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國鴉片吸食者的告白》 /湯瑪士.德昆西(Thomas De Quincey)著
#第一本也是最好的毒品文學作品
引言/喬治.阿姆斯壯.萬霍普
文學家的一生幾乎總是平凡而單調。除了豐富的精神體驗之外,一位文學家最具生產力的時期,就其本質而言往往是平淡無奇的。他的文學技能並不是一種行動的技能,而是一種反思的技能。有時,我們會發現一些非凡出眾的人,例如愛迪生、麥考利、伯克、以及羅威爾等等,會參與到政治生活之中。但是,作家必須擁有他們自己的思想資產,以及其賴以援引的經驗資產,而且他們會透過學習、觀察,以及人際之間的交往來累積這些資產。
德昆西的生命歷程在文學上是獨一無二的,無論是他所經歷的那些奇特非凡的事件,還是他的生命歷程與其作品之間極為重要的關聯性。例如說,德昆西最著名的作品《告白》──同樣著名的還有他的《自傳散文集》(Autobiographic Sketches)──以及他的別名「英國鴉片吸食者」,我們將其得名由來歸因於他有長期服用鴉片習慣的可怕經驗。以一八二一年為分界,我們可以大致將他的一生劃分為兩個時期。
一七八五年至一八二○年的期間,我們或許可以稱之為德昆西的準備期;一八二一年至一八五九年的期間,則是他的文學多產期。因為學生們會希望可以閱讀作者本身對自己一生的記述,因此筆者在這裡提供一段充滿感性、美妙與浪漫情懷的描述,一段關於他一生大事件的簡短概述,相信這應該相當足夠。
湯瑪斯.德昆西於一七八五年八月十五日出生於曼徹斯特(Manchester)市附近,他的父親居住於此,是一位擁有諾曼第血統的葡萄酒商人,不僅家境富裕,也非常具有文化素養。從年幼時期開始,德昆西便是一個早熟、想像力豐富,並且熱衷於幻想沉思的孩子。他就讀於曼徹斯特語法學校期間,教師對紀律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加上男孩彼此之間的惡作劇,這些對於他的敏感氣質而言都是難以忍受的。因此,一八○二年,他逃離這所學校而去。
在威爾斯的山區流浪了一段短暫的時間之後,德昆西南下來到倫敦,當時他幾乎身無分文,而且除了見見世面之外,他也沒有任何明確的計畫。他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金錢,即使精通希臘語,想擔任希臘語的校對者,都無法找到這樣的工作,只能與乞丐和流浪漢為伍,並且承受著難以置信的危險與艱辛。他說道:「因為我的身體現在正承受著飢餓的痛苦,已超過十六週的時間。我飢餓的激烈程度不一,但是,或許就如同任何一個在此經歷中倖存下來的人所能承受的一般。」
隔年,他接受勸說進入了牛津大學,並且依靠少量的生活津貼在那裡生活,直到一八○八年為止。他對大學生活感到非常地不滿,怠忽每日的例行職責,拒絕參加口試,並且變成一位遁世者。但是,他仍然持續鑽研他的希臘語研究,並且受到德國哲學的影響,而且最重要的是,他首次感受到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學所展現出來的卓越力量與美的極致。他離開牛津大學,宣稱:「我什麼也不欠你!儘管生活在眾多仰賴你以獲得每日溫飽的人群之中,我絕未從你龐大的富饒中取得一分一毫。」
在這一段期間,德昆西逐漸養成使用鴉片的習慣,一直到一八一三年臻於最高點,此時,他每日需要服用八千滴或者七支酒杯之驚人份量的鴉片酊。他的《告白》一文於一八二一年九月刊載於《倫敦雜誌》(The London Magazine),在文藝界造成了相當大的轟動,並且藉此建立了他的作家聲譽。
一八○八年被認為是德昆西的形成發展階段中最重要的一年,不僅是因為他服用鴉片,而且因為他在前往倫敦與湖區的朝聖之旅期間,結識了蘭姆、柯立芝、赫茲利特、騷塞、華茲華斯、與威爾森等人。
一八○九年,德昆西定居於美麗的湖區(Lake District)的格拉斯米爾(Grasmere),居住於好友華茲華斯先前擁有的小屋裡。那是他居住了長達二十年的家,雖然從一八二一年至一八二五年期間,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倫敦度過。德昆西於一八一六年與瑪格麗特.辛普森(Margaret Simpson)──《告白》裡那位「摯愛的M」──結婚,她正是他與鴉片奮鬥掙扎過程中的守護天使。此後數年,他的財務狀況似乎已經回復至比較優裕的狀態。
德昆西認真嚴肅地投入文學作品的創作,始於一八二一年他在《倫敦雜誌》投稿的作品。濟慈以及其他許多知名的作家都曾投稿《倫敦雜誌》,而且蘭姆很快就在《倫敦雜誌》的專欄中發表他著名的《伊利亞隨筆集》(Essays of Elia)。事實上,這是一個傑出的期刊文學時代,擁有出色的編輯與尖銳的批評家,而且各大雜誌對於民族文學的影響力非常大,且就整體而言也是非常有益的。如果不是這些期刊雜誌提供了金錢上的援助以及公開的版面的話,許多英國的名著傑作幾乎無法公諸於世。
德昆西本身就是這種受雇於期刊雜誌、擔任其撰稿人的最佳實例之一。馬森教授說道:「他以撰寫了大約一百五十篇雜誌文章的作者身份,在我們的文學中佔有一席之地。」布里姆利.強森先生說:「他必須完成出版社的稿件,並且讓雜誌編輯感到滿意,這制止了他在寫作上做出太多的琢磨與推敲,並且阻止他將其生來熱衷著迷的事情『講得太過瑣細』」。
一八三○年的這段期間,他是在威爾森教授的家裡度過,後者乃是《布萊克伍德愛丁堡雜誌》(Blackwood’s Edinburgh Magazine)的精神領袖人物。他們兩人志同道合,擁有完美的同志情誼,一個微不足道的「鴉片吸食者」以及那位威嚴的「克里斯多福.諾斯」(Christopher North)兩人的徒步遊記,讓人讀來十分舒適愉快。最後,一八四三年,德昆西與他的女兒們一起移居愛丁堡附近的一座小村莊拉斯韋德(Lasswade),並在一八五九年八月八日長眠於此。
德昆西的身材纖瘦苗條,臉型精緻且輪廓分明,並且擁有高貴且聰慧的頭腦。他的體質虛弱,但卻可以在缺乏食物與睡眠的情況下,忍受相當大程度的疲勞。他的臉色蒼白,而且看來操勞憔悴;他的眼神有時顯得黯淡無光,有時卻顯得光彩奪目;而且,他的嗓音如銀鈴般清脆,但卻將自己的聲調調整得聽來有些空洞且超然詭異。他的態度匆促而猶豫,他的性格是同時混合了害羞與喜好交際、偏見與仁慈、幽默與憂鬱、煩躁與甜蜜快活的複合體。
一如理查森、庫珀、薩克萊、喬治.艾略特、以及杜穆里埃等人,德昆西在成年之後才進入文藝界,但卻非常出色地具備了成熟豐富的學問及生活知識。我們已經看見他如何以《一位英國鴉片吸食者的告白:節錄自一位學者生活的片段》一舉獲得卓越的成就。從那時開始,一直到他過世為止,他持續撰寫了多篇文章,主題涵蓋範圍廣大。他的文章主要刊登在:《倫敦雜誌》(一八二一─一八二四年)、《布萊克伍德愛丁堡雜誌》(一八二六─一八四九年)、《泰特愛丁堡雜誌》(Tait’s Edinburgh Magazine,一八三四─一八五一年)、以及《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ædia Britannica,一八二七─一八四二年)。除了上述這些期刊雜誌之外,他也曾投稿至《北英評論》(The North British Review,一八四八年)、《騎士季刊》(Knight’s Quarterly Magazine,一八二三─一八二四年)、《霍格每週指南》(Hogg’s Weekly Instructor,一八五○─一八五四年)、以及《愛丁堡文學報》(The Edinburgh Literary Gazette,一八二九─一八三○年)。
德昆西的第一部作品集,於一八五一年由美國波士頓的蒂克諾&費爾茲出版社(Ticknor & Fields)出版,一共二十二卷,但是,愛丁堡的詹姆士.霍格(James Hogg)先生接著於一八五三─一八六○年期間出版了由作者所編撰的十四卷版本。最具權威的德昆西作品集,乃是由大衛.馬森教授所編撰,並且由愛丁堡的亞當&查爾斯.布萊克(Adam and Charles Black)出版社出版的十四卷本。
德昆西或許是我們所有的散文作家中最多才多藝的。他是如此博學多聞,因此他能書寫的主題範圍也幾乎毫無限制。約翰生博士為當時文藝界最全能、最多才多藝的戈德史密斯所寫的墓誌銘,同樣也可以套用在德昆西身上:「他幾乎沒有遺留下任何不感動人心的文字,而且也沒有觸及任何他不屑一顧的事物。」不幸的是,他大多數時間都只花在一些短期零散的工作上,滿足期刊雜誌和一個枯竭荷包的需求。這再次使得他的文學創作無論是在利益關係上或是在價值判斷上,都顯得失衡不均,而且毫無疑問地,這部分也是因為他本身的侷限性所造成,他過於喜愛離題以及有些矯揉造作的輕佻,而且文章的結構也經常缺乏統一與連貫性。
▎看更多書籍介紹:
《一位英國鴉片吸食者的告白》/湯瑪士.德昆西(Thomas De Quincey)著
◆杜斯妥也夫斯基 流放西伯利亞之時,帶著這本書。
◆波特萊爾 翻譯此書並認為德昆西是全英格蘭最有創意的頭腦之一。
◆波赫士 曾說:如果沒有德昆西,我是否還能存在?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鴉片幻覺和夢境的靈感來源。
◆狄更斯 欣賞的所有作品中,特別喜愛德昆西。
https://sunny-warm.wixsite.com/sawph-3/sf0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