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6日 星期一

紀念約翰.伯格(John Berger, 1926.11.5- 2017.1.2) Here Is Where We Meet by John Berger《我們在此相遇》

2.18 漢清講堂 我負責:
紀念John Berger (1926-201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Berger
0. 奇人
1. 社會關懷: Fellow Prisoners 監獄與高牆 (vs WED's)
2.藝術-文學:

With John Berger / Ways of Seeing , Episode 4 (1972)



A BAFTA award-winning series with John Berger, which rapidly becam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rt programmes ever made. In this…
YOUTUBE.COM

留言
Hanching Chung https://www.amazon.com/Portraits-John-Berger/dp/1784781762



A major new book from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writers and art criticsJohn Berger, one of the world’s…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1926.11.5- 2017.1.2)
  文化藝術評論家、作家、詩人、劇作家等,1926年出生於倫敦。

His grandfather was from Trieste,[5] 
小時候母親Miriam Berger帶他逛商店看電影的"敘述故事"之影響。《我們在此相遇. 里斯本》的對話。

父親Stanley Berger-- his father had been an infantry officer on the Western Front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was awarded the Military Cross[3][6] and an OBE.[7]  John 自稱他屬第一次世界大戰世代。父親臨終時的素描。
1944至1946年結束服役,代人寫信的寫作訓練。
戰後,進入倫敦中央藝術學院及切爾西(Chelsea)藝術學院就學。老師有Henry Moore等等,同學的故事,參見《我們在此相遇. 伊斯林頓》。
這學校屬專科,非大學系統。這點要注意,尤其是大學系統的藝術史、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等,與John Berger的,不同世界:John Berger 的現實在"此地",希望在左派。

1948至1955年開始教授繪畫,並展開終其一生的繪畫生涯。
他的作品曾在倫敦的.登斯坦畫廊、瑞德弗尼畫廊,以及萊斯特等畫廊展出。
  1952年伯格決定不做專業藝術家。遍訪大倫敦區各國流亡的藝術家。
開始替以政治、社會問題、書刊、電影、戲劇等為主題的《新政治家》雜誌撰稿,並很快的以一位深具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的藝術評論家身分竄起。伯格至九十歲,一直很活躍。

作品大多具有濃厚的批判色彩,且表現形式不斷的推陳出新,對社會政治等議題也有其獨特的看法及熱情。他被公認為是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

伯格的第一部小說發表於1958年,*A Painter of Our Time (1958)[8]

This visionary first novel by the Booker Prize-winning author of To the Wedding and G. is at once a gripping intellectual and moral detective story and a book whose aesthetic insights make it a companion piece to John Berger's great works of art criticism.
3年的辛苦:放棄當職業畫家,寫批評,訪問許多難民,傾聽其故事.....
出版20/30年的後記:萬物老化後的美與成熟
"'Life will always be bad enough
for the desire for something better
not to be extinguished in men
(Gorky,參見Berger, 1989, p. 5).

  • Permanent Red (1960)[52]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altered form in 1962 as Toward Reality: Essays in Seeing)

1962年結婚,遷居日內瓦:認識瑞士攝影家 Jean Mohr,,合作出書,如《藝術與革命》 Art and Revolution: Ernst Neizvestny, Endurance, and the Role of the Artist in the USSR (1969).[2] 一書內的近百張照片。


A Fortunate Man (with Jean Mohr) (1967)
  • Another Way of Telling (with Jean Mohr) (1982)[52]
  •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 (with Jean Mohr) (1999)[56]
  • John by Jean: Fifty Years of Friendship (Jean Mohr, ed.) (2016)[75]

  • *G. (1972)[25]  布克獎,獎金的流向。


1974年起移居法國農村 (晚年在巴黎置產):由 Tilda Swinton 製作、以 John Berger 為題的紀錄片 The Seasons in Quincy: Four Portraits of John Berger 亦於2016年 8 月推出
有不少文章和照片記農夫,如《說故事的人》,還有農村"小說"四部曲:


從那時起他陸續出版了多本藝術評論書籍,包括了有口皆碑的藝術研究作品《觀看的方式》。這本書是以BBC的同名影片裡的某些概念為出發點。
  他創造了一種別出心裁的小說體,包括1972年贏得英國布克獎以及布萊克紀念獎的作品G,並與瑞士導演阿蘭.鄧內合作,撰寫電影劇本《2000年約拿即將25歲》,以及多部電影劇本。他還撰寫了多部舞台劇本。
在過去的近四十多年,伯格長期居住在靠近法國邊境阿爾卑斯山的小村鎮裡,深受山中居民的傳統習俗以及艱困的生活形態所吸引,他也以他們為主題撰寫了多部相關作品。
  



他的力作FELLOW PRISONERS (約2011年)之後,以為準備就緒,沒想到又讀到一篇傑作 An Apple Orchard (An Open Letter to Raymond Barre, Mayor of Lyon)--光這篇,就值得去買{另類出口}譯作 (台北麥田),而我SLIDES已作成,還覺得只談了原篇交響曲般的文意中的一條線索而已!
現在的資訊發達,可以知道里昂市長(1996-2001) Raymond Barre是法國政壇奇人,他的計畫遷建約1848年建的監獄 (在隆河兩支流之間),至今也沒落實 (囚犯2009年都遷走了,兩座監獄 (Berger的傑作內有之間的通道,監獄外的人與內部親友之"呼"話......)的建物仍在)。Berger請教森林專家,建議栽種Spartan蘋果品種 (20世紀加拿大的科學選種),
果樹間相具距6米 (囚犯平均面積3米乘3米,遠比林文蔚 Ewam Lin 畫筆下的台灣鐵窗內朋友寬敞得多多.......)。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ison_Saint-Paul


相關重要著作還有《永恆的紅色》、《畢卡索的成功與失敗》、、《另一種影像敘事》、《我們在此相遇》、《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觀看的視界》。

Wikipedia的John Berg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Berger





Here Is Where We Meet - The New Yorker


HERE IS WHERE WE MEET
by John Berger (Pantheon; $24)

It is not always easy to tell, in the work of John Berger, where fiction meets autobiography—or, for that matter, essay and meditation. His latest book takes the form of encounters the author has with characters from the past—Jorge Luis Borges, Rosa Luxemburg, mentors, tutors, and lovers—in cities across Europe, from Lisbon and Madrid to Geneva and Kraków. One by one, the apparitions turn up, artfully and reverentially sketched, before vanishing again with just the whisper of a message left behind. In Lisbon, city of trams and azulejos, Berger encounters the spirit of his long-departed mother and reflects, “Perhaps Lisbon is a special stopover for the dead, perhaps here the dead show themselves off more than in any other city.”♦


此書台北麥田有漢譯本,詳註

我們在此相遇 2008


約翰.伯格,
這位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美學理論大師,
繼《觀看的方式》、《另類的出口》、《另一種影像敘事》後,
2008年的最重要半自傳性代表作,帶領我們穿越藍色里斯本的時空。
他同時也是一位文化藝術評論家、作家、詩人、劇作家,
透過探究攝影本質與文字論述,
影響了我們這個世代對影像與文字間有何關聯的思考方式。
  八個篇章,八次相遇……約翰?伯格在記憶中,生離死別中,愛與成長中,逐步構築出的介於真實與虛幻、過去與現在的前半生。
  這不是一本傳統的小說、回憶錄、散文或傳記,而是一種混雜了這些文體的嶄新文類,即New Statesman所謂的「未來的文類」:「是虛構,但非傳統小說;是作者的第一人稱,但非回憶錄;是在時間與空間中自由穿梭的描述,但又始終是立足於當下;是一篇無悔的告解,也是對感知與情感的深刻挖掘。」
  故事從里斯本五月底的一個炎熱午後,伯格在公園長椅上遇見他死去十五年的母親,拉開序幕。
  「我們在此相遇」,相遇的地點、相遇的人物,相遇的時間,相遇的歷史,因為在此相遇而成為的自我與人生。

  
譯者簡介
吳莉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譯有《觀看的方式》。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目錄

第一章 里斯本
  伯格遇見死去的母親,延伸出里斯本的發展、他母親的性格戀情,以及伯格所接受的庭訓。
第二章 日內瓦
  伯格在這座「性別為女性、職業為觀察家、興趣為蒐集研究檔案」的城市裡,描繪了波赫士的早年與晚年,也帶出他與他女兒的情誼。
第三章  克拉科夫
  伯格在市集廣場上遇見他過世四十年的青年導師「肯」,繼而拉出人的離散、波蘭猶太人的歷史、二次大戰期間的倫敦,以及伯格從「肯」導師身上學會跨越邊界。
第四章 死者記憶的水果
  是一篇暫停式的小插曲,透過死者記憶的幾種水果,描繪出伯格對物與人性的觀察。
第五章 伊斯林頓
  伯格和他的大學同學賀伯一起回憶的一位死去的女同學,而回憶了倫敦城的變遷,以及他在藝術學校的求學生活。
第六章 亞克橋
  拉斯科和蕭維這兩座新石器時代最著名洞穴的所在地,藉著他對考古學家安的交錯回憶,伯格帶我們進入遠古時代的人類心靈與繪畫世界。
第七章 馬德里
  在麗池飯店,遇見他幼年認識的一位西班牙雕刻家泰勒……
第八章 浚河與清河
  旅途的盡頭,當伯格站在父親最愛的清河旁,細數了他對浚河的回憶,交錯著波蘭移民米雷克在英國成家、為人父的歷程,與最終思鄉返鄉的描述。
8又1/2 尾聲



Here Is Where We Meet
Novel by John Berger


One of the most widely admired writers of our time returns us to the captivating play and narrative allure of his previous novels—G. and To the Wedding among them—with a shimmering fiction drawn from chapters of his own life. ... Google Book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