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1895年11月10日,29歲的人類學者伊能嘉矩初次踏上臺灣的土地。
1895年,伊能嘉矩在東京發表了一篇〈陳余之赤志,訴於先達之君子〉,他在這此「渡臺宣言」裡,對於成為日本新領土的臺灣,以江戶時代研究北方蝦夷(今北海道)的愛伊努人為例,熱切地希望能透過他已鑽研數年的新知——人類學,在學問上與治理上貢獻一己之力。
而對於將投身於研究傳聞中「獷狉獰猛」(※這是伊能嘉矩實際接觸原住民前的印象)的臺灣原住民,他引用 #孟子 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來表達其堅定的意志。他也已經在此宣言書中,透露了他對臺灣原住民學術上的初步分析。
不久後,伊能真的如願以陸軍雇員的身份來臺。他1985年11月3日從宇品港(今日的廣島港)搭乘「愛國丸🚢」出發,於11月10日到達臺灣,正式受命為臺灣總督府囑託。之後,伊能長期擔任總督府的基層官員,負責文書與學務部門的工作,就近接觸總督府的圖書、檔案,並從事北臺灣的漢人與原住民的調查工作,一步步累積他的研究。
⭕「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特展」介紹☞ https://reurl.cc/yyDOy
⚠展期只到2019年1月1日
1895年11月10日,29歲的人類學者伊能嘉矩初次踏上臺灣的土地。
1895年,伊能嘉矩在東京發表了一篇〈陳余之赤志,訴於先達之君子〉,他在這此「渡臺宣言」裡,對於成為日本新領土的臺灣,以江戶時代研究北方蝦夷(今北海道)的愛伊努人為例,熱切地希望能透過他已鑽研數年的新知——人類學,在學問上與治理上貢獻一己之力。
而對於將投身於研究傳聞中「獷狉獰猛」(※這是伊能嘉矩實際接觸原住民前的印象)的臺灣原住民,他引用 #孟子 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來表達其堅定的意志。他也已經在此宣言書中,透露了他對臺灣原住民學術上的初步分析。
不久後,伊能真的如願以陸軍雇員的身份來臺。他1985年11月3日從宇品港(今日的廣島港)搭乘「愛國丸🚢」出發,於11月10日到達臺灣,正式受命為臺灣總督府囑託。之後,伊能長期擔任總督府的基層官員,負責文書與學務部門的工作,就近接觸總督府的圖書、檔案,並從事北臺灣的漢人與原住民的調查工作,一步步累積他的研究。
⭕「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特展」介紹☞ https://reurl.cc/yyDOy
⚠展期只到2019年1月1日
台灣回憶探險團
【歷史上的今天】
9月30日,是一位對臺灣原住民及人類學影響重大的人物 – 伊能嘉矩逝世紀念日。
(1867/5/9-1925/9/30)
說起伊能嘉矩先生,可能多數人不知道他是誰?臺灣原住民族群在清代只分生番熟番,伊能嘉矩首度提出較完整的「4群8族11部」分類體系。這樣的分類方式,是全臺灣跋山涉水冒著生病或被獵首的危險跑透透四處踏查才能得到的成果。
1895年臺灣依馬關條約成為日本的新領土,同年11月伊能嘉矩先生來到臺灣成為民政局雇員,學習臺灣在地語言,之後開始展開大規模的踏查之旅,詳細紀錄了各族群的語言、風俗、文化及途中種種經歷,之後集結成《臺灣蕃人事情》及《臺灣踏查日記》,最後150萬字的《臺灣文化志》更是臺灣研究的代表作。
伊能嘉矩豐富的踏查經歷,訂定了「五戒」與「踏查三原則」,成為許多人田野調查時的圭臬。他致力於推廣原住民教育,曾收養過一位泰雅族女孩,女孩後來不幸生病過世,他悲痛萬分寫了一篇悼文刊載於《東京人類學會雜誌》。伊能先生和原住民成為知己,就有如親人一般。臺灣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他的足跡,許多著作甚至成為現代登山客研究古道的資料。伊能先生後來瘧疾復發,於1925年9月30日病逝。
9月30日,伊能嘉矩先生 一位臺灣原住民及人類學重大貢獻者的逝世紀念日。
圖右:伊能嘉矩
圖左:伊能嘉矩臺灣原住民收藏品展示
已逝古道權威楊南郡老師譯註的《台灣踏查日記: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推薦給大家:
延伸閱讀:
伊能嘉矩 http://zh.wikipedia.org/…/%E4%BC%8A%E8%83%BD%E5%98%89%E7%9F…
--
本文同步刊載於
http://www.twmemory.org/?p=11951
Google+
https://plus.google.com/+TwmemoryOrg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
【歷史上的今天】
9月30日,是一位對臺灣原住民及人類學影響重大的人物 – 伊能嘉矩逝世紀念日。
(1867/5/9-1925/9/30)
說起伊能嘉矩先生,可能多數人不知道他是誰?臺灣原住民族群在清代只分生番熟番,伊能嘉矩首度提出較完整的「4群8族11部」分類體系。這樣的分類方式,是全臺灣跋山涉水冒著生病或被獵首的危險跑透透四處踏查才能得到的成果。
1895年臺灣依馬關條約成為日本的新領土,同年11月伊能嘉矩先生來到臺灣成為民政局雇員,學習臺灣在地語言,之後開始展開大規模的踏查之旅,詳細紀錄了各族群的語言、風俗、文化及途中種種經歷,之後集結成《臺灣蕃人事情》及《臺灣踏查日記》,最後150萬字的《臺灣文化志》更是臺灣研究的代表作。
伊能嘉矩豐富的踏查經歷,訂定了「五戒」與「踏查三原則」,成為許多人田野調查時的圭臬。他致力於推廣原住民教育,曾收養過一位泰雅族女孩,女孩後來不幸生病過世,他悲痛萬分寫了一篇悼文刊載於《東京人類學會雜誌》。伊能先生和原住民成為知己,就有如親人一般。臺灣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他的足跡,許多著作甚至成為現代登山客研究古道的資料。伊能先生後來瘧疾復發,於1925年9月30日病逝。
9月30日,伊能嘉矩先生 一位臺灣原住民及人類學重大貢獻者的逝世紀念日。
圖右:伊能嘉矩
圖左:伊能嘉矩臺灣原住民收藏品展示
已逝古道權威楊南郡老師譯註的《台灣踏查日記: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推薦給大家:
延伸閱讀:
伊能嘉矩 http://zh.wikipedia.org/…/%E4%BC%8A%E8%83%BD%E5%98%89%E7%9F…
--
本文同步刊載於
http://www.twmemory.org/?p=11951
Google+
https://plus.google.com/+TwmemoryOrg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
伊能嘉矩 http://zh.wikipedia.org/…/%E4%BC%8A%E8%83%BD%E5%98%89%E7%9F…
--
本文同步刊載於
http://www.twmemory.org/?p=11951
Google+
https://plus.google.com/+TwmemoryOrg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
玉山社出版公司
認識2年1次的賽夏族矮靈祭
昨日是賽夏族矮靈祭的最後一天。
經過迎靈、娛靈、送靈等六天的儀式,
賽夏族人昨日一早從新竹122縣道出發,來到上坪溪河谷旁,
族人拿出苦花魚、小米酒及豬肉宴請矮靈,
以祈求矮靈守護部落和族人,同時也與矮靈暫別。
賽夏族矮靈祭固定在每2年舉辦,
通常是農曆10月15日前後舉行小祭,每10年舉辦一次大祭,
今年適逢十年大祭,據報導,昨日有超過百位的賽夏族人,
聚集在新竹縣五峰鄉大隘村,矮靈曾居住的山洞附近河谷,
以一道道傳統的料理參與這場盛會。
根據日治時期探險家鹿野忠雄在《山、雲與蕃人》書中記載,
矮人身高二尺至四尺,體形矮小,臂力很強,活動時敏捷伶俐,善用弓箭。
相傳賽夏族和矮人原隔著河流而居,矮人會教導賽夏族許多事,
兩族和平、友好的相處。
但是,矮人會在豐年祭戲弄賽夏族人,讓賽夏族人十分痛苦,
最終展開報復行動,導致許多矮人身亡。
倖存的矮人對賽夏族人下了詛咒,使賽夏族人的作物不再豐收。
賽夏族人自覺犯了大錯,請求倖存的矮人祈求原諒,
矮人最後在百般懇求下,答應指導賽夏族一段時日後再離開。
依照約定,賽夏族人往後則必須舉行紀念矮人的祭典,唱矮人教導的祭歌,
否則作物會歉收,甚至滅族。
這就是矮靈祭的由來。
認識2年1次的賽夏族矮靈祭
昨日是賽夏族矮靈祭的最後一天。
經過迎靈、娛靈、送靈等六天的儀式,
賽夏族人昨日一早從新竹122縣道出發,來到上坪溪河谷旁,
族人拿出苦花魚、小米酒及豬肉宴請矮靈,
以祈求矮靈守護部落和族人,同時也與矮靈暫別。
賽夏族人昨日一早從新竹122縣道出發,來到上坪溪河谷旁,
族人拿出苦花魚、小米酒及豬肉宴請矮靈,
以祈求矮靈守護部落和族人,同時也與矮靈暫別。
賽夏族矮靈祭固定在每2年舉辦,
通常是農曆10月15日前後舉行小祭,每10年舉辦一次大祭,
今年適逢十年大祭,據報導,昨日有超過百位的賽夏族人,
聚集在新竹縣五峰鄉大隘村,矮靈曾居住的山洞附近河谷,
以一道道傳統的料理參與這場盛會。
通常是農曆10月15日前後舉行小祭,每10年舉辦一次大祭,
今年適逢十年大祭,據報導,昨日有超過百位的賽夏族人,
聚集在新竹縣五峰鄉大隘村,矮靈曾居住的山洞附近河谷,
以一道道傳統的料理參與這場盛會。
根據日治時期探險家鹿野忠雄在《山、雲與蕃人》書中記載,
矮人身高二尺至四尺,體形矮小,臂力很強,活動時敏捷伶俐,善用弓箭。
矮人身高二尺至四尺,體形矮小,臂力很強,活動時敏捷伶俐,善用弓箭。
相傳賽夏族和矮人原隔著河流而居,矮人會教導賽夏族許多事,
兩族和平、友好的相處。
但是,矮人會在豐年祭戲弄賽夏族人,讓賽夏族人十分痛苦,
最終展開報復行動,導致許多矮人身亡。
倖存的矮人對賽夏族人下了詛咒,使賽夏族人的作物不再豐收。
賽夏族人自覺犯了大錯,請求倖存的矮人祈求原諒,
矮人最後在百般懇求下,答應指導賽夏族一段時日後再離開。
依照約定,賽夏族人往後則必須舉行紀念矮人的祭典,唱矮人教導的祭歌,
否則作物會歉收,甚至滅族。
兩族和平、友好的相處。
但是,矮人會在豐年祭戲弄賽夏族人,讓賽夏族人十分痛苦,
最終展開報復行動,導致許多矮人身亡。
倖存的矮人對賽夏族人下了詛咒,使賽夏族人的作物不再豐收。
賽夏族人自覺犯了大錯,請求倖存的矮人祈求原諒,
矮人最後在百般懇求下,答應指導賽夏族一段時日後再離開。
依照約定,賽夏族人往後則必須舉行紀念矮人的祭典,唱矮人教導的祭歌,
否則作物會歉收,甚至滅族。
這就是矮靈祭的由來。
在台大的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圖書館
看到'柳田國南本棚" (日本:大空社 1997)的1-3本為的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
台灣文化志[修訂版]上中下卷
內容簡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序
《臺灣文化志》 原書全三冊,為日治時期學者伊能嘉矩研究臺灣歷史之名著。伊能氏於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來臺,年方29歲,至一九二五年九月以59歲之齡在鄉里岩手縣遠野町辭 世,前後30年埋首臺灣歷史文化之研究,本書即為其心血結晶。據說他曾交代他的夫人,如果家中失火,唯一要做的事是將《臺灣文化志》手稿拖到屋外,其珍視 程度可見一斑。
原書以日本文言文書寫,非一般人所能解讀。在本館前身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時期,便採納各方意見進行原書之中文翻譯,由當時文獻會同仁 多人分段翻譯,分工合作完成中譯本,分上、中、下三冊,於一九八五年八月付梓出版。其分工係當時省文獻會江主任委員慶林、劉副主任委員寧顏、程委員大學、 陳委員壬癸、黃委員有興、王編纂世慶、黃組長耀東、黃組員連財、吳組員家憲等負責翻譯;郭編纂嘉雄、莫編纂光華、吳編纂政恒、陳編纂文達、簡秘書俊耀、呂 組長武烈、吳主任俊雄、林主任永根、何辦事員綉英等協助;謝委員浩、鄭委員喜夫檢尋書中徵引我國文獻舊籍之原文,並潤飾語句與加注校按再加審查;經逐字逐 句核校日文,有疑義者由有關人員再三參酌始予定稿。《臺灣文化志》一書內容豐富,堪稱為日治時期臺灣研究之代表作,亦為研究臺灣歷史之重要參考資料。
光 陰荏苒,距本書中譯本初版已倏歷二十餘載,近年來對於臺灣歷史之研究與考證已蔚為顯學。鑑於本書中譯本之庫存量所剩無多,又初版時迫於時限僅以一年時間完 成翻譯,付梓倉促,校誤疏失,在所難免,有重新校訂出版之必要。為方便各界取得及利用本書,於謝前館長任內遂有授權民間廠商合作出版校訂版之議,故於二 ○○八年八月即依據採購法公開徵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負責五年內校訂版之編輯、設計、印製、發行、銷售等,未來亦因應市場需求發行電子書版本,以利讀 者搜尋運用。校訂版基本的校正工作,分別由本館資深研究員陳文添、徐國章及許錫慶三位先生負責,他們均在其本身繁忙的工作之外,放棄休息,自行加班,如期 完成。惟限於時間,僅對中譯本初版之明顯疏漏處加以訂正,未能全部重新翻譯。本館為更求審慎,特商請曾參與初版校按的前省文獻會委員鄭喜夫先生擔任校訂版 之總校,而另一位資深研究員黃得峰先生配合其工作,共同比對日文原文與中文譯文,反復推敲而後加以修訂,並澈底增刪校改全書按註。相信這些工作對於讀者不 無助益。值得一提的是,四位資深研究員同仁和已退休的鄭先生都是完全義務幫忙,甚為可感。不過,在伊能氏這部全書150萬言煌煌巨著的中譯本校訂版,一定 難免仍有可再改進之處,敬請讀者們不吝惠予指正,無任欣幸,無任感禱!
「凡走過,必留下足跡」,身為日本人的伊能氏以30年的歲月從事臺灣歷史文 化研究,並為後人留下珍貴的《臺灣文化志》一書,誠屬難能可貴。而本館職司臺灣歷史文獻業務,希望能提供臺灣歷史研究者正確而便利之參考資料,此部《臺灣 文化志》中譯本校訂版自籌印、授權合作出版、譯稿校正、發行問世,乃至未來規劃推出電子書等,即是基於此一理念,並將持續不斷地推動臺灣歷史研究,以建構 一個完善的研究平臺,此即是出版本書的最大意義所在。爰於本書付梓之際,謹以為序。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 林金田 謹識
《臺灣文化志》 原書全三冊,為日治時期學者伊能嘉矩研究臺灣歷史之名著。伊能氏於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來臺,年方29歲,至一九二五年九月以59歲之齡在鄉里岩手縣遠野町辭 世,前後30年埋首臺灣歷史文化之研究,本書即為其心血結晶。據說他曾交代他的夫人,如果家中失火,唯一要做的事是將《臺灣文化志》手稿拖到屋外,其珍視 程度可見一斑。
原書以日本文言文書寫,非一般人所能解讀。在本館前身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時期,便採納各方意見進行原書之中文翻譯,由當時文獻會同仁 多人分段翻譯,分工合作完成中譯本,分上、中、下三冊,於一九八五年八月付梓出版。其分工係當時省文獻會江主任委員慶林、劉副主任委員寧顏、程委員大學、 陳委員壬癸、黃委員有興、王編纂世慶、黃組長耀東、黃組員連財、吳組員家憲等負責翻譯;郭編纂嘉雄、莫編纂光華、吳編纂政恒、陳編纂文達、簡秘書俊耀、呂 組長武烈、吳主任俊雄、林主任永根、何辦事員綉英等協助;謝委員浩、鄭委員喜夫檢尋書中徵引我國文獻舊籍之原文,並潤飾語句與加注校按再加審查;經逐字逐 句核校日文,有疑義者由有關人員再三參酌始予定稿。《臺灣文化志》一書內容豐富,堪稱為日治時期臺灣研究之代表作,亦為研究臺灣歷史之重要參考資料。
光 陰荏苒,距本書中譯本初版已倏歷二十餘載,近年來對於臺灣歷史之研究與考證已蔚為顯學。鑑於本書中譯本之庫存量所剩無多,又初版時迫於時限僅以一年時間完 成翻譯,付梓倉促,校誤疏失,在所難免,有重新校訂出版之必要。為方便各界取得及利用本書,於謝前館長任內遂有授權民間廠商合作出版校訂版之議,故於二 ○○八年八月即依據採購法公開徵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負責五年內校訂版之編輯、設計、印製、發行、銷售等,未來亦因應市場需求發行電子書版本,以利讀 者搜尋運用。校訂版基本的校正工作,分別由本館資深研究員陳文添、徐國章及許錫慶三位先生負責,他們均在其本身繁忙的工作之外,放棄休息,自行加班,如期 完成。惟限於時間,僅對中譯本初版之明顯疏漏處加以訂正,未能全部重新翻譯。本館為更求審慎,特商請曾參與初版校按的前省文獻會委員鄭喜夫先生擔任校訂版 之總校,而另一位資深研究員黃得峰先生配合其工作,共同比對日文原文與中文譯文,反復推敲而後加以修訂,並澈底增刪校改全書按註。相信這些工作對於讀者不 無助益。值得一提的是,四位資深研究員同仁和已退休的鄭先生都是完全義務幫忙,甚為可感。不過,在伊能氏這部全書150萬言煌煌巨著的中譯本校訂版,一定 難免仍有可再改進之處,敬請讀者們不吝惠予指正,無任欣幸,無任感禱!
「凡走過,必留下足跡」,身為日本人的伊能氏以30年的歲月從事臺灣歷史文 化研究,並為後人留下珍貴的《臺灣文化志》一書,誠屬難能可貴。而本館職司臺灣歷史文獻業務,希望能提供臺灣歷史研究者正確而便利之參考資料,此部《臺灣 文化志》中譯本校訂版自籌印、授權合作出版、譯稿校正、發行問世,乃至未來規劃推出電子書等,即是基於此一理念,並將持續不斷地推動臺灣歷史研究,以建構 一個完善的研究平臺,此即是出版本書的最大意義所在。爰於本書付梓之際,謹以為序。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 林金田 謹識
作者介紹
伊能嘉矩
原著 伊能嘉矩
生於日本岩手縣遠野,從小就在祖父的身邊學習漢學。
1886年,伊能進入岩手縣立師範學校,因鼓動學潮而遭校方退學;之後,他前往東京自修苦讀,並且開始接觸、從事新聞工作。
臺灣被納入日本版圖後,伊能以陸軍雇員的名義來臺,展開長達十年的臺灣人類學調查研究。30歲時,開始進行臺灣全島的探查旅行,他走訪各地,留下豐富的田野筆記和研究資料。這不僅使他成為臺灣原住民研究的開創者,更為後人提供了研究臺灣文化不可或缺的原始資料。
1906年,伊能辭去總督府的職務回到故鄉。回鄉之後被隔海委託擔任臺灣史料與蕃族調查編纂的工作,更埋首於清代臺灣史頂峰之作《臺灣文化志》的寫作。
1925年,伊能在臺灣所感染的瘧疾復發,以59歲之齡逝世。一生著作與臺灣相關的有十餘種,論文更多達千篇,被譽為是「臺灣學的先驅」。
關於編譯
《臺灣文化志》由日本人板澤武雄教授及小谷達吉等依據伊能嘉矩研究臺灣歷史文化的遺稿及資料編輯發行,實為日人治臺時期,臺灣研究之代表作。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刊行,約一百五十餘萬言,目前研究臺灣早期歷史的國人,仍以這本書當作重要的參考文獻。
這本書最初以日本文言文體呈現,由當時省文獻會汲取各方建議,經多人通力合作分段翻譯,而成初版中譯本,距今已二十餘載。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將本書重新 修訂,比對日文原文與初版譯文,反復推敲、潤色字句,澈底增刪、校改全書校按,並檢尋書中徵引我國舊文獻之原文,又經逐字逐句校日文,有疑義者由有關人員 再次參酌予以定稿,期待能減少原書及翻譯過程中的失誤至最低,並且提高《臺灣文化志》的參考價值。
伊能嘉矩傾注畢生心力,赴各地田野調查,訪問當地耆老、首長,蒐集舊籍中的相關記載補充比對,結合實地調查與文字資料撰寫完成,公認為清代臺灣史的鉅著。此版本經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將錯誤或缺漏處重新校正。
伊能嘉矩傾注畢生心力成臺灣史之巨著,此版本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重新校正而成。
生於日本岩手縣遠野,從小就在祖父的身邊學習漢學。
1886年,伊能進入岩手縣立師範學校,因鼓動學潮而遭校方退學;之後,他前往東京自修苦讀,並且開始接觸、從事新聞工作。
臺灣被納入日本版圖後,伊能以陸軍雇員的名義來臺,展開長達十年的臺灣人類學調查研究。30歲時,開始進行臺灣全島的探查旅行,他走訪各地,留下豐富的田野筆記和研究資料。這不僅使他成為臺灣原住民研究的開創者,更為後人提供了研究臺灣文化不可或缺的原始資料。
1906年,伊能辭去總督府的職務回到故鄉。回鄉之後被隔海委託擔任臺灣史料與蕃族調查編纂的工作,更埋首於清代臺灣史頂峰之作《臺灣文化志》的寫作。
1925年,伊能在臺灣所感染的瘧疾復發,以59歲之齡逝世。一生著作與臺灣相關的有十餘種,論文更多達千篇,被譽為是「臺灣學的先驅」。
關於編譯
《臺灣文化志》由日本人板澤武雄教授及小谷達吉等依據伊能嘉矩研究臺灣歷史文化的遺稿及資料編輯發行,實為日人治臺時期,臺灣研究之代表作。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刊行,約一百五十餘萬言,目前研究臺灣早期歷史的國人,仍以這本書當作重要的參考文獻。
這本書最初以日本文言文體呈現,由當時省文獻會汲取各方建議,經多人通力合作分段翻譯,而成初版中譯本,距今已二十餘載。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將本書重新 修訂,比對日文原文與初版譯文,反復推敲、潤色字句,澈底增刪、校改全書校按,並檢尋書中徵引我國舊文獻之原文,又經逐字逐句校日文,有疑義者由有關人員 再次參酌予以定稿,期待能減少原書及翻譯過程中的失誤至最低,並且提高《臺灣文化志》的參考價值。
伊能嘉矩傾注畢生心力,赴各地田野調查,訪問當地耆老、首長,蒐集舊籍中的相關記載補充比對,結合實地調查與文字資料撰寫完成,公認為清代臺灣史的鉅著。此版本經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將錯誤或缺漏處重新校正。
伊能嘉矩傾注畢生心力成臺灣史之巨著,此版本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重新校正而成。
---
◎歷史台灣內容節錄自莊永明先生著《台灣紀事(上)(下)》一書(時報出版社出版),著作權屬莊永明先生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日期:1925/9/30 「台灣文化志」作者伊能嘉矩病逝,享年59歲 《台灣研究》在日據時期,雖然不少是統治階級為著「知己知彼」而整理、編集,但是從傳世的不少日本學者所著有關台灣的書籍觀之,可說成績豐碩,而且我們也必需承認這些嘔心瀝血之作的永恆價值;伊能嘉矩是其中可歌可頌的人物之一。
伊能嘉矩,字朋卿,又字梅陰,號蕉鹿夢,堂號為梅月堂;生於 1867 年(日慶應 3 年 5 月 9 日),日本盛岡市遠野町人。世代書香,小時候從祖父學習漢學;19 歲遊學東京,入斯文黌及二松學舍,後被推薦進入岩平縣立師範學校,因明治 22年 2 月 11 日,憲法公布之日,發生了宿舍騷動事件,他被指為是主謀人物,遭受退學。失學後,投身報界,開始記者生涯,曾擔任東京每日新聞社助理編輯及日本新聞編輯 長。
1895 年,日人佔據台灣,當年 11 月,他以陸軍省雇員名義來台,任職於台灣總督府;1900 年,「台灣慣習研究會」成立,共設委員 33 人,由兒玉總督、後藤新平民政長官分任正、副會頭(長),伊能嘉矩等人被指名為幹事,擔任調查工作,該會曾刊行《台灣慣習記事》;1922 年,第一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設置「史料編篡委員會」,他與上直法郎、尾崎秀真被聘為囑託。
伊能嘉矩於1905 年,因祖父年邁而返日,留台計 10 年。他對台灣史的研究,成就非凡;他鑒於1626 年到1642 年之間,西班牙人佔據北台灣的事蹟,史料不多,隨從一位曾來台灣的西班牙傳教士研究:為了研究清廷治台的歷史,他更從劉銘傳的幕僚李少函研修清朝會典、律 例。伊能嘉矩更摹繪稀覯的圖書、文書作為大部分的台灣史料初稿。其重要的著作有:《台灣文化志》三卷、《台灣志》二卷、《台灣蕃政志》、《台灣城志,台灣 行政區志》、《領台始末》、《台灣巡撫劉銘傳》、《台灣新年表》、《大日本地名辭書》(台灣之部)、《理蕃志稿》……等等。
伊能嘉矩於 1925 年今日病逝,享年 59 歲。他的台灣研究著作,本本鉅構,難怪黃得時說:「從事台灣研究的學者專家之中,在本地人方面,我最尊敬而佩服的是連雅堂先生,在日本人方面,就是這位伊能嘉矩氏。」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語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伊能 嘉矩 |
假名 | いのう かのり |
平文式羅馬字 | Inō Kanori |
伊能著作
-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1900,台灣蕃人事情。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局文書課。
- 伊能嘉矩,1902,台灣志,卷一、卷二。東京:文學社。
- ______,1904a,台灣蕃政志。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 ______,1904b,領台始末。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
- ______,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台灣。東京:富山房。
- ______,1911,台灣總督府理蕃誌稿,第一編。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
- ______,1928a,台灣文化誌,卷上。東京:刀江書院。
- ______,1928b,台灣文化誌,卷中。東京:刀江書院。
- ______,1928c,台灣文化誌,卷下。東京:刀江書院。
- ______,1992,伊能嘉矩の臺灣踏查日記。台北:台灣風俗文物出版社。(日文)
[編輯] 伊能著作中文譯本
- 伊能嘉矩,1957,台灣番政志,溫吉編譯。台北:台灣省文獻會。
- ______,1985,台灣文化誌,江慶林等譯。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 ______,1996a,台灣踏查日記(上),楊南郡譯註。台北:遠流。
- ______,1996b,台灣踏查日記(下),楊南郡譯註。台北:遠流。
- ______,1996c,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楊南郡譯註。遠流。
[編輯] 外部連結
- 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伊能嘉矩
- [ 台灣百年人物誌:人類學者伊能嘉矩踏遍全台]
*****
今年五月,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刊行胡適之先生的父親鐵花先生有關臺灣的兩種遺著:一種是臺灣日記,一種是臺灣稟啟存稿,彙刊為「臺灣紀錄兩 種」。在光緒二十年正月初二日、初五、初六日和三月初一日的日記中,我發現鐵花先生還寫過「臺東州採訪修志冊,」而這本採訪冊就列在當時纂修的臺灣通志 (稿本)卷十九和卷二十。於是我在八月十日公論報的臺灣風土第一四一期發表了一篇「胡鐵花先生與臺東州採訪修志冊」,並寄給胡先生一份。在那篇文中我糾正 了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中對這本採訪冊撰人推測的錯誤;我介紹了採訪冊的內容;我也列舉了冊中關於鐵花先生本人的事蹟;我又認定通志卷二十七臺東昭忠祠所附 「文武員弁勇丁名冊」也是鐵花先生所擬的;最後我說明在通志其他卷內,還有轉載臺東州採訪冊的地方。稍後,我又託學生鈔了一份「臺東州採訪修志冊」和「文 武員弁勇丁名冊」,一併寄給胡先生。胡先生讀到我的短文,收到採訪冊鈔本,非常高興,他寫信告訴我他身邊還有他父親的文集鈔本,不過不是自己編的,內有 「記臺灣臺東州疆域道里表地方情形並書後」一篇,共二千五百餘字,其中書後佔七百五十字,和採訪冊的建置沿革相同,更足證明採訪冊是他父親的遺稿。胡先生 把他父親的那篇遺文鈔了一份,用採訪冊仔細校了一遍,然後寄給我,要我作一序或跋,送大陸雜誌發表。可是我收到後,發現有些疑問,同時我又參考了光緒五年 夏獻綸的臺灣輿圖並說,於是我把鐵花先生的遺文和胡先生的校語,重鈔一份,再寄到紐約;胡先生又校改了幾處,再寄回給我。因著航空事業的進步,為這篇文 字,我們信件來回了六、七次,這篇文稿也在中美間飛行了幾次,然後才決定付印。付印前我又不放心臺大所藏的傳鈔本臺灣通志,再借省立臺北圖書館的鈔本來校 閱,結果又發現採訪冊原本有兩處和集本相同,而是臺大傳鈔本鈔錯了。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刊印「臺灣紀錄兩種」時,如把稟啟存稿依照日子,印在當天的日記後,豈不更便於稽考?我曾舉一例告訴胡先生。日記卷一、光緒十八年四 月初五日日記,有一句說:「城中及城外無安靶處」,羅爾綱先生在「及」字下註說:「綱按及字疑為云字」,大約羅先生以為城中不能安靶,所以有此註;但若一 查同年同月初九日的申報文件,記初五日巡閱鳳山軍營說:「因城內外無空地可作操場,是以點名而未校靶。」此處所說「城內外」和日記所說「城中及城外」完全 符合。胡先生第一次回信,對於把稟啟存稿依照日子印在當天的日記後,說:「此意我完全贊同。」又說:「先生所舉『及』字一例最確。」第二次回信說:「先人 臺灣紀錄,我依照先生指示,用印本剪貼,重編為臺灣日記與稟啟三卷。」因為鐵花先生自編年譜,到四十一歲為止,胡先生近來正在替他父親續編年譜,主要的步 驟,是先把他父親的詩文稟啟編入日記。所以在給我的信中說:「最近我校讀先父臺灣遺著兩種,即將日記所記稟啟各件的月日,注在稟啟無月日各件之下。」又 說:「可惜稟啟存稿不完全,詩文又多無月日,當先考訂詩文各件的年月日,然後儘可能選擇材料為年譜之用。」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流寓海外的胡先生,是怎樣的 不忘他已故的父親、不忘臺灣和他一貫的治史方法;我們也可以看到他父親是怎樣的能在五、六十年前,便很詳細的注意到臺灣東部的地理情形和它的重要性。四十 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方豪謹跋。
*****
http://ja.wikipedia.org/wiki/%E9%81%A0%E9%87%8E%E5%B8%82
遠野物語(とおのものがたり)是柳田國男在1910年(明治43年)發表的傳說集。日本民俗學的名著。柳田國男整理岩手縣遠野町(現・遠野市)出身的佐佐木喜善所說的遠野民話。內容描述天狗、河童、座敷童子、山人、神隱、死者等相關的傳說,全119話。之後又發表續編『遠野物語拾遺』,全299話。
此書周作人先生介紹過
遠野物語研究(創刊平成八年度) 是的遠野物語研究所 出版的 第3號 特集 伊能嘉矩の世界 (1999年3月)
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Ino Kanori and the Emergence of Historical Ethnography in Taiwan
- 作者: 陳偉智
-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2014/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