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 星期六

2022/2023 文學備忘錄 (自由副刊) 鬼地方

 

2022文學備忘錄
圖/阿尼默
一月
■17日,學者張良澤倡導設立「台灣文學國家園區」,提議設址台南市麻豆總爺糖廠,期盼藉由政府力量完整保存台灣文學史料。
■21日,台文館推出《周定山全集》。周定山(1898-1975)為鹿港文人,跨越新舊文學的代表作家。
二月
■22日,目宿媒體「他們在島嶼寫作」發布第三系列,舉辦聯合發表會,五部紀錄片包括朱西甯、劉慕沙《願未央》,朱天文、朱天心《我記得》,吳晟《他還年輕》,楊澤《新寶島曼波》,以及去年提前上映的七等生《削瘦的靈魂》。
三月
■5日至6月9日,台北文學季展開。包括「運轉日常.城市朝聖」講座、「讓閱讀成為日常」好書展、「文學療癒場」特展、「普魯斯特╳安哲羅普洛斯」影展。「國際華文作家」為香港作家陳冠中。
■12日,「梁實秋文學大師獎」頒獎:楊渡《未燒書》獲散文大師首獎,馬耀民《北海鯨夢》獲翻譯大師獎首獎。
■15日,台文筆會、台灣羅馬字協會號召多位台文作家聲援烏克蘭,以台語、俄語、英語及越南語等四種語言,呼籲俄羅斯立即停止對烏克蘭的侵略行為。
■17日,國家圖書館發布最新統計:110年圖書ISBN申請統計,新書(含電子書)出版數為5萬7710種,出版量站上台灣ISBN制度實施以來最高點。其中最高為「語言/文學」類圖書,有1萬2718種。
■18日,因烏俄戰爭,村上春樹於廣播節目「村上 RADIO 特別版」,挑選十一首與戰爭有關的歌曲,透過歌曲背景介紹與歌詞翻譯,傳達反戰立場。
■31日,中央書局「文學裡的味道:作家料理」推出第二季,蔣勳、蔡珠兒、裴偉、陳綺貞上菜。第三季自9月8日至12月底,葉怡蘭、王浩一、劉克襄上菜。
四月
■1日,第一本「當代台灣作家日本紀遊散文選」《我的日本》中文版問世。該書日譯版2018年底由白水社出版,白水紀子、山口守翻譯。收錄吳明益、舒國治、黃麗群、言叔夏等18位台灣作家的散文。
■1日,「英國國家詩歌比賽」(National Poetry Competition)由來自香港、就讀劍橋大學的十九歲學生葉晉瑋(Eric Yip)獲獎,詩作〈擦音〉(Fricatives)透過語言狀寫此際香港人離散處境,觸及殖民、國族與性別議題。
■4日,台文館拜訪現年九十六歲台灣作家李錦上,取得其歷年的日本俳句、短歌、川柳及自由詩等手稿加以收藏、研究。
■8日,台文館自2011年至2019年編纂《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20冊,為使資料查找便捷,建置「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收存系統」網站,已將賴和、吳濁流等22位資料上線。
■13日,高市客委會舉辦「向鍾理和、鍾鐵民父子致敬」系列活動,《文學音樂劇場:笠山之歌》以鍾理和、鍾鐵民文選為創作發想,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登場。
■19日,第15屆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甘耀明《成為真正的人》,伊格言《零度分離》,陳雪《親愛的共犯》。「非小說獎」小高潮色計事務所《動物腥球圖鑑》,陳德政《神在的地方》,劉致昕《真相製造》。「編輯獎」胡淑雯《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
■23日,文化部「2022年走讀台灣」活動,融合台語、台灣原住民族語、馬祖語及台灣手語,辦理音樂會、市集、書展、實境戲劇、歌謠導聆。
■23日,史博館「記憶中的畫格世界:漫畫在台灣」特展,分「百年前開始看漫畫」、「在租書攤遇到武林高手」、「從漫畫看世界」、「我們一起看的漫畫雜誌」、「漫遊數位宇宙」等。
■28日,長期關注日治時期台灣常民生活、將「學術研究公眾化」的作家陳柔縉(1964-2021),去年車禍辭世。台大舉辦「從報刊冊頁開出玫瑰――台灣歷史故事作家陳柔縉紀念展」,並有兩場座談。
五月
■7日,人類學家胡台麗(1950-2022)病逝。《蘭嶼觀點》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文字著作《媳婦入門》、《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等。
■9日,文化銀行創辦人陳慕天、朱宥勳等人發起的《MINTVERSE 第二宇宙辭典》創作計畫啟動,NFT全名「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透過區塊鏈公開透明、不可竄改的特性,使數位資產保有個人所有權紀錄。10日,台文館亦參與此計畫,鑄造十個詞彙。
■12日,第41屆行政院文化獎頒獎,文化獎得主王清霜、李敏勇、呂紹嘉。
■14日,長年關注台灣本土文化的「台灣ê店」書店,經營近卅年,面臨存續之際,改與「左轉有書」合作,共同成立「讀派」(Tho̍k-phài)書店。
■24日,企鵝蘭登書屋(Penguin Random House)為《使女的故事》特製防火版,該書作者瑪格麗特.愛特伍親自拿起噴火器噴書,書毫髮無傷,以此抗議書籍審查制度。此書在蘇富比拍賣以13萬美元成交,所得款項捐贈「美國筆會」。
■31日,布克國際獎(International Booker Prize)頒給《沙墓》(Tomb of Sand),由印度作家Geetanjali Shree和該書英語譯者Daisy Rockwell平分5萬英鎊獎金。
六月
■2日至7日,睽違兩年,「第30屆台北國際書展」開展。主題國為法國,參展國共31國、國內外參展出版社364家,來自世界各國的國際作家43位,加上本土作家及專業論壇,超過250場閱讀活動。
■11日,夢田影像推出《滾動的詩 Like a Rolling Poem》,記錄15組台灣獨立音樂人包括吳志寧、王榆鈞、回聲樂團等,如何將紀弦、方思、商禽至崔舜華等人詩作化為音樂。
■17日,葉石濤(1925-2008)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上映。導演許卉林透過多種當代藝術的交匯,反映葉石濤一生起伏,重現其作品精神。
■27日,「共繪台北文學藍圖――百位文化人的城事提案」,101位文化人出席談論「台北文學館之想像與實踐」。7月19日,台北文學館籌備處在《文訊》「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揭牌。
■28日,第9屆聯合報文學大獎由作家甘耀明獲獎,獎金101萬元。
■29日,中興大學2019年設置李昂文藏館,今日李昂簽訂不動產信託契約,未來身後財產將專款捐贈,做為李昂文藏館營運使用,創下作家財產信託捐贈大學的首例。
七月
■3日,倪匡(1935-2022)辭世。本名倪聰,筆名衛斯理等。小說多達156本,電影劇本300多部,廣及科幻、推理、靈異、武俠等。
■22日,台文館「譯想天開――台灣文學外譯成果發表會」,公布5國13冊的文學書寫成果,發表改版的「台灣文學外譯房」網站。
■29日,為紀念松本清張逝世三十週年,文化部駐日台灣文化中心、台文館與日本松本清張紀念館,在台日三地合辦「遺留下的指紋――松本清張與台灣推理小說特展」。
八月
■3日,甘耀明《成為真正的人》獲香港浸會大學第9屆「紅樓夢獎」首獎。
■9日,英國童書作家雷蒙.布力格(Raymond Briggs,1934-2022)辭世。代表作《雪人》自1978年出版,銷量逾850萬冊,並改編成動畫。
■11日,法國漫畫家桑貝(Jean-Jacques Sempé,1932-2022)逝世。著有《小淘氣尼古拉》,為徐四金《夏先生的故事》等作繪製插畫。
■12日,印度裔英美籍作家魯西迪(Salman Rushdie)在紐約演講前遇刺重傷。其因作品《魔鬼詩篇》遭伊朗領袖下達追殺令,長期受死亡威脅。
■17日,王孝廉(1942-2022)辭世。1949年來台,1973年移居日本,任日本西南學院大學國際文化學部教授,著有《花與花神》、小說《彼岸》等。
■27日,屏東「南國漫讀節」展開為期三個月的講座、展演、走讀、市集,分「南國讀力.異想世界」、「大武山下.百工百讀」兩大主題。
九月
■2日,以吳晟為主角的「他們在島嶼寫作」紀錄片《他還年輕》上映。
■3日,大塊文化出版《澤倫斯基――我們如此相信》,由台灣和烏克蘭共同企畫,收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演講內容、攝於當地的影像、郝明義側寫烏俄戰爭等。
■20日,詩人陳育虹獲2022瑞典蟬獎。北島、楊牧、西川、西西亦曾獲此獎
■30日,紀大偉應邀出席多倫多國際作家節,此為加拿大具代表性的文學盛事。
■30日,台灣文學館館長一職,由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林巾力接替第六任館長蘇碩斌。
十月
■5日,第46屆金鼎獎,文學圖書獎:甘耀明《成為真正的人》、唐福睿《八尺門的辯護人》、胡長松《幻影號的奇航》、鍾耀華《時間也許從不站在我們這邊》,特別貢獻獎頒給玉山社總編輯魏淑貞。
■6日,諾貝爾文學獎由法國作家安妮.艾諾(Annie Ernaux,1940-)獲獎。頌辭:「她以勇氣及精準敏銳的手法,揭露出個人記憶的根源、帶來的疏離,以及所造就的集體限制。」
■10日,中研院院士、戲曲學者、台大中文系名譽教授曾永義(1941-2022)辭世。曾獲國家文藝獎,著有《酒党党魁經眼錄》。
■17日,布克獎由斯里蘭卡作家Shehan Karunatilaka以《The Seven Moons of Maali Almeida》獲獎。
■21日,插畫家阿尼默在德國柏林文學學會駐村,並參與24小時漫畫節。
■24日,台灣文學獎金典獎年度大獎為賴香吟《白色畫像》。蓓蕾獎:唐福睿《八尺門的辯護人》,郭彥仁(郭熊)《走進布農的山》,及同時獲得金典獎的鍾永豐《菊花如何夜行軍》。另有零雨《女兒》、何致和《地鐵站》、何玟珒《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張娟芬《流氓王信福》、陳思宏《樓上的好人》、林懷民《激流與倒影》獲金典獎。
■26日,香港公共圖書館主辦的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得獎名單延遲一年才公布,新詩組從缺。據悉得獎的三本詩集因觸及政治敏感遭當局取消資格,2021年12月在公共圖書館被下架。
■31日,第2屆葉石濤短篇小說文學獎頒給吳佳駿〈爺爺和我說〉,為該獎創設後首位得主。
十一月
■2日,斑馬線文庫總監、詩人林群盛(1969-2022)逝世。開創電腦詩、BBS詩等新貌,著有《超時空時計資料節錄集Ⅰ聖紀豎琴座奧義傳說》等書。
■5日,第18屆林榮三文學獎頒獎,短篇小說獎、新詩獎及散文獎首獎,分別由王仁劭、曾一安、陳柏煜獲得。
■11日,樹梅文化藝術基金會首屆「獨書獎」。特殊貢獻獎頒給陳隆昊(唐山書店),評審團獎頒給晴耕雨讀小書院。
■15日,曾貴海獲第15屆厄瓜多惠夜基國際詩歌節「Ileana Espinel Cedeño國際詩歌獎」,是首位獲獎的亞洲詩人。
■20日,郭怡美書店在大稻埕試營運。由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創辦人郭重興出資。
十二月
■2日,愛爾蘭三一大學和台灣駐愛爾蘭代表處合作第2屆「翻譯擂台」,以鄭順聰台語詩為題,是愛爾蘭文學活動首次以台語文學為主題。
■4日,《迷宮書店》舞台劇源自羅智成同名詩作,由詩人羅智成編劇、導演,陳建騏作曲,至明年1月8日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魔術方塊劇場演出。
■7日,趨勢教育基金會與國家圖書館主辦「日日是好日|黃春明創作展暨詩劇」,展期至2023年1月8日,詩劇場12月24、25日登場。
■9日,第16屆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公布。「小說獎」賴香吟《白色畫像》、唐福睿《八尺門的辯護人》、沐羽《煙街》。「非小說獎」林懷民《激流與倒影》、李桐豪《紅房子》、蘇淑娟等合著《臺灣惡地誌》。「編輯獎」顏娟英《臺灣美術兩百年》。
■13日,陳思宏《鬼地方》北美精裝本登上《紐約時報》書評,並獲選美國《圖書館雜誌》今年世界文學年度十大好書、年度十大最佳封面設計。
亡霊の地(陳 思宏 著) 著者の陳思宏は、台湾でいま最も注目される若手作家。 著者自身が生まれ育った永靖郷を舞台とした大家族の物語。主人公・陳天宏は陳家の末っ子で、五人の姉とその末に生まれた兄弟。著者も9人姉弟の末っ子で、ベルリン在住、同性愛者であることを告知しているから、自伝小説ではないとしても自分の故郷と自分の生い立ちをモデルとしていることは間違いない。 同性愛者として故郷を追われ、台北で作家として成功するも、そうした抑圧を逃れるためにベルリンで暮らす。そこで出会ったパートナーとの暮らしは貧しく、糊口を凌ぐためにネオナチに参加したパートナーとの間が次第に捻れていき、彼を殺してしまう。刑期を終え、生まれ育った永靖に十数年ぶりに帰郷する。折しも死者の亡霊を祀る中元節。弟が戻ってきたとの知らせに陳家の姉たちが集まってくる。 物語は、天宏の母親、五人の姉、兄、そして今は亡き父親の幽霊のそれぞれが、今現在と過去の記憶とをない交ぜながら語られていく。 視点の主体と時制とが交錯しながら読み進むのは、まるでフォークナーを読むようで難渋する。しかも、80年代の台湾の片田舎の狭い地域社会と大家族のなかでの確執、社会の後進性、密接な人間関係だからこその激烈で理不尽な暴力や暴言、虐待は、息苦しいほどに重い。 だから、なかなか読み進むことができない。 まるで、それはジグソーパズルの小さなピースをはめていく作業に似ている。 現時点という、薄い映像が映し出される台紙の上に、主体も時制も雑多な細かなピースを乗せていく。その作業は、最初はあまりに漠然としていてしかもそれぞれの断片が余りに重く醜悪なので難渋する。 ところが、ピースが少しずつつながり、全体の映像が確かなものとなって徐々に立ち現れてくる。最後には、謎解きがかなったようなカタルシスが訪れる。それは、家族や故郷との何とも言い難い和解ともいうべき終結だ。 最後の最後の失われていたピースがぴたりとはまったその瞬間の衝撃は、言い知れぬほどに大きい。 亡霊の地 陳 思宏(Kevin Chen) 三須 祐介 (翻訳) 早川書房 2023年5月23日 新刊 英訳 鬼地方(GHOST TOWN)

■18日,香港作家西西(1937-2022)心臟衰竭離世。曾獲瑞典蟬獎,著有《我城》、《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等多部。
■22日,游芯歆以譯作《誰能說自己看見天空(戰後篇)》獲「韓國文學翻譯大獎」。
photo:阿尼默。www.facebook.com/animo.chen
可能是 12 個人的圖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