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日 星期二

廖亦武《證詞》, Odysseus Elytis our destiny lies in our hands.《瘋狂的石榴樹》, 李必豐被判刑12年

Yiwu Liao
2015.8.4
沒想到這麼多沒見過面的朋友遙祝老廖生日快樂。
轉載一首希臘埃利蒂斯的傑作,表達感激之情。
我的生日是1958年農曆6月19日,陽曆是8月4日。
在我入獄前一年,也就是1989年生日,有朋友寄給我這首詩,説“生日明亮”,當時全國都在戒嚴,所有的車站、碼頭、機場都張貼著《特別通緝令》,在荷槍實彈的黑暗中,“生日明亮”是反諷。

但《瘋狂的石榴樹》讓我潸然淚下,因為內心的詩情已一去不返。


瘋狂的石榴樹
在這些刷白的庭園中,當南風
悄悄拂過有拱頂的走廊,告訴我,是那瘋狂的石榴樹
在陽光中跳躍,在風的嬉戲和絮語中
撒落她果實累累的歡笑?告訴我,
當大清早在高空帶著勝利的戰果展示她的五光十色,
是那瘋狂的石榴樹帶著新生的枝葉在蹦跳?

當赤身裸體的姑娘們在草地上醒來,
用雪白的手採摘青青的三葉草,
在夢的邊緣上游盪,告訴我,是那瘋狂的石榴樹,
出其不意地把亮光找到她們新編的籃子上,
使她們的名字在鳥兒的歌聲中迴響,告訴我,
是那瘋了的石榴樹與多雲的天空在較量?

當白晝用七色彩羽令人妒羨地打扮起來,
用上千支炫目的三棱鏡圍住不朽的太陽,
告訴我,是那瘋了的石榴樹
抓住了一匹受百鞭之笞而狂奔的馬的尾鬃,
它不悲哀,不訴苦;告訴我,是那瘋狂的石榴樹
高聲叫嚷著正在綻露的新生的希望?

告訴我,是那瘋狂的石榴樹老遠地歡迎我們,
拋擲著煤火一樣的多葉的手帕,
當大海就要為漲了上千次,退向冷僻海岸的潮水
投放成千隻船舶,告訴我
是那瘋狂的石榴樹
使高懸於透明空中的帆吱吱地響?

高高懸掛的綠色葡萄串,洋洋得意地發著光,
狂歡著,充滿下墜的危險,告訴我,
是那瘋狂的石榴樹在世界的中央用光亮粉碎了
魔鬼的險惡的氣候,它用白晝的桔黃色的衣領到處伸展,
那衣領繡滿了黎明的歌聲,告訴我,
是那瘋狂的石榴樹迅速地把白晝的綢衫揭開了?

在四月初春的裙子和八月中旬的蟬聲中,
告訴我,那個歡跳的她,狂怒的她,誘人的她,
那驅逐一切惡意的黑色的、邪惡的陰影的人兒,
把暈頭轉向的鳥傾瀉於太陽胸脯上的人兒,
告訴我,在萬物懷裡,在我們最深沉的夢鄉里,
展開翅膀的她,就是那瘋狂的石榴樹嗎?
(袁可嘉譯)

http://thestockholmshelf.com/2011/12/the-mad-pomegranate-tree-odysseus-elytis-aegean-surrealist/
THE MAD POMEGRANATE TREE
Inquisitive matinal high spirits
à perdre haleine
In these all-white courtyards where the south wind blows
Whistling through vaulted arcades, tell me, is it the mad pomegranate tree
That leaps in the light, scattering its fruitful laughter
With windy wilfulness and whispering, tell me, is it the mad pomegranate tree
That quivers with foliage newly born at dawn
Raising high its colors in a shiver of triumph?
On plains where the naked girls awake,
When they harvest clover with their light brown arms
Roaming round the borders of their dreams — tell me, is it the mad pomegranate tree,
Unsuspecting, that puts the lights in their verdant baskets
That floods their names with the singing of birds — tell me
Is it the mad pomegranate tree that combats the cloudy skies of the world?
On the day that it adorns itself in jealousy with seven kinds of feathers,
Girding the eternal sun with a thousand blinding prisms
Tell me, is it the mad pomegranate tree
That seizes on the run a horse’s mane of a hundred lashes,
Never sad and never grumbling — tell me, is it the mad pomegranate tree
That cries out the new hope now dawning?
Tell me, is that the mad pomegranate tree waving in the distance,
Fluttering a handkerchief of leaves of cool flame,
A sea near birth with a thousand ships and more,
With waves that a thousand times and more set out and go
To unscented shores — tell me, is it the mad pomegranate tree
That creaks the rigging aloft in the lucid air?
High as can be, with the blue bunch of grapes that flares and celebrates
Arrogant, full of danger — tell me, is it the mad pomegranate tree
That shatters with light the demon’s tempests in the middle of the world
That spreads far as can be the saffron ruffle of day
Richly embroidered with scattered songs — tell me, is it the mad pomegranate tree
That hastily unfastens the silk apparel of day?
In petticoats of April the first and cicadas of the feast of mid-August
Tell me, that which plays, that which rages, that which can entice
Shaking out of threats their evil black darkness
Spilling in the sun’s embrace intoxicating birds
Tell me, that which opens its wings on the breast of things
On the breast of our deepest dreams, is that the mad pomegranate tree?



奧季塞烏斯·埃利蒂斯(1911 - 1996) Odysseus Elytis
希臘當代詩人,197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授獎給他的原因是:“埃利蒂斯從源遠流長的希臘傳統中汲取營養以強烈的感情和敏銳的智力,展示了現代人為爭取自由和從事創造性活動而進行的鬥爭”。埃利蒂斯純熟地運用超現實主義等現代創作手法,與希臘的現實生活和文化傳統相結合,創造出了一種嶄新的詩歌語言,被譽為“新希臘詩派之父”。他的不少作品在西方各國都有譯本,在世界上具有廣泛影響。
埃利蒂斯原名奧季塞烏斯·阿萊普澤利斯,1911年生於希臘的伊拉克利翁,1914年隨父母移居雅典,在雅典大學讀法律和政治,後往巴黎讀語言學和文學、藝術學。他於1935年開始發表詩歌,早期出版詩集有《方向》、《初升的太陽》、《獻給在阿爾巴尼亞陣亡的少尉的頌歌和輓歌》和《善神來到狼谷》等。
戰後他曾在巴黎居住,並訪問了美國和蘇聯,然後回到希臘。1948-1959年他寫出了長篇抒情組詩《神聖頌》,被譽為二十世紀的傑作。
埃利蒂斯近期的主要作品有《太陽老爺》(1971)、《納塔希亞別墅》(1973年)、《阿妮達·哈吉婭》(1974)和《瑪麗婭·納菲麗》等。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1979

Odysseus Elytis

Odysseus Elytis

Prize share: 1/1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1979 was awarded to Odysseus Elytis"for his poetry, which,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Greek tradition, depicts with sensuous strength and intellectual clear-sightedness modern man's struggle for freedom and creativeness".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literature/laureates/1979/presentation-speech.html

"It is not enough to put our dreams into verse. It is too little. It is not enough to politicize our speech. It is too much. The material world is really only an accumulation of materials. It is for us to show ourselves to be good or bad architects, to build Paradise or Hell. This is what poetry never ceases affirming to us – and particularly in these dürftiger times – just this: that in spite of everything our destiny lies in our hands."
In his beautiful Nobel Prize lecture, Greek poet Odysseus Elytis spoke about transparency and luminosity - and how important it is to understand that we are in charge of our own destinies.
Elytis was awarded the 1979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for his poetry, which,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Greek tradition, depicts with sensuous strength and intellectual clear-sightedness modern man's struggle for freedom and creativeness."
Read the full lecture here: https://bit.ly/3orgoKr
可能是 1 人和顯示的文字是「 the Nobel Foundation atic un 」的黑白圖像




-----






新聞報導

異議作家李必豐被判刑12年

作家李必豐以“合同詐騙罪”被判有期徒刑12年,維權人士認為真正原因在於他的地下寫作以及對異議人士的持續資助。
(德國之聲中文網)11月19日上午,異議作家李必豐以“合同詐騙罪”被四川省射洪縣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2年。維權人士認為,這是當局濫用法律對異議人士的打擊報復,並指出由此可見對新上任的領導人不可有過多期望。

據悉,李必豐被控涉嫌合同詐騙一案,今天上午在四川省射洪縣人民法院繼續開庭。庭審過程中,李必豐及其代理律師對公訴方提供的多項證據再次提出質疑。針對公訴方射洪縣人民檢察院提供的公安機關所做筆錄,李必豐要求對其中涉及他本人簽名的部分做筆記鑑定,法院未予支持。隨後,審判長宣布,李必豐犯“合同詐騙罪”,被審判處有期徒刑12年。李必豐當庭明確表示上訴。

李必豐今年48歲,曾為四川省綿陽市稅務局幹部,1989年參與“六四”事件,因組織遊行等活動被判有期徒刑5年。出獄後經商,持續資助異議人士和維權活動。李必豐曾經的牢友、流亡德國的作家廖亦武對德國之聲表示,當局一直尋找藉口陷害他。 1998年8月,四川省綿陽人民法院就曾以類似的理由——涉及金額六千元人民幣的“經濟詐騙罪”,判處李必豐有期徒刑7 年。

據媒體報導,廖亦武流亡德國並繼續聲討中共政權之後,當局認定李必豐對廖亦武的逃亡提供了資助,遂以“莫須有”的罪名予以逮捕。廖亦武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李必豐並未在逃亡這一具體事件中提供資助。今年5月,廖亦武在柏林國際文學節期間,發起全球聲援李必豐簽名活動,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塔· 穆勒、美國國家圖書獎獲得者哈金等著名作家聯名聲援。輿論一度認為,在中國新舊領導人換屆之際,國際輿論的壓力將會讓當局改變主意,延期審判,最終釋放李必豐.


 廖亦武呼籲世界輿論更多地關注底層受難人士
“新領導的承諾不可輕信”
知名維權人士、四川天網負責人黃琦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 當局不管什麼時候換領導人,對異議人士和維權人士的打壓一如既往。近年來,由於國際社會對中國大陸人權狀況的關注,當局往往變換花樣,尋找藉口,濫用法律,而不是直接以言治罪。黃琦說,此案讓人們清醒地認識到,單純地相信新領導的種種承諾是不現實的,改變中國的未來,最重要的希望在於民間社會的崛起。

國際聯名聲援沒有能夠幫助李必豐,廖亦武感到遺憾。同時他認為,李必豐作為民間人權人士和​​地下詩人,沒有顯赫的頭銜和光環,輿論對他關注不夠。他呼籲世界輿論更多地關注中共政權統治下像李必豐這樣的底層受難人士。

李必豐一直堅持地下詩歌的寫作和出版。他的詩句“天太黑/月亮上的火山今夜看不見”,曾被當局指控為“污衊社會主義制度一團漆黑”。在一首被網民廣為傳誦的獄中詩中,他寫道:“在這個國家我們只有冬眠/但冬季過早地來臨/我們的樹木開始乾枯/我們再也沒有養份去供奉……”廖亦武在他的著作《子彈和鴉片》 中,記敘了自1989年“六四”以後,李必豐的多次逃亡和被捕過程中所遭受的諸多磨難。


作者:張平
責編:石濤



廖亦武呼吁世界舆论更多地关注底层受难人士





中國流亡詩人廖亦武訪台 出版《六四‧我的證詞》 自由時報/趙靜瑜 101.1.9
用生命寫作,用寫作支撐著生命,4年牢獄生涯,中國先鋒派詩人廖亦武書寫《六四‧我的證詞》,表達了深刻的文
自覺,「通過寫這本書,我重新找回了尊嚴。」六四牢獄寫成中國禁書 流亡至德國出版
從來不搞政治,卻因在「六四」當天朗誦自己寫的詩作《大屠殺》而遭逮捕入獄,4年坐牢自殺2次未果。1994年1月,由於英首相梅傑和國際特赦組織的努力,廖亦武提前43天獲釋。在中國忍耐多年,廖亦武去年以雲南、越南、波蘭等「奇異路徑」逃離中國,流亡並定居德國,出版了被禁作品《六四‧我的證詞》德文版。「我是為了出版這本書,決定離開中國。」
廖亦武日前首度訪台,展開2個月的駐點訪問。廖亦武表示,《六四‧我的證詞》前兩卷初稿寫於獄內,「在一頁紙上儘可能多寫字,甚至超過萬字,連標點也蹦蹦地搏動起來,我已辨認不了自己的筆跡。」由於手稿經常被獄卒沒收,廖亦武不得不一邊寫作,一邊把文字默記下來,沒收一批,再重寫一批。出獄後,廖亦武持續書寫並受到監視,就在全書快完成之際,手稿又被抄,該書成為中共極力阻撓X版的真實之書,「我只能重寫,耗時又3年。」
籲台灣政治人物 勿與中國簽和平協議
中國共產黨是「赤裸裸的流氓」,「左手捧鈔票,右手拿刺刀,任何逾越中國經濟利益的作為,一定都會遭到共產黨的無情對待。」廖亦武強調,在中國如果不談人權,就只做生意的話,中國的確是非常大的市場;但如果要談人權或其他,「肯定就是用刺刀來對付你。」廖亦武直言,台灣政治人物要認清中國的真面目,過去的歷史已然明鑑,「跟一個流氓簽和平協議不會有任何用處。」
「我不是異議人士,我是個作家,詩人。」廖亦武說「六四」那天中國共產黨的鎮壓,徹底改變了中國,「以前中國人對國家、對民族也許還有些理想,但從那一刻開始,中國人知道這個國家已經不能愛;如果你過於愛這個國家,這個國家肯定會用子彈和槍對付你。」這對廖亦武來說,至為深刻。
願接受中國條件的 只有商人和政客 邀約廖亦武訪台的允晨文化總編輯廖志峰表示,去年廖亦武出版《六四.我的證詞》德文版,突然間,廖亦武攻佔德國所有重要媒體版面,新書登上德國《明鏡周刊》暢銷書排行榜。後又赴美訪問哈佛大學與專家學者及學生對談,「採訪的大規格和熱度,都已是準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高度。」在台灣,接待規格遠不如在歐美,但廖亦武仍然有興趣,廖志峰說,「台灣應該要認識這樣一位等同於索忍尼辛在書寫《古拉格群島》般的良心作家。」
隨身帶著《史記》,還有困頓時街頭賣藝維生的蕭與歌喉,廖亦武將出席2月初的台北國際書展,並將把自己訪談中國數十位經歷六四入獄,之後卻被中國社會遺忘的底層生命,書寫成新作《六四‧群體證言》,預計年中出版。
「我很幸運,我活著寫下這些文字並發表,比起司馬遷,我也很幸運沒有被閹割。」廖亦武說他不接受任何條件回中國,「願意接受條件的,只有商人和政客。」





廖亦武《證詞》等選載
http://blog.boxun.com/hero/liaoyw/109_1.shtml

----
今年七月,中國作家廖亦武逃到德國後,公開了他在中國監獄裡的慘痛經歷。他的作品《為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被德國書業聯合會和慕尼黑市文化委員會授予“紹爾兄妹獎”(Geschwister-Scholl-Preis)。廖亦武對他獲得這項殊榮表現得非常謙遜。廖亦武是勇敢的,這位中國作家曾經寫過一首關於1989年天安門廣場上大屠殺的詩,並拍攝了一部短片。為此他被判入獄4年。在折磨和威脅下,他還是繼續寫作,內容都是關於生活在經濟發展快速的中國底層的窮人們。今年七月,廖亦武從他的家鄉逃往德國。本週一(11月14日)廖亦武的《為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被德國書業聯合會和慕尼黑市文化委員會授予"紹爾兄妹獎"。在書中他詳細地描述了在他服刑的4年中所遭受的屈辱和折磨。當廖亦武談到他獲得的1萬歐元獎金時,他顯得有些靦腆。這位中國作家說,他覺得有些羞愧:"紹爾兄妹是德國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他們在反抗法西斯的過程當中被砍了頭,生命都沒有了。至少我的生命還在,所以在他們面前我覺得我做的還遠遠不夠。"蘇菲·紹爾和漢斯·紹爾是四十年代初期慕尼黑大學反納粹主義組織"白玫瑰"的成員。兩人於1943年被判死刑並執行。廖亦武重新找回尊嚴廖亦武在2009年就已經出版了一個關於中國社會底層邊緣人物的訪談錄,這本德文名為《坐檯小姐和農民皇帝》的書讓這位作家在國際上成名。 《為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這本書是他在逃到德國之後才出版的。在中國,當局總是刁難他,目的是阻礙他在國外發表這本他在獄中的回憶錄。警察兩次沒收了他的手稿,但是廖亦武每次都又從頭開始寫這本書。在他的手稿被沒收期間,他曾經一度感到絕望:"一般來說有作家被抄走一次稿子的經歷,但是我這個比較特殊,兩次被抄走。當時每次被抄走我都非常的絕望。時隔多年,我現在都已經這麼大歲數了,我的記憶都還沒有退化。"今年7月廖亦武輾轉逃到了德國,在德國他可以出版發行他的德國版和美國版的監獄回憶錄。他說,他通過寫這本書,才能夠重新找回尊嚴。"因為我不寫這本書,我整個人就站不起來,當時我覺得我已經是被打垮了。我必須要把這個經歷記錄下來,記錄下來也是一種自我療傷。"廖亦武獲獎當之無愧德國書業聯合會巴伐利亞區會長沃爾夫·迪特·埃格特(Wolf Dieter Eggert)說,"廖亦武的書證明了他思想上的獨立性。"他的書籍會對公民自由起到促進作用,所以廖亦武得獎是當之無愧的:"我認為,廖亦武一生都在寫他在中國的經歷,他在用勇氣和個人承擔的危險投身到自由中。"評審委員會給出的獲獎理由中說到,"廖亦武表達了想要回到一個自由、民主的中國的希望"。對這一希望,廖亦武是這樣表達的:"雖然說中國現在正在變成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垃圾場,但是這種希望還是有,這種希望只能從原點上做起,每個人都堅持內心的真實,那麼這個希望雖然很遙遠,但是還是有的。"週一頒獎會在慕尼黑文學節上舉行。德國女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赫塔·米勒將發表頒獎演說。週二廖亦武將會參加文學節的一場活動。

作者:Ricking, Christoph 編譯:王梓責編:李魚

廖亦武:為出版回憶錄而逃亡

更新時間 2011年7月14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5:37

廖亦武在德國柏林接受BBC採訪
廖亦武輾轉經由越南和波蘭逃到德國。
近日抵達德國的中國流亡作家廖亦武在接受BBC採訪時說,他是為了出版其被禁著作《證詞》而決定離開中國。
生於四川鹽寧的廖亦武在1989年天安門要求民主的運動被鎮壓後由於創作描寫六四鎮壓的長詩《大屠殺》被監禁四年,其後出版的多本著作被當局列為禁書。
他先後17次被中國當局禁止出境,近日經由越南偷渡離開中國,其後轉到波蘭,於7月6日抵達德國柏林。
廖亦武對BBC駐柏林記者說,他的家人認為逃亡西方比留在中國安全,因此對於捨家人而去,他並不感到失落。
廖亦武著有《中國底層訪談錄》和《沉淪的聖殿》等描寫中國社會現狀的作品。作品遭到中國當局查禁。
即將在德國發表的《證詞》是廖亦武自己的回憶錄,敘述了中國當局給與他的一切對待。
他形容自己因為堅持寫作,已經在中國「陷入了僵局」,他與當局為出版新書而一直進行談判,但是沒有結果,出版商也擔心他的人身安全,因此決定設法離開中國。
廖亦武說,他在未來一段時間將出席新書在德國的宣傳活動,然後還將到美國等地推廣其另一本新書《上帝是紅色的》。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廖亦武,2010
廖亦武(1958年-)出生於中國四川鹽亭,為中國有名的詩人、流亡異議人士與底層研究者。

目錄

[隐藏]

[编辑] 生平

1966年文化大革命發生後,父親因為教陶鑄的著作《松樹的風格》教的很好而成為批判對象;由於父親與母親都成為專政對象,使得廖亦武一度成為流浪兒,靠打零工過日,而這段期間廖亦武由於閱讀有關高爾基著作的畫冊,而逐漸傾向文學
1970年代廖亦武回到學校讀書,但在1976年由於書寫反動詩歌而遭到學校嚴厲警告,而且在同年4月5日因為散發傳單《請不要相信他們》而被捕。1977年1980年廖亦武四次投考大學都未能錄取,1988年雖然進入武漢大學作家班,但是不久後仍被開除。
1982年廖亦武開始發表詩歌,並且以《人民》《兒子們的時代》等詩篇步入文壇,1983年與周倫佑等人開始發表地下刊物與民間刊物,而成為中國公安的監視對象。1983年到1988年發表《死城》、《黃河》等詩而成為新詩潮代表人物之一,但也成為反精神污染的批判對象。
天安門事件期間,廖亦武發表詩作《大屠殺》並且籌劃詩歌電影《安魂》而被逮捕,判處有期徒刑四年。1994年1月31日由於國際人權團體關注之下而提前46天出獄,出獄後除發表詩歌外也多次參與有關人權、改革的運動,也因此屢次被公安抄家,文稿也屢次被抄走。
1999年廖亦武發表《沉淪的聖殿》,書中對於西單民主牆魏京生等多有著墨,雖然這本書得到不少學者專家的好評,但是這本書卻被中宣部定為年度禁書之首,出版該書的新疆青少年出版社也被整頓;同年出版《漂泊─邊緣人訪談錄》,隨後亦被查禁。2002年廖亦武又出版《中國底層訪談錄》,為《漂泊─邊緣人訪談錄》之增訂版,結果導致中宣部的強力查禁,出版該書的長江文藝出版社被整頓,推薦該書的南方週末也發生人事大地震,主編等主管都被撤換。但是《中國底層訪談錄》除地下版本外,也有出現台灣法國海外版本。
Liao Yiwu Wenjiang, Chengdu July 2010.jpg
2009年廖受德國柏林世界文化之家之邀,欲前往德國參加一個屬於當年法蘭克福書展框架活動的朗誦會。但由於大陸阻撓,未能成行[1]
2010年3月1日,中國當局阻止了廖亦武前往德國參加科隆文學節,翌年5月9日,廖亦被阻止前往澳大利亞參加5月21日在雪梨舉辦的作家節;
2011年年中他離開中國,輾轉經越南河內、波蘭華沙等地後於7月6日抵達柏林。現在廖亦武主要從事中國冤獄史的研究,以及自傳體小説的寫作。

[编辑] 主要作品

  • 1999年,在國內公開出版了《沉淪的聖殿──中國20世紀70年代地下詩歌遺照
  • 同年,以筆名「老威」出版了《漂泊──邊緣人採訪錄
  • 2001年,以老威之名公開出版了《中國底層訪談錄》上下卷。2002年6月,三卷全本由台灣麥田出版社推出,獲得《傾向》文學獎。2003年5月底,《底層》法文版面世。
  • 2004年,自傳體的紀實文字《證詞》,二月份在香港出版。[2]
  • 2008年,法國瑪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詩集《古拉格情歌》,易名為《犯人的祖國》,法文的。[3]
  • 同年,《最後的地主》2008年4月在美國華盛頓"The Laogai Research Foundation www.laogai.org 出版。[4]《最後的地主——土改倖存者採訪錄》,由香港明鏡出版社出版。[5]
  • 2010年《地震瘋人院》在台灣出版,法國出版社也出版法文翻譯。

[编辑] 注釋參考

  1. ^ STEVEN ERLANGER and JONATHAN ANSFIELD. 艱難的參與--中國參展商在法蘭克福書展上. 紐約時報. 2009-10-18 (簡體中文).
  2. ^ 廖亦武《證詞》讀後
  3. ^ 廖鬍子亦武《犯人的祖國》出版
  4. ^ 廖亦武先生新作《最後的地主》pdf. 心門網. 2008-7-03 (簡體中文).
  5. ^ 中國四川作家廖亦武的新作—《最後的地主》. 法廣. 2008-7-23 (簡體中文).

[编辑] 外部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