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從一個小沙彌的願開始
在歷史的長河裡,曾經因著許許多多祖師大德的廣大願心,成就了佛教史上不斷出現的光輝時代。無論是西行求法、開山弘法,或是改革制度、復興門庭等,佛法的火苗就在這些大願中得以傳衍至今。
在近代,也因著一個小沙彌的願:「願將佛法的好,讓更多人知道。」點燃起法鼓山弘化事業的火苗。當年的小沙彌,今日的聖嚴法師,集合了眾人的大願,成就了一個以「心靈環保」為核心主軸的教育團體,二十多年來,推動著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使命。
願心,匯聚成江河,這股力量,只為了實踐「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更為了續佛慧命,讓正法永住。如同聖嚴法師所說:「我的生命,就是一場佛法的實踐歷程。」翻開《一缽千家飯》這本法鼓山攝影集,不但記錄了聖嚴法師一生弘法的悲願,更全面蒐集了法師從開創法鼓山,以及接引社會大眾,共同致力於推動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二十多年的歷程。
透過照片所捕捉的每個剎那,讓這些影像為我們敘述法鼓山過往的歷史。一張張的照片,串聯著一則則護法大德的故事,他們以無私的心,護持奉獻;他們以慈悲和智慧,實踐佛陀的教法。一頁頁的影像,都是一個個動人的發願故事,願心,讓生命發光,讓人間充滿希望。
這本書的製作前後歷時三年,編輯部同仁從跨越一甲子時空的數十萬張照片中,挑選出六百多張深具歷史意義的圖片。這些照片或許泛黃斑剝,或許影像品質不佳,但都是數十年來攝影義工們的心血結晶,都是法鼓山一步一腳印,胼手胝足、艱辛開山的珍貴歷史縮影。
布袋和尚有詩云:「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在佛陀時代,托缽是不擇對象,一律平等、廣結善緣的;而法鼓山的開山,也是本著此心,才能成就。
藉由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一幕幕人間菩薩的示現;藉由這本書,讓我們在感動中,也為自己發下大願。願跟隨著前人的腳步,一起為人間淨土的實現,奉獻我們自己的一份心力。也非常感謝聖嚴法師在病中,為這本書的封面題字,並口述序文。
2009年是法鼓山創立二十週年,法鼓文化謹以此書誌慶;也為在中華佛教文化館、農禪寺時期發展以來近六十年的歲月中,所有參與法鼓山歷史的護法大德們,留下一份珍貴的回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