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密碼︰中國崛起對西方的影響 Der China Code︰China's rise / A Rising China and the West
本書內容翔實,考據縝密,是每一位希望了解應當如何對德國經濟作出調整的人必讀的一本書。——德國《商報》
一部富有獨特大膽見解的激情之作。——德國《金融時報》
通過對經濟問題的種種思考,澤林得出結論︰與德國目前爭論不休的諸多問題相比,中國的崛起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法蘭克福匯報》
本書是西方近年來論述中國問題的影響最為廣泛的著作之一。自2005年出版後,居德國經濟類暢銷書榜首達半年之久,此後多次再版,至今仍暢銷不衰。在書 中,作者弗郎克‧澤林(Frank sieren)以中國近代史為主線,詳細解讀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體系,從而探尋中國崛起的深層次原因。
本書內涵豐富、條理清晰、視野宏大、剖析深刻,是以西方人的視角解讀中國的一部難得之作。
弗郎克‧澤林,生于1967年,原德國《經濟周刊》駐京記者,自1994年至今居住在北京,現為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時代周報》等報刊特約撰稿人,紀錄片制片人,德國最具權威的中國問題專家之一。
第一章 “黃色威脅”
第二章 “我群”危機
第三章 國家權力的瓦解
第四章 無“中”之國
第五章 大躍進式經濟
第六章 改革的腳步
第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
第八章 後宮經濟
第九章 駕馭世界
第十章 全球化陷阱
第十一章 中國密碼
譯後記
大事年表
第二章 “我群”危機
第三章 國家權力的瓦解
第四章 無“中”之國
第五章 大躍進式經濟
第六章 改革的腳步
第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
第八章 後宮經濟
第九章 駕馭世界
第十章 全球化陷阱
第十一章 中國密碼
譯後記
大事年表
序
top 作為一個德國人,在中國人面前講述中國,未免有些自不量力。對親愛的中國讀者來說,這樣做顯然是多余的。其實,這也並非我的初衷。我寫作這本書的最初動 機,更多地是為了向德國人或者說歐洲人介紹中國的發展歷程。但是對中國讀者來說,這或許恰恰是這本書的有趣之處。
喜歡從外國人的角度評點別的國家,可以說是西方的一種傳統,而這種傳統在中國似乎並不像西方那樣突出。這或許是因為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大 國,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事情上。如果一位法國人寫了一本關于德國的書,雖然這本書是寫給法國人的,但德國人會把它翻譯成德文,並懷著濃厚興趣爭相 閱讀。這種情況更多發生在歐洲。一本英國人評述美國的書則難以在美國讀者當中得到同樣多的關注,那些研究全球變化的書則更是如此。美國讀者顯然不大情願讓 歐洲人為他們評點世界局勢,超級大國及其國民的特點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
中國正處于融人世界的過程中,因此中國人對于其他國家如何看待自己和看待世界的態度相當開放。如果這一狀況能夠長期保持下去,對于全球合作將大有益處。因 為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外國人隔著一定的距離觀察這些發展變化,往往看得更清楚。雖然作者有可能由于未能將文化背景因素納人視野而導致對某一現象理解有 誤,但即便如此,他對這一現象的觀察描述對澄清誤解仍然會有幫助,人們可以藉此在“以接近促變化”的道路上向前邁進一步。
有些德國人習慣于以居高臨下的態度看待中國。他們更多是從本國的發展水平出發,而不是以中國過去30年的進步來評判中國。反過來看,一些中國人對西方的合 理批評則常常過于敏感,反應激烈,而對于西方國家的文化特征卻絲毫未予顧及。上述兩種表現對世界進步都沒有好處,相反還會帶來許多麻煩。避免被這些聲音主 導十分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超出中德兩國關系。
一個超級大國獨霸世界和西方佔絕對優勢的時代正在發生改變,世界秩序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這一變化是積極的。多極化的世界秩序要求各國之間有更多的協作和理解,同時也要求各國更加明確地闡述自己的立場。
為此,跨文化溝通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通過全球化,這個世界或許將變得更公平,但絕不會變得更簡單。如果這本書能夠為減少全球化過程中的磨擦和耗損盡微薄之力,我將倍感欣慰。
喜歡從外國人的角度評點別的國家,可以說是西方的一種傳統,而這種傳統在中國似乎並不像西方那樣突出。這或許是因為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大 國,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事情上。如果一位法國人寫了一本關于德國的書,雖然這本書是寫給法國人的,但德國人會把它翻譯成德文,並懷著濃厚興趣爭相 閱讀。這種情況更多發生在歐洲。一本英國人評述美國的書則難以在美國讀者當中得到同樣多的關注,那些研究全球變化的書則更是如此。美國讀者顯然不大情願讓 歐洲人為他們評點世界局勢,超級大國及其國民的特點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
中國正處于融人世界的過程中,因此中國人對于其他國家如何看待自己和看待世界的態度相當開放。如果這一狀況能夠長期保持下去,對于全球合作將大有益處。因 為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外國人隔著一定的距離觀察這些發展變化,往往看得更清楚。雖然作者有可能由于未能將文化背景因素納人視野而導致對某一現象理解有 誤,但即便如此,他對這一現象的觀察描述對澄清誤解仍然會有幫助,人們可以藉此在“以接近促變化”的道路上向前邁進一步。
有些德國人習慣于以居高臨下的態度看待中國。他們更多是從本國的發展水平出發,而不是以中國過去30年的進步來評判中國。反過來看,一些中國人對西方的合 理批評則常常過于敏感,反應激烈,而對于西方國家的文化特征卻絲毫未予顧及。上述兩種表現對世界進步都沒有好處,相反還會帶來許多麻煩。避免被這些聲音主 導十分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超出中德兩國關系。
一個超級大國獨霸世界和西方佔絕對優勢的時代正在發生改變,世界秩序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這一變化是積極的。多極化的世界秩序要求各國之間有更多的協作和理解,同時也要求各國更加明確地闡述自己的立場。
為此,跨文化溝通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通過全球化,這個世界或許將變得更公平,但絕不會變得更簡單。如果這本書能夠為減少全球化過程中的磨擦和耗損盡微薄之力,我將倍感欣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