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1日 星期一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

Search Results

  1. [PDF]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How ...

    www.ehs.org.uk/ehs/conference2007/Assets/AllenIIA.pdf
    File Format: PDF/Adobe Acrobat - Quick View
    by RC Allen - Cited by 28 - Related articles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How Commerce Create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Modern Economic Growth by. Robert C. Allen ...
  2.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New ...

    www.amazon.com › ... › Economics  Economic History - Cached
    "Robert Allen's analysis will delight many economists, for he deals in measurable factors such as wages and prices ... This is a beautifully written book, the ...
  3.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 Google Books

    books.google.com › History  Europe  Great Britain
     Rating: 4 - 3 reviews
    Why di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ake place in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and not elsewhere in Europe or Asia? In this convincing new account Robert Allen ...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
  • SKU ID:11041672
  • Author:(英)罗伯特·艾伦
  • Transfer:毛立坤
  • Publisher:浙江大学出版社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所关注的是一个早已成为历史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工业革命偏偏会发生在英国,而且还恰恰在18世纪 登场。长期以来,关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诸多理论一直强调技术层面的变革是导致一系列参数指标不断增长的直接原因;诚然,这样的解释对于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 英国而言可谓切中肯紊。

Details

Author : (英)罗伯特·艾伦
Transfer : 毛立坤
Publisher : 浙江大学出版社
Publication Date : 2012-06-01
Binding : 平装
Pages : 503
Language : 中文
Format : 16开

Description

    时至今日,影响深远的近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仍有不少蹊跷之处有待破解,为何这场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领域出现的巨大变革没有发生在欧洲或亚洲的其他地 方,偏偏在18世纪的英国横空出世?罗伯特·艾伦(Robert Allen)先生的这本新著以令人信服的史料,详尽揭示出这场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奥秘 何在,他认为这场革命乃是英国成功应对17至18世纪粉墨登场的全球化经济挑战之后自然产生的结果。他论证了英国与同期的欧亚其他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占 有优势,包括英国的工资水准普遍较高,各类资本也很充裕,特别是作为能源的各类燃料价格非常低廉。凡此种种,均导致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大技术突破的几项 标志性发明——蒸汽机、棉纺织设备、及用煤代替木材作为燃料的新型冶金技术——无一例外地最先出现在英国,这是因为惟有在英国这些新机械、新技术的发明与 运用才会有利可图,而在其他国家相关的条件则一概付诸阙如。其实早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前的年代,英国特有的以高工资水准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形态,已经能够推动 工业发展维持一种持续不断的势头,奥秘何在?原来普遍的高收入水平已经能使越来越多的民众有条件接受适当的学校教育和相关的学徒培训期。到了19世纪,很 大程度上是由于英国的机械师将此前的那些新发明、新技术加以改良,大幅降低其成本之后,更大范围的工业革命才开始向全世界广泛推进。

About the Author

  罗伯特·艾伦(Robert C. Allen),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兼纳菲尔德学院(Nuffield College)客座研究员,著有《圈地运动与自耕农:梅德兰南部地区农业发展史(1450—1850)》(Enclosure and the Yeoma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 Midlands, 1450–1850),《从农场到工厂:苏联工业革命的再阐释》(Farm to Factory: 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Soviet Industrial Revolution),两书先后于1992年和2003年出版,均荣获(英国)经济史学会颁发的兰凯奖(Ranki Prize)。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孕育了工业革命的前工业革命时代的经济
第一篇  前工业革命时代的经济
第二章  前工业革命时代英国的高工资经济模式
第三章  农业革命
第四章  依靠廉价能源(燃料)实现繁荣的经济
第五章  英国踏上成功之路的奥秘
第二篇  工业革命的发生
第六章  工业革命为何偏偏发生在英国
第七章  蒸汽机的发展史
第八章  棉纺织技术变迁史
第九章  焦炉冶铁技术的改良过程
第十章  发明家、启蒙运动与人才资源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的兴起与现代型经济增长模式的确立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經濟激勵乃創新原動力



500年前,世界最富有的國家西歐國家,人均財富也只是最貧窮國家的兩倍,這個差距相當小,大概就相當於現在瑞士和葡萄牙的差異。200年前工業革命開始的時候,人均收入比例變為3:1,但現在這一比例已經變為20:1或者30:1。最富有人群和最貧窮人群之間的差距還要大得多。
有必要對這些現象進行解釋。在當代世界,不平等不僅成為經濟的特徵,也很讓人們感到困惑。如果最基本的原因是富有國家擁有更好的技術,那麼如果貧窮國家模仿這些技術是很容易實現快速增長的。中國就是一個例子,但在過去的兩個世紀,這種迅猛的赶超還是不常有的。
或許因為這個原因,經濟學家傾向於強調製度的重要性,如職能完善的法院,或者是能夠合理徵稅並把資金用於建設基礎設施的政府。
但答案或許就是技術。經濟歷史學家羅伯特•艾倫(Robert Allen)一直在研究工業革命在英國而不是中國或者別的國家興起的原因。艾倫拋開文化和製度原因,轉而著眼於經濟激勵。
比如說,當英國正在發展珍妮紡紗機的時候,英國的陶工們還在採用青銅器時代比較浪費的燒窯技術。與此同時,中國則在建設極為先進的燒窯體系,這種窯能讓熱空氣流通,使整個過程的能源效率實現最大化。哪一種文化更具創新性?在艾倫看來,這個問題本身就偏離了方向。兩國都在發展新技術,只是背後有著不同的經濟激勵。
在工業革命之初,英國勞動力比較昂貴,而以煤炭形式存在的能源卻比較廉價。歐洲大陸與此稍有不同,中國和印度則正好相反:勞動力比較廉價,能源較貴。由於大英貿易帝國的成功,當時英國工資水平較高。中國的發明家們想方設法節約能源,英國的發明家們則千方百計要節約勞動力,因此在英國用蒸汽動力代替人力比較划算。
根據艾倫的計算,在1780年,即使一個法國企業家有機會學到組裝珍妮紡紗機的簡易方法,基本上也不具有生產價值。在印度,這麼做絕對會虧損。但在英國,其年均回報率卻接近40%。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英國在工程領域的超凡之處:不是因為別的國家無法發明可以節約勞動力的機器,而是因為他們沒有這種需要。
這是關於工業革命發源地的一個有說服力的解釋,但它也為本文開頭提到的那個困惑提供了答案,因為艾倫關於創新的觀點指出了一個自我強化的螺旋。高工資促使人們投資於節約勞動力的技術,這種投資意味著每一個工人都將能夠操作性能更強大的設備,使產量提高。這個過程反過來又提高了勞動生產力,往往也能提高工資。於是就有了進一步創新的動力。
在艾倫看來,就當時來說,中國和印度並不是許多世紀裡未能發展起製造業的農業經濟體;它們的製造業工資較低,英國高度自動化工業所帶來的競爭扼制了它們國內工業的發展。那些能夠與英國相抗衡的國家是通過積極的工業政策和保護新生工業的貿易關稅來做到的。但英國並不允許其殖民地採取這種政策。
譯者/王慧玲

Robert (Bob) C. Allen (born 1947) is Professor of Economic History at Oxford University and a fellow of Nuffield College.[1] His research interests are economic histor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public policy.
He obtained his B.A. at Carleton CollegeMinnesota in 1969 and his Ph.D. at Harvard University in 1975. He has been a professor since 1973, first at Hamilton College then from 1975 in theDepartment of Economics of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Since 2000 he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and from 2002 has been Professor of Economic History.[2]
He has been awarded the Ranki Prize of the Economic History Association for his 1992 and 2003 works (see below).

Contents

  [hide

[edit]Books

  • 1992: Enclosure and the Yeoma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 Midlands, 1450-1850
  • 2003: Farm to Factory: 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Soviet Industrial Revolution
  • 2009: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