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白萩(1937年—),羅門,蓉子,《鄭愁予詩選集》

羅門,蓉子,《鄭愁予詩選集》
1960 年代中第一次讀羅門和蓉子的詩,沒想到日子過得那樣快......

羅門詩選

203.71.72.230/teach/chinese/.../羅門詩選葉祝滿.htmTranslate this page
羅門,本名韓仁存,一九二八年出生於海南省,十二歲進空軍幼年學校,後就讀空軍官校,到台灣後入民航局工作,一九五四年結識女詩人蓉子,開始寫詩,於《現代詩刊》 ...

蓉子 - 台灣文學作家系列

www.rti.org.tw/ajax/.../Literator_content.aspx?id=94Translate this page
1955年,蓉子羅門結為連理,這段婚姻當時轟動台灣詩壇。婚後第2年,也就是1956年,蓉子羅門加入以紀弦為首的現代派。1年後又雙雙退出,成為藍星詩社的 ...
2008年學生作業 "燈屋裡的時空詩人--羅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uBVk0ruW_c
臺灣詩壇伉儷:羅門與蓉子
2007年06月15日 12:17: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著名詩壇伉儷羅門和蓉子夫婦固守“詩國”家園五十余載。圖為近日羅門和蓉子夫婦接受採訪時,在“燈屋”留影。 (中新社發 王辛莉 攝)
    臺北泰順街是一條尋常百姓居住的小街,但其間的一座寓所在兩岸三地詩人學者中享有不凡聲譽——它的名字叫“燈屋”,是臺灣著名老詩人羅門和蓉子伉儷的居所。
    羅 門原名韓仁存,祖籍海南文昌。來臺從事詩歌創作五十余年,在海峽兩岸文學界頗具聲望,被文學評論家們譽為都市詩之父、現代詩的守護神、戰爭詩巨擘……出版 詩集二十種、論文集、創作大係書近四十種。蓉子原名王蓉芷,祖籍江蘇揚州。一九五三年出版《青鳥集》而聞名臺灣詩壇,詩風自然怡靜、剛柔並濟,評論界譽之 為詩壇“開得最久的菊花”、“永遠的青鳥”。
    來到“燈屋”三層半的梯間,迎面便是頂至天花板的一排書櫃,拾級而上,一直延伸到四樓的房門口。
    年近八旬的羅門朗聲笑迎記者,蓉子則輕聲柔語邀引記者入屋。入得眼簾,地上、墻壁滿是書、畫,還有型、色、材質迥異的各式燈具。點點燈光,交響樂彌漫,和外面的六月陰天儼然兩個世界。
    “我作三件作品分送三位母親”,羅門從地上抱起一本有桌面大小的散頁集子,攤開向記者介紹。
    “臺灣是我的‘養母’,她養我近一甲子,我在臺北創造一個被評論界稱為‘臺灣現代裝置藝術始祖的‘燈屋’給她。大陸是我的‘生母’,她生出我‘美好幸福的童年’,我在海南島也造一個美麗的‘圖象燈屋’給她,那裏存藏我與蓉子一生創作的心路歷程與成果,及寶貴的歷史回憶。”
    在羅門心裏,地球是他也是全人類的“祖母”。進入二十一世紀,于二000年,他構想創造一個“美”的“詩國”給“祖母”她。近年,他邀請一位著名華裔設計師為“詩國”作建築設計,希望有力人士資助能在臺灣或大陸某個景點落成,將詩的美具象地留給地球上的後人。
    羅門濤濤傾言,蓉子在旁忙碌著為記者準備茶點,並不時提醒羅門簡約些。
    思路稍頓的羅門一轉身指著屋角的一盞落地木質兼藤質組合的頂燈說,她叫“燈塔”,和“燈屋”同時誕生于一九五五年四月四日,“是我和蓉子結婚見證,她一直照耀著我和蓉子的生命航道。”五十二年來的每一個四月四日,蓉子都會收到羅門的一封長長的結婚紀念信。
    “燈屋”,成為臺北一個融文學與藝術一體的傳奇名字,更被敬為詩人伉儷羅門和蓉子在人間的通行證與信用卡,吸引眾多詩壇文壇大家前往觀賞和感受。
    臺灣詩壇的余光中、楊牧等在“燈屋”和主人談詩論文,一些詩歌刊物從此應運而生;大陸學者李澤厚、謝冕,詩人劉湛秋、虹影等曾在“燈屋”流連。香港詩人舒慧去年參觀“燈屋”後撰文感言,“詩沒有衰落,仍頑強搏動!”
    由 二十餘平方米的正屋和樓上一間臨時搭建的鐵皮亭子間而成的“燈屋”,是老詩人的客廳、書房、音樂視聽室、畫廊、授詩課室,而他們的起居室僅容一張貼墻的雙 人床,陳設簡樸至極。余光中曾在一次羅門、蓉子結婚周年慶典上說:“在臺灣,一家有一個人寫詩,已經夠窮的了;他們夫婦一生寫詩,高尚的人格,崇高的精 神,十分令人敬佩!”
    羅門、蓉子兩位老詩人活在詩的世界裏,至今樂哉。蓉子透露說,現在每日裏仍然寫東西,除了詩,與外界的往來並不多。
    今年一月,羅門應邀參加慈濟大學舉辦的一個詩歌發表會,朗誦了一首一百多行的長詩新作。上周,蓉子作為臺灣詩界的兩位代表之一,應邀參加臺灣文學館作家贈書展覽講演。
    明年,是羅門的八十壽辰,亦是羅門蓉子結婚五十三周年。他們希望能在海南大學舉辦生平創作的展覽,並以他們的一二首代表作短詩刻碑,長留在“生母”海南。(記者 王辛莉 耿軍)


 *****鄭愁予
由清華大學主辦、新竹中學與新竹實驗中學協辦的「是誰傳下詩人這行業──詩人鄭愁予八十壽誕詩樂禮讚」, 將於4月10日晚上7時,假清華大學旺宏館舉行。除詩歌朗誦與音樂表演,亦延請聲動樂團參與,詩人本人也將到場。詳情可上網:ppt.cc/291C,或 洽:03-5715131 #62369。


鄭愁予 《衣缽》楚哥插圖,台北:台灣商務,1966/1984 四版

《鄭愁予詩選集》台北: 志文 1974


****
我初中時1965-68 讀過白萩的詩。今天有緣份,找些他的作品"待讀"。






SNOWBIRD 白萩

1.

不要輕易地觸探我的主題
生存或死亡,不要
觸探我的主題
現在一株樹生存只生存
在整個冰雪象徵中

我沒有生存的主題
沒有在生存中生存的主題

我體認了你的冰雪
在燒過的焦炭的屍體上
消滅了所有形態的熱情
無論何種何樣的意圖
我體認了冰雪的你
掩蓋了所有色彩的思想
還有那些在你身上走過的
走向何處的任何足跡
你迅速的消除了他的批評

我沒有死亡的主題
沒有在死亡中的死亡的主題

從世界消失了所有的道路
我體認了你的冰雪
無論何處的園圃
都沒留下一株嬌嫩的綠芽
我體認了冰雪的你
在信仰和希望
創造與實踐
充塞了你唯一的
生存中死亡的論證
現在一株樹生存只生存
在整個冰雪的象徵中

2.

不要輕易地觸探主題中的我
你唯一的論證
不能觸探主題中的我
現在一隻鳥生存只生存
在整個冰雪中的一株樹

生存中沒有我的主題
生存中沒有我生存的主題

從所有樹林的死,到
只有一株樹的生
從收埋種子的生,到
被你凌辱的大地母親的死
我體認了你的冰雪
在被收押的筆和歌唱
熱血的價值和嘴的自由
我體認了冰雪的你
標寫著唯一的推斷

死亡中沒有我的主題
死亡中沒有我死亡的主題

從所有到一無所有
從一無所有到唯一所有
我體認了你的冰雪
無論用何種眼睛觀察
何種耳朵去分析
你寫給共有的世界
一個基調一串諧和音
在哲學及歷史,經濟與生活
充塞著生命中死亡的論證
現在一隻鳥生存只生存
在整個冰雪中的一株樹

3.

不要輕易地歸納我的生
你唯一的論證
不能推斷我的死
現在一株樹一隻鳥生存只生存
在整個冰雪整個死亡的象徵中

生存中有我死亡的主題
死亡中有我生存的主題

無論你用愛來凌辱
無論你用恨來呵護
在你塗抹的一個基調
我體認了你的冰雪
從所有樹林的死
一株樹的生
從所有種子的生
一株樹的死
將成為你的病毒

死亡中有我生存的主題
生存中有我死亡的主題

在你演奏的諧和音
無論你用凌辱來愛
無論你用呵護來恨
我體認了冰雪的你
從所有聲音的死
一隻鳥的生
從春天的蘇醒
一隻鳥的死
將成為你的癌毒

現在一株樹生存只生存
在你冰雪的象徵中
一隻鳥生存只生存
在你死亡的象徵中



一、〈羅盤〉-白萩崛起詩壇的作品
1954年就讀高二,白萩以一首〈羅盤〉榮獲第一屆中國新詩獎,學習中文不過七年之久的他,純熟精鍊的文字魅力,震撼了詩壇,更因此被譽為「天才詩人」。〈羅盤〉:

握一個宇宙,握一顆星,在這寂寞的海上
我們的船破浪前進,前進!像脫弓的流矢
穿過海鷗悲啼的死神的梟嚎
穿過晨霧籠罩的茫茫的遠方
前進啊,兄弟們,握一個宇宙,握一顆星
我們是海上新處女地的開拓者

前進啊,兄弟們,有誰在驚懼?
看我的針向定定地指著天邊那顆閃爍的北極星
看我堅毅地向空間伸開擁報的兩臂
看我如銅像的英雄揮劍叱咤海上的風雲
看我出鞘的凜凜的軍刀,飲著月輝深沉地宣示:
我們是海上新處女地的開拓者

風暴的魔手自前面的海中伸起
黑夜的殞石自頂上壓下
喝醉的怒濤在舷邊暴笑
前進啊,兄弟們,別戰慄地祈禱
全能的上帝在我,把緊邁進的舵輪
前進啊,我們是海上新處女地的開拓者

像一隻螞蟻在大湖里游划的自卑?
像一片落葉任流水飄流的懦弱?
前進啊,兄弟們,收世界於你的眼懷
用毅力,向自然宣戰
前進啊,我們是詩與音樂的國度底計劃的藍圖
我們是海上新處女地的開拓者

握一個宇宙,握一顆星,在這寂寞的海上
我們的船破浪前進,前進!像俯衝的蒼鷹
穿過海鷗悲啼的死神的梟嚎
穿過晨霧籠罩的茫茫的遠方
我們是哥倫布第二,握一個宇宙,握一顆星
前進啊,兄弟們,我們是海上新處女地的開拓者

1953年,虛歲十八的白萩發表了他昂揚高拔的作品-〈羅盤〉。〈羅盤〉一詩不僅宣示年輕白萩的「壯志豪情」,也為他往後一、二十年詩的生涯做了見證。
----
二、〈雁〉-詠物述志的代表作
本詩屬於詠物述志的現代詩,作於民國55(白萩29歲)年。詩人藉由雁的不斷飛翔,暗喻人生應該為了實踐理想、目標,排除萬難,無悔地追求。全詩意旨明確,意義深遠,具有一股冷靜的鼓舞力量,是白萩的代表作之一。

我們仍然活著。仍然要飛行
在無邊際的天空
地平線長久在遠處退縮地引逗著我們
活著。不斷地追逐
感覺它已接近而抬眼還是那麼遠離

天空還是我們祖先飛過的天空。
廣大虛無如一句不變的叮嚀
我們還是如祖先的翅膀。鼓在風上
繼續著一個意志陷入一個不完的魘夢

在黑色的大地與
奧藍而沒有底部的天空之間
前途只是一條地平線
逗引著我們
我們將緩緩地在追逐中死去,死去如
夕陽不知不覺的冷去。仍然要飛行
繼續懸空在無際涯的中間孤獨如風中的一葉
而冷冷的雲翳
冷冷地注視著我們

這首取名為〈雁〉的詩,是從《天空的象徵》詩集中選錄出來。白萩在詩中把自己比喻為一隻雁子,在廣大無垠的天空自在翱翔,把不斷退縮的地平線,當做追尋的目標。寫詩,白萩自有崇高的理想希望自己的詩能真實而誠懇表現出對生活的態度,這個理想始終在誘引他向前邁進,使他能長年不知疲累地追逐下去。
白萩呈現其生命體驗、反映其內在思想的代表作。他以「雁」比喻自己在浩翰無邊的詩天空翱翔,將不斷退縮的地平線,當做自己追求的目標。這個目標逗引著他前進,指引著他追逐,追逐他不曾間斷的反映現實,以人民、土地的生活節拍起伏的詩理想。
----
叫喊

太平間裡漏出一聲叫
太平間空無一人
死去千百萬次的房間
卻仍有一聲叫喊

陽光在窗口察看
太平間的面孔分外清楚
在死絕的世界裡
留有一聲活生生的叫喊

一滴血漬仍在掙扎
在蒼蠅緊吸不放的嘴下

---

廣場

所有的群眾一哄而散了
回到床上
去擁護有體香的女人

而銅像猶在堅持他的主義
對著無人的廣場
振臂高呼

只有風
頑皮地踢著葉子嘻嘻哈哈
在擦拭那些足跡 


夕暮

所有的光輝逐漸收斂。夕暮
在那高擁的嵐雲後,垂落眼簾
你觀望,在無形的急逝中
投入這一片蒼茫的莫名的時刻

往昔的一切,現在與未來
讓它靜止,就如停息在你面頰上的一片夕陽
你感到所追求的是那麽廣大無際
而現在讓你輕易地將它觸及

於是你不再尋求這天地間對你有何關係
活過,愛過,一切生長都把眼簾垂落
讓光輝散入無語的河中流入蒼冥## 


昨夜

昨夜來去的那一個人,昨夜
訴說著秋風的淒苦的
那一個人,昨夜
以水波中的
月光向我
微笑的
那人
以落葉
的腳步走過
我心裡的那一個人
昨夜用貓的溫暖給我愉快的
那人
唉,昨夜來去的那一個人,昨夜的雲
昨夜來去的那一個人



白萩(1937年—),本名何錦榮,台中市人,畢業於省立臺中商職台灣詩人
白萩早期曾受日文教育,初中時受張自英的詩集《黎明集》和《骨髓裡的愛情》啟笛,1952年即投入新詩創作,於臺中《民聲日報‧副刊》投稿。1954年轉向《公論報》上的藍星週刊大量投稿其創作。1955年更以《羅盤》獲得中國文藝協會第一屆新詩獎,與林泠同被冠以「天才詩人」稱號。三年後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蛾之死》。
白萩1956年曾加入紀弦「現代派」,《藍星》詩社,接任《創世紀》編委。1964年白荻與林亨泰等人共同創組笠詩社,發行《笠》雙月刊,與韓日詩人合作,編輯出版《亞洲現代詩集》。曾獲吳三連文藝獎,榮獲臺灣詩獎,臺中市大墩文學獎文學貢獻獎。著有詩集《蛾之死》、《風的薔薇》、《天空象徵》、《白荻詩選》、《香頌》、《詩廣場》、《風吹才感到樹的存在》、《自愛》、《觀測意象》及詩論集《現代詩散論》等多種。
白萩自述其創作歷程可簡單劃分四個階段:《蛾之死》是第一階段;《風的薔薇》是第二階段;《天空象徵》、《香頌》、《詩廣場》是第三階段;《觀測意象》是第四階段。白荻在語言上通過重新鑄造和組合,使讀者思想活脫脫地呈現於文字的結構裡,且不堆疊虛華的文句。因此造就深刻的韻味,想像力緻密,致力探討生命,富悲劇精神。
葉石濤評論:「白萩的詩富獨創性,語言鮮活,他是一位敏銳的詩人。」

重要作品列表[編輯]

1958年 《蛾之死》,臺北:藍星詩社。 1965年 《風的薔薇》,臺中:笠詩社。 1969年 《天空象徵》,臺北:田園。 1971年 《白萩詩選》,臺北:三民。 1972年 《香頌》,臺北:笠詩社。 1973年 《現代詩散論》,臺北:三民。 1974年 FEUER AUF TAIWAN GEDICHTE,GERMAN:HARIEKIN PRESS. 1984年 《詩廣場》,臺中:熱點文化。 1989年 《風吹才感到樹的存在》,臺中:光復。 1990年 《自愛》,臺北:笠詩社。 1991年 《觀測意象》,臺中:臺中市立文化中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