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日羲之報,近書反至也。得八日書,知吳故羸,敬倫動氣發,耿耿。想得冷,此為佳也。敬文佳,不一一。羲之報。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鍾敬文集》5卷本:
《民俗學卷》《民間文藝學卷》《詩學及文藝論卷》《散文及隨筆卷》(789頁,53萬字)《詩詞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鍾敬文(1903年3月20日-2002年1月10日),廣東海豐客家人[1] 筆名靜聞、金粟,原名鍾譚宗,[2] 筆名靜聞、金粟,[2][3] 中國民間文學和民俗學的開拓者之一,被譽為「中國民俗學之父」。[2]
1934年鍾敬文赴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研究院留學研修,1936年回國,1947年曾在香港達德學院任文學系教授。[3][4] 又曾先後在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校任教,[4]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3] 曾長期擔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等職務。[3]
一生有大量散文作品面世,結集出版了《民間文藝》、《鍾敬文民間文學論集》、《鍾敬文學術論著自選集》、《民俗文化學》等專著,著有散文集《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上散記》,詩集《海濱的二月》、《未來的春》、《天風海濤室詩詞鈔》等。[4] 2002年1月10日0點01分,以99歲高齡病逝於北京友誼醫院,引起北師大學子的痛悼。[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