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

John Locke,

John Locke (1632-1704), The Philosopher of Freedom. - Blupete

www.blupete.com/Literature/Biographies/Philosophy/LockeQUOTES.htm
"It is one thing to show a man that he is in error, and another to put him in possession of truth." (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 bk. IV, ch. 7, sec. 11.)



–John Locke, English philosopher, a founder of empiricism and political liberalism, was born #OTD 1632

2018年8月28日 星期二

南方熊楠(Minakata Kumagusu 1867~1941)《縱談十二生肖》



約30年前,我就在NHK看過介紹的 南方熊楠(みなかた くまぐす博物学者 )專輯。南方熊楠的著作,譬如關於十二生肖的,有漢譯本。

縱談十二生肖
虎的歷史、傳說與民俗 

兔子的民俗秘傳說 

龍的傳說 

蛇的民俗與傳說 

馬的民俗與傳說 

羊的民俗與傳說 

猴的民俗與傳說 

雞的民俗與傳說 

狗的民俗與傳說 

豬的民俗與傳說 

鼠的民俗與信仰 

譯後記
全書以傳統生肖動物為對象,通篇圍繞其進行闡述,典故傳說信手拈來,穿插其中,涉及到諸如古代漢籍、佛經、希臘羅馬神話、歐洲民間故事、動物學、植物學、民俗學等多個領域,行文幽默,聯想奇異,富於深度,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日本人(包括從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遷徒到列島的人們及其後裔),至少從我國南北朝時代便揭開了研讀中國典籍的歷史,而伴隨中國文化進入日本所產生的一系列文化現象,諸如寫經抄書、創造假名、宮中講經、發明訓讀、朗詠流行、設明經文章諸科博士、藏典修史等等,構成了人類文化交流史上壯觀的奇景。日本人審視中國的同時,也在成就著自身。不論是出於何種目的,從廣義上講,日本人研究中國,幾乎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歲月,但學界真正把研究中國的學問稱為“中國學”,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事情。



據說昭和天皇最想見面的學者就是本文的南方熊楠。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請看我們今天的報導。
南方熊楠:突破日本人潛力極限之人
(中澤新一 )|https://www.nippon.com/hk/column/g00415/

今年是博物學家、生物學家、民俗學家南方熊楠誕辰150週年。日本各地舉辦了討論熊楠思想的論壇活動,並且出版了許多相關書籍,介紹他在知識領域獨樹一幟的背後故事。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這位試圖超越以西歐為中心發展起來...
NIPPON.COM




南方熊楠:突破日本人潛力極限之人

中澤新一 [作者簡介]
文化[2018.01.03]其它語言:ENGLISH | 日本語 | FRANÇAIS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


今年是博物學家、生物學家、民俗學家南方熊楠誕辰150週年。日本各地舉辦了討論熊楠思想的論壇活動,並且出版了許多相關書籍,介紹他在知識領域獨樹一幟的背後故事。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這位試圖超越以西歐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傳統學問的「知識巨人」的偉岸形象。






......就在這樣的時代,南方熊楠(1867~1941)出現了。這個生來就擁有驚人記憶力和強大思考能力的少年,將自己從枯燥的學院派秩序和常識中解放出來,面對當時許多知識份子沉迷的西方文明並沒有產生自卑感,而是扎扎實實地提升自身潛力,到了歐美國家以後,與當地學者們唇槍舌戰也毫不遜色。他可以自如運用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德語、拉丁語、西班牙語,甚至知曉希臘語、梵語和希伯來語。遊刃有餘地閱讀漢文典籍更是不在話下。他是一位研究黏菌和隱花植物的生物學家,同時又在人類學、民俗學等人文科學領域開展了許多具有獨創性的研究。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無論在當時還是現代,沒有任何人能像熊楠那樣在如此眾多的領域突破日本人的極限。

晚年的南方熊楠

日本民俗學創始人柳田國男,雖然本身也是一位超越時代的英才,但與生活在同一時代的南方熊楠交流後,對其打破常規的非凡能力依然是讚歎不已。柳田曾評價熊楠突破了「日本人的潛力極限」。熊楠的確就是這樣一位將日本人的潛在能力發揮到了極限的曠世奇才。如果要在日本人中尋找萊布尼茲和洪保德那樣研究普遍科學的天才,那就非南方熊楠莫屬了。

左側是熊楠寫給柳田國男的書信。右邊是曾用作反對神社合祀運動資料的大山神社的照片







宗教與科學邂逅產生的獨特世界

南方熊楠生於和歌山縣。該縣古時候被稱為紀州,地處伸向太平洋的半島,得益於溫暖洋流的滋養,層疊的群山之上覆蓋著茂密的亞熱帶植物。這裡自古就被稱為亡者靈魂聚集的「幽隱之地」,建有許多具有宗教色彩的靈場。居民們都是善男信女,對寄居在神社森林中的神明篤信彌深。

熊楠記錄的菌類圖譜。採集的菌類配有色彩豔麗的精細寫生圖

在和歌山市經營五金器具生意的南方家誕下一名男嬰,家人帶著這名男嬰前往位於海南市的藤白神社參拜,得到了神主賜名。這座神社裡有一個熊野神寄居的子守楠神社,生長著一棵巨大的楠木,據此取一個「楠」字,加上這個孩子身體孱弱,為了祈求森林之神賜予神力,又取一個「熊」字,由此命名為「熊楠」。熊楠從小就明白大人給自己取的名字具有深刻的神話意味。

通過自己的名字,少年時代的南方直觀地感受到了動植物世界與自己的深厚淵源。動植物的生存模式和人類的生存模式沒有根本區別,兩者在生命的深層意義上是彼此相通的——他的心中似乎已經有了這種直觀感覺。這種直覺也可以稱作「萬物有靈泛神論」,雖然在傳統上是日本人世界觀中具有共性的思維模式,但熊楠通過學問和社會實踐將之昇華為了明確的學術思想。

1901年在和歌山與相識於英國倫敦的孫文重逢。後排左起為熊楠、翻譯溫炳臣,前排左起為熊楠弟弟常楠、孫文、常楠長子常太郎、弟弟楠次郎

19歲時,由於沒有通過東大預科學校(現在的東京大學教養系)的期中考試,熊楠懷著大志遠赴美國。進入密西根州立農業大學,但不久後退學,開始專注於採集和觀察動植物。他前往古巴採集地衣類植物,發現了新物種。1892年9月前往英國。次年向《自然》雜誌投去題為《遠東的星座》的論文,得到了認可,開始出入大英博物館,讀遍了考古學、人類學、宗教學等領域的藏書。結識東方學者狄肯斯後,獲得了一份在大英博物館負責編纂東方圖書目錄的工作。

這一時期,南方熊楠不斷在《自然》等學術雜誌上發表內容新穎的論文,逐漸成為了在英國知識階層小有名氣的人物,而1898年在博物館內發生的一起打人事件改變了他的命運。儘管是被一個英國人對日本人的侮辱性歧視言論激怒而動手,但第2年還是受到了禁止出入博物館的處分。因為這一事件,他在時隔14年後回到了日本。此時,他的父母均已過世。

右側是《自然》雜誌,中間是熊楠多次以英文論文投稿的《Notes & Queries》雜誌,左邊是配有精美插圖、篇幅長達52卷的《倫敦摘記》

超越近代科學的思想

在明治時代,海外留學通常是以拿到歐美大學學位為目的的,像南方熊楠那樣只是因為單純對學問感興趣而遠赴歐美,卻沒有拿到任何學位或榮譽就回國的人,社會總是冷眼相待。但熊楠對此毫不在意。回到和歌山後,他一頭前往熊野植被豐茂的山中,整日忙於採集和研究植物。

外出採集植物的熊楠(右)

當時,熊野的那智地區生長著一大片原始森林,是地衣類和黏菌類生物的寶庫。熊楠將那智神社旁邊一個名叫大阪屋的客棧作為活動據點,由此前往山中採集植物,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自一人進山。晚上就在燈下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和製作標本資料。在帶進山裡的少量書籍中,他讀得最多的是華嚴經的研究專著(法藏著《華嚴五教章》),潛心鑽研佛教哲學。置身於完全孤獨的狀態,熊楠實現了精神上的通達透徹。他展現出超凡的智力,具有獨創性的奇思妙想如泉水般不斷噴湧。

生前經常使用的顯微鏡和寫生用具

熊楠在寫給京都高山寺住持、真言宗僧侶土宣法龍的信中表達了其具有獨創性的思想。這些書信都寫在巨大的卷紙上,長的甚至超過10m,為了寫這些信,熊楠連續幾天不眠不休也絲毫不覺得疲憊。書信內容涉及眾多領域,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他通過佛教思想重新審視近代科學的根基,除了明確提出其局限性外,還試圖在突破局限性後勾勒出自己構想的未來科學的構造。

他在追尋事物因果關係的過程中找到了西方近代科學的本質。但因果關係僅僅展現了世界的一個方面。正如佛教思想揭示的那樣,世界的實相存在於超越因果的「緣起」之中。「緣起」的基本思想是,世間萬事萬物皆因「緣起」而彼此關聯。如果立足於這種緣起世界觀,那麼科學的構造也就必須被拓展為更加複雜的狀態了。為了清晰地展示這種被拓展的「未來科學」的構造,熊楠在信中運用了比喻、圖例和高階邏輯等手段。尤其是信中描繪的曼達拉狀圖例令人印象深刻,現代研究人員將之稱為「南方曼達拉」,一直在致力於解讀其含義。

寫給土宜法龍的信


死守鎮守之林

在植物學方面獲得大量新發現後,南方熊楠下山在田邊定居下來,與鬥雞神社宮司的女兒松枝結婚組建了家庭。兩人生育了一男一女,生活過得非常充實。他還在自家的院子裡發現了名為「南方長絲黏菌(Minakatella longifila)」的新品種黏菌。他曾應邀為各類雜誌撰寫了諸多有趣的民俗雜記,後來這些文章以《南方隨筆》等著作的形式出版。
然而,投身「反對神社合祀」社會運動的決定打破了熊楠在田邊的平靜生活。當時,明治政府試圖將民眾的多神信仰統一成國家神道的單一信仰,發佈了「神社合祀令」,要廢除民間祠堂和不明歷史淵源的神社,將之併入一些具有核心地位的神社。而那些處於自然狀態的神社,主體並不是神社建築,而是環繞四周的森林。因此,隨著神社被廢,神社的森林也會遭到破壞。如果森林遭到砍伐,生息其中的動植物也會滅絕。對此感到憂慮的熊楠決心全力抵制這道神社合祀令。
起初,理解他的人極少。但熊楠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這場守護森林的運動之中。在柳田國男的幫助下,他製作並向各方面散發了名為《南方二書》的政治性科學宣傳冊,對他表示理解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有一次他喝醉後闖入負責推進神社合祀事務的官員舉辦的宣講會,結果被逮捕入獄。後來他竟然在獄中發現了新品種的黏菌,這段軼事也確實符合他的作風。
中間的島嶼是神島。背後可以看到田邊市區和紀伊山地
數年後,在熊楠的奮力抗爭下,那場神社合祀運動日漸式微。和歌山的眾多森林由此得救。其中,位於田邊灣的神島得以倖存更是具有重大意義。這座孕育了大量珍貴植物的島嶼已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1929年,巡遊到紀南地區的昭和天皇讓長門戰艦停泊在田邊灣的神島海域內,邀請了熊楠在艦上為自己講課。昭和天皇本人就是一位優秀的黏菌學者,卻熱切期待與熊楠這樣的一介民間學者見面。當時,熊楠獻上了裝在奶糖盒裡的標本,昭和天皇欣然接受了這份禮物。這是熊楠人生中一個輝煌的瞬間。
右邊是奶糖盒。中間是當時最先給昭和天皇介紹的藤壺尾海蛇標本。左邊是為天皇講課而新做的白衣服
1941年,熊楠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黏菌學家、生態學家、人類學家、民俗學家,還展現了一種自由奔放、簡單純粹的生活方式,時至今日,依然賦予著日本人遠大的夢想和希望。




In May 1962, more than 30 years later, Their Majesties The Emperor and Empress visited southern Wakayama again. Inspired by a view of Kashima from a hotel room on the Shirahama Beach the Emperor composed a waka poem:
The poem is inscribed on the monument erected in front of the Minakata Kumagusu Museum overlooking the Kashima island.

2018年8月27日 星期一

 雅克·勒高夫《聖路易》St. Louis



The project was completed in 2015 in time for the 80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St. Louis who had ordered construction of the church.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inte-Chapelle


本書是法國“新史學派”代表人物雅克.勒高夫在西方中世紀研究領域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採用傳記形式,運用大量文獻資料,融歷史偉人的整體史與生活史於一體、敘事與分析相結合,為讀者描繪了被羅馬基督教會封為“聖徒”的13世紀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的傳奇一生。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敘事,順便談及路易在其一生的主要階段遇到的問題。第二部分對路易同時代人的記憶的產生做了評述,對於作者本人“確實有過一位聖徒路易嗎?”的疑問給予了肯定的回答。第三部分中作者試圖進入聖路易的內心世界,對當時的主要看法進行了深入探討。作者在書中引用了大量文獻,力求寫出一個盡可能接近真是的聖路易,以期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看到和聽到聖路易本人,就像作者自己看到他和聽到他一樣。

前言

  這部書的醞釀和撰寫經歷了]5年左右。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我得到了許多寶貴的幫助。首先我要感謝高等社會科學學院(其前身是1975年以前的高等研究實驗學院第四部),這個研究機構在以往的35年中為我提供了可能,將研究與教學緊密地結合為跨學科的對活。我尤其要感謝年輕的研究人員以及法國和外國同事,他們積極地參加了我所主持的講習會。

  我要向以其信息和研究豐富了我這部著作的學者們致謝,他們是考萊特•裡博古、菲里普•比克、雅克•達拉倫,尤其是瑪麗—克萊爾•迦諾和皮埃爾•迦諾。我的同事和朋友讓—克洛德•施密特和雅克•勒維爾審讀了我的書稿,提出了意見、補正與建議,我在這裡向他們表示誠摯的感謝。

  雅克•勒維爾仔細審讀了初稿,他在這項名副其實的合作中花費了大量時間,顯示了卓越的才幹,我對他的感激難以言表。

  我還要感謝皮埃爾•B.貝甘兄弟、伊夫-瑪麗•戴賽和保爾•居尼。

  我的秘書克里斯蒂娜•博訥弗瓦的能力、敬業精神和勤奮,此番經受了嚴峻的考驗,我衷心地向她致謝。我還要感謝我的老朋友皮埃爾•諾拉,他把拙著收入了他主編的聲名顯赫的“歷史叢書”。伽里瑪出版社出色的校對員伊薩貝爾•夏特萊和我的朋友路易•埃弗拉對書稿作了細緻認真的最後整理工作,我謹向他們表示謝意。正當我閱讀路易•埃弗拉審校的最後一次清樣時,驚悉他猝然去世,此書的出版工作竟然以這個令人悲痛的消息終結,實在是始料未及,我謹向他表示欽佩和誠摯的敬意;他是一位為人正直、一絲不苟、德才兼備和無與倫比的好人,他是—位博聞強記、造詣極探的人文學者,他認真負責,樂於助人,為許多著作和作者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我還要感謝尼古拉•埃弗拉和本書的索引編寫者——我的女兒芭芭拉。

  我不能不提及我的夫人和孩子們,這些年來我經常向他們談論聖路易,也許談得太多了。我不知道是否由於我的談話,他們已把聖路易當成自己最喜愛的歷史人物。我要感謝他們的耐心、支持和親情。



顯示部分後記

  1999年1月29日晚間,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專員戴鶴白先生當著商務印書館狄玉明先生的面,將《聖路易》的法文原本交到我手上。從那一刻起,到2001年3月28日我將譯文初稿送交狄玉明先生,其間整整過去了兩年又兩個月。這兩年間,我雖然也做了一些別的事情,但是,大部分時間卻是伴隨著聖路易度過的。由陌生而相識,由相識而熟悉,我與他進行著跨越時空的對話,到我譯完此書時,聖路易幾乎已經成了我神交多年的老友了,我彷佛時時能夠看到和聽到他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

  我雖然學過法文,也做過法國歷史研究工作,但翻譯此書仍感相當吃力。除了翻譯中常見的閒難外,書中有關中世紀封建制度和基督教的論述,尤其令我望而生畏。整個翻譯過程就是一個學習過程,向書本學習,向各方面的專家學習。這部書的翻譯使我更加理解了“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反躬自問,我的工作態度是認真的。舉個例子,為了譯好有關巴黎圣堂建築結構的一段描述,我特地抄錄了書中的這段文字(書本太厚,攜帶不便),前去聖堂仔細參觀了整整一個上午。縱然如此,有些困難依然無法克服。比如,作者在書中指出,在聖路易生活的年代,法蘭西尚未形成為作為一個政治實體的國家。按理說,沒有國家就不應該有國王,也就是說,聖路易以及他的多位先王,都只是“王”,而不是“國王”。法文中的Roi一詞,既指“王”,也指“國王”,而中文的“王”和“國王”兩詞的含義卻並不完全重合。嚴格地說,聖路易是“法蘭西王”,而不是“法國國王”。然而,如果把Roi譯作“王”,不僅不符合習慣,行文也多不便。斟酌再三,還是依照約定俗成的原則,照舊譯作“國王”。於是,當法蘭西尚不是一個國家的時候,便已經有了“國王”。這樣的處理,雖有悖於“理”,卻合乎“情”。這也許就是兩種語言的不同所造成的難以避免的尷尬。此外,書中有許多與基督教有關的詞彙和術語,如何翻譯也是一個難題。多年以來,在基督教人士和信徒中,早已形成了一些相對固定的詞彙和術語,而這些詞彙和術語對於一般讀者來說,往往難免感到生疏和費解。例如,confession一詞如果譯作“懺悔”,對誰來說都很好理解,而如果按照教會的習慣,把它譯作“告解”或“辦神工”,恐怕就沒有多少讀者能懂了。我當面請勒高夫先生就兩種譯法作出選擇,他毫不猶豫地讓我顧及讀者大眾,不要為了顯示“專業”而採用普通讀者可能感到生僻的詞彙和術語。我遵照作者的意見盡可能這樣做了,實在難以做到時,則採用加註的辦法予以彌補。

  總而言之.從主觀上說,我抱著對讀者負責,對作者負責,對學術負責的態度,盡心竭力想把這部名著譯好。然而,畢竟由於功力不逮,錯誤和缺陷依然在所難免,所以,敬請專家和讀者不吝指教。

  2000年仲秋,勒高夫先生在寓所熱情地接待了我,就我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給予了詳盡和耐心的解答。在我的請求下先生不僅欣然允諾,答應為中文版撰寫一篇序言,而且不恥下問,就序言的內容謙虛地聽取我的意見。2001年初春,先生不顧手術後尚未完全康復,就抱病揮毫,寫就了中文版序言。此外,勒高夫先生還以書面回答了我提出的數十個問題,並將書中大部分拉丁文的書名和短語譯成法文,解決了我的一大難題。

  上海光啟出版社的沈保義先生早年涉教,從事教會工作數十年,對於天主教的教義和儀規耳熟能詳,加之精通法文,是我在遇到有關宗教問題的困難時想到的第一位請教對象,他的細心解答令我獲益良多。

  北京大人學的郭華榕教授是我四十餘年前的法國史啟蒙老師,至今依然熱心點撥學生。我在翻譯中遇到難題時,多次貿然打擾,他總是有問必答,給了我很多實質性的幫助。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的蕭輝英和邸文同志,熱心細緻地幫我翻譯和校改德文書名、地名和人名,郭方和趙文洪同志就12世紀文藝復興問題接受我的諮詢,以明晰的答复解除了我的疑慮。

  法國駐華大使館的戴鶴白先生為我提供了許多方便。

  商務印書館的狄玉明先生和張稷女士在編輯審稿中,給了我熱忱的幫助和鼓勵。

  我真誠地向以上這些良師益友表示深深的謝意。

  最後,我要感謝老伴洪敏文給予我的精神支持和“後勤保障”,我的任何成果都有她的一半功勞。

                                許明龍

                               2001年4月

內容簡介

  《聖路易》是西方中世紀研究領域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持續至今的“新史學”運動的最新成果。本書作者法國歷史學家雅克•勒高夫是“新史學”代表人物,當代傑出中世紀史學家。路易九世是法國僅有的被封聖的國王,勒高夫對這位法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之一進行了10年的潛心研究,於1996年出版了這部重要著作。這部博學和引人入勝的傳記,敘事與分析相結合,融歷史偉人的集體史與生活史於一體。作者撥開紛紜複雜史料迷霧,盡可能地接近傳主,探索其“真實面貌”,重新建構一種整體史。

顯示部分目錄

中文版序

前言

引言

第一部分聖路易的一生

第一章從出生到結婚(1214-1234)

第二章從結婚到十字軍出征(1234-1248)

第三章十字軍和在聖地逗留的日子(1248-1254)

第四章從一次十字軍到另一次十字軍直至去世(1254-1270)

第五章成為聖徒:從去世到封聖(1270-1297)

第二部分國王何以長留人們記憶之中:聖路易存在過嗎?

第一章官方文獻中的國王

第二章托缽僧聖徒列傳中的國王:革新基督教的國王

第三章聖德尼的國王:一位王朝的和“國家”的國王

第四章《喻世錄》中的國王

第五章《聖經•舊約》中昭示的聖路易

第六章國王與《王侯明鑑》

第七章外國編年史家筆下的國王

第八章格式化記述中的聖路易,聖路易存在過嗎?

第九章儒安維爾筆下“真實的”路易

第十章典範與普通人之間的聖路易

第三部分聖路易,獨一無二的理想國王 

  從外部到內部

第一章空間與時間中的聖路易

第二章圖像與言語

第三章言與行:賢人國王

第四章肩負三項職能的國王

第五章聖路易是一位封建國王還是近代國王?

第六章聖路易在家庭中

第七章聖路易的宗教信仰

第八章衝突與批評

第九章聖路易是神聖的國王、身懷魔力的國王和聖徒國王

第十章受苦的國王,基督國王

結束語

附錄一

附錄二

參考書目

年表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主題詞索引

地圖

譯後記

2018年8月25日 星期六

Tom Wolfe, From Bauhaus to Our House (1981從包浩斯到我們的房子 )

看Wikipedia, Tom Wolfe 的著作,似乎只有一本From Bauhaus to Our House (1981)有漢譯。


日本情形

作品[編集]

小説[編集]

  • 虚栄の篝火The Bonfire of the Vanities (1987) 中野圭二訳、文藝春秋(上下)、1991
  • 『成りあがり者』A Man in Full (1998) 古賀林幸訳、文春文庫(上下)、2000
  • I Am Charlotte Simmons (2004)

ノンフィクション[編集]

出典[編集]


  • Bloom, Harold, ed. (2001), Tom Wolfe (Modern Critical Views), Philadelphia: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ISBN 0-7910-5916-2
  • McKeen, William. (1995), Tom Wolfe,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om_Wolfe

小湯瑪斯·甘乃利·沃爾夫英語:Thomas Kennerly Wolfe, Jr.,1930年3月2日-2018年5月14日)出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奇蒙,為美國作家和記者,1950年代後期開始,沃爾夫致力於新新聞寫作,被譽為「新新聞主義之父」。[1]

生平

1930年,沃爾夫出生在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奇蒙,母親路易莎,是園藝師;父親湯瑪斯·肯尼利·沃爾夫,是農學家。[2]
沃爾夫在聖克里斯多夫的學校讀書時,是學生會主席和棒球隊的球員,同時他信奉聖公會
1949年,沃爾夫拒絕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錄取,去了華盛頓與李大學,在學校里,沃爾夫主修英語,同時在寫作教室練習寫作。沃爾夫是大學裡體育報的編輯,並且幫助大學建立了雜誌《謝南多厄》。1951年,沃爾夫以優異的成績從學校畢業。
1952年,沃爾夫去耶魯大學攻讀美國研究博士學位,並於1957年以題為《美國作家聯盟:1929-1942年間美國作家的共產黨組織活動》的博士論文獲哲學博士學位。

個人生活

沃爾夫和妻子希拉居住在美國紐約州紐約市,他有個女兒叫亞歷山德拉,他的兒子叫湯米。沃爾夫是一個無神論者[3]

風格

沃爾夫的文風潑辣大膽,擅長使用俚語俗語和自己創造詞彙。沃爾夫能捕捉到現實生活的時尚文化和普通大眾的生存狀態,諷刺美國社會。[4]

作品

散文集、 報告文學[編輯]

  • 《糖果色橘片樣流線型寶貝車》(The Kandy-Kolored Tangerine-Flake Streamline Baby;1965)
  • 《刺激酷愛迷幻考驗》(The Electric Kool-Aid Acid Test;1968年)
  • 《泵房幫》(The Pump House Gang;1968)
  • 《激進政治時尚族 大反貪官矛矛黨》(Radical Chic and Mau-Mauing the Flak Catchers;1970年)
  • 《新新聞主義》(The New Journalism;1973) (Ed. with EW Johnson)
  • Mauve Gloves & Madmen, Clutter & Vine (1976)
  • 《真材實料》(The Right Stuff;1979年)
  • 《在我們的時代》(In Our Time;1980年)
  • 《畫出來的箴言》(The Painted Word;1975年)
  • 《從鮑豪斯到百姓家》(From Bauhaus to Our House by Tom Wolfe;1981年)

    從包浩斯到我們的房子 

    翻譯者  /  祝仲華

    出版社 / 風格出版社

本書在1981年剛出版時,曾經被選為全美的暢銷書。作者Tom Wolfe是紐約著名的藝術評論家,以輕鬆、幽默、嘲諷的口吻,大膽地評論美國建築界的「殖地心態」,從十八世紀、十九世紀開始,對歐洲建築形式的沿用抄襲,從布雜藝術到包浩斯。四O年代,歐洲提出的建築理論,「少即是多」、「零即是無限」,貫穿整個美國的現代建築,所有美國的建築師,無不如將包浩斯的領袖葛羅畢斯,奉為「白色的神祇」,並且火如荼地加入這場聖戰。然而,本書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建築師能夠將建築意識,從對外國主義的盲目崇拜,攜回對於「鄉土主義」的嘗試。

  • The Purple Decades (1982)
  • Hooking Up (2000)
  • 《話語王國》(The Kingdom of Speech;2016年)

小說[編輯]

  • 《名利之火》(The Bonfire of the Vanities;1987年)
  • 《完美之人》(A Man in Full;1998年)
  • I Am Charlotte Simmons (2004)
  • Back to Blood (2012)

Bibliography[edit]

Non-fiction[edit]

Novels[edit]

Featured in[edit]

Notable articles[edit]

  • "The Last American Hero Is Junior Johnson. Yes!" Esquire, March 1965.
  • "Tiny Mummies! The True Story of the Ruler of 43rd Street's Land of the Walking Dead!" New York Herald-Tribune supplement (April 11, 1965).
  • "Lost in the Whichy Thicket," New York Herald-Tribune supplement (April 18, 1965).
  • "The Birth of the New Journalism: Eyewitness Report by Tom Wolfe." New York, February 14, 1972.
  • "The New Journalism: A la Recherche des Whichy Thickets." New York, February 21, 1972.
  • "Why They Aren't Writing the Great American Novel Anymore." Esquire, December 1972.
  • "The Me Decade and the Third Great Awakening" New York, August 23, 1976.
  • "Stalking the Billion-Footed Beast", Harper's. November 1989.
  • "Sorry, but Your Soul Just Died." Forbes 1996.
  • "Pell Mell." The Atlantic Monthly (November 2007).
  • "The Rich Have Feelings, Too." Vanity Fair (September 2009).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or NYREV or NYRB) is a semi-monthly magazine[2] with articles on literature, culture, economics, science and current affairs. Published in New York City, it is inspired by the idea that the discussion of important books is an indispensable literary activity. Esquire called it "the premier literary-intellectual magazine in the English language."[3] In 1970 writer Tom Wolfe described it as "the chief theoretical organ of Radical Chic".[4]



'Tom Wolfe’s great coup was to sense before anyone else that counter-culture was becoming the culture.'


The late writer skewered the rich, while living among them
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