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台灣文學史長編》/ 《名人,這一天》(蔡漢勳)


台灣文學史上頭一遭! 台灣文學史長編新書發表2013.12.12
《台灣文學史長編》作者群合影。
《台灣文學史長編》作者群合影。

     台灣文學史上頭一次!集合文學界青壯輩學者群策群力撰寫的《台灣文學史長編》出版了!

     文化部所屬國立台灣文學館自2010年啟動「台灣文學史長編編寫計畫」,動員國內台灣文學史研究者,耗時3年,深入探索文學史的發展脈流,提出以「原住 民口傳文學」為始的概念,突破固有文學史以漢文學為始的觀念,並以我手寫我口的「母語文學」為終,完成33冊文學史著作。

     台文館指出,《台灣文學史長編》是第一次集合台灣文學專業人力完成的文學大工程,讓所有想要了解台灣、台灣文學的民眾,有最直接的入門書可讀;大專院校研習相關課程者,有讀本可研究;深入研究者,有文本可參考、進而深耕探討,意義重大。

     《台灣文學史長編》新書發表會,12月12日上午10:00在文化部藝文空間舉行,由本套書的總編李瑞騰館長擔任主持人,邀請1990年代起即開展台灣 文學史研究領域、推動台灣文學進入大專院校並學科化的清華大學陳萬益教授,以及長期致力於台灣文學史料及文學史工作的台灣師範大學許俊雅教授進行座談,而 長編作者廖瑞銘、董恕明、陳國偉、陳徵蔚、徐慧鈺、王嘉弘、陳淑容、陳康芬、趙勳達、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前董事長李魁賢老師等人皆出席發表會,場面溫馨感 人。

     李館長表示,在台灣文學史的發展脈絡裡,自大家所熟悉的漢文學傳統詩文之外,台灣文學史長編以原住民口傳文學作為第一本,實有其難得的開展性,而按時間 先後次序所發展的漢文學史,也作了細部觀察,進入1970年代以後,則以寫作類型為區分,提供全方位的台灣文學史,李館長期待這樣一次的創舉,可以產生其 他效應,激發更多的思維及想法。

     許俊雅教授主持長編寫作計畫的前期研究,除了肯定三年內即將33冊書完成的可貴性外,也分享了自身參與台灣文學史書寫的歷程,新出土的資料、新史觀的展 現,都是難得可貴,期待這套書能成為大專院校閱讀、教學的參考。陳萬益教授回顧自己在1995年參與的一場文學座談,內容關於「台灣文學是什麼」,在場與 會學者提到台灣文學應要用加法而非減法,這使他感受深刻。

     陳教授也提及自1990年代以後,區域文學的發展曾經蓬勃,這也是文學史發展上值得被記憶的時代。陳教授肯定長編著作是具有學術性的,在台文館成立十週年之際,能有這樣一套書出版,值得肯定,對於出版後的批評也會是以後重要的發展參考。

     「台灣文學史長編計畫」邀請36位學者撰寫、20餘人審訂、編纂、終能出版。這一道文學長河,從「原住民口傳文學」開始,由《山海的召喚──台灣原住民 口傳文學》作為長編第一本,接著才是明鄭時期「漢文學的萌芽」:《離散與落地生根──明鄭時期台灣漢文學的發展面貌》,最後則是《母語文學》。

     台文館表示,台灣文學史的書寫,應隨著史料的出土,更加周全的梳理台灣文學的發展脈流,經歷了振葉尋根,自明鄭以降,歷經清領、日治以及戰後,不同時期 的文學現象,長編一方面彰顯其宏觀性,對於文學與政經環境的對應關係,重要的思潮、社群、流派與論爭等,都放大特寫;另一方面,對於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所 形成的作家群體、時代文體、特種文類等,亦將盡可能做到細部觀察。

     台文館希望《台灣文學史長編》能為台灣文學史出版開創新局面,拋磚引玉,吸引更多人關心、投入台灣文學史書寫。
《台灣文學史長編》總共33冊,集合文學界青壯輩學者群策群力撰寫,費時3年才完成。
台文館長李瑞騰(中)在發表會上表示,《台灣文學史長編》是首度納入原住民口傳文學的文史著作,隨著此書出版,對於台灣文史有興趣的學者、民眾也將有更完整的讀本可參考,意義重大。(左)陳萬益教授、(右)許俊雅教授。
《台灣文學史長編》總共33冊,集合文學界青壯輩學者群策群力撰寫,費時3年才完成。 台文館長李瑞騰(中)在發表會上表示,《台灣文學史長編》是首度納入原住民口傳文學的文史著作,隨著此書出版,對於台灣文史有興趣的學者、民眾也將有更完整的讀本可參考,意義重大。(左)陳萬益教授、(右)許俊雅教授。

 




《台灣文學史長編1:山海的召喚:原住民口傳文學》
文字的發明為人類生活紀錄提供了各種可能,談到文字,學者專家會告訴我們在農業出現以後,文字才有了發明的背景。但在還沒有文字之前,人類依然透過種種方 式為後代子孫留下珍貴的生活經驗,其中口授相傳便是一種便利的方法,因此在還沒有文字的時代,文學早已經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2. 離散與落地生根──明鄭時期台灣古典文學

评语 : 2、首篇漢語散文〈東番記〉與西方旅行文學的映現:以1603年陳第隨戰船渡臺寫作〈東番記〉為對象,探討17世紀台灣文學界最早出現的漢文作品是〈東番 記〉。第二節則以歐洲人大航海旅程之一:海島臺灣的圖像書寫為題,探討17世紀歐洲大航海時代,使葡萄牙、荷蘭人、西班牙人相繼來到海島臺灣,並且為當時 史事留下不少相關的文獻資料,現今重要文獻都逐漸譯成漢語,本文將運用這段時期歐洲語言書寫的台灣文學作品來認識當時臺灣面貌。




3. 月映內海灣-清領時期的宦遊文學

评语 : 3、所謂清領台灣宦遊文學是指應官方指派之公務來臺者於此地所作之文學作品,不包含僅為謀生來臺設帳教徒,或是謀食於臺灣世家大族擔任西席或幕僚角色者,本書將依時續,分四階段介紹自清領時期開始的宦遊文學之類型及文人與作品。



4. 如此江山-乙未割台文學與文獻

评语 : 7、文學是作為反映社會現況最直接的藝術表現之一,乙未割台文學能使台灣歷史上ㄧ個重要事件在文壇上反映相關的研究及現象,在乙未割台事件上,自然有大量 的詩文表現。丘逢甲、吳德功、洪棄生等台灣改朝換代時的著名舊聞人,都有留下詩文來記載這段歷






5. 一線斯文──台灣日治時期古典文學

评语 : 8、台灣受日本殖民的五十年間的文學發展情況與先前二百多年的清帝國殖民時期相較,具備更多采多姿的風貌。前輩研究者對於此時期之論述大多聚焦於1920 年代之後的台灣新文學發展,但在解嚴之後,台灣文史研究的深度與廣度都大幅提昇,對於作品與作者人數更為龐大的日治時期漢語古典文學之創作情形有了更全面 的了解。當時由於新式印刷傳播媒體的引進以及西方文明知識的刺激,使得漢語文學作家與作品內容都產生變異,包括「漢語」在時代脈絡上的意義也不同於過去, 開啟了台灣古典文學嶄新的一頁。


6. 「曙光」初現──台灣新文學萌的芽時期(1920-1930)

评语 : 9、台灣新文學產生於殖民統治時代,現代化資本積累的同時也創造了一個普及的讀者群。1920年前後,這個社會大致具備大眾文學生成的發展要件。這一年, 台灣留學生創辦的雜誌《台灣青年》在東京誕生,具有台灣人自創媒體的劃時代意義。該誌經由東京輾轉輸入島內,這個轉介的「文明」論述見證了殖民地在時間∕ 空間上的延遲,以及在這個遲到的過程中,一股急起直追的知識渴求與失落。以「『曙光』初現」為題名的本書,討論時間將從1920年《台灣青年》創刊到「曙 光」新詩壇誕生、同時也是綜合性刊物紛起又殞落的1930年。


7. 狂飆時刻-日治時代台灣新文學的高峰期

评语 : 10、本文所稱三○年代,主要是指1930至1937這段時期,此時期往往被文學史家視為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的高峰期。然而,此時的台灣文學並非綻放 於富饒的土壤之中,當時的台灣社會是個被稱為「八面碰壁」的環境,本書即是呈現此一時代的文學作品。


8. 想像帝國──戰爭期的台灣新文學

评语 : 11、1937年隨著中日戰爭的爆發,戰爭翼贊協力思想的宣揚與皇民化運動的大力推行,進入戰爭期之後的台灣文壇因總督府的政策之故,出現了向政治靠攏的 「皇民文學」,作家們也在戰爭體制下而成為動員的對象,文學發表園地的縮減與嚴格的文學作品檢閱制度使得這段時期被稱為是「黑暗」的年代。部分漢文作家也 因此放棄寫作而噤聲,但以日本書寫的台灣作家,在這個轉折的時代中承續了台灣文學的書寫,透過文學展現了各種台灣圖像。


9. 斷裂與生成──台灣五○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

评语 : 14、反共文學與戰鬥文藝是台灣五○年代最具時代意義的文學類型。反正與戰鬥是一體兩面,既反應當時黨國的政治意志所在,也可看出當時作家個體在國家道德與政治權力秩序影響之下的集體文學意志向度。   本書重新審視反共文學與文學體制在五○年代的發展全貌、文學敘述與歷史敘述之間的世界觀與其所形成相互對應的辯證關係,以及對當時台灣文學環境所產生的生態發展影響,並附帶介紹軍中文藝與作家的概況。
10. 女聲合唱──戰後臺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
评语 : 15、本書首先從文學場域多重結構之運作,來梳理女作家與主導文化、文藝政策、市場機制之間辯證性地交鋒,以釐清女作家在五○年代文學場域中獨特的位置, 並且探討女作家所發表的文學媒介如何促成女性文學陣線之成形,刻畫出女性、書寫與媒介之間的重
要關係,以開拓出對於五○年代女性文學更多元與嶄新的面向。


11. 跨越時代的青春之歌──台灣五、六○年代現代詩運動

评语 : 16、台灣現代詩在二十世紀五、六○年代的發展突飛猛進,影響日後詩壇深遠的四大詩社:「現代詩」、「藍星」、「創世紀」、「笠」都在這段時間登場。本文 所說的現代詩,評論家奚密曾給予較廣義的定義:「以現代詩泛指與古典詩相對的,用現代白話與現代詩體所寫的作品;它涵括『白話詩』、『新詩』、『現當代詩 歌』等範疇。」由於五、六○年代詩人們所提倡的現代詩運動,形塑了台灣現代詩獨特的風貌。想認識台灣文學史中
的現代詩演變,就不能不先認識現代詩運動。



12. 黑暗之光─美麗島事件至解嚴前的台灣文學

作者 : 黃文成
出版社 : 台灣文學館

评语 : 19、本書以台灣美麗島事件至嚴前後近十年,作為一個文學斷代進行觀察。我們從文學作品中可發現,在台灣真正走向解嚴之前的整體氛圍,文化及藝文圈早已先 行吹響「鄉土文學論戰」號角,這種具有政治傾向議題在封閉的政治體系尚未開放,卻已先在文化及藝文圈吹皺一池春水,且影響甚遠。本書也企圖提出這樣的觀 點,在政治日趨開放,台灣整體社會的改革浪潮中,文化人從未缺席,且還站在浪頭之上,或用文字,或用行動來表示身為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與良知,這在臺灣文 學作品中處處可見。

评语 : 20、歷史時序來到七○年代,台灣社會面臨重大的變局,外交方面,1970年蔣政權的代表被逐出聯合國,重要的邦交國美國也在1978年與中國建交、與台 灣斷交,台灣社會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思考中國國民黨宣稱的「中華民國」對於中國的代表性、在台灣統治的合法性與正當性。本書在此內外時局下,介紹現代詩論戰 到鄉土文學論戰的發展與脈絡。


评语 : 21、鄉土文學在七○年代蔚然成風,在此之前,本土作家集結組成的《台灣文藝》與《笠》詩刊同時在1964年發行,接下來文學吹起本土之風。本書企圖對 六、七○年代的文學思潮:鄉土文學與現代主義的美學概念進行討論,佐以小說、散文、評論等文類文本予以驗證,在這脈絡上,承繼三○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所萌 發的啟發,在七○年代後開花結果,結實累累。

评语 : 本書所謂「五、六○年代崛起的省籍作家群」,就包括戰後第一代、第二代作家。這個作家群幾乎都歸屬於《文友通訊》《台灣文藝》《笠詩刊》三個刊物,所以本 書以此三種刊物為核心來論述,並先交代當時文壇的反共文學與報刊雜誌分布的情形。世事多變,時間從來都不會停下腳步,只希望當文學在浩瀚的空間穿梭之際, 人們不要忘記前輩先賢用心回應變局、織句裁章的辛苦,我們將記下他們心靈的歷史,期待下一輪文學的輝煌盛世。

作者 : 紀大偉
出版社 : 國立臺灣文學館
评语 : 27、台灣同志文學的發展分成三階段:啟蒙期;發展期;轉型期:21世紀電腦網路急速發展,傳統紙本報刊書籍受到衝擊,同志文學因應時局求新求變。本書將 以發展史的脈落逐期探討並提供多元的思考面向。在台灣我們樂見也珍惜同志文學的發展,本書名為「同志文學簡史」,企圖在「同志」和「文學」及「史」三者互 相磨和之後的所產生的紀錄報告。
评语 : 30、本書呈現台灣數位文學的發展史。在綜觀台灣數位文學史之際,試圖將其發展過程畫分為以下三個階段:(一)萌芽期(1998前);(二)發展期 (1998-2005 年);(三)深化期(2005-2012 年後)。本書延用「數位文學」一詞,但卻必須提醒讀者「電子創作」其實是更貼切的稱呼。同時也期許未來台灣創作者利用電腦、網路或其他電子介面從事創作 時,能夠更加善用斷裂、拼貼與多樣性、制動與互動性、團隊合作、多媒體與跨媒體性、高度娛樂與遊戲性,以及網路社群與個人生活性等六大特性,創造出跳脫文 字束縛,更加具有創新潛能
评语 : 31、從1963年以馬華詩人為主幹的星座詩社創立以來,至今整整半個世紀,不同時期的台灣文壇孕育出風格迥異的各世代馬華作家,他們的自我定位和國家意 識也不盡相同,若從他們與台灣文壇的臍帶關係來區分,可以劃分為「留台」、「旅台」、「在台」等三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本書呈現了五十年來馬華文學在台灣的 發展脈絡。


Taiwan’s literary history covered in 33-volume set

MASSIVE UNDERTAKING:The 33 volumes range from the oral history of Aborigines and writings by Europeans to works in classical Chinese and romanized Hoklo

By Loa Iok-sin  /  Staff reporter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yesterday released a 33-book set on Taiwan’s literary history, ranging from the oral mythology of Aboriginal communities to different modern genres, hoping to inspire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From the oral literature of the Aborigines to the mother-tongue literature in the modern times, the museum is trying to explore Taiwanese literature,” museum director Lee Jui-teng (李瑞騰) said. “The team of writers and editors behind this set of books takes a jus soli approach toward Taiwanese literature, meaning that all literary works and writers of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society and history — regardless of their ethnicity, language used in writing or nationality — ar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Lee said the first half of the set covers literary works and writers according to historic periods.
“However, as literature became more diverse in the 1970s and the 1980s,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this period has been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the genre,” Lee said.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professor Hsu Chun-ya (許俊雅), one of the editors of the set and a specialist in Taiwanese literature, praised the series as the most complete publication on Taiwanese literature.
“Many people have written essays or books on Taiwanese literature — notably Yeh Shi-tao (葉石濤) and Chen Fang-ming (陳芳明) — but most of such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new literature that began to evolve in the 1920s,” she said. “However, this series also includes research on Aboriginal oral literature, written accounts about Taiwan by early European colonists as well as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Wang Chia-hung (王嘉弘), author of the book on literature during the Japanese takeover of Taiwan in 1895, said that not many researchers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work produced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but he finds it really interesting.
“Japan’s invasion of Taiwan was explosive news during the time, and a lot of people, including Chinese officials and writers, as well as local literary figures and Japanese writers, wrote about it,” he said. “It is very interesting to read how these people reacted to this historic event. Actually, the Japanese invasion of Taiwan had a long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Liau Sui-beng (廖瑞銘), a professor at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s School of Taiwanese Languages and the author of the volume on mother-tongue literature, said he wanted to remind the public and researchers about the often-forgotten Hoklo (also known as Taiwanese) literature written in romanized Hoklo.
Originally created by Western Christian missionaries in the 19th century to allow people who did not know Chinese characters to read religious texts, romanized Hoklo later evolved into a literary language.
“As early as in the 1920s, there was a long novel written completely romanized Hoklo, and in the 1930s, there was a heated debate among literary figures in Taiwan on whether Taiwanese literature should be written in romanized Hoklo or in characters,” Liau said. “There was a novel written in romanized Hoklo published as late as 1965.”
However, as today’s educational system focuses on Chinese characters, “not many people nowadays are familiar with romanized Hoklo,” he said.

名人,這一天

內容簡介

一年365日,
每天都有世界級大人物加值
名人的小故事大啟示
陪伴你一同迎接今日!
「進化論大師」達爾文、「電影鬼才導演」伍迪.艾倫、
  「白衣天使」南丁格爾、「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建築大師」高第、
  「小王子」作者聖修伯里、拳王阿里,看看他們如何度過這一天
  1/6   摩斯的電碼人生,今天發生了什麼事?
  2/27  伊麗莎白.泰勒的藝界人生,今天有什麼特別意義?
  3/11  房龍的寫作人生,今天為人類歷史撰下哪則故事?
  4/6   拿破崙的霸者人生,今天有怎樣的轉變?
  5/17  莫內的印象主義人生,今天曾留下哪些蹤跡?
  6/6   兒玉源太郎的台灣歲月,今天刻下了哪塊里程碑?
  7/8   卡拉揚的交響人生,今日種下了何種的希望?
  8/7   泰戈爾的漂鳥人生,今日守住了哪樣的熱愛?
  9/3   王貞治的全壘打人生,今天締造了哪項紀錄?
  10/25 畢卡索的繪畫天才人生,今天曾畫上哪些色彩?
  11/6  史懷哲的悲憫人生,今天遺愛給了誰?
  12/14 克莉絲蒂的推理人生,今天留下了哪道謎團?
作者簡介
蔡漢勳/溫紳(Windson)
  新聞工作者,一位傑出的編輯與記者,博覽群籍、下筆千言,活動範圍廣泛,行動能力強,在今日新聞界、雜誌界皆占有一番天地。
  曾先後活躍於下列節目、刊物與角色:日本 NIKKEI、PANA、《英文台灣日報》(Taiwan News)特派員、《中國時報》主筆、《亞洲週刊》特派員、NEWS 98電台「呷茶看報紙」新聞節目,現主持 FM 97.3 綠色和平台灣文化電台「看破新聞」節目、兼任香港《信報》評論員,並主持《台灣時報》每日連載「鑑古知今」專欄。
  攝影作品散見於AP、TIME、Newsweek,另著有:《文化頑童.李敖》《保釣風雲實錄》《短評台灣的亂象》《生活日記》《無解的隱案》 《尹案備忘錄》《誰背叛了國家?》《誰出賣了台灣?》《誰動搖了國本?》《誰破得了尹案?》《誰遮掩了真相?》《尹案白皮書》《拉案情報誌》等書,平時也 常上「新聞面對面」( Face News )「國民大會」( TVBS )「關鍵時刻」等電視談話性節目。
 

目錄

目錄
一月喬治.歐威爾
海約翰
卡斯楚
黃興
柯立芝
薩繆爾.摩斯
伽利略
周恩來
董顯光
辛克萊.路易士
洪秀全
海爾曼.戈林
史蒂芬.佛斯特
秋瑾
李時珍
屋大維
陳英士
拳王阿里
保羅.賽尚
顏生
列寧
培根
斯丹達爾
羅勃特.波義耳
金納
曼絲菲爾
菲希德
安妮.法蘭克
普希金
廣田弘毅
諾曼.梅勒
二月王雲五
喬伊斯
孟德爾頌
丁汝昌
比利
莫菲
狄更斯
維爾諾
翁俊明
艾克加雷
聖保羅
達爾文
華格納
聖華倫泰
盧特
班傑明.富蘭克林
普契尼
蔣渭水
哥白尼
安東尼.艾登
斯賓諾沙
亞瑟.叔本華
梁啟超
格林兄弟
威廉.福克納
維多.雨果
伊麗莎白.泰勒
巴金
羅西尼
三月洛克斐勒
郁達夫
羅福星
凱撒
貝登堡
惠特曼
白里安
瑪麗.沃斯頓克洛芙
尤里.加加林
馬志尼
房龍
杜魯門
梅特涅
高爾基
拉斯普丁
詹姆士.麥迪遜
戴笠
康有為
李文斯頓
尹仲容
孫中山
袁世凱
希特勒
朗費羅
吳稚暉
林語堂
吳新榮
艾森豪
岳飛
梵谷
笛卡兒
四月俾斯麥
傑佛遜
亨利.魯斯
馬丁路德.金恩
麥克阿瑟
拿破崙
哈瑪紹
甘地
李將軍
普立茲
梅爾夫人
羅斯福
西鄉隆盛
林肯
亨利.詹姆士
川端康成
李鴻章
愛因斯坦
松下幸之助
沙達特
馬克吐溫
康德
莎士比亞
凱德.李士爾
克倫威爾
丹尼爾.狄福
愛默生
吳佩孚
鄭成功
華盛頓
五月莫里哀
達文西
馬基維利
蔡元培
齊克果
梅特林
柴可夫斯基
福樓拜
莫洛
邱吉爾
利瑪竇
南丁格爾
都德
教宗保祿二世
庇埃.居里
張自忠
克勞德.莫內
羅素
勞倫斯上校
釋迦牟尼
林白
戈巴契夫
易卜生
維多利亞女王
狄托
蔣經國
季辛吉
張伯倫
劉永福
伏爾泰
海頓
六月瑪麗蓮.夢露
約翰.杜威
卡夫卡
傑克.倫敦
凱因斯
兒玉源太郎
高更
舒曼
史帝文生
戴陽
毛澤東
甘地夫人
葉慈
斯托夫人
屈原
亨利.福特
佐藤榮作
威靈頓公爵
蔣夢麟
奧芬巴哈
蘇卡諾
顧炎武
戴高樂
史特拉汶斯基
高第
賽珍珠
海倫凱勒
盧梭
威爾第
教宗保祿六世
七月華萊士
海明威
拉賓
霍桑
赫維希
莫泊桑
柯南.道爾
卡拉揚
吉列
中曾根康弘
鄭和
亨利.大衛.梭羅 慈禧太后
路易十六
契訶夫
聖女貞德
亞當.史密斯
珍.奧斯汀
東條英機
阿姆斯壯
吳廷琰
蘿絲.甘迺迪夫人
赫爾
芥川龍之介
墨索里尼
蕭伯納
田中角榮
巴哈
黛安娜王妃
古登堡
安東尼.聖休伯里
八月林森
興登堡
哥倫布
安徒生
司徒雷登
弗萊明
泰戈爾
杜南
李察.尼克森
凱末爾
卡內基
湯瑪斯曼
艾德諾
約翰.高爾斯華綏
裕仁天皇
艾維斯.普里斯萊愛新覺羅.溥儀
巴爾札克
歐維爾.萊特
廖仲凱
托洛茨基
向田邦子
龐陀碧丹
蘇特蘭夫人
尼采
黎謝特
黑格爾
歌德
安格爾
克麗奧佩特拉
麥格塞塞
九月張季鸞
重光葵
王貞治
愛迪生
胡文虎
珍.亞當斯
霍爾斯特德
米斯特拉爾
華德.迪斯奈
譚嗣同
歐.亨利
曹雪芹
田耕莘
西奧圖.羅斯福
奧鏗
朱德
宋美齡
葛麗泰.嘉寶
貝隆
蘇菲亞.羅蘭
鄭豐喜
法拉第
馬可仕
張之洞
魯迅
艾略特
胡適
梅爾維爾
布爾熱瓦
張愛玲
十月史達林
盛宣懷
奧西耶次基
卻爾頓.希斯頓
狄德羅
嚴家淦
愛倫.坡
菲爾丁
塞萬提斯
納菲爾德
莫里亞克
羅素
法郎士
乃木希典
奧斯卡.王爾德
奧尼爾
蕭邦
柏格森
史惠夫特
吉田茂
諾貝爾
李斯特
巴斯特納克
安東尼.范.列文胡克畢卡索
伊藤博文
莫那魯道
比爾.蓋茲
濟慈
佛朗哥
楊振寧、李政道
十一月孟姆森
華倫.哈定
朴正熙
萊布尼茲
威爾遜
史懷哲
卡繆
蔡鍔
屠格涅夫
于右任
杜思妥耶夫斯基
賈桂琳.歐納西斯
陳布雷
尼赫魯
毛姆
克里蒙梭
羅丹
李西普
舒伯特
托爾斯泰
紀德
約翰.甘迺迪
布蘭庭
科羅狄
三島由紀夫
左宗棠
小仲馬
羅伯特.歐文
奧爾科特
汪精衛
十二月伍迪.艾倫
門羅總統
巴納德
卡維爾護士
莫札特
林絲緞
西塞羅
山本五十六
約翰.藍儂
安娜.羅斯福
愛德華八世
勃朗寧
海涅
阿嘉莎.克麗斯蒂
李舜臣
吉米.卡特
玻利瓦爾
韋伯
艾蜜莉.布朗蒂
傅斯年
珍.芳達
克洛格
湯瑪士.馬爾薩斯
霍華.休斯
牛頓
馬偕
巴斯德
史比德
張學良
羅曼.羅蘭
安德洛波夫
 


見學「這一天」
  《名人,這一天》(初版原書名:《今天的名人》)是筆者在《中國時報》連載全年的專欄累牘,對於這本作品的集結出書,除感謝報社惠撥固定篇幅長期發表外,同時也感謝出版社之厚愛,使此一勵志書籍得以付梓問世。
  回顧過去三十餘載的筆耕生涯中,整理歷史上的今天所發生過之點點滴滴記事,始終抱持無以言由的興致盎然,因此,以後也在電視、報紙、雜誌乃至於 網路上寫過類似專欄,並且樂此不疲,總認為朝此方向筆耕,非但可在思路上鑑往知著,甚且還可望臻於英國詩人勃朗寧所說的「要用今日點亮明日」(Light tomorrow with today)觸類旁通之境。
  其實,回顧古今中外所發生過的點點滴滴,特別是偉人在其有生之涯的一言一行,往往都會產生指標性的功能,激發人類與生俱有的「有為者亦若是」潛 能,從而造就個人生涯高峰,登峰造極者可能還因此創造歷史,因此,品味及師法歷史上偉人的行事風範和經驗告白,厥為擷取人類智慧結晶的終南捷徑之道。
  這本含括全年三百六十六天的每一日六百字上下之拙作,意在提醒庸碌生活作息中要好好把握「這一天」!甚且正視每天沙漏般消逝的八萬六千四百秒,企盼大家活在當下,是為序。
  (作者按)
  這本書的第一次付梓,是以當年在《中國時報》連載之專欄名稱「生活日記」為書名,首刷一萬本係送公益團體義賣;隨後隔了十餘載,承蒙出版社青睞 而得以修訂再度面世,除了內頁加上圖片及改成橫排外,並接受編輯建議改名成「今天的名人」,經過十年,非常感謝編輯部之厚愛,建議改回原先直排版本,並在 內容略作修刪,且在封面上「改頭換臉」,更以新書名「名人,這一天」,以嶄新書貌上市,這可真創下拙作紀錄!居然在二十餘年間,「跨世紀」得縱橫台灣出版 界。為了感念昔日栽培之先進,特將本書第一次問世時之「壓卷」的李嘉先生〈緬懷與展望〉也附於底頁。
蔡漢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