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9日 星期六

李南衡《台灣外來語:外國來ê台灣話》(玉山社 2020)



內容簡介

「外來語」指的是從其他語言中借來的詞彙,
維生素、西裝、白蘭地、番茄、北漂、釘子戶……
這些常見的外來語,讓我們的生活詞彙更加豐富,
也見證了台灣社會與歷史的變化。
 
  隨著人們生活的變化,語言也會逐漸成長,發展出各種的詞彙,其中外來語就是相當重要的養分。
 
  作者李南衡將他長期收集的台灣外來語,依據傳入的時間進行分類,並且整理了這些詞語入台灣語言系統的過程和常見的用法。在地語言吸納外來語的過程,也紀錄了本地社會、文化的發展。在他筆下,這些外來語的故事,彷彿變成一則則的歷史小記,記錄下台灣人喝咖啡、穿牛仔褲、吃便當的生活樣貌。
 
  這不僅是一本認識台灣外來語的入門書,更是回顧台灣歷史的新路徑。
 
本書特色
 
  ◎ 從荷蘭、西班牙、清國、日本到現在,這些匯聚在台灣的外國語言和文化,為台灣本地的語言帶來了新的養分。
 
  ◎ 便當、自轉車、人蛇、八卦…這些台灣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詞語,其實都是來自其他語言的外來語,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它們也在台灣社會長出了新的樣貌,成為台灣語言的一份子。
 
  ◎ 本書收錄不同時期傳入台灣的外來語,作者不僅分析了這些詞語的意義、發音、結構,也詳細記錄了它們在台灣社會定著的過程。
 
  ◎ 在這些紀錄裡,讀者除了能夠看到語言的發展過程,更能看到台灣人生活的歷史與變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南衡
 
  1940年生於台灣桃園,東海大學社會系、台灣師範大學台文所畢業。曾在廣告公司擔任創意主任、兒童雜誌主編、信誼基金出版社社長、化工公司秘書,目前已退休,現為綠色和平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
 
  曾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五冊、著作十數本、翻譯六本,在各報紙雜誌撰寫專欄,在報紙上以台文寫時事評論的第一人。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台灣外來語
第二章 古早味的台灣外來語
第三章 日本殖民時期傳來的台灣外來語
第1節 日本漢字標示的日本外來語
第2節 假名(仮名)標示的日本外來語
第3節 漢字日本語變成的台灣外來語
第四章 戰後從日本來的台灣外來語
第五章 戰後從香港來的台灣外來語
第六章 戰後從中國來的台灣外來語
第七章 戰後從歐美來的台灣外來語
第八章 長相不一樣的台灣外來語
第1節 英文加數字的台灣外來語
第2節 英文加漢字的台灣外來語
第3節 英文首字母縮拼詞的台灣外來語
第九章 變了形的台灣外來語
第十章 漸被遺忘的台灣外來語
第十一章 台灣外來語未來的趨勢
附錄1 「台語」≠「閩南語」―從雙方的外來語來看
附錄2 引得
參考書目

前言
 
  2018年8月20日,我因大腸癌在台北馬偕醫院開刀,住院19天。住院期間一直在想,如果這一刀開下去有個意外,我就這樣走了,會有遺憾。說起來有點莫名其妙的遺憾是,我搜集整理了好多年有關台灣外來語的資料,就這樣報廢了,我的孩子對這個主題沒有興趣。開完刀就一直想著出了院一定要認真把它整理好。出院後第一個禮拜就去電台主持節目。第二個禮拜,「玉山社」總編輯魏淑貞小姐到電台來看我,還帶來一些補給營養的食品。我跟她談起我在醫院的想法,她馬上說,您好好整理,我們玉山社來出版。給我打了一劑強心針。我當然很興奮,從此每天一大早起床就開始工作,但還是會隨時想起她的提醒:小心不要累壞了身體。
 
  說起「外來語」,我一直有興趣。當年主編《新書月刊》的周浩正兄邀我寫稿,我就在上面發表了一陣子,因雜誌停刊而停筆。而後《聯合報》「繽紛版」前後任主編王婷芬小姐和馮曼倫小姐邀我繼續寫,寫了一陣子,《聯經出版公司》薛興國兄說算算稿子可以出一本書了,於是就在1989年(民國78年)年出版了《外來語》這本書。
 
  2005年我晚了40年、65歲考進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語言及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寫《台灣小說中的外來語演變―以賴和及王禎和的作品作例》,請鄭良偉教授當我的指導教授。論文口試完了之後,鄭教授很認真的告訴我:「你應該好好寫一本台灣的外來語。因為你一直對外來語有興趣,你也搜集很多資料。這樣一本書,除了你以外,沒有人可能寫。因為台灣的外來語比較特別,你會華語、日語、英語以及台灣白話字,很少人有你這樣的條件。我等著你寫出『台灣的外來語』這本書。」這是引發我想寫這本書最早的動力來源。
 
  說起台灣白話字(羅馬字)真的很感慨。記得1980年代中期,當時還不認識的鄭良偉教授,經常在《自立晚報》刊登以「漢羅台文」翻譯我以華文寫的文章,打聽之下才知道他是遠在「夏威夷大學」的語言學教授,打聽出他的通訊地址才和他聯繫。1995年底他寫信告訴我,陸續在《自立晚報》發表翻譯我的文章,即將由台北「旺文社」出版,要我和出版社連絡,幫忙作最後一次的校對。一面校對一面臉上冒汗,除了鄭教授以外,這本書還有一位譯了幾篇的譯者吳秀麗小姐。我生在台灣、長在台灣,用華文寫出的文章,還得假手他人譯成「台文」。大約在1999年有一次鄭良偉教授回來台灣碰面時,他問我為什麼不用「台文」寫文章,一定比別人翻譯的更生動。我回答說我不會羅馬字。我高中時是在浸信會受洗的,後來考進東海大學作禮拜都是用華語的,所以沒有機會學台灣羅馬字。他說:為什麼不學?問得我啞口無言,對呀,為什麼不學?於是先去買了一本鄭良偉教授編著、台灣學生書局出版的《台灣福建話的語音結構及標音法》,2000年1月還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樓下書店買了一本《白話字基礎教材》,認真學習閱讀、唸、寫。大概三個月後我就開始用電腦寫「台文」了。真的要感謝鄭教授的鼓勵。
 
  這本書寫完之後,發現「台灣的外來語」跟別國的外來語很大的不同點,是「台灣的外來語」有多種發音,有台語、華語、日語、英語、粵語(廣東話)、印尼語,甚至還有華英混合發音的。所以我不是用文字(華文、日文或英文)來標示外來語,而是以發音來標示。這和台灣甚至各國外來語的書是不一樣的。
 
  這本書之所以能出版,當然要感謝「玉山社」的總編輯魏淑貞小姐,要不是她不停地鼓勵及催稿,不知道那年那月才能寫成。在寫稿當中,好朋友沈晟醫師和夫人楊如娃幫忙校訂文稿,減少了一些錯誤,特此致謝。
 
李南衡 敬識
2020年5月4日於台北



這種語言,借了不必還:《台灣外來語》選摘(1)
李南衡 
2020-09-19 05:10




外來語是「借詞」,向別的語言借來使用的,但不像金錢或物品那樣,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即使有心要還也還不成了。(資料照,取自Unsplash)



要問「什麼是台灣的外來語?」之前,應該先說「什麼是外來語?」


英國語言學家David Crystal(1941-)說:「借詞“loan word”是指一種語言或是方言,從另一種語言或方言借來使用的語言單位。」他所說的「借詞」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外來語」。



紐西蘭語言學家Jack C Richards(1943-)說:「借詞“borrowing”是指從一種語言拿來用在另一種語言的詞或片語。」

日本語言學家荒川惣兵衛(1898-1995)在他編著的《日本外來語大辭典》前言說:「這本辭典所講的外來語,是指已經『國語化』“nationalization”了,加上已經有「大眾化」,也就是已「通俗化」“popularization”的話語。他的意思好像是說,已融入了日本語裡頭,而且已經通俗化被大家所接受的,才算是外來語。

英國語言學家David Crystal認為,「借詞“loan word”是指一種語言或是方言,從另一種語言或方言借來使用的語言單位。」也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外來語」。(示意圖,取自pixabay)


雖然說外來語是「借詞」,向別的語言借來使用的,但不像金錢或物品那樣,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外來語這個「借詞」是借了不還的,即使有心要還也還不成了,因為借來使用之後,往往會被截頭去尾、或走了音變了調,連「原主」也認不得了,怎麼還呢?這可是「外來語」的一大特色。



什麼是台灣的外來語?我個人認為,借用外國語言使用久了之後,已經成為台語的一部分,甚至很多台灣人根本不知道「它」是一句「外來語」。比方說,馬偕牧師有一年回加拿大募款再回來台灣時,帶來許多東西給他的學生,其中有一樣東西讓學生拿去種,長大結成一條一條的東西,馬偕牧師教學生如何煮來吃。學生吃了很喜歡,遂問馬偕牧師這是什麼?馬偕牧師回答說:“bean.”學生們大聲說:「哦,原來是『敏豆』!」台灣大部分的人都叫它「四季豆」,而少數叫它「敏豆」的人,更是只有少數人知道它是一句外來語。

什麼是「台灣的外來語」?我給出最簡單明瞭的說法是:外國來的台灣話。


台灣的外來語為什麼會特別多?而且這麼多樣化?這可以由歷史因素和地理的因素來看。



作者認為,借用外國語言使用久了之後,已經成為台語的一部分,甚至很多台灣人根本不知道「它」是一句「外來語」。圖為四季豆。(圖/Tomoaki INABA@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ist4u/5592138208/in
1.歷史因素

三百多年來,台灣歷經了多個外國的殖民統治,每次都會留下或多或少的外來語。

荷蘭統治(1624-61)在台灣中南部統治了38年、北部十幾年。

西班牙統治(1626-42)在台灣北部統治了17年,而後被荷蘭人趕走。

鄭成功統治(1661-83)在台灣中南部統治了23年。

大清帝國(1683-1895)統治全台212年,大部分山地除外。

日本帝國(1895-1945)統治全台50年,少部分山地除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國民黨政府(1945-)統治全台。

加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接受英美等西方文化的影響,很多外國話已經變成了台灣話的一部分。20世紀末期,電腦普及,網路發達,世界各地的文化語言如潮水般湧進來,使得台灣的外來語變得更多、更精彩。

正如美國語言學家Leonard Bloomfield(1887-1949)說的“Repeated domination may swamp a language with loan word.”(一再被外族統治的,它語言中的外來語可能會非常多。)他說的不正是台灣嗎?世界有那個國家,300多年來歷經這麼多的風霜?

三百多年來,台灣歷經了多個外國的殖民統治,每次都會留下或多或少的外來語。圖為荷蘭統治台灣時期所繪製的《大員港市鳥瞰圖》。(取自維基百科)
2.地理因素

台灣是一個海島國家,海島國家或是沿海地區,在文化上有幾大特色:

居民具有冒險犯難的精神,勇於向外發展的性格。

適應各種逆境能力超強,容易接納及吸收外來的文化。

特別是15至17世紀的所謂「大航海時代」,比大陸的內地更早、更多機會和不同的外國人接觸與來往。

台灣外來語的一大特色是多樣性,它的發音也是多樣化。

台灣外來語有台語發音、日語發音、華語發音、英語發音、粵語(廣東話)發音,有時候還出現英華語兩種語言合一的發音,像「卡拉OK」,「X光」,也有像「咖啡」“ka-pi” 的發音竟然是世界獨一無二的。

我在「附錄2」,特別列出了台灣外來語發音(依發音abcd順序)及台灣華語表,供讀者方便查閱。在每一個台灣外來語發音後面都有( ),用來註明是那種語言的發音。如果在台灣一個外來語有台語和華語兩種發音,我就選用以台語為主的發音,註明(台),這本書以台語發音優先。然後列出該詞的台灣華語表,方便讀者瞭解它的意思。

台語發音,我用的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一百多年來使用的白話字(羅馬字拚音),華語發音則以中國的「漢語拚音」標示。

漢字如以台語發音的,用「楷書體」印出。(相關報導:從文化到杯子蛋糕:《美國多元假象》選摘(2)|更多文章)

台灣外來語:外國來ê台灣話》書封。(玉山社)

*作者李南衡曾任信誼基金出版社社長、化工公司秘書,目前已退休,現為綠色和平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本文選自作者新著《台灣外來語:外國來ê台灣話》(玉山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