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本台大出版中心的書
廖振富《蔡惠如資料彙編與研究》2013;
廖振富《蔡惠如資料彙編與研究》2013;
謝金蓉編《蔡惠如和他的時代》2005
****
廖振富
感謝玉山社責任編輯芊樺,寫出這麼精采的文案,不論是書名的擬定,或對作者個性與文風,乃至與本書的核心精神,他都有極為精準到位的掌握。
台北的朋友,下周五5/22晚上,歡迎來聽我與楊富閔逗陣開講。
引述本書編輯文案最後兩段:
回顧少年時的冒險經歷,如今的廖振富似乎有了更深的理解。當時驅使少年駕車前進的熱情,也成為他研究台灣文學的動力,甚至視其為一生的志業。時至今日,少年不再,但這股對文學的熱情並未減少,反而變成令人懷念且景仰的老式氣派。
在《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這本書裡,這位老派文青始終在文學與社會、地景、歷史中來回逡巡,訴說各種文學故事,不同時間、空間的文化在他的研究中有了交集。一生只追尋一個目標、說好一個故事,就是文青的老派浪漫。
玉山社出版公司
《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即將在本週上市,這本書收錄廖振富教授近年來所發表,回顧自己成長、研究之路的多篇文章,除了能看到他始終念念不忘的文學故事,還有文青的養成以及他因文學而激昂的熱情。
讀完整本書稿,很難不被這位老派文青所打動,因為他是那麼的熱愛台灣文學,並且想要和讀者們分享。在書中他娓娓敘述國中時期帶領同學,騎著單車從台中市區遠征中興新村的經歷,關於這份膽量他是這麼寫的:「我這個羞澀內向的鄉村少年,哪來的有勇氣膽敢帶領同學騎車長征。那股動力的來源,除了對自己成長家園的強烈認同,似乎再也找不出其他解釋了。」
回顧少年時的冒險經歷,如今的廖振富似乎有了更深的理解。當時驅使少年駕車前進的熱情,也成為他研究台灣文學的動力,甚至視其為一生的志業。時至今日,少年不再,但這股對文學的熱情並未減少,反而變成令人懷念且景仰的老式氣派。
在《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這本書裡,這位老派文青始終在文學與社會、地景、歷史中來回逡巡,訴說各種文學故事,不同時間、空間的文化在他的研究中有了交集。一生只追尋一個目標、說好一個故事,就是文青的老派浪漫。
《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新書發表會
時間:5/22(五)晚間7:30 – 8:30
地點:誠品書店台大店3F藝文閣樓
主講者:廖振富(本書作者)
與談人:楊富閔(作家)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7323288732047/
廖振富
我的新書《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預計5月15日上市,博客來、金石堂網路書店已有介紹資訊,博客來最詳細,包括本書簡介文案、劉克襄與楊富閔的推薦序、自序、本書目錄,還有一篇試讀文章全文〈我的書房演變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7641?sloc=main
出版社:玉山社
內容簡介
他對文學有著老派的熱情與執著,
想將多年吸取的養分,
用易懂的方式介紹給大家,
讓生活在這裡的人認識臺灣文學的美好。
老派文青正在探問,文學與社會對話的可能。
他出身霧峰,深受在地文化環境的影響,大學就讀中文系,之後的研究主題轉向在地文學,包括臺灣古典文學、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臺灣現代文學。對於臺灣文學輾轉、曲折的發展,具有深刻的認識。
****
廖振富
感謝玉山社責任編輯芊樺,寫出這麼精采的文案,不論是書名的擬定,或對作者個性與文風,乃至與本書的核心精神,他都有極為精準到位的掌握。
台北的朋友,下周五5/22晚上,歡迎來聽我與楊富閔逗陣開講。
引述本書編輯文案最後兩段:
回顧少年時的冒險經歷,如今的廖振富似乎有了更深的理解。當時驅使少年駕車前進的熱情,也成為他研究台灣文學的動力,甚至視其為一生的志業。時至今日,少年不再,但這股對文學的熱情並未減少,反而變成令人懷念且景仰的老式氣派。
在《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這本書裡,這位老派文青始終在文學與社會、地景、歷史中來回逡巡,訴說各種文學故事,不同時間、空間的文化在他的研究中有了交集。一生只追尋一個目標、說好一個故事,就是文青的老派浪漫。
玉山社出版公司
《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即將在本週上市,這本書收錄廖振富教授近年來所發表,回顧自己成長、研究之路的多篇文章,除了能看到他始終念念不忘的文學故事,還有文青的養成以及他因文學而激昂的熱情。
讀完整本書稿,很難不被這位老派文青所打動,因為他是那麼的熱愛台灣文學,並且想要和讀者們分享。在書中他娓娓敘述國中時期帶領同學,騎著單車從台中市區遠征中興新村的經歷,關於這份膽量他是這麼寫的:「我這個羞澀內向的鄉村少年,哪來的有勇氣膽敢帶領同學騎車長征。那股動力的來源,除了對自己成長家園的強烈認同,似乎再也找不出其他解釋了。」
回顧少年時的冒險經歷,如今的廖振富似乎有了更深的理解。當時驅使少年駕車前進的熱情,也成為他研究台灣文學的動力,甚至視其為一生的志業。時至今日,少年不再,但這股對文學的熱情並未減少,反而變成令人懷念且景仰的老式氣派。
在《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這本書裡,這位老派文青始終在文學與社會、地景、歷史中來回逡巡,訴說各種文學故事,不同時間、空間的文化在他的研究中有了交集。一生只追尋一個目標、說好一個故事,就是文青的老派浪漫。
《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新書發表會
時間:5/22(五)晚間7:30 – 8:30
地點:誠品書店台大店3F藝文閣樓
主講者:廖振富(本書作者)
與談人:楊富閔(作家)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7323288732047/
廖振富
我的新書《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預計5月15日上市,博客來、金石堂網路書店已有介紹資訊,博客來最詳細,包括本書簡介文案、劉克襄與楊富閔的推薦序、自序、本書目錄,還有一篇試讀文章全文〈我的書房演變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7641?sloc=main
出版社:玉山社
內容簡介
他對文學有著老派的熱情與執著,
想將多年吸取的養分,
用易懂的方式介紹給大家,
讓生活在這裡的人認識臺灣文學的美好。
老派文青正在探問,文學與社會對話的可能。
他出身霧峰,深受在地文化環境的影響,大學就讀中文系,之後的研究主題轉向在地文學,包括臺灣古典文學、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臺灣現代文學。對於臺灣文學輾轉、曲折的發展,具有深刻的認識。
****
廖振富《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
文學是他理解世界的方式,透過不同的作品,他看到這片土地的歷史、人性的幽微,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盼。他希望讓更多人知道,臺灣文學是什麼?有什麼價值?
本書收錄「從阿罩霧出發」、「你可能不知道」、「七百天的美好」、「聽 ,土地說故事」四輯,這些文章紀錄了他求學、任教、擔任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等不同的人生階段,以及與文學為伍的歷程。讓人更加認識廖振富這位老派文青,並且深刻體驗到他熱切的浪漫之情。
本書特色
◎老派是不急著追逐潮流、對舊有價值擇善固執,在中部人文薈萃中成長的廖振富,對於臺灣文學有著終如一的熱情與追求。
◎文學是對當代社會的反映,透過文字帶給讀者感動或啟發。他在自己的研究和書寫中,不斷重返生命與文學的現場,梳理臺灣文學對自己的意義,以及臺灣文學史的脈絡與路徑。
◎任教於臺灣文學系所,擔任過臺灣文學館館長的他,對於推廣臺灣文學國文課綱與選文爭議、「自自冉冉」春聯等事件,都不吝惜為文發聲,只因他堅持文學要與社會有所對話。
◎作家劉克襄、楊富閔專文推薦,邀請各位讀者一同踏上這段臺灣文學之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廖振富
1959年生於臺中霧峰,1977年畢業於臺中一中,1981年畢業於臺灣師大國文系,1996年臺灣師大文學博士,研究主題包括臺灣古典文學、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臺灣現代文學。
先後任教於嘉義師專、臺中科技大學、臺灣師大、中興大學。曾任中興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現任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兼任特聘教授。著有《臺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晩清到二二八》、《櫟社研究新論》、《新修霧峰鄉志.文化教育篇》、《蔡惠如資料彙編與研究》、《林癡仙集》、《林幼春集》、《在臺日人漢詩文集》、《時代見證與文化觀照:莊垂勝、林莊生父子收藏書信選》、《臺中文學史》(與楊翠合著)、《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以文學發聲:走過時代轉折的臺灣前輩文人》等書。
目錄
推薦序‧在路上,不時交會 劉克襄
推薦序‧霧中帶路 楊富閔
自序‧文青魂,一點也不老
從阿罩霧出發
我的書房演變史
臺北城南:我的跨時空旅行
在時代的浪潮下:臺灣師大、莊老師與我
我生去住本悠悠
善的循環,永不止息
一本線裝書的時空旅行
斯土斯民,吾情所鍾
談溫家寶引臺灣文學對臺懷柔統戰
誰是漢奸?
獻堂,你為什麼不回來?
林獻堂晚年的寂寞與深悲
連橫為何被櫟社開除?
再談連橫,兼及如何讀〈臺灣通史序〉
三談連橫:讀朱宥勳批判連家文章的聯想
兩個被槍斃的臺灣文藝菁英:陳澄波與朱點人
高中文言選文調整,是「浩劫」嗎?
蔣渭水、中村櫻溪與國文課綱爭議
蔣渭水與蘇東坡對話
讓孩子讀讀臺灣詩吧!
臺灣文學館與我
勇於承擔,為所當為
站穩腳步,昂首前行
眾志成城,文學長青
遊走四方,文學先行
文學,高不可攀嗎?
豐收的季節
臺灣文學的春光
長夏漫漫
自由花蕊正萌芽
「自自冉冉」知多少?
我就是我,不需要「被辭職」
苑裡小鎮的時光穿越劇
舊文人,新視野
聽,土地說故事
知識啟蒙,文化深耕:中央書局的歷史回顧
兩個清水來的「抗日英雄」:蔡惠如與廖添丁
大歷史與小歷史
滄桑如夢憶群英
葉榮鐘的臺中文化足跡
汗與淚交織的心靈故鄉:齊邦媛的臺中深情記憶
出走與回歸:賴鈺婷、楊富閔的地方書寫
序
推薦序
在路上,不時交會
作家 劉克襄
振富小我二歲,都是中部農村長大的孩子。父母輩為了謀得更好的生活環境,早在我們孩提時期,各自從臺中外圍的鄉村搬進了市區。
他老家原在霧峰北勢村,國中時隨家人遷居到忠信市場,此後父母以擺攤為生。我則出生於烏日九張犁,及就學之齡,父母先寄宿大同國小,再落腳於第五市場不遠的公館。兩地不遠,分別位於柳川兩岸。那時我和童伴常騎單車越過柳川,在振富就讀的崇倫國中打球、釣魚,甚而溜到筏子溪玩。振富也曾帶領同學騎鐵馬,回到霧峰、草屯一帶長程野遊。
乍看這樣的家族遷移和生活動線,彼此間彷彿無啥關係。但成長的軌跡,悄然有了一些交集和重疊。
等我們先後進入臺中一中,應該是受到校園師生的藝文薰陶吧,都微妙地受過啟蒙。爾後,各奔臺北就學,個人對讀書的面向,乃至創作的樂趣,似乎也在此時有了清楚的眉目。
如是在臺中盆地長大,在同所高中接受文學的養成,我們彷彿同一處果園栽培出來的物種,雖說品項有些不同,但吸收的養份應該是近似的。只是欠缺結識的緣份,直到不惑之年。
儘管相見略晚,我們在同一家園成長的經驗,早已豐厚地形塑成某一雷同的生活價值。因而彼此見面,不過須臾交談,便像老友般熟稔了。
至少對我來說,日後陸續有機會翻讀振富緬懷年少及長的文章,還有表達在地文化和臺灣文學的關懷時,都有著濃郁的親切感。我因而相信,站在同塊土地,看待各種社會變遷,應該也有著相近的意識,以及關心臺灣未來的位置。
有此成長緣份,再以文會友,這等人生風景何等美麗。等到熟識了,切磋自是愈加頻繁,因而日後再接觸其鑽研的相關文學史料,共鳴更為強烈。我們未成黨結社,卻不知不覺有一奇妙的隱性連結,必然也使然地劃出一個以臺中盆地為核心,但關懷超越家園的文化地圖。
除了這種難以量化的生活和知識養成,振富的散文還有夾敘夾議的特質,我常讀得津然有味,想借序表述。
由於長時浸淫於早年臺灣文學的發展,他慣常以在地人文歷史引經論典,呼應當代文學,或者以現今的文化運動,遙映某一過往經驗。再加上成長環境的潛移默化,其文氣自有一渾然天成,帶出意想不到饒富興味的人文底蘊。我輩書寫者甚少有此能耐,縱使述及臺灣相關文史,似乎也難以像他走文行筆的理所當然。
順手舉一例,譬如提到二二八事變後,中央書局發起人莊垂勝對世事意興闌珊,避居霧峰萬斗六山,最後抑鬱而終。他藉此中部重要文化人物的餘生,對照自己的家園,爾後又有精闢論述,追溯日人岸田秋彥、小說家朱點人與他的深刻情誼。
別人引用此段文獻總難窺得全貌,但振富是文史專家,不僅有一觀望來龍去脈的高度,還能旁敲昔時藝文活動,提點各種可能。再加上,書寫的是故鄉近事,如此日常又幾乎被遺忘的稗官野史,被其娓娓敘述時,其實已挑出一段感人故事的線頭。
這樣引史為要的開端,以及滿懷土地鄉愁的情感,也不只一回撼動了我。光是此文撞出的花火,自己便有不少豁然開啟的新視角。一邊翻讀,還興致勃勃地展開過往地圖,尋著萬斗六山的位置,從霧峰劃了一條行旅之路,往東北連結到桐林、黃竹坑和九九峰一帶。我多麼想以自己最愛的踏查,再次尋訪這些振富行文裡提及的,文化人士在中部活動的足跡。從他們度過的抑鬱年代,思索更深層的土地經驗。
相對地,當我發表地方文史相關的散文,乃至一些臉書的踏查心得,振富也定時追蹤,熱心提供廣博的專業見地。他的關心也不只囿於中部地區。早些年我發表臺北寶藏巖的文章,記述清末至日治時期的新店溪旅遊,承蒙其斧正,方能修正文史考證的謬誤。
振富會積極不悔地投入早年臺灣文學研究,焠鍊出獨特的史學行文。最重要的轉折點當在博士班,爬梳文獻報告的議題裡,遇見了櫟社。
此一日治時代的古典詩社,由霧峰林家林朝崧、林幼春、林獻堂等人主導,結合中部各地傑出詩人。他們發表的詩文,出現諸多中部地方風土,恰恰是我輩從小熟悉的家園。
但這些先輩的生平和作品,在戰後繼續縮萎於歷史暗角,始終欠缺有心人士,打破政治和文化隔閡的既有藩籬。振富無疑是當今最認真扣問這段歷史,不斷梳出精彩理路的學者。
一邊研究,振富也深感自己過去對母土的無知。當我們埋首於個人創作,不知文學歷史長河流奔向何方時,他早以自身的治學和成長經驗,俱備了綜觀全局的治學能力。
從清朝以迄日治時代文學創作者的豐饒成績,乃至日人的漢文學,振富拿捏得比任何人都清晰。以此臺灣文學史為基底,他對臺灣文學過往的脈絡發展,展現了當代文學不易溯及的高度,並常以此恢宏史觀,呼應當代臺灣文學。
攤開目次,四個章節展現的書寫內容,究其細節背後的撰述精神,無不可用此一規範衡量。而這些他長年積極追溯、宣揚的,無疑是臺灣文學命脈的重要軸承,更是認識臺中地方文化的核心價值。
返觀自照,又何嘗不是我目前在家園行腳時的快樂。我們朝同一個目標,回到家園,努力探索在地文化。他有豐富的治學能力,搭配嚴謹精湛地爬梳。我尾隨其後,大步以腳力忖度另一個可能。
這樣孜孜於早年文史人物的事蹟,重視其行文處事,無非想在不同面向,呼喚讀者參與一段文化脈絡。如是讓文學更有深度與社會對話,與土地連結,我們都視為必須回顧的使命。
振富的工作不是考證,而是從過去發現,創造更好,值得珍惜的文史內涵。那也是我在往前的路上,再怎麼轉彎或迷路,仍會不時遇見這位鄉親的原因。
霧中帶路
作家 楊富閔
《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是廖振富教授的最新文集,能替這本新書撰寫書序實是我的榮幸。我手上的文稿是排版後的電子檔,放在平板,逐頁翻讀,可以清楚感受到這是份骨架穩健、思路清晰的書稿。
全書共分四輯,開場的「從阿罩霧出發」尤其大器鮮明、精準定位,原生故鄉即在阿罩霧的廖振富教授,博士論文《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亦是從阿罩霧出發。阿罩霧作為廖振富治學、教書與寫作的一個念茲在茲的關鍵現場,我以為從上一本《以文學發聲:走過時代轉折的臺灣前輩文人》再到這本《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它已漸次匯聚而成一個體系更為龐大,視野更為深遠的文學認識論。老派文青正在重新探問何謂文學,思考文學在二十一世紀的當前此刻,我們能夠做些什麼。
事實上,研究領域出入古典與現代,長期關切文獻史料的蒐整研析,這些作品尤能展現學者文人廖振富編織史料、詮釋史料的說故事技巧。〈我的書房演變史〉得以照見廖振富的學思歷程;〈一本線裝書的跨時空旅行〉是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而輯四多篇以臺中輻輳而出的地誌書寫,諸如〈兩個清水來的「抗日英雄」〉、〈葉榮鐘的臺中文化足跡〉,交織豐碩的史識與獨到的見解,這些文章讀來若是不掉書袋,作品中鮮明的自我形貌其實扮演最為關鍵的因素。輯二收錄多篇廖教授的快筆、短寫與直言,這些社論文字與臉書發文,全是從他長年耕耘的文史沃土抽芽長出,文字地表之下卻有著他盤根錯節的思想塊莖。每篇文章都能拿到教學現場與莘莘學子再對話。這些文章的意義就在對話。輯三文字多篇則為《臺灣文學館通訊》而寫的「館長的話」,看似公務性質的文字,廖振富寫來反倒流洩抒情質地。我想熟悉臺灣文獻史料的廖振富,一定明白「卷頭語」、「發刊詞」之於研究的重要性,他將這些文字收錄書中,除了珍視這段寶貴的臺南經驗,也凸顯文學與史料兩造邊界的碰撞過程。
夜讀這本文稿之際,廖振富教授的形象散見各處,我所認識的廖教授本身就是絕佳的說故事的人,這個阿貝真正有夠親切,若想規畫中部文學行旅,找廖振富就對了。而阿罩霧若是他不停重返的文學與生命的現場,我以為霧中帶路則是早已內建在他的寫作,以此成為行文佈局的特殊模式,他正在廓清文史的重重迷霧,並且毫無畏懼的在霧中探路。〈臺北城南:我的跨時空旅行〉、〈苑裡小鎮的時光穿越劇〉是為顯例,細讀〈阿罩霧出發〉這篇文章,不也寫到國中生廖振富,帶領班上十多位同學單車遠征霧峰。阿貝一點都不老派,他從小就是這麼浪漫。
廖振富教授是我寫作路上的貴人,過去幾年,我時常參加他所策劃的講座活動,無論他人在中興大學、臺灣文學館,乃至退休之後,我永遠是廖教授的口袋名單。這是我的福氣。故鄉就在臺南的我,二○一八年,廖振富卸下臺灣文學館的職務之後,我們相約要到靠山的大內。這次換我帶路,引領他走入我的文學世界,可是沒有地圖,少許的文字紀錄,其實就是我的書,奇怪的是我們都不害怕。讀完《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使我確認這份無所畏懼的熱情從何而來。文學還可以是什麼呢?文學可以是一種憨膽。
自序
文青魂,一點也不老
這是我「用情至深」的一本書,收錄近年所寫的通俗文章數十篇,清晰呈現個人的生命經驗與學思歷程,乃至多年來鑽研臺灣文學的終極關懷。
談本書緣起之前,必須先聲明:這個讓我害羞臉紅的書名「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並非出自作者構想,而是編輯邱芊樺小姐的主意。起先,我想到的都是正經八百,又LKK的書名:《斯土斯民,吾情所鍾》啦、《聽,土地說故事》啦、《臺灣文學自由行》啦,不料迭遭委婉打槍。後來又自以為靈光乍現想出:《臺灣文學純情夢》,她仍然覺得太老派。
我道:「這種年紀,還自稱文青,會被笑啦!」她回:「文青是一種態度,一種心境,無關年齡。老師的熱血,骨子裡始終充滿文青魂。」至於「老派」,最容易聯想到的是李維菁《老派約會之必要》,意味著一種違反時尚、對舊有價值的堅持,即使不合時宜,也在所不惜。經過她反覆闡述,猛灌迷湯,並力勸要相信年輕女生的直覺,LKK終於被她說服了,只是心中仍不免忐忑。當我轉告太座這個書名提議時,她竟然連聲叫好,還說:「我也是年輕女生!」
以前我出版的書多屬研究性質,學術氣息濃厚,與一般讀者距離較遠。二○一六年《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一書,嘗試以感性的筆調、說故事的手法,介紹臺灣近代人物的生命故事。二○一七年《以文學發聲:走過時代轉折的臺灣前輩文人》,對筆下的臺灣前輩人物,投入更多感情,不過仍屬學術專書,且主題嚴肅,我猜想除了專業讀者,真正有耐心細讀者應該無多。
多年來,從事臺灣文學研究、教學之餘,常感個人的學術專業與社會對話太少,即使我們做了非常多的研究,也指導學生完成大量的學位論文,但一般人多半不知道臺灣文學是什麼?有什麼價值?意義何在?而在大學任教,整體環境又被高度功利化的趨勢引導,逐漸走向岔路。鑒於社會對臺灣在地文化的極度陌生,我迫切想將多年吸取的文史養分,以易懂好讀的文字、軟性的筆調介紹給臺灣社會,讓大家認識土地的美好。若有相關時事發生,我也偶而在媒體發表回應短文,藉以推廣在地文史知識。書中不少文章,大抵是在這樣的因緣下寫成,朝向「以文學發聲,與社會對話」的目標邁進。
本書分為四輯,分述如下:第一輯「從阿罩霧出發」,一個出生在五○年代末期的臺灣庄腳囝仔,如何立志當國文老師,其後轉身成為臺灣文學教授、又有幸短暫歷練文化行政工作,關於我的土地愛戀、生命追尋,乃至與各種因緣的交會,匯聚碰撞出時代變遷的點點微光。文章也描述了家鄉、父母、師友在我生命中的重要位置,乃至如何獲得因共同文化關懷而結緣的前輩深切的期許,從一本珍貴書籍的善緣,見證讓人悠然神馳、跨越種族與階級藩籬的人物故事。
第二輯「你可能不知道」,從高度威權走向民主開放的臺灣,長期對在地歷史文化的認知匱乏,資本化社會的短視近利,生命如無根浮萍。我輩生活在喧囂的當代,對先人走過血淚斑斑的旅程,往往一無所知。藉由:溫家寶與林朝崧、柯文哲與連橫家族、林獻堂何以晚年留日不歸、陳澄波與朱點人、乃至蔣渭水與中村櫻溪所牽動的高中課綱爭議等時事話題,我試圖撥開層層歷史迷霧,邀請大家共同思索臺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三輯「七百天的美好」,頭尾兩篇,整體鳥瞰臺文館的定位、記錄個人工作經驗,並駁斥媒體關於我「被辭職」的謠言。中間敝帚自珍地收錄了八篇為《臺灣文學館通訊》而寫的短文,以及因應「自自冉冉」事件爭議、賴和音樂節而衍生的文章,透過這些切片,保留我在臺南將近兩年的工作點滴與心境轉折。這不只是個人生命史的寫真,也是我對臺灣文學透過體制化的行政組織運作,「究竟在做什麼?功能與得失如何?」此一問題的體驗報告。
第四輯「聽,土地說故事」,由於我出生成長於臺中,多年來的研究也以中部的文學、歷史與文化為軸心,層層向外推展。本輯收錄的文章,多半集中在中部地區的文學、歷史事件與人物故事,地域空間涵蓋臺中舊城區、霧峰、清水、苑裡等地,涉及人物與事件,則從日治以迄當代的作家或傳奇人物,包括臺灣文化協會、中央書局、治警事件、蔡惠如與廖添丁、霧峰林家萊園的歷史風華、故宮博物院在北溝,並往下探索當代作家葉榮鐘、齊邦媛和年輕世代的賴鈺婷、楊富閔等人的文學地圖,彰顯土地與文學之間的綣綣深情。
本書收錄的文章,寫作機緣不一,但背後有我一貫的思考脈絡,也能充分展現我的浪漫特質。另外,我也要很「老派」的特別感謝《文訊》總編輯封德屏、《聯合報》副刊主編宇文正、《鹽分地帶文學》主編路寒袖、《幼獅文藝》主編馬翊航等人的邀稿,或提供發表機會,直接或間接促成本書的問世。
當然,我最深深感謝的人,是催生本書最重要的幕後推手:玉山社魏淑貞總編輯,以及本書編輯邱芊樺小姐。由於魏總編的賞識厚愛,連續幫我出版兩本書,使我得以走出學院高牆,有機會透過文字與社會大眾對話,而這也是我近年維持勤奮筆耕的主要動力。至於芊樺的高度耐心與創意,從書名到內容都提供非常多專業意見,並與我反覆討論,也點醒我的思考盲點。
而為本書寫推薦序的兩位不同世代作家:劉克襄、楊富閔,都與我有密切的互動,氣息相感。他們在忙碌中抽空執筆,為我壯聲色,閱讀他們的推薦文字,雖覺於心有愧,卻又有「深得我心」的知音之樂,讓我真切感受那顆內在「文青魂」砰砰躍動,真的,一點也不老。
二○二○年四月二十一日,疫情方殷之際,寫於鳥聲啁啾的臺中家園
本書收錄「從阿罩霧出發」、「你可能不知道」、「七百天的美好」、「聽 ,土地說故事」四輯,這些文章紀錄了他求學、任教、擔任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等不同的人生階段,以及與文學為伍的歷程。讓人更加認識廖振富這位老派文青,並且深刻體驗到他熱切的浪漫之情。
本書特色
◎老派是不急著追逐潮流、對舊有價值擇善固執,在中部人文薈萃中成長的廖振富,對於臺灣文學有著終如一的熱情與追求。
◎文學是對當代社會的反映,透過文字帶給讀者感動或啟發。他在自己的研究和書寫中,不斷重返生命與文學的現場,梳理臺灣文學對自己的意義,以及臺灣文學史的脈絡與路徑。
◎任教於臺灣文學系所,擔任過臺灣文學館館長的他,對於推廣臺灣文學國文課綱與選文爭議、「自自冉冉」春聯等事件,都不吝惜為文發聲,只因他堅持文學要與社會有所對話。
◎作家劉克襄、楊富閔專文推薦,邀請各位讀者一同踏上這段臺灣文學之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廖振富
1959年生於臺中霧峰,1977年畢業於臺中一中,1981年畢業於臺灣師大國文系,1996年臺灣師大文學博士,研究主題包括臺灣古典文學、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臺灣現代文學。
先後任教於嘉義師專、臺中科技大學、臺灣師大、中興大學。曾任中興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現任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兼任特聘教授。著有《臺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晩清到二二八》、《櫟社研究新論》、《新修霧峰鄉志.文化教育篇》、《蔡惠如資料彙編與研究》、《林癡仙集》、《林幼春集》、《在臺日人漢詩文集》、《時代見證與文化觀照:莊垂勝、林莊生父子收藏書信選》、《臺中文學史》(與楊翠合著)、《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以文學發聲:走過時代轉折的臺灣前輩文人》等書。
目錄
推薦序‧在路上,不時交會 劉克襄
推薦序‧霧中帶路 楊富閔
自序‧文青魂,一點也不老
從阿罩霧出發
我的書房演變史
臺北城南:我的跨時空旅行
在時代的浪潮下:臺灣師大、莊老師與我
我生去住本悠悠
善的循環,永不止息
一本線裝書的時空旅行
斯土斯民,吾情所鍾
談溫家寶引臺灣文學對臺懷柔統戰
誰是漢奸?
獻堂,你為什麼不回來?
林獻堂晚年的寂寞與深悲
連橫為何被櫟社開除?
再談連橫,兼及如何讀〈臺灣通史序〉
三談連橫:讀朱宥勳批判連家文章的聯想
兩個被槍斃的臺灣文藝菁英:陳澄波與朱點人
高中文言選文調整,是「浩劫」嗎?
蔣渭水、中村櫻溪與國文課綱爭議
蔣渭水與蘇東坡對話
讓孩子讀讀臺灣詩吧!
臺灣文學館與我
勇於承擔,為所當為
站穩腳步,昂首前行
眾志成城,文學長青
遊走四方,文學先行
文學,高不可攀嗎?
豐收的季節
臺灣文學的春光
長夏漫漫
自由花蕊正萌芽
「自自冉冉」知多少?
我就是我,不需要「被辭職」
苑裡小鎮的時光穿越劇
舊文人,新視野
聽,土地說故事
知識啟蒙,文化深耕:中央書局的歷史回顧
兩個清水來的「抗日英雄」:蔡惠如與廖添丁
大歷史與小歷史
滄桑如夢憶群英
葉榮鐘的臺中文化足跡
汗與淚交織的心靈故鄉:齊邦媛的臺中深情記憶
出走與回歸:賴鈺婷、楊富閔的地方書寫
萊園、默園、莊嚴
霧峰、和美、北溝
江山人文 如此多嬌
東京、渥太華、臺北
兩地情 家鄉思
(翻讀廖振富《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感想其一)
序
推薦序
在路上,不時交會
作家 劉克襄
振富小我二歲,都是中部農村長大的孩子。父母輩為了謀得更好的生活環境,早在我們孩提時期,各自從臺中外圍的鄉村搬進了市區。
他老家原在霧峰北勢村,國中時隨家人遷居到忠信市場,此後父母以擺攤為生。我則出生於烏日九張犁,及就學之齡,父母先寄宿大同國小,再落腳於第五市場不遠的公館。兩地不遠,分別位於柳川兩岸。那時我和童伴常騎單車越過柳川,在振富就讀的崇倫國中打球、釣魚,甚而溜到筏子溪玩。振富也曾帶領同學騎鐵馬,回到霧峰、草屯一帶長程野遊。
乍看這樣的家族遷移和生活動線,彼此間彷彿無啥關係。但成長的軌跡,悄然有了一些交集和重疊。
等我們先後進入臺中一中,應該是受到校園師生的藝文薰陶吧,都微妙地受過啟蒙。爾後,各奔臺北就學,個人對讀書的面向,乃至創作的樂趣,似乎也在此時有了清楚的眉目。
如是在臺中盆地長大,在同所高中接受文學的養成,我們彷彿同一處果園栽培出來的物種,雖說品項有些不同,但吸收的養份應該是近似的。只是欠缺結識的緣份,直到不惑之年。
儘管相見略晚,我們在同一家園成長的經驗,早已豐厚地形塑成某一雷同的生活價值。因而彼此見面,不過須臾交談,便像老友般熟稔了。
至少對我來說,日後陸續有機會翻讀振富緬懷年少及長的文章,還有表達在地文化和臺灣文學的關懷時,都有著濃郁的親切感。我因而相信,站在同塊土地,看待各種社會變遷,應該也有著相近的意識,以及關心臺灣未來的位置。
有此成長緣份,再以文會友,這等人生風景何等美麗。等到熟識了,切磋自是愈加頻繁,因而日後再接觸其鑽研的相關文學史料,共鳴更為強烈。我們未成黨結社,卻不知不覺有一奇妙的隱性連結,必然也使然地劃出一個以臺中盆地為核心,但關懷超越家園的文化地圖。
除了這種難以量化的生活和知識養成,振富的散文還有夾敘夾議的特質,我常讀得津然有味,想借序表述。
由於長時浸淫於早年臺灣文學的發展,他慣常以在地人文歷史引經論典,呼應當代文學,或者以現今的文化運動,遙映某一過往經驗。再加上成長環境的潛移默化,其文氣自有一渾然天成,帶出意想不到饒富興味的人文底蘊。我輩書寫者甚少有此能耐,縱使述及臺灣相關文史,似乎也難以像他走文行筆的理所當然。
順手舉一例,譬如提到二二八事變後,中央書局發起人莊垂勝對世事意興闌珊,避居霧峰萬斗六山,最後抑鬱而終。他藉此中部重要文化人物的餘生,對照自己的家園,爾後又有精闢論述,追溯日人岸田秋彥、小說家朱點人與他的深刻情誼。
別人引用此段文獻總難窺得全貌,但振富是文史專家,不僅有一觀望來龍去脈的高度,還能旁敲昔時藝文活動,提點各種可能。再加上,書寫的是故鄉近事,如此日常又幾乎被遺忘的稗官野史,被其娓娓敘述時,其實已挑出一段感人故事的線頭。
這樣引史為要的開端,以及滿懷土地鄉愁的情感,也不只一回撼動了我。光是此文撞出的花火,自己便有不少豁然開啟的新視角。一邊翻讀,還興致勃勃地展開過往地圖,尋著萬斗六山的位置,從霧峰劃了一條行旅之路,往東北連結到桐林、黃竹坑和九九峰一帶。我多麼想以自己最愛的踏查,再次尋訪這些振富行文裡提及的,文化人士在中部活動的足跡。從他們度過的抑鬱年代,思索更深層的土地經驗。
相對地,當我發表地方文史相關的散文,乃至一些臉書的踏查心得,振富也定時追蹤,熱心提供廣博的專業見地。他的關心也不只囿於中部地區。早些年我發表臺北寶藏巖的文章,記述清末至日治時期的新店溪旅遊,承蒙其斧正,方能修正文史考證的謬誤。
振富會積極不悔地投入早年臺灣文學研究,焠鍊出獨特的史學行文。最重要的轉折點當在博士班,爬梳文獻報告的議題裡,遇見了櫟社。
此一日治時代的古典詩社,由霧峰林家林朝崧、林幼春、林獻堂等人主導,結合中部各地傑出詩人。他們發表的詩文,出現諸多中部地方風土,恰恰是我輩從小熟悉的家園。
但這些先輩的生平和作品,在戰後繼續縮萎於歷史暗角,始終欠缺有心人士,打破政治和文化隔閡的既有藩籬。振富無疑是當今最認真扣問這段歷史,不斷梳出精彩理路的學者。
一邊研究,振富也深感自己過去對母土的無知。當我們埋首於個人創作,不知文學歷史長河流奔向何方時,他早以自身的治學和成長經驗,俱備了綜觀全局的治學能力。
從清朝以迄日治時代文學創作者的豐饒成績,乃至日人的漢文學,振富拿捏得比任何人都清晰。以此臺灣文學史為基底,他對臺灣文學過往的脈絡發展,展現了當代文學不易溯及的高度,並常以此恢宏史觀,呼應當代臺灣文學。
攤開目次,四個章節展現的書寫內容,究其細節背後的撰述精神,無不可用此一規範衡量。而這些他長年積極追溯、宣揚的,無疑是臺灣文學命脈的重要軸承,更是認識臺中地方文化的核心價值。
返觀自照,又何嘗不是我目前在家園行腳時的快樂。我們朝同一個目標,回到家園,努力探索在地文化。他有豐富的治學能力,搭配嚴謹精湛地爬梳。我尾隨其後,大步以腳力忖度另一個可能。
這樣孜孜於早年文史人物的事蹟,重視其行文處事,無非想在不同面向,呼喚讀者參與一段文化脈絡。如是讓文學更有深度與社會對話,與土地連結,我們都視為必須回顧的使命。
振富的工作不是考證,而是從過去發現,創造更好,值得珍惜的文史內涵。那也是我在往前的路上,再怎麼轉彎或迷路,仍會不時遇見這位鄉親的原因。
霧中帶路
作家 楊富閔
《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是廖振富教授的最新文集,能替這本新書撰寫書序實是我的榮幸。我手上的文稿是排版後的電子檔,放在平板,逐頁翻讀,可以清楚感受到這是份骨架穩健、思路清晰的書稿。
全書共分四輯,開場的「從阿罩霧出發」尤其大器鮮明、精準定位,原生故鄉即在阿罩霧的廖振富教授,博士論文《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亦是從阿罩霧出發。阿罩霧作為廖振富治學、教書與寫作的一個念茲在茲的關鍵現場,我以為從上一本《以文學發聲:走過時代轉折的臺灣前輩文人》再到這本《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它已漸次匯聚而成一個體系更為龐大,視野更為深遠的文學認識論。老派文青正在重新探問何謂文學,思考文學在二十一世紀的當前此刻,我們能夠做些什麼。
事實上,研究領域出入古典與現代,長期關切文獻史料的蒐整研析,這些作品尤能展現學者文人廖振富編織史料、詮釋史料的說故事技巧。〈我的書房演變史〉得以照見廖振富的學思歷程;〈一本線裝書的跨時空旅行〉是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而輯四多篇以臺中輻輳而出的地誌書寫,諸如〈兩個清水來的「抗日英雄」〉、〈葉榮鐘的臺中文化足跡〉,交織豐碩的史識與獨到的見解,這些文章讀來若是不掉書袋,作品中鮮明的自我形貌其實扮演最為關鍵的因素。輯二收錄多篇廖教授的快筆、短寫與直言,這些社論文字與臉書發文,全是從他長年耕耘的文史沃土抽芽長出,文字地表之下卻有著他盤根錯節的思想塊莖。每篇文章都能拿到教學現場與莘莘學子再對話。這些文章的意義就在對話。輯三文字多篇則為《臺灣文學館通訊》而寫的「館長的話」,看似公務性質的文字,廖振富寫來反倒流洩抒情質地。我想熟悉臺灣文獻史料的廖振富,一定明白「卷頭語」、「發刊詞」之於研究的重要性,他將這些文字收錄書中,除了珍視這段寶貴的臺南經驗,也凸顯文學與史料兩造邊界的碰撞過程。
夜讀這本文稿之際,廖振富教授的形象散見各處,我所認識的廖教授本身就是絕佳的說故事的人,這個阿貝真正有夠親切,若想規畫中部文學行旅,找廖振富就對了。而阿罩霧若是他不停重返的文學與生命的現場,我以為霧中帶路則是早已內建在他的寫作,以此成為行文佈局的特殊模式,他正在廓清文史的重重迷霧,並且毫無畏懼的在霧中探路。〈臺北城南:我的跨時空旅行〉、〈苑裡小鎮的時光穿越劇〉是為顯例,細讀〈阿罩霧出發〉這篇文章,不也寫到國中生廖振富,帶領班上十多位同學單車遠征霧峰。阿貝一點都不老派,他從小就是這麼浪漫。
廖振富教授是我寫作路上的貴人,過去幾年,我時常參加他所策劃的講座活動,無論他人在中興大學、臺灣文學館,乃至退休之後,我永遠是廖教授的口袋名單。這是我的福氣。故鄉就在臺南的我,二○一八年,廖振富卸下臺灣文學館的職務之後,我們相約要到靠山的大內。這次換我帶路,引領他走入我的文學世界,可是沒有地圖,少許的文字紀錄,其實就是我的書,奇怪的是我們都不害怕。讀完《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使我確認這份無所畏懼的熱情從何而來。文學還可以是什麼呢?文學可以是一種憨膽。
自序
文青魂,一點也不老
這是我「用情至深」的一本書,收錄近年所寫的通俗文章數十篇,清晰呈現個人的生命經驗與學思歷程,乃至多年來鑽研臺灣文學的終極關懷。
談本書緣起之前,必須先聲明:這個讓我害羞臉紅的書名「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並非出自作者構想,而是編輯邱芊樺小姐的主意。起先,我想到的都是正經八百,又LKK的書名:《斯土斯民,吾情所鍾》啦、《聽,土地說故事》啦、《臺灣文學自由行》啦,不料迭遭委婉打槍。後來又自以為靈光乍現想出:《臺灣文學純情夢》,她仍然覺得太老派。
我道:「這種年紀,還自稱文青,會被笑啦!」她回:「文青是一種態度,一種心境,無關年齡。老師的熱血,骨子裡始終充滿文青魂。」至於「老派」,最容易聯想到的是李維菁《老派約會之必要》,意味著一種違反時尚、對舊有價值的堅持,即使不合時宜,也在所不惜。經過她反覆闡述,猛灌迷湯,並力勸要相信年輕女生的直覺,LKK終於被她說服了,只是心中仍不免忐忑。當我轉告太座這個書名提議時,她竟然連聲叫好,還說:「我也是年輕女生!」
以前我出版的書多屬研究性質,學術氣息濃厚,與一般讀者距離較遠。二○一六年《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一書,嘗試以感性的筆調、說故事的手法,介紹臺灣近代人物的生命故事。二○一七年《以文學發聲:走過時代轉折的臺灣前輩文人》,對筆下的臺灣前輩人物,投入更多感情,不過仍屬學術專書,且主題嚴肅,我猜想除了專業讀者,真正有耐心細讀者應該無多。
多年來,從事臺灣文學研究、教學之餘,常感個人的學術專業與社會對話太少,即使我們做了非常多的研究,也指導學生完成大量的學位論文,但一般人多半不知道臺灣文學是什麼?有什麼價值?意義何在?而在大學任教,整體環境又被高度功利化的趨勢引導,逐漸走向岔路。鑒於社會對臺灣在地文化的極度陌生,我迫切想將多年吸取的文史養分,以易懂好讀的文字、軟性的筆調介紹給臺灣社會,讓大家認識土地的美好。若有相關時事發生,我也偶而在媒體發表回應短文,藉以推廣在地文史知識。書中不少文章,大抵是在這樣的因緣下寫成,朝向「以文學發聲,與社會對話」的目標邁進。
本書分為四輯,分述如下:第一輯「從阿罩霧出發」,一個出生在五○年代末期的臺灣庄腳囝仔,如何立志當國文老師,其後轉身成為臺灣文學教授、又有幸短暫歷練文化行政工作,關於我的土地愛戀、生命追尋,乃至與各種因緣的交會,匯聚碰撞出時代變遷的點點微光。文章也描述了家鄉、父母、師友在我生命中的重要位置,乃至如何獲得因共同文化關懷而結緣的前輩深切的期許,從一本珍貴書籍的善緣,見證讓人悠然神馳、跨越種族與階級藩籬的人物故事。
第二輯「你可能不知道」,從高度威權走向民主開放的臺灣,長期對在地歷史文化的認知匱乏,資本化社會的短視近利,生命如無根浮萍。我輩生活在喧囂的當代,對先人走過血淚斑斑的旅程,往往一無所知。藉由:溫家寶與林朝崧、柯文哲與連橫家族、林獻堂何以晚年留日不歸、陳澄波與朱點人、乃至蔣渭水與中村櫻溪所牽動的高中課綱爭議等時事話題,我試圖撥開層層歷史迷霧,邀請大家共同思索臺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三輯「七百天的美好」,頭尾兩篇,整體鳥瞰臺文館的定位、記錄個人工作經驗,並駁斥媒體關於我「被辭職」的謠言。中間敝帚自珍地收錄了八篇為《臺灣文學館通訊》而寫的短文,以及因應「自自冉冉」事件爭議、賴和音樂節而衍生的文章,透過這些切片,保留我在臺南將近兩年的工作點滴與心境轉折。這不只是個人生命史的寫真,也是我對臺灣文學透過體制化的行政組織運作,「究竟在做什麼?功能與得失如何?」此一問題的體驗報告。
第四輯「聽,土地說故事」,由於我出生成長於臺中,多年來的研究也以中部的文學、歷史與文化為軸心,層層向外推展。本輯收錄的文章,多半集中在中部地區的文學、歷史事件與人物故事,地域空間涵蓋臺中舊城區、霧峰、清水、苑裡等地,涉及人物與事件,則從日治以迄當代的作家或傳奇人物,包括臺灣文化協會、中央書局、治警事件、蔡惠如與廖添丁、霧峰林家萊園的歷史風華、故宮博物院在北溝,並往下探索當代作家葉榮鐘、齊邦媛和年輕世代的賴鈺婷、楊富閔等人的文學地圖,彰顯土地與文學之間的綣綣深情。
本書收錄的文章,寫作機緣不一,但背後有我一貫的思考脈絡,也能充分展現我的浪漫特質。另外,我也要很「老派」的特別感謝《文訊》總編輯封德屏、《聯合報》副刊主編宇文正、《鹽分地帶文學》主編路寒袖、《幼獅文藝》主編馬翊航等人的邀稿,或提供發表機會,直接或間接促成本書的問世。
當然,我最深深感謝的人,是催生本書最重要的幕後推手:玉山社魏淑貞總編輯,以及本書編輯邱芊樺小姐。由於魏總編的賞識厚愛,連續幫我出版兩本書,使我得以走出學院高牆,有機會透過文字與社會大眾對話,而這也是我近年維持勤奮筆耕的主要動力。至於芊樺的高度耐心與創意,從書名到內容都提供非常多專業意見,並與我反覆討論,也點醒我的思考盲點。
而為本書寫推薦序的兩位不同世代作家:劉克襄、楊富閔,都與我有密切的互動,氣息相感。他們在忙碌中抽空執筆,為我壯聲色,閱讀他們的推薦文字,雖覺於心有愧,卻又有「深得我心」的知音之樂,讓我真切感受那顆內在「文青魂」砰砰躍動,真的,一點也不老。
二○二○年四月二十一日,疫情方殷之際,寫於鳥聲啁啾的臺中家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