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成先生學術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汪士淳作品《儒者行:孔德成先生傳》《孔德成先生 法書》《孔德成先生 文集》《孔德成先生 抗戰日記》
孔德成(1920年2月23日-2008年10月28日),字玉汝,號達生,山東曲阜人.....
Title | 孔德成先生學術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 |
Contributor | 國立台灣大學. 中國文學系 |
Publisher |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2009 |
ISBN | 9860213097, 9789860213096 |
Length | 544 pages |
聽學長講孔先生到東海兼課多年,課程結束後在市中名餐廳請學生等,很放鬆.....這些在這四本書都找不到
梅廣:《大學》古本新訂
本文原載《孔德成先生學術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12月,頁117~154。今據原稿稍作修改。2017年6月11日
/www.fdgwz.org.cn › Show
Jun 12, 2017 — 朱子這三個問題對後世引起的學術災難還不只是《大學》改本的氾濫而已。 ... 本文原載《孔德成先生學術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12月,頁117~154。
本文原載《孔德成先生學術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12月,頁117~154。今據原稿稍作修改。2017年6月11日
/www.fdgwz.org.cn › Show
Jun 12, 2017 — 朱子這三個問題對後世引起的學術災難還不只是《大學》改本的氾濫而已。 ... 本文原載《孔德成先生學術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12月,頁117~154。
本文原載《孔德成先生學術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12月,頁117~154。今據原稿稍作修改。2017年6月11日
一九五七年讀碩士班時,他曾陪孔德成老師訪問日本,擔任口譯。我不禁好奇問道:「陪孔子的後代到日本,有沒有什麼特別有趣的事?」鄭老師回說:「鹽谷溫是撰寫中國文學史的第一個人,當時年紀很大了,看到孔先生就當場跪下去。」由此可見,日本老一輩漢學家對於儒家的衷心景仰。
【學人專訪】單德興:中日文學之間的擺渡人──鄭清茂教授訪問記
https://www.linking.vision/archives/15709
世紀風華.儒者行
孔德成百年紀念系列活動
2019 / 5月
文‧李珊瑋 圖‧林旻萱
末代衍聖公,首任奉祀官,前考試院院長孔德成,是孔子第77代嫡長孫,歷經時代風雨,堅守命脈道統,刻寫世紀傳奇。
孔德成先生百年紀念會暨法書文物展,2019年1月19日於中油國光廳與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盛大舉行,海內外精英群至,緬懷一代宗師儒者之風。多項首次面世的珍稀文物墨寶,集海內外摯友、門生,慨允借展,堪稱空前。
配合紀念活動所出版的《孔德成先生合集》,收錄文集、日記、法書,彌足珍貴,為不可多得的文獻史料。另耗時3年半,斥資近千萬,並赴大陸各處實地拍攝《孔德成傳記紀錄片:風雨一盃酒》,更是考證史實,為繼《儒者行:孔德成先生傳》一書後,又一詳實陳述孔德成生平之重要依據。
人物 文化 故事 海外 歷史
萬仞宮牆迎聖裔
寒冬裡的暖陽,溫煦地灑落在松仁路上。偌大的中油國光廳裡,冠蓋雲集。前總統馬英九、台北市副市長鄧家基、內政部民政司長林清淇、台北市民政局長藍世聰及日韓中儒道學會代表,門生故舊、海內外孔氏宗親等數百人,為緬懷一代儒者孔德成,莊重而溫馨的齊聚一堂。
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同步舉行紀念特展,包括孔府捐贈故宮之康熙手書「萬世師表」墨寶,大批珍貴手稿、遷居重慶時期日記等重要文獻。其他如證書、官印、勳章等私人物件,諸多珍貴照片、法書,也彙集展出。每一張照片,每一件法書,背後都有動人心弦的故事。
首次面世展出的孔府家傳緞繡五爪蠎袍,推為清光緒皇帝贈製。搭配由菩提子、翠玉、碧璽組成的朝珠及一品文官補子,顯示孔府的尊崇,以及孔德成父親一品公爵孔令貽的殊榮尊貴。
在紀念會首播的《孔德成先生紀錄片》,也同步在展場播放,演繹著一世紀前的民國9年,農曆正月初四,山東曲阜孔府內外戒備森嚴,眾人屏息以待,直到那「國之重寶」,震天價響地呱呱墜地,承襲2,500年的聖裔血脈,在多年懸念後,終於延續。第32代衍聖公,孔令貽的遺腹子──孔德成,還未出世,就成孤兒。17天後,生母王太夫人也告別人世。
也是首次面世,紅黃雙色的北洋政府徐世昌大總統令,是衍聖公孔德成襲爵封軸。這位襁褓中的小公爺,出生百日即襲封爵位,肩負起孔府家業的傳承重任。
身為「聖府」繼承人,卻生不逢辰,命途多舛。9歲那年,對孔德成視若己出的嫡母陶夫人也溘然辭世。無父何怙,無母何恃的孤寂,是孔德成終生至痛。
煙硝烽火志不屈
另外一張重要文物,國民政府特給憑證,1935年任命孔德成為第一代「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時年15歲的孔德成,於南京宣誓就職。紀念展中的任命禮服照,孔德成氣宇軒昂,老成持重。要凝聚多少早熟的智慧,才能顯現出莊嚴泰然的翩翩風采。
3位年幼的孔家嫡系手足,在親長雙亡後相依為命,份外親近。兩位親姐出嫁,孔德成以「孑餘」自名,道盡心中的孤餘絶望。
一紙保存良好的結婚證書,記述孔德成的世紀婚禮,在硝煙四起中,完成終身大事,孤寂的心,終於重新找到溫暖的歸屬。但是上天對這位一脈相承的末代貴族,始終沒有停止試煉。
1938年1月1日,18歲的孔德成接到即刻南下諭令,妻子孫琪方臨盆在即,走或不走,頓成兩難。但要斷絕為人傀儡的憂忡,急迫到容不得絲毫猶豫,必須即刻連夜動身。次日凌晨2點,孫琪方用手撐著後腰,挺著足月的孕肚,搖曳的燭火,時明時暗,引導她步履蹣跚地邁向漆黑的夜空,面對一條前途未卜的道路。一個時辰後,日軍進駐曲阜,間不容髮的果斷抉擇,寫下了截然不同的時代樞紐軌跡。
孔德成夫婦和老師呂今山、秘書李炳南等8人,驚惶地一路巔簸。3天後抵達漢口,逾5日,在漫天烽火中,孔德成迎來長女孔維鄂。
遷至重慶後住所兩度被炸,直到搬遷到歌樂山,才得以在紛亂中,取得片刻沉靜,1939年長子孔維益在此誕生。
導覽人員特別介紹一幀「猗蘭別墅」照片,茂林修竹,小徑清幽。伴隨著「猗蘭別墅著書圖」,名家題滿詩文,引人佇足再三,繞樑回味。由曲阜畫梁雕棟的府第,到來台後的公寓小樓,孔德成隨緣安居,俯仰自得。唯一的堅持,就是嚴謹自律,勤學不輟。
一生流離未失所
自我調侃一生沒有進過學校的孔德成,來台後先後獲得韓國成均館大學、日本麗澤大學與台灣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他一生集中外名師教誨,循先祖足跡,孜孜矻矻,埋首書海,苦研終生。
由孔府家學時期的王毓華、莊陔蘭、吳伯蕭、詹澄秋,到寄居歌樂山時,受呂今山、丁惟汾等良師引導,奠定經學、文字、聲韻、青銅、書法、英文、古琴的紮實學術基礎。1948年赴美學習,接納西方治學思想,肯定民主之公民價值。其間親蒙傅斯年教誨,對其學養人品,仰之彌高,極為敬重。
教學生涯中更自費創舉拍攝《儀禮˙士昏禮》黑白電影,不受局囿,自我突破。當時擔任演員的門生,文物展當天也到場追憶。
孔德成「真行草篆金」五體皆擅,留下法書,無可細數,是紀念展中重要文物。舉杯豪氣干雲,與台大同事臺靜農、屈萬里、張敬、鄭騫等號稱「五虎將」,情誼深厚。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導覽人員特別介紹:臺靜農治印,封其為「酒霸」,酒後墨寶,更見豪逸不群。
身為聖裔傳人,孔德成自幼恭謹克己,終生將正心、誠意、修身、齊家奉為圭臬,完整體現。展場中「忠信篤敬」墨寶,正是惕勵孫輩的傳家箴言。
在時代浪濤中,孔德成以做為純粹學人自許,即便是受邀擔任國大代表到考試院院長、總統府資政、聖裔外交等要職,始終秉持道統傳承,進退有據。
遷台初期,數度訪問日、韓、歐、美,主持釋奠典禮。更曾於1984年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晤談,東西巨人之會,成為世紀佳話。聖道入凡,坦然受命,守份盡職。展現樂命自在的灑脫,不忮不求的風骨。
孔德成對文物典籍的保存,始終不遺餘力。對日抗戰初起,慨然允諾山東圖書館大批古籍寄存孔府。讓珍稀善本圖書與文物精品安然度過8年戰事,未受毀損。
1949年故宮博物院、南京中央圖書館、南京中央博物院文物,隨政府播遷來台,1955年集中於新建的霧峰北溝庫房,曲阜孔府文物也一併存放。後改組為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次年孔德成接任主委。
任內恪盡職守,分門別類記述文物來歷、製程。其間辦理文物赴美展出,極為轟動,並因此促成美方贊助興建台北士林外雙溪故宮博物院。
春風化雨儒道行
由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台北市民政局、台北市孔廟、國父紀念館聯合主辦的紀念展,囊括了孔德成的一生。
他與屈萬里的對話,是真摯情誼的最佳註腳。抗戰期間,物資吃緊,寄居孔府的屈萬里想要離開。孔德成用山東腔朗朗的說:「我挨餓時,你跟著我挨餓,我現在有飯吃,雖是粗茶淡飯,大概也還能吃飽,你絕不能走。」那份患難中的義氣,讓兩人結為莫逆。成為台大同事後,共用第五研究室,時相切磋,互有精進。
曾於台大、台師大、中興、輔仁、東吳大學等校任教,講授「三禮」、「金文」及「殷周青銅彝器」等課程的孔德成,嚴師慈父,是曾永義、章景明、黃啟方、葉國良等弟子對孔德成一致的感懷。
孔德成總是寬以待人,嚴以律己,每每邀請家境不甚寬裕的學生們課後用餐,要讓他們吃好吃飽。但是自家卻極為清儉,有時一個饅頭就打發一餐。追隨他逾半世紀的李炳南和江逸子,對孔上公「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的心性,最是體會。
盃酒風雨萬里心
道貌岸然的外表下,聖人的心有血有淚,光環下的悲愴,早已數度情傷心碎。為這次文物展伏首整理數載的長媳于曰潔,感受最深。
孔德成69歲那年,長子驟逝,由白髮人送黑髮人的錐心之痛,到憶及坎坷身世、先人遭辱的震撼疾首,不禁悲從中來,在家人面前瓦解崩潰,淚如雨下。
展場中一頁字跡潦草,滿是塗抹痕跡的日記,記述長姐辭世,悲悽的心境,不言而喻。一幅贈與相隔42年再聚的二姐「風雨一盃酒,江山萬里心」的對聯,道盡孔德成心中的無奈與一生的動蕩漂泊。
三禮權威孔德成,用生命寫春秋,默默篤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年邁的他,心中何嘗不期待重返故里,但是有為有守,終其一生,這條回家的路,始終沒有起步。
孔德成逝世3年後,由第79代嫡長孫──奉祀官孔垂長,為他完成深埋心底的遺願。踏上孔德成逾一甲子前,最後一次走過大陸曲阜孔廟前1,300公尺的神道,合乎時代潮流的儒家思想,正綿延萬古,金聲玉振,踽踽不獨行。
儒者行:孔德成先生傳
台北:聯經,2013
孔德成先生百年紀念展
讀一個時代 一個江寬海闊卻難以容身的時代
品一段人生 一段波瀾壯闊卻輾轉流離的人生
習一種風範 一種高山仰止不隨境轉的儒者之風
竭盡心力製作的捷運廣告在剛剛產出了。影片中,彰顯了孔德成先生自孔子以來血脈和道脈的傳承,孔先生於戰亂中來到了臺灣,與遷台的師友們切磋琢磨,患難相惜,而長達近五十年的教學生涯中,不分本省與外省,培養了許多的人才,並與學生們在教學相長中有著真摯的情誼。他的人生、他的傳承、他的相片、他的法書,以及孔府的文物,都將在明年一月的紀念展中展出,敬請期待。
#孔德成先生百年紀念展
#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
孔德成先生百年紀念展捷運廣告
國運與天涯:我與父親胡宗南、母親葉霞翟的生命紀事
中文書 , 汪士淳 胡為真 , 時報出版 , ,2018
任顯群
立讀之書
這一生——我的父親任顯群
/口述
任治平,臺灣輔仁大學工商管理系學士,美國波士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任職美國聯邦銀行、臺灣花旗銀行直屬第一信託公司,香港萬國寶通投資銀行,現任職於美商投資銀行香港分行。
/撰文 汪士淳,湖南省衡陽縣人,一九五六年生於臺灣 臺中市,前《聯合報》記者,傳記作家。作品有《千山獨行——蔣緯國的人生之旅》、《寧靜中的風雨——蔣孝勇的真實聲音》(與王力行合著)、《忠與過——情治首長汪希苓的起落》、《蔣公與我——周宏濤回憶錄》、《丁渝洲回憶錄》、《漂移歲月——將軍大使胡炘的戰爭紀事》《這一生——我的父親任顯群《儒者行:孔德成先生傳》》等。
陳穎,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碩士,英國伯明罕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資深媒體人,任職中國大陸及新加坡報紙和網路媒體多年,現任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人文學院講師、新加坡《聯合早報》〈學人視角〉專欄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