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川瀬健一台灣電影研究(1945-1949 ) ;「台湾映画」目次: 2015年、2016年

『台湾映画』 主辦:漢清講堂 
125 川瀬健一 台灣電影研究(1945-1949) 23分鐘
2016-11-23
hc iTaiwan forum
台灣電影研究(1945-1949 ) 日期:11 月23 日(周三),

台灣電影研究(1945-1949 ) 日期:11 月 23 日(周 三 ),1

早安!剛看過了。非常好,非常感謝!!
我說誤黃仁先生53歲。真的話93歲。
謝謝!!
~~~~

 http://hcbooks.blogspot.tw/2008/09/blog-post_04.html

2014.11.16…
HCBOOKS.BLOGSPOT.COM|由 HANCHING CHUNG 上傳


Kawase先生的【台灣電影 2016】有些很有意思的文章,譬如說,【『湾生回家』的製造】等等!
~~
「台湾映画」2016年出版、ご案内いたします。
1000+税
「台湾映画」2016年 目次
台湾シネマだより―2015年編 司 豊明          
青春コメディの新たな金字塔「私の少女時代 -Our Times-」 浦川 留
日台の絆の真実と『湾生回家』の仕掛け人の嘘 吉村剛史

灣生回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https://zh.wikipedia.org/zh-tw/灣生回家
监制, 田中實加(陳宣儒). 配乐, 鍾興民. 制片商, 田澤文化有限公司. 片长, 111分鐘. 产地, 臺灣. 语言, 華語、日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臺灣 2015年10月16日. 香港 2016年7月14日. 日本 2016年10月. 发行商, 牽猴子整合行銷. 《灣生回家》為2015年台灣紀錄片。記錄1895年至1946年間在臺灣出生的日本人,包括日臺通婚者所 ...

葉天倫監督インタビュー 川瀬健一  
もう一人の「賀蘭山」カメラマン・中條伸太郎(鍾申)のこと 山﨑 泉
金馬獎50年(一)黄梅調から健康写実へ 
(二)愛国、文芸、武俠      聞天祥
わたしが台湾役者になった顛末 林田未知生 
金馬獎と台北電影獎でつらつらと思う~2015年の台湾映画~   杉山 亮一
~~~~~~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82381097.A.E53.html

嘗試翻譯 產經新聞社原台北支部局長 吉村剛史 寫的田中身世揭露文 條列式重點 1. 產經記者有直接跟田中對質,發現田中實加(陳宣儒)根本不是日本人   .田中說的身世完全沒有邏輯   .說自己小時候(30年前)住在日本津輕市    結果被記者戳破津輕市是2005年才成立,30年前根本不存在   .說自己有讀過高雄日僑學校,但講不出老師和同學的名字 2. 通過這場對質,陳宣儒也發現自己的身世設定太奇怪   之後竟悄悄做了修正   .祖母的名字從櫻代→櫻子   .本來堅稱自己是日本人,發現拿不出護照很危險,默默加上自己的台灣名字 3. 產經記者發現這場騙局,非常不能接受   要求製作單位不得在電影內收錄有他的橋段(產經記者有隨電影團隊拍攝過)   結果製作單位還是收了.......................... 以下全文試譯,隨手翻譯,若有誤請包涵+不吝糾正 《日台羈絆的真實與「灣生回家」監製人的謊言》 產經新聞社元台北支部局長 吉村剛史 日本佔領台灣的時代,是在1895年因下關條約、清朝割讓台灣給日本開始。直到1945年 日本戰敗退出台灣以前,這些在台灣出生的日本家庭孩子們被稱為「灣生」,他們也自 稱如此。而紀錄灣生們重返因歷史因素而喪失的故鄉,便是紀錄片電影『灣生回家』。 (黃銘正導演作品) 這部電影與筆者我自身有著奇妙的因緣,以下,想記錄這些過程。即便是多少含有不愉 快成分的事實,將之紀錄為事實,我相信對於後代多少有幫助。 * 緣起自2013年,日本和台灣正準備要簽訂民間漁業協定。當時,我身任產經新聞的台北 支部特派記者,接到產經新聞東京本部、以及日本對台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相當於日 本在台的大使館)雙方情報,表示在台灣東部花蓮,要舉辦一場關於「灣生再訪故鄉」 的紀念典禮。 那年正是日本終戰(日本戰敗)後的第68年,在灣生們重返故鄉的體驗之旅成為紙上紀 錄之前,我想以自己的雙眼實際採訪,因此就在手上僅有產經新聞本社所知情報的狀態 下,決定親赴花蓮縣一遭。 該場活動的負責人自稱為「田中實加(たなか.みか)」 她表示自己是日台混血的灣生所生的孫子。 結論談來,「因為自己是灣生的孫子,所以想盡可能留下關於灣生的影像紀錄」 田中實加當時口中所說的理由,全然是不可信的,我事後才了悟到這點。 * 確實在我出差的花蓮,戰前的花蓮港週邊存在著當時的移民村.吉野村(名稱來自從日 本德島縣吉野川流域移居到台灣的移民)在這個村莊出生的灣生們重返故鄉、與舊日親 友們的再會,我也陪同隨行此旅程的紀錄片攝影。 以及,在花蓮縣當局和日本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的協力之下,替這些重返故鄉的灣生們 找出戰前的戶籍資料,並將戶籍謄本影本贈予給灣生們。我確實出席並採訪了這場灣生 戶籍贈與典禮。但是,在這場典禮之中,擔綱受獎演說人、堂堂立於舞台之上的「田中 實加」,直到最後都不曾接受我的訪問。 「如果沒有採訪到主辦這連串活動的負責人本身的故事,是沒有辦法成為新聞的。 畢竟這件事的起因為何,主辦人又是為了什麼掏出自己的私產,花大錢拍攝灣生的紀錄 片電影呢?如果沒有採訪到負責人,是完全無法向讀者說明的。 而該團隊歡迎我這位日本記者同行採訪活動,但團隊的中心人物為何卻完全不接受我的 訪問呢?」 通過紀錄片電影的工作人員,我再三申請、希望能採訪到「田中實加」。在那之後,由 電影工作人員陪同而來、臉上帶著不滿神情的田中實加本人,終於現身在台北市的產經 新聞台北支部局,接受約兩個小時的訪談。 而在那個狀態下,我被產經新聞本社責難浪費了到花蓮的出差費用,我能夠寫出來的記 事只有以下這般專欄。 這個專欄現在也有公開在網路,這邊揭載全文: * 【台灣有情】從謊言誕生出來的誠心 日本佔領期間,在台灣出生的日本子女被稱為「灣生」,「我想用影像留下灣生和台灣 的羈絆--」這麼說著的台灣在地女性,M小姐說,「我便賣了房子。」 使用賣掉房子的資金,招募到日本年事已高的灣生們,拍攝他們重回故鄉的場面,見證 灣生們在台灣東部花蓮的淚之返鄉之旅。 確實,如果要紀錄灣生和台灣的羈絆,說不定此刻就是最後的機會了。
小姐的年紀是30歲後半,自稱是不會說日本的日本人。 「為什麼會對灣生有興趣呢?」如此詢問她,她的回答是: 「因為我死去的外婆正是灣生。」 幼時和母親死別,「六歲以前都是寄養在日本青森的外婆家,之後就被台灣人的養父收 養帶回台灣。」 但是在採訪途中,卻漸漸感受到M小姐對自我經歷的描述,無法構成邏輯。而在指摘幾 處問題點,M小姐經過長長的沉默後: 「其實我是台灣人。對不起。」承認了她的謊言。 無法理解她為何要謊稱自己「是日本人」「是灣生的孫子」的理由。 難道是因為在親日的台灣環境之中,無法脫離這個謊言帶來的美好情境和好處,而作為 代償,散盡家產留下灣生的紀錄,藉此來為自己贖罪嗎? M小姐的企劃也通過台灣在地花蓮縣的補助。 從謊言誕生的企劃,這一點讓人惱恨不已,但是,該電影製作團隊全是專業人士,而最 重要的是,該電影的紀錄對象--灣生們和台灣的羈絆是真實的。究竟「灣生回家」會 成為怎麼樣的紀錄片呢? (吉村剛史)=2013年5月24日= * 與田中的採訪過程中。聽她說,她是在懂事之前就在東京與母親死別,六歲以前住在青 森的外婆老家,在日本長大,而在之後:在我出生之前與母親是同居關係,之後斬斷這層關係回到台灣的台灣高雄人生父,之 後又收養我帶我回台。」 如此揭露她的出身經歷。 但是這個出身經歷,一開始的描述是「外婆家是和服商人,家裡很富有。」 途中卻變成: 「因為貧窮的關係,六歲的時候,我患了嚴重的心臟病(狹心症)必須接受手術,家境 富裕的高雄爸爸就收養我帶我回台灣。」 完全轉變了情境。 她說外婆的名字是「田中桜代(たなか.さくらよ)」
我向她指摘,以日本人的感覺觀感來說,這個名字的發音給人相當奇異的印象。
結果之後看到她對出版社的說詞改口成「以前的名字是桜子(さくらこ)。」
「明明六歲以前是在青森由外婆撫養長大,為什麼你卻不會說日文呢?」向她詢問,她 卻說: 「我的外婆是灣生,在家說話都使用台語。打算總有一天要把我帶回台灣的關係,所以 在家裡都用台語跟我講話。」如此讓人無法理解的說明。 買賣和服而有錢的外婆,在家裡竟然只說台語,而且又把孫女送到當地的幼稚園就讀。 這麼說來,這名外婆,既知道孫女在日本幼稚園溝通不便,在家卻又不給予她學習日語 的環境。最終孫女罹患了心臟病,那時生活又貧困了起來,六歲的時候就交給台灣人的 親生父親收養帶回台灣。 看來外婆最初就預知了田中實加未來的一切。 「你是為了進行心臟病手術,因此交由台灣的生父收養,但是為什麼要離開醫療水準較 高的日本,特別回到台灣?」如此詢問她,她又回答: 「因為有居住在美國的親戚,我是先飛回台灣高雄,再飛到美國接受手術。之後又回到 高雄,在當地的日僑學校上學。」 總體說來,談話內容全部都毫無要領,只要出現矛盾點,就為了修正那個矛盾而不斷附 加其他解釋,疊床架屋一般畫蛇添足下去。 試著詢問她,就讀高雄日僑學校時老師的名字和同學的名字,她便回答:「我忘了。」 談到住在青森外婆家的時期,我問她「幼稚園的名稱好歹能多少回想起來吧」 她巧妙的轉移話題:「我在青森縣津輕市長大,就讀那邊的市立幼稚園。」 「津輕市是由於日本的自治體合併政策,在2005年才剛建立不久的城市。在你小時候應 該是不存在的喔。」 我這麼指摘她,她才終於沉默了下來。 「很抱歉,你說的話完全沒有一句是可以相信的。如果你自稱是日本人,可以讓我看看 你的護照嗎?」我這麼詢問她。 「我的身分證記載的是台灣人。有很多沒辦法說出來的事情……」她只這麼回答我,就 這樣離開了產經新聞的支部局。 這段時期始終自稱「我是日本人」的她,在那之後,不管是在電影宣傳、還是關聯書籍 上面都會併記「陳宣儒」如此的「中文名」。 筆者我,最後是在2016年3月,第11回大阪亞洲電影節的台灣之夜,觀賞了這部 紀錄片電影。 電影螢幕上,映出當時同行採訪、穿著工作服的我的身姿,以及當時陪同前往的助手身 影都清晰映目。 明明在那場田中訪談之後,我曾經向電影製作單位一再再叮囑,我不願意接受同行採訪 時往返花蓮的飛機票和 住宿費補助金,所以也請不要使用一切關於我的影像。 再現了專欄所述內容,讓人我惱恨的是,電影節那晚,紀錄片上映之前在舞台上致詞, 並且在紀錄片播畢後和觀眾們揮手問好的富永勝先生、竹中信子小姐等人們,灣生和台 灣的羈絆的故事是貨真價實的。 但是這部「灣生回家」紀錄片電影、竟是由「田中實加」這位無法辨清出身由來的人物 經手,電影的全部,或說大半都是基於一個捏造的出身謊言為源頭製作出來的。 這樣的事實,我們究竟該採取何種角度來接受呢? 電影完成後,該作榮獲金馬獎紀錄片電影提名,而作為該電影的監製負責人,戴著別緻 粗框眼鏡,簡直像是刻板印象中文化人一般的衣著,如此裝扮裹身的她,總是以「日本 人」的身分接受台灣媒體的採訪。 萬一,「田中實加」所揭露的出身經歷中有多少是真實的,想來日台混血的身分,無論 在日本社會或台灣社會都會遭受排外,因此藉由「富有的外婆」「貧窮的出身」「有錢 的親生父親和住在美國的親戚」等等構築充滿矛盾的夢想故事,藉此得到精神的安定。 能通過這部紀錄片電影更加貼近這般心理層面,更是有助於了解現在的日台關係。 (全文完) 本書《台湾映画 2016》2016年12月15發行





2015年     A5 110頁  1000+税

「台湾映画」2015年目次
私の会った李香蘭        羅福全 
山口淑子女史の思い出     陳鵬仁 
台湾シネマだより―2014年編     司豊明 
「黒衣の刺客」
――侯孝賢が描く静かな緊張感に満ちた武俠世界 浦川留       
映画「軍中楽園」に垣間見る馬英九政権下の台湾 吉村剛史 
九把刀にとっての青春――『あの頃、君を追いかけた』   横路啓子  
湯浅浪男から湯慕華へ 台湾に帰化した日本人映画監督   山﨑泉 
温昇豪インタビュー   川瀬健一 
李維維インタビュー   鄭穎珊  
台湾の映像現場用語      林田未知生
金馬獎でつらつらと思う。2014 杉山亮一 
編集後記  表紙装丁/美島

http://web1.kcn.jp/toy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