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我的父親顧頡剛(顧潮)/顧頡剛年譜

顧頡剛年譜 (增訂版)

《顾颉刚年谱(增订本)》
丛 书 名:
定 价:58元
作 者:顾潮 编著
发布日期:2011-1-4
页 数:528页
字 数:450千字
包 册:6
ISBN :978-7-101-07780-3
版 式:繁体横排
装 帧:精装
版 次:1/1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
顾 颉刚先生(1893—1980)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二十年代初期提出了“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推翻了历代相传的三皇五帝系统,由此而引起对于 古史的激烈论战,产生了“古史辨学派”。同时他又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者,中国民俗学的倡导者。他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大而广泛的影响。本书从顾先生的 日记、文章、笔记、信札等数千万字的数据中系统地搜集了他在学术、教育、政治等方面的活动,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一生以及八十余年来中国学术界(以史学界 为主)的发展,为国内外学者进行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和线索。

****
這本書沒讀過 不過保持資料

顧頡剛寫過顧炎武/亭林
寶樹園文存( 顧頡剛) 卷三 頁119-127

----

書名:我的父親顧頡剛
·作者:顧潮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頁碼:325 頁
·出版日期:2010年03月
·ISBN:7020076807/9787020076802
·條形碼:9787020076802
·版本: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正文語種:中文


內容簡介
《我的父親顧頡剛》主要內容簡介:父親一生在學術園地里辛勤耕耘,創造了輝煌,也留下了遺憾,正如他自己所擬的對聯中言:好大喜功,終為怨府!貪多務得,那有閒時!這正是父親的性格寫照,這種個性,使他在中國二十世紀的學術史上留下了一份獨待的遺產。

-------------------------------------------------- ------------------------------

作者簡介
顧潮,顧頡剛之女,江蘇蘇州人。 1946年生,1970年大學畢業。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顧頡剛先生遺稿之整理出版工作。編著《顧頡剛年譜》、《顧頡剛評傳》(與顧洪合著)、《顧頡剛學記》等書,撰相關論文若干。

-------------------------------------------------- ------------------------------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故鄉的熏陶
家世
祖母
啟蒙

中學
辛亥革命

第二章 北京求學
入北大預科二部
休學看戲
入預科一部
入本科
喪妻與續娶
新婚通信
《新潮》及“五四”

第三章 發軔階段
北大畢業
就業之初
祖母之死
就職商務印書館
在北大研究所
樸社與《古史辨》的出版

第四章 南下的坎坷
忍痛別北大而至廈大
北大宿怨
與魯迅共事
明槍暗箭
為廣東學界造新風氣
嚮往北京
脫離廣州

第五章 壯年的情懷
入燕大之初
辛未訪古與“九一八”事變
通俗讀物編刊社
禹貢學會
“晚成堂”主人

第六章 戰亂羈旅
西北考察
昆明與成都
在重慶
自柏溪遷北碚
抗戰勝利

第七章 東歸的苦悶
復員還鄉
去蘭州
大洋中之小舟
共和國成立之後
思想改造運動
歷史地圖集

第八章 長居京華
遷家北京
難以開懷
“天大的喜訊”
反右整風
整理《尚書》
“文革”前夕

第九章 暮年歲月
歲寒知松柏
長夜難明
恢復工作
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尾聲
引用及參考資料
再版後記
……
[看更多目錄]

-------------------------------------------------- ------------------------------

序言
當父親三十多歲的時候,所作的那篇著名的《古史辨第一冊自序》,被人們看作是他的自傳,那時丁文江曾對他說:“外國學者寫自傳,都是到了老年才動筆的;你現在才三十出頭就寫自傳,未免動手太早了!”他聽後心想:“我這篇文章固然像自傳,但決不是自傳;我要寫的自傳,是要把社會和家庭的黑暗面和盤托出,像巴金的《家》一樣。”但是,他終其一生也未能寫出一部自己理想中的完整的自傳。十年浩劫過後,父親已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中國哲學》編輯邀他撰回憶錄,希望能為當代以及後世人們留下一些寶貴的資料,他拼盡全力,只是斷斷續續地寫出了一篇《我是怎樣編寫(古史辨)的? 》,並在筆記本上以顫抖的手跡留下了一個自傳的題目——“我怎樣度過這風雨飄搖的九十年?”

我和父親相差五十多歲,從我懂事的時候起,我印像中的父親就是一位終日伏案的白髮老人,他和我們姐弟很少交談,除非在他難得的休息時才和我們一起外出遊玩,或教我們念唐詩,對對子,或在我們的大字習作上圈幾個紅圈。我只知道他是一位和善的父親,一位勤奮的學者,僅此而已。待我進入青年時代,恰是“階級鬥爭”愈演愈烈之際,我只有誠惶誠恐地與被稱作“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的父親劃清思想界限,按照他寫給我的那些“有問題”的經歷去批判他,使彼此本不十分理解的心靈間的距離拉大了。 70年代初,將近八十歲的父親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恢復了工作的權利,但已是疾病纏身離不開我們的陪護照料了。

-------------------------------------------------- ------------------------------

文摘


第一章
故鄉的熏陶
家世
1893年5月8日(陰曆癸已三月廿三日),我父親顧頡剛(以下簡稱頡剛)先生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懸橋巷顧家花園。

蘇州,又名吳縣。這“吳”字的來源,是由於春秋時吳王建都於此。後來吳國雖被越國所滅,而“顧”姓的由來,卻又與越國有密切的關係。據史書記載,越王支系之一東越,本盤踞於福建沿海,其氏為騶。以後漢武帝封東越王搖之子期視於江陰的顧馀山,遂改姓顧,這是江南顧姓的起源。由此可知我家的遠祖是越王支系的後裔。自漢以來,史書上屢見有江南顧氏的記載,如三國時的顧雍、明代的顧亭林等人。雖因譜牒失散,已無從考證這些人與我的先祖關係如何,不過我先祖明末清初所居地唯亭與顧亭林的故鄉崑山相近,或許有些血統上的關係吧。

在清光緒年間所修的《重修顧氏家譜》中,第一位先祖是明朝成化年間的允齋公(此公以前的遠祖惜已失傳),他是唯亭鎮上的一位大地主允齋公傳子東山公,再傳到小山公,三傳到蘭台公,都是耕讀世家,安居樂業,過著富裕的生活。到明朝萬曆年問,正值蘭台公晚年,他從唯亭遷居蘇州,從此我先祖是城里人了。儘管家庭的經濟來源仍仰賴田賦,但生活方式卻由鄉村的轉為城市的了,這是我們家族的第一次大轉變。

-------------------------------------------------- ------------------------------

後記
此書白一九九七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之後,曾受到多方關注,有褒也有貶。自感有若干需要增改者,但多年來一直忙於先父全集的編校,無暇顧及此事。近幾年雖有多家出版社希望再版此書,一直未敢答應。今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又數度提出再版之事,以為此書出版已歷多年,市面上現已難覓踪跡,無法滿足讀者的需要。考慮到此書雖不完美,但仍有其史料價值,遂應允。此次再版,僅訂正個別錯字,出版社並有若干刪節(本人認可);又增加數十幅相關圖片,使閱讀更富趣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