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灌園先生日記 / 林獻堂遺著(含《環球遊記》)/林獻堂傳(黃富三)《Attabu 阿罩霧風雲》






日期:1956/9/8
林獻堂逝世,享年76歲
埋頭人不見,豈是為逃名;
祇恐渾荊棘,徒傷雪玉清。
──林獻堂「菜頭」詩
去國七載,林獻堂曾傷感悲懷寫下:「異國江山堪小住,故園花草有誰憐」的詩句,這位晚境孤寂的老人於 1956 年今日,在日本東京都杉並區久我山寓所抑鬱辭世。享年 76 歲。
林獻堂名朝琛,號灌園,以字行, 1881 年 11 月 1 日出生於阿罩霧庄(今台中縣霧峰鄉),父允卿,舉人出身,官至道台:他 7 歲啟蒙,一直潛心舊學,可說是儒家思想所薰陶的人物。
20 歲,這位「阿罩霧三少爺」就成為家族代言人,日人雖有意拉攏他,但林獻堂總虛與委蛇;1907 年,他旅日時,得晤梁啟超,聽了任公一番諍言,而啟迪其「非武裝抗日」的思想。
當代知識青年具視林獻堂為「精神領袖」,他亦樂於挺身而出領導大家以「法」、「理」與統治階級力爭,他與林呈祿等請求廢止禁錮台胞的「六三法」未果 後,繼在創辦台灣民報,散佈民族思想,以及「台灣議會設置運動」、「台灣文化協會」、「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等擔任重要角色,因他是「地主」雖有人譏以 他為「收租派社會主義者」,然林獻堂在台灣非武裝抗日運動所投入的精神與物質,自有其舉足輕重的地位,誠於 1941 年,他週甲大壽時,以一首感懷詩明志:

「民權重自由,言論規以格,糾合諸同志,上書請變革,帝京冒風雪,歷訪名人宅,或為其愚惱,或視為叛逆,成敗一任天,犧牲何足惜,奔走三十年,此心徒自赤,問君何所得,所得雙鬢白。」
台灣光復後,他被選為台灣省參議員、國民參政員,且任台灣省通志館(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館長。由於他鍛而不舍策動台灣自治的努力,被尊為:「台灣 議會之父」;外國史家Johanna M. Meskill 且對他讚曰:「台灣第一公民、台灣自治運動的領袖及文化的保姆。」
林獻堂歸葬台灣,行式之日,萬人空巷;何應欽輓聯題曰:

「概念論胥,勵圖匡復,扶持文化,鼓吹民族;卓犖平生,歲寒松柏,耆舊台員,永懷高躅。」
◎歷史台灣內容節錄自莊永明先生著《台灣紀事(上)(下)》一書(時報出版社出版),著作權屬莊永明先生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林獻堂傳略 (高志彬) 開啟
林獻堂先生年譜 (高志彬) 開啟
林獻堂先生追思錄 (林麗華) 開啟


 

 1941年(辛巳)1月30日,紀念林獻堂六十歲合影。
前右二葉榮鐘、右四傅錫祺、右五林獻堂、後右二莊遂性、右五莊幼岳。




 

 1939-1940年偕諸友侍林獻堂遊日本箱根。
往《新民報》東京支社任務,攝於強羅。
立者左起陳虛谷、葉榮鐘、林獻堂。




 昭和15年(1940年)10月20日,留東詩友會第六回例會紀念撮影。
前右一陳虛谷、右三林獻堂、右四蔡培火、後右四葉榮鐘。















林獻堂遺著   1960  2006海峽書局重印  包括詩集和20萬字的環球漫遊---1928.8.28--1931.10.3 台灣民報週刊聯載
1927第一點停靠廈門 就記載一位老婦因家產完全被政府無償徵收而憤死
下一站到汕頭 因當地戒嚴而取消停靠
 *****

日期:1931/10/3
林獻堂於《台灣新民報》連載的「環球遊記」完結

萬里歸來遂壯遊


「台灣文化協會」發生裂痕,右派抗爭、左派奪權的局面下,身為和事佬的林獻堂有意擺脫此「混局」,乃於 1927 年 5 月 15 日離開台灣,與兩子攀龍、猶龍作環球旅遊,以遂早年之願。

林獻堂說:

「余之蓄志漫遊,於今十年有八矣。甫時,潘龍 10 歲,猶龍 9 歲,率之留學東京,則發此願,謂二子若能俱畢業大學,即率之同作歐美漫遊,幸如循序漸進,如願以償。」

他們父子從基隆出發,於次年 4 月結束環球旅遊,約以一年時間,履印英、法、義、德、丹麥、荷、比、西、瑞士、美國。歐美漫遊歸來,林獻堂仍滯留東京,於 1928 年 11 月 8 日始返回台灣。民眾曾在台北圓環附近蓬萊閣為他洗塵。
陳英方有「喜獻堂先生歸來自歐米(美)賦此寄之」詩:

 

萬里歸來遂壯遊,遙探北米與西歐;
姓名已足傳千載,蹤跡還經印五州。

文物風光憑飽閱,民生國計待宏謀;
壓裝定有鴻泥卷,他日刊行惠我不。

林 獻堂細心考察歐美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紀錄觀感,完成《環球遊記》,發表於《台灣新民報》,從第 171 號起每號連載,前後發表至 152 回,於 1931 年今日,《台灣新民報》第 384 號連載「告終」。林獻堂雖未受新式教育,但見諸遊記,觀覽名勝古蹟,常引所讀之書,對照當時歷史背景,加以敘述,對西洋偉人事蹟,更能配合傳記,追念他 們,可見對新思潮、新知識的體認甚深。

他與林茂生同遊美國舊金山金山公園,有如此記事:

「遊覽既畢,登高四望,惟見萬里之太平 洋,煙波浩蕩,日將此而沒矣。屈指歸期,由此出發,十七日之航海,則可以抵達橫濱。再三日則可以抵達故鄉矣。遙憶與諸親朋別後,倏忽之間,行將一年,相見在即,欣喜悉似焉。繼思在此自由天地,無束縛,無壓迫,我無汝詐,汝無我虞,得享自由之幸福,不亦樂乎。然匆匆欲捨此以去,而即樊籠,其故何哉?言念及此,不禁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矣。」

台灣第一部世界遊記──林獻堂的《環球遊記》,使當代台灣同胞,在閉塞社會環境下,閱讀此作,得以放眼天下,影響不可言喻。
◎歷史台灣內容節錄自莊永明先生著《台灣紀事(上)(下)》一書(時報出版社出版),著作權屬莊永明先生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壯遊世界378天 林獻堂再造台灣

精華簡文

壯遊世界378天 林獻堂再造台灣

作者:蕭錦綿  天下雜誌583期
穿越亞非歐美,遊歷16國、60餘城市,踏通五洲,他是88年前就走在時代最前端的林獻堂。17萬字記遊、73幅照片,都在《林獻堂 環球遊記》。
88年前,台灣人怎麼看世界?
在全球化=全球一體化,舉世滔滔中,低頭找尋清流,重新打開寫於上世紀20年代的《環球遊記》,眼下所見的是一本奇書——出生在19世紀末的林獻堂,獻給21世紀台灣的禮物,竟是一本《環球遊記》。
號稱「台灣第一公民」,林獻堂(號灌園),1927年5月15日從基隆出發,378天內穿越亞非歐美,遊歷16國、60餘城市,踏通5洲,17萬字詳實記遊,「以清新之氣再造台灣」——誠然,這是林獻堂世代,台灣知識份子的懸命。
而接軌世界、壯遊天下,從來都是海島台灣、每一世代共同的渴望。
百年前,灌園先生所體現的渴望,不只是強烈,而是勢在必行。
當年,這一趟行程花費高達4、5萬元,出發前,林獻堂的伙伴蔡惠如、蔣渭水,都力勸他省下這筆錢,作為《台灣民報》辦日刊之用。但專門研究林獻堂的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許雪姬指出,他絕不打消此行,因為他要親炙歐美異文化,為此行留下紀錄,刊登報刊,作為台灣文化啓蒙的讀本。
法國小說大家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裡指出,「所謂發現之旅,其實不在於得見別景,而在於得具別眼。」林獻堂的環球發現之旅,是文化知性之旅,也是人文感性之旅,其中最精彩的正是他別具隻眼。
愛上巴黎之春、目睹德國再起
愛上巴黎,他說:寓居巴黎,前後3月,未嘗厭倦。今將與之訣別,際此枝頭嫩綠,春光漏洩,一年的好時節從茲開始,而我竟不得與春同住此平生所愛的都市,言念及此,不禁為之黯然。(全文未完,立即成為訂戶觀看全文)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1527&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Facebook#sthash.p923ZU5Q.dpuf

 *****

(黃富三)(四)霧峰林家研究耗去大半時間

http://homepage.ntu.edu.tw/~history/public_html/09newsletter/12/12-01-02.html
我本來要向國科會提出新的洋行研究計畫,但只寫了幾篇文章後,約在1984年,被霧峰林家的後代林正方先生找去寫霧峰林家的歷史,而臺大土木研究所王鴻楷 及其團隊則調查研究林家建築。這是因林正方先生看到美國學者Johanna Menzel Meskill教授寫了一本霧峰林家的書(註釋1), 也想寫一本中文的林家歷史著作。由於林先生說他的手頭上無資料,於是我要求至少提供林獻堂日記才能寫,因此林獻堂之孫林博正影印一份給我。令人意外驚喜的 是,我與臺大土木研究所合作研究的過程中,陸續發現大批的林家文書、地契,以及其它年份的林獻堂日記、玻璃底片等。然因資料太豐富,原本計畫一年寫完的 書,被迫須分年分冊撰寫,至今已出版《霧峰林家的興起》、《霧峰林家的中挫》、《林獻堂傳》等書文。希望第四冊書在不久的將來亦能問世。
我從事霧峰林家研究的意義,不僅在於出版幾本著作,更重要的是,喚起學界 對臺灣文書、檔案等資料的重視。以往不少臺灣史作品流於抄襲、人云亦云,以致不為學界所認可,現在已全然改觀。附帶一提的是,我所撰之霧峰林家的三本書先 後都有人以巧妙方式剽竊。當然,學術著作原本希望有人引用,但絕非侵用,但願臺灣史學界與文史工作者自我約束。
註釋1:Johanna Menzel Meskill, Chinese pioneer family : the Lins of Wu-feng, Taiwan, 1729-1895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黃富三著 林獻堂傳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006修定版
1949年 林獻堂先生遠走日本至死
日記;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台灣危邦;亂邦也'







光緒33年 1907丁未12月29   當年秋天粱先生與先生在奈良旅社巧遇

梁任公先生致徐佛蘇先生  希望他領導籌畫中的江漢公報--黨報和江和公學--法政大學
談到目標五萬圓
'此間豪商吳覲堂每年一萬元
尚有台灣林君者亦熱心故國崇拜吾黨
弟擬親往運動.....'
 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  台北:世界書局  1958 頁263





光緒33年 1907丁未12月29   當年秋天粱先生與林獻堂先生在奈良旅社巧遇

梁任公先生致徐佛蘇先生  希望他領導籌畫中的江漢公報--黨報和江和公學--法政大學
談到目標五萬圓
'此間豪商吳覲堂每年一萬元
尚有台灣林君者亦熱心故國崇拜吾黨
弟擬親往運動.....'
 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  台北:世界書局  1958 頁263


灌園先生日記 = The diary of Lin Hsien-tang / 林獻堂著; 許雪姬等註解
臺北市 : 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籌備處, 民89- [2000- ]

灌園先生日記 (七)1934年封面

灌園先生日記 (七)1934年

類型:名人日記
作者: 林獻堂著
出版年: 2004









  • 平裝本:400元

  • 冊數: 0
    開本: 25 開
    [摘要]
    林獻堂先生的〈灌園先生日記〉是台灣最珍貴的私人資料,誠如葉榮鐘先生所言,這部日記應該是全體台灣人民的。它起自1927年,止於1955年,中缺1928、1936年,前後長達27年,跨越日治、戰後兩個時代。 日記中除了家族歷史外,有豐富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活動的資料:尤其是以他為中心所展開的活動,如台灣文化協會、台灣地方自治聯盟、一新會,故本日記不僅是林獻堂一生最重要的見證,也可補充官方資料的不足,史料價值極高。是對台灣史研究有興趣者最好的參考資料。
    撰文 /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
    圖 /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


    (1881–1956),本名朝琛,諱大椿,號,臺中頂厝系,父林允卿為前清舉人。甲午之役,年方十五,奉父之命率全家四十餘口避難泉州,事平回臺。1898年與望族楊晏然之長女結婚。(參見圖1)1901年任區長,1911年為參事,1905年被授紳章。1921年任評議員,後因不滿評議會無,遂向日本帝國請願建設,賦與臺灣自治。同年與等人組織文化協會,任總理。以後成為顧問,再組臺灣聯盟,致力於;他又盡力於保存漢文化的工作,如加入,即使在日人統治後期仍不改其維護漢文之決心。戰後,任臺灣省參議會議員,後又任參政員、委員。退任後改任臺灣省通志館館長及臺灣省文獻會主任委員,也任。1949年他赴日後,即不再回臺,直至亡故。
    林獻堂與楊水心結婚40週年紀念照
     瀏覽大圖

    ▲圖1:林獻堂楊水心結婚40週年紀念照。(圖像來源:楊肇嘉照片,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灌園先生日記》始於1927年,終於1955年,前後共29年,唯缺漏1928年、1936年,總計27年,均寫在各該年的「當用日記」上,每則三、五百字,筆跡工整,要言不煩。日記中對於女性的紀錄,包含婦女參與婦女親睦會、等活動的情況,以及對於女性解放纏足與接受教育的看法。

    圖2為在歐遊途中,參觀女王離宮,看到描繪中國風俗的中關於纏足與辮子的,遂於1927年11月3日的日記中寫下「其所畫中國各種方〔風〕俗雜亂無章,其中令人最不快者就是辮子與纏足,留一民族野蠻的污點於異國宮中,永久不能磨滅,斯為可恨耳」,表達出其視女性纏足為民族汙點的觀感。
    1927年11月3日《灌園先生日記》
     瀏覽大圖

    ▲圖2:1927年11月3日《灌園先生日記》。(圖像來源:《灌園先生日記》,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此外,林獻堂對於女性的看法跳脫傳統的窠臼,主張兩性相互尊重,並鼓勵女性接受。他在1927年2月3日的日記(詳見圖3)即提及議題,他認為「若視彼(婦女)為人須尊重其人格,此則平等之大意」,也提及臺灣女性被視為嬌悍,源於未接受教育
    1927年2月3日《灌園先生日記》
     瀏覽大圖

    ▲圖3:1927年2月3日《灌園先生日記》。(圖像來源:《灌園先生日記》,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林獻堂也在日記中記載了,積極投入的女性。1927年2月5日的日記(詳見圖4),提及協會的常務委員,當選11人中包含唯一的女性黃細娥。該會共有組織、、宣傳、、、婦女六部,由黃細娥領導婦女部。黃細娥(洪朝宗妻),1908年生於臺北,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肄業;臺灣文化協會左傾後,擔任婦女部部長。女性於臺灣文化協會的活動,旨在透過通俗文化演講,喚起婦女自覺
    1927年2月5日《灌園先生日記》。(圖像來源:《灌園先生日記》
     瀏覽大圖

    ▲圖4:1927年2月5日《灌園先生日記》。(圖像來源:《灌園先生日記》,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日記是一部具體而微的,記載林獻堂家族生活、活動、政治活動、文化活動等相關資料,橫跨日治、戰後時期,其所表達的臺灣人心聲,是林獻堂留給臺灣社會一項珍貴的。其中女性的身影,更在此本日記中,留下了豐富與詳實的紀錄。

    流轉年華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

    歡迎您親自透過第一手歷史檔案,來瞭解過往女性經歷的生活及走過的道路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為深化歷史研究,向來致力於蒐集散藏於各地,不分族群、不問身分、不論性別等的民間檔案。然而,千百年來人類歷史,無論中外,均由男性觀點書寫與詮釋,在滾滾歷史長河中,女性身影幾乎不得見諸於史冊;縱然得見,也是在父權社會遊戲規則之下,驚鴻一瞥。本次展覽特以「流轉年華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以女性史料為主題,精選臺史所檔案館館藏的臺灣女性資料,從傳統女性、命運轉折、展現自我三個面向,展示從清領到戰後,百年來臺灣女性從傳統宗祧、香火繼承的附屬品,到參與社會、活躍職場的歷程。
    本次展出的藏品,精選自臺史所多年來數位典藏成果,包括婚姻契書、人身買賣契約、個人日記證件、公文、書信、圖像等數位化檔案。藉由數位典藏科技,不僅保存臺灣歷史檔案的多樣性;且能在彈指之間,以女性為主題,從不同視野,尋覓隱身在歷史長河中她的芳蹤。

    有關特展的更多資訊請見:http://herhistory.ith.sinica.edu.tw


    複製


    了解台灣典藏計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