬如那时的贵德街吧。当你走在那条时间被静止在深巷的街上,看着两旁荷兰式的雕栏的阳台,英国式的门阁,法式汉味的楼梯……闻着从仓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