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博物館更新了封面相片。
【文化舵手:陳奇祿院士捐贈圖繪展】
明天(1/4)是「文化舵手:陳奇祿院士捐贈圖繪展」展出的最後一天,還沒來看的粉絲朋友們,請把握機會囉!
在陳院士早期的這些原住民器物圖繪手稿中,也有色彩鮮艷而且精美的稿件。例如照片中有不少是排灣族和布農族的物件圖繪,透過圖繪,這些文物的細節被被常清楚的繪製出來,像是在看實物的感覺。而琉璃珠上精緻的紋路,也被陳院士精巧的畫了下來!彷彿透過圖繪,我們可以看到琉璃珠本身的質感呈現。
其中一幅「布農族的竹製髮髻」圖繪,細膩描繪上面的毛髮與布線的質感,還呈現出物件本身受到風吹動時,所呈現的流動感。陳院士的圖繪功力,真的是非常厲害!
展期:2014/12/16 ~ 2015/1/4
臺灣風土(全四冊) | ||
《臺灣風土》
為1947-1955《公論報》副刊〈臺灣風土〉(陳奇祿主編,共刊195期)之重新分類整理.分四大類:「文獻與歷史」、「考古與原住民」、「民俗與民間文學」、「漢詩與旅記雜文」;為臺灣研究之極重要文獻.
陳奇祿主編 台灣風土史料完整重現
吳垠慧/台北報導
1948年至1955年台灣人類學泰斗陳奇祿擔任《公論報》「台灣風土」專欄主編,出刊的195期刊錄了國分直一、方豪、楊雲萍等超過百位中日專家撰寫的台灣歷史地理、風俗文物、掌故軼聞、宗教、藝術作品等,是台灣學研究的先聲。這些珍貴史料被遺忘一甲子,如今彙整出版《台灣風土》4大冊共150萬餘字。
《台灣風土》由《鹽份地帶文學雜誌》總編輯林佛兒擔任主編,高師大退休教授李若鶯協助編務,將陳奇祿親自提供的舊報珍藏,重新翻攝、打字、整理。這個計畫2012年初啟動,昨日在國立台灣博物館舉行發表會,台南市長賴清德、台博館館長陳濟民、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及文壇人士共襄盛舉,不過高齡91歲的陳奇祿不克前往,由孫子陳建文代表。
陳奇祿1923年生於台南將軍鄉,3歲起隨父母長住中國,中學畢業後赴日就讀東京第一高等學校,1年後回上海聖約翰大學就讀政治系,副修經濟,1948年畢業後返台出任《公論報》國際版主編兼「台灣風土」專欄主編,也因此結識陳紹馨,楊雲萍及日籍學者金關丈夫、國分直一等人。陳奇祿1949年進入台大任教考古人類學系,1951年赴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深造人類學。
陳奇祿1923年生於台南將軍鄉,3歲起隨父母長住中國,中學畢業後赴日就讀東京第一高等學校,1年後回上海聖約翰大學就讀政治系,副修經濟,1948年畢業後返台出任《公論報》國際版主編兼「台灣風土」專欄主編,也因此結識陳紹馨,楊雲萍及日籍學者金關丈夫、國分直一等人。陳奇祿1949年進入台大任教考古人類學系,1951年赴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深造人類學。
陳奇祿在台大歷任系主任、文學院院長,1976年獲選中研院院士,1981年出任首屆文建會主委。政治經濟出身,卻以民族學、考古學樹立斐然成就,陳奇祿曾說過,主編「台灣風土」專欄改變了他的一生。
葉澤山表示,陳奇祿2004年接受國史館口述歷史時表示,擔任「台灣風土」專欄主編改變他的一生,讓他投入民族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未能將這些文章彙整成冊讓他感到遺憾。林佛兒得知陳奇祿心願,寫計畫報上文建會,唯因人事更替,苦無下文,終於在台南市政府支持下出版。
《台灣風土》將文章分門別類收在「文獻與歷史」、「考古與原住民」、「民俗與民間文學」、「漢詩與旅記雜文」4大類,儼然是小型學術研究發表。書中可以見到如楊雲萍1949年發表〈台灣研究必讀書十部〉、林衡立1951年發表〈阿里山名稱考〉,還有1948年起由石鐵臣、國分直一和陳麒等陸續發表「台灣原住民工藝圖譜」等。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劉益昌表示,「台灣風土」專欄「為戰後的台灣建立一套知識體系」,陳奇祿匯集了當時《台灣博物》和《民俗台灣》的學者群,加上1947年大陸中研院和故宮的學者與典藏品抵台,「陳奇祿的中文好,也整合這些來自大陸的專家,至今這套書的內容仍引領我們走進台灣學的研究領域。」
林佛兒指出,出版《台灣風土》遇到的挑戰,就是報紙泛黃、字跡和圖片模糊,摺疊處和報邊文字多不可辨認,為了補充缺漏,踏遍有收藏「台灣風土」報章的圖書館,過程繁複沓雜。
陳奇祿之孫陳建文說,祖父的身體尚好,唯行動不便,「他非常高興終於出書,這是他多年來的心願,因為裡頭有許多學者的心血。」
陳奇祿主編《臺灣風土》1948與2013今昔對照
陳凱劭 立石鐵臣、國分直一、金關丈夫都是陳奇祿的老師輩人物了(國分直一就直接是陳奇祿老師,還介紹後來的夫人給陳奇祿)。
我在想,這可能不是疏忽把「立」字漏了,也許有可能,當年1948年不允許日本人投稿出版了(上級有出版審查),才弄了一個「石鐵臣」的名字敷衍一下。
楊燁 也有可能是立石自己要求的,1948.7.5.這篇只有〝鐵臣〞
楊燁 國分直一與石鐵臣
楊燁 1948.10.25.立石鐵臣、金關丈夫、國分直一
Hanching Chung 沒考慮影印出版?
楊燁 臺南市文化局已重新編排出版了
Hanching Chung 重新編排是錯誤做法,下策。
楊燁 影印更糟
Hanching Chung 為什麼? 臺大出版線裝書掃描檔當教科書,效果不錯。
楊燁 原版是報紙
Hanching Chung 現在技術可處理。
楊燁 您覺得公部門願意為〝臺灣〞的文獻花多少預算呢?
Hanching Chung 這案子由臺大教授申請國科會/文化部案子或可行,參考他們處理臺靜農等的《中國文學史》....當然,你說得也有道理。我認為保留原始檔更重要。台南市政府應該散布其電子檔。
《民族與文化 》,陳奇祿, 黎明文化, 1981
陳怡真《澄懷觀道-陳奇祿先生訪談錄(精)》國史館 2004
本書是陳奇祿先生的口述訪談紀錄,全書內容依其人生歷程分為四個階段,從陳先生年輕時代的求學過程、到主編公論報台灣風土副刊,開始接觸台灣研究,進而研 究台灣原住民之人類學等學術工作,後來出任文建會主任委員,負責規畫台灣整體文化建設工作,推動文化資產保護法,提高台灣文化內涵與境界。撰者陳怡真小姐 以高雅的文筆,述說陳院士的生平事蹟和內心世界,將其活生生的展現在讀者眼前。這本書不只是瞭解陳院士的入門書,更是認識變動年代的台灣及其同時代學術 界、藝文界的一本好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性別 | 男 |
---|---|
政黨 | — |
籍貫 | 臺灣臺南 |
出生 | 1923年4月27日 |
學歷 | |
經歷 | |
中央研究院院士 (人文及社會科學組,1976年第11屆) |
[编辑] 生平
1923年4月27日生於台灣台南,於1976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81年-1988年擔任中華民國文建會主任委員。[编辑] 著作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蓬車與明星 | 密特,布朗,陳奇祿,Margaret,,Brown,Muriel | 新亞 | 1960 |
北美洲印第安人 | 陳奇祿 | 不詳 | 1974 |
民族與文化 | 陳奇祿 | 黎明文化 | 1981 |
臺灣土著文化研究 | 陳奇祿 | 聯經 | 1992 |
文化與生活 | 陳奇祿 | 允晨 | 1994 |
台灣山胞物質文化 | 陳奇祿、徐瀛洲、徐韶韺、李莎莉、徐韶仁 |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 | 1994 |
中國傳統年畫論集 | 陳奇祿、昌彼得、吳哲夫、黃天橫、楊林寶璧、三宅教子、潘元石、川瀨健一 | 東洋思想研究所 | 1995 |
日月潭邵族調查報告 | 陳奇祿 | 南天 | 1996 |
臺灣排灣群諸族木彫標本圖錄 | 陳奇祿 | 南天 | 1996 |
生活雜誌精粹 | 薛曼、陳奇祿,Scherman,David Edward | 時代公司 | 1996 |
社會人類學 | 伊凡普里查、陳奇祿、王崧興,Evans-Pritchard,E. E. | 唐山 | 1997 |
從帝大到臺大 | 陳奇祿 | 國立臺灣大學 | 2002 |
陳奇祿書畫集 | 陳奇祿、林金悔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2003 |
臺灣風土:臺灣原住民諸族的傳統工藝:陳奇祿書畫集 | 陳奇祿 | 正因文化 | 2006 |
[编辑] 資料來源
- http://www.cca.gov.tw/leader/1st-leader.htm
- http://www.nanyingresearch.org.tw/boss02a.html
- https://db1n.sinica.edu.tw/textdb/ioconas/02.php?func=22&_op=?ID:H011
- http://www.twcenter.org.tw/f01/peo_01.htm
民族與文化
陳奇祿 著,臺北市:黎明,1982再版
文/盧育嫺
《民族與文化》是一本值得品味的老書。作者陳奇祿教授於去年(2014年10月6日)以92歲高齡去世。這本《民族與文化》是陳教授選錄自己從民國六十到七十年間的部分演講稿,於民國七十年十二月出版,那也是陳奇祿教授擔任臺灣首任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的同一年。
讀這本書很容易跌入一種歷史情境,像是看著陳教授,在講臺上殷切相授人類學觀察,熱情且謹慎地講述著臺灣研究、原住民藝術……。那段時光,是陳奇祿教授在學術與政務上皆活躍的時期,也正是臺灣從經濟起飛後,大力加碼文化建設的歲月。在陳教授刻意保留的演講口語行文中,讀者將不只會看到人類學觀察在臺灣的演進,相信更可捕捉到六、七○年代臺灣文化思維的鄭重騷動。
臺灣於1981年創設文建會,首任主任委員陳奇祿,出生於1923年(大正十二年)臺灣臺南州,三歲時與父母到中國定居,中學就讀鼓浪嶼英華書院。1943年進入日本東京第一高等學校,一年後回到上海,進入上海聖約翰大學主修政治副修經濟。1948年陳奇祿教授受邀擔任《公論報》「臺灣風土」專欄主編,回到臺灣,入臺灣大學歷史系擔任助教,隨後又赴美國新墨西哥大學、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深造人類學。1966年獲得日本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1976年獲選中研院院士,歷任臺大考古人類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註一)。
從以上背景資料,可看到陳教授學識養成歷程,跨學科、跨國界、跨文化的廣博特性;自然地,他的視野很難被侷限於一時一地一族。做為臺灣首任文建會主委,在他任內完成文建會的組織編制,以及首部《文化資產保存法》的訂定實施,都是攸關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長遠法制建設,是最初的兩大基石。他擔任主委後,出版《民族與文化》一書,表達自己對臺灣文化建設的思考,而且希望以口語化的通俗方式,說給大眾理解。
在首篇〈中華民族在臺灣的拓展〉,陳奇祿教授這樣開場:「中華民族以漢族為其主體。但是,漢族並不是一個同質的(homogeneous)群體。」接著說:「漢族源出於華夏族,擴展過程中,首先吸收了江淮的東夷族,之後又吸收的荊楚閩粵的荊吳百越諸族……以其涵化力量,融合了中國廣大國境內的異質(heterogeneous)成分」。他打破主流族群同一性的迷思,想講的就是「涵化」力量的本質。隨後,他再談臺灣島在隋唐宋元明清各朝文獻上的記載、西荷日中各國的殖民移民、臺灣土著民族在漢人移入前的分佈(當時尚未有「原住民族」一詞)。各種相異族群,前前後後來來往往,在臺灣島上的遷移身影。
六、七十年代的歷史論述與今日臺灣主流史觀相較,或有不同,但若瞭解當時的族群政治思維(當時以美國式「民族大融爐」為主流概念),會佩服陳教授對臺灣異質化族群脈絡的細心辨識,他想要的不是大融爐式的同化,而是認清不同族群的根本差異和歷史特質,在這個現實基礎上,才能使「各族群和睦相處」,使「今日的臺灣不但代表整個中華文化,也代表整個中華民族。」
在〈臺灣土著文化〉陳教授開篇說:「一個民族的成長,不是只靠血緣(genetic or biological)的繁衍,文化(cultural)的因素可能還要重要。」從此,陳教授開始介紹臺灣在漢藏語群移入之前,是南島語群居住地,「現在漢人所居住的東北部和西部平原地區,有約五、六萬人的所謂平埔人口居住著,他們大概可分為十個族群……現在居住在臺灣中央山脈和東部狹谷和海岸地區的南島系人口,人類學家跟據他們所操語言和習俗制度,分為九族,分別是……」更透露民國四十四年時,他和語言學者李方桂先生透過日月潭德化村的田野調查,主張應從日本學者的九族分類,另區別出「邵族」為第十族的過程。今日我們看此事,可能以為只是一個學術發表,但若回到當時的年代,應能瞭解這「不只是學術」的一件事。(註二)
陳奇祿教授承襲美國人類學之父鮑亞士(Franz Boas)一派的「歷史特殊論」,他的學科轉向經驗也頗似鮑亞士(鮑亞士原為物理學者,陳奇祿則是學政治經濟)。陳教授在〈我和臺灣研究〉談到自己的轉變是在1948年受邀擔任《公論報》「台灣風土」專欄主編,因此結識了陳紹馨、楊雲萍、宋文勳、石璋如、張光直、王詩琅等考古學、民俗學家,並與金關丈夫、國分直一、立石鐵臣等日本學者合作專欄的編寫與插畫。當時遍覽中國和日本學者的人類學作品之外,還大量翻譯移川子之藏、鹿野忠雄、馬淵東一、宮本延人、伊能嘉矩等人的臺灣原住民族研究文章。從此,陳奇祿教授正式轉向人類學,赴美國和英國進修。他熱衷於臺灣原住民文化和原始藝術研究,《民族與文化》一書半數以上篇幅談臺灣原住民族和藝術,並以〈臺灣的原始藝術〉專章討論各族的藝術類型、文樣特徵、衰微與復興,可見他對這個命題的投入。
陳奇祿教授在〈臺灣的原始藝術〉結論時,鼓勵著:「臺灣原始藝術就是臺灣土著諸族的藝術,其復興,自應由各族族人自己來努力。」,他以紐西蘭馬奧里人(Maori今譯:毛利人)瓦卡先生復興木雕藝術的實例,提出「活化」概念給族人和政府當局參考。他說:「瓦卡先生在雙湖城設立了一個紐西蘭馬奧里美術工藝研究所,收徒授藝,雕刻了很多具有傳統型式文樣的屋柱、壁板和椼樑,很平宜的供應給雙湖城建造新屋者做材料。他們的熱心鼓吹收到了效果,雙湖城因為這些新建馬奧里傳統型式的雕刻和建築,而成為紐西蘭名城。不但把馬奧里的藝術和工藝保存下來,且予以發揚。」
對於各族群文化保存,陳教授在〈現階段文化建設的幾個問題〉一篇表明:「站在維護文化的立場上,我們希望保存的是有用的活的文化,而不是價高而無用的骨董。」早在六十九年,他就提出複製博物館藏品,銷售給民間廣泛使用,類似今日文創產業的建議。可以說,陳教授最希望的文化建設就是「活化」,他說:「傳統文化不應只作古董保存起來,是應該活在我們的生活裏。」《民族與文化》一書,陳奇祿教授以口語方式記錄了臺灣從古至今,各族群的存在經驗和時代掙扎,並向我們展示,相異族群如何面對現代化的共同挑戰,一起活生生的走向未來,讓文化永續存活。
註一、
註二、
民國七十八年(1989年8月10日),排灣族詩人莫那能發表漢語詩集《美麗的稻穗》抨擊漢族文化對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長期欺壓,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7月26日),莫那能再次抗議《認識臺灣》教科書:「強迫下一代認識虛構的臺灣…….『四百年史觀』漠視臺灣原住民數千年來在臺灣土地生存奮鬥的歷史…….『四大族群說』是黨派與政客不符事實的說法,臺灣原住民無法接受如此不科學及不尊重臺灣原住民文化歷史的荒謬說法;如果臺灣的漢族可分成福佬人、客家人及外省人,那麼臺灣原住民也應細分為泰雅族、魯凱族、排灣族……」
莫那能(Malieyafusi Monaneng,1956年6月3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