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貓先生的女友和貓小姐的男友/ 巴黎貓禪師/写真句集「猫と一茶」を出版した

這本書的文筆相當好 觀察力和想像力也不錯
從而化成一獨特的文類: 人與寵物的親密互動


*****

謝謝/恭喜 唐香燕新先生的女友和小姐的男友 --

唐香燕 - Ylib 遠流博識網


2006她的第一隻叫My Light .....
後來忠信與香燕的"小牛"去英國學工業設計 去找能設計車子 (cars)的光.......


倫敦貓禪師

*****
簡易的佛學. 從此書多少可知道多少日本詩歌引進法文世界
不過本書p.61 的作者很可能是

東皐心越 - Wikipedia

ja.wikipedia.org/wiki/東皐心越 - Cached - Translate this pageShare
東皐心越(とうこう しんえつ、崇禎12年(1639年) - 元禄9年9月30日(1696年10月25日))は、江戸時代初期に中国から渡来した禅僧。敬意をこめて「東皐心越禅師( ...

 我叫小林,雖然是隻老貓,但是我有顆快樂的心,因為我從小就住在巴黎郊區的寺院裡學習佛法。自從成為禪師後,我就告別師父,走進都市裡,一方面檢視自己的修行功力,另方面也幫助其他貓咪解決一些問題。
  我的弟子,小田,是一隻調皮又可愛的貓。他的問題可真多,不過身為老師的我,必須捺定性子,慢慢講解。有時我會用詩去做說明,有時我會講故事,無非只是希望他能了解什麼是「生活」!
  如何活得快樂,這對我們學習禪法的人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就是禪法的最終目的。至於怎麼運用,我就以佛教真理來做說明,例如「智慧」「禪定」等等。不過,請放心,這些看來艱深的名詞並不會很難懂,現在連小田都很清楚它們的意義了,因為我可花了不少工夫去講解呢!
  禪,不會只在寺院裡,一朵花、一個微笑,都是生活禪意的足跡。我帶著種田,就是要去找尋它的存在、並且體驗它所帶來的快樂。你要不要跟我們一道去呀?
作者簡介亨利‧布魯內爾(Henri Brunel)
  有三十五年教授瑜伽的經歷。曾發表過許多關於動物、祈禱文及師生關係的文章。出版著作有:《給沒時間之人的放鬆指南》《貓的方法》等。現定居法國安如市。
譯者簡介譚寶璇
  法國蒙貝利葉第三大學法語教學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現任小學法語教師。譯有《聰明的傻子》、隱藏的人生寶藏(以上皆為圓神出版)、《聰明是看故事學來的》(方智出版)、《慾望金字塔》(先覺出版)。
巴黎貓禪師Conte du Chat Maitre Zen
  • 出版日期:2005年

写真句集「猫と一茶」を楽しんで 信濃町の記念館と出版

13042507.jpg  信濃毎日新聞社は、上水内郡信濃町出身の江戸時代の俳人小林一茶(1763~1827年)生誕250年を記念し、写真句集「猫と一茶」を出版した。本社 の創刊140周年記念事業の一環で、同町の一茶記念館と共同で編集。全国から集まった猫の写真とともに、猫を題材にした一茶の俳句を紹介している。
 写真句集はA5判で160ページ。一茶は動物を題材にした俳句を多く残しており、その中でも猫に関する句が330余あり、一番多い。写真は昨年夏に募り、全国から1200点ほど集まった。
 5章構成。第1章「猫の日常」では、気持ちよさそうに眠る猫の姿に「陽炎(かげろう)や椽(えん)からころり寝ぼけ猫」。第3章「猫模様」では寄り添う親猫と子猫の姿に「母猫や何もて来ても子を呼(よば)る」と、写真の情景に合う俳句を選んで掲載している。
 出版に合わせ、同館は26日から7月7日まで特別展「猫と一茶」を開き、猫の写真パネルなどを展示する。このほか、写真句集に「ねこと一茶・ねごと問答」を寄稿した詩人の高橋順子さん(東京)の講演会を、6月1日に同館で開く。
 同館では、近所で飼われている雌の三毛猫「うみ」が猫館長としてかわいがられている。一茶も猫を飼っており、同館は「動物が好きな一茶の優しさを俳句から感じてほしい」と話している。
 写真句集は税込みで1260円。県内の書店や信毎販売店で販売する。問い合わせは信濃毎日新聞社出版部(電話026・236・3377)へ。
写真説明:写真句集「猫と一茶」と、一茶記念館の猫館長うみ

余華《活著》《十個詞彙裡的中國》「我們教育他們」



作家余华在马里兰大学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YDcevuITFY


《活著》(To Live)﹐作者:余華


Anchor Books
即 使你已看過張藝謀導演根據余華同名小說改編拍成的電影《活著》﹐你也應該再去讀一讀1993年的原著小說﹐內容精彩不該錯過。不論是電影還是小說原著﹐你 都能讀到真正的余華﹐因為他親身參與了影片《活著》的創作過程。相較而言﹐他的原著小說要沉重得多:主人公福貴一生浮沉起伏﹐出身為地主少爺的他最終淪為 貧苦佃戶﹐生活日漸潦倒。

儘 管《活著》烙有悲劇故事的特性﹐但它還是跳出了現代中國文學作品慣用的“鄉土苦難”的老套模式﹐從眾多庸作中脫穎而出。這部小說講述了福貴及其整個家族在 20世紀中國政局風雲變幻中浮沉起伏的過程:從民國時期到共產黨執政﹐從大躍進到文革時期。故事揭示了有關苦難本身的思考以及人類精神上所依仗的、用來減 少人生痛楚的大量財富。

這 部小說不是苦難本身的簡單堆積﹐而是一次對苦難剖析的嘗試。作者試著用清晰的思路解讀苦難的事實﹐他的解讀因為這個論斷而得到深化:即堅持不懈的嘗試本身 是值得的。從這個層面上講﹐讀《活著》帶來的滿足感可與閱讀存在哲學相提並論﹐但要留意那些情感豐盛的抓人字句﹐它們可能會讓你的感情決堤、徹底擊垮你的 內心防線﹐這是我的切身感受。當時﹐我在一次公路旅行中讀了這本書﹐看到動情處眼淚便像決了堤的洪水﹐那情景讓與我結伴而行的人不知所措。他們之中沒有一 個人認識余華﹐所以我只能指著手中的書說﹐“講的是中國﹐伙計。”

──約書亞•戴爾(Joshua Dyer)﹐《路燈》雜志特約編輯
*****我們的領袖逝世了,我的眼淚也是奪眶而出。我在一千多人的哭聲裡哭著,我聽到了呼天喊地的哭聲,聽到了上氣不接下氣的哭聲,聽到了快要噎死般咳嗽的哭聲……我使勁憋住自己的笑,可是笑在我體內迅速發展,馬上就要洶湧而出了。
 「假如毛澤東在今日醒來」的網絡話題討論中,有人詼諧地寫道:毛澤東爬出水晶棺材,在太陽初升之時,走出毛主席紀念堂的大門,站在台階上看著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天安門廣場。這時候一些遊客發現了他,立刻奔跑過來,對著毛澤東喊叫:
 「古月,請給我們簽個名。」
 古月是一位經常在電影裡扮演毛澤東而在中國出名的演員。
 主席就在我們身邊
 文革的時候,不僅毛澤東的詩詞,就是毛澤東的語錄也都被譜寫成了歌曲。大人會唱,孩子也會唱;有學問的人會唱,文盲也會唱;人民群眾會唱,地主、富農、反革命、壞分子、右派也都會唱。從這個角度說,毛澤東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歌詞作家。
 與此同時,毛澤東的詩詞和語錄也在我們的生活裡 無處不在。從城市到農村,從磚牆到土牆,從屋裡到屋外,布滿了毛澤東的詩詞和語錄,還有毛澤東如紅太陽一樣金光閃閃的頭像。我們吃飯的碗上印有毛澤東語錄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我們喝水的杯子上印有毛澤東詩詞:「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毛澤東的詩詞和語錄讓我們在日常生活裡時刻觸景生情,當我們睡覺 時,枕巾上印著「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床單上印著「在大風大浪中奮勇前進」。
 廁所的牆上印著毛澤東的頭像,痰盂上印著毛澤東語錄。今天來看,覺得這兩個地方不應該出現毛澤東,可是當時竟然無人指出這一點。當時人人都這樣說:「毛主席就在我們身邊。」
 我曾經相信毛澤東時刻都在我的身邊。我做了好事,他老人家會高興;我做了錯事,他老人家會失望。我童年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晚上夢見毛澤東。我總共夢見過他三次,有一次他走到我身旁,親切地摸著我的頭髮,和我說了幾句話。
 為此我激動無比,喜氣洋洋地去告訴小夥伴們,說我夢見毛主席了,毛主席還摸著我的頭髮和我說話。讓我傷心的是,沒有一個小夥伴相信我夢見毛主席了,他們說我是在吹牛,他們說:「你怎麼可能夢見毛主席?毛主席怎麼可能到你夢裡來和你說話?」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小夥伴們沒有說錯。「毛主席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文化大革命的一個超現實,毛澤東金光閃閃的頭像和毛主席紅色字體的語 錄,以無處不在的方式營造了這個超現實。真正現實中的毛澤東,對於我們來說是那麼的遙遠和虛幻,只是存在於某個象徵之中。我和毛澤東之間的真實距離,如同 我童年的夥伴們所說的那樣,就是在夢中也不會相遇。
 文革時期,我們小鎮上有個人去過一次北京,這個人回來以後聲稱和毛澤東握手了,他熱淚盈眶地告訴我們小鎮的群眾:毛主席親切地握住他的手,親切地問他叫什麼名字?時間長達四秒多,然後別人的手搶走了毛主席的手。他萬分可惜地說:
 「差一點點就是五秒鐘了。」
  這個人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我們小鎮的英雄,我經常看到他揹著一個黃綠色的軍用書包,在街上神采飛揚地走去。他的右手因為和毛澤東的右手接觸 過,整整一年沒有清洗,看上去似乎比他的左手粗大了一些,又黑又髒像是熊掌。我們小鎮上認識他的人都去和他的熊掌握手,然後喜滋滋地互相說:「我握了毛主 席握過的手。」
 在哭聲中膽戰心驚笑著
 一九七六年九月的一天早晨,當時我是高二的學生,我們像往常一樣在上課前全體起立,對著黑板上方的毛澤東標準像,齊聲說道:「祝偉大領袖毛主席萬壽無疆!」
 然後坐下朗讀起了語文課本裡有關毛澤東的段落,當時所有的文章在描寫毛澤東形象時,一律只有八個字:紅光滿面,神采奕奕。
 這八個字從我小學一年級的課本開始,一直延續到我高中二年級的課本,始終沒有變化。就在我們剛剛朗誦完毛澤東「紅光滿面,神采奕奕」時,學校的高音喇叭響了,打斷了我們的朗誦,通知學校全體師生立刻到禮堂集合,九點鐘有重要廣播。
 我們搬起了自己的椅子,走向了學校的禮堂。當一千多名師生都在禮堂坐下後,等待了差不多有半個小時,九點鐘到了,廣播裡響起了哀樂。我立刻有了不祥之感,在此之前中國共產黨的兩位重要領導人周恩來和朱德也逝世了,這一年我們經常聽到廣播裡傳來的哀樂。
 漫長的哀樂結束後,播音員沉痛的聲音緩慢響起:「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政治協商會議……」
  我等待了很久,才聽到這五個最高權力機構聯合發出的「訃告」一詞,播音員的聲音繼續沉痛和緩慢地響著:「偉大的領袖,偉大的導師,偉大的 統帥,偉大的舵手……」我又等待了很久,才聽到毛澤東主席因病不幸逝世,播音員沉痛的聲音還沒有說到「享年八十三歲」,我們學校的禮堂已是一片哭聲。
  我們的領袖逝世了,我的眼淚也是奪眶而出。我在一千多人的哭聲裡哭著,我聽到了呼天喊地的哭聲,聽到了上氣不接下氣的哭聲,聽到了快要噎 死般咳嗽的哭聲……我的思維開始走調了,悲痛不再左右我,離奇的哭聲開始引導我。當幾個人哭的時候,我感受到的肯定是悲痛,可是當一千多人同時在一間大屋 子裡哭,我感受到的卻是滑稽。我從來沒有聽到過如此豐富多彩的聲音,我心想就是全世界所有品種的動物派出它們的代表,集合到我們中學的禮堂裡一起嘶叫,也 可能沒有比這一千多人的哭聲更加稀奇古怪。
 這個不合時宜的念頭差點要了我的命,我忍不住偷偷笑了一下,又趕緊將後面湧上來的笑給憋回 去。在當時,一旦我的笑容被人發現,我立刻就被 打成反革命分子,我的一生就會因此完蛋。我使勁憋住自己的笑,可是笑在我體內迅速發展,馬上就要洶湧而出了。我知道快要憋不住自己的笑聲了,我極其害怕, 我將雙臂交叉地放到前面同學的椅背上,將腦袋深深地埋進自己的雙臂裡。我在一千多人的哭聲裡,膽戰心驚地笑著,我愈是想制止自己的笑,愈是笑個不停。
 坐在我身後的幾個痛哭流涕的同學,淚眼朦朧地看到我趴在前面同學的椅背上,看到我因為止不住的笑而劇烈抖動的肩膀。這幾個同學錯誤地認為我對毛澤東的感情很深,他們後來這麼說:
 「余華哭得最傷心,他的肩膀抖動得最厲害。」(下)




作者
: 余華
出版社: 麥田出版
出版年: 2011-1-3

我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十分天真地認為:全世界只有一個作家名叫魯迅,只有一個詩人名叫毛澤東……
《十個詞彙裡的中國》書影。
(圖/麥田提供)
2006 年五月的一天,我坐在井然有序的哥本哈根機場的候機廳裡,準備轉機前往奧斯陸。我的目光穿越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停留在窗外一架挪威航空公司飛機的尾翼上。 我被尾翼上一個巨大的頭像所吸引,我知道自己過會兒就要乘坐這架飛機前往奧斯陸。為了消磨時光,我心裡反覆思忖:飛機尾翼上的頭像是誰?
就在飛機從跑道上騰空而起的剎那間,我的思維豁然開朗,我想起來他是誰了。同樣的頭像就在一本中文版的《培爾‧金特》裡,他是易卜生。看著窗外地面的哥本哈根逐漸遠去,我不由笑了起來,心想這個世界上有過很多偉大的作家,可是能在天上飛來飛去的,恐怕只有易卜生了。
我降落在易卜生逝世一百周年之際的奧斯陸,綿綿細雨籠罩著奧斯陸的大街,印有易卜生頭像的彩旗飄揚在大街兩旁,彷彿兩行頭像的列隊,很多個易卜生從遠到近,在雨中注視著我,讓我感到他圓形鏡片後的目光似乎意味深長。
我 想起了我們的魯迅。易卜生的名字最早以中文的形式出現,是在魯迅的〈文化偏至論〉和〈摩羅詩力說〉裡。這是兩篇用文言文敘述的文章。1923年,魯迅在 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發表了著名的演講〈娜拉走後怎樣〉。魯迅在演講裡說:「走了以後怎樣?易卜生並無解答;而且他已經死了。即使不死,他也不負責解答的 責任。」然後魯迅以一個讀者的身分給予解答:娜拉走後「不是墮落,就是回來……還有一條,就是餓死了。」魯迅認為,婦女要擺脫任人擺布的地位,必須獲得與 男人平等的經濟權。魯迅在此用他冷嘲熱諷的語調說道:「錢這個字很難聽,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們所非笑,但我總覺得人們的議論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飯前和 飯後,也往往有些差別。凡承認飯需要錢買,而以說錢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裡面怕總還有魚肉沒有消化完,須得餓他一天之後,再來聽他發議論。」
挪 威航空公司飛機尾翼上巨大的易卜生頭像,以及這樣的頭像縮小後又飄揚在奧斯陸的大街上,讓我感受到了易卜生在挪威的特殊地位。當然這位偉大的作家在世界 的很多地方都有著崇高的地位,可是我隱約有這樣的感覺,「易卜生」在挪威不止是一個代表了幾部不朽之作的作家的名字,「易卜生」在挪威可能是一個詞彙了, 一個已經超出文學和人物範疇的重要詞彙。
就像我小時候的「魯迅」,我所說的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魯迅」。那時的「魯迅」不再是一個作家的名字,而是一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詞彙,一個包含了政治和革命內容的重要詞彙。
文革是一個沒有文學的時代,只是在語文課本裡尚存一絲文學的氣息。可是我們從小學到中學的課本裡,只有兩個人的文學作品。魯迅的小說、散文和雜文,還有毛澤東的詩詞。我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十分天真地認為:全世界只有一個作家名叫魯迅,只有一個詩人名叫毛澤東。
那時「魯迅」已經從一個作家變成了一個詞彙,一個代表著永遠正確和永遠革命的詞彙。
我 有口無心地讀著語文課本裡魯迅的作品,從小學讀到高中,讀了整整十年,可是仍然不知道魯迅寫下了什麼。我覺得魯迅的作品沉悶、灰暗和無聊透頂。除了我在 寫批判文章時需要引用魯迅的話,其他時候魯迅的作品對我來說基本上是不知所云。也就是說,魯迅作為一個詞彙時,對我是有用的;可是作為一個作家的時候,讓 我深感無聊。
文革之後,魯迅不再是一個神聖的詞彙,他回歸於一個作家,也就回歸於爭議之中。很多人繼續推崇魯迅,不少人開始貶低和攻擊魯迅。
「魯迅」在中國的命運,從一個作家的命運到一個詞彙的命運,再從一個詞彙的命運回到一個作家的命運,其實也折射出中國的命運。中國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動盪,可以在「魯迅」裡一葉見秋。
時光來到了1996年,一個機會讓我重讀了魯迅的作品。一位導演打算將魯迅的小說改編成電影,請我為他策畫一下如何改編。然後我發現自己的書架上沒有一冊魯迅的著作,只好去書店買來《魯迅小說集》。
當天晚上開始在燈下閱讀這些我最熟悉,也是最陌生的作品。讀的第一篇小說就是〈狂人日記〉,可是我完全忘記了裡面的內容,小說開篇寫到那個狂人感覺整個世界失常時,用了這樣一句話:「要不,趙家的狗為何看了我一眼。」
我嚇了一跳,心想這個魯迅有點厲害,他只用一句話就讓一個人物精神失常了。另外一些沒有才華的作家也想讓自己筆下的人物精神失常,可是這些作家費力寫下了幾萬字,他們筆下的人物仍然很正常。
〈孔乙己〉是那天晚上我讀到的第三篇小說。這篇小說在我小學到中學的語文課本裡重複出現過,可是我真正閱讀它的時候已經三十六歲了。讀完了〈孔乙己〉,我立刻給那位導演打電話,希望他不要改編魯迅的小說,我在電話裡說:
「不要糟蹋魯迅了,這是一位偉大的作家。」
第二天,我就去書店買來了文革以後出版的《魯迅全集》。我沉浸在魯迅清晰和敏捷的敘述裡。我後來在一篇文章裡這樣寫道:「他的敘述在抵達現實時是如此的迅猛,就像子彈穿越了身體,而不是留在了身體裡。」
文 革結束以後,我閱讀過很多其他作家的作品,有偉大的作品,也有平庸的作品,當我閱讀某一位作家的作品時,一旦感到無聊,我就會立刻放下這位作家的作品, 讓我沒有機會去討厭這位作家。可是文革期間我無法放下魯迅的作品,我被迫一遍又一遍地去閱讀,因此魯迅是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
我告訴挪威的聽眾:當一個作家成為了一個詞彙以後,其實是對這個作家的傷害。
(本文節錄自余華即將在麥田出版的散文集《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余華
   一九六○年四月三日 出生於浙江杭州,一九八四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呼喊與細雨》、《我能否相信我自己》等,並被翻譯成英文、法文、德文、義 大利文、西班牙文、荷蘭文、日文、韓文等在國外出版。其中《活著》曾獲中國時報十大好書獎、香港《博益》十五本好書獎、義大利格林札納.卡佛文學獎。
  作品得獎記錄:
  ◎《活著》
  .香港「博益」15本好書獎(1994年)
  .台灣《中國時報》十大好書獎(1994年)
  .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最高獎項(1998年)
  .第三屆世界華文冰心文學獎(2002年)
  .入選香港《亞洲周刊》評選的 「20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
  .入選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20世紀90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
  .張藝謀根據《活著》改編導演的同名電影,獲1994年法國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和最佳男演員獎
  ◎《許三觀賣... (展开全部)


 

特邀專欄作者

「我們教育他們」


北京
黑石集團創始人施瓦茨曼在清華大學設立3億美元獎學金成為本周西方媒體頭條。他個人出資1億美金,每年將資助200名學生到中國留學,其中主要為美國學生。
這個世界教育領域規模最大的單筆捐贈之一在中國並沒有引起很大關注,只是一些財經報紙和網絡財經頻道報道了這個消息,而且篇幅不長。代表民間聲音的 微博對此也是不太關心,在數量不多的微博里,有人讚揚施瓦茨曼,也有人質疑他。質疑者提到,2012年末黑石集團收購上海一個集5A甲級寫字樓和五星級酒 店於一體的綜合體項目,所以施瓦茨曼的慷慨是為了讓黑石集團在中國掙到更多的錢。因為1911年在美國人幫助下創辦的清華大學,是中國產生高官最多的大 學,習近平和他的前任胡錦濤,還有朱鎔基都畢業於清華大學。
但關於施瓦茨曼捐贈,還有人發出驕傲的聲音:“我們教育他們。”這是一個雙關語。
第一層意思是角色互換。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大量的中國學生留學美國和歐洲國家,現在中國成為一個巨大的市場之後,越來越多的西方年輕人來到中國,學習我們的語言、文化和經濟。
第二層意思是教育西方的商人,要想在中國掙錢,必須學會服從政府和討好政府里的官員。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的政府採購團赴美國和歐洲採購大宗商品時,美國和歐洲的大公司在簽署協議之後,只是打開香檳慶祝一下就完事了。這讓中國的政府 官員十分不滿,花了這麼多錢買你們的產品,連一個豐盛的晚宴也沒有。沒過幾年,美國和歐洲的商人們就明白了,要想把自己的產品推銷到中國去,首先要讓中國 的政府官員們吃好玩好。
前不久,我們的政府出於不會說明的原因,發起了對蘋果公司的圍剿。這次圍剿是從今年3月15日的CCTV打假晚會開始的。韓國的三星公司在中國的質 量問題不少,可是他們在3月15日的打假晚會上投入巨額廣告費,還有其他曾經被CCTV曝光過有質量問題的公司也給打假晚會投入廣告費,所以他們都逃過了 一劫。蘋果卻沒有給打假晚會投入廣告費。打假晚會後的半個月里,官方媒體發表了一百多篇抨擊蘋果售後服務的文章。
可是在微博上大量民間的聲音支持蘋果,網民們不滿政府對自己國有公司那麼多的質量問題不去追究,卻去抓住一個iPhone4的後蓋說個沒完沒了。
這次事件有點像三年前的谷歌事件,當時施密特選擇了強硬的立場,拒絕在中國大陸自我審查,將用戶定向到谷歌中國香港網站。相反,蒂姆·庫克卻選擇了合作的姿態,不同尋常地做出正式道歉
清代的《笑林廣記》里有一個笑話:一個人拿着一根很長的竹竿要過城門,舉起來豎著過不去,端起來橫着也過不去,一位老者指導他,只要將竹竿折斷成兩截就能過去。
我講述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西方的商人們要想在中國掙錢,必須服從我們政府的指令。即使指令不合常理,也要服從。三年前施密特拒絕將竹竿折斷成兩截,他想提着竹竿過城門,結果發現城門關閉了。
昨天有人問我,如果強硬的喬布斯在世,蘋果會向中國政府低頭嗎?我說這個假設性問題沒有意義,我的興趣是想問問施密特,現在是否後悔當初沒有將竹竿折斷成兩截?

余華是中國作家,著有《活着》、《許三觀賣血記》和《十個詞彙中的中國》等。他是《紐約時報》特邀專欄作者。本文最初用中文撰寫,由Allan H. Barr譯成英文,中文譯文經余華本人審定。


十個詞論中國
1960年出身的浙江作家余華被認為是當代中國最接近魯迅風格的作家。德國S·菲舍爾出版社新近出版了德語名“十個詞論中國(China in 10 Wörtern)”余華散文集。《南德意志報》上的一篇書評強調,余華的“山寨”理論令人著迷,原因是,它讓人們可以從一種新的角度了解中國的過去,更尤 其是現在。
浙江作家余華
浙江作家余華


周二(10月23日)一期的《南德意志報》上的一篇書評認為,余華的這一散文集是多年來有關中國的最有意義的文字:

“余華在本書以令人激動而迷惘的‘山寨’為標題的第9章中最清楚地表述了他的中心論題。這兩個字原指固守一隅的小村落,村民們創造並堅守自己的法 則。要是移情至到海洋,人們也可以稱之為海盜村寨。眾所周知,海盜將本身並不是自己生產出來的東西佔為己有。在這裡,可以是物質的東西,也可以是精神的東 西。如今,生產這些東西的工藝程序比產品本身更重要。

文章寫道,在中國侵犯知識產權問題20多年來愈演愈烈,早已為人們所熟知。“每一個運動鞋、手機或機車生產廠家都有辛酸的故事,而且,國內有關產品侵權的司法案子數量已經超過涉外侵權數量。余華寫道,起始於弱者對強者的這一抗爭,早已轉變成一種文化上的理所當然。”

文章寫道:“中國的山寨現象已經成為抗擊‘強權’、贊同奪權的全社會行動的樣板,一種可以這樣用,也可以那樣用的、涵蓋一切的樣板。”

《南德意志報》在提到余華認為“山寨版”現象的起源是文化大革命的混亂年代後指出:

“今天,毫不留情的海盜橋頭堡取代了“山寨”,它們或許有政治的或經濟的目標,在內或黨外活動,—關鍵是,在規則隨時可能‘顛倒’的地方發動攻擊。極端社會主義的戰術在發達的資本主義體系中也得到了有力的證明。這樣,從前的村寨轉變成了有著多少可以假亂真的產品名字的真正堡壘。

“余華在這裡提供的是對轉變到無情資本主義的中國歷史的一種令人激動的新式閱讀法。迄今,人們一般已經接受這樣的看法,那就是:從80年代起,消費之神取代了政治鬥爭目標,政治那一攤可以無所謂地交由黨的機構去管。對此,余華大喝一聲:不能這樣。”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余華在新加坡
出生 1960年4月3日 (52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浙江杭州
居處 北京市
職業 作家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種族 漢族
教育程度 大學
母校 魯迅文學院
創作時期 1984年至今
體裁 小說散文
文學運動 先鋒派
代表作 許三觀賣血記
在細雨中呼喊
兄弟
活著
獎項 第五屆莊重文文學獎
1992年
法蘭西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
2004年
父母 父親:華自治
母親:余佩文
受影響於  [展开
余華(1960年4月3日),中國作家浙江杭州人,後隨父母遷至海鹽縣。中學畢業後,曾從事牙醫五年後棄醫從文,現定居北京從事職業寫作,余華是中國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人。余華從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十八歲出門遠行》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品有《兄弟》、《許三觀賣血記》、《活著》、《在細雨中呼喊》等。其中《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有影響的十部作品」。《兄弟》被瑞士《時報》評選為2000年2010年全球最重要的15部小說。其作品已被翻譯成英語等20多種語言在外國出版。其他作品還有《鮮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煙》《難逃劫數》《河邊的錯誤》《古典愛情》《戰慄》等,也寫了不少散文,文評和音樂評論。

目錄

生平

余華生於文革時期,小學和中學讀書只能讀到《毛澤東選集》和《魯迅文集》。[1]
1983年,余華開始寫作生涯。[2]
2004年,法國圖書沙龍,余華、莫言李銳三位作家獲得「法蘭西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3]
2011年4月,余華被聘請為杭州市文聯名譽主席。[4]

近況

  • 2005年8月出版最新作品《兄弟》(上);
  • 2006年4月出版《兄弟》(下);
  • 2011年1月由台灣麥田出版公司出版《十個詞彙里的中國》。

作品

  • 長篇小說:《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喊》、《兄弟》;
  • 中篇小說集:《鮮血梅花》、《現實一種》、《我膽小如鼠》、《戰慄》、《世事如煙》、《黃昏里的男孩》;
  • 隨筆集:《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音樂影響了我的寫作》、《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
  • 散文集:《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獎項

  • 1998年,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
  • 2004年,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騎士級)
  • 2005年,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 2008年,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

參考文獻

  1. ^ 《余華做客暨大:80後壓力空前 我對你們充滿尊敬》. 陳紅艷. 騰訊網 [2011年10月15日] (簡體中文).
  2. ^ 《余華:爭議不是壞事》. 網易 [2006-04-18] (簡體中文).
  3. ^ 《「法蘭西騎士」歸來 莫言、李銳暢談法圖書沙龍》. 新浪網 [2004-4-15] (簡體中文).
  4. ^ 《余華余秋雨韓美林蔡志忠加盟杭州文聯》. 杭州網 [2011-04-13] (簡體中文).

外部連結

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Claude Lévi-Strauss《看聽讀》《月的另一面》《遙遠的目光》/ a "shattered hologram",。


1990.3 《讀者文摘》: Claude Lévi-Strauss被問及一生最希望體驗到的
會是什麼: 答: 和動物溝通,我渴望了解人類以外的東西,因為事實上,人類在生物世界中微不足道。頁113


 
A Tale of Flowering Fortunes (Eiga monogatari)
Annals of Japanese Aristrocratic Life in the Heian Period
Tr. William H. and Helen Craig McCullough 這兩位都有人類學和文史方面相關論文 
可參考C. Levi-Strauss 的論文 "不同時空的對照" (此篇翻譯不穩定 p.88對 p.93變成"榮氏物語" 收入 "遙遠的目光"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81-112 
 此書原來可稱結構人類學 iii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2 Volumes

前數節反對 Erwin Panofsky 對於畫的解釋偏向
Et in Arcadia Ego (收入 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 《視覺藝術的含義》)的意思的誤解的說法

作者對於日本文化的了解是拜近500年西方翻譯其經典名著之賜
古事紀之外 還有
小記日本文學名譯家E Seidensticke和René Sieffert

《看聽讀》共24節 末節的結論是"人類歷史刪去一二千年 人性仍可見 換句話說 歷史只留下藝品 作為人活過之足跡

對於日本的音樂繪畫 料理的特色 在《看聽讀》頁33和頁82 (以節旋律為主 是"微句"....)

 

 

約1993年日本NHK採訪作者 他引的幾月前才出版的《看聽讀》中的"顏色 v 文化"的故事 就已經有些不同了 即英法兩國對於黃色的偏好

看.听.读 / 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原著 ; 顾嘉琛译

李維史陀 (Lévi-Strauss, Claude), 1908-2009.



上海市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6
  列维·施特劳斯(ClaudeLévi-Strauss 1908-2009),法国著名哲学家人类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本书为《列维-斯特劳斯文集》之一。在岁月的长河中,作者看过许多画,听过许多音乐,读过许多书,由此作者从人种学家的视角,讲述南美印第安人通过神话创 造自己特有的艺术作品的故事,来阐明美学判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绘画内容、技法、色彩的美学意蕴,并以具体的曲调和歌唱为例,阐释音调变化所带来的美感及 表现力;同时分析了卢梭、狄德罗作品中所阐发的美学原理,即美在于感受各种关系。在此基础上,作者从结构主义的角度,阐明了话语与音乐、声音与颜色的关 系,等等。总之,作者凭借其自身看、听、读的若干艺术作品,在其宏大的结构人类学的视域下,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美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如模仿、表现与 再现、激情,以及“美”的定义。因此,对美学、艺术理论、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及实践者都有相当深刻的启发作用,具有鲜明的特色与学术价值。

目录  · · · · · ·

目录
看普森的画
听拉摩的乐曲
读狄 德罗 的作品
话语与音乐
声音和颜色
观赏艺术作品...

月的另一面:一位人類學家的日本觀察

月的另一面:一位人類學家的日本觀察 L’Autre Face de la lune: Ecrits sur le Japon

  • 作者:克勞德.李維-史陀
  • 原文作者:Claude Levi-Strauss
  • 譯者:廖惠瑛
  • 出版社:行人
  • 出版日期:2011年
  •  
  •  《月的另一面:一位人類學家的日本觀察》是人類學大師李維史陀過世後的集結出版品,收錄大師對於日本文化的種種觀點和書寫,讓大家發現這位耳熟能詳的大師所鮮為人知的一面——一位資深日本控。

    為了拉近大師的閱讀距離,整體設計以日本文化為主軸,並且將「月的另一面」主題比喻在主視覺上呈現;每一章節也從主題裡拉出代表物件,以古典日式風格畫上插畫,營造出濃濃的和風。希望這些用心,大師您都有看到啊!

李維-史陀:「沒有什麼比日本文明對於我的智識與價值觀養成所造成的影響更早了。」
李維-史陀,著名的法國人類學家,結構主義大師,小時候是個著迷於日本文化的孩子。他曾經在《憂鬱的熱帶》日文版序言中提及童年時期對日本的愛戀:他的 畫家父親曾經送他一幅安藤廣重的畫作,讓他被初次體驗到的美感深深撼動。自此開始一直到十七、八歲間,他將所有的儲蓄都花在蒐集日本版畫、繪本、刀劍及刀 鍔上。他說:「就心緒和思想而言,我全部的童年以及一部分的青少年時光,在日本度過的時間若沒有比在法國的時間更多,也與在法國的時間一樣多。」
在這本書中,我們將見到前所未見的人類學大師:一位愛慕日本的李維-史陀。
這本書首度集結了他寫於1970 ~ 2001年間的多樣化書寫,有的是出版在期刊中的演講稿,也有一些曾在學術刊物中發表,其中還有的從未出版過以及只曾在日本出版的文章。
廣博的主題內容,也可以看出李維-史陀對日本文化的深究。他從日本神話開始追溯,形塑出日本文化的根源,接著細說日本的陶器文化、繪畫、文學、音樂與料 理,甚或從繩文精神講至源氏物語;他也談京都、大阪與東京,亦從糕餅、清酒說到鑄劍師。李維-史陀秉除了艱澀的學術語言,以源自內心對日本的熱愛,以自然 而簡明的方法向人們談論日本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
如同月球有二面,可見的一面,與隱蔽的一面,李維-史陀認為,世界歷史就如同月球,可見的一面是從埃及、希臘、羅馬等古代世界的觀點來考量的歷史;月球的隱蔽面,則是從日本學與美洲學來考量的歷史。
如果我們從月亮隱蔽的一面來看世界,那麼日本歷史的重要性。將會與古代世界與遠古時期的歐洲歷史一樣,具有關鍵性的地位。
作者簡介
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1908年11月28日-2009年11月1日)
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於法國巴黎成長,著名的法國人類學家。1948年出版博士論文《親屬的基本結構》,被認定為人類學親屬關係研究的重要著 作,1955年出版成名作《憂鬱的熱帶》,成為法國知名人類學者。之後出版的著作如《結構人類學》、《神話學》四卷巨著,不僅為結構學和神話學研究建立基 礎,也深深影響了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等領域。
譯者簡介
廖惠瑛
1968年生,法國巴黎第五大學語言科學博士。專長為語言學理論及符號學研究。

詳細資料

  • 規格:平裝 / 184頁 / 14.8*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序言(川田順造 Junzo Kawada)
不為人知的東京
日本文化在世界中的地位文化本質上是無法比較的
世界神話的主要題材
失落之物的主題
「繩文精神」與行動繪畫
關於生命的不可預見性
感受性的笛卡爾主義
聲音、顏色、氣味、味道、質地
東方思想與西方思想的主要差異
月亮隱蔽的一面錯覺的異國風
圖像藝術與料理
蟲鳴
因幡之白兔雷鳥
鶴與鱷
中國海的西羅多德東邊是陽性,西邊是陰性
婦女的初祭
啞巴王子的呼聲
仙□。順應世界的藝術擺脫二元論
塗鴉(tags)與書法
馴服陌生
天鈿女命的猥褻之舞老乞婦
埃及人賽特和素盞鳴尊
與川田順造之訪談
照片集

序言
川田順造(Junzo Kawada)
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在妻子莫妮可(Monique Levi-Strauss)的陪伴下,曾於一九七七至一九八八年間五度遊訪日本。在第一次啟程前夕,這位偉大的人類學家在《憂鬱的熱帶》(Tristes Tropiques)日文完整版的序言中,提到了他對日本的愛戀:
「沒有什麼比日本文明對於我的智識與價值觀養成所造成的影響更早 了。當然,是透過一些似乎無足輕重的途徑:我的父親,是位畫家,是印象派的忠誠支持者。在他年輕的時候,曾經擁有一個裝滿了日本版畫的大箱子。在我五歲或 六歲時,他給了我其中一張畫。畫者是安藤廣重,非常老舊而且沒有邊框,描繪的是海邊松林下散步的人們。
「我被初次體驗到的美感深深撼 動,將它貼覆在一個盒子底部,並請別人幫我將它掛在床的上方。這幅畫便彷若成為從露台看出去的遼闊景色。而我,一個星期又一個星期,致力於將日本進口的袖 珍傢俱和人物,安放在這個小房子裡。位於巴黎小田野街(rue des Petits-Champs)、名為『寶塔』(La Pagode)的商店,專門進口此類袖珍模型。自此之後,每次當我在學校有優異表現時,便有一幅版畫作為獎勵,如此持續了許多年。漸漸地,我父親的紙箱空 了,畫都給了我。然而這仍無法滿足我,透過勝川春章、葛飾北齋、歌川豐國、國定忠治以及歌川國芳等畫家所發現的世界,使我深深陶醉。一直到十七、十八歲, 我所有的儲蓄都花在蒐集版畫、繪本、刀劍以及刀鍔上,這些東西並不值得博物館收藏(因為我的錢只能購藏價格較低廉的作品),卻可以使我沉浸數小時——帶著 一張日本字符表——只為了想瞭解它們的標題、題句以及簽名等等。因此,我可以說,就心緒和思想而言,我全部的童年以及一部分的青少年時光,在日本度過的時 間若沒有比在法國的時間更多,也與在法國的時間一樣多。
「然而,我從未去過日本。並不是缺乏機會,而大概是在很大程度上,擔心對我而言仍是『童真愛情的綠色天堂』與無垠現實之間的衝突。
「然而我並非因此就不知道日本文明帶給西方的珍貴教誨,如果西方世界願意傾聽的話:那就是,活在當今並不一定就要厭恨及摧毀過去;而且,沒有任何稱為文 化產物的東西,不是來自對自然的愛與尊敬。如果說日本文明能夠成功地在傳統與變遷中保持平衡,如果它能在世界與人之間維護一種均衡狀態,而且知道如何避免 其中一方傷害和醜化另一方,或者總結說,根據它的哲人的教導,如果它仍然相信人類只是暫時地據有此地,而在這短暫的過程裡,並不允許它有權在一個比它更早 就存在、且之後仍將繼續存在的世界造就任何無法挽救的損失,我們也許就有一點點機會,使這本書所引起的一些悲觀看法,至少對世界的某部分而言,不會是對未 來世代唯有的預期。」
在本書,我們將會再度見到愛慕日本的李維—史陀。這本書首度集結他的多種書寫,有從未出版的,也有一些曾在學術刊 物中發表,其中還有只曾在日本出版。這些文章寫於一九七○至二○○一年間。從這些多樣化的寫作中,可以見到他對於日本人所抱持的一種若非寬厚、至少也是慈 悲的觀點——作為一位非洲人類學家的我,亦有此種感受。這種觀點正是克勞德.李維-史陀終其一生保有的目光—在《憂鬱的熱帶》日文版最後一版的序言中,特 別明顯易見。
在莫妮可.李維-史陀的同意下,我建議莫里斯.歐隆岱爾(Maurice Olender)在書中放入幾張照片,都是李維-史陀的日常生活場景。部分是一九八六年在日本拍攝,一些在法蘭西學院(College de France)的社會人類學研究室。最後,有幾個特別的時刻,是在他位於林內何勒(Lignerolles)的鄉下房子所拍攝。克勞德.李維-史陀於二 ○○九年一月三日葬於離此不遠的村落墓地中。
不為人知的東京
這本書最初在日本出版時,我從未造訪過日本。而拜許多機構之賜,我得以在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八年之間五次訪問日本。在此,我要再度對這些機構表達我的謝意: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三得利基金會、日本生產性本部、石(土反)基金會、以及國際日本文化研究所(日文研)。
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希望能在六週的時間內,讓我發現這個國家各種非常不同的面貌,並且繼東京、大阪、京都、奈良與伊勢之後,在我傑出的同事,吉田禎吳教 授、福井滕義教授帶領下,安排我拜訪能登半島與日本海上的隱歧諸島。此外,在三得利基金會的協助下,我得以認識瀨戶內海與四國。前述的吉田禎吳教授更在一 九八三年邀我隨他前往琉球群島的伊平屋島、伊是名島、久高島,讓我盡棉薄之力參與他的民族學調查。三年之後,在另外一次居留期間,我想參訪九州。若非渡邊 靖女士在我首次旅程就十分稱職地擔任嚮導和翻譯,這個超過一週的旅程將無法成行。
我對川田順造教授有無盡的感謝(就從他對這本書的翻譯開始)。他在一九八六年帶著我發現大多數外國訪問者都不認識的東京:我們搭乘傳統河船,沿著隅田川逆流而上,深入河流東、西兩邊穿越城市的迂迴運河。
在我最初幾次參訪,我在巴黎研究室的研究計畫是:研究不同社會、不同階層、在各個時期對於「工作」此一概念的想法。因此,我希望參訪行程能夠依此安排, 並且能夠接觸到城市或鄉村的工匠,即使他們遠在這個國家的偏僻角落。所以,儘管我對奈良的博物館、神社,以及伊勢神宮留下了無法抹滅的記憶,但我主要的時 間都用於會晤各種工匠,包括和服的紡織師傅、洗染師傅、繪師(那也是我身為染織美術專家的太太所感興趣的職業)、陶藝工匠、鍛造工匠、木工匠、金工匠、漆 藝匠、漁夫、清酒師、廚師、糕餅師,以及人偶師與傳統樂師。
如此,關於日本人如何想像工作這個主題,我獲得非常珍貴的知識:在日本, 「工作」並非被視為「人在不具活動力的材料上所加諸的動作」——那是西方的方式——而是被視為一種人與自然的親密關係的具體展現。就另一層面來說,某些能 劇推崇日常家務,並賦予它們詩意的價值,也證實了這一點該詞的希臘字源與其藝術意涵正不謀而合)。
在造訪日本之前,想到日本人與自然的 關係時,我有點理想化了,實際情況令我感到有些意外。在日本旅遊期間,我察覺到,您們在西方人眼中的那種對自然美景的崇仰,例如您們的美妙庭園、花藝、料 理,以及對櫻花樹的熱愛,這些種種居然能夠和對自然環境的極度粗暴並行。對我這樣一個仍然是從北齋的精美繪本《隅田川兩岸一覽》來想像隅田川的人來說,我 前述的上溯隅田川之行無疑是一場震撼。誠然,一個外國訪問者若是透過古代的版畫來認識巴黎,那麼當他面對今日的塞納河兩岸時,也會有相同的反應,即便當中 的反差無疑比較小,過去和現在之間的過渡也沒那麼突兀。(然而,與人們事先所告知的相反,對我而言,現代東京並不顯得醜陋。建築物不規則地此起彼落,反而 予人一種多樣化與自由的印象;不同於某些西方城市,沿著街道、馬路單調地排列房屋,而讓路人行走在兩堵高牆之間。)
此外,可能也因為在 人和自然之間欠缺了清楚的區隔,使得日本人賦予自己一種權利(透過他們有時會使用的反常推論,捕獵鯨魚一事便是如此),有時讓自然置於優先的地位,有時又 將人類放在優先的位置;而在必要時,也可以為了人的需要而犧牲自然。自然和他們之間難道不是一體的嗎?
由此,我見到了「雙重標準」的特 殊見解,我的日本同事們告訴我,那是瞭解日本歷史的關鍵。就某種意義而言,甚至可以說,對於我們這個時代的主要問題——世界人口在一個世紀內從不滿二十億 人變成六十億人——日本找到了自己原創的解決之道,也就是讓人口密集,以致城市綿延不斷的海岸區域和無人居住、罕有人跡的山地內陸並存在日本的土地上。這 樣的對立同時也是兩種心靈世界的對立:一方是科學、工業與商業的世界,而另一方則仍舊仰賴著來自遠古的信仰。
這一「雙重標準」也有其時間向度。日本是在一種不可思議的快速演化中,以幾十年的時間就跨越了西方歷經數個世紀才達到的距離。這使得日本能夠在現代化的同時,又與其精神根源保持密切關係。
我的職業生涯中,泰半時間都奉獻在神話研究上,並致力去突顯那仍是合理的思維模式。因而我不得不深刻地感受到,神話在日本保有的生命力。沒有任何地方比 在琉球群島的小樹叢、岩壁、石穴、天然水井,以及被視為是神蹟顯現的湧泉之間,更讓我感受到是如此接近遙遠的過去。在久高島上,人們指出神靈來訪時顯現的 地方。祂們帶著五種不同榖類的種子,種植在最早的田地上。但對居民們來說,這些事件並非發生在某個神話時期,它們是昨日之事、今日之事,甚至是明日之事。 因為踏上這塊土地的神靈們每年都會再回來,而遍及整座島嶼的儀式與神聖遺址,都見證著神靈們真實的來訪。
或許,因為日本的書寫歷史相對 起步較晚,所以日本人自然將他們的歷史根植於神話當中。我在九州便確信了這一點。根據文獻,當地是日本神話中最古老的舞台。在這個階段,歷史性的問題尚不 存在,有兩個遺址甚至為了何者才是迎接天神瓊瓊杵尊下凡的榮幸之地而爭執,且不覺有任何不妥。而矗立著供奉日照大神(大日□貴女神)的神社,其莊嚴感也讓 人對有關祂退隱到岩穴中的古代神話深信不疑;那岩穴是如此神聖令人不敢直視,只能遠遠眺望。只要細數載運朝聖訪客的車輛,就不得不同意,那些偉大的創始神 話,以及傳統上被視為神話發生地的宏偉風景,在傳說的時間與當代的感受之間,仍能夠維持一種實際的連續性。
將近半個世紀前,我在寫作 《憂鬱的熱帶》時,曾對威脅人類的兩項危險表達憂慮:人類對於其根源的遺忘,以及人類因其自身數量的毀滅。在對過去的忠實和科學與技術所帶來的轉變之間, 日本或許是所有國家裡,唯一到目前仍懂得找到平衡之處的國家。日本所以能夠如此,當然有賴於它以維新的方式進入現代,而不是如法國一般經由革命。這使得日 本的傳統價值得以免於瓦解。但這亦有賴於長期始終保持開放的人民,他們不受批判精神與系統化精神之害。這些精神的氾濫正侵蝕著西方的文明。直到今日,外國 訪客仍然讚美日本人安份守己的勤奮以及愉快的善意。相較於他們自己國家的道德表現與社會風土,那些就像是日本人民最重要的美德。期盼他們在過去的傳統和現 代的創新之間能夠永遠維持平衡。這並不只是為了日本人本身的利益,也是因為全人類都可以從中找到值得深思的範例。
本文為《憂鬱的熱帶》日譯版序言(2001, p. 268——269)

內容連載

    §內文1

    月亮隱蔽的一面
    主席、女士、先生們,我感到無比榮幸,承蒙本次研討會主辦者之邀,在最後發表演說。但我同時也意識到,我在此的處境是何等諷刺。因為,的確,如果 您們想要以您們可能認為迫切且重要的實踐研究方式,來終結在法國發展日本研究的必要性,那當然沒有什麼會比找個什麼都不懂的人來這裡更為恰當——就像精神 科醫生展示他的病患給聽眾一樣。除非您們有另一個想法,也就是,或許想要在有如能劇般莊嚴肅穆以及有如歌舞伎般活潑的場次之後,在結尾安排一場狂言。而我 在當中的角色,就是身處學者們之間的一個天真愚人,他的笨拙,連扇子和雨傘都分不清楚——就像在《末廣がり》當中那樣—他將表達的看法,顯示他總是像我們 法語所說的那般,把囊袋當燈籠(desvessies pour des lanternes)。不過,我還是很樂意扮演這個角色,只因為想表達對日本基金會的感謝。它讓我的思想和人生在一次參訪期間——雖然,很慚愧,那並不超過六週——產生了重大的轉折。

    那次旅遊距今正好兩年,當時我的研究室正對「工作」的概念著手進行研究。因為我們驚訝地發現,在民族學家所研究的族群當中,並非都有「工作」這個 詞。就算有,也不必然等同於這個詞在法文上的用法。我們用一個詞表達,但或許另一個文化卻是以許多個詞來表示。因此我們認為,去研究不同文明中,人們如何 構想、甚至如何命名—因為顯然必須從語言學開始——手工與智力工作、農務或手工藝、在地工作或移地工作、男性工作或女性工作,是很重要的。同樣重要的是, 必須研究工作者與他的工具間維持著何種關係,無論工作者的類型為何。(我記得曾與吉田光邦教授在他位於京都比叡山坡上的美麗屋子裡討論這個議題。他強調, 日本工匠對於他們的工具會有一種個人依戀。)最後,我們也認為,必須對於工作和自然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進行研究:是有如西方一般所認為,是一種全然一方主 動(人)一方被動(自然)的關係?或是如在其他文明中,是一種人與自然合作無間的關係——在一場能劇表演上,託現在也在現場的渡邊守章教授予以不吝指教, 讓我注意到在能劇中,工作具有一種真正的詩意價值,因為那所代表的正是人與自然的溝通形式之一。於是我要求日本基金會依照這類問題來安排我的行程,讓我能 接觸工匠、工作者,並且最好不要在大城市,而是在當地偏僻的地區。所以,我不會在此與各位談論我所參訪過的博物館、寺廟、祭壇與風光,甚至也不談論黑島的 角海家—雖然那是這次旅遊的一個震撼。我要談的是從東京到大阪、京都,一直到日本海上的隱歧諸島,當中包括了金澤、輪島、高山、岡山和其他地方,以及我所 見到的人:從糕餅師到清酒師,從陶藝師到鑄劍師,以及編織工、染工、服繪師、金匠、木車床工、還有從沈金到蒔繪等各式技藝的漆器繪師、木匠、漁夫、傳統樂 師,甚至廚師。
     錯覺的異國風
    我不進行細節的討論,我要談的是從這些見聞中暫時得出的結論,無論它是對是錯。因為,我驚訝地發覺—請再度原諒我初學者的立場——日本的手工業和 西方手工業之間有著深刻的差異。西方手工業與日本相反,雖然相對地維持得比較成功,但是比較不在意古代技術的保存,而那些技術實際上在西歐仍然存在。(或 許,除了關於運用各種植物資源、花卉、樹葉、汁液、根莖的寶貴知識。)而我認為這個差異也許並不在於各種技藝的專精或保存——畢竟,在巴黎的聖昂端區 (Faubourg Saint-Antoine)以及其他地方,都仍留存著精湛的技藝——而是在於家庭結構相對的保存狀況。返回法國後,我有機會與法國的公權機構(如您們所知,他們關心手工藝的保護)分享我的日本經驗,我所強調的就是家庭結構的保存,以及讓仍保有這類結構的手工藝業能夠獲得特殊的待遇或更大的便利性,使他們 能夠維持並繼續發展。這是我大致的意見。

    但反躬自省時,我同時也瞭解到,這與我當初所設想的相反,我在日本所尋找的,很可能是一種異國風的錯覺意象。一種可說是時間性而較非空間性的異國 風,也就是去找回某種我稱之為仍留有前工業社會痕跡的地方。它們或許在某些領域上被保存得比歐洲更好,但因為性質如此獨特,以致於為了瞭解它們,我立刻著 手閱讀各種有關日本去的資料,並盡其所能地去回溯至最久遠的時刻。為此,我也跟隨了日本人的例證;而我感到訝異的是,對日本人而言,平安時代是某種絕對的 參考點。

    很快地,我就遭遇到對我來說具有悖論性質的問題。我之前曾讀過瓦立(Waley)所翻譯的《源氏物語》,也重讀了賽登史迪克 (Seidensticker)的譯本,以及西弗特(Sieffert)甫出版的部分譯本。每次都對讀到的種種感到震撼。當然,對一個民族學家來說,這些 都是非常驚人的資源:關於母系親屬關係的角色、關於表親聯姻的心理學。(明確地說,這是一個即將成為歷史,而且清楚表達願意成為歷史的社會所欲擺脫的婚姻 制度。因為,婚姻規則的解放以及對象選擇的可能性,也意謂著對於條約、契約的思辨與探索的可能。)在此,我們可以找到各種非常珍貴的指引。但同時,在這部 錯綜複雜且動作不多的長篇小說裡,一切都有著微妙的變化。它可以讓我想到什麼?在我們自己的文學中,有什麼可以作為對照?我接下來要說的或許只是泛泛之 論,我不知道,而且可能在我之前已經被論說過千百次—我再次強調我的立場只是個無知者、初學者。我只能找到一個對照、比較的點,那是盧梭的《新愛洛伊絲》 (La nouvelle Héloïse)。然而,還有其他的東西,也就是在《源氏物語》或相隔數個世紀的盧梭作品中,我都見到一種作者和其人物間的關係。而在西方,這樣的關係要 到很晚才出現在如杜斯妥也夫斯基(Dostoïevski)與康拉德(Conrad)的作品中。那是一種心理的幻想創造(fantastique psychologique)、一種人心的不明性。只能透過其外在表現與結果去領悟它,卻從不能瞭解人物腦海中真正的心理過程,但那同時又給人一種面對真 理的感覺,讓人知道那是發生在現實當中的事。
     若各位允許,讓我們很快地比較這兩個情節。在《新愛洛伊絲》中,一個女人嫁給了一位年長許多的男人,並向他坦白她曾經有過一個情夫。而這個丈夫急切地找來 這個情夫,迫使他生活在她身邊,導致這兩人捲入不幸的境地。但我們永遠無法得知這個丈夫之所以這麼做,究竟是出於施虐狂還是受虐狂?是基於某種不明的道德 哲學,還是單純愚蠢的舉動?而在《源氏物語》中的〈宇治十帖〉的章節,讀到的又是什麼樣的故事?那是兩個男孩對兩個素眛平生的女人的迷戀,也都因為她們而 各自茫然迷失。我認為,我們在此見到的,可說是一種和人類心靈的探索處於相同層次的心理情境。

    在這之後,我便沉浸在西弗特所翻譯的《保元物語》、《平治物語》與《平家物語》。再次地,這些閱讀讓我處處驚奇。因為,同樣在這個狩獵人頭且生命 僅止於二十歲的青少年文明中,民族學家找到了驚人的材料。那不僅為民族學家所研究的較原始社會中的二元組織提供更多的線索,也提供此種組織發展的資料。因 為,若我沒有記錯,在平安京先是有地理上的二分:一邊是東方,一邊是西方,接著到了鎌倉時代則轉變為北方與南方,並且從原本純粹地理上的二分,變成是階級 化的二分。

    在旅遊日本期間,我也曾在其他城市、其他區域發覺到這類組織的痕跡。例如,輪島在距今不遠的古時候是分裂為兩半的:一方是「城市之主們」,另一方 則是「居民們」;後者的地位較前者低下。或者,在隱歧諸島的中之島上,有著北與南兩個舊村落,當地人是族內通婚,只和同村落的人結婚,但上層階級則是異族 通婚,他們在村落之間交換配偶。這些古老的作品不僅是民族學的文獻,而且也有著「深度報導」與感人肺腑的「生命片段」——例如為義的兒女們被謀殺的描寫。 同樣地,在此,我也自問,我們的文學中有什麼可以作為對照?此種記事與回憶錄的罕見組合,既是深刻的報導,也同時在章節之末迸發出一種錐心憂傷的抒情(如 《平家物語》第二卷對於沒落的佛教、破損的經文、發霉的碑銘、傾倒的寺廟的描繪。或者,在第七卷之末,平家家族放棄了福原),如此這般的連結,在我們的文 學中,我只在夏多布里昂的《墓中回憶錄》中見到過。

    到底是什麼樣的日本能消弭文類的差異、貫穿各個時代,並且,在十一到十三世紀間,同時帶給我們既有古代記事,又有精緻、敏銳與情感豐富的文學性作品?這樣的作品在歐洲足足晚了六到七個世紀才出現。我們對此感到疑惑應屬正常,更何況我是初次認識它,令我訝異的是,這也是日本人對自己的印象。整趟旅遊 期間,我這個一無所知的人總是不斷地被詢問:「您怎麼看待我們?您認為我們是什麼?我們的過去匯集了西伯利亞歐洲與其他來自南海的元素,先後受到波斯、印 度、中國、韓國的影響,之後又受到西方的影響;而西方現在正完全消逝中,我們不再能從它那裡得到穩固的依靠。那麼,我們真的是一個民族嗎?」這也是為何我 會有一個潛在的疑問和奇怪的印象:如同許多在我之前的人一樣,彷彿我去日本不只是為了讓人們向我展示日本,讓我去看它,而且也是為了給日本人一次機會—— 從未完全滿足的機會——讓他們從我對他們的想像中,來看見他們自己。但從我所僅有的東西中,我能夠給予我的日本同事、朋友們什麼樣的回答?沒有什麼宏言高 論,當然;除了告訴他們,在我無知的天真理解裡,這樣一個在音樂、圖像藝術與料理都有著他處絕無僅有的特質的國家,人們必不可能去懷疑它的身分與原創性。
     圖像藝術與料理
    我不會談論太多音樂,因為我並不擅長解釋在聆聽日本音樂時油然而生的、絕對原創性之感的理由;我指的是傳統音樂。其中最令我感到驚訝的是,傳統音樂所使用的每一件樂器都分別有其地理起源,而且每一件樂器也因不同的地理起源而有著不同的音符系統。

    那麼,繪畫藝術呢?請容我在此岔開話題,先談談我在日本居留期間一件相當麻煩的事,因為那讓我的日本朋友們覺得困擾。我要說的是版畫,那是我大約 六歲時發現的藝術,此後對它的熱愛從未間斷。但不知有多少次,我總是被告知我所感興趣的是粗俗之物,那些並非真正的日本繪畫。它們的層級就相當於現今可以 從《費加洛報》或《快報》上剪下的漫畫!但在某些時刻,這種困擾感會稍稍減弱,特別是有次我在京都一家有點髒亂的商店中找到一幅三聯畫——喔,它並不古 老,是安政時代的畫。我之前就知道這幅畫的存在,它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某些美國的對照版,出自廣重的一位學生,描繪的是魚與蔬菜間的戰鬥。這是一個非常 古老的題材(野菜と魚の合戰),年代在室町時代,並且被認為是出自一位著名的部長和詩人之手,我想他的名字應該是一条兼良。這個題材延續多年,直到十九世 紀都仍鮮活地出現在下手物這類粗俗的形式上。此外,在東京大學的歷史學院,當我要求參閱關於一八五五年江戶地震的通俗畫典藏時,也受到異樣的眼光,但我卻 從中找到了可能連奧維翰(Cornelis Ouwehand)手上都沒有的文件,大大地豐富了我們對於十九世紀地震神話的看法。

    就法國來說,我們的困擾或許比較在於擔心自己將龔固爾(Goncourt)和印象派紆尊降格,而使它們變得平凡無奇。然而我想反其道而行,反對這 些常見的觀念。因為我認為,十八和十九世紀發展的版畫重要性,在於它們顯現日本藝術中某種非常深刻的東西——很抱歉在秋山先生面前班門弄斧,他會改正我的 無知之言。它以及它確定的特徵似乎是出現在安平時代末年《妙法蓮華經》的插畫中,然後經由土佐派延續下來,並在據傳出自藤原隆信、曾讓馬樂侯為之驚豔的三 幅令人歎為觀止的肖像畫上大放異彩。這樣的東西一點也不屬於中國,我們可以將它定義為表現性線條以及色塊的二元性與獨立性。而版畫遠比其他技術都更能展現 此種獨立性,因為就性質來說,木刻本來就不利於筆刷的呈現;而我認為,相反地,那才是中國繪畫的特徵。然而,悖謬的是,在歐洲,此種圖畫與顏色各自的獨立 性與自主性風靡了印象派畫家,但這些人在他們的藝術中卻完全反其道而行。如果他們真的瞭解,日本版畫就不會導向莫內(Monet)、畢沙羅 (Pissaro)或西斯里(Sisley),而是引起一股回到安格爾的風潮:因為在他的作品中,可見到這令其同時代人震驚的同樣的二元性。

    最後,我想談一下料理,同時也對我如此庸俗的論題感到抱歉。但您們知道,料理的研究在我的書中有一定的角色,因為在我眼中,沒有什麼比人具體吞噬 自然世界的方式更為重要。而且,我必須坦白地說,我對日本料理一見鍾情,甚至從兩年前開始,我就在日常飲食中加入海苔與循規烹調的米飯。總之,我在日本嘗 試過各式料理,從三世(Sansei)料理到懷石料理,經過廚師冗長、豐富的炊煮,我覺得這當中也有著完全原創的東西;而且沒有什麼比這種完全沒有油脂的 料理更有別於中國的料理了。它端上的是純粹狀態的自然物產,並且讓享用者保有選擇搭配方式的主體性。

    因此,在圖像藝術與料理當中,我似乎察覺到有著至少兩個不變的因素。首先是一種力求簡單的精神與心境,一種孤立和分離主義。因為傳統純粹的日本圖 像藝術,就和純粹的日本料理一樣,都排除混搭並突顯基底元素。我也聽說——但不知是否為真——中國的佛教和日本佛教的差異之一,是在於中國不同宗派可以共 存在同一座寺廟裡;而在日本,從十一世紀以來,就有純粹天台宗的寺廟和純粹真言宗的寺廟。這同樣也是致力使各物原貌不相混合的表現。然而,同時在方法上的 力求精簡,也讓日本的精神對立於本次會議中經常被引述的作者本居宣長所稱的「中國式華麗累贅」。此種方法上的力求精簡,必然會使每個組成部分都具有多重意 義,例如,就料理而言,同一物產在味道之外,還可以具有季節性的涵意、美感的呈現,以及特殊的實質性。
     蟲鳴
    日文或許不是一種聲調語言,或勉強算是;但我會說我認為日本的文明是一種聲調的文明,當中的每項事物都同時屬於許多範疇;而我自問,這些事物所具 有的迴響、引人聯想的能力,難道不就是「物哀」這個神祕詞彙所蘊含的面相之一?若對於事物的豐富性抽絲剝繭,它們將意指著更多意義。我曾讀過一些報告,當 中提到一位日本神經學家角田忠信醫師,他在近期著作中證實,他的同胞和包括亞洲民族在內的其他民族都不同,他們是用左腦而不是右腦來處理昆蟲的叫聲。這表示,對他們而言,昆蟲的叫聲較屬於發音語言的範疇,而不是噪聲。此外,我們能想像西方小說中的主角,會像源氏一樣將遠地的昆蟲移運到他的庭院,以享受牠們 的鳴唱嗎?

    儘管有這些差異,十八、十九世紀的歐洲仍然能夠認識到日本藝術的根本價值,那是他們的藝術甚至無法相提並論的價值。我曾經強調,最古老的日本文學 能讓我們反思自己那些以不同方式架構的作品。就日本來說,它顯示出某些領域上和西方並駕齊驅,甚至凌駕西方。因此,在我們之間除了這些差異,也必然存在著 某種默契、某種對稱的關係和呼應。

    在日文中,當說話者要表達出門的意思時,似乎通常會隱隱傳達復返的意涵。而在我居留期間,也驚訝地發現,日本的工匠們鋸木或刨木的方向和我們相 反,他們是由外向內地將物體移向自己。最後,是在閱讀丸山真男精闢的著作《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英譯Studies in the Intellectural History of Tokugawa Japan)時,我才真正瞭解到,明治時代初期的日本想要迎頭趕上西方,並不是為了要向西方看齊,而是為了要找到防禦西方更好的方法。可以看到,這三個例 子中都存在一種向心運動,對立於西方所構想的離心運動;也就是在語言、工藝活動與政治思想這些如此不同的領域中,都有著同樣驚人的自制能力。

    順著我的玄想,我會將日本的明治時代與一個世紀前、一七八九年的法國相比較。因為明治時代代表著一種轉變,從封建制度(這個詞在此並未以嚴格意義 使用;我在這裡也聽到許多關於這個問題的精闢見解)轉變為資本主義;而法國大革命則是透過官僚的中產階級以及貪圖小地產農民們,同時瓦解了苟延殘喘的封建 制度和初萌現的資本主義。然而,法國大革命的推展是從上位開始,也就是要剝奪貴族們從封建制度中世襲的特權,但仍讓他們保有財富。而這或許也助長了只有貴 族才敢涉入的大企業的出現。十八世紀的法國和十九世紀的日本因此面臨著相同的問題:他們必須將人民整合入國家的共同體。若一七八九年的進展可與明治維新相 提並論,那麼或許十八世紀的法國就相當於歐洲的日本。

    最後,在結束之前,我想補充最後一點論述。那不再是以法國同事的身分,而是以美洲學家的立場提出的看法。這些年來,加州印地安人的許多語言,如溫 騰語(wintun)、麥都語(maidu),甚至或許所有被稱為「佩奴提語系」(pénutienne)的語言,都顯示出它們實際上可能都是咢畢-烏戈 爾語(ob-ougarienne),也就是西西伯利亞和烏拉爾語系(ouralienne)的語言。

    我並不打算去臆測烏拉爾-阿爾泰語系(ouralo-altaïque)的堅實性或脆弱性。但若如人們以往所認為,在北美的太平洋沿岸確實存在著 烏拉爾語系,那麼很顯然地,在同一個太平洋中會出現一種阿爾泰語言,就有著人們迄今沒有料想到的重要性。因為這麼一來,日本就有如一座沈積丘,它堆疊著許 多被發現和證實的連續地層,但它是座落在一個幾乎可稱是歐-美洲的磐岩之上,也只有日本能證實這個座石的存在。

    就此而論,若我能這麼說:對所有的論者而言,若他不是從月亮可見的一面,亦即從埃及、希臘、羅馬等古代世界以來的歷史,而是從月亮的隱蔽面,也就 是日本學與美洲學來考量歷史,那麼日本歷史的重要性將會與另一種歷史——古代世界與遠古時期的歐洲歷史一樣,具有關鍵性的地位。這麼一來,遠古日本就可能 扮演著介於歐洲和太平洋之間橋樑的角色。它和歐洲各自負起發展對稱歷史—既類似又對立—的責任。有點像是赤道兩邊季節的反轉,只是那是在另一個範疇以及另 一個軸心上的反轉。因此,不僅就本次會議的角度、法日之間的關係,甚且就一個更大的方向而言,日本對我們來說,都握有解開人類過去所遺留、極度神祕境地的 關鍵之鑰。





     2013.2.3
    http://mindblog.dericbownds.net/2013/01/piagets-shattered-hologram-of-aging.html

    Lévi-Strauss - "shattered hologram" of aging.

    I've been having a go at Jim Holt's popular book  "Why does the world exist? An existential detective story."  After three chapters of fascinating quotes from famous ancient and modern philosophers and scientists I skipped to the epilogue, and found a striking account given by the author of attending a small party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in celebration of the ninetieth birthday of Claude Lévi-Strauss. Lévi-Strauss was asked to give a little speech to the group, and begins with: 
    "Montaigne said that aging diminishes us each day in a way that, when death finally arrives, it takes away only a quarter or half the man. But Montaigne only lived to be fifty-nine, so he could have no idea of the extreme old age I find myself in today" - which, he adds, was one of the "most curious surprises of my existence."  He says he feels like a "shattered hologram" that has lost its unity but that still retains an image of the whole self. 
    Lévi-Strauss goes on to talk about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eroded self he has become - le moi réel - and the ideal self that coexists with it - le moi métronymique.  The latter, planning ambitious new intellectual projects, says to the former,  "You must continue."  But the former replies, "That's your business - only you can see things whole."  Levi-Strauss then thanks those of us assembled for helping him silence this futile dialogue and allowing his two selves of "coincide" again for a moment - "although," he adds,  "I am well aware that le moi réel will continue to sink toward its ultimate dissolution."
    What an incredible description of what we experience as we continually loose our brain cells during aging: a receding shadow of the richness of the world once integrated by their antecedent and larger ensemble. 

    The final lines of Holt's epilogue, and the book:

    Philosophy, n. A route of many roads leading from nowhere to nothing. 

    -AMBROSE BIERCE, The Devil's Dictionary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李敏勇「經由一顆溫柔心」詩的信使:《美麗島詩歌》《文明之光,國家之影》

    李敏勇出書《文明之光,國家之影》

    作為一個台灣詩人與文化評論者,多年來李敏勇在詩裡也在評論的視野裡不斷闡釋新國家新文明的重要,右為立委姚文智,左為歷史學家張炎憲。(記者陳奕全攝)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繼《文化窗景與歷史鏡像》、《尋覓家國願景》之後又一醒世力作,詩人李敏勇出版新書《文明之光,國家之影:一個詩人的台灣守望2011-2012》 一如文明之燈塔,持續透過書寫照見台灣未來的方向。
    作 為一個台灣詩人與文化評論者,多年來李敏勇在詩裡也在評論的視野裡不斷闡釋新國家新文明的重要。除了創作,李敏勇也出版詩解說、研究,譯讀當代世界詩,並 著有散文、小說、文學評論和社會評論集等約70餘冊。新書《文明之光、國家之影》是這兩年在《自由時報》的專欄集結,李敏勇說一方面希望留下見證,「也與 更多讀者對話,為我們台灣尚未真正形塑的新國家描繪激勵的圖像。」
    李敏勇觀察,從2008年到2012年這四年,台灣人民在政治欺罔中經歷 了政治倒錯,經濟困頓的年代,在台灣這個社會基盤上,人們支持著自稱「中華民國」的國家,外則面對國際的不承認,內則處於自我欺瞞,這不可能可以形成國家 重建的社會動力。對李敏勇來說,台灣的民主化和獨立化,意味的是自由與人權的追尋,「這樣的追尋遠大於政治權力的追尋。」李敏勇說他之所以在詩之志業,在 社會介入的實踐裡不曾終止,也不會終止的動力,「就是來自追求自由與人權的信念。」
    李敏勇說,在台灣這樣的特殊歷史構造中,台灣人的人格是 受到破壞與扭曲的,少數統治之所以能夠繼續,是因為被殖民症候群無法覺醒,「唯有不斷尋覓精神的亮光,才能從歷史的悲情中蛻化,形塑新國家。」李敏勇說, 近代時期就有脫胎換骨的日本、韓國;還有近幾十年來獨立新生的東南亞諸國,「台灣要將日本、國民黨中國的殖民傷痕,化為勳章,才能有動人的建國運動。」

    《美麗島詩歌》新書發表暨朗讀會——一個詩人的通行台語詩之路
    期:526日(星期六) 間:下午230~410 點: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玫瑰展演廳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4810號,近捷運雙連站)
    話:(022523-7547•(022560-5724
    詩人李敏勇陸長期關心母語創作,陸續用漢字台文發表了詩與歌,出版通行台語詩集《美麗島詩歌》,
    並將於526日在蔡瑞月舞蹈研究社的玫瑰展演廳舉辦「一個詩人的通行台語詩之路:《美麗島詩歌》新書發表暨朗讀會」。
    會中我們邀請到促成詩人創作〈流目屎的查某人〉的歌劇家曾道雄先生,
    以及多次指揮合唱團演唱蕭泰然與李敏勇合作歌曲的指揮家蘇慶俊先生,分享詩與歌謠、詩與音樂的融合與呈現;
    舞蹈家蕭渥廷女士則分享如何受到詩人詩作〈一個春天的童話——1947〉的感動,
    因而發想構思成舞步,讓詩的表現,有了視覺的動感,詩與舞的結合揮灑出最曼妙的姿態。
    中場詩人與音樂家將教唱詩作〈天佑台灣〉,藉由眾人的歌聲為台灣祈福。之後詩人則將朗誦詩作,分享自己的創作過程。
    本活動為免費講座,歡迎大家在初夏的午後,來到寧靜幽美的文化地景玫瑰古蹟,聽詩人讀詩、聽音樂家談詩與歌、聽舞蹈家談舞。
    李敏勇 玉山社出版公司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 敬邀
     --
     2011.8.27
     詩的信使:李敏勇. 作者:蔡佩君;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 2010年12月

    一個 揹著詩之行囊的人!
    他,凝視著週遭……
    溫柔是理解 嚴厲是堅持
    傳遞著一首又一首的備忘錄
    是心底的歌
    也是眼中所望出去的夢
    詩人說:「一首詩應該是一個許諾。」
    行走過蒼白失語的年代、在炎熱南方的海岸與林野間塗抹著一個又一個的孤獨與發問,青年詩人在荒湮漫漫的土地記憶中尋續前人的軌跡。<遺物>一詩和巴茲謝 克的開啟,詩人探索著那些復活生命的語字,現身於公共場域與私人領域的社會空間,在書寫見證之外,實踐著市民詩人李敏勇關於詩之為詩的理想。
    如同詩人於<備忘錄>一詩中所託:「……應許著以樹葉和花繪成旗幟的國度,號角吹出的奏鳴曲代替征戰之歌,因季節的嬗遞憂傷,因歡喜而落淚,愛惜每一個字,為言語剪裁合適的衣裳。」

    作者簡介
    蔡佩君
    1968年生,新竹市人,現為台北市民。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旅行書寫曾獲第三屆台灣文學獎,第七屆菊島文學獎;藝術評論曾 獲選第三屆「帝門藝評徵文獎」。翻譯作品有《前衛藝術理論》(1998)、《知識的騙局》(2002)、《多瑙河注》(2004)、《劍橋搖滾與流行音樂 讀本》(2005)、《利維坦與空氣泵浦》(2006),及哲學家漢娜.鄂蘭著作《共和危機》(1997)、《責任與判斷》(2008)、《政治的承諾》 (2010)等。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典藏人物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23 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序曲為你朗讀
    第一章 雲的語言(1947-1967)一、無聲
    二、南方
    三、紅樓
    四、水井
    五、遺物
    第二章 野生思考(1967-1977)一、笠
    二、「你寫下一行一行∕潔白的詩句」
    三、招魂祭
    四、「有了思想∕便不能不品嚐這份悲痛」
    第三章 見證的詩學(1977-1987)一、「我們僅能望著那面潮濕的旗」
    秋的詩人
    二、「真理∕以相反形式存在」
    作家,精神的政府
    三、「雪更加凌厲的落著」
    窗與鏡
    從語言和想像力的廢墟
    抵抗與自我批評
    第四章 傾斜島嶼(1987-2007)一、「夢的共和國」
    公民的違抗
    詩人的發言
    二、隱藏的風景
    三、「種一棵樹」—為二二八
    以詩為花
    愛與希望
    藝術的鎮魂
    第五章 詩之為詩(1987-2007)一、為一隻鳥
    麵包與花
    詩的禮物
    塞拉耶佛的大提琴手
    二、詩是……
    「為被壓抑的歷史」
    見證與告白
    三、奏鳴曲式
    第六章 詩人應許的國度(2000-)一、「我的國家∕只隱藏在我心裡」
    國家
    憲法
    二、「也許∕一棵樹可以說∕它是非政治的」
    「我的國家尚未形成」
    詩要干涉政治
    三、「在旅途中∕各種註腳……」
    以詩為地圖的旅行
    詩的信使
    後記跋:願為信使,以詩傳送信息
    註釋李敏勇年表
    李敏勇編著書目

    內容連載

    • 內文1
    • 2
    • 3

    §內文1

    第一章
    序曲:為你朗讀

    不寫時
    詩在心裡
    跳動
    在血管
    流轉

    下筆
    死去的生命
    在紙頁
    復活

    細心的閱讀人
    知道
    怎樣在語字裡
    探索
    (〈詩之為詩〉2006)

    「詩人是意義的信使。」李敏勇以這句話道出他四十載詩人志業的內涵。

    2010年,詩評散文《遠方的信使》出版,內容譯介世界不同國度五十位詩人各一首詩。每首詩都由詩人之筆傳譯,再以隨筆形式,導引讀者穿過「世界 詩的散步道」。他介紹書中的詩人和創作,有時對照自己當下的情境,而那情境總牽繫著他的關懷:遠方的國度和人,台灣島嶼的國度和人。

    詩人們「用語言呈現意識與情感的信息,傳達美的感受、善的意識、真實的信念、明確的生之目的,以及希望。」(《遠》3)選入書中的詩人和詩,以那樣的信息吸引著李敏勇,毋寧也是他對自我的定位。

    由冬轉春的時節,李敏勇的身影穿行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屏東、台東等地,以《遠方的信使》進行詩的朗讀會。每個城市都曾在他的生命過程中烙印 不同的記憶和感受。朗讀會上依不同人和狀況,沒有相同的開場白,但都透過詩人徐緩溫暖的語調,在解說和朗讀的過程中,團聚起熟識或不熟識的聆賞者之間一種 連帶感。他引介詩,像在介紹鄰人好友彼此認識,淺酌對飲間,詩人們也變成我們的朋友。

    他希望詩不只是作家書房中的東西。「讀詩應該就像平常生活中喝水,喝茶,咖啡,或酒,任何身分、任何職業的人都可以讀,都愛讀。」

    從1968年第一本詩集《雲的語言》以來,李敏勇不間斷地寫作,出版了十本左右的詩集、詩選。讀詩和譯詩的隨筆文集也有十多冊,他閱讀和介紹世界 詩人,包括台灣詩人。書寫之外,他現身於介於公共場域和私人領域的社會空間,朗讀分享自己或他人的詩,實踐著某種關於詩之為詩的理想。

    他是一個「細心的閱讀人」,探索那些復活生命的語字,和詩人不寫時在心裡跳動的詩。他希望其他人也是。

    他幾乎熟記每一首讀過的詩,在其中發現對寫作者自己以及所處社會的啟示。

    做為一個詩人,李敏勇其實是懷憂的。不只因為這社會的人們會「因為詩的難懂而失去面對詩的機會」;更因為「台灣有許多詩作的表現常常是語字深澀,意義空洞,或語字簡單意義空洞。這使得詩的讀者卻步,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意義的空洞化,是台灣歷史發展過程的某種病理癥候。


    最初無法抹滅的創傷在1947年,二二八事件。知識菁英的血腥屠殺,歧視性的文化政策,白色恐怖統治的思想戒嚴和利益收買,以及被消音的歷史。道德人格變 得不受重視,而文化相對於政治和經濟部門無足輕重,遑論其成員會被視為社會楷模。政治力有效阻礙文化部門建立極的影響力和發言權。
    影響貫穿三十八年的戒嚴,延伸到解嚴後的時空至今,在台灣具有影響力的是政客和資本家,不是文學家或藝術家。詩人寫著難懂或附和的詩,讓詩的語言更加邊緣化,一般人對於詩的閱讀產生障礙。人們變得不讀詩,或覺得沒有讀詩的必要。

    1947年出生,年輕時便立志為作家的李敏勇,對於這樣的過程感受深刻。他將自己視為二二八亡靈的再生,負有重建國家、改造社會、再生文化土壤的使命。

    而懷著這樣的歷史意識和政治覺醒,他寫詩,讀詩,介紹詩,翻譯詩,朗讀詩,並從詩人的角度出發,寫評論文章,必要時挺身參與社會,以行動介入。即便三十多年身在商業職場,詩才是他的志業。

    對他來說,詩的志業既包含藝術性和社會性,以詩為志業,社會介入就是不得不然。

    由於連結到二二八事件所產生對台灣歷史的認識,李敏勇最初從「戰後性」的角度閱讀台灣詩人,從其作品中挖掘被隱埋壓抑的詩史,詮釋日治時代台灣新文學抵抗和自我批判的傳統。

    李敏勇認為,長久以來,台灣的詩的教育,如果有的話,偏向修辭技巧,忽視意義,以至於「語言並不呼應現實,就像在畫一張沒有指向任何地點的地 圖」。反映在政治世界,語言欠缺誠摯性和可信性,「獨裁者可以宣稱民主,但又壓制言論自由,而政客可以信口開一堆沒有人相信他們會兌現的支票。人們不相信 說出來的話,統治者覺得不安,而被統治者則是不滿。」語言狀況因而充滿刻意誤導的指控、邪惡的語言和乏缺同情的暗示。一切使得是非更加難辨。

    他的閱讀和書寫,是為了重新建立符號和現實、語言和實踐的信任關聯。他說詩人的責任是「拯救語言」。

    李敏勇也從其他國家的戰後詩獲得這樣的體驗。

    在2007年獲頒國家文藝獎的感言中,詩人說譯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的當代詩歌,「帶給我對於詩與歷史,詩與現實,詩與政治,詩與文化的視野。」

    二次世界大戰毋寧是改變近代世界文明歷程的最大事件。文明所奠基的主體,人和人性,在科技發展和戰爭思維的雙軌巨輪下變形、輾碎、原子化,或滅 絕。大屠殺的浩劫(Holocaust),極權政體的出現,引發對道德的徹底重新思考。此外,戰後,舊國家有新版圖或新體制,而新國家需要新的正當性,世 界秩序在東西方兩極冷戰對峙的界定掩蓋下,激盪著新舊國家認同建構的風潮,透過民族神話或歷史詮釋,強化集體性、建設國家、發展經濟等的集體作為,糾纏著 個體追求自由和社會正義的課題。

    為了探尋這些國度的詩人在各自的歷史脈絡中提出什麼問題,又如何在藝術上給予解答,李敏勇專注譯讀二戰之後的當代詩創作。從亞洲的日本、韓國,橫 跨至東歐捷克、波蘭、羅馬尼亞、前南斯拉夫聯邦國家,往歐洲邊緣的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小國、希臘、愛爾蘭,繞道中東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世界,又千 里迢迢尋覓拉丁美洲國家的聲音。他探索著歐洲浩劫的見證,解讀共產體制謊言國度下的詩語,他讀沒有逃亡的人「為抽屜而寫」的詩,也聆聽放逐到不同國度、不 同語言的流亡者之歌。

    兩位外國詩人的詩業,李敏勇自認給予他在藝術與政治課題上深刻的啟發:生於帝俄治下立陶宛小村莊、以波蘭語寫詩的米洛舒(音:米沃許) (Czeslaw Milosz, 1911-2004),以及出生列寧格勒以俄語為母語的猶太裔詩人布洛斯基(Joseph Brodsky, 1940-1996)。對李敏勇來說,米洛舒的波蘭性,和布洛斯基的個人性,是藝術如何回應強迫性集權體制的典範。

    米洛舒經歷了德國戰領下的華沙,也經歷過大屠殺,波蘭落入鐵幕之後,社會主義寫實主義成為波蘭作家唯一被允許的寫作模式時,他決定離開,為了不接受共產主義對於智性的壓迫,為了詩的自由。李敏勇翻譯米洛舒的〈咒語〉:

    人類的理性是美麗而無可匹敵的。
    沒有障礙、沒有鐵蒺藜、沒有低俗書籍,
    沒有放逐的句子能勝過它。
    它以語言建立宇宙的意理,
    並指引我們的手因此我們以大寫字母
    書寫真理和正義,以小寫字母書寫謊言和壓迫。

     這樣的詩敲打著李敏勇的心,「嚴肅而高尚」的詩句,給代表絕望的敵人施以咒語。米洛舒堅持以母語書寫,即使它被「官方謊言的共謀者」所玷污,或者說正是因 為它被污染了,所以詩人要透過不斷的書寫而拯救它。流亡美國時他透過翻譯為波蘭和世界搭建文學的橋梁。1990年他帶著諾貝爾獎得主的光環,返回波蘭古城 克拉考夫並永久定居。米洛舒的愛國主義有著突出的個人性,究其根本那是奠基於他做為詩人的信念和堅持,結合詩和哲理,為良善服務。

    布洛斯基帶來另一個角度的啟發。這位詩人宣示:「詩應該干涉政治,直到政治停止干涉詩」。在詩中尋找詩語言可能性的布洛斯基,在俄國被當作「社會寄生蟲」而下獄。如果政治對於詩的干涉意味著國家體制對個人自由的干涉,那他不要國家。

    這位以俄語寫詩、以英語寫散文的詩人,充分了解文學藝術強調的是個體性。布洛斯基1987年諾貝爾獎的受獎致辭說道:當「公共利益的捍衛者、大眾的統治者、歷史所需的代言人」要求齊心合力、集體行動的時候,只會在詩和文學裡發現眾聲喧嘩。

    他說:「圖書館比國家強大,帝國不是依靠軍隊而是依靠語言來維持的」。他在美國催生了讀詩月,「他夢想詩在便利商店販賣/就像一杯咖啡/生活中隨處可及」(〈流亡的詩人〉2010)。

    這也正是台灣詩人的夢想。

    書寫和閱讀有熱絡的對話情境,文學便會產生積極的效應。

    「詩只是語言條件,詩人以詩發言,如果沒有被閱讀,它只是存在,寫完放在桌上,不會產生效應,這是詩的無力,也是文化上的無力。但如果更多人去讀,體會出意義,就會形成運動性。」

    詩人在他所譯介的東歐詩人的詩篇,特別是波蘭和捷克,看到文化藝術展現的現實影響力。這力量讓他們在第一次自由選舉中就淘汰共產黨的統治。「那些 社會裡的文學家和藝術家在歷史反思的範疇裡探索,那樣的藝術具有感動力,而社會成員吸收了語言中表達的理念,在機會到來的時候起而實踐某種藝術中所傳達的 目標。」

    在實際參與方面,李敏勇以「市民詩人」,意即「公民詩人」的角色期待自己。

    對他來說,公民意識(citizenship)意味著勇於承擔對國家的權利和義務的雙重責任,也見諸對於個人自由的積極追求,和對民主程序的重視。

    公民意識關聯著文學和藝術:人們在文學、藝術中進行意義的探索,善與美的判斷,這過程是與自我的對話,也是與他者的對話,而對話是一個公民為主的共同體形成的倫理條件。在意義辯證和價值選擇過程的基礎上建立的社會,文化力便可以抗衡政治力和經濟力設定的遊戲規則。

    以詩的力量
    我們嘗試某種革命

    在意義被喚醒時
    誰說不可能
    (節自〈夜晚在航機上讀詩〉1997)

    對只閱讀李敏勇評論的人來說,嚴格的歷史和道德檢驗者,似乎就是這位數十年來積極以論述和行動介入公共議題和歷史反思的詩人的全部形象了。
    但評論家說:「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不是政治的氛圍使然,他不會那麼劍拔弩張。」

    朋友說:「他即使在批評的時候也是溫柔的。」

    面對台灣大環境的政治條件,詩人堅持著年輕時就懷抱的理想,走在文學的道路上,像已逝的台灣詩人陳秀喜所期待,「也許一首詩的重量/可以傾倒地球」,那其實是對於任何最終理想之實現的一種溫柔的等待。

    詩人並不見得真的想透過詩的力量進行現實的革命,但他多年來從閱讀不同國度的詩人作品中「體會一生思想的課題」;透過分享的朗讀,他希望讓更多人接收到藝術的善美信息,而思索起那信息對於自己的意義。也許,有朝一日,內心意義的呼喚會成為公民行動的基礎。

    李敏勇曾經感嘆:「冬日於昏黃燈光下閱讀一首詩而思索生活,獲得生命的勇氣,已經變成很古典的情境而不存在我們的社會。」我卻曾在天光熠耀的街頭,看見銀髮詩人在等待紅燈轉綠的片刻,捧讀手中的新詩集。

    或許在每個生命乍醒時,會因為一行詩的感動,而在未來挽回那失落的情境?


     --
     2007
    11月8日 hc與明目之友相約請李先生在
    12月6日1530-1700在溫州街64號發表新書

    不過他後來發現當天他必須到苗栗向扶輪社演說
    看來必須請人代表出席



    "本屆國家文藝獎文學類得主李
    敏勇今天為他翻譯的日本、韓國新詩─「經由一顆溫柔心」新書舉行發表會;李敏勇認為台灣和日本、韓國在戰後有相同的命運,他以詩來貫穿,延伸到心靈動向。"
    "李敏勇以「面對熾熱的光」,喻指日本人身心承受戰爭的罪與罰,以及原爆的陰影,書中收錄了嵯峨信之、宗秋月等日本詩人的作品。 反觀戰後國家因此分裂的韓 國,和台灣一樣曾經歷過強人政治,不過韓國人民也一次次以革命推翻集權。李敏勇以詩人柳致環的《我死時讓我成為岩石》為例點出,「韓國的民族性格強,韓國 詩人常以『岩石』象徵堅定的心智和傲然的靈魂」。"

    陳總統頒獎國家文藝獎李敏勇等七位得獎人
    中央通訊社 - 2007年10月26日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二十六日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今天舉行「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今年獲獎的七位得主為電影導演王童、詩人李敏勇、設計家林磐聳、 建築師姚仁喜、舞者許芳宜、說唱藝術家楊秀卿,及表演藝術家魏海敏。總統陳水扁出席典禮頒獎並肯定得獎人在藝術 ...
    藝文界盛會國家文藝獎屆屆相傳
    中央通訊社 - 2007年10月26日
    今年國家文藝獎在文學、電影、美術、音樂、舞蹈、建築、表演藝術等類別中,評選出七位傑出的藝術家,分別為電影導演王童、詩人李敏勇、設計家林磐聳、 建築師姚仁喜、舞者許芳宜、說唱藝術家楊秀卿,以及表演藝術家魏海敏。 主辦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表示,今年七位頒獎 ...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李敏勇先生

    李敏勇(1947~)台灣屏東恆春人。大學修習歷史,而文學為其重要的志業,寫詩、散文、文學與文化評論。

    李 敏勇創作逾四十年,主要有詩、散文、評論等,詩作常涉及政治,但並不是只要政治,不要詩的作者。相反的,是一位對於詩之為物持有崇高信念的詩人。一九六○ 年代中期開始發表作品,已出版《暗房》、《鎮魂歌》、《野生思考》、《傾斜的島》、《心的奏鳴曲》、《雲的語言》、《戒嚴風景》、《青春腐蝕畫》詩集,並 有漢英對照詩選《如果你問起》,漢白對照詩集《思慕與哀愁》、CD詩集《一個台灣詩人的心聲告白》。另有小說、散文、評論、研究集等三十多冊。( Findbook > 關鍵字> 李敏勇 關於李敏勇 大約有76 本書籍,這是第1 至10 項。 Chinese-English Poetry Collection by Lee Min Yung,圓神出版社, 2001-11-02 ...)

    曾任笠詩刊主編、台灣文藝社長、台灣筆會會長、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圓神出版事
    業機構社長、台灣和平基金會董事長。現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台灣文學家訪談錄_訪李敏勇_1
    了解詩人,最好的方法是讀他的作品,我們再來讀一首李敏勇先生的詩──〈種子〉。 ... 莊紫蓉感謝詩人李敏勇先生和我們談詩,討論詩的閱讀與寫作。 ...


    [HI-ON]鯨魚網站李敏勇專攔

    詩之志(07/21, 李敏勇); 見證解嚴二十年,糾葛的政治病理(07/15, 李敏勇); 枷鎖斷痕(07/14, 李敏勇); 轉型之不正義(07/07, 李敏勇) ...





    十月二十三日
    鍾先生

    李敏勇兄這次榮獲國家文藝家
    想找幾個文友聚會
    訂於11月8日中午12:30
    先在明目書社集合
    他要宴請大家
    請你有空通知各位文友......

    有關《日本200年》(暫定書名)的撰寫
    基本上我有幾個方案
    下次碰面時再討論
    再敘

    邱振瑞

    基甸的號角1968 Gideon's Trumpet : Anthony Lewis 1964/ 王健壯:等待台灣的路易斯 2013

    1. Amazon.com: Gideon's Trumpet (9780679723127): Anthony Lewis ...

      www.amazon.com/Gideons-Trumpet-Anthon... - 頁庫存檔 - 翻譯這個網頁
      Amazon.com: Gideon's Trumpet (9780679723127): Anthony Lewis: Books.
    2. Gideon's Trumpet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n.wikipedia.org/wiki/Gideon's_Trumpet - 頁庫存檔 - 翻譯這個網頁
      Gideon's Trumpet is a book by Anthony Lewis describing the story behind Gideon v. Wainwright, in which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ruled that ...

    Gideon's Trumpet [Paperback]

    Anthony Lewis (Author)



    A history of the landmark case of James Earl Gideon's fight for the right to legal counsel. Notes, table of cases, index. The classic backlist bestseller. More than 800,000 sold since its first pub date of 1964.


    Product Details

    • Paperback: 288 pages
    • Publisher: 1964/ Vintage (April 23, 1989)
    • Language: English



    基甸的號角 香港: 今日世界 1968
    基甸的號角
    作者: 安東尼˙路易士(Anthony Lewis)
    出版社: 臉譜
    書系: 一本書
    出版日期: 2006
    一個累犯罪犯,不甘心自己在法庭沒有受到公平的審判,於是投書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要求由聯邦最高法院指定免費律師為他辯護。

    這個在聯邦最高法院司空見慣的赤貧身分上訴事件,後來卻演變成美國司法行政史上影響頗鉅的知名案例。爾後,公設辯護人成為美國司法行政上的必要條件。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安東尼.路易斯(Anthony Lewis),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娓娓道來這樁有名司法事件的經過,同時也在文中穿插美國司法行政史上的重要案例與制度更迭、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內部運作的 情形,諸如九位大法官的職責與分工、助理書記的職務,以及各州最高法院等等與聯邦最高法院之間的權力爭議等等。路易斯的《基甸的號角》,引領讀者對美國司 法行政系統與司法行政史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名家推薦】
    ◎「如果這個名叫基甸的罪犯,沒有靠坐在監獄的牆邊……寫信給最高法院……美國龐大的司法體系,還是會照樣運轉。但是基甸寫了那封信,最高法院也當回事研究了他的案情……於是乎整個美國司法史為之改觀。」~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原本只是一個悲苦平凡罪犯的感人故事,沒想到卻成了美國憲法的里程碑。」~保羅.佛洛德(Paul A. Freund), 哈佛法學院


    ******
    2013.4.22

    【周一專欄】王健壯:等待台灣的路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