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者荊其誠
(現代心理學的發展趨勢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
荊其誠(1993)。畢生發展心理學。載於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 卷,16~17頁。台北:錦繡出版社。
荆其诚研究员,由于在视觉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在推动中国心理学走向国际学术舞台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当选为IAAP国际心理学会会士(Fellow)。会士是IAAP最高的荣誉称号,荆先生是中国第一位当选为IAAP会士的心理学家。)
HC評 副標題大概是書商加的....封面有意思 可上可下 每人訪談1-5頁 實在沒什麼深入的東西 此書是圈內人讀讀可也
装帧:
作者:[哥伦比亚]鲁文.阿迪拉2000 ISBN号:710005548 译者: 开本:16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装帧: 出版:2008-4-10
内容简 本书是对21世纪初世界级的主要心理学家的访谈录,给反思心理学的未来提供了空间。在第二个千年结束,第三个千年开始之际,不管是好是坏,西方文化正在大步向全球文化转变。这种文化起初是西方文化、欧洲文化、欧美文化,到今天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文化。科学与技术在这种文化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其中包括对人类及其行为的科学研究。
这是一本雄心勃勃的书。书中展示了我们时代的领头的心理学家(男和女)的理念、观点、反思、疑虑、幻想、计划、踌躇、梦想和愿望,他们也在世纪之初指出了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
我们挑选了一些大家最公认的世界级心理学家。他们大多数来自欧洲和美国,但也有一些来自其他国家,包括“多数”世界和发展中国家。我很幸运得到了心理学研究领域中这些国际水平的最著名人物合作。这些被访谈的人中包括一些主要心理学会的 主席或前任主席,这些学会有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国际应用心理学会(IAAP),国际心理学家协会(ICP),美国心理学会(APA), 西班牙心理学家官方学会(COP),欧洲心理学家联盟(EFPA),泛美心理协会(ISP),许多国家级学会以及致力于特定科学或职业问题组织。
目录 前言
参与者
第一章心理学与未来
第二章作为学科的心理学
第三章心理学的发展
第四章科学研究
第五章职业应用
第六章重大问题*
第七章心理学的社会情境
第八章结论
参考文献
前言
*重大问题 中一主題是直視死亡 先今天讀到這篇 可參考
死亡之臉 :《死前活一次》
文/余德慧
書名:死前活一次
作者:貝雅特‧拉蔻塔
攝影:華特‧謝爾斯
譯者:王威
出版:大塊文化 2008 / 06
幽靈般的陰影
這本書的作者是兩位德國人,他們在幾家臨終關懷醫院拍攝病友日常生活的面容,參與病友的生活,一直到他們過世後,拍攝他們的遺容。他們把病友生前的 照片跟死後的遺像放在一起,成了一個面容的序列。這樣的觀看觸動了我們心中不容易突破的防火牆,而那突破的點往往是不經意的一個鏡頭、一句話或一件情事。 例如,病人過世後留下一個錢包,但是若沒有主人,味道就變了,即便裡面有許多鈔票,旁邊的人也不會如平時買賣活動的掏錢、收錢那麼理所當然,而那錢已經變 成令人猶豫或不要動的「腳尾錢」。照理性來說,錢不就是流通使用的,應該不會有死人錢、活人錢的分別,而我們的猶豫或禁忌來自於彷彿那錢出現了一個無法明 說的「殘破陰影」,如幽靈般的鬼影幢幢,逾越理智而帶動了一種情感,可以說有某種恐懼,但又不全然是。
「殘破陰影」無法用理智來表達,如果理智是整數,那麼「殘破陰影」就是不能整除的餘數。就意識來講,它是無法納入理性的一種過量、過重,讓理智不勝 負荷與承載,且理性無法處理。這個比理性多出來的部分(「殘破陰影」)是強烈的情感,無法分辨那到底是憂鬱、恐懼、厭惡還是害怕。於是我們要問,這樣的過 量情況從何而來?那不過是一個錢包,為何多出過重的東西?從哪裡來?最可能的答案是「人的死亡」帶來的陰影——亡者有很多的部分無法被我們的理性承載,或 者說,不僅是亡者,死亡本身很可能是全部理性的過重,理性試圖去碰觸死亡,但突然發現自己闖進意識的極限,亦即帶著懼怖走進「不可說」、「不可想」的邊緣 地帶。當意識進入這個邊緣地帶,會想到那不可想的,使得意識茫然,無法思考,此時的意識開始去碰觸黑暗混沌的一片無垠無際,意識慌了,於是意識遂將此邊界 感的黑洞稱為「無意識」。然而很弔詭的是,我們誤以為冥冥存在一種無意識狀態與意識接壤,但其實不然;真正的情況是,意識之所以感到茫然不可理解,乃是意 識發現自己的限制,是意識在邊界的混沌讓意識感覺到「無意識」的存在。
活人意識的無知
死亡就是返回心智的零度,無異是返回黑洞。人在出生之前,心智宛若一片黑暗森林,當人出生之後,其意識的發展猶如在黑暗森林開闢一塊地,耕耘出他理 解的世界;而意識土地的邊界之外仍然是大片的黑暗森林,人碰上了邊界就感到暈眩,茫然無知,於是這種感覺就會被當作「無意識」。傳統心理學讓人產生誤解, 以為無意識是意識的基礎,撐住意識;榮格(K. Jung)的說法或許比較準確一些:無意識是我們不知道的浩瀚宇宙;但他沒有把握住,「無意識」是一個越雷池一步即無法思維的意識邊界所造成的狀態。安寧 病房的病人就在這意識與無意識的介面徘徊,有時昏睡,有時清醒,反反覆覆,但是一般尚活之人很難體會這種輾轉反側,而用活人意識的眼光去考量,以致做出一 些善意卻與病人失去締結的舉動。
為什麼人要對著「不可能再活下去」的病人處境行使活人的邏輯?我們不能在此貼上「世人癡迷」的標籤來概括一切,但「世人癡迷」這論調裡頭卻隱藏著很 重要的意義——懷著明智意識的人經常希望能獲得真理,所以在基督教要追求真理,跟隨上帝的腳步;在佛教裡,真理就是聖諦。但是是誰在決定真理?依舊是意識 在決定真理。如果真理在萬事萬物之處,真理也只能在無意識裡,那麼真理對意識來說,就是無法被認識甚或將之當作謬論。事實上,我們意識完整底下認識的「真 理」並非終極真理,當意識不管用的時候,這「真理」就煙消雲散。這就是真正的「陰陽兩隔」,活人的「人造真理」與臨終者的終極真理的差別。
真理令人毛骨悚然
讓我們回到書中的一段記事:在一位妻子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後,有幾次曾經想和丈夫談談自己的死。那時候丈夫反問妻子:「你怎麼知道你要死了?我也 一樣可能比你先死。」他這麼說,是為了驅除妻子對死亡的恐懼。後來妻子走了,沒有聽到丈夫最後的愛的告白。想到要失去妻子,他希望可以跟她道別,為這輩子 的相處,他告訴她「我愛你」的直面。他不願意說出真相,所以盡一切力量去保護這基於顧念的理性想法,否認這種顧念是很殘忍的事情,但是不否認這顧念,坦言 內心的感覺與感謝就變得不可能。當作者告訴做丈夫的:「你想做就去做吧!」丈夫回答:「如果我現在跟她說我愛她,她會以為我要放棄她。」又是另一個顧念。 在理性意識裡,每個人都應該「不要放棄顧念」,然而真理必然要否定這意識所認為的正確,才能獲得直接告訴的勇氣。我們一直活在被理性保護的狀態裡,因而無 法察覺自己正遠離真實。
朝向死亡也許會經歷空虛、無助與害怕。但繼續發展下去也許碰見真理(接觸到死亡的毛骨悚然),所有朝死的恐懼很可能都是催化劑,對原本不能接受的東 西進行催生轉化。美國安寧照顧醫師庫柏·蘿絲(Kubler-Ross)談面對死亡的五個階段:否認、憤怒、妥協、沮喪與接受。我認為將之當成「階段」可 能會有所偏差,應該要將之看成是一個個的進程,每一個步驟都有解開其某種枷鎖的前面步驟;沒有前面的憤怒,就沒有後面的妥協,妥協不成才會憂鬱,而憂鬱慢 慢軟化為接受。一直到臨終,呼吸的空間越來越小,這是環環相扣的過程,有些人走得很快,有些人要走得很久,有人沒有走完全程就去世,有人走完全程就似乎寧 靜地走了。
當病人在病房裡說「我不會死」的時候,我們不必感到意外;面對病人焦慮時,我們也無須否定,這些話語跟情緒都可能是開門的鑰匙。焦慮本身也許是一種催化劑,我們不能因臨終者「不放下」而說世人癡迷,我們應該要有所判斷,這樣的反應是不是一個可能性的反轉契機。
從拒絕死亡到接受死亡的精神轉折,並非只要跟隨名師的指點迷津來走即可。真正的轉折在於意識的背立轉向,使得死亡的毛骨悚然隨著意識作用而消去。這 樣的過程與日常心靈修鍊並無絕對的關係,也跟聽從經文、以神為念是兩回事。真正的過程是依著生命的崩毀程度,一個關卡一個關卡的開開關關來運作,這裡頭有 非常真實的心靈煉金術在作用,每一步都是自己在發展,而發展的過程中,即使浸淫在幻覺之中也可能是開門的觸媒。
透過上述的說明,希望能讓讀者在觀看本書照片的震撼之際,有一些明白,也希望讀者在閱讀這二十三個病人的死亡前夕的描述,不會只有想逃避的恐懼,而是引導我們進入更深刻的存在。我們無須口號似地說「把握當下」或「追求意義」,而是靜坐冥想,坐看雲起。
(本文摘自該書序文/大塊文化出版提供)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