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與近代中國:衛生的「制度化」與社會變遷》(『ペストと近代中國:衞生の「制度化」と社會変容』、東京、研文出版、200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譯者: 樸彥 / 餘新忠 / 薑濱
出版年: 2019
内容(「BOOK」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本書は、著者が東京大学人文社会系大学院に提出した博士学位請求論文「近代中国における衛生事業の「制度化」と社会変容に関する研究」に改訂をくわえ、一書としたものである。
内容(「MARC」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近代中国における伝染病の流行状況及びその歴史的背景を明らかにしながら、近代中国社会は伝染病の流行にどのように対応したのか、また、そのことが近代中国史にいかなる意味を持つものであったのかを検討する。
書訊 | 飯島涉《鼠疫與近代中國:衛生的制度化和社會變遷》
2019/04/08 來源:鳴沙
內容簡介
該書是東亞地區較早自覺以醫療社會文化史的理念和方法探究中國疾病史的開創性研究。通過廣泛利用方誌、海關報告、地方檔案和報刊等資料,系統地梳理了晚清民國時期發生在中國(包括港台)的鼠疫以及霍亂等重要傳染病,對近代中國引入和實施衛生行政的過程進行了頗為全面的分析,並在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的脈絡中,探究了衛生制度化對於中國近代化的歷史意義。
作者飯島涉,日本青山學院大學文學部教授。
出版時間 2019年4月
目 錄
序章傳染病、衛生、國家
第一章腺鼠疫的國際化——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第一節1894年的腺鼠疫流行
第二節1900年的夏威夷黑死病事件
第三節1902~1913年的橫濱
第二章腺鼠疫的流行與衛生的政治化
第一節1899年營口的腺鼠疫流行
第二節衛生的政治化與近代中國的衛生行政
第三章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與腺鼠疫及瘧疾
第一節近代日本的衛生行政
第二節腺鼠疫的流行與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
第三節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與瘧疾
第四章東北的肺鼠疫流行——1910~1911年
第一節東北的肺鼠疫流行
第二節清政府的應對
第三節北京、天津、上海
第五章肺鼠疫的流行和衛生的政治化——1910~1911年
第一節「關東州」、大連的衛生行政
第二節肺鼠疫防治措施的開展
第三節碧山莊苦力收容所
第六章民國初年衛生的制度化——以中央防疫處為中心
第一節民國初年的衛生行政
第二節中央防疫處的設立
第三節衛生行政的展開
第七章1919年的霍亂流行
第一節霍亂的流行
第二節上海、哈爾濱、橫濱
第三節中央防疫處對霍亂的應對
第八章衛生制度化的國際契機——新加坡傳染病情報局的設立
第一節近代中國和檢疫
第二節國際聯盟和新加坡傳染病情報局
第三節衛生和國際秩序
第九章衛生的制度化與檢疫權的收回
第一節《全國衛生行政系統大綱》與衛生行政
第二節衛生的「國家化」及檢疫權的收回
第三節近代中國的衛生制度化
補論近代東亞的傳染病流行
第一節近代中國
第二節台灣、「關東州」、樺太、朝鮮、南洋群島及日本
第三節近代東亞的傳染病流行
終章近代中國的衛生制度化與社會變遷
參考文獻
後記
譯後記
余新忠
大約在2003年春天,我非常意外地收到了時為日本橫濱國立大學飯島涉先生惠贈的大作——《鼠疫與近代中國:衛生的「制度化」與社會變遷》(『ペストと近代中國:衞生の「制度化」と社會変容』、東京、研文出版、2000)。該著出版的時間,也正是我的博士論文《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的成稿時間,這顯然是兩項主題相當接近的研究。不用說,作為後來者,理應參考這一重要的先行性成果。然而,令人感到慚愧的是,自己雖然對掌握港台地區和英美等地的相關研究做了不少功課,但對近鄰日本東洋史學界這方面的動態卻一無所知,直到收到該著,才驚異地發現原來東瀛的同道已先行一步。慚愧和驚異之餘,飯島涉先生的大作亦令人頗感欣慰地意識到,中國疾病醫療社會史研究,無論是在歐美還是在東亞,都呈現出了令人期待的興起之勢。吾道不孤,這更強化了自己對全身心投入這一新興小眾研究的信念。
譯後記
余新忠
大約在2003年春天,我非常意外地收到了時為日本橫濱國立大學飯島涉先生惠贈的大作——《鼠疫與近代中國:衛生的「制度化」與社會變遷》(『ペストと近代中國:衞生の「制度化」と社會変容』、東京、研文出版、2000)。該著出版的時間,也正是我的博士論文《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的成稿時間,這顯然是兩項主題相當接近的研究。不用說,作為後來者,理應參考這一重要的先行性成果。然而,令人感到慚愧的是,自己雖然對掌握港台地區和英美等地的相關研究做了不少功課,但對近鄰日本東洋史學界這方面的動態卻一無所知,直到收到該著,才驚異地發現原來東瀛的同道已先行一步。慚愧和驚異之餘,飯島涉先生的大作亦令人頗感欣慰地意識到,中國疾病醫療社會史研究,無論是在歐美還是在東亞,都呈現出了令人期待的興起之勢。吾道不孤,這更強化了自己對全身心投入這一新興小眾研究的信念。
當時我已獲得教育部公派赴日本京都大學做博士後研究的資格,正在東北師範大學留日預校學習日語。雖然我那時的日語程度還相當粗淺,但還是忍不住閱讀起來,這似乎也是我日語學術閱讀的濫觴吧。後來,隨著自己日語能力的提升,最終讀完了該著。掩卷而思,感覺受益良多。除了了解到了諸多當時自己還不太熟悉的晚清民國的疫病史資料,同時也深深地感到,相比於自己的研究,該著表現出了更開闊的視野。作者所擁有的將自己的研究置於國際學術脈絡中來展開的知識儲備和素養,也令我自嘆不如。此外,書中展現的強烈的東亞視角,則是自己的研究完全缺乏的。在普遍比較傳統的日本東洋史學界,飯島先生的研究似乎算得上是個異類,對疾病醫療史這樣的新興研究,不僅當時的關注者和跟進者寥寥,就是十多年後的今天,雖時有這方面的成果問世,但似乎也未見蓬勃發展的態勢。不過若放眼東亞的中國史研究,疾病醫療社會史在最近一二十年中,顯然已成為不多的焦點性新興前沿領域,作為該領域最早出版的有分量的專著之一,其對該研究蓬勃興起無疑具有重要的推動引領之功。
✦清代《鼠疫彙編》,出自《中國防疫史》
自2003年開始,我的研究逐漸從疫病轉向衛生。雖然對該書的閱讀並非是當初對衛生議題產生興趣的直接動因,但將清代衛生確定為此後十年最重要的研究對象,應該與該書的影響有關吧。這一成果無疑是筆者衛生史研究的重要研究基礎,具體影響在《清代衛生防疫機制及其近代演變》中均已列出,於此不贅。值得指出的是,隨著自己對清代衛生研究的展開,漸漸對該書的標題和章節安排有些耿耿於懷起來,就其標題、章節安排和最初的觀感來看,似乎讓人感覺,正是鼠疫促進了近代中國的「衛生制度化」,或者說,鼠疫的不時爆發乃是近代中國「衛生制度化」的關鍵因素。包括鼠疫在內的疫病對於近代中國的公共衛生建設具有重要的刺激作用,這是顯而易見的,然而也必須看到,疫病,包括造成重大影響的疫病自古以來就時有爆發,但公共衛生機制卻是近代出現的新事物。而且對中國來說,其還不是自我孕育而來,而是近代西方的舶來品。
顯然,疫病本身與公共衛生及其機制並無必然聯繫,瘟疫本身並不必然會促成近代衛生的出現,它只不過為近代衛生的出現提供了一種外在契機而已。對此,飯島先生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實際上,細讀該著便不難看到,其主要的著力點正是在鼠疫等疫病的背景中,近代中國推進「衛生制度化」的各種內外因素。這裡之所以特別提出這一點,是希望讀者能更直觀地意識到,近代以來,包括衛生機制引入和推進在內的中國社會的演進,是在西方文明強勢擴張的潮流中,更多的是由「國人」和社會的制度與文化因素所形塑的。另外還想饒舌的是,標題中的鼠疫(ペスト)一詞,似應從廣義的層面上來理解,大概是以鼠疫為中心的嚴重疫病,因為書中也討論霍亂甚至瘧疾的問題。
從2003年10月開始,我在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從事博士後研究兩年,其間曾與飯島涉先生多次會面,自然會談及他的大作。鑒於我對該著良好的閱讀體驗,所以提出希望能將其譯成中文出版,他欣然同意,並願意通讀譯稿。在京都大學,我還很高興地結識了當時正在攻讀東洋史博士學位的朴彥先生。他出色的日語能力和良好的東洋史學基礎,讓我深感由他來翻譯是最合適的,承蒙他的善意,不顧繁忙的博士論文寫作,爽快地接受了我的不情之請。在我回國一年多後,朴彥先生在其太太姜濱博士的幫助下,如約陸續寄來了經飯島涉先生審讀過的譯文。朴博士在國內大學階段主修中文,去日本後開始研修東洋史,初讀譯稿,感覺準確而細緻,整體上也深得飯島涉先生的認可,這讓我大感欣慰。不過細讀起來,還是發現在醫學史專業認識和某些中文的學術表達方面,仍存在一些提升空間。於是我便開始集中精力,逐字逐句地對譯文做了核校修正,並補譯了數處漏譯的段落。回想起來,前前後後大概花了四五個月的時間,才將這項工作完成。
承蒙夏明方教授的推薦,該書有幸被列入「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編譯叢刊」,並委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負責出版。大概在2007~2008年,我將修訂後的譯稿全部提交給了出版社和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最終卻因種種原因,未能如期出版,並隨著編譯叢刊工作的收尾而被束之高閣。其間,我雖多次聯絡推動,但都無果而終,令我因無以回報飯島涉先生的信任和朴彥博士的辛勞而愧疚不已。不過讓我意想不到並感慰的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楊群總編、徐思彥老師始終沒有忘記這部譯稿,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機會使其復活。去年8月,我意外地收到了徐思彥老師的信息,告訴我該著出版之事已經確定,由李期耀博士擔任責任編輯。楊總編對該書出版的持續關注和大力推動,徐老師一直以來對晚輩的提攜和幫助,都令我一時沉浸於深深的感念之中,感念之餘,內心仿佛也卸下了一塊背負了十餘年的石塊,頓時輕鬆了許多。
之後,在李期耀、邵璐璐編輯專業而高效率地推動下,一切進展順利。兩三個月時間,譯著就已基本排定。只是在最後的審校中,由於我和朴彥博士手頭有正在進行的急活,拖延了一些時間,甚感抱歉。在譯稿最後的校訂中,我的博士生楊曉越,朴彥老師的研究生虞安雋、李梁小娟做了大量重要的工作,謹此一併致以誠摯的謝忱。同時,更要感謝上文提及或未提及關心幫助過該書翻譯出版的先生同仁。毫無疑問,沒有他們的幫助,該著就無法順利出版,筆者也就一直難以釋懷。
翻譯是件辛苦而充滿風險的工作。儘管我們自覺為譯文準確和流暢耗費了大量心力,但也深知限於水平和精力,目前的譯稿一定還存在大量不盡如人意甚至錯漏之處,這裡誠懇地希望讀者能不吝賜教。同時,也期待該著的出版能觸動國內相關研究者,更多地去關注國際中國史學界的動向,攜手奮進,進一步推動中國醫療社會文化史研究的不斷向前發展。
2019年1月15日於南開園
整理:石石 排版:Claire 審核:李麗麗 宋榮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