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匈牙利猶太作家因惹・卡爾特斯(Imre Kertész),在長年病痛纏身後,於匈牙利當地時間31日凌晨4時不敵病魔,在布達佩斯(Budapest)家中安詳去辭,享年86歲。卡爾斯特以敘述二戰時在集中營的自傳小說《非關命運》(SORTALANSAG)榮獲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獎後的他始獲國內外關注。
卡爾斯特作品,多以個人青少年時作為納粹政權集中營階下囚的親身經驗寫成。《非關命運》是他最著名的作品,與長篇自傳體小說《慘敗》、《為一個未出生的孩子哭禱》一起被稱為卡爾特斯大屠殺小說三部曲。其他作品還有中篇小說集《英國旗》、《苦役日記》,散文集《作為一種文化的大屠殺》、《被放逐的語言》等。
14歲進入奧斯威辛集中營
卡爾特斯1929年11月9日生於布達佩斯,父親是木頭商人,母親是小職員。1944年因猶太人身份,卡爾特斯被送往波蘭境內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得以倖存的他隨後被轉往到布亨華爾德集中營(Buchenwald camp),最終在1945年獲釋。
「作為一個孩子,你對生命仍保有一絲信任,但當你經歷過奧斯威辛集中營後,一切都變得支離破碎了。」
以記者、譯者維生
離開集中營後,卡爾特斯回到家鄉布達佩斯展開記者、譯者的生涯。由於不受二戰後領導匈牙利的共產政府信任,處處受打壓,卡爾特斯只得從事翻譯工作,曾將語言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哲學家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等人的作品翻譯成匈牙利文,供國內讀者閱讀。
卡爾斯特深受戰後存在主義作家卡謬(Albert Camus)、沙特(Jean-Paul Sartre)影響,對於極權統治下個體命運身不由己、受他人定奪此一主題深感著迷,日後創作多貫穿此主題,加以探究。
《非關命運》獲諾貝爾文學獎
卡爾斯特曾在一次採訪中說了一段發人省思的話:「我不曾認同自己是猶太人(I am a non-believing Jew #我本不信猶太教那一套),但卻不幸因有著猶太人的血統而被送進奧斯威辛集中營,我和營內的一些人一樣,被奧斯威辛變成『猶太人』。」
卡爾斯特長年受匈牙利政府打壓,《非關命運》這部作品在爭取10餘年後,終得在1975年出版,並在2002年和其他多部作品,為卡爾斯特贏得該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卡爾斯特是首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匈牙利作家,然而當時國內出現一股批評聲浪,部分人士埋怨應該由一位「非猶太裔」的國人取得該份榮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