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Jacques Barzun: The Culture We Deserve : A Critique of Disenlightenment


The Culture We Deserve : A Critique of Disenlightenment Paperback – May 15, 1989  

  • Publisher: Wesleyan; 1st edition (May 15, 1989)



Contents


Supporting Art 23


Look it Up Check it Out 37


Where Is History Now? 50


What Critics Are Good For 64


The Bugbear of Relativism 87


Exeunt the Humanities 109



The Fallacy of the Single Cause 129


License to Corrupt 143


Toward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161


Bibliographical Note 185


Copyright




雅克‧巴爾贊〈退場吧!人文學科〉電子掃瞄檔:http://tinyurl.com/pupm6se






Barzun, Jacques. The Culture We Deserve: A Critique of Disenlightenment. Ed. By Arthur Krystal,


什麽是文化?什麽是文化的真正價值?文化繁榮的源泉何在?現代文化正遭受哪些致命的威脅?

《我們應有的文化》內容簡介:在這本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中,史學大師雅克•巴爾贊基於畢生的思考對此作出了振聾發聵的論述。他指出,文藝復興以來的現代文化正在衰落之中。1500年之後,人類歷史上最光輝的一頁,或將成為過去。

從人文到藝術,從歷史到哲學,巴爾贊全面考察了現代文化的衰頹跡象:在專業化的支配下,人文學科被學術研究侵蝕,喪失了其人文氣質,淪為純粹技術性的分析;文化被委托給專家,成為謀生手段,成為文化產業的組成部分,不再是大眾完善自己精神的財富;藝術成為功利性的收藏活動,人們沒有對藝術的真正理解,卻為其瘋狂飆升的價格而蠢蠢欲動;知識則轉變可隨時檢索的信息洪流,人們專注於占有事實而不是領悟語境或者意義┅┅

將來,是新黑暗時代的到臨,或者是新的理想、新的文化的創生?巴爾贊並沒有售賣廉價的預言,而是努力讓我們重新理解現代人和現代文化的境況。他堅信通過回顧過去500年「偉大卓絕的成就和令人痛心的失敗」,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過去,並且用它來創造一個新的現在」。

巴爾贊曾自稱為一個「快樂的悲觀主義者」。確實,在這些黯淡的語言之下,卻飽含了熾熱的激情和強大的生命力。

清晰的判斷、深邃的洞察,還有必不可少的典雅文字,讓《我們應有的文化》成為雅克•巴爾贊這位「風趣、博學、大膽的人文主義者」的文化宣言,更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對於任何希望理解文化或者對現有文化感到失望的讀者而言,《我們應有的文化》無疑是必讀之選。

雅克•巴爾贊(Jacques Barzun),美國「國寶級歷史學家」,50年來罕見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思想家,獲法國政府頒授的最高榮譽——榮譽軍團勛章,2003年,獲小布什頒授的「總統自由勛章」,2010年,獲奧巴馬頒授的「國家人文勛章」。美國著名史學大師,文化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1907年生於法國,1920年隨父抵美,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讀歷史與法律。畢業後即留校執教,歷任塞思•洛歷史學教授、教務長和院長。他是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並且曾兩度擔任美國藝術和文學學會主席。他一生致力於通過推行大學「通識教育」把歐洲的博雅文化傳統引入美國,對推動美國現代的「通識教育」貢獻極大。巴爾贊在眾多領域堪稱權威,一生出版30余部著作,涉獵的內容包括歷史學、哲學、科學、文學、音樂、藝術;他曾兩度榮獲美國藝術和文學學會批評家金獎,被贊譽為「最後的文藝復興人」。巴爾贊並不是一位純粹的學院知識分子。他積極參與美國的公共知識生活,長期為《哈潑斯》《新共和》等眾多權威雜志撰稿,是西方公認的「最值得珍惜的知識分子」。直至今天,他對文化、思想、藝術、社會的諸多思考,仍起著深遠而不可替代的影響。

目錄

作者序
第一章 文化:高雅與枯燥
第二章 無法解決的問題:為藝術提供資金
第三章 歷史如今在何方?
第四章 批評家的作用
第五章 重視時間和空間
第六章 相對主義的怪物
第七章 退場吧,人文學科
第八章 藝術的過剩
第九章 單一成因謬見
第十章 敗壞的許可證
第十一章 查找!核實!
第十二章 邁向21世紀
特別說明

承蒙出版機構的建議,我同意將80年代撰寫的關於當代文化的若干文章編撰成集。我有幸得到阿瑟·克里斯塔爾的大力幫助。身為批評家和編輯,他豐富的經驗讓我深受裨益,助我完成本書文稿整理,使之順利出版。此外,珍妮特-霍普森——在衛斯理大學供職的本項目促成者——撥冗細讀文稿,並且進行了校勘。根據他們的建議,我刪除了論題性典故、無謂的重復和有歧義的文字,消除了講台言辭的痕跡。這兩位朋友還幫我完成了許多事務性工作,就本書提出了審慎的改進意見,我在此謹致深切謝意。

但是,本書各章的順序完全是按我自己的主意編排的,我讓明顯討論相同題目的文章保持一定距離,而不是集中成為一個序列。這種分開編排的做法旨在顯示與明顯聯系形成的交叉隱含關系。於是,開篇三章討論目前所用的處理文化產品的方式,接著的四章表明社會意識本身的狀態,其後的兩章批評了大學所教授的對待自由主義者和藝術的態度,最後三章考察文明處於衰落狀態的可能跡象。

文化的本質是闡釋。從文化的任何一個部分,研究的目光都可以發現其與看似毫不相關的另一部分之間的聯系。如果讀者能夠從我描述的角度,發現這種廣角式的觀點得以深入或擴展,我發表這些文章的目的就會得以實現。

----台灣翻譯
《文化的衰頹:史學大師巴森的12堂課》,陳榮彬譯,台北:橡實文化,2016。
我們該有的文化呢?


羅時瑋筆記:文化、哲學、歷史都被專家綁架了,他們不再為大眾寫書,他們的書寫對象是其它的專家。(p. 20)
人腦的另一種用法或者說傾向,則是巴斯卡所說的『計策才性』(esprit de finesse),或稱直觀理解力(intuitive understanding)…不會分析,不會把事物分解成較小的部分』,而是靠仔細觀察,試著去掌握整體的特性。 這種理解力是很直接的,因為缺乏定義、原則與數值,誰都無法輕易將理解傳達給別人,只能透過文字類比來引發聯想,也就是藉由意象(imagery)來傳達。 因此,對於理解的對象與其意義,是不可能達成普遍共識的。(23-24)
過去我們到底失去了哪些好東西? 各種形式的文化,無論藝術思想歷史與宗教,都是為了供人沉思與對話而存在的,而這兩者都是我們在有所體悟之後必須做的。 即使我們體驗到了美好的事物,並不會直接產生教化的效果…真正的沉思,不排除任何東西,一方面了解,另一方面掌握全局。 我在內心對話或與他人交談,都是為了掌握我們對於某個概念或意象有何感覺,還有這個感覺有多強烈。 文化就是透過這種方式重塑性格,文化為我們提供別人的藝術與思想經驗,(37)藉此教化我們,文化能夠重整經驗。(38)

讀史可以擴充我們的個人經驗…讓我們也能獲得全民族與全人類的經驗。 歷史應該以一種清楚而且可以記憶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學史並不是為了獲得甚麼公式或妙方,而是為了培養一種熟稔世事的直觀能力,藉此判斷哪些事情是可能性較高的,以及哪些東西是較為重要的。(96) 布克哈特的名言:了解歷史是很重要的,但不是為了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時能夠聰明一點,而是為了永遠都要更睿智。(102)
主動花時間體驗文化,當然是為了享受樂趣,而其背後的驅動力則是熱愛。 尼采就已經看出有文化涵養的人所面對的困境,哲學家最具代表性: 『高不可攀的各種科學持續出現,擴散之勢驚人,哲學家即使同時身為學習者,很可能也會感到疲乏而找個容身之處並變得專家化。 如此一來,他就不會攀爬到本來應該屬於他的高度,無法擁有超人的見識與謹慎,也就無法”傲視群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