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月《澄輝集──古典詩詞初探》台北:文星,1967;洪範,1993
這本書是作者對古典詩詞地初探,是作者早期(約有34年前)所寫的第一本論文集,書中大部分的文章與六朝詩或六朝詩人有關,有曹操、曹丕、曹植、謝靈運、顏延之、周邦彥、陶淵明及南朝詩的分析。
雖是作者年輕時之作品,卻是個人讀書的真正心得,用心咀嚼詩人的作品,重視作品的本身,只有確實讀原著原典自我深思,才能建立比較充實而獨立的思想體系。
-----【作家第一本書】23 林文月/澄輝集
文/鐘麗慧 2012
林文月(1933~ )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縱橫中國古典文學與現代散文創作;遊走於中文與日文文學之間,不愧是天之驕女!
她就讀台灣大學中文系大三時決定,以研究「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的為人及其詩篇」,撰寫大學畢業論文(當年大學要寫畢業論文),長達五萬字。讀研究所時,將畢業論文整理為獨立篇章,發表在夏濟安主編的《文學雜誌》上,由於她見解獨到而文筆清麗,頗受歡迎。
此外她陸續發表古典文學論文,獲得文星書店青睞,一九六七年以《澄輝集》書名出版,編入風行當時的《文星叢刊》。
林文月說:「當初取書名為《澄輝集》,是引用六朝詩人謝莊〈月賦〉裡的句子『生清質之悠悠,降澄輝之藹藹』,因書中大部分文章與六朝詩或六朝詩人有關;另一方面「澄輝」也象徵著我的名字。」
同為台大教受的柯慶明肯定:「林文月教授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六朝與唐代。她對曹氏父子、陶謝、山水、官體、田園、遊仙等詩型的論述,已成為當代學者後續研究的依據。」
此後林文月因前往日本京都大學研究比較文學,而開創戰後中日古典文學比較交流之先河,及翻譯日文經典作品之大業;也因寫《京都一年》散文集,而陸續出版近二十本散文集,橫跨古典研究與散文創作,游刃有餘。
我想有系統的找郭先生的資料,而網路上有不少郭豫倫和林文月的照片。不過齊邦媛先生的回憶錄這樣記林先生:二○○一年丈夫郭豫倫過世後,她獨居在舊金山,和一雙兒女感情親密………
2013年林先生80大壽.....當選日本重要研究機構
林文月(I)
林文月《遙遠》台北:洪範,1981
很少人會像我,《遙遠》選其中的《我所期望於大學生的》印象最深刻 ,因為它肯定我1972-73年在東海大學對中文系教育失敗的觀察......
雖是作者年輕時之作品,卻是個人讀書的真正心得,用心咀嚼詩人的作品,重視作品的本身,只有確實讀原著原典自我深思,才能建立比較充實而獨立的思想體系。
-----【作家第一本書】23 林文月/澄輝集
文/鐘麗慧 2012
林文月(1933~ )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縱橫中國古典文學與現代散文創作;遊走於中文與日文文學之間,不愧是天之驕女!
她就讀台灣大學中文系大三時決定,以研究「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的為人及其詩篇」,撰寫大學畢業論文(當年大學要寫畢業論文),長達五萬字。讀研究所時,將畢業論文整理為獨立篇章,發表在夏濟安主編的《文學雜誌》上,由於她見解獨到而文筆清麗,頗受歡迎。
此外她陸續發表古典文學論文,獲得文星書店青睞,一九六七年以《澄輝集》書名出版,編入風行當時的《文星叢刊》。
林文月說:「當初取書名為《澄輝集》,是引用六朝詩人謝莊〈月賦〉裡的句子『生清質之悠悠,降澄輝之藹藹』,因書中大部分文章與六朝詩或六朝詩人有關;另一方面「澄輝」也象徵著我的名字。」
同為台大教受的柯慶明肯定:「林文月教授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六朝與唐代。她對曹氏父子、陶謝、山水、官體、田園、遊仙等詩型的論述,已成為當代學者後續研究的依據。」
此後林文月因前往日本京都大學研究比較文學,而開創戰後中日古典文學比較交流之先河,及翻譯日文經典作品之大業;也因寫《京都一年》散文集,而陸續出版近二十本散文集,橫跨古典研究與散文創作,游刃有餘。
王孝廉、郭豫倫
記得9月是林文月先生的80歲大慶,我有機會參加臺大為她辦的國際研討會,結論那場,後來才知道隔座是她女兒。去參觀她的文物展,從影片等略知林先生和家人……..。
會後,找出林先生的大部分散文作品拜讀,當然知道林先生洪範版的幾本書,封面是她先生設計的郭豫倫。
近兩天,買到王孝廉的小說《彼岸》: 1985年1月出版同年9月3版.......我以前都只讀王先生的學術作品,讀他的小說當然可以了解他的另外面向。他在"自序"說葛浩文教授曾將書中兩篇《塵海三色》和《平戶千里》翻譯成英文....... 『郭豫倫先生為我設計此書和另一本散文集《船過水無痕》的封面,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十分好的紀念。』我想有系統的找郭先生的資料,而網路上有不少郭豫倫和林文月的照片。不過齊邦媛先生的回憶錄這樣記林先生:二○○一年丈夫郭豫倫過世後,她獨居在舊金山,和一雙兒女感情親密………
2013年林先生80大壽.....當選日本重要研究機構
大学共同利用機関法人 人間文化研究機構 (National Institutes for the Humanities)
的"日本研究功勞賞`".....第3回人間文化研究機構日本研究功労賞授賞式及び記念講演のご案内
当機構では、海外における日本研究のプレゼンスが相対的に低下している現状に鑑み、YKK株式会社様の協力のもとに、海外の優れた日本研究者の顕彰をとおして日本への理解を深めるとともに、海外での日本研究の興隆と促進に資することを目的に、人間文化研究機構日本研究功労賞の授与を行っています。
この賞は、海外に在住し、日本に関する文学や言語、歴史や民俗・民族、文化や環境などの研究において学術上特に優れた成果をあげた研究者に対して授与するものです。
このたび、第3回目の受賞者を国立台湾大学名誉教授 林 文月(LIN Wen Yueh)氏に決定し、下記のとおり授賞式及び記念講演を開催いたします。
平成25年10月吉日
大学共同利用機関法人 人間文化研究機構長 金 田 章 裕
■ 日 時: 平成25年12月10日(火) 15:00―16:30
・授賞式 15:00―15:20
・記念講演 『平安朝文学の中国語訳』 15:30―16:30
■ 会 場: 日本学士院
〒110-0007 東京都台東区上野公園7-32
(TEL)03-3822-2101
■ 講 師: 林 文月(LIN Wen Yueh)氏
■ 定 員: 100名(先着順)
■ 聴 講: 無料
■ 申込方法: 聴講をご希望の方は、往復はがきまたはE-mailにて「記念講演参加希望」と明記のうえ、住所・氏名(ふりがな)・電話番号を記入し、以下申込先までお申し込みください。
※ 締め切り平成25年11月29日(金)(締め切り前でも定員に達し次第、締め切ります)
※ 締め切り平成25年11月29日(金)(締め切り前でも定員に達し次第、締め切ります)
■ 申込先
〒105-0001 東京都港区虎ノ門4-3-13 ヒューリック神谷町ビル2階
人間文化研究機構 総務課 総務係
(Mail) soumu☆nihu.jp(☆を@に変えてお送りください)
チラシを見る (PDF形式:3MB)
〔問い合わせ先〕
林文月《遙遠》台北:洪範,1981
很少人會像我,《遙遠》選其中的《我所期望於大學生的》印象最深刻 ,因為它肯定我1972-73年在東海大學對中文系教育失敗的觀察......
目次
序《心靈的契合》琦君
《遙遠》
《春殘》
《庭園的巡禮》
《過北斗》
《記憶中的一爿書店》 (爿 (讀"辦")是江蘇話)
《給母親梳頭髮》
《給母親梳頭髮》
《姨父送的蝴蝶蘭》
《那間社長室》
《在喀刺蚩機場》
《翡冷翠在下雨》
《義奧邊界一瞥》見
《『國文研究資料館』印象記》
《以文會友》
《同在異鄉為異客》
《十年憶昔》附記: 祭吉川幸次郎先生
《雨遊石山寺》
《福岡速寫》
《愛國保種為己任的連雅堂》
《我所期望於大學生的》
《那間社長室》
《在喀刺蚩機場》
《翡冷翠在下雨》
《義奧邊界一瞥》見
《『國文研究資料館』印象記》
《以文會友》
《同在異鄉為異客》
《十年憶昔》附記: 祭吉川幸次郎先生
《雨遊石山寺》
《福岡速寫》
《愛國保種為己任的連雅堂》
《我所期望於大學生的》
《講臺上和廚房裏》
附錄
《林文月的希望》(郭豫倫)
後記
他們在島嶼寫作|特輯|
【文學院交響──我看《讀中文系的人》林文月】
◆楊佳嫻 清華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我進台大讀書時,剛好是在上世紀與這世紀的交口上。
老建築十三道溝痕磚切分著亞熱帶日光,貓頭鷹雕飾仍居高臨下,回環宛轉的X型樓梯交錯伸向文學院兩側內廊,梯壁上鏤空裝飾,古老而華貴。在這棟歷史不足一百年,卻彷彿累積了千百代靈魂輻射的處所,聽一堂課,也像是同時聽見好幾堂課、好幾門知識在內部迴響。這裡擁有太多歷史了,裂痕與灰塵都有來歷,知識引用著知識,感悟引用著感悟,空間也引用著記憶裡的空間。
我來到的時刻,在中文系這一側廊廡,臺靜農與鄭騫這兩位「老師的老師的老師」已經去世,柯慶明所謂「昔往的輝光」,而林文月教授也早已退休。似乎「余生也晚」,其實不然。不在場,並不意味著真正的缺席,他們傳承結織的知識與人格,以及無數環繞著他們的傳說,不管是師承、友誼、愛情、政治、學術,均成為台大重要的文本內容,隨著一代代人的轉述、聆聽、再轉述,變成了巨大的,空氣一般可是又有重量的存在。來這裡讀書前,我已不感到陌生,完全拜這些文學作品、學院傳說所賜。
一天,六朝文論課上,齊益壽老師進來時沒挾著書,他說:「今天不上課!到圖書館去!林文月老師回來了!」即使是研究生,心態跟大學生也差不多,只是比較矜持,大家沒有即刻發出「耶」的歡叫,而只是在臉上浮出鬆了口氣的喜色,吱吱喳喳地收著書包,推開老舊木門,三三兩兩下樓去。椰林大道盡頭的總圖書館,原來是林文月教授手稿捐贈典禮。已經聚集了好些師生在場,才啟用不非常久的新總圖內部彌渙一種高貴金黃的光色,遠遠一位粉紅套裝,髮式鬈曲微觸肩上,立姿挺直的女性,似是人群焦點。身旁學長姊指點:「那位就是了!」那一年,大概是林教授六十七歲罷,我是第一次見到她,驚嘆於這個年歲而仍能保持的風華。
又隔了幾年,在與林海音女士有關的什麼活動,晚上留下來和一眾師長們吃飯,與林文月教授、楊牧夫婦等同在一桌。當然,那時候我早已讀過《飲膳札記》,看過那張1983年他們兩人與臺靜農、齊邦媛、殷張蘭熙等人的聚餐合照。餐桌上我最小,就默默聽他們說話,你來我往,你提這個線頭我提那個線頭而拉起的一大張記憶之網,偶爾他們談到「現在的年輕人」如何如何時就會望向我,大概是希望我補充一下觀點。餐後,與林教授、歐茵西教授同車回台大那一帶,我坐前座,從後照鏡裡可以看到街上光影如何投射在她們的面頰,笑聲如星燼散落,眼神如燭火,有點閃爍,但都是明亮。
林文月教授36歲因為京都一行,而始有第一部散文集《京都一年》誕生。陳芳明教授在紀錄片中謂之為「遲到」,我倒不這麼覺得。固然,藝術崇尚天才,歷來總是更注重早發的心靈,就散文這個文類來說,未必如此。何況,看〈我的同學鄭清茂〉一文,「我與清茂又不約而同,有時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散文小說一類的創作」云云,顯見得早有嘗試。如臺靜農諭示學生寫文章應「簡潔明快,寧澀勿流」(見〈臺先生和他的書房〉),少年時可能不大能領會得。我即是少年時開始零零星星讀林教授文章,雖然覺得清淡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當時並不非常愛看。回想起來,原因也不難理解。二十二、三歲時,有次與周志文老師談天,他說喜歡周作人,我說喜歡魯迅,他笑了:「都是這樣的,你還年輕,當然喜歡魯迅。」文章怎樣是「質而實綺,臞而實腴」?怎樣是「澀味」與「簡單味」?好像裡頭有一種天性,又有一層修為。現在我也微近中年,一樣愛魯迅,但是周作人倒比較看得進去了。更不要說還比周作人再腴麗一點的林教授文章。
林文月教授曾說「我不太相信靈感」,她比較相信積累。
在她至今全部的散文集裡,以書事與人情為大宗,前者往往與後者聯繫,而後者由另外再伸出追索家族史事人物一脈,最後再回到書上。確實是積累方能得,有溫潤的學者氣息。而又以自然為美學依歸,要經營而不露雕鑿,看來清淺的文字裡其實折藏著許多可以反覆閱讀的意味。
或許,就像那件林教授一直忘懷不了的黑衣裳,素黑上翻出一點點斑斕浪花,輝映出那黑的沉厚,而斑斕是有底子的。
摘自《文訊》,完整篇章請見第362期(2015年12月號),
附錄
《林文月的希望》(郭豫倫)
後記
他們在島嶼寫作|特輯|
【文學院交響──我看《讀中文系的人》林文月】
◆楊佳嫻 清華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我進台大讀書時,剛好是在上世紀與這世紀的交口上。
老建築十三道溝痕磚切分著亞熱帶日光,貓頭鷹雕飾仍居高臨下,回環宛轉的X型樓梯交錯伸向文學院兩側內廊,梯壁上鏤空裝飾,古老而華貴。在這棟歷史不足一百年,卻彷彿累積了千百代靈魂輻射的處所,聽一堂課,也像是同時聽見好幾堂課、好幾門知識在內部迴響。這裡擁有太多歷史了,裂痕與灰塵都有來歷,知識引用著知識,感悟引用著感悟,空間也引用著記憶裡的空間。
我來到的時刻,在中文系這一側廊廡,臺靜農與鄭騫這兩位「老師的老師的老師」已經去世,柯慶明所謂「昔往的輝光」,而林文月教授也早已退休。似乎「余生也晚」,其實不然。不在場,並不意味著真正的缺席,他們傳承結織的知識與人格,以及無數環繞著他們的傳說,不管是師承、友誼、愛情、政治、學術,均成為台大重要的文本內容,隨著一代代人的轉述、聆聽、再轉述,變成了巨大的,空氣一般可是又有重量的存在。來這裡讀書前,我已不感到陌生,完全拜這些文學作品、學院傳說所賜。
一天,六朝文論課上,齊益壽老師進來時沒挾著書,他說:「今天不上課!到圖書館去!林文月老師回來了!」即使是研究生,心態跟大學生也差不多,只是比較矜持,大家沒有即刻發出「耶」的歡叫,而只是在臉上浮出鬆了口氣的喜色,吱吱喳喳地收著書包,推開老舊木門,三三兩兩下樓去。椰林大道盡頭的總圖書館,原來是林文月教授手稿捐贈典禮。已經聚集了好些師生在場,才啟用不非常久的新總圖內部彌渙一種高貴金黃的光色,遠遠一位粉紅套裝,髮式鬈曲微觸肩上,立姿挺直的女性,似是人群焦點。身旁學長姊指點:「那位就是了!」那一年,大概是林教授六十七歲罷,我是第一次見到她,驚嘆於這個年歲而仍能保持的風華。
又隔了幾年,在與林海音女士有關的什麼活動,晚上留下來和一眾師長們吃飯,與林文月教授、楊牧夫婦等同在一桌。當然,那時候我早已讀過《飲膳札記》,看過那張1983年他們兩人與臺靜農、齊邦媛、殷張蘭熙等人的聚餐合照。餐桌上我最小,就默默聽他們說話,你來我往,你提這個線頭我提那個線頭而拉起的一大張記憶之網,偶爾他們談到「現在的年輕人」如何如何時就會望向我,大概是希望我補充一下觀點。餐後,與林教授、歐茵西教授同車回台大那一帶,我坐前座,從後照鏡裡可以看到街上光影如何投射在她們的面頰,笑聲如星燼散落,眼神如燭火,有點閃爍,但都是明亮。
林文月教授36歲因為京都一行,而始有第一部散文集《京都一年》誕生。陳芳明教授在紀錄片中謂之為「遲到」,我倒不這麼覺得。固然,藝術崇尚天才,歷來總是更注重早發的心靈,就散文這個文類來說,未必如此。何況,看〈我的同學鄭清茂〉一文,「我與清茂又不約而同,有時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散文小說一類的創作」云云,顯見得早有嘗試。如臺靜農諭示學生寫文章應「簡潔明快,寧澀勿流」(見〈臺先生和他的書房〉),少年時可能不大能領會得。我即是少年時開始零零星星讀林教授文章,雖然覺得清淡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當時並不非常愛看。回想起來,原因也不難理解。二十二、三歲時,有次與周志文老師談天,他說喜歡周作人,我說喜歡魯迅,他笑了:「都是這樣的,你還年輕,當然喜歡魯迅。」文章怎樣是「質而實綺,臞而實腴」?怎樣是「澀味」與「簡單味」?好像裡頭有一種天性,又有一層修為。現在我也微近中年,一樣愛魯迅,但是周作人倒比較看得進去了。更不要說還比周作人再腴麗一點的林教授文章。
林文月教授曾說「我不太相信靈感」,她比較相信積累。
在她至今全部的散文集裡,以書事與人情為大宗,前者往往與後者聯繫,而後者由另外再伸出追索家族史事人物一脈,最後再回到書上。確實是積累方能得,有溫潤的學者氣息。而又以自然為美學依歸,要經營而不露雕鑿,看來清淺的文字裡其實折藏著許多可以反覆閱讀的意味。
或許,就像那件林教授一直忘懷不了的黑衣裳,素黑上翻出一點點斑斕浪花,輝映出那黑的沉厚,而斑斕是有底子的。
摘自《文訊》,完整篇章請見第362期(2015年12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