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2日 星期五

鄭 逸梅《藝海一勺--八十八翁西泠石伽》《逸梅叢談》

 今天回永和家族慶生會.....記得到地下室書庫取些書過來.....其中有本

鄭 逸梅1895-1992 南社文史掌故作家  20年代初即有報社的"補白大王"雅稱.....

鄭 逸梅《藝海一勺--八十八翁西泠石伽》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4
 ----
這本書Ken 還了 可是不知藏在那兒了.....
-----

2011年5月10日星期二


鄭逸梅:《逸梅叢談》 Ken Su

P1120778
與 HC 近十年失散重逢,這將近兩年來,再度新生於國境之南,我就把他的藏書當作我的圖書館,來往台北就去用強,借書。明朝的黃肅寄給劉紹的詩,說:「
城南劉子憲,來往即吾家;
連榻書樓小,鉤簾石壁斜;
金圓霜捧橘,冰碎夏分瓜;
苦為吟詩癖,更闌更煮茶。

我們見面,既不吟詩,也不煮茶,通常一兩個鐘頭下來,談得口乾舌燥,一滴水也沒得入口。幸虧 HC 在台大養了幾頭乳牛,只有喝喝牛奶,望梅止渴。話雖如此,我是老實不客氣地,不只白吃他的午餐(有時還言明,這一餐是玉燕請的客),還「人掠厝拆,雞仔鳥仔各掠尬無半隻」。
上周到他藏書堆中,挖出一本怪書,沒出版年月日,也無出版社名稱,只是在側面草草貼一張紙「逸梅叢談」,是鄭逸梅的作品,是隨筆性質,書中提到「電扇、冷氣」,也是當代人,裡頭有些不文不火的東西。例如韓偓的〈深院〉「深院下簾人晝寢,紅薔薇架碧芭蕉」,我倒不稀罕他「補白大王」的名號,不過對他「全國老有所為精英獎」頗為嚮往,應該去申請一個來玩玩。......more

 ----
 未說明作者

名動一時的補白大王鄭逸梅


 鄭逸梅(1895—1992),祖籍江蘇吳縣(今蘇州市),出生於上海江灣。本 姓鞠,名願宗,號逸梅,別署“紙帳銅瓶室主”。鄭逸梅4歲,父親病故。靠外祖父鄭錦庭撫養成人,改姓鄭,由此改稱外祖父為祖父。祖父為之啟蒙,稍長入塾就 讀。1905年,入上海敦仁學堂讀書,考試多在榜首。1909年,隨祖父至蘇州,考入草橋頭公立高等學堂。同窗學友中,有顧頡剛、吳湖帆、葉聖陶、王伯 祥、范煙橋、江小鶼等,皆一時俊彥。
  鄭逸梅,清末民初著名的文史掌故大家,因其經常在報刊上發表短小的文章,人稱“補白大王”。
   1912年鄭逸梅考入蘇州江蘇省立第二中學。是年,他首次使用“逸梅”之名,將英文教本中的一篇游記譯成中文,命題《克靈湖游記》。參加《民權報》副刊 征文,獲甲等獎。編輯吳恤來函激勵道:“如此文章,多多益善。”不成想鄭逸梅由此而走上了寫作道路。鄭逸梅文章的特點是短小、雋永,他寫道:“我寫的文 章,多則數百言,少則十數字。它小巧、玲瓏,鑲嵌於其他長文的尾末,‘補’了版面的‘白’。久而久之,人們就名之為‘補白體’、‘鄭補白’……”當時的文 人徐卓呆(傅霖)便把“補白大王”的桂冠送給了他。
  1920年冬,鄭逸梅與范君博等編輯出版《游戲新報》﹔1921年5月,與趙眠雲編輯出版《消閑月刊》,1922年8月,組織趙眠雲、范君博、姚蘇鳳、范煙橋、顧明道等8位蘇州作家,在留園茶話,並發起成立“星社”,此組織維持15載之久。
   1926年,鄭逸梅結集出版的第一本書《梅瓣集》由上海圖書館出版,之后,一直為數十種報紙、刊物撰稿。此外,鄭逸梅還翻譯了英國柯南道爾名著《福爾摩 斯探案》,由世界書局出版發行﹔又創作電影文學劇本,凡5種如《國色天香》、《三生石》、《萬丈魔》等,均已拍成影片上映。
  鄭逸梅是個 十分勤奮的作家,他每日在燈下伏案寫作,時常到更深夜闌,往往日盡三五千言,至1949年前共出版單行本著作22種。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南社叢談》、 《藝壇百影》、《文苑花絮》、《藝林散葉》、《書報畫舊》、《上海舊話》、《掌故小札》、《清末民初文壇軼事》、《藝林拾趣》、《藝苑瑣聞》、《藝海一 勺》等。
  值得特書一筆的是兩部史料性極強的專著。
  其一是《南社叢談》。南社系辛亥革命時期,由柳亞子、陳去病等發起 成立的進步文學團體,於1909年11月13日在蘇州虎丘創建。關於南社史,曾有人先后推薦柳亞子、胡寄塵擔任編寫重務,但因種種緣故未能如願。時至上世 紀80年代,南社社員已寥若晨星,故由鄭逸梅來擔此重任,當屬義不容辭。他“大著膽把所見的、所聞的和平時所摘錄的零星史料,一股腦兒串起來,試寫這部 《南社叢談》”(該書《前言》)《南社叢談》將南社的醞釀、成立、糾紛、斗爭及各種活動,寫得條分縷析,真實生動。尤其是,有關《南社大事記》、《南社叢 刊》、《南社社友事略》、《南社詩選簡注》、《南社社友著述存目表》等專章,提供了大量的人物、事跡及原始數據,並具有鄭著特有的風格韻味。學者湯志鈞寫 道:“《南社叢談》的寫作功力很深。這是一部研究中國近代史和中國近代文學史的很好的參考書。”
  《民國舊派文藝期刊叢活》系鄭逸梅應魏 紹昌編輯《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之約而寫的。本書計收雜志114種,含《小說時報》、《小說月報》、《小說叢報》、《禮拜六》、《紅玫瑰》、《紫羅蘭》、 《萬象》、《永安月刊》等﹔大報副刊4種:《申報》的“自由談”、“春秋”﹔《新聞報》的“快活林”(即“新園林”)﹔《時報》的“滑稽余談”“余興” 等。對期刊的介紹較細致。諸如創辦發行的起訖年月、作者編者簡介、刊物的開本規模,封面插圖的設計等均有詳細說明,故此書乃研究民國舊派文藝期刊的重要參 考資料。
  至於鄭逸梅“補白”的特點則在於一個“雜”字。“雜”者,廣也,指作者寫作領域的寬廣與深厚,舉凡金石書畫,版本目錄,雕刻塑 像、詩文辭翰,技工巧匠,才媛名流、戲劇電影、醫藥氣功、飲食烹飪、名勝古跡、花木禽魚、鳥語虫聲等,他都可娓娓道來,講得絲絲入扣。作家陳子善在《人淡 似菊 品逸於梅》*一文中指出:“鄭老的補白多則數百言,少則十餘字,文字精練,耐人玩索,吉光片羽,足資啟迪。”如最短的一條“許地山擅彈琵琶”,寥寥七字,就 把許地山鮮為人知的特長與愛好和盤托出。”鄭老的補白,被論者譽為“鄭公體”,即繼承了六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和清代張朝《幽夢影》的著述傳統,再融匯鄭 逸梅自己的情趣與格調,可謂得天獨厚,自成一格。作者自況道:“所述以人物掌故為歸,這是我始終一貫的作風。”
  作為高產作家、“補白大 王”鄭逸梅,其創作素材極豐,而來源有二,一是讀書心得,二是採訪耆宿。關於前者,鄭逸梅的藏書特多,他在“文革”被抄家時,忍痛目睹“畢生所藏書畫文 物,悉數滿載七車駛出弄外”。進入晚年,在他所居12平方米的斗室裡,櫥裡、架上、床底、屋角等,到處都堆滿了書,他自比“陸放翁的書巢”,並戲謔之: “書堆一地,斯文掃地”。
  鄭逸梅畢生以讀書為最大樂趣。他述道:“不論春之朝,秋之夕,酒之后,茶之餘,或雨晦風瀟,或日煦景淑,都是讀書的好時光。讀未見的書,如得良友﹔讀已讀的書,如逢故人。”如是痴心廣泛的閱讀,使他見聞充盈,為其寫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
  晚歲的鄭逸梅,一直筆耕不輟,至於臨終。究其目的,他在《近代名人叢話·前言》裡講得很清楚:“乘以秉燭余明,頭腦尚不遲鈍,留些祖國精神遺產給下一代,這就是我晚年寫作的目的。”

 



* HC案:收入《藝海一勺--八十八翁西泠石伽》附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