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曹永洋學長送我們夫婦一本志文版。
我買本東京新潮文庫版。又在YouTUBE看有英文字幕的電影。
另外有許多有趣的細節,譬如說第2章的
"以8mm為中心,呈現出近似高斯誤差曲線那樣的曲線分布著。" (台北:志文,2007,頁16)
這是科學/統計學的陳述,也許日本或台灣的高中生學歷以上的讀者都懂得,不過,我沒把握。有趣的是,志文版的譯文有兩次用"曲線",後者是冗文。
這是科學/統計學的陳述,也許日本或台灣的高中生學歷以上的讀者都懂得,不過,我沒把握。有趣的是,志文版的譯文有兩次用"曲線",後者是冗文。
我自己去查"錫石是一種礦物名,集合體呈不規則粒狀。主產於錫石石英脈和錫石硫化物礦床中,當原生錫礦床經風化破壞後,常形成砂礦。錫石是煉錫的主要原料。",其英文為Cassiterite is a tin oxide mineral, SnO2.
從對話看,安部公房 的【 砂の女】很有點成人版的Alice漫遊"砂之奇境"汁味道,譬如說,初入斯境男女對答砂知"腐蝕力"。
深入了解必須讀讀Wikipedia 砂の女的日文版: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7%A0%82%E3%81%AE%E5%A5%B3
Three plays by one of contemporary Japan's most prominent writers―Involuntary Homicide, The Green Stockings, The Ghost is Here―translated for this volume reveal Kobo Abe's deep love of absurdity in the face of universal concerns.
Plot Summary
Characters
Themes
Style
Historical Context
Critical Overview
Criticism
Further Reading
內容簡介
若非猝逝,他必定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 佩爾・韋斯特伯格(Per Wästberg)
1962年讀賣文學獎得獎作品
1964年坎城影展評審團獎得獎電影原著小說
1967年法國最佳外語文學獎得獎作品
‧讓日本已故知名作家大佛次郎、小說家三島由紀夫為之讚嘆驚豔
‧舉世公認日本前衛文學代表作家、芥川獎得主──安部公房經典作品全新翻譯
‧作家/著名翻譯家 邱振瑞專文導讀
「沒有懲罰,逃亡也就沒有樂趣了。」
直指人際的疏離、人性的異化
當流竄的慾望如永無止息的沙塵鋪天蓋地席捲而來
當所有的反抗與不服從都被沙粒掩埋在地底最深處
最終該是棄械投降抑或奮力一搏?
一名男子趁著假日到遠處的沙地裡採集昆蟲,於荒漠中遇見了一位老翁,在老翁的殷勤勸說下,男子跟著來到村落裡一幢深埋在沙丘中的破敗房舍借宿,而在那裡等著他的,正是神祕莫測的沙丘之女。
原以為只是鄉下人家一晚的好心收留,未料竟隱藏著一樁心懷不軌的預謀犯案,當真相揭曉,加害者與被害者的角色遽然翻轉──他淪為不得不日日勞動的囚徒,她則成為照看他起居的守衛。村民們為了生存而出此下策,女人則默許如此荒唐的勾當發生,男子無法理解這些人為何竟安於每日剷沙的生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如希臘神話中的薛西佛斯,徒勞無功且永無止盡。
從最初的憤憤不平,試圖說之以理、動之以情,到後來的假意應付,打算伺機而動、逃出生天,儘管男子三番兩次試圖脫逃,最後卻都功敗垂成,只得屈服在「渴望」之下,接受豢養苟活……。
《沙丘之女》是日本前衛文學代表作家安部公房的經典作品,無垠的荒漠隱隱帶有詭譎科幻的色彩,也鋪陳出荒誕懸疑的氣氛。小說中鉅細靡遺描寫沙子的構造與動態,以及昆蟲的生態與習性,以沙粒的無機對照生物的有機,似乎暗示著適者生存的定律,而如液體般流動的沙粒充塞毛細孔,幾乎教人喘不過氣,也成功營造出疏離隔絕的空間感。隨著情節的進展而緊繃到極致的張力以及虛脫的無力,直指現代都市生活的空虛與匱乏,心靈上得不到滿足,於是墜入肉體與物質上的歡愉,抽菸、性交、犯罪交織成一幅心靈荒漠的圖像。
同樣張力十足的性愛場面,則以意識流的手法穿插男人的呢喃囈語,以史前地球的畫面凸顯蒙太奇的效果,沙子反覆的乾燥與潮濕映襯著人體皴裂的皮膚與黏膩的汗水,在一望無際的沙丘中,人的慾望、希望與絕望都無所遁形,終將面對赤裸裸的人性,正視人類的孤獨與疏離,一如這場空虛的性愛。
小說中著力描寫男子心理的轉變與女人溫馴的姿態,前者從激動憤慨到妥協,後者則始終畢恭畢敬、逆來順受,一方面象徵抗爭的力不從心,另一方面則隱喻「愛家愛鄉」的烏托邦假象堅不可摧,或許最後人人都將成為共犯結構中的一份子。由此而言,《沙丘之女》不僅是一部精采的心理分析之作,也是一則警世的當代政治寓言,值得讀者深入咀嚼。
名人推薦
《沙丘之女》堪稱詭奇之作,不同於世上那些疊床架屋的小說,就算再次提筆恐怕也無法複製,對我來說非常新奇。……我將其視為新一代的《伊索寓言》,耽讀不已。── 小說家 大佛次郎
充滿詩意且懸疑跌宕的出色開場、三番兩次脫逃的驚險場面、急轉直下如沙子般簡潔而平淡的收尾……在在顯露出劇作家的才華與小說家的天分在安部公房身上幸福地結合。── 小說家 三島由紀夫
不得不說《沙丘之女》確實極其出色,從開頭到結尾,通篇儼然如希臘悲劇般,無可避免的情節推進讓讀者被迫深陷其中。── 日籍美裔日本文化與文學研究家 唐納德‧基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安部公房
日本知名小說家、劇作家。1924年出生於東京,幼時舉家搬遷至滿洲國的奉天(今中國東北瀋陽市),1940年進入東京成城高中就讀,該年被診斷出肺結核,休學返回奉天療養。
後進入東京帝國大學醫學系就讀,二次大戰末期一度偽造診斷書返回奉天,直到1946年底方被遣返回日本。1948年自醫學系畢業,但最終放棄實習。
少年時期喜讀愛倫‧坡、杜思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亦曾受德國詩人里爾克吸引。思想上則逐漸傾向馬克思主義,曾加入日本共產黨,之後又被開除黨籍。
1951年以小說《牆壁──S‧卡爾瑪的犯行》獲得第25屆芥川獎,1962年以《沙丘之女》獲得讀賣文學獎,後者於1964年改編成電影,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獎,享譽國際。
其作品往往著眼架空的背景與虛構的人物,著重人性的疏離與異化,呈現強烈的前衛色彩,近似卡夫卡等存在主義作家。
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韋斯特伯格(Per Wästberg)在2012年受訪時曾提到:「若非猝逝,安部必定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距離得獎非常非常地近。」
除了小說創作,他也是位才華洋溢的劇作家。曾以劇作《幽靈在此》獲得1958年的岸田演劇獎,1967年以《朋友》一劇獲得谷崎潤一郎獎,1974年則以《綠色絲襪》獲得讀賣文學獎。
此外,在《沙丘之女》、《別人的臉》、《燃盡的地圖》等作品改編電影時,亦親自擔綱撰寫劇本。
1992年年底,他在寫作時因腦溢血緊急送醫,於隔年1月22日病逝。
譯者簡介
吳季倫
曾任出版社編輯,目前任教於文化大學中日筆譯班
譯有三島由紀夫《小說家的休日時光》、太宰治《津輕》(以上馬可孛羅)、太宰治《奇想與微笑》、夏目漱石《少爺》、森茉莉《父親的帽子》及《奢侈貧窮》、小路幸也《東京下町古書店》系列(以上野人文化)等書。
序
導讀
那高貴的異端/作家.著名翻譯家邱振瑞
安部公房(一九二四~一九九三)的小說向來以前衛、晦澀、深奧和抽象概念的構思著稱。在他的作品中,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幾乎是架空出來的,人物多半沒有具體姓名,乍看下情節有些怪誕突兀,當你鼓起勇氣試圖往下讀,他卻倏然在你面前撒落漫天的迷霧和沙塵,這似乎給他的讀者和研究者帶來困難。然而,對某些人而言,這種晦澀卻是不可思議的,又充滿奇妙的魅力,它可以激發研究和工作,亦可增加閱讀的趣味。雖然有些晦澀需要歷經艱苦努力才能揭示出來,但破譯出其精神特有的複雜性即是最大的回饋。從這個意義上說,為了充分探析安部公房的文學底蘊,或許有必要把他與同世代的作家三島由紀夫的生涯稍加對照,因為從他們迥然而異的文學風格,我們可以更理解二戰前後日本知識人的精神危機和內在生活。他們在小說呈現出來的愛憎與惶惑不安,都與那個翻天覆地的時代緊密相連著。
以世界文壇的知名度而言,在日本作家中,以三島由紀夫與安部公房的作品(《沙丘之女》、《別人的臉》、《燃盡的地圖》、《第四冰河時期》、《朋友》、《幽靈在此》,有俄語版、捷克語版、羅馬尼亞語版、丹麥語版、比利時語版、芬蘭語版、英語版、墨西哥語版、法語版、德語版、義大利語版、葡萄牙語版等)獲得最多國外讀者的閱讀。他們兩人都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二戰前,三島進入了學習院的初、高等科就讀,之後考上東京帝國大學法律系;安部的生活道路卻轉折得多,父親奔赴當時日本的殖民地「滿洲國」的奉天(今中國東北瀋陽市)當執業醫師,基於這個家庭因素,安部就讀該地的小、中學,高中時期才回到東京。是年冬天,他患了肺結核休學,一九四○年回到奉天的自家休養。一九四二年四月,他的病情已恢復過來,因此返回東京。一九四三年十月,他考上了東京帝國大學醫學系,這時日本可能戰敗的消息甚囂塵上,他出於某種莫名的情感召喚,偽造了「重度肺結核」的診斷書,以此病由返回奉天的家裡。一九四五年,日本和滿洲兩地爆發了嚴重的傷寒。翌年,蘇聯軍隊入侵了中國東北,並接管所有的醫院,其父親遵從命令製作傷寒的疫苗,不幸受到感染而過世。之後,來了國民黨政府,整個體制改弦易張,但旋即又被八路軍擊退,短短兩三個月內,政策和市容為之改變。這些無疑給安部造成巨大的衝擊。同樣地,三島在入伍前的體檢,由於軍醫的誤診,認為他疑似患有肺結核,得以免除兵役。同年十月,三島的妹妹美津子罹染傷寒死亡。簡單地說,這兩個同世代的作家,三島在「內地」接受傳統教育,安部在「外地」度過青少年時期,但是他們有個共同點:兩人都經歷過「日本帝國的崩解」與時代疾病的威脅,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震盪。而在文學道路上,三島於日本傳統文學中大放異彩,安部則堅決地站在「異端」(反傳統)立場上,持續思索故鄉存在的定義和被荒漠化的靈魂。可以看出,在安部的生命裡,他自始至終直視「做為場所的悲哀」(Realms of Memory)的困境。順便一提,阿爾及利亞出身的法國作家卡謬的《異鄉人》、前總統李登輝在司馬遼太郎《台灣紀行》的篇末對談,皆為絕佳的例證。換言之,滿洲這個空間上的場域,既是真切的實在,同時還包含場所、位置和身分的認同,卻由於政權的更替,又把它丟入流變的漩渦中,致使日本移民者不知何去何從。而這個二律背反的問題,又成為安部的精神原鄉,從文學上的啟蒙,到小說的場景描繪,都圍繞著滿洲的經驗。
正如他在創作經驗談中提及的:「……滿洲的冬天嚴寒,儘管到了午休時間,同學們仍很少到教室外面走動。我讀完數天前剛買的《愛倫.坡短篇小說集》,把故事內容口述給同學聽,他們大為讚賞。坦白說,我不但擅自加料,還編造了許多情節,而這卻意外地催生出我向壁虛構的才能……。」此外,他在《道路盡頭的路標》描寫的就是「我」與「故鄉」的關係的反思。他這樣寫道:「我的確存在於這個世界。我在忍耐周遭的圍逼,又像物體般存在著。可是故鄉的存在,以及這種存在之間到底有多大的距離呢?」這個投給讀者的詰問,其背景即是他深切生活過的滿洲。而出現在《道路盡頭的路標》的「我」,以及長篇小說《野獸們尋找故鄉》中,通曉各國語言的中國籍高姓通訊口譯員(當時標榜五族共和),同樣被關入了土牢,這正道出日本戰敗、滿洲國解體後的混亂局面:日本移民不但沒有國籍,也無法通過立法保障自身財產與安全,連生活在滿洲的中國人也不例外。或許如同安部自述的那樣:「從本質上來說,我是個沒有故鄉的人,或許正是因為這樣,使得我本能地憎惡故鄉的存在,總是不敢輕易對它做出定義。」的確,當滿洲國皇帝退位的同時,整個滿洲就土崩瓦解了。安部居住的城鎮每次遇到沙塵暴的侵襲,便陷入一片灰濛境地。他的隨筆集《沙漠般的思想》,經常提及「荒涼的土地」和「沙漠」,感嘆與日本的田園風景無緣,正是源於這樣的地理環境。他似乎在展示一種基本立場:所有界限都是人劃定出來的。縱然是在半沙漠和沒有界線的地方,終究只是人在自我設限而已。
隨著戰局的結束,安部這個清醒的漫遊者,於一九四六年十一月,被遣返回祖國日本。在那之後的三年間,他發表了幾部小說。此外,他久別的祖國和自己的文學生涯以及文壇亦出現重大的變化:日本國憲法正式實施。東京大審判做出了判決。椎名麟三《深夜的酒宴》、太宰治《斜陽》、田村泰次郎《肉體之門》、原民喜《夏之花》、大岡昇平《俘虜記》、島尾敏雄《在島嶼盡頭》、木下順二《夕鶴》等,都是這個時期的文學成果。翌年二月,安部在《近代文學》雜誌上,發表了小說《牆壁──S.卡爾瑪的犯行》,他就是以此作品獲頒第二十五屆芥川文學獎。同年六月,他加入了日本共產黨;十一月,在《新潮》文學月刊刊載中篇小說《闖入者》。從其文學思想來看,這時期確實較沒有出現早期以滿洲的沙漠為背景的描繪,而視域慢慢朝都市的「被封閉的空間」移動,這看似修辭學上的變化,其實仍是這種思想的延續。畢竟,這個曾經給予多達二十餘萬日本僑民希望又使之幻滅的城市──滿洲經驗,早已長驅直入到他的靈魂深處了。而《箱裡的男子》和《密會》以及《櫻花號方舟》所設置的場所與情節,幾乎全是在被封閉在某個空間裡,任憑故事的主角如何尋求脫困,最終只能回到茫然的原點。
沿著這個思想,我們就可更明白,在《沙丘之女》中,那名為了採集日本虎甲標本的學校教師,不慎跌陷在沙丘的圍困中,歷經多次的挫敗,終於逃出了生天,但最後他卻出於某種入魅(enchanted)的回音,選擇了留在把他重重圍困的沙丘,像被封堵出路那樣,繼續日常的生活。然而,這裡有個弔詭的插曲,就在安部發表這部作品的同時,他被日本共產黨開除了黨籍。理由是他與所屬該黨的「新日本文學會」的作家意見對立,尤其在小說《飢餓同盟》裡,顯露個人主義的傾向,並語帶嘲諷似地要與所屬的共同體訣別。事實上,安部的筆尖批判的不只共同體與個人衝突的問題,還包括了日本的政治體制。這部看似帶有推理色彩的《沙丘之女》,又多了些社會批判與政治寓意的縱深,經過這個轉折,我們或許可更真切看到其桀驁不馴的思想的姿態了。如果說,這些充滿前衛性的作品和劇本反映出安部的思想光芒,那麼《燃盡的地圖》就是其集大成之作了。在這部作品的場景中,同樣出現廣漠無垠的地理空間,同樣使人難以辨認方向,但其宏旨更具普遍性,他呈現的場域已超出滿洲國和日本國界,進而深刻指出人類在現代化社會裡的共同困境。當我們生活在自己不能成為自己的指路明燈的地方,你依靠的地圖又被燒毀,大概沒有比這惶惑不安更沉重的吧?現在,我們有機會走進安部的小說世界,只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慧識,必定能找到輕安妙樂的出路。
從對話看,安部公房 的【 砂の女】很有點成人版的Alice漫遊"砂之奇境"汁味道,譬如說,初入斯境男女對答砂知"腐蝕力"。
深入了解必須讀讀Wikipedia 砂の女的日文版: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7%A0%82%E3%81%AE%E5%A5%B3
刊行本[編集]
- 『砂の女』(新潮社、1962年6月8日)
- 文庫版『砂の女』(新潮文庫、1981年2月25日。2001年、2003年改版) ISBN 4-10-112115-X
Three Plays by Kobo Abe Paperback – April 15, 1997
The Woman in the Dunes
Kobo Abe
1962
Author BiographyPlot Summary
Characters
Themes
Style
Historical Context
Critical Overview
Criticism
Further Reading
Introduction
Kobo Abe, one of Japan’s most celebrated and frequently translated authors and playwrights, is often compared to the Czech writer, Franz Kafka, because both writers created novels that were built upon nightmarish allegories. Abe’s The Woman in the Dunes is a prime example. With this novel, one of Abe’s more popular works, Abe takes the reader into a very strange and isolated world in order to make a statement about the condition of modern civilization. His statement is fascinating, but not very glorifying, as the protagonist becomes trapped in a world of ceaseless and mindless labor.
The Woman in the Dunes and the subsequent movie based on the novel catapulted Abe into the international realm. After the popular success of this novel, Abe’s works became the most often translated fiction of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long since its publication, The Woman in the Dunes, which in 1960 won the Yomiuri Prize for literature, continues to retain its classification of being not only the best of Abe’s extensive life work, but also one of the classic examples of modern Japanese fiction.
The story begins with a character, Niki Jumpei, who seems all but totally unaware of who he really is. He often describes himself and his actions as if he were a detached observer of his own actions. His imprisonment in a hole in the sand dunes tempers his psyche, however, and in the end he comes to an awakening in which he grasp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is basic psychological makeup. As Wimal Dissanayake, writing for Literary Relations, East and West: Selected Essays put it: “What Kobo Abe has sought to do is to remove his protagonist from his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to probe deeper and deeper into his own psyche as a way of attaining his authentic selfhood.” The story of a journey of inner discovery during which the protagonist remembers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in a modern society that sometimes seems to have forgotten.
Author Biography
Kobo Abe, one of Japan’s greatest writers, was born on March 7, 1924, in Tokyo. He followed in his father’s footsteps to a certain extent, gaining a degree in medicine but quickly decided that he did not want to become a doctor. He much preferred storytelling. During his childhood, most of which was spent in the Manchurian city of Mukden, Abe entertained himself and his friends by reciting stories. Many of these tales came from the writings of Edgar Allan Poe; but Abe, even at an early age, created stories of his own. Having been raised outside of the main Japanese culture, Abe’s writings and interests differed from those of many of his compatriots. He studied abstract painting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Japanese arts, and like his character in The Woman in the Dunes, Abe also studied insects.
Abe witnessed the atrocities and consequences of war, both in Mukden, and later, when he returned to Tokyo and read such Western writers as the German philosopher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and Czech novelist Franz Kafka (1883–1924) to find support for his own ideas against the militaristic Japanese government at that time, according to Raymond Lamont-Brown in his article in the Contemporary Review. But as Lamont- Brown states, “Abe’s searches did not produce what he needed.” When his father died, Abe felt released from his father’s wishes that he become a doctor and decided to concentrate even harder on creating his own path. He dropped all efforts to pursue a medical profession and delved deeply into literature. If he could not find what he was looking for in the writings of others, he became determined to create what he was looking for on his own.
In 1951, Abe was awarded the Akutagawa literary prize for The Crime of Mr. S. Karuma and from this point, there was no turning back. His career was set, and his theme—that of alienation and loss of identity in modern society—was established and would be repeated throughout his life’s work.
Some of Abe’s most important novels include: Suna no Onna (1962) (The Woman in the Dunes, 1964); Tanin no Kao (1964) (The Face of Another, 1966); Moetsukita Chizu (1967) (The Ruined Map, 1969); Hako Otoko (1973) (The Box Man, 1975); and his last novel, Kangaru Noto (1991) (The Kangaroo Notebook, 1960).
“One could not do without repetition in life, like the beating of the heart, but it was also true that the beating of the heart was not all there was to life.”
- from THE WOMAN IN THE DUNES by Kōbō Abe
- from THE WOMAN IN THE DUNES by Kōbō Abe
After missing the last bus home following a day trip to the seashore, an amateur entomologist is offered lodging for the night at the bottom of a vast sand pit. But when he attempts to leave the next morning, he quickly discovers that the locals have other plans. Held captive w⋯⋯
更多內容簡介
若非猝逝,他必定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 佩爾・韋斯特伯格(Per Wästberg)
1962年讀賣文學獎得獎作品
1964年坎城影展評審團獎得獎電影原著小說
1967年法國最佳外語文學獎得獎作品
‧讓日本已故知名作家大佛次郎、小說家三島由紀夫為之讚嘆驚豔
‧舉世公認日本前衛文學代表作家、芥川獎得主──安部公房經典作品全新翻譯
‧作家/著名翻譯家 邱振瑞專文導讀
「沒有懲罰,逃亡也就沒有樂趣了。」
直指人際的疏離、人性的異化
當流竄的慾望如永無止息的沙塵鋪天蓋地席捲而來
當所有的反抗與不服從都被沙粒掩埋在地底最深處
最終該是棄械投降抑或奮力一搏?
一名男子趁著假日到遠處的沙地裡採集昆蟲,於荒漠中遇見了一位老翁,在老翁的殷勤勸說下,男子跟著來到村落裡一幢深埋在沙丘中的破敗房舍借宿,而在那裡等著他的,正是神祕莫測的沙丘之女。
原以為只是鄉下人家一晚的好心收留,未料竟隱藏著一樁心懷不軌的預謀犯案,當真相揭曉,加害者與被害者的角色遽然翻轉──他淪為不得不日日勞動的囚徒,她則成為照看他起居的守衛。村民們為了生存而出此下策,女人則默許如此荒唐的勾當發生,男子無法理解這些人為何竟安於每日剷沙的生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如希臘神話中的薛西佛斯,徒勞無功且永無止盡。
從最初的憤憤不平,試圖說之以理、動之以情,到後來的假意應付,打算伺機而動、逃出生天,儘管男子三番兩次試圖脫逃,最後卻都功敗垂成,只得屈服在「渴望」之下,接受豢養苟活……。
《沙丘之女》是日本前衛文學代表作家安部公房的經典作品,無垠的荒漠隱隱帶有詭譎科幻的色彩,也鋪陳出荒誕懸疑的氣氛。小說中鉅細靡遺描寫沙子的構造與動態,以及昆蟲的生態與習性,以沙粒的無機對照生物的有機,似乎暗示著適者生存的定律,而如液體般流動的沙粒充塞毛細孔,幾乎教人喘不過氣,也成功營造出疏離隔絕的空間感。隨著情節的進展而緊繃到極致的張力以及虛脫的無力,直指現代都市生活的空虛與匱乏,心靈上得不到滿足,於是墜入肉體與物質上的歡愉,抽菸、性交、犯罪交織成一幅心靈荒漠的圖像。
同樣張力十足的性愛場面,則以意識流的手法穿插男人的呢喃囈語,以史前地球的畫面凸顯蒙太奇的效果,沙子反覆的乾燥與潮濕映襯著人體皴裂的皮膚與黏膩的汗水,在一望無際的沙丘中,人的慾望、希望與絕望都無所遁形,終將面對赤裸裸的人性,正視人類的孤獨與疏離,一如這場空虛的性愛。
小說中著力描寫男子心理的轉變與女人溫馴的姿態,前者從激動憤慨到妥協,後者則始終畢恭畢敬、逆來順受,一方面象徵抗爭的力不從心,另一方面則隱喻「愛家愛鄉」的烏托邦假象堅不可摧,或許最後人人都將成為共犯結構中的一份子。由此而言,《沙丘之女》不僅是一部精采的心理分析之作,也是一則警世的當代政治寓言,值得讀者深入咀嚼。
名人推薦
《沙丘之女》堪稱詭奇之作,不同於世上那些疊床架屋的小說,就算再次提筆恐怕也無法複製,對我來說非常新奇。……我將其視為新一代的《伊索寓言》,耽讀不已。── 小說家 大佛次郎
充滿詩意且懸疑跌宕的出色開場、三番兩次脫逃的驚險場面、急轉直下如沙子般簡潔而平淡的收尾……在在顯露出劇作家的才華與小說家的天分在安部公房身上幸福地結合。── 小說家 三島由紀夫
不得不說《沙丘之女》確實極其出色,從開頭到結尾,通篇儼然如希臘悲劇般,無可避免的情節推進讓讀者被迫深陷其中。── 日籍美裔日本文化與文學研究家 唐納德‧基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安部公房
日本知名小說家、劇作家。1924年出生於東京,幼時舉家搬遷至滿洲國的奉天(今中國東北瀋陽市),1940年進入東京成城高中就讀,該年被診斷出肺結核,休學返回奉天療養。
後進入東京帝國大學醫學系就讀,二次大戰末期一度偽造診斷書返回奉天,直到1946年底方被遣返回日本。1948年自醫學系畢業,但最終放棄實習。
少年時期喜讀愛倫‧坡、杜思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亦曾受德國詩人里爾克吸引。思想上則逐漸傾向馬克思主義,曾加入日本共產黨,之後又被開除黨籍。
1951年以小說《牆壁──S‧卡爾瑪的犯行》獲得第25屆芥川獎,1962年以《沙丘之女》獲得讀賣文學獎,後者於1964年改編成電影,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獎,享譽國際。
其作品往往著眼架空的背景與虛構的人物,著重人性的疏離與異化,呈現強烈的前衛色彩,近似卡夫卡等存在主義作家。
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韋斯特伯格(Per Wästberg)在2012年受訪時曾提到:「若非猝逝,安部必定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距離得獎非常非常地近。」
除了小說創作,他也是位才華洋溢的劇作家。曾以劇作《幽靈在此》獲得1958年的岸田演劇獎,1967年以《朋友》一劇獲得谷崎潤一郎獎,1974年則以《綠色絲襪》獲得讀賣文學獎。
此外,在《沙丘之女》、《別人的臉》、《燃盡的地圖》等作品改編電影時,亦親自擔綱撰寫劇本。
1992年年底,他在寫作時因腦溢血緊急送醫,於隔年1月22日病逝。
譯者簡介
吳季倫
曾任出版社編輯,目前任教於文化大學中日筆譯班
譯有三島由紀夫《小說家的休日時光》、太宰治《津輕》(以上馬可孛羅)、太宰治《奇想與微笑》、夏目漱石《少爺》、森茉莉《父親的帽子》及《奢侈貧窮》、小路幸也《東京下町古書店》系列(以上野人文化)等書。
序
導讀
那高貴的異端/作家.著名翻譯家邱振瑞
安部公房(一九二四~一九九三)的小說向來以前衛、晦澀、深奧和抽象概念的構思著稱。在他的作品中,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幾乎是架空出來的,人物多半沒有具體姓名,乍看下情節有些怪誕突兀,當你鼓起勇氣試圖往下讀,他卻倏然在你面前撒落漫天的迷霧和沙塵,這似乎給他的讀者和研究者帶來困難。然而,對某些人而言,這種晦澀卻是不可思議的,又充滿奇妙的魅力,它可以激發研究和工作,亦可增加閱讀的趣味。雖然有些晦澀需要歷經艱苦努力才能揭示出來,但破譯出其精神特有的複雜性即是最大的回饋。從這個意義上說,為了充分探析安部公房的文學底蘊,或許有必要把他與同世代的作家三島由紀夫的生涯稍加對照,因為從他們迥然而異的文學風格,我們可以更理解二戰前後日本知識人的精神危機和內在生活。他們在小說呈現出來的愛憎與惶惑不安,都與那個翻天覆地的時代緊密相連著。
以世界文壇的知名度而言,在日本作家中,以三島由紀夫與安部公房的作品(《沙丘之女》、《別人的臉》、《燃盡的地圖》、《第四冰河時期》、《朋友》、《幽靈在此》,有俄語版、捷克語版、羅馬尼亞語版、丹麥語版、比利時語版、芬蘭語版、英語版、墨西哥語版、法語版、德語版、義大利語版、葡萄牙語版等)獲得最多國外讀者的閱讀。他們兩人都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二戰前,三島進入了學習院的初、高等科就讀,之後考上東京帝國大學法律系;安部的生活道路卻轉折得多,父親奔赴當時日本的殖民地「滿洲國」的奉天(今中國東北瀋陽市)當執業醫師,基於這個家庭因素,安部就讀該地的小、中學,高中時期才回到東京。是年冬天,他患了肺結核休學,一九四○年回到奉天的自家休養。一九四二年四月,他的病情已恢復過來,因此返回東京。一九四三年十月,他考上了東京帝國大學醫學系,這時日本可能戰敗的消息甚囂塵上,他出於某種莫名的情感召喚,偽造了「重度肺結核」的診斷書,以此病由返回奉天的家裡。一九四五年,日本和滿洲兩地爆發了嚴重的傷寒。翌年,蘇聯軍隊入侵了中國東北,並接管所有的醫院,其父親遵從命令製作傷寒的疫苗,不幸受到感染而過世。之後,來了國民黨政府,整個體制改弦易張,但旋即又被八路軍擊退,短短兩三個月內,政策和市容為之改變。這些無疑給安部造成巨大的衝擊。同樣地,三島在入伍前的體檢,由於軍醫的誤診,認為他疑似患有肺結核,得以免除兵役。同年十月,三島的妹妹美津子罹染傷寒死亡。簡單地說,這兩個同世代的作家,三島在「內地」接受傳統教育,安部在「外地」度過青少年時期,但是他們有個共同點:兩人都經歷過「日本帝國的崩解」與時代疾病的威脅,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震盪。而在文學道路上,三島於日本傳統文學中大放異彩,安部則堅決地站在「異端」(反傳統)立場上,持續思索故鄉存在的定義和被荒漠化的靈魂。可以看出,在安部的生命裡,他自始至終直視「做為場所的悲哀」(Realms of Memory)的困境。順便一提,阿爾及利亞出身的法國作家卡謬的《異鄉人》、前總統李登輝在司馬遼太郎《台灣紀行》的篇末對談,皆為絕佳的例證。換言之,滿洲這個空間上的場域,既是真切的實在,同時還包含場所、位置和身分的認同,卻由於政權的更替,又把它丟入流變的漩渦中,致使日本移民者不知何去何從。而這個二律背反的問題,又成為安部的精神原鄉,從文學上的啟蒙,到小說的場景描繪,都圍繞著滿洲的經驗。
正如他在創作經驗談中提及的:「……滿洲的冬天嚴寒,儘管到了午休時間,同學們仍很少到教室外面走動。我讀完數天前剛買的《愛倫.坡短篇小說集》,把故事內容口述給同學聽,他們大為讚賞。坦白說,我不但擅自加料,還編造了許多情節,而這卻意外地催生出我向壁虛構的才能……。」此外,他在《道路盡頭的路標》描寫的就是「我」與「故鄉」的關係的反思。他這樣寫道:「我的確存在於這個世界。我在忍耐周遭的圍逼,又像物體般存在著。可是故鄉的存在,以及這種存在之間到底有多大的距離呢?」這個投給讀者的詰問,其背景即是他深切生活過的滿洲。而出現在《道路盡頭的路標》的「我」,以及長篇小說《野獸們尋找故鄉》中,通曉各國語言的中國籍高姓通訊口譯員(當時標榜五族共和),同樣被關入了土牢,這正道出日本戰敗、滿洲國解體後的混亂局面:日本移民不但沒有國籍,也無法通過立法保障自身財產與安全,連生活在滿洲的中國人也不例外。或許如同安部自述的那樣:「從本質上來說,我是個沒有故鄉的人,或許正是因為這樣,使得我本能地憎惡故鄉的存在,總是不敢輕易對它做出定義。」的確,當滿洲國皇帝退位的同時,整個滿洲就土崩瓦解了。安部居住的城鎮每次遇到沙塵暴的侵襲,便陷入一片灰濛境地。他的隨筆集《沙漠般的思想》,經常提及「荒涼的土地」和「沙漠」,感嘆與日本的田園風景無緣,正是源於這樣的地理環境。他似乎在展示一種基本立場:所有界限都是人劃定出來的。縱然是在半沙漠和沒有界線的地方,終究只是人在自我設限而已。
隨著戰局的結束,安部這個清醒的漫遊者,於一九四六年十一月,被遣返回祖國日本。在那之後的三年間,他發表了幾部小說。此外,他久別的祖國和自己的文學生涯以及文壇亦出現重大的變化:日本國憲法正式實施。東京大審判做出了判決。椎名麟三《深夜的酒宴》、太宰治《斜陽》、田村泰次郎《肉體之門》、原民喜《夏之花》、大岡昇平《俘虜記》、島尾敏雄《在島嶼盡頭》、木下順二《夕鶴》等,都是這個時期的文學成果。翌年二月,安部在《近代文學》雜誌上,發表了小說《牆壁──S.卡爾瑪的犯行》,他就是以此作品獲頒第二十五屆芥川文學獎。同年六月,他加入了日本共產黨;十一月,在《新潮》文學月刊刊載中篇小說《闖入者》。從其文學思想來看,這時期確實較沒有出現早期以滿洲的沙漠為背景的描繪,而視域慢慢朝都市的「被封閉的空間」移動,這看似修辭學上的變化,其實仍是這種思想的延續。畢竟,這個曾經給予多達二十餘萬日本僑民希望又使之幻滅的城市──滿洲經驗,早已長驅直入到他的靈魂深處了。而《箱裡的男子》和《密會》以及《櫻花號方舟》所設置的場所與情節,幾乎全是在被封閉在某個空間裡,任憑故事的主角如何尋求脫困,最終只能回到茫然的原點。
沿著這個思想,我們就可更明白,在《沙丘之女》中,那名為了採集日本虎甲標本的學校教師,不慎跌陷在沙丘的圍困中,歷經多次的挫敗,終於逃出了生天,但最後他卻出於某種入魅(enchanted)的回音,選擇了留在把他重重圍困的沙丘,像被封堵出路那樣,繼續日常的生活。然而,這裡有個弔詭的插曲,就在安部發表這部作品的同時,他被日本共產黨開除了黨籍。理由是他與所屬該黨的「新日本文學會」的作家意見對立,尤其在小說《飢餓同盟》裡,顯露個人主義的傾向,並語帶嘲諷似地要與所屬的共同體訣別。事實上,安部的筆尖批判的不只共同體與個人衝突的問題,還包括了日本的政治體制。這部看似帶有推理色彩的《沙丘之女》,又多了些社會批判與政治寓意的縱深,經過這個轉折,我們或許可更真切看到其桀驁不馴的思想的姿態了。如果說,這些充滿前衛性的作品和劇本反映出安部的思想光芒,那麼《燃盡的地圖》就是其集大成之作了。在這部作品的場景中,同樣出現廣漠無垠的地理空間,同樣使人難以辨認方向,但其宏旨更具普遍性,他呈現的場域已超出滿洲國和日本國界,進而深刻指出人類在現代化社會裡的共同困境。當我們生活在自己不能成為自己的指路明燈的地方,你依靠的地圖又被燒毀,大概沒有比這惶惑不安更沉重的吧?現在,我們有機會走進安部的小說世界,只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慧識,必定能找到輕安妙樂的出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