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Ashes To Ashes: America's Hundred-Year Cigarette War, The Public Health, And The Unabashed Triumph Of Philip Morris.


Kluger, Richard (1996). Ashes To Ashes: America's Hundred-Year Cigarette War, The Public Health, And The Unabashed Triumph Of Philip Morris. Alfred A. Knopf. pp. 807 pages.ISBN 0-394-57076-6.
Jump up^ "Pulitzer Prize Winners: General Non-Fiction" (web). pulitzer.org.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9 March 2008. Retrieved 2008-03-12.

原書名 Ashes To Ashes 雙義,一是西方人喪葬中引聖經: for dust thou art, and unto dust shalt thou return.你既是灰土,你還要歸於灰土。」 (詳下)
另外的字面義:ashes 既指煙灰,亦指骨灰:參考:http://www.oxford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english/ash

內容簡介  · · · · · ·

煙草的命運

煙草的命運
作者 : 理查德・克魯格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譯者 : 徐再榮/等出版年: 2000-05 頁數: 953 定價: 60.00 裝幀:平裝ISBN: 9787806453360

《煙草的命運》是一部美國煙草史:煙草界在促使香煙(現代社會最廣泛的自我毀滅工具)成為美國獲利最多的消費品過程中所取得的驚人的但又具諷刺意味的成功;煙草界的“皇室家族”――杜克家族和雷諾茲家族以及他們的繼承者喬治華盛頓、希爾和約瑟夫・F古爾曼,他們具有企業家天賦的後代;煙草界狡猾的商業戰略和營銷策略;它靈活的政治權力運作它對科學界、公眾健康界和政府中反吸煙勢力毫不留情但又轉彎抹角的反擊。一方面,煙草界不惜任何代價地推銷香煙,另一方面,美國公眾不顧一切忠告,而去購買香煙,顯然,雙方有著不可思議的共生關係。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崛起最為引人注目。該公司原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型企業。在進行歷史性的“變性手術”後,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將萬寶路香煙由女性的時髦裝飾品變成健壯男子的象徵,最終使它成為美國和世界的第一品牌。美國的香煙史經歷了若干階段:惟利是圖者的輝煌時代,那時煙民要'涉行一英里購買駱駝煙”,雲絲頓香煙抽起來“像支真煙”,全民都能辨認“L& S ”和“MFT”的含義。到1964年,美國公共衛生局發表報告,指出吸煙是人類殺手,引起全國震動。最後是大規模兼併時代,RJR・納貝斯克和菲利普・莫里斯一卡夫通用食品公司宣告成立。

作者簡介  · · · · · ·

理查德・克魯格(Richard Kluger),曾先後任《華爾街日報》記者、《福布斯》雜誌和《紐約郵報》的撰稿人《紐約先驅論壇報》的文學編輯、酉蒙一舒斯特出版社的執行編輯、雅典娜出版社的總編。從1974年起,他成為一名職業撰稿人。曾發表另兩部社會史專著《簡單公正》(simple justice)《紐約先驅論壇報的興衰》(The Paper:The Life and Death of the New York Herald Tribute )。這兩本書曾被提名為國家圖書獎,成為該領域的名著。他還發表了六部小說,其中最著名的有《部落成員》(Members of the Tribe)和《諾丁漢的長官》(The Sheriff of Nottingham)。

目錄  · · · · · ·

前言猛吸一口煙
第一章令人神往的魔鬼氣息
第二章圍著籬笆的地球
第三章毫髮無損
第四章夢話氾濫的黃金時代
第五章戰爭中的煙草
第六章過濾嘴和其他安慰劑
第七章俄國伯爵的煩惱
第八章偉大的研究者
第九章萬寶路神話
第十章正在覓食的“大狼狗”
第十一章揭露與鬥爭
第十二章創造奇蹟的商人
第十三章一條獨齒響尾蛇
第十四章傲慢無比的紳士
第十五章菲利普・莫瑞斯公司的召喚
第十六章屠龍者和池中渣滓
第十七章食品行業
第十八章令人感傷的羅斯
第十九章圓滑的政客與說客
第二十章飄逝的煙霧
致謝

作者介紹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ichard_Kluger




Ashes to ashes

more like this...
...other phrases about:

Meaning

We come from dust; we return to dust.

Origin

'Ashes to ashes' derives from the English Burial Service. The text of that service is adapted from the Biblical text, Genesis 3:19 (King James Version):
In the sweat of thy face shalt thou eat bread, till thou return unto the ground; for out of it wast thou taken: for dust thou art, and unto dust shalt thou return.
你必須汗流滿面,才有飯吃,直到你歸於土中,因為你是由土來的;你既是灰土,你還要歸於灰土。」
Ashes to ashesThe 1662 version of 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indicated the manner and text of the burial service:
Then, while the earth shall be cast upon the Body by some standing by, the Priest shall say,
Forasmuch as it hath pleased Almighty God of his great mercy to take unto himself the soul of our dear brother here departed, we therefore commit his body to the ground; earth to earth, ashes to ashes, dust to dust; in sure and certain hope of the Resurrection to eternal life, through our Lord Jesus Christ; who shall change our vile body, that it may be like unto his glorious body, according to the mighty working, whereby he is able to subdue all things to himself.
The term has been used frequently in literature and song lyrics. Ashes to Ashes is the title of a 2009 BBC television series. It was also used as a song title by David Bowie in 1980, which included one of his best-known lyrics:
Ashes to ashes, funk to funky
We know Major Tom's a junkie


胡光麃著 《波逐六十年》 Living In A Turbulent Era 等書

20幾年過去了,我幾番掙扎要不要將我的零星筆記整理出來—沒什麼學術價值和市場,不過,總是自己用過點心思的讀書筆記。我為什麼會走這偏門,也許是1972年我的一位學長建議我們讀胡光麃先生著名的回憶錄『波逐六十年』。
《胡適書信集》內有3封信 ,第一封解釋胡適18歲取室名"藏暉"的出處:

1955年11月28日,胡適自紐約給胡光麃寫信

光麃兄…….尊事能如此解決,我在海外知道了很高興老兄是絕頂聰明人,總未免鋒芒太露…….我在十八九歲時就取李白詩「至人貴藏暉」的意思,取「藏暉」為室名,欲以自警。但四十多年來,終不能實行此意……( 胡光麃《波逐六十年》香港:新聞天地1976年第7版,頁174)



第二封胡光麃先生要將其發明之屋取名 "胡適屋", 胡適說,萬萬不可。 他一生受暴得大名之累, 晚年更......
不過,北京大學《胡適書信集》、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頁106)所引的書名,叫六十年之波逐 》:妙。

(胡光麃先生晚年還能寫『影響中國現代化的一百洋客』(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中國現代化的歷程』,真令人欽佩。)


譬如說我今天作一詞 Ōkura, Kihachiro Okura (大倉喜八郎,
參考
胡光麃著【十年 Living In A Turbulent Era】~ 香港: 新聞天地社出版
民53年1964/1976年7刷,pp. 229-230
胡光麃 Kuang-piao Hu:


胡光麃 Kuang-piao Hu

胡光麃著【波逐六十年 Living In A Turbulent Era】~ 香港: 新聞天地社出版
民53年1964/1976年7刷

中國工業建設的過程與世界工業進步所產生的影響/


胡光麃: 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傳記文學出版社1981)


影響中國現代化的一百洋客 * 著者胡光麃 聯經總經銷 1992


世紀交遇兩千人物紀 * 著者 胡光麃 聯經總經銷 1992

旅臺叢文三百則 * 著者 胡光麃 聯經總經銷 1992

胡駿太史詩文選 * 著者 胡光麃 聯經總經銷 1992


臺灣歷史辭典 - 九畫 - 胡光麃
胡光麃 年代:1897.9.28 - 1993.4.5 號叔潛,四川廣安人。庚子賠款最後一屆錄取之年齡最小的留學生,1920年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1931 年返回四川,從事西南實業建設,與地方政府配 合,創辦數十種事業。1947年政府為獎勵抗戰有功之實業界人士,他得以低價購得上海閘北之揚子江木材株式會社,改名為揚子木材廠。1949年在高雄設立 新廠,1954年代表揚子公司與美海軍部簽約,承造100艘登陸艇。因此案,次年立委郭紫峻向行政院長俞鴻鈞質詢,指控胡光麃向各行庫、國防部及美援會騙 取貸款外匯,涉嫌官商勾結,其他立委亦指責揚子公司所造之登陸艇「偷工減料,貽誤軍需」,為此胡光麃遭法院羈押,並牽涉到尹仲容。4月美駐華大使館為此發 表聲明:指揚子木材公司製造登陸艇均經檢查驗收合格,亦未發現該公司有財務上越軌的證據。同年10月,臺北地方法院判決當事人尹仲容與胡光麃無罪。其後, 行政院命令臺銀等單位向法院申請宣告揚子公司破產,而法院亦依其要求為之,胡光麃不服判決,纏訟8年,最後由美國花旗銀行出具信用狀擔保,出售揚子公司, 償清債務,結束訴訟。揚子案後,胡光麃自商場退隱,專心著述。1993年病逝於加拿大。 薛化元 撰 董淑賢,〈胡光麃(1897~1993)〉,《傳記文學》,63卷1期,1993年7月 尹仲容 PDF檔:PDFFiles/0608.pdf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張以仁語文學論集》《春秋史論集》




張以仁先生(一九三○ ~ 二○○九)
  湖南省醴陵縣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歷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第一組主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組副組長,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諮詢委員,教育部顧問,東海大學、東吳大學、世新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及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訪問教授,新加坡南洋大學校外考試委員,中國聲韻學會、文字學會監事等。曾獲教育部第五十一屆人文及藝術類科學術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優等研究獎,菲華中正文化優等著作獎,及中華文化基金會講座等。著有專書《國語虛詞集釋》、《國語斠證》、《國語左傳論集》、《中國語文學論集》、《春秋史論集》、《花間詞論集》、《花間詞論續集》、《張以仁先秦史論集》與《國語引得》,以及詩集《涵怡集》等,另有學術論文數十篇、詩詞近三千首、文章百餘篇。


姓名張以仁
學歷臺大中文所碩士
類別已故教師 1930-2009
職稱教授
授課領域曾開設課程:訓詁學、溫韋詞、花間詞、左傳國語比較研究、左傳、溫庭筠詞研究、韋莊詞研究、國語、國語研究、詞選、古籍導讀
研究專長古籍訓詁、語文學、考據學、晚唐詞

著作目錄

  1. 期刊論文
  2. 專書和專書論文
  3. 會議論文
  4. 學術榮譽與獎勵
  5. 其他
  6. 事略及年表    
  7. (臺大中文系的這種文章實在不好  請學會你們先生的本事  用好的白話文寫他們的事略   不要太做作.......)
 ----
 這本書的一關鍵字是訓詁. 我是外行只先讀先生關於《論語》的三篇筆記和批評等 (如目錄下的黑體字所示) 都是言之有物的好文章

昨晚讀張以仁語文學論集 :  這本書的一關鍵字是訓詁. 我是外行只先讀先生關於《論語》的三篇筆記和批評等 (如目錄下的黑體字所示) 都是言之有物的好文章
 不問馬 這篇是1987年作者在高雄中山大學當系主任時在孔廟特刊寫的
《論語鄉黨篇》:三句讀的討論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問馬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 ?問馬
  《論語》札記
與徐復觀先生談”——從章句訓解上看徐復觀先生的《釋論語的仁》由此文的引徐先生之文可知,徐先生善於曲解古文為己用。(文星》1963.9)





張以仁語文學論集

    作者:張以仁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7532565412
    裝訂:精裝 (條碼貼紙歪斜)

 
編輯說明
語文學
  《中國語文學論集  序言》
  訓詁學的舊業與新獻
  《說文》“訓”、“詁”解
  從若幹有關資料看“訓詁”一詞早期的涵義
  論詞義的種類
  論語詞的演變
  “形訓”的歷史淵源及其在訓詁方法上的地位
  聲訓的發展與儒家的關係
  《經傳釋詞》的“音訓”問題
  《經傳釋詞補》、《經傳釋詞再補》以及《經詞衍釋》的音訓問題
  《經傳釋詞》諸書訓解及引證方面的檢討
  《經傳釋詞》諸書所用材料的時代問題
  從虛字訓解源流談到《助字辨略》與《經傳釋詞》
  《古書虛字集釋》的假借理論的分析與批評
  “讀如”、“讀若”、“讀為”、“讀曰”與“當為”——古注術語淺論之一
  由《廣韻》變到國語的若幹聲調與聲母的例外
  訓詁與華文教學的關係——參加1991年全美華文教師學會年會論文
  釋《詩 螽斯》“薨薨”
  不問馬
  《莊子  山木篇》“王長”釋義
  《淮南》高《注》“私鈚頭”唐解試議
  從“乃覺三十裡”談到訓詁
  有關“對”字的一些問題
  “告”字探源
, 頁189-93: 上面類似草木樹枝,下面為陷阱。
經史、札記
  《論語》札記
  淺談《國語》傳本
  《國語》舊注輯佚工作與其產生的問題
  《國語》虛詞訓解商榷
  《國語》札記
  讀《史記會注考證》札記
  《緯書集成》“河圖”類鍼誤
附編
  淺釋“陰陽對轉”
  也談“反切”
  村老老是信口開河——談談李辰冬對《詩經》作者的新發現
關於《左傳》“君子曰”的一些問題
與徐復觀先生談“仁”——從章句訓解上看徐復觀先生的《釋論語的仁》
附錄
  張以仁教授生平年表


 -----
  1. 〈釋詩螽斯「薨薨」〉,《幼獅學誌》,4卷,頁1-11,1965年。(收入《中國語文學論集》)
  2. 〈也談「反切」〉,中央日報副刊,1966年1月29日。
  3. 〈從「乃覺三十里」談到訓詁〉,中央日報副刊,1968年8月15日。
  4. 〈論詞義的種類〉,《幼獅學誌》,16卷4期,頁79-91,1981年。



張以仁春秋史論集》台北:聯經,1990/93

本書收錄作者近年所撰有關春秋史及史料研究論文十篇,約三十萬言,各篇文首均有簡目及提要,介紹討論重點,以便讀者省覽。全書以斠勘訓詁之學為基礎,細密探討史料與史事上諸問題,更以求真的執著,對舊資料展開再認識的工夫,詳細梳理舉證,期使所論各題,均能越辯越明;更希望此種「只認真理,不盲從、不迷信權威」的態度,對讀者有另一層的助益。

序言末說:趙君潤海是他任教東海大學的學生,也任職史語所,幫他校此書......

"Letters to a Young Poet" (1934) "Growing Old" by Rainer Marie Rilke:每個生命都是永恆的開端: 慢讀里爾克

"I could give you no advice but this: to go into yourself and to explore the depths where your life wells forth."
--from "Letters to a Young Poet" (1934) by Rainer Maria Rilke, who died on this day in 1926.

Letters written over a period of several years on the vocation of writing by a poet whose greatest work was still to come. READ an excerpt here: http://knopfdoubleday.com/b…/154358/letters-to-a-young-poet/

René Karl Wilhelm Johann Josef Maria Rilke died in Montreux, Switzerland on this day in 1926 (aged 51).
"Growing Old" by Rainer Marie Rilke
In some summers there is so much fruit,
the peasants decide not to reap any more.
Not having reaped you, oh my days,
my nights, have I let the slow flames
of your lovely produce fall into ashes?
My nights, my days, you have borne so much!
All your branches have retained the gesture
of that long labor you are rising from:
my days, my nights. Oh my rustic friends!
I look for what was so good for you.
Oh my lovely, half-dead trees,
could some equal sweetness still
stroke your leaves, open your calyx?
Ah, no more fruit! But one last time
bloom in fruitless blossoming
without planning, without reckoning,
as useless as the powers of millenia.
*
Poems: Rilke contains poems from The Book of Images; New Poems; Requiem for a Friend; Poems, 1906-1926; French Poems; The Life of Mary; Sonnets to Orpheus; The Duino Elegies; Letters to a Young Poet; and an index of first lines.


每個生命都是永恆的開端: 慢讀里爾克

每個生命都是永恆的開端: 慢讀里爾克 - Page 49 - Google Books Result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sbn=9862728663
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 2015 - ‎Literary Collections
慢讀里爾克 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遺世獨立的國度。唯一一個由諸王統治的國度。為呢?為何不能在這個國度變老與成熟呢? :何必得習慣它會比孩童在強烈的、  ...

每個生命都是永恆的開端:慢讀里爾克

Lektüre für Minuten. Gedanken aus seinen Büchern und Briefen.


里爾克 (Rainer Maria Rilke)

  一八七五年十二月四日出生於布拉格,一九二六年八月九日逝世於瑞士。被譽為繼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之後,第二位將德語詩歌推向高峰的詩人;以發掘出德語的音樂性與可塑性而聞名。不但深刻影響現代詩歌發展,並被許多人(不只限於德語國度)視為人生導師。

  著作有《祭神》、《時禱書》、《圖像集》、《新詩集》、《新詩續集》《馬爾泰手記》《旗手克里斯多夫‧里爾克的愛與死》《致奧爾弗斯的十四行詩》等。

  英國現代派詩人艾略特稱讚里爾克是「成熟的心靈」,因為里爾克的詩,總有古典和悲天憫人的現代情懷,讓人感動得不知所措,彷彿有一種洞穿和照亮之感。在西洋詩歌的歷史上,大概只有品達、賀拉修、但丁、莎士比亞、荷德林,或許還有里爾克十分景仰的瓦雷里,可以與之媲美。

譯者簡介

唐際明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德語文學博士、德語文學與西洋藝術史雙碩士。著有:Fenster-Geschichten. Die Bedeutung des Fensters bei Rilke und ausgewählten anderen Autoren(窗的故事-里爾克及其他詩人作品中窗的涵意),部分內容已翻譯成中文,以〈「窗」在里爾克作品中的詩學含義〉為題,刊登於《創世紀》詩雜誌第183期。與里爾克作品相關的論文尚還發表有〈Das bilinguale Schaffen des spätesten Rilke〉(里爾克晚年的雙語創作) 和〈邁耶的「米開朗基羅系列詩」:檢視雕塑藝術對「物詩」之啟發〉。譯作則有德語現當代詩歌及從德語翻譯的瑞典當代詩歌共九十餘首、《少年維特的煩惱》、《繁華落盡的黃金時代:二十世紀初西方文明盛夏的歷史回憶》(與林宏濤合譯)、和《整理藝術》系列圖書。

目錄

【導讀】介於人生導師與誤解之間:重新認識詩人里爾克◎唐際明

我過我的生活在增長的環裡
(關於自然、生命與領悟)

開始之幸福
(童年、青春與老年)

我想要成長,不計任何代價
(關於學習與教導,成長與成熟

對萬物之善行是屢行
(關於感覺、行動與人際關係)

孤獨者被引進集體裡
(關於個體與集體)

愛情不會顧及我們的世俗劃分
(關於男人與女人、愛情與婚姻)

你對困難有何不滿?
(關於幸福與痛苦、耐心與轉變)

我所見的無法企及我總已知的
(關於夢、假象與真實)

眾物在歌唱,我多麼愛聽啊
(關於語言、名字與概念)

在我行創造之處,我即真實存在
(關於藝術與藝術家)

精確,對約莫的、未感受的生活之反駁
(關於詩歌)

何謂今日?
(關於時間與永恆)

背轉生命的一面
(關於死亡)

神為根源與未來
(關於信仰與宗教)

後記
摘文出處

【導讀】

介於人生導師與誤解之間:重新認識詩人里爾克
◎唐際明


  當我們讀到里爾克(1875-1926)那首在德國家喻戶曉的詩作〈秋日〉(Herbsttag , 1902),對於時序已進入夏末秋至,卻仍然一事無成的人之告誡:

  誰此時還沒房子,就不會再建造了。
  誰此時還獨自一人,就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如此了,
  將會醒來,讀書,寫長信
  與心神不寧地在林蔭道上
  來回遊蕩,當落葉紛飛時。

  或者感嘆詩人以其驚人的感受力,竟在一尊頭首與四肢皆殘缺的太陽神雕像上,看見真理之光及阿波羅的炯炯目光,然後突然在這首〈遠古的阿波羅軀幹像〉(Archaïscher Torso Apollos, 1908)的詩末,讀到這樣的命令:

  你必須改變你的生活。

  或者想到那句出現在他為祭悼一位年輕詩人之死而寫的長詩〈安魂曲。獻給沃爾夫‧馮‧卡爾克羅伊德伯爵〉( Requiem. Für Wolf Graf von Kalckreuth, 1908)之結尾,並被本恩(Gottfried Benn, 1886-1956)這位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德國二十世紀重要詩人稱為「我們這個世代永不會忘記的詩句」:

  誰言勝利?挺過即是一切。

  即不難理解里爾克為何在被譽為繼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之後,第二位將德語詩歌推向高峰的詩人,影響現代詩歌的發展深遠之餘,還被許多人視為人生導師,且不僅止於德語國度。

  這些詩句之所以能在讀者身上施以醍醐灌頂之效,或對處於惡劣環境中深覺即將滅頂的人們發揮有如黑暗中燈塔般的鼓舞力量,正在於我們感到它們是詩人發自肺腑的由衷之言,是詩人對自己講的話。先以最後提到的詩例來說,這位馮‧卡爾克羅伊德伯爵,本是位前途看好的詩人,生性敏感,自幼身體欠佳,卻選擇走上軍旅生涯,任職不過數天,即因承受不住壓力而自殺,得年僅十九歲。而於當時隸屬奧匈帝國的布拉格誕生與度過童年時光的里爾克,也曾因父親希望他能一圓自己未能實現的成為軍官的願望,先後就讀聖‧波爾藤(St. Pölten)軍事中學與梅里戌-魏斯克爾辛(Mährisch-Weißkirchen)高級軍事學校,然而,軍人的尚武精神與粗獷的行事作風,連同軍事教育要求的團體一致性及嚴格的體能訓練,既與很早即展露文藝天分的里爾克纖細善感的氣質大相逕庭,又令天生就體弱多病的他備受折磨,最後以健康的因素輟學。這也就是為什麼聽聞這位年輕伯爵之不幸,會讓里爾克發出如此無異於劫後餘生者之感慨,因他也曾入過同樣的滅絕之境。

  一九○二年八月二十六日,里爾克首度前往巴黎這座日後證明大大改造了他的城市,此行的目的是要撰寫一本評論法國雕刻大師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的專書。這個時候的詩人和曾在羅丹門下學習的女雕刻家克拉拉‧韋斯特霍夫(ClaraWesthoff, 1878-1954)結縭一年又四個月餘,兩人育有一女,身上擔負著他實難擔負得起的養家活口的責任。於是,我們看到九月二十一日,獨自一人在異鄉的詩人寫下了本文一開始提到的詩作:〈秋日〉,而在第三段,亦是全詩的最後一段,預示了自己未來的生活:孤獨地四處漂泊,創作,讀書,寫信,一如婚前,即使數天之後克拉拉也抵達了巴黎,仍改變不了他既成的人生軌道。但,與另一位藝術家的結合卻也促使了里爾克針對愛情與婚姻、尤其是如何在對獨處的需求與兩人共同生活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多所思索,給世人留下諸多深刻與獨到的創見。

  在巴黎,改造里爾克的兩隻巨人之手,分別屬於羅丹與畫家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兩位藝術大師,確切地說,是他們的藝術與孜孜不倦的創作精神。里爾克創作中期的重要詩觀「物」(Ding),簡言之,即是保持距離地與形象化地再現外在現實世界中的某「物」,以及受此詩觀影響而產生的〈豹〉(Der Panther, 1902)與〈遠古的阿波羅軀幹像〉等詩歌傑作俱是此改造的直接成果。而這兩首物詩代表作的標題亦已指示出,所謂的「物」涵括了一切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天然的與人手創造的,也因此讀者會看到里爾克筆下出現「藝術物」(Kunstding)這樣的名稱,取代普遍使用的「藝術品」。而身為詩人竟會選擇師法造型藝術創作,此一事實則透露了不自我設限實為里爾克性格的重要特質之一。

  事實上,里爾克之所以會成為里爾克,就在於他的不侷限,在於他的居無定所,不僅周遊歐洲列國,足跡還曾抵達北非的埃及;在於他對異國文化與不同的宗教信仰(包括東正教、佛教、與伊斯蘭)所抱持的開放與有興趣深入接觸的態度。就以詩人的創作工具──「語言」為例,里爾克絕非僅專注於對其母語──德語的琢磨上,反倒普遍向各種歐語,甚至俄語學習,因而譯有法語、義語、拉丁語、中古德語、佛蘭德語、英語、丹麥語、瑞典語及俄語詩歌;並且認為詩人應能使用世上所有的語言創作,故不僅德語與他第二個熟悉的語言──法語,俄語與義語亦都成為他寫詩的語言。也因此生活於母語的環境裡,在他看來絕非是寫作的必要條件。德國詩人德梅爾(Richard Dehmel, 1863-1920)就曾問過他為何長期不在德語國家居住,他的回答是:為了要將創作的語言與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語言區隔開來。這個也許像是半開玩笑的解釋,事實上卻完全符合他對詩人語言的看法:「他的文字必須與純粹用於交際與溝通的文字有徹底的與根本上的區別。沒有一個詩中的字是與發音相同的日常用語與會話當中的字完全一致」。

  除了目前已觸及的主題:因痛苦造成的困境、教育(離開軍校之後,詩人還短暫就讀了林茲商學院〔Handelsakademie Linz〕及布拉格與慕尼黑大學)、愛情、婚姻、藝術、詩歌之外,上至宇宙星辰,下至鳥獸花草,有形的與無形的,皆是里爾克詳加思索的對象。本書出版的目的即是將他思想的諸多面向一一介紹給讀者大眾,所憑藉的即是詩人自己的文字,而在詩文作品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引用文獻就是書信。前面已提到里爾克常常寫信,然而,他的書信在本地至今卻未得到應得的重視。事實上,西方的文學研究早已將作家的書信視為他們的作品,是深入探索他們內心世界以及解讀他們作品之鑰。而里爾克所留下的規模龐大的書信,更是當「作品」之稱謂而無愧。對於他,寫信往往具有宛如素描般對畫家同等重要的功能,是他將所見所感所思加以具體形象化的最初嘗試,成果有時完美得可以直接植入正式發表的作品裡。而就讀者而言,閱讀詩人書信除了可以使得他顯得更為親近之外,詩人各種思維的發展也會變得更加有跡可循。有關寫信對里爾克創作具有的重要意義,由本書編者之一弗克‧米歇爾斯撰寫的後記有很詳細的剖析,在此就不多贅述,倒是對於文中所提及的「意識金字塔」,應有必要先於此處附上被略去的詩人信中的說明:

  縱使「外面」如此地延展,但以其恆星的總間距也不足以與我們內在擁有的規模相比,後者甚至不需有如宇宙般的寬敞,即能近乎無邊無盡。所以,如果死者,如果未來的死者需要居留之地,有什麼歸宿會比這個想像的空間更能讓他們感到愜意,並且真有供應的呢?我越來越覺得我們慣用的意識好似棲息於金字塔的頂端,而其基座在我們的內在(並且在一定程度之下,於我們之間)充分地往橫向發展,以致我們若有能力越深入地棲身其中,我們就顯得越能普遍納入地置身於塵世的、以及就最廣義而言,世界的存在之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情境裡。

  米歇爾斯則是將里爾克的詩歌比喻為金字塔的頂端,其餘的作品則代表基座,似有希望藉由此書的出版,讀者關注的目光亦能投注於後者之意。

  有必要略加說明的,還有里爾克慣常使用的矛盾語句與透過這種修辭手法塑造出來的弔詭、刁鑽的意象,如這個出自《獻給奧爾弗斯的十四行詩》的著名詩句行所清楚展現出來的:「讓所有的告別皆行之在前,就彷彿你已將之拋諸在後了。」乍讀此句,讀者大約都會在腦海中產生怎麼忽焉在前,又忽焉在後的、令人迷亂困惑的印象,但在細心推敲之下應都能明瞭其含意,即是我們應對所有未來會發生的告別,皆抱有預期的心理,就好像已經經歷與克服過了一般,如此方能戰勝告別可能會帶來的悲傷與痛苦。

  現在就讓你透過這條摘讀里爾克作品的途徑,經由兩位選編者悉心擇選、編排而鋪就的便道,進入這個寬廣的思想世界吧,以發掘在《時禱書》(Das Stunden-Buch)予人多愁善感、虔誠敬神之印象;或〈豹〉這首清楚展現詩人觀察入微與能切身處地地投入刻畫對象內心世界功力的代表作;或晚年孤絕地於瑞士山上慕佐(Muzot)古堡寫詩,終於完成畢生大作,最後罹患白血病的詩人竟因手指被玫瑰花刺刺傷而致死,伴隨著他那交織著玫瑰花瓣與睡眠意象的墓誌銘所渲染而成的淒美形象之外的里爾克吧。誠如詩人所言:「名聲只不過是集誤解之大成,聚集於一個新名字之上的所有誤解」。

(本文作者為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德語文學博士、德語文學與西洋藝術史雙碩士)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野島剛: 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裡的台灣新形象 映画で知る台湾




文 / 曾芷筠


日籍資深記者野島剛於今年年底出版了專書《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中的台灣新形象》,封底寫著,這是一本「透過電影這扇窗去觀察台灣社會,是以記者角度出發的書」。

野島剛現任朝日新聞國際編輯部副部長,曾於2007年到2010年間派駐台灣、擔任台北特派員,也在京都大學講授「亞洲學」,主要工作範圍為政治新聞與兩岸關係,亦觸及藝術、電影,在中文、日文的媒體雜誌上有十餘個專欄,產量豐富。其實野島剛1991年開始在台灣念書、學中文,他說,「那時剛開始民主化,從野百合運動開始,大家都走上街頭,社會充滿活力,但還是有兩蔣時代的氣味。我那時開始感受到時代氛圍正在改變。2007年朝日新聞社派我駐台,當時台灣已經完成民主化過程與政黨輪替,大家也有台灣人身分認同。台灣電影也從侯孝賢、楊德昌等比較嚴肅的題材與風格轉變為節奏快、開心的味道。」

會對台灣電影發生興趣,是因為2007年開始,許多好看的電影包括《練習曲》、《海角七號》、《九降風》,題材傾向本土,比較有商業娛樂性。「本土很值得思考,為了了解台灣,通過電影可以了解更多。我每年幾乎看遍上映的台灣電影,也都盡量去戲院看,觀察身邊觀眾的反應,過了幾年,覺得可以寫一本書,充分描繪時代的變化。」因此,野島剛將這十年來台灣電影內容的發展,定位成一個認識、挖掘本土文化的過程,也從記者的眼光、觀眾的不同反應折射出台灣政治社會的變化。



「台灣有一些人批評魏德聖的《海角七號》是親日,《賽德克.巴萊》是反日,《KANO》是媚日,但不能用這個角度判斷,他的主題是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衝突與和解,雖然每次都選擇不同題材,但拍的都是日治時期的台灣。很多人會從政治角度去批評或稱讚,這在日本也是很少見的,當然有點問題,但對導演來說,有人關注是很重要的。在日本,導演的發言全都是娛樂新聞,但台灣導演的發言可能變成社會新聞,有社會影響力,密集度遠遠高過日本,這是很特別的現象。」

除了舉出他所喜歡的魏德聖導演,野島剛指出,紀錄片也是一個特殊的現象。「《看見台灣》從上面空拍一個半小時,怎麼會有人去看呢?我很驚訝觀眾的反應是感動流淚,才了解大家對台灣的濃厚情感。台灣有很多好的紀錄片,可以上院線,跟日本不太一樣。日本只有小型獨立放映,分得很清楚,也無法期待紀錄片的票房。這方面,我覺得紀錄片對台灣市場的吸引力遠遠超過日本。」


此書原本是針對日本讀者,讓讀者知道台灣有什麼樣的電影,與台灣社會正在發生的變化。「我想給讀者一個線索,日本人對台灣電影的認知仍停留在新電影時期,這本書今年一月份在日本出版,反應非常好,他們覺得,原來台灣還有這樣的電影!也有一些愛好者會自己組織放映會,按照這本書觀賞。」


透過旁觀者的眼睛,有時候能後清楚地看見市場與觀眾反應、票房之間的關係,與台灣整體社會的情感結構有著複雜的互動關係。野島剛舉例,「《練習曲》是一個年輕人騎腳踏車環島的故事,戲劇性也不大,日本人很難理解台灣人為什麼喜歡這部電影,台灣人或許自己也不那麼清楚。我認為這跟台灣社會的變化有關,以前國民黨教育讓大家對台灣地理很陌生,年紀大的台灣人很少去鄉間山上,本土化讓台灣人開始對本土感興趣。通過年輕人的旅程,自己也體驗、認識了台灣各地精采豐富的人文社會。」



Photo Credit:Kano粉絲團

從2008年《海角七號》所帶起的市場復甦風潮以來,許多後續出產的電影一直圍繞著離開台北,回到南部、鄉下的題材。野島剛認為,從這些線索可以歸納出台灣電影的潮流:這是一個台灣人認識台灣的行動與過程。「台灣的歷史很複雜,過去是言論控管的社會,不能拍日治時期的故事,國民黨時代的悲劇、太本土的題材也不能拍」,因此,現在仍可挖掘許多大時代背景的相關題材。反觀日本,「關於戰爭、戰敗、經濟高度成長、泡沫經濟的題材都已經拍了很多,沒有東西可以拍了,現在充斥許多生病、高齡化,還有清新戀愛故事。」

從政治社會的眼光,通過電影文本來解剖台灣,面對電影導演的提問與工作方式有何不同?野島剛笑說,「因為我是外國人,比較可以沒有包袱,可以直接去採訪。比如我採訪魏德聖,會直接問他:『你為什麼沒有得金馬獎?』也可以直接問侯導:『《聶隱娘》是不是你的最後一部電影?』也會問鈕承澤:『為什麼台灣社會對你有這麼多批評?』這是一般台灣記者比較不敢問的,但可能因為我是第三者,他們對外國人比較寬容,我也不怕得罪大導演,擔心的部分比台灣記者少。」

野島剛說,自己並非電影專業出身,因此美學風格或產業發展動態並非關鍵,在意的是導演與製作人為何想拍這部電影?期待觀眾從電影中學到什麼?如何讓大家感動?等核心的價值思考。「我會問他這部分為什麼這樣拍?是為了反應什麼樣的價值?導演的核心思維與當前台灣社會的變化有很大關係,因為他們所設想的觀眾基本上都是台灣人,期待票房成功。」而票房成功的電影是因為內容與社會有互動過程,與觀眾有共鳴,才能帶動觀眾進戲院去看。

若從政治角度,可以如何看待台灣電影的發展現狀?野島剛認為,電影已慢慢脫離政治掌控,但需要面對中國大陸市場。「台灣的社會環境基本上是本土化,觀眾很喜歡看台灣自己的東西、文化、語言,但太台灣口味,對岸無法接受。《痞子英雄》在大陸票房很好,但像《總鋪師》《雞排英雄》因為內容非常台灣,無法被台灣以外的市場接受,但在本土市場仍可達到上億票房。目前趨向兩種並行,導演必須做出選擇。」


他同時也提醒,台灣人拍大陸可以接受的電影是很難的,因為感受、想法差異太大。而名氣大的導演作品如《風中家族》《刺客聶隱娘》的票房反應也往往不如預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訪談最末,我們聊起了近期看過的電影,包括身為一個日本人,如何看《灣生回家》?野島剛看電影時也同身旁的觀眾一般落淚,也分析道:「國民黨教育是醜化日本統治者,認為戰敗時日本拋棄台灣,1972年台日斷交也是日本發起的,因此台灣社會普遍覺得,台灣對日本這麼好,但日本對台灣沒那麼好。從人之常情來說,一個在台灣長大的人回去日本後會懷念台灣,沒什麼不可思議,但這些人的故事一直沒有人知道,《灣生回家》裡充滿日本人對台灣人的愛,稍微讓台灣人比較放心,才有這麼大的社會反應。」


這觀點,除了挑動敏感政治神經,也娓娓道出台灣人無法啟齒的真相。



Photo Credit: 灣生回家。灣生奶奶講到當時他們要坐船離開台灣時,與弟弟站在甲板上對著台灣唱歌告別。


【人物檔案】

野島剛,1968年生,就讀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系,畢業後任職朝日新聞社,曾赴伊拉克、阿富汗等戰地前線採訪,著有《伊拉克戰爭從軍記》,在台灣出版過的作品有:《銀輪的巨人》、《兩個故宮的離合》、《謎樣的清明上河圖》、《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等。




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裡的台灣新形象

認識‧TAIWAN‧電影 映画で知る台湾



內容簡介

二十一世紀新台灣電影現象!
你能在一分鐘內說出十部近三年上映的國片嗎?
或許你不太常看國片,也不清楚台灣電影人在忙什麼。
但是,曾經想過嗎?台灣電影正是讓全世界認識我們這座島嶼的櫥窗!

  《兩個故宮的離合》、《謎樣的清明上河圖》、《最後的帝國軍人》
  暢銷作家 野島剛 2015年最新作品
  描繪近十年來台灣電影裡所呈現的台灣新形象

  收錄:侯孝賢、魏德聖、齊柏林、鈕承澤、蔡明亮、陳懷恩、陳玉勳、九把刀、李烈,九位台灣電影導演、製片人專訪紀錄。

  熱愛新世紀台灣電影,看過一百多部國片的日本資深記者野島剛,以跨文化的比較性視角切入,描繪出近十年來新世紀台灣電影裡呈現出的台灣新形象。

  野島剛強調,這本書並不是電影解說書,而是透過電影這扇窗去觀察台灣社會,是以記者角度出發的書:
  ‧台灣,對於拍攝紀錄片的人來說,這裡可是天堂。台灣擁有豐富的多元文化,充滿了矛盾,換言之就是題材相當豐富。
  ‧當我看台灣電影時,總會發現有幾項不斷重複出現的元素,我想這就顯示了這些元素對台灣人的重要性,也是日常生活裡不可或缺的,甚至是電影無法避而不談的。若是不了解這些元素,也許就無法真正了解台灣電影。
  ‧台灣確實存在著貧富差距和南北差距的問題,透過《不能沒有你》這部電影更可以明顯察覺到這個現象。
  ‧過去的台灣電影,不管是拍攝逃避現實或是自我尋找之旅,通常以選擇海外取景的居多,像是去香港或日本等等。然而,《最遙遠的距離》的主角們則是在台灣旅行,或許也是反映了受到「本土化」影響的這一代台灣人的內心所感吧!
  ‧日本的喪禮通常要求必須「靜肅」,但是在台灣似乎完全不通用。《父後七日》是一部顛覆了日本常識,同時也可以認識台灣喪禮的電影。
  ‧台灣的校園電影裡出現的「教官」,或許對於日本觀眾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但是,當電影是以一九九○年代以前的校園為舞臺時,教官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
  ‧台灣電影裡比較沒有那種「我愛你」、「絕對不能離開你」或者「到死都要在一起」的台詞。恰到好處的現實感,又穿插著小小的夢想。像這樣小而美的電影,剛好體現了台灣這塊土地的特質,不是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野島剛 Nojima Tsuyoshi


  資深媒體人,作家。1968年出生,就讀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系期間,曾赴台灣師範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交流學習。1992年畢業後,進入朝日新聞社展開記者生涯。曾任職於朝日新聞社佐賀支局、西部本社等,2001年起擔任駐新加坡特派員。曾赴伊拉克、阿富汗等戰地前線採訪。其後擔任東京本社政治部記者,2007至2010年擔任駐台北特派員。擅長採訪報導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面向議題,目前在日本、台灣、大陸等地許多媒體上開闢專欄發表時事評論。著有《伊拉克戰爭從軍記》等多部作品,已在台灣出版《銀輪的巨人GIANT》、《兩個故宮的離合》(聯經)、《謎樣的清明上河圖》(聯經)、《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聯經)。2014年將中文漫畫《中國人的人生》譯為日文,榮獲日本文化廳藝術祭漫畫部門優秀作品獎。

譯者簡介

張雅婷


  1980年出生,台灣台中人,畢業於名古屋大學國際言語文化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喜愛閱讀及翻譯。已出版譯作《我的台南:一青妙的府城紀行》。

目錄

與侯導對話──台灣版序

前言

PART 1 新電影裡的台灣新形象
第一章 電影裡的台日關係
CINEMA 《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KANO》
Interview 1 魏德聖導演

第二章 台灣紀錄片的實力
CINEMA《看見台灣》《拔一條河》《刪海經》
Interview 2 齊柏林導演

第三章 外省第二代的心聲
CINEMA《軍中樂園》《白銀帝國》
Interview 3 鈕承澤導演

第四章 凸顯台灣社會的矛盾
CINEMA《郊遊》《不能沒有你》《白米炸彈客》
Interview4 蔡明亮導演

第五章 透過環島認識台灣
CINEMA《練習曲》《最遙遠的距離》《不老騎士》
Interview 5 陳懷恩導演

第六章 認識台灣文化
CINEMA《總舖師》《艋舺》《父後七日》
Interview 6 陳玉勳導演

第七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我的青澀年代
CINEMA《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女朋友。男朋友》《九降風》
Interview 7 九把刀導演

第八章 台灣的好,台灣人的好
CINEMA 《聽說》《逆光飛翔》《白天的星星》
Interview 8 李烈製片‧演員

第九章 台灣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
CINEMA 「摩托車」、「咖啡館」、「同性戀」、「教官」
Interview 9 侯孝賢導演

第十章 台灣電影的歷史和展望
Interview 10 龍應台文化部長

PART2 推薦必看台灣新電影
台灣本土電影票房統計(2005-2014)

2007年
不能說的秘密
練習曲
最遙遠的距離

2008年
海角七號
囧男孩
九降風

2009年
陽陽
聽說
不能沒有你
白銀帝國

2010年
艋舺
父後七日
第四張畫
獵豔
一頁台北

2011年
賽德克‧巴萊
雞排英雄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2012年
南方小羊牧場
陣頭
女朋友。男朋友
逆光飛翔
白天的星星

2013年
阿嬤的夢中情人
總舖師
一首搖滾上月球
失魂
聽見下雨的聲音
被偷走的那五年
大尾鱸鰻
看見台灣
拔一條河
郊遊

2014年
逆轉勝
寒蟬效應
痞子英雄二部曲:黎明再起
KANO
大稻埕
共犯
等一個人咖啡
想飛
南風
白米炸彈客
刪海經
軍中樂園
後記

與侯導對話──台灣版序(節錄)

  侯孝賢導演很適合戴帽子的造型,他一戴上帽子,馬上呈現出一種導演特有的專注神情;然而一把帽子摘下,就是電影界的大人物。每次看他以金馬獎主席身分出現在螢光幕前,幾乎都是穿著西裝,沒有戴帽子。

  他到東京宣傳最新電影《刺客聶隱娘》時,果然是戴著帽子出現,帽沿下的眼神炯炯發亮,或許是來自終於完成作品的踏實感,或許是因為剛在坎城影展拿下最佳導演獎的喜悅,整個人神采奕奕。和二○一四年見面的時候比較起來,他的表情也明顯變得柔和了許多。

  到目前為止,我一共採訪過侯孝賢導演三次。第一次是二○○七年在「台北之家」裡的主題電影院「光點台北」見面,我當時擔任朝日新聞社台北支局長,希望在報紙上寫一篇關於一青姐妹的報導,一青窈是知名的台日混血女歌手,她曾在侯導的《咖啡時光》(二○○四)擔任女主角;她的姐姐一青妙是作家兼女演員。為了收集這篇報導的材料,我想聽聽侯導對於一青窈的想法,因此預約了採訪。那時候,我對台灣電影一竅不通,對侯孝賢的作品也只知道《悲情城市》而已,整個訪談過程我都沒能切入重點,侯導的表情也一直很凝重,無法延伸出有趣的話題。

  第二次訪談則是七年後了,也就是去年(二○一四)底,正值這本《銀幕上的新台灣》即將完成的最後階段,見面地點仍然在同一個地方──「光點台北」。這一次,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的饒紫娟總監也在場,當時的訪談內容就收錄在這本書裡,因此不加贅述。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侯導對於光點台北挪出一樓庭園空間作為服飾雜貨攤位之用而感到氣憤:「這樣一來就把光點台北的氣氛都給搞砸了,我已經要求他們改善了!」

  我依稀記得那天他就是這麼說的。對了,侯孝賢也是光點台北營運規劃團隊裡的一員。

  總之,任誰看來,侯孝賢都是個非常忙碌的人,應該也有很多記者像我這樣子要求採訪。這一趟在東京的採訪──我們第三次訪談,我開門見山問道:「為什麼這八年來都沒有推出電影?」他的回答簡潔有力:「因為太忙了。」

  「金馬獎執委會主席做了五年,台北電影節主席也做了三年,有好多事情都必須做,掛了很多頭銜,也不能光掛名不做事。在台灣,只要跟電影有關的事情,大家都會來拜託我,但是我自己也有必須要做的事啊。就像幾年前碰上選舉,突然說要改在台中市舉辦金馬獎,那時候真的是一片慌亂。」

  侯導說話其實很幽默,但是因為有點脫離主題,在旁邊的女翻譯員,臉上露出為難的表情。

  他繼續補充說:「為了選舉,當時的台中市長想要改在台中舉辦,但是先前已經以在台北舉辦為前提做了許多準備,臨時要換場地根本不可能。那時候是我出面跟政府單位溝通協調的,不然都沒人敢講。金馬獎必須要維持它的獨立性。」

  當時的台中市長是胡志強,應該是為了二○一四年的九合一地方選舉吧,結果,十一月二十二日照常在台北舉辦金馬獎,而胡志強在十一月二十九日的選舉連任失敗,交出台中市長的棒子。

  不只是寫台灣電影報導的記者希望見到侯孝賢導演,包括台灣人本身或是外國人也都想要一睹他的風采。台灣當然也有其他才華洋溢的資深電影導演,但是侯孝賢這個名字幾乎已經和台灣電影畫上等號,尤其是我這樣的外國記者寫台灣電影的時候,一定會提到侯孝賢。就像要談論當代日本小說時,就無法忽略村上春樹的存在。

  總之,百事纏身的侯孝賢從二○一一年開始,花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刺客聶隱娘》的劇本,但是他製作電影時屬於慢工出細活的類型,直到二○一四年才完成拍攝,二○一五年才公開上映。日本和台灣的上映檔期同樣安排在八月到九月。說真的,以侯導的實力應該每三年就可以推出一部作品,但是因為來自四面八方的邀請和委託,讓他分身乏術。

  這回在東京的訪談只有三十分鐘而已,但是從一大早開始就陸續接受其他媒體訪問的侯導,表情已經有些疲倦了,於是我們一起喝個咖啡,放鬆一下心情。一開頭,我就說:「去年曾經在台灣見過面。」於是侯導笑著說:「有點面熟。」我想即使他真的忘記了,也會顧慮他人的感受而這樣回答吧,這就是他待人溫和寬厚之處。

  這次採訪是和另一位媒體記者一起進行的,但是那位記者一直圍繞著在日本取景的話題,感覺似乎有點乏味,於是我丟出了一個自認為侯導可能有興趣回答的問題:「我知道導演從小時候開始就喜歡看武俠片,所以自己也想要拍,可是為什麼是選擇女刺客的題材呢?」

  看到侯導的反應,我想我問對了。他開始侃侃而談,他說是因為舒淇,所以讓他興起了拍女刺客的念頭。舒淇是侯孝賢導演一手琢磨成玉的女演員。

  「要拍電影時,心裡一定要有適當的演員人選,舒淇是很棒的女演員,當我在思考能夠和她一起合作什麼樣的題材時,又剛好讀了小說,靈光一閃,就想讓她扮演女刺客的角色,也因為之前和她合作過很多次,她的演技很穩定,現場的劇組人員也都很喜歡她。對我來說,舒淇是個很完美的人。」他甚至豎起了大拇指,看起來相當開心。由此可見,他對於女演員舒淇給予了高度評價。

  我接著說:「和導演第一次合作的那個時候相比,她的演技似乎已經成長了一百倍。」話匣子一開,侯導開始聊起了過去:「我最初注意到舒淇,是她在香港拍了一支沐浴乳廣告,第一眼就覺得她的表情很有魅力,於是立刻透過香港的製片友人聯絡她的經紀人,希望能夠安排見面。當時,她只是在香港拍一些性感電影的艷星,但是當她來赴約時,明明沒有拍過其他電影,卻沒有一絲膽怯,態度落落大方,可能是心想:『這個導演或許稍有名氣,究竟在拍什麼電影?』的那種感覺,眼神帶著挑戰意味。很多人不知道她天生的本質,也許都還停留在臉蛋漂亮、身材性感的印象,但是她相當有個性。」

  當一起合作的《千禧曼波》(二○○一)入圍坎城影展時,舒淇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自己在這部片中的演出,看完之後她跑回飯店忍不住哭了起來,因為她意識到自己是以貨真價實的女演員身分來到坎城而感動不已,一直關在房間裡面。

  在那之後,侯導對舒淇說了這一番話:「當時蔡明亮也一起入圍了坎城影展,我還記得他突然不見蹤影。那個時候,評審團裡面有演員也有導演,甚至有人比妳還年輕,不管是由誰得獎,一定和妳想的不一樣,也許最佳電影獎是全員一致認同的好電影,但是評審團大獎就不一定了,很多時候是看評審的個人品味。」不管得獎與否,希望她能平常心以待。

  如果看過《刺客聶隱娘》,就更能確定這是侯導專門為舒淇打造的電影,將她推向國際舞台。在拍攝時,因為她本身拍武打片的經驗不夠,所以在體力上應該是一大負擔,但是因為這是侯導的電影所以才能夠撐過來的吧!舒淇在這部電影裡的台詞屈指可數,只有九句而已。沒有任何笑容,維持一貫的冷淡表情,但是舒淇作為女主角的存在感是無庸置疑的。

  耗資四億五千萬台幣的《刺客聶隱娘》,是侯孝賢歷年來拍的電影裡成本最高的。他在坎城影展成功拿下最佳導演獎,這項榮耀無疑是對那些認為侯導江郎才盡的人做出最佳反擊。並不是「老兵凋零」,而是証明了「寶刀未老」。

  在我撰寫這本書時,剛好是台灣電影界面臨了「脫侯孝賢」的轉型時期,尤其在這波國片熱潮裡,我甚至一度認為「侯孝賢已經成為過去式」,雖然這有點難以啟齒,卻是我真實的想法。因為侯孝賢是享譽國際的偉大導演,無論是誰也無法超越他的地位,他一路走來累積起的盛名和影響力是無人可取代的。

前言

  電影是反映社會的一面鏡子。


  這本書的日文版書名取為《認識.TAIWAN.電影》的動機,是想藉由「電影」這面鏡子映照出來的台灣影像,認識「TAIWAN」(台灣)真實的一面。

  對於很多日本人而言,台灣是友善的鄰人,卻對它的歷史文化感到陌生,即使想要認識台灣,往往不知道從何著手,而我認為最佳途徑就是從看電影開始。以持續關注台灣的這二十餘年經驗,我能夠很有自信地說:若要真正透視台灣社會的本質,電影鏡頭下的台灣絕對是關鍵性要素;見微知著,因為台灣電影本身融入了相當多元豐富的要素,那都是台灣一路走來的足跡。

  而且,台灣電影在近十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那之前可以說幾乎是處於休眠狀態的低迷期,卻突然在近十年裡生機蓬勃,吸引了社會大眾的目光,掀起了所謂的「國片熱潮」。

  原本讓人興致缺缺的台灣電影,轉眼間大家趨之若鶩,願意前往電影院捧場,很顯然地,這是一個社會現象,因為「國片熱潮」不會沒有任何理由就突然出現,甚至是到現在都還持續著。

  要如何探討這個社會現象的發生背景呢?我嘗試使用的方法不同於專業影評人的電影評論,而是以記者的角度來思考電影和社會現象之間的關聯性。

  但是,單憑一兩部電影絕對無法解釋一個「現象」,會有以偏概全之嫌,因此我盡可能地將這一股「國片熱潮」和台灣社會的整體狀況做聯結,認為這和「台灣意識」的崛起和興盛息息相關。

  提起「國片熱潮」,就不得不追溯到二○○八年轟動全台的《海角七號》。那時候我正好在台北擔任《朝日新聞》特派員,見證了二○○七年到二○一○年這段期間,台灣國片的高峰期。而且,在《海角七號》帶動之下,很多國片彷彿被注射強心針一樣,一部接著一部推出,並且獲得相當好的評價。

  這些受到觀眾喜愛的電影裡,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以「台灣」為主題。即使拍攝與呈現手法不同、故事題材多變,但是製作者想要傳達的想法和表現的方向,全都指向源於對台灣這塊土地的關心。

  或許會有人說,台灣人對於台灣自身感興趣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在台灣內部卻混合了錯綜複雜的情感。

  近二十年來,台灣社會一直持續進行著「台灣本土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九四九年敗給共產黨而撤退到台灣的國民黨,主導了整個台灣的政局。國民黨等同於「中華民國」,在退出聯合國之前代表著正統的中國,而且是在打著「反攻大陸」口號的意識形態下,將原本在中國大陸發展出來的那一套制度和教育直接套用在台灣上;對於當時的執政者來說,台灣始終是中國大陸的邊緣一省而已,並不正視台灣本身擁有的歷史,更別說會尊敬這塊土地。

  但是,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脫離了政治束縛的民眾之間,開始趨向認為「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也就是「台灣本土意識抬頭」,並且在情感的表現上也愈來愈強烈,這種台灣意識、台灣情感的直接表現,就是將台灣視為獨一無二的故鄉。

  這樣的轉向可以解讀為「回歸台灣」,或是「台灣再發現」,但是它無非是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重新踏上認識台灣的旅途而已。

  在我看來,這波台灣本土化的潮流,是在一九九○年代後半正式浮出水面,但是如果概觀當時的台灣電影,其內容顯然並未呼應台灣本土化的趨勢。從一九九○年代前半開始,雖然出現了一些帶有強烈藝術性和哲學色彩的「台灣新浪潮」電影,在國際影壇上造成了熱烈迴響並且獲得好評,但整體國片的走向卻是「如實反映台灣人心境變化的電影愈來愈少」,再加上好萊塢與香港電影大舉進入台灣市場,台灣電影幾乎陷入了沒有票房的困境。

  多年之後,二○○八年《海角七號》的出現,一口氣帶動萎靡的台灣電影走向前所未有的盛況。

  《海角七號》的發燒現象已經被很多人討論過了,但是,實際上從二○○五年開始,台灣電影就陸續推出了一些不錯的作品,已經點燃的火苗恰好因為《海角七號》而猛烈燃燒,釋放出來的能量到現在依舊火熱,絲毫沒有衰退跡象,兼具了藝術性和娛樂性的電影一部接著一部輪番上映,也獲得了相當程度的支持。

  就在這段期間,我剛好以特派記者的身分駐台,自然而然會到電影院去觀賞台灣電影,透過電影逐漸認識了以前不知道的台灣,同時也發現了很多值得探討的元素。在那段時間裡,只要新片上映就會抽空去看,即使工作任期結束回到日本後,也會利用到台灣旅行或出差的機會瘋狂買DVD;甚至只要有台灣電影到日本上映,也盡可能到電影院觀賞。從二○○七年開始到現在,我可能看過一百部以上的台灣電影吧,其中較賣座的或是備受矚目的電影,大致上應該沒有漏網之魚。

  電影的世界,擁有比起一般駐台記者所能接觸到的現實世界更廣闊的時空,帶領觀眾認識更久遠的、更深層的台灣。其中有一些電影題材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也會在深入探討後寫一些投稿文章抒發己見,若說我對台灣的理解有一半以上來自於台灣電影也不為過。

  只是,我要強調的是,這本書並不是電影解說書,而是透過電影這扇窗去觀察台灣社會,是以記者角度出發的書。換言之,這不是「電影論」,而是「台灣論」,以台灣電影為媒介來深入了解台灣,並且掌握同時代的脈動,提供不同於影評或學術的觀點來剖析台灣電影。在日本,將台灣電影做系統性的整理,或是具有學術性質的先行研究有《新編.台灣電影》(晃洋書房,二○一四)、《台灣電影表象的現在》(あるむ,二○一一)、《台灣電影》(晃洋書房,二○○八)、《台湾映画のすべて》(丸善書籍,二○○六)等優質的參考書籍。另外,定期刊物《台灣電影》也在相關人士努力下每年發行一次。

  本書介紹的電影是鎖定在二○○七年到二○一四年之間上映的,雖然先前已有非常傑出的電影,但是在這一波「國片熱潮」裡,基本上我想以同時代自己親身體驗到的氛圍,和看過的電影為中心來討論。

  Part 1的章節裡,我會以「台日」、「外省人」、「隔閡」等的不同主題,分別挑選出幾部電影來介紹,嘗試透過電影來觀察台灣社會的動態和現實,並且搭配導演或製片人的訪談內容,更完整地呈現一部電影的生成以及背景。雖然這些訪談是花費了數年才完成的,但是我會分別清楚標示出訪談日期。依據每章的主題規劃,這本書一共收錄了十篇訪談,實際上我採訪的對象是兩倍以上,裡面也有相當有趣和引人省思的內容,但是礙於章節構成的統整性或篇幅有限的關係,不得不忍痛割愛。

  另外,在Part 2台灣電影影評部分,是為了便於日本讀者能夠初步掌握台灣電影,也包括了我個人認為不錯、值得推薦的電影;其中一些電影若是已在前面各章裡詳細介紹過,就不另外贅述,只提供電影的基本資料。至於裡面有些電影在日本上映過,有些則不然,但是本書並不探討這一部分,因為我認為,如果是好的作品,有一天一定會有機會登陸日本,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已。還有,我以記者的角度出發,卻用幾顆星來標註電影,或許僭越了專業影評人的領域而可能招致批判的聲浪,但是這純粹是我身為一位影迷的見解而已。我想把「很有趣」、「感動」、「好笑」、「催淚」、「獲益良多」等比較個人和直接的情緒坦率地跟讀者分享。

Sidney W. Mintz 1922-2015



Sidney Wilfred Mintz (born November 16, 1922) is an anthropologist best known for his studies of the Caribbeancreolization, and the anthropology of food. Mintz received his PhD at Columbia University in 1951 and conducted his primary fieldwork among sugar-cane workers in Puerto Rico. Later expanding his ethnographic research to Haiti and Jamaica, he produced historical and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slavery and global capitalism, cultural hybridity, Caribbean peasants,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od commodities. He taught for two decades at Yale University before founding the Anthropology Department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where he has remained for the duration of his career. Mintz' history of sugar, Sweetness and Power,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ublication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food studies.[1][2]





Sidney Mintz為The Anthropology of Taiwanese Society 一書寫的afterword,可參看

Sidney W. Mintz. "The Changing Place of Soybeans and Soyfoods in U.S. Culinary and Economic Life." 《第七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飲食基金會,2002 。165-177

Sweetness and Power: 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Sidney Mintz - Sweetness and Power
My work on sugar, Sweetness and Power, situates it within Western history because it was an old commodity, basic to the emergence of a global market. The first time I was in the field I’d been surrounded by it, as I did my fieldwork. That led me to try to trace it backward in time, to learn about its becoming domesticated, and how it spread and gained importance in the growing Western industrial world. I became awed by the power of a single tast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brains, energy, wealth and — most of all, power — that had led to its being supplied to so many, in such stunningly large quantities, and at so terrible a cost in life and suffering. (From Sidney Mintz on Sugar)

甜與權力——糖在近代歷史上的地位

作為一部人類學經典作品,西敏司娓娓道來的是糖這件平常事物身后奇妙而非同尋常的歷史。聚焦於工業化早期的英格蘭以及美洲加勒比殖民地的甘蔗種植園,西敏司把糖的命運講述得格外深刻而不乏趣味。

書中我們看到了糖從一件奢侈品化身為工業化生產之商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它密切地與早期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奴隸化生產,乃至國與國之間的政治經濟關系聯系在了一起。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糖是如何經過一個自上而下的復雜文化過程,一步步地嵌入到了日常生活的肌理之中。

人類學家如何從紛繁的歷史材料中發潛闡幽?如何在平凡處着眼進而揭示出背后的不平凡?

目錄

致謝
導言
第一章 食物、社會性與糖
第二章 生產
第三章 消費
第四章 權力
第五章 飲食人生
參考書目
注釋
索引
As a young anthropologist, Sidney Mintz undertook fieldwork in Jamaica, Haiti, and Puerto Rico. Fifty years later, the eminent scholar of the Caribbean returns to those experiences to meditate on the societies and on the island people who befriended him. These reflections illuminate continu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cultures, but even more they exemplify the power of people to reveal their own history. Mintz seeks to conjoin his knowledge of the history of Jamaica, Haiti, and Puerto Rico–a dynamic past born of a confluence of peoples of a sort that has happened only a few times in human history–with the ways that he heard people speak about themselves and their lives. Mintz argues that in Jamaica and Haiti, creolization represented a tremendous creative act by enslaved peoples: that creolization was not a passive mixing of cultures, but an effort to create new hybrid institutions and cultural meanings to replace those that had been demolished by enslavement. Globalization is not the new phenomenon we take it to be.
This book is both a summation of Mintz’s groundbreaking work in the region and a reminder of how anthropology allows people to explore the deep truths that history may leave unexamined.
Tasting Food, Tasting Freedom: Excursions into Eating, Power, and the PastSidney Mintz - Tasting Food, Tasting Freedom
A renowned anthropologist explores the history and meaning of eating in America. Addressing issues ranging from the global phenomenon of Coca-Cola to the diets of American slaves, Sidney Mintz shows how our choices about food are shaped by a vast and increasingly complex global economy. He demonstrates that our food choices have enormous and often surprising significance.
Worker in the Cane: A Puerto Rican Life HistorySidney Mintz - Worker in the Cane
This is the absorbing story of Don Taso, a Puerto Rican sugar cane worker, and of his family and the village in which he lives. Told largely in his own words, it is a vivid account of the drastic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Puerto Rico, as he sees them. Worker in the Cane is both a profound social document and a moving spiritual testimony. Don Taso portrays his harsh childhood, his courtship and early marriage, his grim struggle to provide for his family. He tells of his radical political beliefs and union activity during the Depression and describes his hardships when he was blacklisted because of his outspoken convictions. Embittered by his continuing poverty and by a serious illness, he undergoes a dramatic cure and becomes converted to a Protestant revivalist sect. In the concluding chapters the author interprets Don Taso’s experience in the light of 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life in rural Puerto R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