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責任與判斷》
本書集結鄂蘭生前最後十年未出版的文章與演講稿,這時,鄂蘭正在發展她的判斷理論,這些文章表達了她的問題意識,以及思辨的心路歷程。她一心搶救道德現象,在理論方面細究蘇格拉底、柏拉圖、耶穌、保羅、奧古斯丁、馬基維利、康德、尼采諸大家,又針對公共教育、梵蒂岡教廷、奧許維茲審判、水門案這些特定事件下判斷,斯人風采,如在眼前。
沒有人比鄂蘭更了解二十世紀的政治危機,這些危機可以視作道德崩潰,勢如瓦解,顯而易見。鄂蘭看到那困難的核心,不是由於人的無知或邪惡,未能辨識道德「真理」,而是道德「真理」竟不足以作為標準,去判斷人的行為。西方思想引以為神聖之事,全盤改變了。道德思想的傳統斷裂,再也無法復原。
雖然別人可能料想鄂蘭定會同意,她還是沒有同意。她提出有些人確實會去分辨是非,根據這項區辨而行動。雖然他們既非聖賢亦非英雄,雖然他們沒有聽到上帝的聲音,或藉由普世的自然之光而照見真理,但他們知道、也堅守著善惡的區別。這個事實對鄂蘭來說太具有預示性,太強大了,她無法把這東西只當作性格之高貴。
要跟上她,是讀者的艱鉅任務。主要並不是挑戰讀者的智力或知識,而是思考能力。她提出的並非理論性解答,而是豐富的刺激,刺激你自己去思考。她相信在真正的轉捩點,「過往無法給未來帶來啟示,人心徘徊在晦暗之中。」在這種時刻,心靈的晦暗就是最清明的指示,指示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人類責任的意義,人類判斷的力量。
II.《政治的承諾》
極權主義和原子彈所帶來的經驗,點燃當前時代政治意義的問題。今天我們對政治所持的偏見底下,是希望和恐懼:害怕人性會透過政治、透過手中掌握的武力毀滅自身。而和這個恐懼相連結的是希望,希望人性會恢復理智,不是將人類從世間消除,而是把政治從世間消除。
漢娜.鄂蘭對整個西方政治思想傳統展開批判性檢視,她發現,該傳統未能充分解釋人類的行動。這個傳統起於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自蘇格拉底被判死刑,思想家全都輕政治洞見而重哲學真理,視政治為達成更高目標的手段。馬基維利的著作是窮究哲學實用性的第一個徵兆,而霍布斯首次提出一種對哲學沒有用的哲學,卻聲稱出自常識。馬克思試圖把這個傳統顛倒過來。因為馬克思的翻轉,這個傳統真正走到盡頭了。
政治哲學,如同所有哲學分支,不能否認它源自於「對事物實然的驚奇」。雖然哲學家還是必然與人類事務的日常生活有疏離,但如果要成就真正的政治哲學,就必須將造成整個人類事務領域之人的複數性,包括它的偉大和悲慘,變成驚奇投射的對象。以聖經的話來說,哲學家必須接受奇蹟,神創造的不是大寫單數的人,而是「祂創造了男男女女」。
作者:漢娜・鄂蘭
1906年出身於德國的猶太哲學家,是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與雅斯培的學生,在納粹統治時移居美國,一生關注猶太民族的命運,積極支持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拯救猶太文化。鄂蘭著作豐富,當中《極權主義的起源》奠定了她政治哲學家地位,並一度成為左右美國學術潮流之思想家,是近代重要的女性哲學家之一。在鄂蘭眾多重要著作中,包括了《極權主義的起源》、《人的條件》、《在過去和未來之間》、《平凡的邪惡》、《論革命》、《共和危機》、《心智生命》、《黑暗時代群像》等。
Hannah Arendt/Martin Heidegger: Briefe 1925-1975 und andere Zeugnisse.
Hannah Arendt, Martin Heidegger & Ursula Ludz (德文編注者)
1998/2002三版
英譯本
Letters : 1925-1975 Hardcover – December 1, 2003
When they first met in 1925, Martin Heidegger was a star of German intellectual life and Hannah Arendt was his earnest young student. What happened between them then will never be known, but both would cherish their brief intimacy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The ravages of history would soon take them in quite different directions. After Hitler took power in Germany in 1933, Heidegger became rector of the university in Freiburg, delivering a notorious pro-Nazi address that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Arendt, a Jew, fled Germany the same year, heading first to Paris and then to New York. In the decades to come, Heidegger would be recognized as perhaps the most significant philosopher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hile Arendt would establish herself as a voice of conscience in a century of tyranny and war.
Illuminating, revealing, and tender throughout, this correspondence offers a glimpse into the inner lives of two major philosophers.
- Hardcover: 360 pages
- Publisher: Harcourt; 1 edition (December 1, 2003)
- Language: English
中譯本
《海德格爾與阿倫特通信集》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
編者:烏爾蘇拉·魯茲,1936年生於德國勒沃庫森,是一位社會學家、自由翻譯家和出版人。20世紀80年代以來,她重點關注漢娜·阿倫特,編輯了阿倫特的多卷著作。
譯者:朱松峰,哲學博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問學者。
譯者:朱松峰,哲學博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問學者。
內容簡介
海德格的
漢娜.阿倫特
Hannah Arendt/Martin Heidegger
This book is the first to tell in detail the story of the passionate and secret love affair between two of the most prominent philosoph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nnah Arendt and Martin Heidegger. Drawing on their previously unknown correspondence, Elzbieta Ettinger describes a relationship that lasted fo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a relationship that sheds startling light on both individuals, challenging our image of Heidegger as an austere and abstract thinker and of Arendt as a consummately independent and self-assured personality.
Arendt and Heidegger met in 1924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burg, when Arendt, an eighteen-year-old German Jew, became a student of Heidegger, a thirty-five-year-old married man. They were lovers for about four years; separated for almost twenty years, during which time Heidegger became a Nazi and Arendt emigra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volved herself with issues of political theory and philosophy; resumed their relationship in 1950 and in spite of its complexities remained close friends until Arendt's death in 1975. Ettinger provides engrossing details of this strange and tormented relationship. She shows how Heidegger used Arendt but also influenced her thought, how Arendt struggled to forgive Heidegger for his prominent involvement with the Nazis, and how Heidegger's love for Arendt and fascination with Nazism can be linked to his romantic predisposition.
A dramatic love story and a revealing look at the emotional lives of two intellectual giants, the book will fascinate anyone interested in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human psyche.
Arendt and Heidegger met in 1924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burg, when Arendt, an eighteen-year-old German Jew, became a student of Heidegger, a thirty-five-year-old married man. They were lovers for about four years; separated for almost twenty years, during which time Heidegger became a Nazi and Arendt emigra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volved herself with issues of political theory and philosophy; resumed their relationship in 1950 and in spite of its complexities remained close friends until Arendt's death in 1975. Ettinger provides engrossing details of this strange and tormented relationship. She shows how Heidegger used Arendt but also influenced her thought, how Arendt struggled to forgive Heidegger for his prominent involvement with the Nazis, and how Heidegger's love for Arendt and fascination with Nazism can be linked to his romantic predisposition.
A dramatic love story and a revealing look at the emotional lives of two intellectual giants, the book will fascinate anyone interested in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human psyche.
Rahel Varnhagen: The Life of a Jewess Paperback – March 2, 2000
She was, Hannah Arendt wrote, "my closest friend, though she has been dead for some hundred years." Born in Berlin in 1771 as the daughter of a Jewish merchant, Rahel Varnhagen would come to host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salons of the late eighteenth and early nineteenth centuries. Arendt discovered her writings some time in the mid-1920s, and soon began to reimagine Rahel's inner life and write her biography. Long unavailable and never before published as Arendt intended, Rahel Varnhagen: The Life of a Jewess returns to print in an extraordinary new edition.
Arendt draws a lively and complex portrait of a woma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apoleonic wars and the early emancipation of the Jews, a figure who met and corresponded with some of the most celebrated authors, artists, and politicians of her time. She documents Rahel's attempts to earn legitimacy as a writer and gain access to the highest aristocratic circles, to assert for herself a position in German culture in spite of her gender and religion.
Arendt had almost completed a first draft of her book on Rahel by 1933 when she was forced into exile by the National Socialists. She continued her work on the manuscript in Paris and New York, but would not publish the book until 1958. Rahel Varnhagen became not just a study of a historical Jewish figure, but a poignant reflection on Arendt's own life and times, her first exploration of German-Jewish identit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Jewish life in the face of unimaginable adversity.
For this first complete critical edition of the book in any language, Liliane Weissberg reconstructs the notes Arendt planned for Rahel Varnhagen but never fully executed. She reveals the extent to which Arendt wove the biography largely from the words of Rahel and her contemporaries. In her extended introduction, Weissberg reflects on Rahel's writings and on the importance of this tex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rendt's political theory. Weissberg also reveals the hidden story of how Arendt manipulated documents relating to Rahel Varnhagen to claim for herself a university position and reparation payments from the postwar German state.
In lieu of an abstract, here is a brief excerpt of the content:
Joanne Cutting-Gray HANNAH ARENDT'S RAHEL VARNHAGEN
Hannah Arendt fled Nazi Germany in 1933, a year she called the end of Jewish history. She was 27 years old at the time and carried with her a manuscript that was later to become the peculiar biography of an eighteenth-century German-Jewish "pariah," Rahel Varnhagen (1771-1833). The Life of a fewish Woman, subtitle of the biography by Arendt, distills the largely unpublished Varnhagen correspondence and marks the impact of that life upon German-Jewish history.1
Published more than "half a lifetime" later in 1957, it assays the politics of form in a highly unusual manner. By expunging all detail in order to analyze Varnhagen's introspection, Arendt implicitly questions selfhood as the form for identity and as the appropriate form for biography. She reveals that seeking to preserve the self determines the blank dumbness of an unnarratable life. Rahel Levin (Antonie Friederike Robert) Varnhagen, or simply "Rahel " as Arendt calls her, lived a life as complicated as her many names. The tortured relation she had to her identity, her insatiable preoccupation with self, reflects an effort to eradicate her Jewishness by baptism and marriage and becomes a paradigm of a story about a woman lost to a sense of others and herself. Neither rich, cultivated, nor beautiful, Rahel lived her unhappiness fervently, with an ecstasy that made her appear to others as startlingly original. This helps to explain how she came to preside over the most important intellectual salon in Germany during the late eighteenth century. Princes,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flocked to her attic apartment, attracted by the impenetrable spectacle of her despair. Rahel's intensity pulled others into her orbit—including, one-hundred years later, the intense and self-absorbed Arendt at the beginning of her university education.
2 Each woman suffered the private failure of a love affair complicated by the broader, historical issue of racial identity that connected their lives. Prewar Nazi Germany taught Arendt what Varnhagen learned during the period of German-Jewish assimila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one does not escape Jewishness."3 It is no wonder that, in analogous moments of personal and civic upheaval , Rahel Varnhagen and Hannah Arendt "corresponded," the one by writing letters about her life, the other by giving that life to a world.
Like Arendt, Varnhagen was unclassifiably exotic, an unattached, Jewish female seemingly without a history, aligned with no one and nothing. If"Jewishness" meant letting life "rain upon" her, Rahel Varnhagen let it strike her "like a storm without an umbrella." And like Arendt, she refused to hide the traits and talents of her personality under cover of morality and convention. Her letters are not self-congratulatory , for she never wittingly chose notoriety. Indeed, she spent much of her life trying to escape the stigma of Jewishness that marked her destiny. Notwithstanding the milieu of nineteenth-century German romanticism that drew the biographer toward her subject, various events surrounding the text make more compelling narratives than Varnhagen 's life: how the manuscript survived World War II, Arendt's e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especially, the public and private influence of Martin Heidegger.4
At the age of 18 (1925), Arendt had discovered Varnhagen during her brief love-affair with the 35-year-old philosophy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burg. Though Heidegger would later call Arendt the "passion of his life" and inspiration for his work—he was writing Being and Time during that period—his brush with Nazism precipitated their breach. Since the Heidegger-Arendt correspondence remains closed, much about their youthful relationship and life-long intellectual affair remains a mystery open only to speculation . From Arendt's biographer, Elisabeth Young-Bruehl, we know that Varnhagen's story became a consolation to her in her sorrow, a means of giving significance to the ambiguities of a private relationship as it was caught up in public history.5 Certainly Heidegger's retreat from political events for the sake of thinking was as strong an influence on Arendt's political development as was Varnhagen's retreat from her Jewish destiny. Nonetheless, it would be a mistake to expect...
孫康宜《耶魯.性別與文化》台北爾雅,2000;《親歷耶魯》北京鳳凰出版社,2009
《海德格的情人漢娜.阿倫特》(1995.12 明報月刊;)一篇,分別登在頁213~222 (稍作補正);頁193~196 (編輯上微調,譬如將Passionate Thinking兩字刪去;將《萬哈根:一個猶太女子的一聲》部分英譯本和全譯本(1997)說明直接寫入本文 (不採註解方式)。
阿邦今天讓我們知道蔡慶樺的《一生的忠誠:讀海德格和漢娜.鄂蘭的書信集有感》一文。
孫康宜《耶魯.性別與文化》台北爾雅,2000;《親歷耶魯》北京鳳凰出版社,2009
《海德格的情人漢娜.阿倫特》(1995.12 明報月刊;)一篇,分別登在頁213~222 (稍作補正);頁193~196 (編輯上微調,譬如將Passionate Thinking兩字刪去;將《萬哈根:一個猶太女子的一聲》部分英譯本和全譯本(1997)說明直接寫入本文 (不採註解方式)。
阿邦今天讓我們知道蔡慶樺的《一生的忠誠:讀海德格和漢娜.鄂蘭的書信集有感》一文。
孫康宜的《海德格的情人漢娜.阿倫特》很有內容、意思,還只出康正果先生有篇《哲人之間的是非和私情》(《讀書》1996.1)。
***
http://www.mkblo.com/page/1996/0715/3924290.shtml
收入:《身體和情慾》是2001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康正果。
****
https://www.hk01.com/哲學/56023/
一生的忠誠:讀海德格和漢娜.鄂蘭的書信集有感|蔡慶樺
哲學
撰文:蔡慶樺
2018-09-25 12:00最後更新日期:2018-09-25 12:00
Hannah Arendt, Martin Heidegger, Briefe 1925-1975 (Frankfurt am Main 1998,資料圖片)
閱讀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和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書信集,不能不產生對海德格的反感。本書收錄了鄂蘭與海德格從1925年到1975年之間的通信。1925年,就是18歲的鄂蘭去到馬堡讀書並與海德格相識相戀那年,而1975就是鄂蘭過世那年,也就是收錄了從相遇到永別的所有仍留存的信件。
本書的第一部分名為「相見」(Der Blick),收錄從1925年到1932年的通信。從開始的第一封信讀起,就有一種非常討厭的感覺,海德格稱讚他的女學生,可是並不讚美鄂蘭的聰明智慧,而是讚美她的少女特質、她作為女性的存在。然後雖然承認了鄂蘭在學術上應該會有所發展,卻強調她能夠忍受學術研究可怕的孤獨,「通常只有男人做得到」(die nur der Mann aushält)。其他段落中還出現「在妳這種性別中」(Ihr Geschlecht) 這種說法。
另外他一方面要求鄂蘭對於兩人的戀情必須維持低調,可是另一方面又不斷提起自己的家庭。讀者可以感覺,他根本就不在意鄂蘭的感受。鄂蘭在學期休假時,自老家柯尼斯堡(後更名為加里寧格勒)寫了一封信給海德格,在〈陰影〉(Schatten)的標題下,以第三人稱方式書寫著「她的」畏縮、疑惑、熱情、痛苦、欲求、淪陷、雙重的本質(die Doppeltheit ihres Wesens),正可以代表她在這段感情裡的不安。
後來鄂蘭受不了這樣子的交往方式,逃離了馬堡,到海德堡跟隨雅斯培(Karl Jaspers)讀書。但是海德格無法切割這段感情,便迫問Hans Jonas——鄂蘭在馬堡的同學——取得鄂蘭在海德堡的住址,繼續寫信給她,希望能持續見面。而鄂蘭竟然就答應了。後來海德格常常利用學術出差的機會,停留在海德堡與鄂蘭相會。
這部書信集的第一部,讀來令人不安,因為看到一個老師利用了學生的純真;不安也來自那個女學生後來成為那麼傑出的思想家,作為政治思想史的讀者,實在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樣子年輕而為愛盲目的鄂蘭。
真的就是為愛盲目,即使像鄂蘭這樣聰慧的人,都逃不過這種宿命。1928年4月2日,海德格致信鄂蘭,表示自己收到弗萊堡大學的聘用通知,「是我根本無法拒絕的召喚」。他告訴鄂蘭,接任教職前,4月15日至20日他將會到海德堡拜訪雅斯培,會找時間與她見面。
4月18日,海德格抵達海德堡,約鄂蘭當日晚上10點在大學圖書館前見面,但顯然失約了。1928年4月22日,鄂蘭的信中說,「現在你不會來了——我相信,我已經理解了。可是我還是那麼害怕,如這些日子來我總是被突如其來的莫名恐懼襲擊一樣。」鄂蘭如泣如訴說自己多麼的傷心,海德格為她的生命帶來多大的負擔與痛苦,讓她必須在世界上孤獨的生存下去,「倘若我失去了對你的愛,我也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權利」。那封信的結尾引用了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翻譯英國女詩人白朗寧的一首情詩最後一句:「Und wenn Gott es gibt, will ich dich besser lieben nach dem Tod.」這首情詩描述某人如何全心全意毫無保留的愛著另一個人,甚至「如果神讓我生命結束,我願在死後更深情地愛你。」
(hc註:
1929年,在鄂蘭結婚那一天,她也提筆寫信給海德格,告訴海德格說她絕對不會忘記他們的愛對她的生命有何意義,即使結婚也不會改變,也希望海德格永遠不要忘記她。1930年9月,鄂蘭與新婚丈夫Günther Anders——也是海德格的學生——與海德格見面。在這封信裡,鄂蘭顯然沒有忘記海德格,她說看著海德格與Anders兩人在一起,她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感受到「我們的愛的延續」(die Kontinuität unserer Liebe) 。
1932年的冬天,在一封信裏,海德格向鄂蘭解釋他對猶太人的態度。顯然鄂蘭聽到了風聲,傳言海德格不歡迎猶太學生。海德格回信說,那些都是謠言,也許是因為他需要休假專心準備論文,沒辦法撥出那麼多時間給學生,但即使在時間緊迫下,他仍然持續協助並指導許多猶太學生。他與那麼多猶太人同事依然維持良好關係,例如胡塞爾(Edmund Husserl)、卡西勒(Ernst Cassirer)等等,「更不用說與妳的關係」,「誰要稱這是狂熱的反猶主義,就隨他便吧。」
顯然鄂蘭是相信他了。
還是海德格學生時的鄂蘭(資料圖片)
書本裡第二部份名為「再相見」(Der Wieder-Blick),加上第三部份「秋季」(Herbst),收錄 1950年起到鄂蘭過世為止的信件。從納粹上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那12年間 ,兩人沒有書信往來。1950年開始,兩人才再次聯絡。重新聯絡的第一封信是由鄂蘭發出,盼在訪歐時一見(但該信件已佚失);海德格於1950年2月7日回道,很高興在晚年再有機會,使得他們早年的邂逅能夠持續留存(unsere frühe Begegnung als ein Bleibendes),盼鄂蘭於當日晚上來家中一聚。在多年未曾往來後,海德格帶著距離感地在信中對昔日戀人使用了尊稱您(Sie)。
那個晚上他們談了什麽?隔天海德格即發了一封信,給出了線索:「親愛的漢娜,在妳離開後,留存在我小屋裡的是沉靜的晨光。〔……〕在這晨光的光亮中,浮現的是我的沉默的罪責(meine Schuld des Verschweigens,海德格的強調)。這罪責將持續留存。」然而,這所謂沉默的罪責並非讀者(或者可能也是鄂蘭)期待從海德格那裡看到的對政治失誤的反省,海德格指的是對於「我們的愛的共同命運」(das Geschick unserer Liebe)的沉默,對於在那段關係中傷害了身邊每一個人的罪責。
隔天,鄂蘭回信,談起那個「確認了一生的晚上與早晨」。她說:「我從未覺得自己是個德國女人,也早就不覺得自己是個猶太女人,我覺得自己向來就是一個異地來的少女(das Mädchen aus dem Fremde)。」(而當年海德格正是如此稱她)她繼續寫著,當年願意為那段感情緘默,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對海德格的愛,而這是無比困難的事情。「我會離開馬堡,完完全全就是因為你。」
鄂蘭同時寫了另一封信給海德格的太太Elfride,感謝與她見面時打破了尷尬,開誠佈公與她談起馬堡那一段往事。鄂蘭以一位第三者的姿態說起當年與海德格的那一段感情歷史,她向海德格太太承認自己犯下許多糟糕的事情,也感謝她的諒解 。
很顯然為了解決這一段感情債,哲學家雅斯培出面協調。因為在那封信的結尾,鄂蘭這麼寫著:「一件事我希望能夠知道,可是如果您不願意說,也沒問題。您是怎麼想到要找雅斯培來當調停者的?因為您知道我與他交情甚深?或者也許是因為您對雅斯培有極大的信任?」
也許是大家都老了,那些愛恨情仇消失後,終於和解。後來60年代,海德格陷入經濟困難,還是他太太寫信給在美國學界關係很好的鄂蘭,希望她幫忙詢問美國購買《存有與時間》(Sein und Zeit)手稿的可能與價格。鄂蘭真的也去張羅這件事,徵詢到非常好的價錢。而後來1969年美國開始討論海德格與鄂蘭的情史,並公佈了一些資料,鄂蘭還寫信給Elfride,表示自己不會在這件事上公開表態,希望自然而然冷卻下來,以免讓話題越吵越烈,盼她諒解。
晚年信函內容當然就比較雲淡風輕,不再談起什麼激烈的愛情了。可是對於「海德格學界」來說,晚年的通信更有意思,因為他們聊到許多海德格自己晚年的著作及講課內容,也對其他思想家、同時代的學者或海德格的學生給出了一些毫不掩飾的評論。
海德格談他各種逐漸發表的文字,以及演講、討論班的主題;向鄂蘭談起自己晚年的「框架」 (Das Gestell)概念,並承認那是玄秘的事物,「但是我們愈少嘗試去處理這個隱密之事,它就愈會如我們所欲地現身,道出其本質來。」鄂蘭從亞里斯多德處思考政治,海德格也談起自己與鄂蘭一樣「在希臘人那裡」,只是不同方向:他在赫拉克里特那裡求索作為無蔽的真理(A-Letheia)。另外他也談開始閱讀歌德(「妳在我們重逢的一開始,就引用的歌德。」),讀謝林與黑格爾(「妳說得對,謝林比黑格爾難多了,謝林敢於冒險,離開迄今安全之岸,而黑格爾的辯證法航線上沒有任何意外」),也談那些對他的批評(「那些我自1927年以來早已經看得太多的所謂批評」)——例如馬丁布伯,海德格承認布伯對自己的解讀態度不同於其他批評者,但是「他對哲學顯然毫無概念,他或許也不需要哲學」。
鄂蘭則談起自己在希臘哲學、孟德斯鳩、馬克思、霍布斯等思想的工作,也批評了美國「可笑的、毫無希望的政治學狀況」。她幾乎從不提起自己的著作,在猶豫許久後,才於1960年寄去了《人類境況》(另譯《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的德文版。
兩人亦討論了海德格的學生們,那些海德格的其他孩子們。Karl Löwith對海德格的評論被他譏以「他顯然什麼都沒學到」。在一封信中鄂蘭問海德格是否已經讀過Walter Biemel的研究(海德格另一個學生),「那是我讀過研究你的作品中最好的」,海德格回信表示已經讀過,贊成其說法,並表示比起Otto Pöggler的《海德格的思想道路》,Walter Biemel的書確實「既傑出,又有勇氣」。海德格另向鄂蘭說:「妳必須讀高達美(Hans-Georg Gadamer)的黑格爾研究,以及他的《小作品集》第三冊。」
另外兩人也提及了法國學界及美國學界的海德格研究專家們,例如Jean Beaufret、Glenn Gray、Joan Stambaugh等人,以及海德格著作的英文本優劣問題。例如鄂蘭對海德格談起讀了Edward Robinson翻譯的《存有與時間》草稿感想(「尚不夠資格出版」、「帶著一些錯誤以及不必要的複雜」,但也承認只有這麼複雜但忠於原文的翻譯方式才可能翻譯好《存有與時間》);鄂蘭也提及美國學界對海德格哲學日漸增長的興趣, 以及同時日漸增多的誤解。在一封信中鄂蘭告訴海德格,法國有一個叫做科耶夫(Alexandre Kojève)的黑格爾學者很出名,影響很多法國當代哲學家,卻從不著述,她認為此人極有意思,因為道出了黑格爾思想的秘密,並寄了科耶夫的文章給海德格,海德格答以佩服他對思想的熱情,「但他也只把《存有與時間》讀成了人類學」。但海德格這樣說另一個法國思想家: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正從胡塞爾走向海德格的道路上。他太早過世。」
晚年的漢娜.鄂蘭,因為《人的境況》一書而名聲大噪,但也與海德格越行越遠了(資料圖片)
1975年6月27日,鄂蘭寫給海德格最後一封信,談到將去蘇格蘭演講的事情,她說正全心準備有關判斷力(Urteilskraft)的演講,以及提及海德格全集出版事宜。另外她也提起去弗萊堡拜訪他的事情。1975年6月30日,海德格回了最後一封信給鄂蘭。他說:「我們很期待你的來訪,最好是8月12日或15日,下午5點到6點間來訪,跟往日一樣,你留到跟我們一起吃晚餐。其他一切事情我們見面再談。這裡我只有一句話想說:判斷力是非常困難的事。」
那是兩人的最後一次見面。那一年12月鄂蘭死於心臟病,半年後海德格也離開人世。
讀畢他們一生的通信,不能不讓我感傷。重逢之後的信件來往,鄂蘭多次說起海德格的思想、著作、講稿,談她如何專心讀著《林中路》、《路標》等書,依然如對教授敬仰的學生,對他的思想概念探索並提問,且細心地校對出其書中印刷錯誤,而這些信中,讀者不曾看到海德格曾閱讀、提及鄂蘭的著作。
我相信到死鄂蘭都愛著她那霸道而自私的老師,兩人之間的愛以毫不對稱的方式存在著。也或者那不只是愛,那是一種忠誠,對於海德格始終信賴依賴的、一生不變的、不對等的忠誠。1960年10月28日,在鄂蘭的《人類境況》德文版(以《行動的生命》為題)出版時,鄂蘭的信中寫道,她讓出版社寄給海德格一本,解釋她本想在扉頁寫下獻給海德格,因為「一切幾乎都因你而來」,但後來終究放棄。在鄂蘭留下的遺稿中,有這麼一段如詩的話:「行動生命:本書的獻詞被略去了,我該如何向你獻上這本書呢?獻給我所信賴的人,我所對之忠誠,卻放棄了忠誠的人。而兩人皆在愛中。」
鄂蘭真的對海德格放棄了忠誠嗎?她如此躑躅再三,不知該不該將她的學術出道作品獻給海德格,還特意寫信告訴他略去獻詞的考量,讀者早已明白鄂蘭的心境;1970年3月20日,鄂蘭寫信告訴海德格,她正全心撰寫一本關於非行動生命的人類活動之書,那可以被視為《行動的生命》之第二部,關於思想、意欲及判斷之書。她怯生生地問:「我想向你提這個也許我口頭無法問出的問題......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寫的成、或什麼時候能寫成這樣的書,也許我永遠寫不出來。可是如果我寫成了,可以獻給你嗎?」
1968年,在獻給她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雅斯培的85歲祝壽文章中,鄂蘭曾寫過這句話,也許正可以作為這段感情的註腳:「在我們生命結束時,我們知道,只有那我們一直走到最後都還對之忠誠不移的事物,才是真實的。」(”Am Ende unseres Lebens wissen wir, dass nur das wahr war, dem wir bis zuletzt die Treue halten konnten.”)
哲人之間的是非和私情
1996-07-15 05:30:08 讀書1996年1期
康正果
又到了新英格蘭大地層林盡染的時候,耶魯大學出版社的秋季新書也像斑斕的秋葉一樣豐富多彩。我只從太多的陳列品中選了最薄的一本:《阿連特和海德格爾》。之所以選擇這本書,首先是因為海德格爾這個熟悉的名字引起了我的興趣和好奇。說句老實話,對於海德格爾的哲學著作,前些年也曾在國內思想熱潮的感染下翻檢過個別的中譯,無奈自己的頭腦內太缺乏哲思的細胞和褶皺,心血來潮的鑽研最終都在“親在”、“此在”之類高低欄一樣叢生的用語絆磕下半途而廢了。因此,現在我對這本有關海德格爾的傳記作品產生興趣和好奇,的確很難說是讀其書,想見其為人;以下的漫談,就算作知其名,是以論其事吧。
至於另一個名叫阿連特(Hannah Arendt)的人物,在國內很少聽誰提起,但在美國的學術界,據說她有一定的知名度。她是一個德國出生的猶太人,在德國的反猶恐怖年代逃出了歐洲,最後在世界的公共避難所美國定居下來,取得了她在學術上的成就。在她的生前和死後,人們只知道她是卓越的哲學家,一個富有洞察力的學者,素以獨立和自信著稱的女性。只是在這本首次披露了她和海德格爾之間五十年感情糾纏的史料性著作中,我們才窺見了她癡情的一面,她身為女人的脆弱、破碎之處。同時,透過她和海德格爾五十年來的男女恩怨,本書的作者也向我們大量地揭示了海德格爾這位睥睨俗世的“思者”身上十分鄙俗的一面。
他們是一九二四年在馬爾堡大學相遇的。她只有十八歲,在海德格爾的哲學班上讀書。她的老師三十五,已經是使君自有婦了。她天真而孤單,需要精神和情感上的依靠,又多了幾分思想的激情,自然很容易在崇拜的衝動中產生某種獻身的傾向。而正好她的老師是一個教學魔術家,他既善於用自己思想上的魅力抓住學生的興趣,又有意同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使他們對他產生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感覺。就是在這種散佈著知識咒符的氛圍中,海德格爾發現了他的年輕的女學生。於是,他在他的辦公室召見了她,把一封暗示了他的慾望的信親手交給了學生,從此開始了他們的交往。他是一個“思者”,孤獨是他做哲學深思必不可少的條件,當孤獨使他感到沉重的時候,他便需求一個傾聽他談話的人。他把他在課堂上對談話的控制權延續到他們的約會中,而她也樂得像吃小灶一樣在同他的促膝交談中補上某種特殊的課程。師生間的關係發展得很快,幾個星期之後,就從親密的交談過渡到肉體的接觸。就老師所安排的步驟來看,顯然有幾分勾引,但對不必哄騙的學生來說,那毋寧是一種恩寵。
海德格爾當時正在寫作他的《存在與時間》。
“思者”並不總是與他製造的思想同一的,在非思的狀態下他同樣處於常人的存在中。思想是在口頭和筆下形成的,它並不排除男老師對女學生的男人的需求。那是二十年代的德國,教授和學生之間的關係還是嚴格的師徒關係,阿連特並不懂得今日美國女孩子動輒指控的“性騷擾”。對於老師專斷的肉體要求,她總是百依百順。男女私情的模式多種多樣,不同的情侶總是在從一開始他們就陷入的情境中套上了他們應得的模式,從此一直被框範下去。在相愛者的關係中,愛只是一種時強時弱的願望,具體產生制約力的因素主要源於兩個人相遇時的處境。各自的需求正好構成了相互的共謀,即使是在局外人看來很不平等的關係,也是互有補償的。
性關係往往是映現人格的一面好鏡子。在阿連特與海德格爾的交往中,鏡子總是照出老師“狐狸”(阿連特稱海德格爾為狐狸)的一面。她發現他和其他的哲學教授們都很講究實惠,對工資、職稱和種種利益都斤斤計較,十分看重。特別使她震驚的是,堂堂的教授在男女私情上比她這樣的女學生還要膽怯。女孩子戀愛起來常有一股子豁出去的痴勁,有身分有家室的男人可沒有那麼大膽。海德格爾只滿足於偷情,他總是根據他的需要來決定他們的幽會,阿連特甚至覺得他對她的愛僅僅基於肉體的吸引,而她對他的愛卻是身心雙關的。一年多以後,為了讓他們的關係細水長流下去,海德格爾不得不讓阿連特轉學到海德堡跟雅斯貝斯(Karl Jaspers)學習哲學。出於安全的考慮,他不准她給他寫信,他更滿意在另一個城市同她約會。一九二八年,海德格爾單方面向阿連特提出了終止他們交往的要求。這一年他的地位已有了顯著的變化:《存在與時間》正式出版,拿到了正教授的頭銜,接替了他的老師胡塞爾在弗萊堡大學空出來的講席。他顯然不再想讓兒女私情妨害自己的前程了。
次年,阿連特結婚。後來,她同她的第二任丈夫逃到了美國。她並不知道,早在他們猶太人受迫害之前,海德格爾已經讀了希特勒《我的奮鬥》,並成為一個積極的反猶分子。他曾在一九二九年十月上書教育部,大聲疾呼,敦促當局警惕方興未艾的猶太文化。這封信直到一九八九年才被發現,阿連特終其一生都不知道這件事情。我們甚至可以說,海德格爾決定同阿連特終止交往,也是由他的政治選擇決定的。他很快就參加了國家社會黨,在納粹掌權期間一直是弗萊堡大學的校長。
《阿連特和海德格爾》是一本以這對情人和其他當事人的未發表信件為依據寫成的傳記讀物,作者埃廷格(Elzbieta Ettinger)基本上採取了讓史料自己說話的敘事策略,斷續的引文以無可置疑的證明為我們再現了海德格爾生前被隱瞞的事實。被揭發出來的海氏劣跡使我們很容易聯想到反右、“文革”期間我們某些尊嚴的學者教授們的惡行。那同樣是一個狂熱、出賣和踏著別人的肩膀向上爬的時代,身為校長的海德格爾固然乾了一些只是按照上級的指令執行政策的事情,但這一點並不足以構成開脫他罪責的理由。因為他在骨子裡是一個仇視猶太人和自由民主人士的教授。在公開的場合,他為他的老師胡塞爾大唱讚歌,說他創造了新的哲學和新的思維方法,使西方哲學為之整個改觀。但在私下他卻寫信對雅斯貝斯說:胡塞爾“一生獻身於'創立現象學的使命,但誰也弄不清那玩藝究竟是什麼東西。”(頁47)後來他當了校長,因為胡塞爾是猶太人,他親自下令禁止他走上講台。阿連特稱他是胡塞爾致死的“潛在兇手”。他拒絕出席胡塞爾的葬禮,為了避嫌疑,甚至沒有向胡塞爾夫人慰唁。雅斯貝斯至死都對海德格爾耿耿於懷,因為在他的猶太妻子備受迫害期間,海德格爾基本上持幸災樂禍的態度;對於受到牽連的雅斯貝斯,海德格爾也一直是冷眼旁觀的。大學者韋伯的妻子向雅斯貝斯出示過一封海德格爾告密信的副本,從她揭發的事情可以看出,海德格爾不但對朋友、同事“落陷阱,不以引手救”,而且有時“反擠之,又下石焉”。他指控他的學生鮑姆加登(Eduard Baumgarten)有自由民主思想的傾向,告發哲學教授穆勒(Max Muel1er)對納粹持反對態度,而且向當局建議把後來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斯圖丁格(Hermann Staudinger)開除工職。連當局都比海德格爾仁慈,由於懾於輿論,當局最終還是保留了斯圖丁格的職位。
在戰後的德國,海德格爾的處境十分潦倒,他曾一度被解除教職,被禁止講演、發表作品和出國訪問,他的名字成了學界的恥辱,他甚至終日惶惶不安,擔心俄國人及其追隨者要他的老命。他的住宅曾被佔領軍一度徵用,兩個兒子關押在蘇聯的戰俘營中,只靠著一點可憐的津貼生活。他為自己洗刷罪責,但沒有人相信他,包括雅斯貝斯在內,從前的很多學者都不再同他來往。正是在他晚景淒涼的時候,阿連特於一九五一年來到德國訪問。
此時阿連特已在哲學界初露頭角,在她逃命流亡的年月,海德格爾紅得發紫,如今他聲名狼藉,她覺得他特別需要她的幫助。她看望了她的老師,中斷了多年的舊情又再次掛上了勾。人生易老,現在對阿連特來說,性的吸引已經不是多麼重要的事情,甚至是可有可無的事情了。正如埃廷格所說,“重要的是她以為她在他的生活中扮演的特殊角色,她堅信他不可能同任何他人分享的精神聯繫。”(頁87)在一篇討論阿連特為什麼還會依舊愛戴海德格爾的書評中,作者把它歸咎於阿連特對天才的盲目崇拜和愚蠢的迷戀。(見《紐約時報》九月二十四日《書評》)我以為這種說法把問題簡單化了。埃廷格說得很明白:“她深信只有她一個人理解他的內心,只有她有力量給他生命力,她是他的繆斯和能源。他需要她甚於需要任何人。”(頁77 )其實,愛從來都不是一種單純的感情,它融匯了種種複雜的野心。阿連特曾稱海德格爾為“思想帝國的無冕之王”。做這位無冕之王的救贖者和成全者,自然是一個很有價值的自我實現。愛也是一種權力,一種滿足。她要由她來解釋他的處境,她滿足於感受他對她的需要。這正是她的需要。
因此,當雅斯貝斯等人一再指責海德格爾附逆納粹的時候,阿連特竭力為他開脫,但她反复陳述的理由卻是,他的失足是受了他的太太的拖累。阿連特一心要把夫婦二人的罪過一股腦推到海德格爾夫人一個人頭上,她總是把他們的婚姻想像成導致海德格爾政治失節的災難,並且試圖使別人相信這一點。顯而易見,她在寬恕海德格爾的問題上所做的一切,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對他妻子的一種打擊。男女之間的愛常有著它陰暗的一面,有些女人就是喜歡把自己喜歡的男人所犯的錯誤歸罪於他身邊的其他女人。海德格爾夫人固然是一個狂熱的納粹分子,她確實對她丈夫的所做所為起過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海德格爾豈是一任女人支配之人!實際上在追隨希特勒的問題上他們自始至終都是臭味相投的一對。阿連特恰恰忽視了一個她不願意看到的事實:共同的政治立場和精神信仰構成了他們結合的堅實基礎,夫婦倆在他們得意和失意的長期相處中一直都是互相扶助的。值得諷刺的是,真正在海德格爾的生活中扮演特殊角色的恰恰是海德格爾夫人,而非自以為是的阿連特。平庸的夫婦關係就是這樣以其平庸的牢不可破使可歌可泣的戀情受到了爽然自失的挑戰。就海德格爾夫婦的關係本身而言,海德格爾夫人其實是一個能乾而體貼的好妻子,當阿連特想像孤獨的老人為世所棄,在那個罪惡的女人手中受苦受難時,其實正是他們老夫妻在逆境下相濡以沫的時候。沒有海德格爾夫人的樂觀和照顧,也許我們都看不到海德格爾的晚期著作了。
不管怎麼說,海德格爾在五十年代初被廢置的期間的確是需要阿連特幫助的。他很孤立,除了他忠實的弟弟,他在德國沒有一個朋友。是在他與阿連特重敘舊情之後,阿連特在德國之外為他開闢了一個新的世界。在一九五○年之前,阿連特還強烈反對出版海德格爾的著作,但在此後,她卻成了他在美國不要報酬的代理人:接洽出版商,擬訂合同,選擇譯者。可以說,海德格爾的哲學思想五十年代以後能在英語世界廣泛傳播,以致風靡一時,在很大的程度上應歸功於阿連特的積極評介。在這一方面,阿連特的丈夫,明達而大度的布洛赫(HeinriCh Bluecher)一直起著有益的作用。他把她的努力視為對哲學的貢獻,而非糾纏舊情。所以他鼓勵他的妻子為哲學而站在海德格爾那一方面。阿連特當時正在從事重建猶太文化和批判極權主義的工作,為一個前納粹分子在學術上奔走效勞,阿連特可謂超越了自己的政治立場來從事思想傳播的。應該如何評價她的作為:是對一種偉大哲學的熱忱?是愛的力量?是學生對老師的忠誠?是女人常有的同情心和喜歡服務的品質?
海德格爾自然非常愉快,他甚至說服他太太接受阿連特。他既需要妻子的愛,又需要情人的愛,同時希望兩個女人互愛,然後把他們的愛接合在一起,讓愛來滋生愛,讓他在兩個女人的相安無事中得兼魚與熊掌。可惜他把事情想得太美,無論是海德格爾太太,還是阿連特,都不能互相接受。布洛赫夫婦對海德格爾的態度與海德格爾夫婦對阿連特的態度形成了明顯的對比:一方十分高尚,一方頗為鄙俗。
海德格爾五年的禁錮期很快地過去了,隨著阿連特的名聲越來越大,他對她的態度又發生了變化。一九五六年,阿連特去德國接受一個獎勵,海德格爾拒絕同她見面。五年前他需要阿連特幫助他開闢新的學術天地,為他洗刷罪名。現在他不再需要這些,她的出現反而使他感到不光彩的過去留下的陰影。他現在已在德國恢復了學術活動,他似乎恥於以一個曾受惠於人的形像出現在學生的面前。他不能容忍她取得的名望與地位,這一切都使他面臨挑戰。對他來說,一個學生兼情人的女人以獨立的人格出現在他面前,便意味著擺脫了他的控制,成功的阿連特使他感到被剝奪了一個崇拜者。海德格爾是一個除了納粹什麼都不臣服的人,因此他渴求別人的臣服。他的另一個女友伊利莎白·布羅希曼更合他的口味,她在他的面前永遠都是隨聲附和的女人。特別刺激海德格爾的是,阿連特出版了她最有影響的著作《極權主義的起源》。在這本書中,她譴責了納粹。海德格爾是忠誠的納粹分子,阿連特如今從文化和意識形態上深刻地剖析了納粹的極權主義性質,這對海德格爾的精神信仰不啻為釜底抽薪的打擊。因此,這本書觸怒了海德格爾。順便在此一提的是,作為雅斯貝斯的學生,五十年代以降,阿連特與雅斯貝斯的聯繫也十分密切,她基本上一直都奔走於這兩位哲學大師之間。但那二人之間的嫌隙依然存在,她與雅斯貝斯的友誼自然使海德格爾十分不快。
糾纏就是這樣的一種關係:感情可以被十年八年地冷凍起來,就像冷凍一塊肉,一旦碰到化解的機會,重新恢復的感情竟像從前一樣鮮活,古人所謂“白頭如新”是也。感情的中斷也可被理解為感情的間歇,猶如耗竭了的電池需要充電,割短了的草有待生長。中斷也許是聰明的做法,中斷給雙方留下了調整自己的餘地。糾纏中有一種死不放手的固執,拖延下去總有很多說不清的理由。就阿連特和海德格爾的糾纏來說,哲學的聯繫和具體學術工作上的交往畢竟是一條剪不斷的紅絲線。又過了十來年,他們在一九六七年再次見面,再續舊交,直到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四日阿連特病逝,次年五月二十八日海德格爾緊隨而去。
二十世紀是一個對人的真相進行全面調整的時代,揭秘和窺秘似乎正在成為寫書人與讀書人之間互動的交流。這裡面自然有一些滿足人們喜歡傳播秘聞的成分,但它絕非一般意義上的揭露陰私或誹謗。從前有地位有身分的人一死,立即就有碑碣文字把他們的生平包裝起來,千差萬別的個性從此便在刻板的不朽中徹底埋葬。今日的傳記作者對他們筆下的人物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態度和處理。他們不再滿足於文飾性的敘事和評論,他們把偵探的觸角深入到日記、書信和知情人的訪談回憶中,他們的目的是要弄清事情的真相,盡可能把一個死去的人全面地再現出來,使我們對人及其心理、行為的複雜性不斷獲得新的認識。這樣的傳記可能對名流顯達的公共形象產生挑戰,使一些人感到驚訝、懷疑甚至氣憤。但應該肯定,這都是構成非神秘化工作的環節。那些為某個偉人或聖哲護短的言論也許並不是為了死者,而是為了繼續撐起偶像來維護活人的特權。並不存在抹黑的事情,每一個揭示真相的個案都使得人的形像變得更加豐富,因而也更像人了。
一九九五年十月八日於紐黑文
Elzbieta Ettinger,Hannah Arendt.Martin Heidegger.139pp.NeW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16.
收入:《身體和情慾》是2001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康正果。
- 身體和情慾
- (美)康正果
- 9787532122264
- 200
作者憑藉其紮實的古典文學功底和美國耶魯大學東亞系任教多年而積累的西方學理素養,採用中西文化比較分析的方式,把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研究概念“社會性別”帶入了中國古典文學與當下審美文化的研究,對人們普遍關注的“性”、“身體”、“情慾”等焦點問題加以論證剖析,視野開闊、文筆暢達,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高品位的文化讀物。
編者序
情色和身體
裸體像和赤裸
總力的構成及其頹廢
殘酷的美
面對乳房
瘦美的重擔
認識醫療和性別語境中的身體
從養生到荒誕
浮世的炎涼風光
文人才女的痴迷
有關賣淫現象的話語變過
荒原上什麼都會發生
走向終極的悖謬
土原上的蟻民
徐培蘭變形記
在主流之外戲寫人生
移根的況味
情感教育
情慾的磨難
哲人之間的是非和私情
別問我婚否或老少
羨憎交織的他者
後記
情色和身體
裸體像和赤裸
總力的構成及其頹廢
殘酷的美
面對乳房
瘦美的重擔
認識醫療和性別語境中的身體
從養生到荒誕
浮世的炎涼風光
文人才女的痴迷
有關賣淫現象的話語變過
荒原上什麼都會發生
走向終極的悖謬
土原上的蟻民
徐培蘭變形記
在主流之外戲寫人生
移根的況味
情感教育
情慾的磨難
哲人之間的是非和私情
別問我婚否或老少
羨憎交織的他者
後記
****
https://www.hk01.com/哲學/56023/
一生的忠誠:讀海德格和漢娜.鄂蘭的書信集有感|蔡慶樺
哲學
撰文:蔡慶樺
2018-09-25 12:00最後更新日期:2018-09-25 12:00
Hannah Arendt, Martin Heidegger, Briefe 1925-1975 (Frankfurt am Main 1998,資料圖片)
閱讀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和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書信集,不能不產生對海德格的反感。本書收錄了鄂蘭與海德格從1925年到1975年之間的通信。1925年,就是18歲的鄂蘭去到馬堡讀書並與海德格相識相戀那年,而1975就是鄂蘭過世那年,也就是收錄了從相遇到永別的所有仍留存的信件。
本書的第一部分名為「相見」(Der Blick),收錄從1925年到1932年的通信。從開始的第一封信讀起,就有一種非常討厭的感覺,海德格稱讚他的女學生,可是並不讚美鄂蘭的聰明智慧,而是讚美她的少女特質、她作為女性的存在。然後雖然承認了鄂蘭在學術上應該會有所發展,卻強調她能夠忍受學術研究可怕的孤獨,「通常只有男人做得到」(die nur der Mann aushält)。其他段落中還出現「在妳這種性別中」(Ihr Geschlecht) 這種說法。
另外他一方面要求鄂蘭對於兩人的戀情必須維持低調,可是另一方面又不斷提起自己的家庭。讀者可以感覺,他根本就不在意鄂蘭的感受。鄂蘭在學期休假時,自老家柯尼斯堡(後更名為加里寧格勒)寫了一封信給海德格,在〈陰影〉(Schatten)的標題下,以第三人稱方式書寫著「她的」畏縮、疑惑、熱情、痛苦、欲求、淪陷、雙重的本質(die Doppeltheit ihres Wesens),正可以代表她在這段感情裡的不安。
後來鄂蘭受不了這樣子的交往方式,逃離了馬堡,到海德堡跟隨雅斯培(Karl Jaspers)讀書。但是海德格無法切割這段感情,便迫問Hans Jonas——鄂蘭在馬堡的同學——取得鄂蘭在海德堡的住址,繼續寫信給她,希望能持續見面。而鄂蘭竟然就答應了。後來海德格常常利用學術出差的機會,停留在海德堡與鄂蘭相會。
這部書信集的第一部,讀來令人不安,因為看到一個老師利用了學生的純真;不安也來自那個女學生後來成為那麼傑出的思想家,作為政治思想史的讀者,實在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樣子年輕而為愛盲目的鄂蘭。
真的就是為愛盲目,即使像鄂蘭這樣聰慧的人,都逃不過這種宿命。1928年4月2日,海德格致信鄂蘭,表示自己收到弗萊堡大學的聘用通知,「是我根本無法拒絕的召喚」。他告訴鄂蘭,接任教職前,4月15日至20日他將會到海德堡拜訪雅斯培,會找時間與她見面。
4月18日,海德格抵達海德堡,約鄂蘭當日晚上10點在大學圖書館前見面,但顯然失約了。1928年4月22日,鄂蘭的信中說,「現在你不會來了——我相信,我已經理解了。可是我還是那麼害怕,如這些日子來我總是被突如其來的莫名恐懼襲擊一樣。」鄂蘭如泣如訴說自己多麼的傷心,海德格為她的生命帶來多大的負擔與痛苦,讓她必須在世界上孤獨的生存下去,「倘若我失去了對你的愛,我也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權利」。那封信的結尾引用了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翻譯英國女詩人白朗寧的一首情詩最後一句:「Und wenn Gott es gibt, will ich dich besser lieben nach dem Tod.」這首情詩描述某人如何全心全意毫無保留的愛著另一個人,甚至「如果神讓我生命結束,我願在死後更深情地愛你。」
(hc註:
How Do I Love Thee? (Sonnet 43) by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1806 - 1861 ... I love thee with the breath, Smiles, tears, of all my life; and, if God choose, I shall but love thee better after death.)
1929年,在鄂蘭結婚那一天,她也提筆寫信給海德格,告訴海德格說她絕對不會忘記他們的愛對她的生命有何意義,即使結婚也不會改變,也希望海德格永遠不要忘記她。1930年9月,鄂蘭與新婚丈夫Günther Anders——也是海德格的學生——與海德格見面。在這封信裡,鄂蘭顯然沒有忘記海德格,她說看著海德格與Anders兩人在一起,她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感受到「我們的愛的延續」(die Kontinuität unserer Liebe) 。
1932年的冬天,在一封信裏,海德格向鄂蘭解釋他對猶太人的態度。顯然鄂蘭聽到了風聲,傳言海德格不歡迎猶太學生。海德格回信說,那些都是謠言,也許是因為他需要休假專心準備論文,沒辦法撥出那麼多時間給學生,但即使在時間緊迫下,他仍然持續協助並指導許多猶太學生。他與那麼多猶太人同事依然維持良好關係,例如胡塞爾(Edmund Husserl)、卡西勒(Ernst Cassirer)等等,「更不用說與妳的關係」,「誰要稱這是狂熱的反猶主義,就隨他便吧。」
顯然鄂蘭是相信他了。
還是海德格學生時的鄂蘭(資料圖片)
書本裡第二部份名為「再相見」(Der Wieder-Blick),加上第三部份「秋季」(Herbst),收錄 1950年起到鄂蘭過世為止的信件。從納粹上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那12年間 ,兩人沒有書信往來。1950年開始,兩人才再次聯絡。重新聯絡的第一封信是由鄂蘭發出,盼在訪歐時一見(但該信件已佚失);海德格於1950年2月7日回道,很高興在晚年再有機會,使得他們早年的邂逅能夠持續留存(unsere frühe Begegnung als ein Bleibendes),盼鄂蘭於當日晚上來家中一聚。在多年未曾往來後,海德格帶著距離感地在信中對昔日戀人使用了尊稱您(Sie)。
那個晚上他們談了什麽?隔天海德格即發了一封信,給出了線索:「親愛的漢娜,在妳離開後,留存在我小屋裡的是沉靜的晨光。〔……〕在這晨光的光亮中,浮現的是我的沉默的罪責(meine Schuld des Verschweigens,海德格的強調)。這罪責將持續留存。」然而,這所謂沉默的罪責並非讀者(或者可能也是鄂蘭)期待從海德格那裡看到的對政治失誤的反省,海德格指的是對於「我們的愛的共同命運」(das Geschick unserer Liebe)的沉默,對於在那段關係中傷害了身邊每一個人的罪責。
隔天,鄂蘭回信,談起那個「確認了一生的晚上與早晨」。她說:「我從未覺得自己是個德國女人,也早就不覺得自己是個猶太女人,我覺得自己向來就是一個異地來的少女(das Mädchen aus dem Fremde)。」(而當年海德格正是如此稱她)她繼續寫著,當年願意為那段感情緘默,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對海德格的愛,而這是無比困難的事情。「我會離開馬堡,完完全全就是因為你。」
鄂蘭同時寫了另一封信給海德格的太太Elfride,感謝與她見面時打破了尷尬,開誠佈公與她談起馬堡那一段往事。鄂蘭以一位第三者的姿態說起當年與海德格的那一段感情歷史,她向海德格太太承認自己犯下許多糟糕的事情,也感謝她的諒解 。
很顯然為了解決這一段感情債,哲學家雅斯培出面協調。因為在那封信的結尾,鄂蘭這麼寫著:「一件事我希望能夠知道,可是如果您不願意說,也沒問題。您是怎麼想到要找雅斯培來當調停者的?因為您知道我與他交情甚深?或者也許是因為您對雅斯培有極大的信任?」
也許是大家都老了,那些愛恨情仇消失後,終於和解。後來60年代,海德格陷入經濟困難,還是他太太寫信給在美國學界關係很好的鄂蘭,希望她幫忙詢問美國購買《存有與時間》(Sein und Zeit)手稿的可能與價格。鄂蘭真的也去張羅這件事,徵詢到非常好的價錢。而後來1969年美國開始討論海德格與鄂蘭的情史,並公佈了一些資料,鄂蘭還寫信給Elfride,表示自己不會在這件事上公開表態,希望自然而然冷卻下來,以免讓話題越吵越烈,盼她諒解。
晚年信函內容當然就比較雲淡風輕,不再談起什麼激烈的愛情了。可是對於「海德格學界」來說,晚年的通信更有意思,因為他們聊到許多海德格自己晚年的著作及講課內容,也對其他思想家、同時代的學者或海德格的學生給出了一些毫不掩飾的評論。
海德格談他各種逐漸發表的文字,以及演講、討論班的主題;向鄂蘭談起自己晚年的「框架」 (Das Gestell)概念,並承認那是玄秘的事物,「但是我們愈少嘗試去處理這個隱密之事,它就愈會如我們所欲地現身,道出其本質來。」鄂蘭從亞里斯多德處思考政治,海德格也談起自己與鄂蘭一樣「在希臘人那裡」,只是不同方向:他在赫拉克里特那裡求索作為無蔽的真理(A-Letheia)。另外他也談開始閱讀歌德(「妳在我們重逢的一開始,就引用的歌德。」),讀謝林與黑格爾(「妳說得對,謝林比黑格爾難多了,謝林敢於冒險,離開迄今安全之岸,而黑格爾的辯證法航線上沒有任何意外」),也談那些對他的批評(「那些我自1927年以來早已經看得太多的所謂批評」)——例如馬丁布伯,海德格承認布伯對自己的解讀態度不同於其他批評者,但是「他對哲學顯然毫無概念,他或許也不需要哲學」。
鄂蘭則談起自己在希臘哲學、孟德斯鳩、馬克思、霍布斯等思想的工作,也批評了美國「可笑的、毫無希望的政治學狀況」。她幾乎從不提起自己的著作,在猶豫許久後,才於1960年寄去了《人類境況》(另譯《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的德文版。
兩人亦討論了海德格的學生們,那些海德格的其他孩子們。Karl Löwith對海德格的評論被他譏以「他顯然什麼都沒學到」。在一封信中鄂蘭問海德格是否已經讀過Walter Biemel的研究(海德格另一個學生),「那是我讀過研究你的作品中最好的」,海德格回信表示已經讀過,贊成其說法,並表示比起Otto Pöggler的《海德格的思想道路》,Walter Biemel的書確實「既傑出,又有勇氣」。海德格另向鄂蘭說:「妳必須讀高達美(Hans-Georg Gadamer)的黑格爾研究,以及他的《小作品集》第三冊。」
另外兩人也提及了法國學界及美國學界的海德格研究專家們,例如Jean Beaufret、Glenn Gray、Joan Stambaugh等人,以及海德格著作的英文本優劣問題。例如鄂蘭對海德格談起讀了Edward Robinson翻譯的《存有與時間》草稿感想(「尚不夠資格出版」、「帶著一些錯誤以及不必要的複雜」,但也承認只有這麼複雜但忠於原文的翻譯方式才可能翻譯好《存有與時間》);鄂蘭也提及美國學界對海德格哲學日漸增長的興趣, 以及同時日漸增多的誤解。在一封信中鄂蘭告訴海德格,法國有一個叫做科耶夫(Alexandre Kojève)的黑格爾學者很出名,影響很多法國當代哲學家,卻從不著述,她認為此人極有意思,因為道出了黑格爾思想的秘密,並寄了科耶夫的文章給海德格,海德格答以佩服他對思想的熱情,「但他也只把《存有與時間》讀成了人類學」。但海德格這樣說另一個法國思想家: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正從胡塞爾走向海德格的道路上。他太早過世。」
晚年的漢娜.鄂蘭,因為《人的境況》一書而名聲大噪,但也與海德格越行越遠了(資料圖片)
1975年6月27日,鄂蘭寫給海德格最後一封信,談到將去蘇格蘭演講的事情,她說正全心準備有關判斷力(Urteilskraft)的演講,以及提及海德格全集出版事宜。另外她也提起去弗萊堡拜訪他的事情。1975年6月30日,海德格回了最後一封信給鄂蘭。他說:「我們很期待你的來訪,最好是8月12日或15日,下午5點到6點間來訪,跟往日一樣,你留到跟我們一起吃晚餐。其他一切事情我們見面再談。這裡我只有一句話想說:判斷力是非常困難的事。」
那是兩人的最後一次見面。那一年12月鄂蘭死於心臟病,半年後海德格也離開人世。
讀畢他們一生的通信,不能不讓我感傷。重逢之後的信件來往,鄂蘭多次說起海德格的思想、著作、講稿,談她如何專心讀著《林中路》、《路標》等書,依然如對教授敬仰的學生,對他的思想概念探索並提問,且細心地校對出其書中印刷錯誤,而這些信中,讀者不曾看到海德格曾閱讀、提及鄂蘭的著作。
我相信到死鄂蘭都愛著她那霸道而自私的老師,兩人之間的愛以毫不對稱的方式存在著。也或者那不只是愛,那是一種忠誠,對於海德格始終信賴依賴的、一生不變的、不對等的忠誠。1960年10月28日,在鄂蘭的《人類境況》德文版(以《行動的生命》為題)出版時,鄂蘭的信中寫道,她讓出版社寄給海德格一本,解釋她本想在扉頁寫下獻給海德格,因為「一切幾乎都因你而來」,但後來終究放棄。在鄂蘭留下的遺稿中,有這麼一段如詩的話:「行動生命:本書的獻詞被略去了,我該如何向你獻上這本書呢?獻給我所信賴的人,我所對之忠誠,卻放棄了忠誠的人。而兩人皆在愛中。」
鄂蘭真的對海德格放棄了忠誠嗎?她如此躑躅再三,不知該不該將她的學術出道作品獻給海德格,還特意寫信告訴他略去獻詞的考量,讀者早已明白鄂蘭的心境;1970年3月20日,鄂蘭寫信告訴海德格,她正全心撰寫一本關於非行動生命的人類活動之書,那可以被視為《行動的生命》之第二部,關於思想、意欲及判斷之書。她怯生生地問:「我想向你提這個也許我口頭無法問出的問題......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寫的成、或什麼時候能寫成這樣的書,也許我永遠寫不出來。可是如果我寫成了,可以獻給你嗎?」
1968年,在獻給她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雅斯培的85歲祝壽文章中,鄂蘭曾寫過這句話,也許正可以作為這段感情的註腳:「在我們生命結束時,我們知道,只有那我們一直走到最後都還對之忠誠不移的事物,才是真實的。」(”Am Ende unseres Lebens wissen wir, dass nur das wahr war, dem wir bis zuletzt die Treue halten konnte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