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前言
他序
行萬里路擴展視野 不斷創新創造價值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施振榮
人的生存意義在於為社會創造價值,而要創造價值,首先就要具備能力及視野,為此,就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創新。而最有效的學習方法,除了透過各種閱讀增長知識之外,就是藉由社會百態,多看、多聽、多學,所謂「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就是這個道理。
當年我在創業後,為了打入世界各國的市場,我也經常往返世界各個角落,為的就是要多了解各地的文化與風土民情,讓自己接受更多不同的刺激,也讓自己的視野更廣,並在各種情況下學習,這一方面可以對創新有更多的體驗,另一方面也讓自己看得更遠,找到更多創造價值的機會。
視野廣、歷練多,個人的創意來源就多,創新的方法也較多元化,能夠更有效落實,對於創造價值有很實際的幫助。
溫肇東教授過去二十年訪問了二百個城市,並參閱千篇文章之後,將他行萬里路的親身體驗記錄下來寫成這本書,一方面讓無法親身去體驗的人可以藉由本書有所啟發,即使已經去過這些地方,也可藉由書中不同的角度對照,對自己的成長亦有所幫助。
溫教授藉由這種在「遊中學」的學習方式,相信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就會彷如自己也跟著走過這些城市,有著許多不同的體驗,十分值得參考。
本書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關心的議題以文化、創新的城市風貌為主,命名為「品味城鄉的人文與創意」;第二部重點在觀光旅遊與體驗經濟,命名為「形塑觀光與體驗的未來」;第三部則回顧較早期科管所海外創新之旅,從「遊中學」這個概念如何被啟動,命名為「那些年從移動教室學到的創新」。
藉由作者行萬里路的親身體驗,帶領讀者進入書中的世界,相信將有助我們進一步提升自我,特別是未來的發展,將會以體驗經濟及創意經濟為方向,如果能本著以人為本的思維,不斷創新,整合人文與科技的元素,相信一定能為台灣未來創造更大的價值。
拾階而上
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董事長、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營運長、暨南大學特聘教授 佘日新
肇東兄為學界前輩,新書即將發表,遵囑為序,深感書名奧妙!十年百城、千卷萬里,遂以拾階而上為題推介之。
十年,一般的學生從大學入學起算,可以讀完博士。
百城,從世界地圖上鋪陳開來,累積的飛航哩程恐怕可換好幾張頭等艙機票了。
千卷,可能裝滿五輛牛車都裝不下的書,已達超越學富五車的境界。
萬里,是成吉思汗快馬鐵騎征伐歐亞大陸的足跡。
十百千萬,拾階而上的經驗是將寬闊的國際視野與豐盛的人生經驗,化約為教育資源祝福莘莘學子,在那個行動學習聞所未聞的年代,溫肇東教授啟發了一個世代的師生,也遙遙呼應辛棄疾的詞牌〈永遇樂〉: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讀著肇東兄寄來的手稿,思緒飄回在華威商學院(Warwick Business School)唸博士的時空,也牽繫著二○○七年受教育部補助去考察英國文化創意產業的驚豔。英國,曾經在十九世紀日不落的旗幟,在二十世紀全球產業板塊重組的地圖上不再飛颺。但在二十一世紀剛露曙光之際,創意產業的號角似乎吹響了另一波的榮華。肇東教授本書涵蓋的歐亞美洲的足跡,正輝映著當年大英帝國的輝煌。
這些過去完成式的美妙是穿越時空觸動了現在進行式與未來式,這些學習者的足跡引發我們什麼樣的反思?啟發我們什麼樣的頓悟?又激發我們什麼樣的行動?閱讀的是肇東兄的手稿,不知將來付梓的頁面留不留白?因為讀者隨著作者十百千萬、拾級而上,在本書留白處留下的感動紀錄,將延續、擴大本書的精彩!
前言
異鄉的憶義
過去二個「十年」,為了帶學生海外田野學習、參加國際會議,加上其他公私務行程,大概已拜訪過二「百」個城市。為了規劃行程、聯繫參訪機構、設定議題,行前所參閱的資料、文章,應該超過一「千」篇;當然飛行里程及地面交通,加起來的公里數也足以「萬」計。
有些教授堅持學問主要是來自深刻的閱讀,尤其在網路時代「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但我個人認為「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學來的知識一樣重要。我們對所處世界的理解,有一部分當然是透過文字與影像,但有另一部分是身歷其境,直接和當地的人、事、物有所互動,經過對談、體驗和吸收會更加深刻。雖只是短時間的停留,但因事前做過功課及事後與相關資料的印證,加上每次心得發表會得到專家的評論,這樣的學習是單單透過閱讀所無法比擬的。
我個人從初中參加救國團活動就有寫紀錄心得的習慣,在科管所期間為推銷「遊中學」獨特創新的學習方式,更努力書寫。一方面是一種「行銷」初創的科管所,一方面也強迫自己從中意會(sense making),不知不覺也留下這麼多篇章。
本書的安排上,第一部分先從近幾年一些城市參訪的十四篇心得開始,這些旅次不全是帶學生出去,自己也很久沒有參加旅行團了,在不同機緣下的行程中總是會有一些碰撞(encounter)和新奇的發現,這也是旅行有趣的地方。此篇章關心的議題以文化、創新的城市風貌為主,命名為「品味城鄉的人文與創意」。
每個人的旅遊其實隨其職涯及生命週期,每個階段會有所不同。第二部分重點在觀光旅遊與體驗經濟,也正是台灣從製造生產的「硬實力」要轉型到生活型態、文創等「軟實力」的重要實踐,透過不同的城鄉旅行心得,將這一章十四篇文章命名為「形塑觀光與體驗的未來」。
第三部分則回顧較早期科管所海外創新之旅,從「遊中學」這個概念如何被啟動,當年周邊客觀條件還不完備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從行程的規劃與安排,將學習的議題整合在參訪的過程中。從歷次的學習心得,如何意會轉化為教材、研究計畫,甚至落實到政策建議,共收納十二篇文章,命名為「那些年從移動教室學到的創新」。
這些萬里行蹤,除了產官學研與創新業務相關的單位之外,不同旅程的安排也會搭配剛好碰到的奧運、世足賽、萬國博覽會等,還有各領域重要的年會、研討會。這些大型會展活動的舉辦,不同於常設企業的創新模式,往後更是創意競逐、人才互動的組織場域,亦是很有啟發性的學習機緣。
這樣的學習當然有直接對應「科技創新系統」的部分,從研發、生產、製造、商業化、到行銷等大家比較熟悉的領域,確實有很多啟發和驗證。更重要的是,台灣雖有很多專利,但要真正落實到產業創新,似乎還有很多斷鏈及缺口。因此,啟動了我們對「人文創新系統」的揣摩和建構,這個系統包括:從未來想像、原型示範、展演及大型活動的運營,到生活脈絡、使用情境的探索等。這個系統和「科技創新系統」一樣重要,但受到台灣多數人的忽視。回想起來,這些相對「無形」或「軟實力」的概念與實踐,有許多是在過去萬里的旅程中與他者、異境多次碰撞、邂逅,再加上文獻的專研,逐漸體會出來的,符合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的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