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星期一

那一夜,佛洛伊德遇見佛陀,聊欲望

這本書的內容 舉例精彩 有意思
翻譯高手之"深入淺出"之作
粗讀只發現編者自創"三乘" 與梁永安先生的翻譯不同

".....他對tricycle 季刊的直接翻譯,覺得奇怪。到英文出版社的網站才知道他們的自圓其說。"





那一夜,佛洛伊德遇見佛陀,聊欲望 Open to Desire: Embracing a Lust for Life: Insights from Buddhism & Psychotherapy


  不要害怕和壓抑欲望,而是應該重新疏導、駕馭它,為我們所用。

  因為欲望乃是最強有力的生命能量,可把我們引領至自由與極樂。

  你常滿懷興致去吃期待已久的大餐,食畢不僅沒有滿足感,甚至更為失落?總是嫌另一半陪你的時間不夠多,常在愛中感到孤單?沒有辦法忍受別人不將你放在眼裡,老是覺得自己不被喜歡?稍不順心,就暴飲暴食,焦躁難耐?孩子不聽你的話,即憤怒不已,斥聲責罵?

  追根究柢,一切都是欲望在作祟。

   不過,佛洛伊德與佛法認為欲望是人對人世痛苦現實的自然反應,一旦脫離欲望,我們就不再是自己。透過欲望,反而能幫助我們了解自我,面對生活的煩瑣與生 命的困頓。因此,本書以佛陀的「四聖諦」為架構,印度神話《羅摩衍那》為經緯,融會貫通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並結合個案研究,提出各種實際建議,調和我 們對欲望的矛盾觀點,讓我們對人類最弔詭的欲望情緒,有耳目一新的認識,進而透過欲望的驅力,達到身心靈的和諧與平靜。

  書中分為四個主要章節:

  〈欲望的渴求〉,講述人面對欲望的一般心理與反應;

  〈執著〉說明人一旦了解世上絕無可以帶來滿足的客體時,將會產生何種變化;

  〈執之止息〉點出,對待欲望,除了放棄與執著之外,仍有第三種方式能引領我們,讓精神驚人地成長;

  〈欲望之道〉告訴我們如何利用欲望而非為其所用,進而達到喜樂的境界。

作者簡介

馬克.愛普斯坦(Mark Epstein)

   精神科醫師,在紐約市自行開業,常受邀演講,談論佛教禪修法對心理治療的價值。已有著作包括《沒有思考者的思考》(Thoughts without a Thinker)、《碎散而不分崩離析》(Going to Pieces Without sFalling Apart)和《繼續存在》(Going on Being)。常為《三乘︰佛法概論》(Tricycle: The Buddhist Review)、《瑜伽期刊》(Yoga Journal)和《O雜誌》(O: The Oprah Magazine)撰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