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3日 星期四

田篤郎著《疾病的世界地圖》曾維貞譯





前幾天,達爾文生日。







疾病的世界地圖
/ 濱田篤郎著; 曾維貞譯, 臺北市: 時報文化, 2005/ 北京三聯,2006,p.56

台灣時報文化出版企業



本書兼顧歷史的深度和地理的廣度,探討旅行與疾病三千年來的發展與交互影響,也從20世紀“旅游醫學”的角度,提供各種旅行醫療知識,為現代旅行者的安康提供經驗和建議。

本書講的是旅行和疾病長達三千年的復雜關系,也要讓讀者在旅途中玩得健康、快樂。書中提出了兩個新概念︰“古典旅游醫學”和“現代旅游醫學”。 16世紀起,西歐各國為了拓展殖民地,紛紛朝熱帶地區前進。殖民者和士兵背負著國家的興衰,被派到世界各地;而維護他們的健康,也就成了國家重要的課題。針對殖民者健康問題的熱帶醫學,以及針對士兵健康問題的軍事醫學,就是誕生于這樣的時代。這兩種殖民地時代的醫學是旅游醫學的原型,本書稱之為“古典旅游醫學”。 19世紀後半葉,由于列強行帝國主義的侵略,再加上微生物學的急速發展,古典旅游醫學在歐美各國一時鼎沸。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古典旅游醫學終因民族主義抬頭而消失。直到1960年代,歐美才開始產生以國外旅行為對象的新旅游醫學,即“現代旅游醫學”。

目錄
序言 《魂斷威尼斯》的真相
笫1章 旅行者與疾病
第2章 由旅行者傳入的疾病
笫3章 古典旅游醫學時代
第4章 古典旅游醫學的興盛與終結
第5章 現代旅游醫學的誕生
第6章 現代旅游醫學的醫療指標
第7章 旅游醫學與傳染病的現況
第8章 古典旅游醫學的遺產
第9章 引日本為鑒
結語太空旅行時代,近在眼前

收回


1911年初夏,德國著名作曲家古斯塔夫.阿申巴赫(Gustav Aschenbach因心髒病而前往威尼斯麗都島療養,在那里邂逅了一名波蘭貴族的俊美少年達秋(Tadzio)。阿申巴赫受他希臘雕像般的容顏魅惑,在霍亂肆虐、人煙稀少的療養地,沉溺于唯美的愛情,一步步走向死亡…一談到出國旅行罹患的疾病,不少人大概會想起盧基諾.維斯孔蒂(Luchino Visconti)的電影《魂斷威尼斯》(Death in Venice)。在托馬斯‧曼(Thomas Mann)的原著小說中,阿申巴赫是一位作家;但維斯孔蒂卻將他改編成影射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的作曲家。電影中有一段場景︰阿申巴赫不斷追逐少年的身影,在霍亂肆虐的城市里彷徨無措,配上馬勒的第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稍慢板,表現出老作曲家對少年深切的思念以及對霍亂強烈的恐懼。

1911年5月,始于印度孟加拉省的第六波霍亂大流行也蔓延到威尼斯。當時雖然已發現了霍亂的病原體,確知此病由飲食傳染,但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威尼斯確實如電影所描述的,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下。

有人從情節發展推斷,阿申巴赫應該是死于霍亂,但電影的最後一幕是︰他在海邊望著少年,斷氣而死。如果他得的是當時流行的亞洲型霍亂,則會引起嚴重腹瀉,不可能在臨死之前還有體力在海邊散步。阿申巴赫原本就患有心髒病,到威尼斯療養,才迷戀上達秋,情緒過于激昂。為了尋找少年,他穿梭在威尼斯的大街小巷,更造成心髒極大的負荷。當然,霍亂的陰影想必也加重了他心理上的負擔。假如當時就有“旅游診所”(Travel clinic)的話,或許就不至于發生《魂斷威尼斯》的悲劇了。

所謂的“旅游診所”就是以旅游醫學(Travel Medicine)為基礎的執業診所。何謂旅游醫學?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國外旅行者為對象的醫學,始于1960年代的歐美;近年來,歐美各地紛紛設立旅游醫療診所。當地人普遍會在出國旅行前接受檢查、听取旅途中應注意的健康事項、搜集當地醫院的資料、當時流行的疾病等訊息。如有必要,也可接受預防接種。不僅如此,旅行者歸國後,假使身體有任何不適,還能因應旅游國家的狀況,做健康檢查。

假設阿申巴赫在前往威尼斯之前,已做過健康檢查,醫生就會考慮到他患有心髒病,告知他在旅程中應避免長時間步行等激烈運動,勸他覺得累的話,應待在房中休息。為預防心髒病不小心惡化,醫生應該也會為他介紹威尼斯一帶的著名醫院。此外,假設醫生已事先得知霍亂流行一事,也會請他留意飲食,並為他打預防針。

這類旅游診所是在1960年代問世;但早在16世紀,就有所謂的旅游醫學。不過,當時旅游醫學的對象並非國外旅行者,而是前往熱帶地區的殖民者或士兵。這類醫學在近三千年來旅行者與疾病搏斗的漫長歷史中,因應而生。

英文的“旅行”(travel)源自“擔心”(trouble)或“辛勞”(toil),可見旅行自古以來即意味一連串的苦難。古典文學中,有許多型霍亂,則會引起嚴重腹瀉,不可能在臨死之前還有體力在海邊散步。阿申巴赫原本就患有心髒病,到威尼斯療養,才迷戀上達秋,情緒過于激昂。為了尋找少年,他穿梭在威尼斯的大街小巷,更造成心髒極大的負荷。當然,霍亂的陰影想必也加重了他心理上的負擔。假如當時就有“旅游診所”(Travel clinic)的話,或許就不至于發生《魂斷威尼斯》的悲劇了。

英文的“旅行”(travel)源自“擔心”(tmoble)或“辛勞”(toil),可見旅行自古以來即意味一連串的苦難。古典文學中,有許多作品述及旅程之艱辛,如古希臘詩人荷馬(Homeros)的敘事詩《奧德賽》(Obyssey),就是描述主人翁自特洛伊戰爭歷劫返回希臘,長達20年的艱辛旅程;希臘神話中描述阿果號(Agos)尋找金羊毛的故事,也是希臘英雄壯烈的冒險。這些都是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希臘人或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一帶進行殖民活動所衍生的傳說。旅行者不僅會遭逢山賊海盜、野獸攻擊、天災、饑荒等等,也很容易罹患疾病。

在中世紀之前,旅行若非徒步,就是舟車騾馬。人一天約可步行30公里,相當于台北到中壢的距離。這對現代人是相當大的運動量,但旅行者每天都必須走這麼多路。此外,旅行者露宿的機會很多,即使已相當疲憊,仍不能停留在不安全的地方,必須不斷趕路。所以,對于不夠健康的人而言,出外旅行即意味著死亡。

第一章里提及的上古至中世紀的旅行者,安然返鄉的人無一不長壽,如玄奘享年62歲,馬可‧波羅(Marco Polo)享年70歲,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享年73歲。這在當時堪稱長壽。旅行固然能使人健康而長壽,但原來就有健康體質的人,才能安全歸來,享有長壽。

過去只能一味忍受疾病的旅行者,自16世紀起開始采取積極面對疾病的態度。西歐各國為了拓展殖民地,紛紛朝熱帶地區前進。殖民者和士兵背負著國家的興衰,被派到世界各地;而維護他們的健康,也就成了國家重要的課題。針對殖民者健康問題的熱帶醫學,以及針對士兵健康問題的軍事醫學,就是誕生于這樣的時代。這兩種殖民地時代的醫學是旅游醫學的原型,本書稱之為“古典旅游醫學”。

19世紀後半葉,由于列強行帝國主義的侵略,再加上微生物學的急速發展,古典旅游醫學在歐美各國一時鼎沸。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古典旅游醫學終因民族主義抬頭而消失。直到1960年代,歐美才開始產生以國外旅行為對象的新旅游醫學,即“現代旅游醫學”。航空旅行進展神速,往來國際間的民眾驟增。歐美各國就在這樣的時代,開始設立旅游診所。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發展古典旅游醫學,戰後,旅游醫學因為保有戰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殘影,成了一門禁忌的醫學。到了1990年前後,泡沫經濟興起、崩解,接著是冷戰的結束,日本的社會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本書的第五章會詳述其來龍去脈。日本在經歷這些社會情勢的變化之後,在1990年代終于得以發展現代旅游醫學。

本書講的是旅行和疾病長達三千年的復雜關系,也要讓讀者在旅途中玩得健康、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