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葬西湖。
吳密察的相片。
吳密察
台灣雖有2300萬人,但姓連的肯定不多,或許就只有區區幾家人罷了。但是,100年來,卻有姓連的一家四代人總在我們的周圍徘徊不去,甚至帶給我們不小的負擔。至少,我們這些在戰後受教育的世代,應該都必須背姓連的所寫之文章(要麼是「示荷蘭守將書」,要麼是「台灣通史序」)吧。既然文章都被編進教科書讓我們考試了,以下就再抄一些讓大家瀏覽吧。
先說一下這些文字的背景。1930年3月,連橫公開在報紙上撰文為日本殖民政府的鴉片政策開脫,受到原本將之奉為台灣代表性文人的櫟社、文化協會同仁的批判和疏遠,使他覺得「無趣」甚至想要離開台灣赴中國發展。以下抄出的文字,就是1931年起,在台灣的連橫寫給在中國的兒子連震東的家書。這些家書透漏了連橫「急欲離開台灣」、「不願當台灣人」的心情。結果,1934年7月連橫終於「得償三十年來之夙願」,離開台灣到上海去當中國人了。
再說一下這些文字的來源。1992年連戰擔任台灣省主席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精裝出版『連雅堂先生全集』(書名由連戰題字)。全集大致只是將原本已經流通的連雅堂著作再刊一遍,比較「珍貴」的「出土」史料則是連家所提供的家書。這些文字就是抄自這套『連雅堂先生全集』當中的『雅堂先生家書』一書。
「將來如得歸國編修國史,尤為余之大望。……台灣經濟困難,日甚一日,大有不可久居之景象,……俟一二年後如得移家南京,則余亦可在此辦事矣。」1931.08.14)
「中國國史尚未編修,余擬寓書於孒民先生,請其開辦。此事如得成就,則余畢生之志願,又多一絕業矣。」(1931.08.22)
「我家能得歸去,寄居南京,是余之望。然須俟汝地位堅固,著著進行。」(1931.09.04)
「不可稍存歸來之心,此間已無光明之路。……以余觀之,實不可一日居之矣。」(1931.09.09)
「台灣實不可居,余意俟汝位置定著之後,余則獨往南京覓一安身之地。余之文學如在台灣已無用處,或能於中國再做一番事業。」(1931.11.25)
「震東,吾不欲汝為台灣人,尤不欲汝為一平凡之人。此間青年毫無生氣,……墬落如此,可憐可憫。」(1932.01.11)
「余居此間,視之愈厭。四百萬人之中,幾於無一可語,生計既絀,信義全無,可痛可憫。」(1932.04.05)
「余自歸里,忽忽一年,謝絕交遊,深感台灣民德之墬落,而朋友之不可往來也。」1932.04.30)
「余自三十年來,則欲移家中國。……且台灣經濟日壞,百業蕭條,而人心險詐,不顧信義。自南歸後絕少出門,抑鬱殊甚。」(1932.07.18)
「余亦欲汝報恩於中國也。汝可請教先生至(國?)籍之問題,此時如能辦理甚好,或稍待機會乃為之。……余自三十年來,則抱歸國之志,……俟汝位置較固、收入較多,則余當作歸國之計矣。……日本經濟疲困,台灣尤甚,百業蕭條,物價愈賤,實有不可久居之勢。」(1932.07.26)
「此數月來,不時煩悶,輒作歸國之計,則為環境之所迫,台灣無望,台之青年更無望。此等小天地,豈容我輩飛躍哉!」(1932.07.29)
「台灣經濟日窮,文化日落,不可久居,故與汝姊函商歸國之事。汝母、汝妹暫住上海,則由汝姊奉養,而余可以出門覓一位置。余於中國文學界,尚能有所作為也。」(1932.08.10)
「歸國之計,籌之已久而未得實行,……然處此環境,心思抑鬱,幾欲發病,幸余能自排解。台灣經濟日窮,文化日落,實不可居。余意俟汝基礎較固、收入較多,乃可移家,而汝母見余如此,以此間既無事可為,不如暫赴滬上。」(1932.08.28)
「余現無他求,如於南京或北平大圖書館供職其中,專心著作,必有可觀。將來能辦國史,尤為不朽之業,則請先生代為一籌,以償夙志。」(1932.09.03)
「三十年來,飄泊流離,無一安處,損耗實多,若得卜居北平,建立基業,以安祖宗之靈,則余心方可無疚。」(1932.10.21)
「台南經濟日困,人心愈險,道義淪亡,文化衰退,實不可居,幸汝早出門,效力祖國。」(1932.12.09)
「汝母……以汝已為中國人,而服中國衣冠,蓋以慰余之宿望也。」(1932.12.14)
「台灣已不可居,讀書之外毫無趣味。余本擬清明後赴滬,而汝母以時局不靖,急欲啟行。」(1933.01.23)
《臺灣語典》連橫所著,著作時間自1929年始,至1933年完成。全書共分4卷,計收語彙1182條。卷(一)為單音詞,卷(二、三、四)為雙音詞。
詞條體例歸納為:
- 詞目
- 詞義
- 釋音
- 引證舊典,以明出處
- 用例
- 補充說明(姚榮松,《臺灣語典》導讀,p.18)。
以卷一「泔」字為例:
- 〈詞目〉:泔。
- 〈詞義〉:調味煮魚也。
- 〈釋音〉:〖《韻會》:音甘,呼如庵〗。
- 〈引證舊典,以明出處〉:〖《荀子》:曾子食有餘;曰:泔之。楊倞註:烹和之名〗。
- 〈用例〉:如曰泔轉。
- 〈補充說明〉:〔按泔轉一語,中國久已失傳,臺灣亦少知者。不圖二千餘年後尚存於臺南婦女口中,寧不可貴〕。
(Ken Su所作?)
連橫《臺灣語典》考證ám 的本字是「泔」。引《說文》:「泔,. 米汁也。」又引《集韻》:「荷坎切」,音義皆合,可以認定為本字。連橫進一步解釋說:「泔,潘也 飯湯也。…生者為 ...
[编辑]刊本
《臺灣語典》
臺灣語典...
【台灣文獻叢刊·第161 種】《臺灣語典》 (民國)連橫撰 ... 連橫曰:余臺灣人也,能操臺灣之語而不能書臺語之字、且不能明臺語之義,余深自愧。夫臺灣之語,傳自漳、泉;而 ...
連 橫. 1957 《臺灣語典》。中華叢書委員會,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