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1日 星期一

張玉芸《最美的花開》《走!我們去看風景》《出口》/ BuchBilderBuch 書故事書: 《靈魂的出口》



親愛的朋友:
我的新書出版了, 我想邀請您來閱讀她。



2016.3.22 :10天前,張玉芸女士就從英國跟我們報春:
張玉芸

春天來了! 春天真的來了! 黃色的水仙花大聲宣佈。

"園藝專家指出,水仙花對氣溫十分敏感,在經歷攝氏2到10度的低溫後,會開始慢慢開花,近來倫敦天氣雖然仍寒冷,但白天氣溫最高可達攝氏13度,綻放的鮮黃與白色水仙花,在寒風中搖曳,預告春天即將到來。"--倫敦公園水仙花盛開 春天腳步近中央社 2016/03/21 07:50(1天前)(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20日專電)



2016年2月26日漢清講堂 (台北)
《走!我們去看風景》 張玉芸


張玉芸:  台灣人。一個喜歡書寫喜歡分享的人。她以字為絲絨,筆為針黹,偕時間做見證,編織了一幅幅的人生風景畫。
  她喜愛攝影,熱愛大自然,是一位對生命充滿熱情的寫作者。文章散見於報紙副刊。已出版散文集《出口》。


張玉芸的第2本書:《走!我們去看風景》2014


走!我們去看風景

目錄

【推薦序】值得借鏡的美學人生/陳銘磻
【推薦序】視野寬闊,行文從容/方梓
【推薦序】這風景,得慢慢欣賞/巴代
【推薦序】真誠的,銳利的,溫暖的/張耀仁

【有一條路】

季節的腳印
那一條河
火車上的回憶
往光的方向
A46拜訪從前
第一朵玫瑰花
龍眼樹
散戲
地震過後
幸運時刻
那年暑假
大學生
從「繭」開始
Happy
車站三人行
克蕾兒
懷念婆婆
二十五歲
街頭的守候
關於H鎮的回憶
在旅途中
潘思維克山丘的風景
寂寞餐桌
愛是助動詞
星光閃亮
懷念舊日子
電子扒手

【東張西望】

一句話
銅鏡
聖米歇爾山
遠山含笑
城市的地標
走在街頭上
德國太太說中文
我在羅亞爾河谷
雞同鴨講─加油站篇
雞同鴨講─在家樂福
問路達人
逛畫廊
單車日記
階梯
塑膠貨幣
昂貴的代價
湖邊光影
徽章
Daddy
街頭藝人

浪漫薰衣草
步行的沉思
二手車
信任的高度
緊緊握著的手
芭芭拉的婚禮
生命的版本
雨後的山路

【我看見了】

歲月的價值
光之畫家
你的喜歡
英國皇室
人生的目標
茉莉和薔薇
這一家人
房屋出售
偽裝的天性
晚上七點到九點
馬戲團的猴子
希薇亞
年華似水
蘇珊的眼睛
健身房雜記
改名字
女店員
瑪莎的故事
凡爾賽宮的樹葉
生命的馴服
行過艱難處
最初的愛心
模特兒
目光的落點
星星月亮太陽
野生動物緣
我的聰明鄰居
看見大自然


推薦序

值得借鏡的美學人生/陳銘磻


  如果生命是一只杯子,它將盛滿什麼?水、咖啡或是記憶?如果生命是一條河流,它將乘載什麼?歲月、成長或心情?如果生命是一條路,它將帶領人們走向什麼樣風景的遠方?人生是一條無法回頭的路。

  讀張玉芸的《走!我們去看風景》,她的這一條人生路「經常在夢裡繞來繞去,繞過來,繞過去,有時會繞不出來。」原本是「清清楚楚的一條路,卻又常常迷路的一條路。」這一條經常使人迷路的道路,讓她看到不少風景,從而發現多樣的路,多元的路,只要好好走下去,就像「天空,從不拒絕飛鳥。路,從不拒絕旅人。」她在旅路中,見識到曼妙而生動的人生。

  一個喜愛旅行,歡喜大自然,熱愛生命的人生攝影者,她用文字把生活在異國他鄉的人文、見地、思念和感懷,用眼睛和心靈的鏡頭,逐一紀錄;由是,讀者愈加清晰的從她細膩的傳述裡,見到她那一條時而藏在心裡面,時而東張西望的路,竟然積累了難以數計的甜美果實。

  原來,她是如此用心的觀賞人生旅路所見的一條河、一片落葉、一個人,縱令只是半晌的懷念,或是喃喃自語的心境表露,讀者都能從中感受她對於難得清雅的生命的敬重,一如她透過熟知的自然界事事物物,嘆喟人生,那是她獨到的生活態度,也是值得借鏡的美學人生。

  描寫童年,彷彿歲月倒轉,人就在其中;描述季節變化,深刻又在其間。許多人們共同擁有的回憶,在她眼下,在她筆觸,都浪漫得無以復加,一次兩次的看,一篇兩篇的讀,讀者實在難以想像這些遙想當年的篇章,竟是一個長年生活在異地的人,真切而生動的成長故事。

  她的故事和她所見到的天空、車站行人、街景、小鎮,或者是旅途中的見聞,竟都如斯吸引人止不住的樂意閱讀下去;那是因為她的文字住著一名精靈,她的思想藏著一枝水晶手杖,悠然自得的揮灑出屬於她能說出好聽故事的魔力。

  《走!我們去看風景》是一本好讀、好似魔幻一般使人驚奇的書。

+++++
張玉芸《出口》(台北:釀出版社 ,  2012)
 這本書折騰一個多月才取得.  (0429  9折351元): 有些在網路上讀過.
今晨讀《神學》OUP: A Short Introduction 用蘋果當認識論的例子 
剛剛讀以前的引言:Quote
"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wo words — wait and hope."Alexandre Dumas
http://hcbooks.blogspot.tw/2007/07/blog-post_24.html
末篇"蘋果的滋味",寫得不錯
不過,是否只是".....一周的光陰 造就了此刻這些成熟美味的果香......" ? 不過大部分時候.....'我們只需靜靜等候" ,沒錯.....

今天是東海大學前外文系主任謝培德教授的喪禮(Mr Ivor Shepherd 1930 – 2014) 。Mr Shepherd的離世, 彷彿象徵一個世代的消逝。 今晚與昔日東海外文系的老師相聚, 聊及往事感觸頗多 。
謹以此篇舊文章懷念舊時光,本文摘錄於張玉芸的散文集《出口》。

《關於風的回憶》
是起風的季節, 風狂嘯的吹號起來, 或獨自呼號或夾帶雨水而來。不管是以何種姿態駕臨, 她總會掀起人們貯藏在記憶中的一些東西。 也許是美麗的詩篇, 也許是憂戚的樂章, 可能是片刻的感動, 也可能是一些傷心的回憶。 總之, 風是一位奇妙的不速之客 ,她總是不做預約的匆匆到來, 而且還會帶著一些舊雨新知一起來訪, 隨之而來的夥伴常常就是昔日的記憶。
曾經在起風的季節裡 ,回憶童年上學途中 ,走在窄窄的田埂中 ,望著豐盈的稻穗隨風吹起時揚起的層層金黃色浪濤, 那時候風傳遞的是一種關於豐收的信號。 隨著四季的變換, 風有著不同的舞姿 ,她用曼妙的肢體語言告訴我們關於春夏秋冬的故事,同時也以她那獨特的聲音訴說人生的各樣風景。
風吹起的時候,我也會想到多年以前事業草創之際, 獨自騎著五十CC的機車遊走在生疏的城鄉街道中。 滿載著海報,四處尋找合適的張貼處, 海報突然被一陣強風刮走, 而我在後面追趕的窘境。
關於風的記憶無數。我今天想說的是關於在台中大度山上那一段起風的日子裡的回憶。 大度山以強風著名,我曾經在東海大學求學, 因此風經常撩起我一些大學生活的回憶 。
那時候在課業忙碌之餘, 我擔任一些外國人的中文老師 。 一開始是教少數的幾位外文系老師,後來藉著這些老師們不斷的幫我介紹宣傳, 我的教學課表逐漸繁忙起來, 於是開始體會到口碑相傳的力量。 當時校園各地都可能是我的教室,雄偉的圖書館外面的長廊裡, 綠油油的陽光草坪上,暫時閒置空曠的教室,麥當勞或四福頂呱呱的座椅上或者是老師們的辦公室裡, 處處可以看到我和我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老師們的身影。
那一段教中文的日子裡, 因為跟著這一些外籍人士們的接觸, 讓當年從未踏出國門的我有一個大開眼界的機會。 今天, 在這樣一個起風的季節裡, 我想訴說的正是關於這些往事的回憶。
尼爾是一位法國人。 他有一頭捲曲的褐色頭髮,一對圓圓亮亮的淡藍色眼珠子, 微微突起的嘴形,似乎隨時呈現嘟嘴的可愛模樣,他似乎是時時刻刻帶著一臉專注及天真好奇的神情。他的長相已經悄然透露出他的至真性情 ,他是一位名符其實的好奇寶寶。尼爾的興趣極為廣泛, 他同時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青年 。 年紀輕輕的他 ,已經有周遊列國的經驗, 並且從事多樣化的職業。 我教他中文的時候 ,他既是法文老師, 同時也是市區一家著名的法國西餐廳主廚。 有一次上課時 ,他的臉上受傷掛彩,他說那是在餐廳廚房裡精雕細琢一些蔬果造型時, 一個不小心被尖銳刀器刻到的, 那個傷口正在眼角處 ,離眼睛大約僅是沙粒之間的距離,聽他描述過程,頗令人心驚膽顫。
尼爾也是一位魔術師。 他告訴我, 他在旅遊世界各地時 ,不管是在熱鬧的街道中或者是旅程途中的各節火車車廂裡 ,只要是有人潮的地方,他都不放過表演變魔術的機會。 他一節一節車箱的逐一去表演, 然後再拿著帽子一一的去收費。
尼爾也會幫人剪頭髮,他經常利用這個技能賺取旅費。 有一年入夏之前, 他很興奮的告訴我 ,他今年夏天即將去西班牙旅行 。他會去拜訪住在南部小鎮的友人, 而這位熱心朋友已經幫他知會了當地居民, 這一陣子先不要剪頭髮,請大家留著等尼爾七月來時再剪。 所以當他抵達西班牙時,他就要展現他的理髮絕活, 幫村子裡的大大小小男女老少剪頭髮了。 他真是憑著才藝闖天下。
有一天尼爾垂頭喪氣的告訴我, 他即將失去法國西餐廳的廚師工作了 。因為他的老闆要縮短他的工作時數,但是仍然要求他做出相同品質的高級法國餐, 他說這真是太為難他了,他不可能做到。 他接著忿忿不平的說, 老闆以為我是魔術師! 真的就可以在短時間內變出來可口精緻的美食! 他無奈的說,其實他做出來的每一份餐都是需要長時間準備的。 他用他那濃濃的法國腔英語繼續說著, 說食物就像藝術品一般, 那是需要時間精心烹調的。 這是來自法國的尼爾 ,我總在他身上看到一種不斷嚐試及堅持的精神 。但是他慢條斯理的工作態度,顯然無法見容於如台灣社會這般匆忙的商業環境。
有一年我們系上來了一位客座教授戴格博士。 他來自美國,是一位學識豐富又具有幽默感的學者。 他的專長是莎士比亞戲劇,我一開始只教他中文, 後來他們一家五口都是我的學生, 包含他太太艾美, 二個兒子約翰和強納生以及小女兒露西。跟他們上課的地點和時間不同, 跟戴格博士上課是在外文系館空閒的教室裡 ,跟艾美大多是在校園內的四福頂呱呱的戶外座椅上, 跟三個小孩則是在他們的家中上課。
艾美是一位溫柔賢淑的女士 ,當年在大學校園裡,有許多的流浪狗,他們遊走在校園內覓食, 有些還是滿身皮膚病的癩皮狗, 每次艾美都帶著悲天憫人的眼神觀看著這一羣野狗。 那真的是真情流露, 雖然身處在豔陽下的艾美總是戴著黑黑的太陽眼鏡上課, 我還是清清楚楚的看見她注視著生病的狗兒時, 同情的淚珠兒緩緩流下臉頰的情景。
她的眼睛總是隨著狗兒們的蹤影轉動。 愛心滿滿的艾美上課前經常先去買薯條餵養這些流浪狗, 當年的我是一個自食其力, 需要辛苦賺取學費及生活費的窮困學生, 當我利用午餐時間兼課與艾美上課之際, 空空的腸胃也正在咕咕叫著呢。
戴格博士有著敏銳的洞察力, 他看到我當時認真做事的毅力與決心, 曾經斷言我將來一定會擁有一份成功的事業, 並且開玩笑的說未來的我一定會開名車。若我現在擁有的一切算是成功的話,總會感念他的慧眼賞識與抬舉。
吉米也是一位令我印象深刻的學生。 他是一位長相很可愛很有禮貌 ,人見人愛的年輕男士。我記得第一次上課時 ,我們一起從校園沿著相思林的徒步小徑往東海別墅走上去, 沿途看到許多紙屑垃圾 ,他如同一個聽話的小學生一般沿途低頭撿起垃圾來,他遵守規矩的樣子, 讓我很受感動。 但是接下來的日子裡 ,想必他也習慣了這樣的環境,沒有再看見他彎下腰撿垃圾了。
我在吉米身上看到創意, 有一天正逢他遠在美國的弟弟的生日, 他找來一張當日的台灣報紙, 將某則新聞有附照片的角落換貼上他弟弟的照片, 然後影印之後寄給弟弟 ,並用英文寫著 生日快樂!全台灣民眾都在慶祝你的生日哦! 有當日的報紙為憑。另外有趣的是, 他撥電話的方式也不是像我們一般人用一根手指頭按號碼,他是像彈鋼琴一樣的用雙手按鍵盤。 他的一些行為, 讓我見識到創造力以及做事情的彈性,很多事情不是一成不變的。
來自美國又高又壯的布魯斯是我的第一個學生。 那一年他剛從美國來到台灣, 幾乎是一句中文都不會說,剛開始他總是面紅耳赤的結結巴巴說話,有時候很用力的擠出幾個中文字也是說的零零落落的,上他的課時我總是全神貫注的全力傾聽。 布魯斯學習態度非常認真。 相形之下, 其他學生學中文好像只是玩票性質, 而布魯斯則是全力以赴。 過一段時間之後他已經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了。 多年之後,聽說他到中國經商,擁有一份成功的事業。 我相信這個傳言必定屬實,從布魯斯他那種學習的拼勁, 我真是可以看出他的潛力與可能性。
在東海的日子已經遠颺,昔日認識的這些海外遊子, 也隨著他們的時光 ,隨著他們身旁所吹起的陣陣微風,繼續航行到世界的各處角落去了。 繡球花的顏色會隨著土壤酸鹼度而改變。 初次聽見園藝專家提起土質與花色的說法時,突然恍然大悟,花兒竟然與人們相似。 各人雙腳踩踏出來的人生路徑之差異,就好像一團團的繡球花球一樣,其中隱然牽動這些變化的不也是埋藏在人們心田裡的土壤嗎?
今天在這個起風的日子裡, 隨風吹起的是我青春歲月裡的一些插曲 。我的朋友啊!隨風傳送到你內心深處的又是甚麼呢?



勞動節收到哈佛大學商學院的通信,資深的教授主持網路討論“服務領導”。
Why Isn't 'Servant Leadership' More Prevalent?
With servant leadership, a leader's primary role is to serve employees. Everyone from Lao-Tzu to Max De Pree thinks this a wonderful model. Why then, asks Professor James Heskett, is this style so rare among CEOs?
我注意這主題近廿年了。
 不過,思想受回憶與今天讀的書中的故事所影響:在張玉芸著的《出口》(台北:釀出版社,2012) 中,某篇 (由於我採取翻讀方式,目前還找不到確切的篇名)。大意是一位年青人受邀要去西班牙某村落旅行,他沒什麼盤纏,不過有一技之長,即他會幫人理髮。於是他的朋友告訴村民,希望大家等這位朋友來訪時,再給他理髮,幫助客人。

為什麼這則故事會搬到這兒呢?因為我想起一位服務領導的奇人,他在拙譯《戴明領導手冊》中。故事是某位總經理也有理髮這一技之長。他總會邀請員工來他辦公室,享受免費的理髮服務。過程當中,難免聊聊天,交流交流。

理髮當然是特例。比較常見的方式是邀請員工到主管的家,做菜請客。
我以前在某位老員工生日邀他到圓山俱樂部請他一頓。這件事,竟然是他服務公司三十多年的第一次,所以他退休時,特別感謝我一番。




 0317禮拜天: 決定去找《出口》的入口。我住在文教區-- 聯經書房說他們沒進釀出版出版社的書。誠品的櫃台很忙碌。政大書城說沒《出口》,不過可以代訂。就這樣啦! …..女士如果在台北可以一聚--那我叫"鍾十本"--通常跟作者買10--在新生南路3882樓與校友們一聚. 
 : 很謝謝您 費時找《出口》的入口 目前博客來正好七折優惠中 四月一日 您也許可以參考 我因為人不在台北 否則會很樂意與校友相聚 期待聆聽指教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9487




 *****
《靈魂的出口》(BuchBilderBuch書故事書:)Quint Buchholz 繪圖Milan Kundera等47人撰文,台北:格林1998
這本書是出版者家Buchholz 的繪圖集(每圖都畫有書)寄給一些作家,邀請他們寫出該圖的故事
台北該出版的時候,特價99元。這本書有意思的地方是,我自己用便利條寫下8則短篇文章。人們都說……..文章自己的好
在這本《書、文與畫》的書中,每頁的書都有一位盛裝戴帽的男士,他們手上或有傘,或提著東西。應該有人畫下數十年之後的主角,或白髮蒼蒼,埋首重讀中學時代的書本。老人或老淚縱橫、痛哭流涕一番,因為書中的那些道理,從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到梁任公的《為學與做人》。
我初二的國文老師教我們《陋室銘》,他甚至於將他在師範大學的《中國文學發展史》等借給我;有一次他送我厚禮,將他的筆架送我──而我一輩子沒用毛筆
那時候教師的待遇之微薄,我是從與歷史老師的交往中得知的
初中畢業約20年之後,我從歷史老師的口中知道國文老師的悲慘下場:在父親的墳旁自殺……

目錄

· 眼界
尋尋覓覓,終於找到你的異象──密密麻麻的訓示,使得我們及即使深陷沙灘上,仍然有方向可循
可是你還是得說出來,我才能聽明白你的言、你的道
· 一百粒玉米
· 書飛之歌
你背向我們站在書的飛毯上。我還以為你是那布魯塞爾或倫敦的廣場上的那位撒尿的男童,在慶典時,人們用葡萄酒當噴泉水,讓你揮灑自如給渴求的眾生
你從善心人士的pump 吸了那麼多,卻別開你的面飛離我們。可是,你卻西裝畢挺,這樣怎能像鳥一般地飛翔,學習。
縱然腳下的書化成飛碟,它何嘗戴得動許多愁



BuchBilderBuch [Hardcover]

Quint Buchholz

昆特布赫霍爾茨/故事書通俗小說系列
作者昆特布赫霍爾茨
市場5-7歲
等級流利/母語
德語尺寸(mm)N/ A
出版日期1997年12月價格24.25英鎊

Quint Buchholz / BuchBilderBuch 3 Star Rating

Series Popular fiction
Authors Quint Buchholz
Market Ages 5-7
Level Fluent/native speakers
Subject German Size(mm) N/A
Publication Date March 1997 Price £24.25
Binding Paperback ESB Code 11831
Pages N/A ISBN 9783725411092
Weight (gms) N/A UK Delivery Out of stock, available shortly - your order will be recorded
Inspection Copy No


靈魂的出口

靈魂的出口

  • 作者:米蘭昆德拉等/著
  • 譯者:張莉莉
  • 出版社:格林文化 1998/2006


目錄










  • 眼界
  • 一百粒玉米
  • 書飛之歌
  • 學校前院
  • 猶豫的儘家
  • 記憶中的書架
  • 馬利旅遊報導
  • 東西的位置
  • 提最簡單的問題
  • 陌生人
  • 夢中的黑豹
  • 字的王國
  • 在布赫茲的畫前
  • 打字機
  • 風景豳
  • 收錯地方的公文夾
  • 水詩人
  • 鋼索生涯
  • 書的疑惑
  • 請別提到我
  • 阿拉伯奇遇
  • 鄉村路上
  • 舌吻
  • 春夢
  • 走到另一個世界
  • 屍體
  • 鞋子
  • 科爾史特巴赫的誠人
  • 四對舞曲
  • 殺了一本書
  • Smaller先生
  • 我有很多書
  • 西蒙的最後一天
  • 書的收音機
  • 我想睡
  • 日程表中最後的一點
  • 惡作劇
  • 書-既是朋友,也是敵人
  • 土匪
  • 在燈光下
  • 但丁,神曲第三章
  • 平衡
  • 留下者之歌
  • 船者之答

  •   現在您能高高興興地把這本書捧在手上,得感謝一些因緣際遇,有時它們比一切計劃更能決定書的命運。
      有一天下午,插畫家科運 特‧布赫茲(Quint Buchholz)來到我們辦公室,把他的作品拿給我們看。我們出版社的許多書都曾請他畫封面,他那富含詩意的畫作上,使我們更容易與讀者接近。當這些畫 一張張排在地上,放在我們面前時,不難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同樣的主題:所有的作品中都有書或者書的前身:紙、打字機、自來水筆…;在想到故事並要把故事寫 出來時,一切都要有書才能付諸實現。
      在沒有任何作者的約束之下,布赫茲用自己獨特的風格畫出這些有主題的故事。而這些畫與文學之間有著 一個微妙的互動,因此我們想出一個點子:為什麼不把畫中的故事寫出來呢?於是,我們把布赫茲的畫寄給46位不同國藉的作家,請他們把藏在畫中的故事寫出 來,大家共襄盛舉,如此我們才使這本書得以誕生。
      在此,我們願將本書獻給欲位偉大的書文化藝術家,他用老方法把老故事繼續編出來,一切都在封面和封底之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