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

Luigi Pirnadello 路伊吉·皮藍德羅


Luigi Pirandello
Luigi Pirandello 1934.jpg
出生1867年6月28日
義大利西西里島阿格里真托
逝世1936年12月10日(69歲)
義大利羅馬
職業劇作家作家
國籍義大利
獎項諾貝爾文學獎
1934
路伊吉·皮藍德羅頭像
路伊吉·皮藍德羅[1]Luigi Pirandello,1867年6月28日-1936年12月10日),義大利劇作家、小說家,193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皮藍德羅出生在西西里島的一個富裕家庭,曾就讀與巴勒莫大學羅馬大學文學系,後赴德國波恩大學深造。1892年,皮藍德羅回國定居與羅馬。1897年到1922年,他在羅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任教。1925年,他組織成立了「羅馬藝術劇團」,並且擔任藝術指導。1926年到1936你那他帶領劇團在歐美各國巡迴演出。
皮藍德羅的創作極為豐富,一生有短篇小說三百餘篇,後結集為兩卷本《一年裡的故事》(1937年),另長篇小說七部,劇本四十多部,以及詩集七卷。在二十世紀初期他的小說,使他蜚聲文壇。然而,在戲劇方面的表現似乎更勝一籌。皮蘭德婁的戲劇,所揭示的人與社會的衝突,還有人的自我衝突主題,引人思考;在戲劇藝術形式方面的探索,則為現代主義戲劇開啟了先河,被不少人視為能與契訶夫斯特林堡易卜生比肩的世紀初戲劇大師。至於作家整體的創作風格,孟憲忠認為:皮蘭德婁是一位獨創性的藝術家,不刻意追求情節曲折、事件離奇,而是直逼人的內心衝突。[2]

大學時期[編輯]

1886年秋天到1891年春天是皮藍德羅的大學時期,在這期間他曾兩次轉學。第一次是因為戀愛失敗而離開了僅僅入學一年的巴勒莫大學,於1887年轉至自己嚮往的羅馬大學文學系。1889年夏,由於自己在拉丁文課堂上頂撞校長而被開除學籍,被迫第二次轉學。根據一位老師的意見,他赴德國波恩大學就讀拉丁語系語言學專業,以一篇研究阿格利琴托方言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



作品的中譯[編輯]

繁體本[編輯]

  • 鄭菁蘭/譯,《皮藍德羅小說選》,台北市:環宇出版社,1972年。
  • 劉克端/譯,《彼倫德洛戲劇選集:亨利第四》,台北市:驚聲文物,1973年。
  • 譯者沒註明,《華岡影劇參考叢書7:皮藍德婁戲劇集》台北市:中國文化學院戲劇學系影劇組編印,1976年。
  • 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編譯委員會/編譯,《皮藍德羅》,台北市:九華文化 1980年。
  • 查岱山/譯,《皮藍德羅》,台北市:光復書局,1993年。
  • 皮蘭德羅/原著,伊莎貝拉/繪圖,王頤/譯,《寶貝罎子》,台北市:台灣麥克,1995年。
  • 陳玲玲/譯,《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台北市:台灣商務,1998年。
  • 吳美真/譯,《死了兩次的男人》,台北市:先覺,2000年。
  • 黃文捷/譯,《一個小說人物的悲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皮藍德婁短篇小說代表作》,台北市:遊目族出版:格林文化發行,2009年。
  • 吳若楠/譯,《死了兩次的男人》,新竹市:啟明出版,2015年。

簡體本[編輯]

  • 吳正儀 譯,《皮藍德婁戲劇二種》,人民文藝出版社,1984年。
  • 呂同六等 譯,《尋找自我》,灕江出版社,1989年。
  • 吳正儀 譯,《忘卻的面具》,安徽文藝出版社,1995年。
  • 廈大六同人 譯,《自殺的故事:皮蘭德婁短篇小說選》,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 呂同六、蔡蓉、肖天佑 譯,《高山巨人:皮藍德羅劇作選》,花城出版社,2000年。
  • 《皮藍德羅精選集》,山東文藝出版社,2000年。
  • 吳正儀等 譯,《皮蘭德婁中短篇小說選》,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年。
  • 吳正儀 譯,《六個尋找劇作家的角色》,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
  • 謝幕娟 譯,《已故的帕斯卡爾》,新星出版社,2013年。
  • 劉儒庭 譯,《已故的帕斯卡爾》,重慶出版社,2013年。



#OnThisDay in 1867 Luigi Pirnadello is born in a house called Caos on the southern coast of Sicily near Agrigento. His father Stefano was the owner of a sulphur mine, one of the few thriving industries in a declining island econom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