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玲撰文 台北: 望春風出版社 2001年 同年再版
本書依時間序和主題,共分八部。內容如下:
第一部 美好的種子╱祖父高長‧父親那一代‧母親的志業‧三哥的見證
第二部 黑暗之光╱小留學生‧悲情的戰爭‧勝利與幻滅‧歸鄉悲喜曲
第三部 理想年代╱少年托爾斯泰‧青春的苦行‧南神憶往‧教會實習‧山地傳道‧珍貴的見證
第四部 牧師娘之歌╱五個母親‧二二八事件‧關仔嶺之戀‧甘苦牧師娘‧我兒慕源
第五部 福音山上╱流浪歲月‧山上的花園‧海外的兄弟們
第六部 三次聲明╱北上總會‧第一次聲明‧第二次聲明‧第三次聲明
第七部 鐵窗修道院╱藏匿施明德‧逮捕始末‧海內外聲援‧十字架之路‧林宅血案‧參選立委‧獄中啟示錄
第八部 真理的天空下╱黑牢絕食記‧自由的滋味‧台灣之春‧義雄與我‧台灣新世紀‧走在信仰大道
胡慧玲撰《新台灣新聞週刊》265期2001年4月24日
《十字架之路─高俊明牧師回憶錄》從1864年講起。高俊明的祖父高長,單身自福建來台,本是無業遊民,好賭博,因遇馬雅各醫師,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和子孫的命運。至二十世紀末,高家子孫興旺,已有千餘人。在宗教界、醫界、音樂界、文化 界和政治界,人才輩出。家族性的聚會,每個人必須佩戴名牌,標識房別,並借用學校場地來舉行。高長是台灣長老教會的第一位信徒,第一位本土傳道者。1868年,他因信仰而下獄,事隔百餘年後,1980年,他的孫子高俊明也因信仰而坐牢......。
宗教家的信仰之路本書橫跨百年時空,以史詩的宏觀視野,詩意優美的筆觸,深刻紀錄一位宗教家的信仰之路,和追求真理堅定壯闊的情懷。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 百年宣教史,及近二十年台灣艱辛的民主化進程,本書也提供第一手的珍貴史料。無論就文學或史學的觀點,這都是一部深具價值的作品。尤其書中處處閃耀愛與歡 喜、溫柔與美善的靈光,對於追求性靈生活的人,格外親切可讀,值得細細品味。
林義雄先生、李喬先生、楊啟壽牧師、羅榮光牧師、許天賢牧師誠摰推荐此書。知識分子的典型。林義雄說:「高牧師是知識分子的典型,也是修道者的典範......我們看到一個高尚人格孕育的過程......並欣喜於在其間溫習了我們並肩奮鬥的生命 軌跡。」李喬說:「高牧師的生命行程模式,就是台灣人的樣板......那種簡樸、純粹、正直、忠誠的文化特質是台灣人思行價值觀的原型,也就是台灣文化 的原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前任總幹事楊啟壽牧師說:「他是一位心地真正善良的人......希望更多的人,透過高牧師的回憶錄,感受到他那敬神愛人、無偽心靈及堅持原則追求理想的勇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現任總幹事羅榮光牧師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這樣艱辛與險惡的年代,有這位充滿愛與勇氣的指導者, 終於使我們教會在此一關鍵性的年代,盡了應盡的本分與使命,積極參與,扭轉了台灣的歷史,並贏得普世教會的肯定與欽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前任總會議長許 天賢牧師也說:「這本書就像一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現代史,也是當代台灣史的重要參考。透過它,我們不止認識高牧師,也看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數十年來,和台 灣這塊土地及人民,共同奮鬥的軌跡。」
高牧師自己則說:「我在七十多年的人生中,曾遭遇戰爭、飢餓、海難、空難、重病、誤解、中傷、迫害、黑獄等許多苦難。但是感謝上帝,他幫助我勝過了這一 切,而使我在七十二歲的現在,仍然能在國內外做一些傳道、教育、服務人群的美善事工來造福眾人。我感覺非常幸福......我盼望這本書能幫助,在人生中 遭遇到苦難與挫折的人,能在真理裡找到永恆的亮光。」苦難的人 看到永恆亮光
---
十字架之路─高俊明牧師回憶錄(後記)
胡慧玲2001年4月寫《十字架之路 高俊明牧師回憶錄》望春風出版社 2001年5月
1999年10月22日起至2001年4月,我與高俊明牧師和牧師娘見面約四十餘次,先是訪談,繼而審訂文稿。這18個月當中,正值台灣現代史上前所未有的遽變:總統大選、政權轉移、新政府成立、核四宣布停建繼而宣布續建…到政權更易週年。我像許多人那樣,從欣喜激情,繼而迷惑困頓,然後是憂鬱症候群叢生。
我始終憎恨虛無主義。在最哀傷的時刻,我祈求上天,別讓這一切,使我變成我最憎恨的虛無主義者。也是這最哀傷的時候,整理和撰寫高牧師回憶錄,成了一種自我救贖,我從中得到力量。
從事口述歷史十餘年,幾乎遍歷受訪者。高牧師屬於非常罕有的那一型。他很安靜,不愛說話,更不愛說有關自己的話。他彷彿覺得自己此生的所做所為,不值一 提,不值一寫。所以,每次採訪時,我都必須事先準備大量的題綱,用力的問,用力的追問。否則將出現雙方沈默相對的局面。
即使如此,我相信他還沒說出來的,遠遠超過說出來的。他事事替人著想,只忘了自己。歷經不斷的艱難、試煉和迫害,甚至下獄,他都無怨無悔,不憎不恨。哥林多前書第13章第4到第8節:「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 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高牧師是今之典範。
本書依時間序和主題,共分八部。其實,以高牧師豐富精彩的傳奇人生,每部都可再擴充為一本書;但以高牧師的人格特質,寡言少語,此事勢無可能。牧師娘則是另一種受訪者,小扣大鳴,鉅細靡遺,富語言魅力。她的說法,填補了高牧師諸多空白之處。
高牧師娘的故事,也是另一闕傳奇。希望將來有人能為她,專門再做一部回憶錄,屆時,高牧師的說法,會是故事背後悠揚起伏的合音。
終於成書。感謝楊啟壽牧師、林義雄先生、李喬先生、羅榮光牧師的序和跋。感謝高長家族,特別是高昭義先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新樓醫院、彰化基督教醫 院、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李喬先生、施瑞雲女士、田孟淑女士、陳銘城先生、謝三泰先生、蕭嘉慶先生、劉振祥先生、邱萬興先生提供 照片和資料,審訂文稿並提供意見。
尤其是許天賢牧師的義助。多年來他一再向高牧師提起,他的一生是當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最重要的見証,無論如何都要記錄下來。許牧師是本書幕後的催生者,他 幫忙審訂文稿,校正錯誤,蒐集資料,解決我編寫中所遇的難題,永不嫌煩的對我伸出援手,高效率處理我的需求。他簡直把這本書的出版,當成自己的事。他是我 的天使。
感謝吳美華小姐整理訪問錄音帶,感謝劉森雨先生、張玉珍小姐、鄭志勤小姐、張芳枝小姐的種種協助。感謝李禎祥先生,我鍾愛準確乾淨的文字,禎祥使我的心願接近可能。
採訪是學習,撰寫是磨難。有人樂在寫字,但我不曾享受過寫字的樂趣。葉石濤說:「寫作是一種天譴。」天譴的過程中,有幾位友人主動肩負啟發的功能,積極扮演繆司的角色,我不便在此一一提及姓名,想必他們明白我的未竟之言。
感謝望春風文化林衡哲醫師持續多年、鍥而不捨的邀稿。他堅定的信念,贏過我的畏懼和怠惰。感謝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董事和同事的鼓舞,並長期縱容我於工時或工餘,發狂般伏案撰寫。這本書,將成為我生命中榮耀的印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